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生字词整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生字词整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生字词整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生字词整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生字词整理

导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生字词整理

赍发:(jifa)资助。

原句: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

迤逦:(yili)曲折连绵,这里是一路走去,绕来绕去的意思。原句: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

陷害:

原句: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亲眷:(qinjuan)

原句: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玷辱:(dianru)使蒙受耻辱。

原句: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酒馔:(jiuzhuan)酒和饭食。

原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尴尬:(ganga)鬼鬼祟祟,不正派。

原句: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连累:(lianlei)因事牵连别人,使别人也受到损害。

原句: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

交头接耳:形容彼此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原句: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

洗漱:(xishu)

原句:林冲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

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

盘缠:(panchan)这里指零用钱。

原句:你在那里寻几贯盘缠。

彤云:(tongyun)阴云。

原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朔风:(shuofeng)北风。

碎琼乱玉:指地上的雪。

原句: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庇祐(课本)庇佑(词典):(biyou)保佑。

原句: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

天理昭然:(tianlizhaoran)迷信说法,认为天能分辨善恶,主持公道,会给善恶以相应的报应。课文中是说善人必有好报的道德法则是再清楚不过了。

原句: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央浼:(yangmei)恳求,请托。

原句: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情理难容:无论是从人情来说还是从事理来说都不能原谅。

原句: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故都的秋》教案,个人整理完成,可直接打印使用

《故都的秋》教案 xx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疑难字词。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色、声、味的特点。 (3)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4)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5)了解xx 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学 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与素质目标: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 能力。认识平常生活平常景物所蕴含的美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热爱自然,热爱生活,xx。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对比法、课堂讨论等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 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色、秋声、秋味。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1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 故都的秋xx)

二、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 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 年留学日本,曾经 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 品的熏陶。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xx。 1945年9月被xx宪兵杀害。主要 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 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 年到 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 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4月由xx迁居xx, 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 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 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 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生字词汇总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生字词汇总 ——————高考字音、字形专题训练高中语文字词整理(必修一)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橘子(jú)百舸(gě)寥廓(liáo kuò)峥嵘岁月(zhēng róng不平常的岁月)遏止(è)遒劲(qiú) 2.《诗两首》 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chù)惆怅(chóu chàng)凄婉(wǎn)颓圮(tuí pǐ)青荇(xìng)长篙(gāo)榆阴(yīn)笙箫(shēng xiāo)漫溯(sù)斑斓(bān lán)沉淀(diàn) 3.《大堰河——我的保姆》 青苔(tái)火钵(bō)忸怩不安(niǔ ní)冰屑(xiè)瓦菲(fēi)碾米(niǎn)团箕(jī)荆棘(jīng jí)虱子(shī)凌侮(líng wǔ)叱骂(chì)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氾南(fán )佚之狐(yì)阙秦(quy)杞子(qǐ)逢孙(páng) 5、《荆轲刺秦王》 荆轲(ky)王翦(jiǎn)请谒(ya)封邑(yì)督亢(kàng)戮(lù)没揕胸(zhan)偏袒(tǎn)扼(a)腕拊(fǔ)心淬(cuì)火濡(rú)缕忤视(wǔ ) 曲(qǔ)高和(ha)寡变徵zhǐ瞋目chyn 陛下bì鄙人bǐ图穷匕见xiàn 惊愕a创伤chuüng 箕踞j?jù生劫约契qì 目眩xuàn 6、《鸿门宴》 宴饷xiǎng 美姬j?鲰生zōu 卮酒zh?秋毫无犯戮力lù玉玦jue 樊哙kuài 仆地pū 目眦尽裂zì按剑而跽jì参乘sheng 彘肩zhì啖饭dàn 间行jiàn 揣度duo 杯杓sháo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zǔ,我为鱼肉劳苦功高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 菲薄(fěi bó) 租赁(lìn) 黯然泣下(àn) 噩耗(è) 喋血(dié xuè) 尸骸(hái) 抹杀(mǒ) 攒射(cuán) 浸渍(jìnzì)殒身不恤(yǔn xù) 长歌当哭(dàng)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不满和悲愤 桀骜不驯(jié ào xùn)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 8.《小狗包弟》 作揖(yī)篱笆(lí本字读bā,此处读ba) 吠叫(fèi)舔舐(shì)解剖(pōu)包袱(本字读fú,此处读fu) 拍摄(shè)呻吟(shēn)揪心(jiū)租赁(lìn)义愤填膺(yīng)修葺(qì)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步履稳健(lǚ)激亢(kàng)酣畅(hān)涕泗交流(tì sì) 博闻强记(qiáng见识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 酣畅(hān) 拭目以待(shì)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叱咤风云(chì zhà ):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拼音生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拼音生字词(解释)汇总 第1课: 钳子qián zi是一种用于夹持、固定加工工件或者扭转、弯曲、剪断金属丝线的手工工具。 撮合cuō he是指在多方交易中,存在中间一方将多方的信息集中起来,然后将信息进行匹配,以便达到多方对信息的需求。 偏僻piān pì指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的人烟稀少的地方。 行辈háng bèi排行与辈分。 欺侮qīwǔ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欺侮人/受尽欺侮。 宽慰kuān wèi表示宽解安慰。也可做形容词,表示宽畅欣慰。 嘱咐zhǔfù叮嘱、吩咐 怠慢dài màn指淡漠;不恭敬;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到;怠惰放荡。撺掇cuān duo 1、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2、催逼;催促。3、张罗,安排。4、帮助 凫水fúshuǐ通常指人或者动物在水上漂浮游动,嬉戏打闹。 潺潺chán chán 意思是指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踊跃yǒng yuè指形容情绪激烈,争先恐后,比喻做某事积极。 屹立yì lì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家眷jiā juàn 1、指妻子儿女等。2、有时专指妻子。 皎洁jiǎo jié1、(月光)明亮洁白。2、清白;光明磊落。 不惮bù dàn不害怕 .

踱步duó bù表示慢慢地行走,速度不快。 归省guīxǐng 从外地回到家乡探亲。 蕴藻yùn zǎo 指水草名。 吁气xū qì指小声叹气、呼气。 絮叨xùdao 1.〈动〉啰啰唆唆地说话。2.〈形〉形容说话啰嗦。 弥散mí sàn指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 纠葛jiūgé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第2课: 盏zhǎn 又称器皿,是指盛装液体的日常器具,材质通常为陶瓷、木、竹、金属等。常用物品如茶盏、油盏、灯盏。 登时dēng shí1、民间用语:形容事物的发展迅速,马上,当时,立刻,顿时,立即。2、犹当时。 糜子méi zi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糜子籽实叫黍... 油馍yóu mó在皖北亳州地区,油馍与油条基本同概念。在河南周口一带,油馍主要是由起面和油做成的饼状食物,形状类似于河南 烙馍和山东的煎饼,但较之厚许多。 脑畔nǎo pàn 意思是指窑洞外部的顶上。 眼眶yǎn kuàng 1.眼皮的边缘所构成的框儿;2.眼睛周围的部位 心窝xīn wō心中;心、胸腹之中央。 窑洞yáo dòng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国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生字组词1、草原 毯tǎn 地毯毛毯毯子壁毯 渲xuàn 渲染染渲渲房晕渲 勒lè勾勒勒令勒索勒派悬崖勒马 吟yín 吟唱吟咏吟诗呻吟吟古诵今 迂yū迂回迂论迂腐迂缓 襟jīn衣襟胸襟对襟襟怀 蹄tí蹄子马蹄牛蹄蹄筋马不停蹄 貌mào 面貌外貌礼貌容貌音容笑貌 拘jū拘束拘泥拘押无拘无束不拘一格羞xiū羞耻害羞羞愧羞于启齿 涩sè艰涩苦涩羞涩 跤jiāo 摔跤跌跤栽跤 偏piān偏心偏见偏差偏偏 涯yá天涯涯际天涯海角一望无涯

3、白杨 晰xī清晰明晰 伞sǎn 跳伞打伞雨伞太阳伞 抚fǔ抚摸抚养爱抚安抚 绍shào 介绍绍兴绍剧 疆jiāng疆域疆土边疆新疆万寿无疆陷xiàn 陷阱诬陷陷入缺陷 5、古诗词三首 牧mù牧童放牧牧羊 蓑suō蓑衣蓑笠 遮zhē遮蔽遮住遮盖遮羞 醉zuì醉酒醉态醉汉沉醉 媚mèi 媚外媚骨妩媚明媚 锄chú锄头锄地锄草铁锄 剥bāo 剥皮剥掉 bō剥削剥夺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毡zhān毡房毡条毡子毡帽 卸xiè拆卸卸货推卸装卸 咀jǔ咀嚼含英咀华 嚼jué咀嚼 jiáo 细嚼慢咽 漠mò沙漠大漠漠北漠视 寞mò寂寞落寞 袄ǎo 棉袄皮袄夹袄 袍páo旗袍皮袍棉袍袍子 傻shǎ傻瓜傻话犯傻傻子 8、童年的发现 9、胚pēi胚胎胚芽胚层 10、祸huò闯祸祸根灾祸祸端 11、患huàn患者患病患难患得患失

12、臂bì臂膀臂章臂力臂助 13、赋fù天赋辞赋赋予赋税 14、淘táo淘气淘汰淘金淘米 15、妨fáng妨碍妨害不妨 16、岂qǐ岂能岂止岂肯岂有此理 17、痴chī痴迷痴傻痴呆痴心 18、绞jiǎo 绞痛绞架绞索绞尽脑汁 19、汁zhī汁水果汁汁液墨汁 20、厘lí厘米厘定毫厘厘正 21、愧kuì愧疚惭愧羞愧无愧 22、亏kuī吃亏亏损亏心幸亏 23、 24、10、杨氏之子 25、梁liáng栋梁桥梁房梁 26、惠huì优惠实惠惠顾贤惠 27、诣yì造诣苦心孤诣 28、乃nǎi 乃父乃至乃尔

[精编]最新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整理 第1课社戏 1.钳(qián) 2.撮(cuō) 3.偏僻(piān pì) 4.行辈(háng bèi) 5.照例(zhào lì) 6.欺侮(qīwǔ) 7.宽慰(kuān wèi) 8.嘱咐(zhǔ fù) 9.怠慢(dài màn) 10.礼数(lǐ shù) 11.撺掇(cuān duō) 12.凫水(fú shuǐ) 13.潺潺(chán chán) 14.踊跃(yǒng yuè) 15.屹立(yì lì) 16.家眷(jiājuàn) 17.皎洁(jiǎo jié) 18.好歹(hǎo dǎi) 19.归省(guīxǐng) 20.秩秩斯干(zhì zhì sīgān) 21.橹(lǔ) 22.蕴藻(yùn zǎo) 23.叉港(chà gǎng) 24.漂渺(piāo miǎo)[缥缈(piāo miǎo)] 25.桕树(jiù shù) 26.棹(zhào) 27.楫(jí) 第2课回延安

1.盏(zhǎn) 2.登时(dēng shí) 3.糜子(méi zi) 4.油馍(yóu mó) 5.脑畔(nǎo pàn) 6.眼眶(yǎn kuàng) 第3课安塞腰鼓 1.瞳仁(tóng rén) 2.恬静(tián jìng) 3.亢奋(kàng fèn) 4.晦暗(huì àn) 5.束缚(shù fù) 6.羁绊(jībàn) 7.闭塞(bì sè) 8.冗杂(rǒng zá) 9.严峻(yán jùn) 10.震撼(zhèn hàn) 11.磅礴(páng bó) 12.辐射(fú shè) 13.渺远(miǎo yuǎn) 14.大彻大悟(dà chè dà wù) 15.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 16.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 17.蓦然(mò rán) 18.落日照大旗(luò rì zhào dà qí) 19.马鸣风萧萧(mǎ míng fēng xiāo xiāo) 第4课灯笼 1.争讼(zhēng sòng) 2.领域(lǐng yù) 3.斡旋(wò xuán)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学导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甘肃省民乐一中臧成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古代白话字词积累整合。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4、了解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阅读文本,研讨、理解作者塑造人物性格所使用的各种描写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及社会意义。 难点: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 1370),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名子安,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2、作品《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

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三、理清文章思路: 1、理清情节。 序幕(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开端(2-5 自然段):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发展(6-9 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林教头山神庙复仇。 2、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逼上梁山 ↑ 杀死陆虞侯 ↑ 情节林冲接管草料场 ↑ 陆虞侯密谋害林冲林 ↑ 林冲沧州遇旧知 六、课后思考: 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会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 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二生字词归纳

必修二生字词复习 一、荷塘月色 悄悄qiāo 煤屑xia幽僻pì蓊蓊郁郁wěng 独处chǔ妙处chù 弥望mí点缀zhuì袅娜niǎonu?羞涩sa缕缕lǚ渺茫颤动chàn 霎时shà脉脉m?参差cēncī峭愣愣l?ng 梵婀玲fàn 妖童媛女yuàn 鹢首yì纤腰xiān 敛裾liǎnjū嬉游xī 二、故都的秋 混混沌沌hùndùn 潭柘寺zha一椽chuán 驯鸽xùn 落蕊ruǐ譬如pì廿四桥niàn 三、囚绿记 涸辙h?zh?急不暇择xiá揠苗助长yà婆娑p?suō猗郁yī蕈菌x ùn囚系qiúxì 四、《诗经》两首 《氓》 蚩蚩chī愆期qiān 将子无怒qiāng 垝垣guǐyuán 载笑载言zài 咎言jiù桑葚shan 陨落yǔn 汤汤shāng 帷裳w?icháng 夙兴夜寐sùmai 《采薇》 靡室靡家mǐ玁狁xiǎnyǔn 不遑huáng 骙骙kuí象弭鱼服mǐ 五、离骚 揽茝chǎi 谣诼yáozhu?侘傺chàchì鸷鸟zhì攘诟rǎngg?u 延伫zhù兰皋gāo 芰荷jì岌岌jí杂糅r?u 六、孔雀东南飞 自缢yì箜篌kōngh?u 伶俜língpīng 腰襦rú葳蕤wēiruí

耳珰dāng 公姥mǔ磐石pán 蒲苇púwěi 拊掌fǔ窈窕yǎotiǎo 否泰pǐ便利biàn 鹄舫húfǎng 旌幡fān 婀娜ē’nu?踯躅zhízhú 镂鞍l?u 赍钱jī鲑珍xi?晻晻yǎn 七、诗三首 青衿jīn 沉吟yín 呦呦yōu 阡陌qiānm?三匝zā吐哺bǔ 羁鸟jī守拙zhuō暧暧ài 樊笼fán 八、兰亭集序 癸丑guǐ会稽kuàijī修禊xì清流激湍tuān 流觞曲水shāng 游目骋怀chěng 放浪形骸hái 嗟悼jiē虚诞dàn 九、赤壁赋 属客zhǔ万顷qǐng 冯虚píng 扣舷xián 桂棹zhào 回溯sù不绝如缕lǚ幽壑ha嫠妇lí愀然qiǎo 正襟危坐jīn 舳舻zhúlú酾酒s hī横槊赋诗h?ngshu?渔樵qiáo 江渚zhǔ麋鹿mí扁舟piān 匏樽páozūn 蜉蝣fúy?u 沧海一粟cāngsù遨游áo 无尽藏zàng 杯盘狼藉j í枕藉jia 十、游褒禅山记 庐冢zhǒng 既往不咎jiù 十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肄业yì终南捷径弭谤mǐ孜孜不倦zī造诣yì冶游yě敷衍塞责yǎnsa贻误yí鲜为人知xiǎn 屡见不鲜xiān 卓绝zhu? 切磋cuō勖勉xù訾詈zǐlì裨益bì旁稽博采jī商榷qua 十二、我有一个梦想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生字词整理

八年级下册生字词整理 1《社戏》 钳(qián )撮(cuō)偏僻(piān pì)行辈(háng bèi)照例(zhào l ì)欺侮(qī wǔ)宽慰(kuān wèi)嘱咐(zhǔ fù)怠慢(dài màn) 礼教(lǐ jiào)撺掇(cuān duo)凫水(fú shuǐ)潺潺(chán chán) 踊跃(yǒng yuè)屹立(yì lì)家眷(jiā juàn)皎洁(jiǎo jié) 好歹(hǎo dǎi) 2《回延安》 盏(zhǎn )登时(dēng shí)糜子(méi zi)油馍(yóu mó) 脑畔(nǎo pàn)眼眶(yǎn kuàng) 3《安塞腰鼓》 瞳仁(tóng rén)恬静(tián jìng)亢奋(kàng fèn)晦暗(huìàn) 束缚(shù fù)羁绊(jī bàn)闭塞(bì sè)冗杂(rǒng zá) 严峻(yán jùn)震撼(zhèn hàn)磅礴(páng bó)辐射(fú shè) 渺远(miǎo yuǎn)大彻大悟(dà chè dà wù)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 4《灯笼》 争讼(zhēng sòng)领域(lǐng yù)斡旋(wò xuán )静穆(jìng mù)思慕(sī mù)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 rán)褪色(tuì sè) 燎原(liáo yuán)熙熙然(xī xī rán rán)暖融融(nuǎn róng róng) 马前卒(mǎ qián zǔ)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 5《大自然的语言》 萌发(méng fā)次第(cì dì)翩然(piān rán)孕育(yùn yù) 农谚(nóng yàn)海棠(hǎi táng)悬殊(xuán shū)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 ì)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花香鸟语(huā xiāng niǎo yǔ)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示例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示例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水浒》。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 3.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教学设想 介绍《水浒》,重点研讨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完成的。意图是让学生由学习静止地描写人物外貌或在某个场合中介绍人物,到理解如何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去表现,从而塑造更丰满的人物形象。至于课文中的“风雪”描写,能够品味它的妙处就足够了。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水浒》 2.导读“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就在家里安排几杯酒,请林冲吃了。” 教学过程 一、介绍《水浒》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指定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要求全班同学标出:“《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

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然后补充介绍如下: 《水浒》是部什么样的书?简单说,《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也可以说《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

故都的秋生字词整理

《故都的秋》 混混沌沌:hun hun dun dun 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 原文: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的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赏玩:shang wan 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 原句: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姿态:zi tai 领略:ling lue 了解事务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他的滋味。 原文:求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碧绿:bi lu 原句: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一椽破屋:yi chuan po wu 这里指普通平房。 原句: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疏疏落落:shu shu luo luo 稀疏零落。 原文: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点缀: 原文: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落蕊:luo rui 原句: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细腻:xi ni 精细光滑。 原文: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落寞:luo mo 寂寞;冷落,也作落漠。

原文: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原句: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啼唱:ti chang 原句: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嘶叫:si jiao 原句: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平仄:ping ze 平声和仄声,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原句: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橄榄:gan lan(1)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长椭圆形,两端稍尖,绿色,可以吃,也可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青果。(3)油橄榄的通称。 原文: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椭圆:tuo yuan通常也指椭圆体。 原文: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萧索:xiao suo缺乏生机,不热闹。 原文: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譬如:pi ru 比如。 原文: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最新整理高一语文下册《故都的秋》知识点汇总.docx

最新整理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下册《故都的秋》知 识点汇总 高一语文下册《故都的秋》知识点汇总 1.文章主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文章结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写作特点:情景交融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

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3、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天的诗句有很多,举不胜举,请同学们说出几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不同的眼睛看到的秋景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秋也有着不同的感受。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一片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经典散文佳作《故都的秋》,看看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又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深情? 二、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三岁丧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忧郁的性格。17岁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更增添苦闷、消极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病态、灰冷的调子。 他是一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运动。东南亚沦陷后。1942年郁达夫化名赵廉到苏门答腊经营酒厂,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三、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郁达夫虽是浙江人,曾经却在北京大学教过书,题目“故都的秋”,故都即北平,那么为什么不用“北京”而用“故都”呢?一个“故”字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2、那么让作者如此怀念的是故都的秋的什么?也就是作者心中的秋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速读课文,并且把课前预习时标记的生字词整理出来。

九年级下册生字词整理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字词整理 第一单元《诗两首》 黎明嘶s哑喉咙h o u l o ng怅惘汹涌(xi o ng y o ng)《我用残损的手掌》 锦幛zh a ng 蝼l oU蚁y 1 蓬蒿h do 荇x i n藻z ao蘸zh an憔悴qi a o cu i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干瘪bi e 淤y 口滩驳船簇c U新胚p e 芽笑涡wo绯f e红纤qi an绳(多音字:纤xi厲怡田)隧洞迷惘 《外国诗两首》 虔qi an信慰藉ji P (多音字:狼藉i)晨曦x 1瞰k a n望 镶嵌xi d ng qi a n深邃su i 黝y 黑 第二单元 《孔乙己》 阔绰chu o (多音字:绰ch do起)颓tu唐营生格局蘸zh an 羼 ch an水绽zh an出拭sh i 模md样拭sh i 门槛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中性)。《蒲柳人家》 剜wd n 腌臜d z d 捯d ao气唿哨sh a o 痱f P子擀g On面 杖梆b d ng 咯k d吧隐匿n i名讳hu i作揖y i栖q陳 戏谑xu e 荣膺y i ng跳跶da 檎q i n嘬zu o 捎sh do马子断壁残垣yu an 坍t an 塌t a 腻歪 断壁残垣yu a n: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贬义(褒贬误用)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褒义。芒刺在背:芒刺,细刺。像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影影绰绰chu b:模模糊糊,不真切。 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褒义(范围误用)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中性)。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范围误用)。 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中性)。《变色龙》 醋栗I i 戳chu o 赫h e 蜥蜴x i y魁梧(ku i w i荒hu a ng唐无缘无故:形容没有任何缘故。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同音误写)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热爱生命》 巉ch an岩骸h ai骨窒息狼嚎h ao苔藓t a i xi d咀嚼j u ju鲦ti aO骸h ai骨舐sh i (老牛舐犊、舐犊之情)笑声粗厉I i 黏膜渺无人烟 奄奄y dn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束手无策: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吹毛求疵c I: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第三单元 《谈生命》 骄奢清吟荫y i庇b I芳馨怡y I悦云翳y i休憩q i枭xi d鸟消融一泻千里:比喻文笔奔放畅达(同音误写:泄)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保护、照顾。

(完整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附答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2.赏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分析其作用。3、理解“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林冲性格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进而认识小说的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和谐社会”“民生社会”的 【学习重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学习难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方法】诵读法、鉴赏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文体知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人物描写。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人物形象。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只有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3)、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和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4)、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施耐庵与《水浒传》 施耐庵(1296—1370),祖籍苏州。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擅文,才华出众。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是元至顺进士,曾任钱塘县官两年。由于生活在元朝的残酷统治下,经历过元末激烈的农民起义,深感自己与当道的权贵不合,决定归隐,闭门著书,最后终于创作完成了巨著《水浒传》。《水浒传》现存有明代100回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水浒传》反映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历史故事,热情讴歌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水浒”故事在宋末已经成形,《李逵负荆》等“水浒戏”在元代也已经十分盛行。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水浒传》对封建社会的各种领域,几乎都有涉及,医卜星相、勾栏瓦舍、吹拉弹唱等等,展示了一幅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书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让人耳熟能详。 《水浒传》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叙事,跌宕起伏而又章法绝奇,全书大故事套小故事,长篇中孕含短篇,十分贴近市民生活。书中描写了一批聚集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的独特性格和每个人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和经历,把一百零八位草莽英雄描写得“情状逼真,笑语欲活”,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明确指出:“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正所谓“所叙一百八人,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1.记住本文的重点字词(字音、字形、字义)、文学常识。 2.归纳故都的秋的特点。 3.说出本文景物描写的手法,归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妙处。 4.感悟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情境设计】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 【问题导学】 一、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郭沫若等人同为“创造社”的发起人,影响极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1945年被日本人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被追为烈士。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等。 2、朗读课文,找出本文出现的生字,并能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并识记生字。 3.朗读课文,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二、细读课文 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三、精读课文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或哪几篇?向同学介绍这些诗文,并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做简要的赏析。

【拓展延伸】 独特的创作理念。在文学创作上,郁达夫强调“文学的感伤源于作家主体心灵的感伤”。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忧郁感伤的气质。在《故都的秋》这篇散文里,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忧郁感伤的气质是很明显的。忧郁美是郁达夫一贯的艺术追求。一般人表达对秋的喜爱之情,大多喜欢秋的绚丽色彩、收获成熟,很少喜爱秋的悲凉意味。郁达夫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提出:“把古今的艺术总体积加起来,从中间删去了感伤主义,那么所余的还有一点什么?”正因如此,颓败、感伤在郁达夫的内心世界并无贬义,相反,倒成了审美选择、艺术情感的创作底色。所以,他才把对秋的喜爱之情落在“一椽破屋”、“牵牛花的蓝朵”、“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等衰败、凋零的景物上。 【典例应用】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访秋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此诗为诗人客居桂林所作。 此诗的颈联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钞.(chāo)一椽.(chuán) 平仄.(za) 耗.子(hào) B.潭柘.寺(zha) 落蕊.(ruǐ) 橄榄.(lǎn) 譬.如(pì) C.普陀.山(tuó) 房檩.(lǐn) 陪衬.(chan) 夹袄.(jiā) D.廿.四桥(niàn) 着.衣(zhuó) 混沌.(dùn) 椭.圆(tuǒ)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金碧辉煌萧索秋蝉厮叫B.疏疏落落传诵搅尽脑汁凋零C.放荡不羁落寞隐逸恬适点缀D.意境姿态洪流训鸽渲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家长,自己喜欢吃喝玩乐,混混沌沌 ....地过日子,孩子就容易成为如此父母的镜子。B.俗语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骤降,已经给中国人口问题敲响 了警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现在即实行审慎的二胎政策,或许还来得及。 C.诱惑,是存于世上的一种充满吸引力的奇怪东西,轻则内心骚动难以控制不能自已,

语文人教版生字词汇总(拼音)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一瞬(shùn)间嶙(lín)峋(xún) 眩(xuàn) 啜(chu?)泣小憩(qì) 擎(qíng)天撼(hàn)地 忍俊不禁(jīn) 唳(lì) 第二单元 濯(zhu?) 行(xíng)道树十姊(zǐ)妹窖(jiào) 泯(mǐn) 厄(a)运猝(cù)然陬(Zōu)邑(yì) 不亦说(yua)乎?愠(yùn) 曾参(shēn) 三省(xǐng) 传(chuán)不习乎? 第三单元 酝(yùn)酿(niàng) 黄晕(yùn) 髻(jì) 栀子(zhī) 唱和(ha) 丁丁(zhēng) 肥硕(shu?) 鳊(biān)鱼乌桕(jiù) 寥(liáo)阔(或“寥(liáo)廓”)枯涸(h?) 清洌(lia) 梦寐(mai) 碣(ji?)石澹澹(dàn) 竦(sǒng)峙(zhì) 第四单元 骸骨(hái) 猛犸(mǎ) 朱泳燚(yì) 峰峦(luán) 一霎(shà)那虹(h?ng或jiàng)喑(yīn)哑(yǎ) 静谧(mì) 螽(zhōng)斯莴(wō)苣(jù) 颚(a) 嗉(sù)囊喙(huì) 淄(zī)川 山中蜃景(shan) 奂(huàn)山青冥(míng) 禅(chán)院飞甍(m?ng) 高垣(yuán)睥(pì)睨(nì) 连亘(gan) 窗扉(fēi) 倏(shū)忽 第五单元 丫杈(chà) 粼粼(lín) 匿(nì)笑谢道韫(yùn) 陈寔(shí) 尊君在不(fǒu)? 第六单元 滑稽(jī) 陛(bì)下赐(cì) 御(yù)聘(pìn) 爵(ju?)士鲛(jiāo)人莽莽榛榛(zhēn) 哞哞(mōu) 酥(sū) 踉踉(liàng)跄跄(qiàng) 孪(luán)生边塞(sài) 何遽(jù) 髀(bì) 跛(bǒ) 课后古诗 螣(t?ng)蛇枥(lì) 襄(xiāng)州黍(shǔ) 开轩面场圃(pǔ) 溧(Lì)水婺(wù)源 七年级下 第一单元 确凿菜畦(qí) 皂(zào)荚(jiá)树桑椹(shan) 油蛉(líng) 斑蝥(máo) 臃(yōng)肿 珊(shān)瑚(hú)珠攒(zǎn) 长妈妈敛(liǎn) 人迹罕至秕(bǐ)谷系(xì) 蝉蜕(tuì) 拗(niù) 盔(kuī)甲锡(xī)箔(b?) 鸡毛掸(dǎn)子咻咻(xiū) 玉簪(zān)花木屐(jī) 第二单元 哽(gěng) 炽(chì)痛嗥(háo)鸣谰(lán)语镐(gǎo)头 第三单元 夐(xuàn) 曛(xūn) 铤(dìng) 弥(mí)高锲(qia)而不舍兀兀(wù)穷年沥(lì) 群蚁排衙(yá) 迥(jiǒng)乎不同气冲斗牛踌躇(ch?uchú) 磐(pán)石义愤填膺(yīng) 第四单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