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

第七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I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监测指标

1、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

2、在手术前1小时开始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抗菌药物一次。

4、在手术结束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

生素使用的时间。

5、手术野皮肤准备与手术切口愈合。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正确预防性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 一、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一)SSI的定义 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等。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SSI的概念比“伤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又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发生在手术后不同时期,但与手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二)SSI的诊断标准 1.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d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 (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热,医师将切口开放;(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SSI。 2.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2)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体温> 38℃,局部疼痛或压痛; (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诊断为深部感染。 3.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二、手术切口的分类 SSI的发生与手术野所受污染的程度有关。既往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Ⅰ类清洁切口、Ⅱ类可能污染的切口及Ⅲ类污染切口。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目前普遍将切口分为4类(其中Ⅱ+Ⅲ类相当于原来的Ⅱ类),详见表1。 表1 手术切口分类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 (一)术前管理: 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手术前质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4、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5、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二)手术当日管理:

1、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手术当日参加手术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有关规定。 3、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4、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5、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6、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的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7、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8、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术中实施自体血回输时,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三)术后管理: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预防用药的适应证 第一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第二一般情况下,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 (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 (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 (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 (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 (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 预防用药的选择 第一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 第二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肠杆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具体预防用药选择见附表,表中所列抗菌药物的剂量均为成人剂量。 第三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0.6~0.9克静脉给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1~2克静脉给药)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第四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果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0.5~1克静脉给药)或去甲万古霉素(0.4~0.8克静脉给药)预防感染。 第五小儿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或按公式(小儿剂量=小儿体重×成人剂量/70千克)计算。 第六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练习题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外科手术切口描述错误的是() A.清洁切口是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B.清洁-污染切口是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C.污染切口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且已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D.感染切口是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严格落实 B.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要点 C.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感染率 D.积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E.评估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A.清洁切口B.清洁-污染切口C.污染切口D.感染切口 2、关于外科手术切口浅部组织感染诊断描述正确的是() A.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伤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 B.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C.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D.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关于外科手术切口深部组织感染诊断描述正确的是() A.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 B.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C.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或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发及疼痛 D.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4、关于外科手术切口器官/腔隙感染诊断描述正确的是() A.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位置(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

1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切口病原体培养阴性的除外)。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者包皮环切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发热,肿胀及局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常见护理诊断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常见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2)活动无耐力。(3)疼痛。(4)低效型呼吸型态。(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6)潜在并发症--术后休克。(7)潜在并发症--术后尿潴留。(8)知识缺乏--疾病与手术相关的知识。 1.焦虑 (1)相关因素:①麻醉。②对手术的目的、程序不了解。 ③对手术结果的担忧④环境的改变。 (2)期望目标:①病人能说出引起焦虑的原因及表现。②焦虑的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③病人能运用有效的应付焦虑的技巧。 (3)护理措施: 1)给病人介绍病室环境、同室病友、负责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 2)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使之感到心情舒畅。 3)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病人焦虑原因。 4)耐心向病人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处置程序及意义,提供病人期望了解的信息。 5)介绍病人结识同类手术的康复病人,通过“现身说法”,减轻病人焦虑。 6)若病人表现愤怒时,除过激行为外,不必加以限制。

7)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8)指导病人运用合适的放松机制减轻焦虑,如放松疗法。具体步骤为:①深呼吸:引导病人做慢而深的呼吸②渐进性放松: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闭目,护士用缓和的声音指导病人每处有意识的肌肉收缩5秒,而后放松5秒,放松顺序为脚趾→脚→小腿→臀部→背部→双手→前臂→上臂→肩 →颈部→面部。全部结束后,安静15分钟。 2.活动无耐力 (1)相关因素:①手术。②长期卧床。③营养不良。④虚弱。(2)期望目标:①病人活动耐力逐渐增强。②病人活动无耐力表现症状减轻或消失。 (3)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日常活动方式、活动程序。 2)与病人共同商讨制定活动计划,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病人耐受程度为标准增加活动量。 3)教会病人对活动反应的自我监测。①测量休息时的脉搏。 ②在活动后和活动中即刻测量脉搏。③活动后3min测脉率。 ④出现下列情况,应停止活动并报告医护人员:活动中脉搏减弱;脉搏每分钟>112次及不规律;活动后3分钟脉率比休息时快6次以上;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感到疲劳等。 4)把用物放在病人伸手可及之处。 5)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遵医嘱合理静脉补充营养,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一、术前讨论制度 1.病房主任或专业组长主持的术前讨论制度。普通或中,小手术患者,须经病房主任或专业组长组织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护士长等进行术前查房讨论,确定治疗方案,手术时间以及人员安排。讨论时间由病房主任,专业组长根据病房工作情况,自行安排。治疗安排确定后,由主管医师通知患者,并安排术前谈话,签字。 2.科主任主持的术前讨论制度。中等以上手术以及疑难病例的外科诊治问题,提前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确定时间,地点,进行全科讨论。除有特殊工作安排的医师外,其它医师务必参加此讨论。 3.对于特殊疑难手术病例或风险极大病例,经全科讨论形成治疗方案后,以书面形式报医务科备案。 4. 对于外科和手术前病例,术前讨论后,其主管医师应及时拟写术前小结并由上级医师审查、签字。 二、手术签字知情同意制度 1.所有手术必须进行手术前谈话,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等,患者或家属许可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2.谈话应有本院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在场,大手术或疑难手术应由术者亲自谈话。

3.术中情况应及时向家属交代,遇有特殊情况或需改变术式,应再行书面签字。 三、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 1.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各项业务,副主任协助开展工作。 2.各病区主任负责管理其所在病房业务。专业组长负责协助病区主任开展临床工作。 各专业组负责人由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担任,配合病房主任管理好其专业组工作。 3.住院医师在其上级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患者的医疗工作。 4.手术者的确定 (1)小型手术至少有1名本院高年住院医师上台; (2)中型手术至少有1名本院主治医师上台; (3)大型手术至少有1名本院副主任医师(或以上人员),或病房主任上台。 5.手术中一切事项由台上最高年资的医师负责;其它医师必须服从安排,做好各种辅助工作。 四、术中紧急替代制度 l.手术中若发生手术人员尤其是术者因某些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手术时,由其下一级医师(第一助手)替代其完成手术; 2.若后者没有能力完成该手术,则需向其所在的病区主任或科主任报告,请求派相应的医师上台。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有微生物污染手术切口时,手术部位可能会出现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等。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特制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手术前 1. 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 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术前不必要的备皮;术前确需备皮时,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并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电动剔毛或脱毛)去除手术部位毛发。 4.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若 无禁忌症,术前应尽可能使用抗菌皂或皂液洗澡。采用适当的消毒剂以同心圆的方法消毒手术部位皮肤,尽量符合手术要求并扩大消毒范围,以备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

5. 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剂量和种类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 有明显皮肤感染或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进行外科洗手和外科手消毒。 7. 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8. 手术室管理需按照我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二、手术中 1. 保持手术室门关闭,环境表面清洁,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2. 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 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制度。 4. 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 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的止血,最小限度地损伤组织,彻底去处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 术中应当主动加温,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7. 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

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原则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转载) 1.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预防用药应保证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 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范围 2.1 清洁手术 2.1.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 防使用抗菌药物。 2.1.2 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年龄大于70岁。 (5)糖尿病控制不佳。 (6)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7)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2.2 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3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3.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3.1 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 3.2 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 (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3.3 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 间和半衰期)给药,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3.4给药地点:手术室 4.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选药依据 4.1 针对手术部位正常菌群的成员。 4.2 既往该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 4.3 参考抗菌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4.4 预防性使用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确切、安全、使用方 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5.各类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基本原则 5.1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一般 骨科手术、剖宫产手术应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5.2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胃十二指肠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应 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5.3 颅脑手术、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 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5.4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应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 用甲硝唑。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一、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三、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四、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五、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六、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七、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 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 3.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如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等经皮肤的手术,通常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 4.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5.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 6.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鉴于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7.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见附表1、附表2 八、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WH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用指南(第二版)[1]

WHO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控制实用指南 (2002年第二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1.1 医院感染的定义 1.2 医院感染部位 1.2.1泌尿道感染 1.2.2手术部位感染 1.2.3医院肺炎 1.2.4医院菌血症 1.2.5其他医院感染 1.3 微生物 1.3.1细菌 1.3.2病毒 1.3.3寄生虫和真菌 1.4 宿主和传播 第二章感染控制计划 2.1 国家或地方计划 2.2 医院计划 2.2.1感染控制委员会 2.2.2感染控制专业人员(感染控制小组) 2.2.3感染控制手册 2.3 感染控制职责 2.3.1医院管理部门的职责 2.3.2医生职责 2.3.3微生物学家职责 2.3.4医院药剂师职责 2.3.5护理人员职责 2.3.6灭菌中心职责 2.3.7饮食服务中心职责 2.3.8洗衣房职责 2.3.9保洁服务部职责 2.3.10检修部门职责 2.3.11感染控制小组(医院卫生服务部)职责 第三章医院感染监测 3.1 目标 3.2 战略 3.2.1 医院性医院感染监测 3.2.2 地区性或全国性医院感染监测 3.3 方法 3.3.1现患调查 3.3.2发病率调查 3.3.3计算率 3.4 有效的监测组织 3.4.1资料收集和分析 3.4.2反馈/报告 3.4.3预防和评价 3.5 评价监测系统 3.5.1监测战略评价 3.5.2反馈信息评价 3.5.3证实/资料质量 第四章暴发的处理 4.1 识别暴发 4.2 调查暴发 4.2.1计划调查 4.2.2定义病例 4.2.3描述暴发 4.2.4建议和检测假设 4.2.5控制措施和随访

4.2.6交流 第五章医院感染的预防 5.1 危险分层 5.2 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5.2.1洗手 5.2.2个人卫生 5.2.3着装 5.2.4口罩 5.2.5手套 5.2.6安全注射 5.3 预防环境传播 5.3.1医院环境的清洁 5.3.2热水/超热水的使用 5.3.3病人器械的消毒 5.3.4灭菌 第六章常见地方性医院感染流行的预防 6.1 泌尿道感染 6.2 外科伤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 6.2.1手术室环境 6.2.2手术室工作人员 6.2.3病人的手术前准备 6.2.4预防性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 6.2.5外科伤口监测 6.3 医院呼吸道感染 6.3.1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6.3.2内科病房 6.3.3外科病房 6.3.4 气管切开术的神经科病人 6.4 与血管装置相关的感染 6.4.1周围血管导管 6.4.2中心血管导管 6.4.3全植入的中心血管导管 第七章病人护理的感染控制预防 7.1 预防的实践 7.1.1标准(常规)预防 7.1.2特殊传播方式的额外预防 7.2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菌 第八章医院环境 8.1 医院建筑 8.1.1建造或改建计划 8.1.2建筑分区 8.1.3交通流程 8.1.4建筑材料 8.2 空气 8.2.1经空气传播的污染和传染 8.2.2通气设备 8.2.3手术室 8.2.4超净空气 8.3 水 8.3.1饮用水 8.3.2浴水 8.3.3药剂(医疗)用水 8.3.4微生物学监测 8.4 食物 8.4.1食物中毒的因素和经食物传播的感染 8.4.2食物中毒的因素 8.4.3预防食物中毒 8.5 废弃物 8.5.1定义和分类 8.5.2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保存和运输 第九章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和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9.1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9.1.1 治疗 9.1.2 化学药物预防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 控制试题及答案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1、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包括:() ①清洁切口②清洁-污染切口③污染切口④感染切口 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细菌来源包括:( ) ①空气②患者皮肤③手术人员④手术器械及植入物 3、外科手术前洗手范围为:( ) ①双手②双手、前臂③双手、前臂和上臂上1/3 ④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手术前冲洗手消毒方法为取足量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认真揉搓多少分钟?( ) ①2~6分钟②2~4分钟③1~2分钟④1~3分钟 5、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多少cm的区域?( ) ①15cm ②12cm ③10cm ④5cm 6、择期手术后一般无须继续使用抗菌药物,如使用也不应超过多少?( ) ①15h ②24h ③36h ④48h 7、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类: ( ) ①切口浅部组织感染②切口深部组织感染③器官/腔隙感染④表皮感染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 1、有明显皮肤破损感染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护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参加手术。() 2、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8℃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3、预防用药不能替代无菌操作。() 4、手术前应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5、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开放负压引流。() 6、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7、清洁切口是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8、术前备皮应在手术当日进行,确保去除手术部位毛发,应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 三、问答题(25分): 简述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目标。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 第七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 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以严格控制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I 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I 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小时。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监测指标 1 、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 2 、在手术前1 小时开始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3 、手术超过3 小时加用抗菌药物一次。 4、在手术结束后24 小时、48 小时、72 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生素 使用的时间。 5 、手术野皮肤准备与手术切口愈合。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1 指标代码:PIP-1 指标名称: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标准类型:过程质量 表达方式:比率提高 设置理由: 1、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首选使用第 一、第二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性抗菌药。 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3、未按要求选择,使用其他抗菌药物者,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理由。信息采集:追溯性调查住院病历、麻醉与手术记录中相关预防抗菌药使用(预防性抗菌药选择与应用时机)的信息。 对象选择:使用手术名称与ICD-9-CM-3 1 、甲状腺切除术ICD-9-CM-3:06.2,06.4,06.5 2 、半月板摘除术ICD-9-CM-3:80.6 3 、子宫摘除术ICD-9-CM-3:68.3 ,68. 4 ,68. 5 ,68. 6 ,68.7 4 、剖宫产术ICD-9-CM-3:74.0 ;74.1 ;74.2 ;74.4 ;74.9 5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ICD-9-CM-3:53.0 ;53.1 6 、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最新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 (一)预防用药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二)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1-1)、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臵、人工关节臵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 防用抗菌药物。 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 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表1-1 手术切口类别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

外科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精彩试题(60题)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60题) 一、单选题(10题) 二、多选题(15题) 三、填空题(15题) 四、判断题(10题) 五、简答题(5题) 一、单选题 1.手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 C ) A皮肤切开前20分钟B皮肤切开前30分钟—3小时 C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D皮肤切开前2小时后 2.手术中追加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不正确的( D ) A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B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 C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D手术中体温升高 3. 冲洗手术部位所用无菌生理盐水的温度是( B ) A38℃B37℃C37.5℃D36.5℃ 4. 手术中避免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D ) A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B保证使用器械达到灭菌水平 C术中保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D对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应当首选开放式引流 5.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不包括( B ) A切口浅部组织感染B针眼处有少许分泌物C器官/腔隙感染D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6.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的定义是( B ) A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发生的累及皮下组织的感染B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的感 染 C无植入物者手术后60天以、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的感染 D手术后30天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

7. 清洁—污染切口是指( B ) A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 B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C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D有失活组织的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8. 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如何正确处理?(D ) A. 首选密闭负压引流 B.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的合适位置 C. 确保引流充分 D.多选择开放式引流 9.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C ) A手术医生的技术方面 B 手术室方面 C患者和手术方面 D 手术后的治疗与护理方面 10. 下列哪种情况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B ) A 单纯甲状腺切除手术 B 胆囊切除术 C 白障超声乳化术 D 上呼吸道感染 E 轮状病毒腹泻 二、多选题 1. 外科医师、护士对手术后病人应当注意(ABCD ) A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B出现分泌物时应进行微生物培养 C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感染及时诊断、治疗、监测 D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 E 每小时观察病人情况 2. 手术切口分为(ABCD ) A清洁切口B清洁污染切口C污染切口D感染切口 E 无菌切口 3.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手术方面的主要危险因素有(ABCDE ) A 术前住院时间 B 术中无菌操作 C 手术持续时间 D 手术部位的备皮方式 E 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 4. 不属于外科手术部位浅部组织感染的为(ABD ) A仅限于缝线通过外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B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C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D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E 从器官穿刺出脓液 5. 属于器官/腔隙感染感染的是(AB ) A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发生的感染,从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B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发生的感染,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C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生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体征。

美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2014最新版)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2014最新版)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HEA)等组织中专门从事传染病的Anderson等11名专家,联合对《急诊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策略》2008版进行了更新。此前公布的指南版本已为及时发现并预防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提出了综合性推荐方案。此次更新旨在以简洁实用的形式突出临床实践指南重点,用来协助急诊医院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Infection,SSI)做出努力。该指南发表在2014年6月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杂志上。现将2014最新版指南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1、SSI理论基础及相关流行病学情况 SSI在急诊医疗机构中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SSI在住院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发病率为2%-5%;在美国每年约有160000-300000例SSI病例;目前SSI是HAI中最常见的、经济花费最高的感染。 据估计有高达60%的SSI可通过循证医学指南操作进行避免;SSI在住院患者所有HAI中占20%;每例SSI的发生与大约7-11天术后额外住院日有关;SSI患者相较没有发生SSI的患者而言,死亡风险高出2-11倍。 其中,发生SSI的患者中有77%者直接死于SSI;SSI所造成的经济花费因手术类型、感染病原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据估计,SSI每年消耗医疗保健相关经济支出约为$35亿-$100亿。 2、SSI发现策略研究背景 2.1 监测内容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下属的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NHSN)所定义的SSI,为目前广泛应用在公共卫生上报、医疗机构数据对比以及按业绩支付酬劳等方面的标准定义。SSI分为以下几类:1、浅表切口SSI(只涉及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切口);2、深部切口SSI (涉及筋膜和/或肌层):主要深部切口(DIP)-SSI是指接受手术患者出现1处或多处主要切口SSI,次要深部切口(DIS)-SSI是指接受手术患者出现1处以上次要切口SSI;3、器官/间隙SSI(包括手术操作过程中打开的任何身体部位,除外皮肤、筋膜或肌层切口)。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 一、前言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近年来,ERAS理念在全球的应用已逐步拓展至骨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目前ERAS理念在国内尚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ERAS路径。在此背景下,普通外科、麻醉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文献及ERAS在国内开展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此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ERAS理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术前准备 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生理条件,包括术前宣教、营养筛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抗血栓治疗、个体化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及相应的管理方案等。 (一)术前宣教 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个别患者还会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个体化的宣教是ERAS成功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医护人员应在术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及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使患者理解与配合,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二)营养不良的筛查和治疗 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筛查与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快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欧洲营养与代谢协会建议采用以下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重度营养风险:(1)6个月内体重下降10%~15%或更高;(2)患者进食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60%,持续>10 d;(3)体重指数<18.5 kg/m2;(4)清蛋白<30 g/L(无肝肾功能不全)。术前营养支持的方式优先选择经口营养或肠内营养,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每日营养目标。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对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调查评分≥5分)进行术前营养支持,可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0%;对于此类患者推荐术前7~10 d行肠内营养治疗;若仍无法满足基本营养需求(<推荐摄入量的60%),推荐术前7~10 d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而在评分3~4分的患者中,术前营养支持并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缩短住院时间。 (三)禁食及口服碳水化合物 长时间禁食使患者处于代谢的应激状态,可致胰岛素抵抗,不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无胃肠道动力障碍患者术前6 h禁食固体饮食,术前2 h禁食清流质。若患者无糖尿病史,推荐手术2 h前饮用400 ml含12.5%碳水化合物的饮料,可减缓饥饿、口渴、焦虑情绪,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的发生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