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

【单元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本单元认识图形是其中“图形与几何”的部分,主要有“认识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欣赏与设计”等四个主题。下面将分别从这四个主题来具体设计教学,预计总共用4个课时。

(注:本教学设计只设计教材上基础知识的内容,其余巩固和练习等内容不在本教学设计之内)

课时一:认识角——对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通过对“角”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因而,本课时是为后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奠定基础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来看,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如玩具积木、礼物盒等,为学生提供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空间和平台。

就学习动机而言,外部动机占据着主导地位,内部学习动机还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因此,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奖赏、及时反馈、适度竞争等方式,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理念】

1.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并参与学生小组合作的探讨,了解学生情况,推动活动有序、有目的的进一步发展。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自由探究、自主研究、小组合作等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尊重学

生的个性特色和思维创新以及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清楚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

2.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及分享交流的精神。

4.情感与态度

创设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初步的认识角及其特征。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出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教学方法策略】

本教学主要采用实物展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具体操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预期】

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PPT课件、玩具积木、一大一小相似三角板、可活动角(学生提前自制)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实物展现玩具积木,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以便引出对图形和角的初步认识。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陪伴我们的玩具吗?那么聪明的小朋友们能不能找出这些玩具上有哪些图形呢?

生1:长方形

生2:正方形

生3:三角形

……

师:很好,小朋友们的都很细心的观察出了这些玩具上的图形,那么,有没有小朋友告诉老师,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1:三角形

生2:角

……

师:好的,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都提到了一个字:“角”,那么,什么是“角”呢?下面,老师将给出一组图形,小朋友们来当一下小法官,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角,好吗?

(二)主题活动

1.角的判断

教师于黑板画出一组图形,如下所示:

好了,下面老师要请一些小法官,来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角。

生1:1号不是角

生2:2号也不是角

生3:3号是角

生4:4号是角

生5:5号也是角

师:好,小法官们都作出了自己的判断,那么其他的小法官们同意他们的判断吗?众生:同意……

师:我们的小法官都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了,很好。那么,聪明的小法官们,你们能不能说一下,为什么你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呢?

生1:它有两条边

生2:它是尖尖的

生3:它是直直的

……

师:不错,那为什么1号不是角呢?

生:因为它没有连在一起

师:那2号的两条边连在一起了啊,那为什么也不是角呢?

生:因为它有一条边不是直的

师:好,那为什么3、4、5号都是角呢?

生:因为它们连在一起的,而且都是直直的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角有两条直直的边,还有一个把这两个直直的边连在一起

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那我们怎么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角的特点呢?

生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生2: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师:好,大家都能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角的特点了,那同学们觉得哪一种的表述更准确一点呢?

生:第2种

师:好,既然大家都很赞成第二种说法,那我们把它记下来

板书: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2.角的读写

师:那我们怎么画出角呢?首先画出一个顶点,再沿着这个顶点分别画出两条直线,来,跟着老师一起画,标出“顶点”、“边”……(画出一个锐角)……

好了,我们画出了一个角,那么,它是不是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名字呢?生:是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之前画的角上标出符号“?1”板书:记作:∠1,读作:角1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读作角1,小朋友们拿出小手,一起在空中画一画,注意这个角的符号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小于符号“<”的区别:角的符号是撇横,小于符号是撇折。

……

好了,我们现在认识了角,那聪明的小朋友们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角呢?

生1:三角尺

生2:黑板

生3:剪刀

……

师: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很细心的啊,能发现生活中的角。(出示PPT上的图片,展示生活中实物上存在的角)要继续发扬这种可贵的精神哦!那小朋友们再想一想,既然角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那它们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有大小之分呢?如果它有大小之分,那么它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1:有

生2:不知道

3.角的大小

师:好,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利用你们自己做的活动角,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讨一下,角是不是有大小,如果有大小,那它又和什么有关系。希望同学们能在4分钟以内得出你们小组的结果。

(注: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要参与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下一步的教学。同时,及时纠正方向错误的小组,指导其顺利完成探讨)

好了,有没有小组的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的成果呢?

生1:角有大有小

生2:角有大小,它的大小和它的边有关

生3:不对,角的大小和边没关系

生4:我们赞成3的说法,角的大小应该和它的开口有关系

师: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都认为角有大有小,但是意见不一致的地方在于它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拿着学生的活动角,由小缓慢变大,问:它的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呢?

生:有

师:那它的边长有没有变化呢?

生:没有

师:那说明了什么呢?

生: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没有关系

师:好,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无关。那么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好吗?看老师这里有一大一小两个三角板,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一个要大一些呢?(两个60度的角)

生1:大的那个

生2:不对,是一样的!

师:到底谁观察得更仔细呢?我们来看看吧。

(将两个三角板重合在一起,顶点以60度角的顶点对齐)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重合了,是一样大的!

师:很好,那说明了什么呢?

生: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

师:那刚才有小朋友说角的大小和它的张口有关,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拿出你们的手臂,伸直,然后逐渐弯曲,这里是不是就会出现一个角啊?而且角的大小还在变化。那么,有没有小朋友告诉大家,是怎么变的呢?

生:变小了

师:为什么你说变小了呢?

生:因为我的手臂之间的张口也变小了

师:很好,善于观察。其他小朋友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好,哪位小朋友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的角的大小和什么无关、和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无关,和它的开口大小有关。

师:好,上课很认真的孩子。那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出示PPT并板书: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无关,和它的开口大小有关

(三)延伸活动

好了,大多数小朋友们这节课都很专心。那老师要考一考我们聪明的孩子了:你能找出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吗?请你用符号标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PPT展示:

生1:角2、3、5都是角。因为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生2:角2最小,角5最大,角3和角4一样大。因为角2的张口最小,角5的张口最大,角3和角4的张口都一样,虽然角4的边要长一些,但是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

师:其他小朋友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很好,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很仔细的观察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勇敢的发表自己见解,也都掌握了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希望继续努力啊!

我们再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师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角的大小和它的边长无关,角的大小和它的张口大小有关。

师:好,下来以后,同学们把我们的数学同步练习册上46页上第5题完成了,作为今天的复习。老师明天要看看哪位小朋友写得工整又准确。下课。

【设计反思】

就教学手段和目标我而言,本堂课通过实物展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对角的初步认识,对知识的把握较为清晰,同时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就教学理念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照顾到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时候留下了充分的探讨时间。

就教学评价而言,在本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多角度的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

总体来说达到了教学预设目标,但是,我在尽量的避免给孩子们造成大量的负担,课后的作业也很少,我不希望他们成为做题的“工具”,极不赞成“题海战术”的方法,但如果不适当的联系,就不能加深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我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课时二: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及小练习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初步知识之后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直角、锐角以及钝角的分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加上一个小练习,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得到及时巩固。

【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

见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三种角,以及这三种角的大小关系。2)复习巩固角的相关知识。

2.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尝试解决三种角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及分享交流的精神,同时,锻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

体验“角”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重点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PPT课件、直角三角板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关于角的初步认识,即角的特征及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同时简评上节课的课后作业。

好,小朋友们,我们可以把人分成小孩、青年人和中年人以及老年人,其实呢,角也有分类的。那,它们究竟可以分成哪几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二)主题活动

1.直角的认识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出上面最大的一个角。

生:找到啦,是这个

师:好,那小朋友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生1:角

生2:直角

师:对,它是一个角,但它又是一个特殊的角——直角。那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在哪些东西上看见有直角呢?

生1:窗户

生2:课桌

生3:数学书

……

师:好的,小朋友们都找到了生活中的直角,那我们怎么来表示它呢?首先我们得画出一个直角,老师在黑板上画,小朋友们拿出小手在空中跟着老师画。

看,我们用这样的一个符号来表示直角,即“?”,它正好和直角的两条边组成了一个小正方形,注意不要把它画成了“?”。来吧,跟着老师一起来画一画。

2.锐角及钝角

除了直角,我们的三角板上还有另外两个角,用小眼睛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呢?

生:比直角小

师:对,它们比直角小,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但有些锐角只比锐角小一

点点,很难用肉眼看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去量一量。那么,怎么去量呢?下面同学们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来探讨一下,并量一量教材第69页上“找一找”的第2个和第3个图形,我们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先找到量的方法。

(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以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提供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陆续有小组举手说他们发现了测量的方法,教师待所有小组都进行了探究之后结束讨论,请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

生1:我们觉得注意要把这两个角的顶点和其中的一条边对齐,再比较它们剩下的一条边,如果它的另一条边在直角三角形的里面,它就是锐角。

生2:我们也是

……

师:好,其他小组的同学同意他们的说法吗?或者说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生3:我们量出第三个图形比直角要大一些,它是什么角呢?

师:很好,小朋友们都认真的参与了小组合作,并且很积极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么,我们先来展示一下怎么测量的,再来看看那个比直角大的角叫什么角,好吧?

生4,你们这一小组怎么测量的,到投影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带上你的直角三角板吧。

(生4上台展示的同时,如有需要教师及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师:好了,生4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测量方法,要注意三角板的上直角的顶点和要测量的那个角的顶点对齐,其中一条边也要对齐。(教师再次在黑板上演示)刚才我们量的是第二个图形,生3那个小组的同学提出了第3个图形比直角大,但不清楚它叫什么名字。那么,有没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呢?

生5:钝角

师:不错,生5小朋友预习得很好。对,比直角大的角就叫钝角。现在我们一起来记一记: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板书(分别在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图形下板书):它比直角小,是锐角。它是直角。它比直角大,是钝角。

3.直角、锐角以及钝角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PPT展示张口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一组角,判断是什么角。提问:从这一组图形里,我们可以得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呢?

生1:锐角小于直角,直角小于钝角

生2:锐角<直角<钝角

师:其他小朋友赞成他们的说法吗?

生:赞成

师:好,那聪明的小朋友得出了这三种角的大小关系,即

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那么,老师想考一考你们,锐角+直角=?

生:钝角

师:很好,掌握了它们三个的大小关系,那锐角+锐角=?呢?

生1:钝角

生2:直角

生3:有可能还是锐角

师: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在思考,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老师出几个判断题,聪明的小朋友来抢答好吗?

生:好

师:1.有的锐角大一些,有的锐角小一些。

生:对

师:有的直角大一些,有的直角小一些。

生:错。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师:有的钝角大一些,有的钝角小一些。

生:对

师:任何钝角都比锐角大。

生:对

(三)延伸活动

师:很好,孩子们都准备的判断出了结果。我们知道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那么,看看教材70页上的练一练,检验自己是不是真正的掌握了,能不能在5分钟以内把它写完。现在开始吧。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巡视学生做练习的情况,有学生陆续举手示意做完了,待都完成时开始评讲——投影展示部分学生做的结果)

小朋友们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一样的

师:好,说明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在上课,都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发现,用眼睛去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生活当中。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是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好的,这节课就到这吧,下课。

【设计反思】

就教学手段和目标我而言,本堂课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比较以及随堂小练习等方式,达到对三种角的分辨的目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就教学理念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而不是“一言堂”式的教学。

就教学评价而言,在本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多角度的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但缺乏学生评价老师的环节。

总体来说达到了教学预设目标,但是,延伸活动做得不够详尽和深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长。

课时三:长方形与正方形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角的相关知识以及锐角、钝角直角的大小关系的基础之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也为本部分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

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

作以及小组合作,探索出长方形与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教学理念】

见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发现其特征。

2.数学思考

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3.情感与态度

放手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方法策略】

本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具体操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预期】

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三角板、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纸片、能容下长方形纸片的信封、剪刀(学生自备)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角的初步认识以及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回忆一下,看看我们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好吗?

……

好了,孩子们都还记得上节课学的知识,那这节课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几位新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聪明的孩子们去探索探索他们边角的秘密,好不好?(二)主题活动

1.剪下长方形和正方形

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剪刀,翻到数学书后面的附页2,把上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剪下来,注意保护你们的小手哦。

(注:学生在剪的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受伤。整个过程约5分钟)

2.小组合作探索并分享边、角秘密

师:好了,孩子们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剪下来了,现在就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一起来探究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有哪些秘密呢?

(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中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如果某些小组的同学暂时找不到“发现”的方法,教师就要及时的给予指导:比如通过折一折或量一量等方法,可不可以试一下呢?整个过程约10分钟)好,老师看见孩子们都完成了探究。那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呢?

生1:我们发现了长方形有4条边,这条和这条是相等的,这条和这条又是相等的。

师:那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呢?能不能给我们演示一下呢?

生1:我们是通过量一量的方法发现的。(到投影上展示量的过程)

师:好,他们小组发现了长方形有两条边是相等的,另外两条边也是相等的,其他小组发现了没有呢?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好,孩子们都很细心。其实呢,我们把这两条相等的边称作一组对边,也就是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画出一个长方形,标出相等的边,说明对边相等)那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发现呢?

生2:我们是通过折一折的方式发现的。你看,把它对折之后,这两条边就重合了,这两条边也重合了,说明重合的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很好,他们不但找到了方法,还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我们发现了长方形边的秘密,那么,它的角有什么秘密呢?

生3: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哦,你们发现了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呢?生3:我们是通过三角板上的直角量出来的。你看。

师:很好,这个小组的同学善于利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判断锐角和钝角的方法,灵活运用。其他小组的同学认可他们的说法吗?

生:认可

师:好,通过孩子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边、角的秘密,那么,正方形有什么秘密呢?你们发现了没有?

生4:我们小组通过折一折的方式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都是相等的,还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量出了它的四个角也是直角。

师:好,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折的好吗?

生4:好。(上台展示,将正方形对折)就是这样的。

生5:不对,他们只能说明它的对边是相等的,不能说明这两条边也是相等的。师:嗯,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那你说说怎么才能证明它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呢?生5:这样折。(将正方形对折后展开再沿对角线对折)

师:哦,他们是这样折的,说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其他小组的同学有什么看法呢?

生:他们做的很好。

师:好,大家都认同这种方法,那你们发现了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吗?

生:发现了,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量一量。

3.总结边、角秘密

师:嗯,很好。大家都在积极的思考并参与小组合作。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总结

一下,这节课我们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有哪些秘密呢?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好,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孩子们,把它记在你们的教材上吧。

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刚才发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秘密,你发现了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秘密呢?

生1:它们都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2:它们的对边都相等。

师:都是善于发现的孩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都相等。但是,长方形只是对边才相等,正方形不但对边是相等的,而且四条边都相等的,那是不是说明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呢?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师:很好,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想法,好吗?

看,老师这里有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一个长方形,我们先把这个长方形拉出来一点点,现在它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再拉出一些呢?

生:还是长方形

师:那现在呢?

生:正方形

师:为什么变成正方形了呢?

生:它四条边都相等了

师:对,我们把长方形慢慢的往外拉,当它的四条边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那我们再往外拉一点呢?

生:又变成了长方形

师:很好。

(三)延伸活动

师:那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哪些正方形和长方形呢?

生1:门

生2:地板

生3:被子

……

师:好,孩子们都很善于观察生活,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动手操作,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秘密,祝贺你们。希望孩子们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像这样,保持一颗好奇心,勇敢的探索,用自己思考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吧,下课。

【设计反思】

本课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秘密”为线索,引导学生展开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探究。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占了很大部分,因而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较为缺乏,这一点还需进一步改进。

课时四:平行四边形与欣赏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特征的基础之

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

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及小组合作,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点,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特征。

【教学理念】

见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发现其特征以及与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区别。

2.数学思考

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换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解决问题

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复习以及对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能够解释生活中一些与此相关的现象。

4.情感与态度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后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特征,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同时结合所学,欣赏和设计出自己的图案。难点在于结合生活实际,解释一些与此相关的现象。

【教学方法策略】

本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具体操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预期】

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PPT课件、活动长方形框架、七巧板(学生自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出活动长方形框架,问: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你们确定是一个长方形吗?

生:确定

师:好,下面,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了,(教师拉动活动长方形框架,使之变成平行四边形)看,现在它还是不是长方形呢?

生:不是

师:那它是什么图形呢?

生:平行四边形

(二)主题活动

师:对,它是平行四边形。但之前小朋友们说它是长方形,那现在小朋友就和同桌利用你们手中的七巧板,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呢?它们的相同点在哪,不同点又在哪。大概5分钟的时间。

(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了解学情,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好了,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们讨论的结果啊?

生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2: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

……

师:很好,孩子们能沿着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思路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那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边角的特征呢?

生:能。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有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

师:好,我们把它记下来。(板书)那通过对平行四边形边角的特征的总结,再结合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你们能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直角,平行四边形没有直角

生2: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都是相等的

……

师:好,那长方形、正方形可不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形呢?平行四边形又可不可以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呢?

生:可以

师:那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平行四边形呢?

生1:学校门口的伸缩门

生2:楼梯上的扶手

……

师:很好,孩子们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实物,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伸缩门要制成平行四边形的吗?

生:因为它可以变形

师:对,因为它可以变形,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不稳定性”,正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我们才可以方便的打开和关闭伸缩门。

(三)延伸活动

孩子们这节课表现很好,那老师要送给大家一组漂亮的图片作为对你们这节课的奖励,请看屏幕:

(PPT展示一组与本单元相关的漂亮图案)

其实呢,我们聪明的小朋友也可以自己做出这么漂亮的图案的,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孩子们了,用我们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来设计属于你自己的图案。最后10分钟我们将展示你们的作品,同学们互相评价。开始吧……

……

【设计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还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创造设计为主体,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力和创造力,通过所学创造属于自己的图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与学习数学更有兴趣。

同时,不光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有学生互评的过程和环节,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

但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不是很充分,可又想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设计,即实际动手操作,这又是一个矛盾的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思考,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目的,使整个教学更为完善。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拼一拼

第二节拼一拼 一、学前准备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2. 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让学生说出几种平面图形的名称。 2、点明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平面图形来拼组。 (二)折一折 1.长方形边的特征: (1)将手中准备好的长方形对折,你是怎么对折的? (2)学生交流汇报:有左右对折与上下对折的。你有什么新发现? (3)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对折,上下两条边能完全重合,左右两条边也能完全重合。 同时教师指出:上下两条边是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 (4)板书归纳:长方形对边相等。 2.正方形边的特征:

(1)猜测:观察一下手中的正方形,猜测一下正方形的边会有什么特征?可能会有学生说:对 边相等,也可能会有学生说:所有的边长都相等。 (2)讨论:我们怎么去证明你的猜测呢?学生可能会说:用尺子量,也可能会说:通过对折来 证明。 (3)验证:让学生通过对折的方法来证明正方形各边的关系。 (4)汇报;通过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证明对边相等;通过对角线对折证明邻边也相等。 (5)板书归纳: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二)拼一拼: 1.引导探究长方形拼组; (1)想一想: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能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2)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拼组; (3)展示学生的拼法:一种是将长边对接,一种是将短边对接。 (4)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拼出正方形,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说明。 (5)小结:通过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后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必要的的方法铺垫。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组: (1)想一想:你准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拼一拼:利用学具拼一拼; (3)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所拼成的图形。 (4)议一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3.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组: (1)讨论:你和同桌准备拼一个什么图形?要用几个三角形? (2)合作:同桌合作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你想拼成的图形? (3)汇报:每桌派代表说一说你们拼成什么图形。

中班数学:认识圆形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 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认识图形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认识角》教学设计教案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内容:P62~64认识角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教具三角尺一套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在图形王国中认识一位新朋友,(教师板书单元题目:七、认识图形)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生找出图形后,指名回答。(有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师:在有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角” 。(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你能在图中找出“角”吗?学生独立观察找“角”,教师请同学到电脑前指“角”。学生指出后,教师利用电脑演示从图中抽出“角”。(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角”的样 (二)指一指:初步认识“角” 1.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角”。学生试着指出“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 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引导学生正确指出“角”,为学生独立画“角”做好准备。) (三)画一画:了解“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1.学生试画师:你能把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画在纸上吗?学生自己试着画“角”,教师注意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方法。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吗?生1:我把三角板放在纸上,沿着它的两条边描。师:你是利用三角板把“角”描在纸上,还有谁也是这样描的。 学生大多数都是借助三角板描出一个“角”。生2:我看着三角板上的“角”,自己画出来的。 2.教师示范(1)描“角” 师:有同学用三角板描了一个“角”,请你仔细看老师描,从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个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下面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把这个“角”描下来了。师:请同学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的?生1:“角”是尖尖的。生2:“角”的样子像小于号。生3:“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生4:“角”有两条边,比三角形少一条边。 生5:我们只描了一个“角”,比三角形少两个“角”。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大家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会儿看看谁会用。(借助三角板引导学生描出一个“角”,可以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出“角”的过程,同时体会到三角形与“角”之间的内在联系。) (2)画“角”师:请同学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教师指着黑板说)我把“角”画在这儿,就先点上一个点,(教师边说边点)它就是“角”的——顶点。(教师故意停顿,请同学回答,强化学生对名称的记忆。)再从顶点开始,用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边,(教师仍然停顿,请同学回忆并说出名称)还从顶点开始再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另一条边。(在学生说出“角”各部分名称的同时,教师板书)师:请同学观察,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篇一:认识圆形(中班数学)】 幼儿园教案大全 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 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 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幼儿园教案大全 【篇二: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圆】 课题生成: 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听说游戏在课程书中的设计形式一般比较单一。 如何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教案,调动幼儿最大的积极性 来参与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现代国内外许多教育家提出的幼儿园教 育应注重感知教育,重视教育过程的观点,使我茅塞顿开。因此, 我选择了幼儿身边无处不在,随处可触的圆作为在语言教育活动中 充分实施感知教育探索的开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是圆形的,也是圆形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提高幼儿的竞赛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一些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 2、水果如苹果、桔子、荔枝等。 3、大量具有各种形状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红布下到底藏了什么呢?引发幼儿讨论和有意 注意。(足球、篮球、乒乓球、钟表、鼓等。) (2)慢慢揭开红布,向幼儿展示物体,诱导幼儿边看边说它们的名称 和形状,引出活动主题有趣的圆。 (1)请个别幼儿上前触摸各种球体,去发现其特征在老师下说出自己 对圆的感受。(很光滑,圆溜溜的没有尖尖的角。 (2)请小朋友们和老师比赛好吗?看谁在教室内找到的。又多又快(2 分钟)。组织全体幼儿在室内寻找。 (3)让我们蒙起眼睛试试看,还能摸到圆吗(3分钟)。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测试题(1)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12分共24分) 1. 下面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2. 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是的画√, 不是画×. 二、填空 题(1-2每题12分, 第3小题16分, 第4小题24分, 共64分) 1.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在()里填几. 2.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 有几个, 填在()里. 3. 下面图形中有()直角.

4. 数一数下图有()个正方形, 有()个长方形, 有()个直角. 三、其它题( 12分) 从指定的一点起, 画一个角, 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 18分) 用三角板量一量, 下面哪个角是直角, 在()里画√, 哪个不是画×. 二、填空题(第1小题10分, 2-5每题18分, 共82分) 1. 量一量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在()里标出. 2. 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 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直角?

4. 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 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加线后的图形中有()个直角 5.下图中( )个直角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我会填。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二、我能做好。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2、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 3、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的画△,小的画○。 □□□□ 三、我会数。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 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理解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个单元 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理解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理解平 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 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理解并辨认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水平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点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 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表 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点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 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理解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理解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理解 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理解。)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 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多边形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建立边的概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找一找、搭一搭、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在比较中逐步清晰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 呈现: 1.第一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 要求1:其中有一个图形,和其他的都不一样,你能找到它吗?并说一说什么地方不一样。学生找出: 揭示:其他图形都围起来了,这个图形没有围起来。 2.第二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要求同上) 学生找出: 理由:其他图形的线都是直的,这个图形有一条线是弯的。 揭示:直的线曲的线直线图形曲线图形 3.第三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要求同上) 学生找出: 理由:其他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这个图形只有3条边(3个角)。 揭示:三边形(三角形)、四边形4.这些四边形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认识一般四边形。 揭示:四边形家族里除了有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还有其它的四边形。 总结:刚才,找出了与众的三角形。看的是什么? 揭示:边角科学家在研究图形的时候,都要研究图形的边和角,看看他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5.进一步清晰边的概念 这个长方形上边在哪里呀?看一看,摸一摸,你觉得边是怎么样的? 直直的,平平的。 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 6.画一画: 如果要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要画出几条边呢?在白纸上任意地画一个四边形。 交流。选择任意四边形呈现。 提问:这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旋转一下再问:那现在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7.找四边形。 8.再次分类,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剩下的图形再次分类:你为什么这样分?(板书:5条边。6条边) 分别取个名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34-P38《认识图形(一)》。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分类、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从实物抽象 到抽象,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 难点: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积木、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min) 1.分一分,将形状相同的物品分在一类。 师:小朋友们,村长给姐姐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她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姐姐想让你们帮帮她的忙,你们可以吗? (PPT上出示文具盒、水瓶、书本、足球、骰子、可乐罐等立体图形) 师:我们先来看文具盒,你们发现了什么物品和文具盒形状相同吗? 生:纸巾盒、肥皂盒…… 师:同学们真厉害,那哪个是和魔方形状相同呢? 生:墨水盒、骰子…… 师:剩下的这些物品还能进行分类吗? 生:能!水杯、可乐瓶、茶叶罐是一类。足球、乒乓球是一类。

师:同学们找得又快又准确,让我们一起鼓励一下自己。 生:棒棒棒,我真棒。 师: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新课认识图形。(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27min) 1.说一说(10min) 学生找出形状相同的物品,并简单说出这些物体的特征。教师总结,出示一般模型,揭示其名称。并让学生说说身边还有哪些相同的物体。教师PPT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师:我们帮姐姐完成了村长布置的任务。那老师现在想让你们帮老师一个忙,你们可以吗? 生:可以!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物品,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之间一起说一说。 PPT上演示从实际物品抽象为一般模型,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的画法,再给出图形名称。 师:老师觉得这两个物体是一样的啊(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什么它们的名字不同呢?有聪明的小朋友帮老师解开这个疑惑吗? 生: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一样的,长方体则不是。 师:这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啊,这都被你发现了,真厉害! 2.玩一玩(3min) 在玩一玩的活动中巩固立体图形的特征。如:圆柱、球易滚动,球能在地面上转动;而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侧面是曲面;球的表面是曲面。 师:翻开35页,看做一做里面的四位小朋友在做些什么,你们学着他们的样子在桌子上滚一滚、推一推这些图形,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圆柱和球比较容易滚动,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桌子上推着比较

中班数学活动 图形王国

中班数学活动图形王国——有趣的图形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半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六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官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方法: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点、难点:认识和区分各种图形。 一、活动准备: 1.五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鸡、小狗、小牛的教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图形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2、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图形特征。 (2)、游戏:摸一摸“魔术箱”。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到了,图形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①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正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②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③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三角形。 ④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⑤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3)游戏:谁的本领大 ①教师用魔法棒“变”出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②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学生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4)游戏:拼一拼摆一摆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已有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使学生更深入直观认识平面图 形,体会这些图形间的关系。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五种图形。 教学难点 通过折和拼感受图形间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说一说这些物体的面是哪些你认识的图形。(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和长方形。 师:小朋友面目全非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2、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天花乱坠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幼儿园教案认识圆形(中班数学)

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二)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初稿:洪志秋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统稿:齐胜利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例1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二)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平时喜欢的积木入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 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内容:课本P2~P3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上个学期学生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 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能直观地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 3、经历观察、比较、描画的过程,从中感受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 形的区别。 第一课时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课本P2~P3,P5 教材分析: 重点: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在感知熟悉的物体时,首先注意的就是物体的形状。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对形状等外部特征鲜明的物体,总是表现出强烈的认知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

中班数学:分辨圆形和半圆形

中班数学:分辨圆形和半圆形 活动设计意图: 认识半圆形是中班上学期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幼儿在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观察、比较、操作、对比等方法认识半圆形,总结出半圆形的特点。本节课属于概念课,重点在于理解概念,要求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半圆形的主要特征并能正确识别。从教材结构来看,活动中要突出对幼儿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动重点:认识半圆形,了解其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它和其他图形。 活动难点:感知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知道两个一模一样的半圆能拼成一个圆形。 活动准备: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幼儿操作图卡(大小不同的半圆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若干);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欣赏,引出主题。 播放故事dvd, 二、认识半圆形。 1、结合故事情节,认识半圆形,初步感知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师:猴子四兄弟遇见的第三只怪兽是什么形状的?猴四弟用剑把这只怪兽变成了什么?(半圆形) 2、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片,引导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和圆形。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图片,请你们从这些图形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3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使用操作卡,进行探索和拆分,了解圆形和半圆形的特征及关系。 师:“认识了半圆形,现在我们和半圆形来做游戏吧,这里有许多的半圆形,你们要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形才能成为好朋友,大家一起唱歌找朋友吧。 4、小结:刚才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幼儿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中班数学: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中班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尝试按形状标记归类。 2、能发现周围物体中的形状,对图形活动充满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几何图形片全套,盘子,手帕,三角铁各一个 学具:几何图形片全套,《活动用书》第11,12页,笔,白板. 活动过程: 1、找形状 教师出示一个圆盘子:“看,这儿有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认识盘子是圆圆的。教师分别出示手帕、三角铁,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这些圆圆、方方、三角形的形状,都躲在我们教室里和我们的身上,你能找出它们吗?引导幼儿在教室内和自己的的身上找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边找边说:纽扣是圆

圆的、玻璃是方方的…… 2、操作活动1(〈〈活动用书〉〉第11页:送图形片回家) 教师:“didi鼠真能干,他变出了许多图形片片。”请幼儿打开学具盒,看看说说里面有些什么形状的图形片:“这个图形片是什么形状的?是圆圆的、方方的、还是三角形的?” 教师:”didi鼠给这些图形片准备了家,它们在哪儿呢?“请幼儿打开《活动用书》第11页,指认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家:“哪个是圆形的家?你从哪看出来的?” 请幼儿将学具中的图形片按标记送到家中:“图形宝宝要回家休息了,请你把它们送回家。”引导幼儿边送边说:“圆片片回圆形的家……” 3操作活动场所(《活动用书》第12页:圆形城堡) 教师:“idi鼠用图形变出了一个城堡,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说说这个城堡是用哪些图形变的。 教师:我们和idi鼠一起搭这个城堡吧!“请幼儿将几何图形片覆盖在城堡图案上,边盖边说:“这是xx图形。” 启发幼儿想一想:“几何图形片还可以变成什么图案?我们用几何图形片在桌上摆一摆、试一试,看看你变的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地在桌面上尝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图 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0-103页 教学目的: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会自己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小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色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门,你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找后口述 你是怎样辨认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我们今天旧来讨论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小组动手实践,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师指导方法,用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 跨组交流 三、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整理并板书 4条边 4个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相等 四、巩固拓展 课堂活动练习十四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03页——104页 教学目的: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一、创色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角,如红领巾黑板桌角等 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角? 学生汇报 2、揭示课题 其实,在生活中,角到处可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角二、自主探索 出示例1 展示三个角 老师:观察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组织研究 请用三角板比一比3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比较探后交流 教师板书: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指导学生看书103-104 教师: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三、巩固提高 你能用手臂比出大小不同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吗?用纸折角 用小棒摆角 四、尝试画角 同学们能比,能折,能摆这3种角了,你会画吗?学生画角 练习 课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5页 教学目的:1、认识平行四边行的特征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三角(实用文本)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三角(实用文本)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三角(实用 文本) 课题:三角形圆形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圆的形状和名称;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机器人图图的带领下来到了图形国,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图形国里到底有什么宝藏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跟着图图去游览图形国.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三角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学生举例.还有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的? (2)教师出示红领巾.问:红领巾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三角板、七巧板,问:它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画三角形),问:这叫什么形?(板书三角形)(3)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三生在前,学生分三组用三种不同长度的小棒)摆后问:这三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归纳:从上边用小棒摆三角形来看,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定是同样长的.因此三角形的形状也不一定是一样的. (4)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三角形.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认识圆形(中班数学)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认识圆形(中班数学)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认识圆形(中班数学)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 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