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命运

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然而,在它提出后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这一伟大思想虽然开出了许多绚丽的花朵,但只是无果之花。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社会主义才开始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的最初形式是16世纪至19世纪初产生于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反映了早期无产者对现存社会的不满情绪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是早期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利益的表达。但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没有发现埋葬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因此,这些学说具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了自然界、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他们用唯物史观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正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根源和性质,阐明了无产阶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从而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并开始了与一些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在俄国,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时代特征,科学地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胜利后,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充分体现了列宁在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唯物主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观察和处理俄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结果。列宁逝世后,苏联通过推

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苏联特点的社会主义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模式,虽然发挥了其应有的历史作用,但集中过多、管得过死、过于僵化的弊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显现出来。苏联党和政府也曾试图进行改革,终因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没有创新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致使改革的努力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后,在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推动下,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人以改革之名,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背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致使苏联瓦解、东欧剧变。

科学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向多国实践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

础上,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哲学名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又面对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崭新课题。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我们党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十分重要

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我们党在探索的历程中遭受严重挫折,其根本原因就是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哲学上来说,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党开创并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澄清思想路线的重大认识是非开始的。1978年,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开的大讨论,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教条,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和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奠定了重要

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鲜明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

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我们党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党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地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始终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时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事业就遭受

挫折和失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自觉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作用,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以往的哲学否认、掩盖其阶级性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可避免地会烙上一定阶级的印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总是这样那样地?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象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实际上是隐晦地反映了不同阶级阶层的立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表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服务的,是无产阶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是在科学性基础上、与科学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总结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新成就,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特别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并据此得出了人类社会必将由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从而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必然性,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指明了发展方向。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核心的观点。它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打破了以往哲学知行脱节的严重弊端。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就是说,以往的哲学都局限于在理论上?解释世界?,而忽视了?改变世界?这个更为根本的任务。与它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在实践中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认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那些脱离实践、以抽象教条为内容的哲学区别开来,它以人民群众丰富

的实际生活为源泉,是在实践中产生、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它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革命性,不仅公开宣布自己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把自己的理论彻底地付诸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实现了统一。

科学的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本身就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们?改变世界?、变革现实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实践,改造世界或变革现实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是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总之,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才能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前,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曾长期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在古代,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过结合,但这种结合只是基于古代哲学家们的天才的猜测,并没有科学的依据,

也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在近代,唯物主义几乎全都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而辩证法又是立足于唯心主义基础之上。前者以费尔巴哈的哲学为代表,后者则集中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中。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唯心主义辩证法是一种?用头立地的?颠倒的辩证法,不可能将辩证法贯彻到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它看不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看不到人的能动性,也不可能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因此,以往的哲学至多只是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即使是最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只要一进入历史领域,都毫无例外地陷入各式各样的唯心主义,都只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长期以来,历史观领域一直为唯心主义所统治,没有科学实践观的哲学不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因而不可能对历史领域作出真正唯物主义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了科学的说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内在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条原理、每一个观点之中。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则贯彻于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创立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而且还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则贯彻于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创立了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从而结束了

以往历史观领域唯心主义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就是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毛泽东同志说:?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蕴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掌握立场和观点,也要掌握方法论。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机统一的。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

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或事实,?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进行探究。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第一,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首先肯定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在人脑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人们认识和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实事求是关键是坚持唯物主义精神,把?实事?搞清楚。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物的运动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实事求是要求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实事?的本质和主流。世界上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都是多种属性、方面和关系的统一体,同时还与周围其他事物处在复杂的联系之中。实事求是地认识事物,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以及各种内部、外部联系和关系。?实事?不仅具有整体性,而且具有历史性。任何客观存在着的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不停息的历史发展中,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因而,实事求是地认识事物需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实事?进行动态

的、历史的考察。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首先承认?实事?中有?是?,从?实事?出发,目的在于求?是?。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实事?中找到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事物的客观之?理?转化为认识之理即真理。规律是隐蔽的,看不见摸不着。要认识规律,获得真理,必须有一个?求?的过程。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探索和研究,在?求?字上多下功夫,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规律,做到实事求是。强调认识者的寻?求?功夫,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一个根本标志。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既包括客观存在着的自然事物这样的事实,也包括人的需要、利益和目的这样的事实。只有从客观规律和人的需要两种?实事?出发,才可能全面地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例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一正确的结论既是建立在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科学认识基础

之上的,也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总结出来的。缺乏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科学把握,绝不会得出上述结论;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背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不会得出上述结论。毛泽东同志多次说过,我们订方案、作计划、办事情、想问题,既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又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所以,实事求是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

一。第五,实事求是包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去考察

人类历史,确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是群众史观。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人民群众既是最基本的认识主体,也是最基本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则是实现真理和价值统一的基本途径。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思想路线?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要途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都无法做到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通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人们获得了真理性认识。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只有通过实践及其结果才能最终加以确定。毛泽东同志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时代的新特点,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用这种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实践。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求真务实,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

作风保证。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是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

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

指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就不是少数?精英?的哲学,也不是?价值中立?的抽象观念,而是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代表着工人阶级和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以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主题,把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他还提出,改革开放要坚持人民利益标准,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尺度。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共产党人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同志强调,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含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即世界观,也包含基于这些总体看法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它强调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核心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掌握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认识处理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价值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仅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且渗透着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的强大思想武器。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安身立命之本。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质,阐明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人类掌握世界的根本途径,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论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人

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深刻道理。在当代中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我们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党员干部为这一理想信念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思考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命运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延伸阅读:

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