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都江堰故事

都江堰故事

都江堰故事
都江堰故事

都江堰故事

都江堰故事

2004年大修都江堰工程

1936年洪水后的都江堰

工人们编织竹笼(1934年)

人们从临时搭建的杩槎上行走(1934年)

1933年叠溪海子溃坝后第四天情景(只剩一个桥墩,人们称为“神仙墩”)

溃坝后民工们在做编竹笼的准备工作(1934年)

丁宝桢雕像

2000多年前,秦太守李冰修都江堰,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江堰并非一劳永逸的水利工程。它,也在历朝历代中,与洪流做斗争。在斗争中,都江堰变得越来越坚固,庇护着天府儿女。

今天,让我们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讲述走近历史,看看古代的都江堰是如何抗击洪流的。

【元朝】

洪水多次冲毁都江堰吉当普铸1.6万斤铁龟镇水

中国古代的四川官员,都上演过与水斗的故事。

元朝的一次洪水来袭,再次让都江堰很受伤。为了治水,时任四川肃政廉访使吉当普把都江堰的堰体由竹笼结构改为铁石结构,对后世治堰产生巨大影响。那次改造都江堰,四川肃政廉访使吉当普用铁16000斤铸成铁龟,立于鱼嘴镇水。

吉当普,蒙古族人。1334年,任四川肃政廉访使。

吉当普到川后,很重视都江堰水利工程。他调研时了解到,都江堰岁修工程质量差,只有9个月就被洪水冲毁。当时,都江堰渠首岁修工程点多达132处,每年征调民兵劳力数百人,大修时最多达到1万余人。还规定每人服役70天,不服劳役的按日交纳3串代役钱。如此一来,富者困于交钱,穷者困于出力,修堰官吏又多贪污。

为了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吉当普亲自查勘访问,得知岁修的要害达32处。于是,他与时任灌州判官张宏商议,设计砌石结构以改造渠首工程,增加其耐久性以减少岁修劳役负担。为了试验砌石结构的可靠性,张宏还自己出钱在小河上作出了模型试验。

1335年11月,吉当普主持的都江堰历史上著名的特修开工。用了5个月时间,动员石工和铁匠700人,木工250人,普工(包括军工)3900人。开山取石百余万条,用石灰6多斤,桐油3万多斤,铁65000斤,麻5000斤。耗用粮食1000余石,人工和材料费用共计49000串钱。

吉当普大胆改革工程结构,曾受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与破坏,或决三洞之水以灌其次,或毁都江之石以坏其成。但吉当普不为所动,坚持完成了施工。完工后,不但灌溉用水源得到了保证,而且设立了几千处水力加工作坊。这次特修后,工程维持了40年,明代几次大修改造,都以吉当普的方案为基本模式。

或许,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所了解的人都还记得,曾流传过都江堰埋有镇水铁龟、铁牛、三神石人等故事。传说中的铁龟确有其事,《都江堰志》记载,这个铁龟正是由吉当普所铸,重达16000斤。该铁龟置于砌石鱼嘴上,以求镇水。但是,因铁龟鱼嘴建筑在砂卵石河床上,基础被急流淘空,终被冲入洪流中不知所终。后来,岁修和大修都江堰期间,出土过不少文物,比如石人,但是铁龟成了一个传说,

一个千古之谜。

2002年,都江堰曾请来专家,用探铁仪器、红外线等仪器在都江堰河床进行探测,试图寻找铁龟的踪迹,但探测器一到河床到处都有铁器反应,令专家无从下手。

文物专家蒋永志曾给出了一个观点:铁牛和铁龟并不在鱼嘴下游,而在上游。据他介绍,铁牛和铁龟非常重,按照重物在水流中活动的规律,越重的东西可能往上移而不是往下游移。因此,他认为这几件宝物不可能在下游,而是在鱼嘴上游。

【清朝】特大洪灾致都江堰工程“水毁” 丁宝桢官品被降三级

1878年,清光绪四年的第5月,都江堰遭遇连日大雨,岷江洪水暴发。

在洪灾中,都江堰渠首各工程均遭到冲损。损失到底有多么严重?

据《都江堰志》记载:金刚堤多处决口,人字堤、飞沙堰长一百三十丈的堤埂仅存石工三段。一段计长五丈五尺,一段只剩条石二层计长十四丈,一段计长十一丈五尺,灌县城外护城底石也大半被冲去。

这场洪灾,还给时任四川总督丁宝桢带来了一场政治上的风波,导致他连降三级。

话说丁宝桢,乃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氏,系晚清明臣。他为官做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约束部属甚为严厉,为政清廉,官声甚好。他57岁那年,受到慈禧皇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接见,慈禧还特为他写了一幅字《国之宝桢》。

1876年10月,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次年,他组织了大修都江堰的工程。

大修前,丁宝桢注重调研,他与时任灌县知县陆葆德往返勘工十二次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都江堰用竹笼堤“岁修累甚”,拟修建成永久性的防洪堤。

说干说干,他向朝廷上奏请求拨款。这项工程,在朝廷的支持下,由丁宝桢主持、成绵龙茂道丁士彬、水利同知徐传善、陆葆德共同督率开工了。

丁宝桢将都江堰分水鱼嘴、内江仰天窝鱼嘴、蒲柏河鱼嘴和人字堤全部改用条石修砌。条石之间用铁锭互相闩住,并用桐油、石灰、糯米汁嵌缝。同时,还石砌堤岸一万二千余丈,修建白马槽、平水槽等导水、泻水工程,疏淘内、外江干流及江安河入口段等被淤塞河道,挖河方四十多万方,用竹笼一万九千余条,花费银一十二万九千四百四十余两。

他的运气非常不好,次年,都江堰遭遇了一场特大洪灾,他修的水利工程被汹涌的洪水冲毁。

那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不了作用,内江水流由决口直注外江,整个都江堰灌区下游缺水,一场“索水风潮”由此暴发。农民成群结队到总督府上访和闹访,要求丁宝桢给个说法。

时值洋务运动与守旧势力争斗,洋务派丁宝桢这里出了事儿,给了守旧派之口实,纷纷上奏调查他。慈禧和光绪皇帝下令处理此事,当年十二月,军机大臣恩承、童华受命抵川调查。

纷繁的人事纠葛,官场争夺,对这次大修的意见各持一端。调查中,两位大臣百般刁难。但丁宝桢的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工程符合技术规范,也没有查出贪腐问题。当时规定,宝瓶口水划超过16划的洪水造成的水毁,乃因灾害太大,人力所不能避免,不予追究;小于16划的水毁,认为属于工程质量问题,需要追究。而丁宝桢所遭遇的洪水,宝瓶口水划已到22划,达到了水划的顶部。

据现代水利专家推测,当时岷江的泾流量在每秒4000至5000立方米之间。但最后,朝廷仍以“堰功败于垂成,复蹈明之复辙(原文如此)”为由,将丁宝桢由一品顶戴降为三品顶戴,仍保留总督之职。丁士彬、陆葆德也被革职留用,罚赔工银2万多两。当年十一月,丁宝桢、丁士彬、陆葆德自备经费,再次兴工修治,主要加固补建鱼嘴,恢复堤堰竹笼结构,扩宽和疏浚河道,尤其着重于鱼嘴以上岷江左侧白马槽段的河道疏浚工程,以加大外江过水能力,并在都江堰管理上作了调整,限定渠首岁修经费总数,免除了名用水州县的摊派。

1886年,丁宝桢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66岁。

丁宝桢大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荡气回肠的故事让后人景仰。为了纪念他,灌县人把鱼嘴称为“丁公鱼嘴”。

【民国】

叠溪地震海子溃坝都江堰仅剩下“神仙墩”

时间推移至1933年,8月23日,茂汶县叠溪发生了7.5级地震,叠溪镇全面下陷,附近山岩崩塌,岩石横断岷江及支流,形成了10个地震湖。其中,岷江干流4个。

地震湖,古人称为海子,现代人又称之为堰塞湖。四川人应该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对于下游群众来说,无异于头顶一大缸水,随时都可能泼下来,时刻威胁着大家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当然,那一年,现代人通过种种措施,让堰塞湖的水安稳下来,并没有造成灾难。

然而,叠溪地震那年,堰塞湖下游的人民却没有这么幸运。

在岷江被堵45天后,一个小海子大坝溃决。积水一涌而下,岷江河道哪里承受得了这么大的洪流,造成下游特大洪灾。10月10日,洪水进入都江堰。据紫坪铺洪痕推算,相应洪峰流量约10200立方米每秒,是已知历史上都江堰最大的一次洪水。

滚滚而下的洪流横冲直撞,势不可挡,冲毁了都江堰渠首的韩家坝、安澜索桥,新工鱼嘴、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灌县天乙街、塔子坝、农坛湾、安顺桥等处被淹,洪水毁桥30余座。灌县境内死亡人数5000人以上。洪水退后,红十字会等单位沿途捞尸717具。

都江堰渠首水利工程在此浩劫之下荡然无存,唯索桥残留一个桥墩,人称“神仙墩”。

从1930年冬,万县人任重参加特修都江堰工程,次年工程竣工后,到成都水利知事公署工作。叠溪大地震次年,都江堰灌区又发生春旱。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拨款12000元,任重作为工程技正与上校参谋郭雨中、无线电台台长朱明心等人,住在仍有余震的地震中心叠溪,督工疏导海子,及时完成了第一期疏导工程。

历史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多灾多难,1935年,由条石砌筑的都江堰渠首鱼嘴被洪水冲毁。次年,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刘湘拨款25万元,还是派任重负责工程,将鱼嘴位置西移了10米,并紧靠原索桥的桥墩。□揭秘

网传“抗洪神器”都江堰就用过

这个夏季,在朋友圈,一个欧洲某国的“抗洪神器”刷屏出现。随着这个“神器”的横空出世,在网络空间,针对神器爆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争论。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报道,这个“神器”并不神气,还原其真实身份,其实就是金属挡板,类似产品在国内也有生产。接下来,人民日报还报道了另一个国产“抗洪神器”——能移动又能折叠的堵水墙。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都江堰管理局获悉,该国“抗洪神器”的亲戚金属挡板,多年前都江堰就曾用过它拦水,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至于堵水墙,在成都的府南河的橡胶坝就是其孪生“兄弟”。

挡板儿:多年前都江堰用它拦水

提到网络上人气很旺的德国抗洪神器,都江堰渠首处处长吴平勇认为对此提法应该理性思考、客观看待。他说,在滔滔洪灾面前,不会有一用就灵的灵丹妙药和神器。他希望大家能剥开对这些所谓“神器”的过度包装,把这种装备还原它本来的面貌——我就是一块金属挡板儿。

“这种挡板儿,多年前都江堰就曾用过。”吴平勇说。用这种挡板挡水,都江堰早就用过,既用它拦水,也用它截流。比如在1992年前都江堰尚没有修建飞沙堰闸,每年冬修期间内江需要断流维修,而内江是向成都市生活、生产输水的骨干渠道,为保证向成都市生活、生产供水分秒不停,就启用1964年建的工业引水暗渠输水,由工业引水暗渠从外江引水至内江渠系,但外江水量拦入飞沙堰坝面后无法引入暗渠,这时必须在飞沙堰坝面末端采取拦水措施,当时就用了92块钢筋砼挡板(板后加木支撑)相连组成一道拦水墙将水拦引入暗渠。

1992年建了工业引水临时拦水闸后,由于水量可以调度自如,就不再用这种办法了。2001年,蒲柏闸整治工程施工因为内江没有断流,当时采取了对蒲柏闸进行两期施工的安排,就是用的钢制挡水板搭建施工临时围堰。

堵水墙:锦江的橡胶坝是其孪生“兄弟”

在大家朋友圈被德国神器刷屏后,人民日报报道了另一个国产“抗洪神器”——能移动又能折叠的堵水墙。

吴平勇说,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防洪的工程材料也处于不断改进中,堵水墙就是一例。

据媒体报道,堵水墙是一条长长的黄白相间的帆布水袋,用钢筋固定在坝顶,再用水泵从湖里取水注入水袋里,形成6米长、60厘米高的一堵水墙,用水来抵挡水。关键时刻,比如哪个地方出现漫堤

的险情或者决口比较小,就可以把这个移动折叠式的堵水墙搬到现场,立刻进行组装、拼接、充水,10分钟就能发挥挡水的作用,作用非常明显。

这种“以柔克刚、以水治水”原理治水的工程措施也不鲜见,分布在成都府南河各处的橡胶坝就是其孪生“兄弟”。只是橡胶坝充满水后,横着安置于河床上,如上游来水量小,河道水位低,就朝橡胶坝里注水,让它形成一个个拦水低坝,用以抬高水位,增加河道亲水性,改善水环境,让城市更加宜居。

一旦上游来水时增大,有洪灾风险时,立即排掉橡胶坝中的水,还原河道断面,让来水奔流而下。而堵水墙是顺河岸安装在堤顶,相当于加高了堤坝,抬高了挡水位,增加了抵御洪水的能力。

不要迷恋神器,要“就地取材”

采访中,作为水利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吴平勇坚持自己的观点:对于抗洪,我们不要迷恋所谓的“神器”。

他说,不可否认,各个地方由于洪水成因和地理因素不尽相同,抗洪的手段和材料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原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在都江堰,古代,人们把鹅卵石装进竹笼,一条条投入岷江抗洪。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把竹笼换成更为耐用的铅丝笼、钢丝网箱、钢绳主动网、大体积的砼六面体异形体等等,目的都是让投入江中的抗洪材料更不易被洪水冲走,还能跟随地基情况发生变形,从而达到保护江堤或者封闭缺口的目的。

他还认为,即使出现了类似德国“神器”这类抗洪装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要考虑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的合理性,既要符合发生洪水的地域的水文气象、地理环境、物料设备、技术水平,抗得住洪水袭击,也要造价合理、便于生产,可以大量使用和装备。

都江堰故事

都江堰故事 2004年大修都江堰工程 1936年洪水后的都江堰 工人们编织竹笼(1934年)

人们从临时搭建的杩槎上行走(1934年) 1933年叠溪海子溃坝后第四天情景(只剩一个桥墩,人们称为“神仙墩”) 溃坝后民工们在做编竹笼的准备工作(1934年)

丁宝桢雕像 2000多年前,秦太守李冰修都江堰,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江堰并非一劳永逸的水利工程。它,也在历朝历代中,与洪流做斗争。在斗争中,都江堰变得越来越坚固,庇护着天府儿女。 今天,让我们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讲述走近历史,看看古代的都江堰是如何抗击洪流的。 【元朝】 洪水多次冲毁都江堰吉当普铸1.6万斤铁龟镇水 中国古代的四川官员,都上演过与水斗的故事。 元朝的一次洪水来袭,再次让都江堰很受伤。为了治水,时任四川肃政廉访使吉当普把都江堰的堰体由竹笼结构改为铁石结构,对后世治堰产生巨大影响。那次改造都江堰,四川肃政廉访使吉当普用铁16000斤铸成铁龟,立于鱼嘴镇水。 吉当普,蒙古族人。1334年,任四川肃政廉访使。 吉当普到川后,很重视都江堰水利工程。他调研时了解到,都江堰岁修工程质量差,只有9个月就被洪水冲毁。当时,都江堰渠首岁修工程点多达132处,每年征调民兵劳力数百人,大修时最多达到1万余人。还规定每人服役70天,不服劳役的按日交纳3串代役钱。如此一来,富者困于交钱,穷者困于出力,修堰官吏又多贪污。 为了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吉当普亲自查勘访问,得知岁修的要害达32处。于是,他与时任灌州判官张宏商议,设计砌石结构以改造渠首工程,增加其耐久性以减少岁修劳役负担。为了试验砌石结构的可靠性,张宏还自己出钱在小河上作出了模型试验。 1335年11月,吉当普主持的都江堰历史上著名的特修开工。用了5个月时间,动员石工和铁匠700人,木工250人,普工(包括军工)3900人。开山取石百余万条,用石灰6多斤,桐油3万多斤,铁65000斤,麻5000斤。耗用粮食1000余石,人工和材料费用共计49000串钱。 吉当普大胆改革工程结构,曾受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与破坏,或决三洞之水以灌其次,或毁都江之石以坏其成。但吉当普不为所动,坚持完成了施工。完工后,不但灌溉用水源得到了保证,而且设立了几千处水力加工作坊。这次特修后,工程维持了40年,明代几次大修改造,都以吉当普的方案为基本模式。 或许,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所了解的人都还记得,曾流传过都江堰埋有镇水铁龟、铁牛、三神石人等故事。传说中的铁龟确有其事,《都江堰志》记载,这个铁龟正是由吉当普所铸,重达16000斤。该铁龟置于砌石鱼嘴上,以求镇水。但是,因铁龟鱼嘴建筑在砂卵石河床上,基础被急流淘空,终被冲入洪流中不知所终。后来,岁修和大修都江堰期间,出土过不少文物,比如石人,但是铁龟成了一个传说,一个千古之谜。

都江堰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现都江堰(2张) 江堰市城西[1]。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地区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等工程。 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编辑本段历史变迁 名称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都江堰风景 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

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修建背景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南流经四川省的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总水量年均150亿m3左右。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

都江堰一日游旅游活动方案

旅游活动方案 为了增进川友协会会员之间的友谊,加强同事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增进大家的感情,特举办此次的活动。 二、 街子古镇或者水磨羌寨风情 三、 2014年7月17日 四、 川友协会人员+公司陪同人员 五、 川友协会 六、 四川鸿维建材有限公司 方案1:2014年7月17日 前往景点: 街子古镇 行驶距离: 约10.5公里;行驶时间: 约20分钟; 建议旅游线路:成都——街子镇——午餐——千年古刹(光严禅院)——元通古镇(时间允许下前往)——罨画池——州文庙——陆游祠——晚餐 街子悠游线路一(味江景区、康道、光严禅院) 伴江游道,亲近味江河水,或乘坐竹制蓬船,或漫步石阶小径→农耕文化体验区,亲近土地,怀旧乡土情结,领悟农耕时代的智慧物语→古乐园,参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古代娱乐活动,让身心得到放松→唐求广场,游览唐公祠,体味古街子人的诗意情怀→御龙桥,观清代铁索桥风貌,听先民御龙故事→圣灯广场,了解街子历史上的风云变幻→康道,享受青山秀水,呼吸负氧离子,探寻神奇传说→光严禅院,了解街子的禅佛文化,体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回到古镇喝茶发呆。

街子悠游线路二(江城街、银杏广场、酒吧一条街) 江城街,保存完好的清末老街,欣赏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建筑,感受传统淳朴的民俗民情→纵横交错的幽深小巷,在闲庭中感受难得的宁静→“非遗”文化一条街,感受“非遗”文化艺术品的永恒魅力→古代茶马司,了解街子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民俗融合各方面的辉煌过去→水木闲庭广场,在此可乘坐竹筏顺味江河漂流而下,欣赏沿河风光及古渡槽、古码头等遗迹→银杏广场,瞻仰古人惜字祈福字库,欣赏清代遗迹→瑞龙桥,漫步仿清代廊桥,领略浓缩于雕梁画栋间的街子历史文化民俗民情→晚上在酒吧一条街,消磨悠悠时光。 方案2:2014年7月17日 前往景点: 水磨古镇 行驶距离: 约37.5公里;行驶时间: 约58分钟; 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九、 1、在旅游过程中,请大家随时注意自身安全,如无特殊原因,请勿擅自离团自由活动。全程必须服从协办方统一安排。 2、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务必遵守时间,听从领队安排。 3、去旅游前请大家准备点现金、身份证,以备旅途中使用。同时请大家注意,因都江堰现是多雨季日,请带好雨具,以免成为落汤鸡。旅行中务必小心保管自己的行李、手机、钱包、相机及其他贵重物品。 4、如有晕车、晕船等现象者,请提前备好药品。并在出行时提前告诉领队。以防途中发生异常反应。 5、旅行中,每次出发或返回时,请各小组组长认真确认本组成员是否到齐。如有任何异常请知会领队。 6、旅行时,请大家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要轻装出行,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要选用球鞋、旅游鞋,勿穿高跟鞋,以免造成行、走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 7、大家在游览景区、景点时应注意无照游商围追兜售和宰客欺客的现象。这些无照商贩经常向过往行人和旅游团队兜售水果、饮料和小纪念品,请大家谨慎购买。 8、大家在景区游览时要注意景区内的各个标识牌,避免造成走失或迷路等不必要的麻烦。必要时请用笔记录下来,以便查看。 9、大家在景区游览时如果要暂时离开团队,如去洗手间,请告知导游、带团负责人、组长或其他团友。

历史:都江堰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灌溉区域已达40余县。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建了一座李冰父子庙,称为二王庙。[1]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2]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3] 都江堰水利工程事件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考察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设兵护堰,开创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后记录在《马可˙波罗游记》中。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以行家的眼光,盛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市情概况。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水利名珠都江堰而得名,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1988年撤灌县设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桂冠。都江堰、青城山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连成一线,相得益彰,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青城山—都江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全省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现辖19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60万,城市人口19.66万,建成区面积27.51平方公里。近年来,都江堰市确立了“创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建西部经济强市、全国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以发展生态型经济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工业强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围绕富民兴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致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法国拉法基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扬子江、双良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旅游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都江堰市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大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大力实施“四个一体化”(即城区与景区一体化、旅游与文化一

体化、旅游与生态一体化、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着力推进“旅游业三个转变”(即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旅游经济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不断加大景区投入,打造城市品牌,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旅游营销,优化旅游环境,“行、游、住、食、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逐步壮大,全市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均在4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0多亿元。全市有导游人员102人,景区讲解员540人,旅游从业人员8.9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5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达1亿元。预计2006年,全市接待游客将达到583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确保1.3亿元,力争1.5亿元。 旅游资源。都江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富集。一是人文胜迹众多。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堪称“举世无双”,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凸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首屈一指的稀世奇宝,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自古即以“幽甲天下”著称于世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李冰父子治理故事

李冰父子治理岷江 我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先后废弃,唯都江堰水利工程自竣工至今,经久不衰,惠民两千余载,世所罕有。其主持建造人便是李冰父子。 昔时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秦并蜀。为将蜀地建成其战略后方,秦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时派精通治水的李冰任蜀守。李冰守蜀的具体时间,未见明文记载,大约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前277—前250年)。李冰的身世乡里、生卒年代已不可详考,就创筑都江堰的情况,史籍记载也甚为简略。 关于李冰的籍贯,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直至1999年,山西李氏后裔李保生读到了一本名曰《都江堰》的书,书中提及李冰的族属、生地至今不详。想起自家族谱中有对“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记载,而三本李氏家谱的总序上称李冰为始祖,并有李冰生平,“余李氏始祖讳冰,又名季冰,号称陆海,谥封金山顺泽候,二郎其子也。”家谱原系郊斜村原李氏家庙遗物,造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历经6次续修。1941年以后,家庙理事会解散,主事人李迎宴将家谱等物交给族人保存,直至1996年才再次现世。 于是自称李冰第70代后裔的李保生便给都江堰市政协写了信,从此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并经各方确认李冰籍贯为山西运城解州郊斜村人。1999年11月21日,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都江堰市文物局馆员等人组成的都江堰市考察李冰生平专家组,曾到郊斜村对李氏家谱和家庙进行了考察,认为李冰故乡在此的可能性很大。为何李冰后人会出现在运城?李保生解释,他们这一支是李冰的儿子二郎的后裔。秦灭亡时,李二郎举家迁回原籍。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历史学家冯广宏认为,天下李姓原归于甘肃陇西,有一支因为种种原因迁徙到了魏,即现在的山西一带。李冰幼时,秦入侵魏,并占地四百里,李冰从此成了秦人。2008年4月1日,李保生一行5人带着20多米的长卷、三本厚厚的家谱,捧着李二郎的神位来到都江堰,受邀参加放水节。汶川地震后,运城市政府与都江堰市政府签署协议,由运城市为都江堰市捐赠500万元,在当地援建一所小学,这所小学便是以李冰命名的。 但也有不同的说法,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便认为,对于李冰的身份和祖籍在史学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团,现在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山西,一是陕西。由于佐证不够,都无法得到证实。李保生一族家谱,52代之前都没有记载,很难成为直接证据。“历史上还是存在很多家谱的总序里将前代名人列为始祖的现象。”为何家谱只记录了第52代到70代呢?李保生解释:家谱修订之风在清朝才盛行起来,早先一般人家不会修订家谱。 话说李冰到任不久,即带领儿子二郎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水则,说明李冰已基本掌握了岷江水位涨落的大致幅度。

都江堰与水文化

都江堰与水文化 都江堰饱含水文化内涵 现代科学的文化观认为:一切有利于人本身作为社会生活主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及其成果,都可归属于文化。都江堰水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座丰碑,既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也代表着我国悠久文化的精神文明。在这里,水利工程与自然及人文景观良性互补,融为优美的旅游胜地,。其“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学者对此赞美不绝。水与民风、民俗、水与园林建筑、水与民间传说、水与诗词歌赋、水与绘画、水与散文游记、水与音乐、书法、雕塑等,在都江堰都有其丰富的内容。都江堰是历史、文化和科学的最佳组合。在都江堰水文化中,已经树立了以下形象: 1 水资源科学开发形象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都江堰建成使洪旱灾害频繁的川西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世无饥谨”的鱼米之乡。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自然位置优越,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运行发挥了引水、分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以历史悠久,布局合理,经久不衰,费省效宏的特色而闻名于世。它历经二千多年,延用至今,是举世无双的。都江堰不是简单延用而已,它在二仟多年后仍焕发青春,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80万亩发展到1993年突破一千万亩,在全国也是第一个突破一千万亩的灌区。同时,还担负着二仟多万人的生活用水、流域内的工业用水、防洪、发电、环境用水等多目标、多层次用水。这表明了都江堰与时俱进的发展潜力,也表明了新中国水利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2 水利工程形象,任何建筑工程都是凝固的艺术,有蕴藏和孕育文化的功能,在都江堰灌区有现代的坝、渠、闸、桥、水库、渡槽、涵洞等,也有传统的庙宇亭

关于李冰的小故事

关于李冰的小故事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李冰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李冰治水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同时他对天文地理也颇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他被派往蜀地,也就是四川当郡守。 古代的四川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天府之国”,每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有“泽国”、“赤盆”的称号。 李冰到了四川之后,便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他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与地势。他们发现:岷江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的岷山,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特别湍急。可当江水到了都江堰附近时,一下进入平坦的平原,浩大的水势失去了束缚,往往就会冲垮堤岸,泛滥成灾。同时,上游水流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个地方,将河床抬高,这又进一步加重水灾的隐患。 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事情。几年前,有一次参加关于抗日战争问题的研讨活动,我认识了一位韩国朋友。当他把自己的名片送给我时,

才发现他是韩国《雷锋研究会》的成员(而且还是一位负责人和学习雷锋的积极倡导者)。我又震惊又感动!我真没有想到:雷锋早已跨出国门,成为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了!通过交谈我发现:这位韩国朋友,不仅在抗日战争问题上我们有共同语言,而且对雷锋的崇高精神的理解也有共同的认识。陪同这位韩国朋友的同志向我讲述了这位先生的一个故事,着实让我感动。 通过观察他们还发现,在都江堰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这座山阻碍了江水向东流,特别是到了每年夏秋的洪水季节,就会经常发生四川东边大旱而西边发大水的情况。 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李冰制定出了治理岷江的详细方案。他首先将玉垒山凿开了一个宽二十米的大口子,后人称其为“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就像两堆大石头,因此也叫“离堆”。他还在江中心修建了分水堰,把江水分成了两支,使其中的一支流进宝瓶口里。在修建分水堰的过程中,李冰遇到了不少难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李冰先采用了向江中心扔石头的办法来修筑这道堰,但江水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石头刚刚扔进去就被冲走了,根本没有办法留在原地,更不用说修堰了。但他没有放弃,开动脑筋,继续想办法。 李冰想:一块石头重量不够,会被水冲走,能不能把石头的重量增加一些呢?如果要增加重量,只有两个办法,就是增加石头的体积或增加

探究都江堰水文化传承和开发现状

探究都江堰水文化传承和开发现状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1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3) 1.1.1 研究背景 (3)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3) 1.2文献综述 (3)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1.3.1 研究内容 (4) 1.3.2 研究方法 (5) 2 水文化的界定及发展 (5) 2.1 水文化的含义 (5) 2.2 国内外水文化的发展史概况 (5) 2.2.1 国内水文化发展史概况 (5) 2.2.2 国外水文化发展史概况 (6) 3 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 (6) 3.1 都江堰水文化物质层面 (6) 3.1.1 水文化之水利工程 (6) 3.1.2 水文化之水利人物及文物 (7) 3.2 都江堰水文化精神层面 (7) 3.2.1 水文化之民间习俗 (7) 3.2.2 水文化之哲学理念 (8) 4 都江堰水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8) 4.1 都江堰水文化的传承保护 (8) 4.2 都江堰水文化的发展优势 (9) 4.3 都江堰水文化的发展途径 (9) 4.3.1 加强水文化产业的宣传 (9) 4.3.2 园林景观建设设计融入水文化 (10) 4.3.3 文化与科技的有效融合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探究都江堰水文化传承和开发现状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姓名:胡钊庆 指导教师:窦存芳教授 摘要:被誉为“天府之源”的都江堰,因其所在的地理区域与主要场所都与水文化息息相关,身处都江堰,无时无刻都能够体会到一种具有古老、悠远、特色的水文化气息。都江堰的水文化内涵丰富,其包括“以人文本”、“天人合一”、“开拓进取”等特点,因此本文将对都江堰水文化传承和开发现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使都江堰丰富的水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保护,并为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真正将水文化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确切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心中目。 关键词:都江堰;水文化传承;水文化产业;水利工程 Inquiry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ujiangyan Water Culture Major: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Name:Hu Zhaoqing Supervior:Professor Dou Cunfang Abstract:Dujiangyan, known as the "source of Tianfu", is closely related to water culture 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al area and main places. Being in Dujiangyan, we can experience an ancient, remote and characteristic water culture breath all the time. The water culture of Dujiangyan is rich in connot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text",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pioneering and enterpris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culture of Dujiangyan in order to further inherit and protect the abundant water culture of Dujiangya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culture industry, so as to truly develop the water culture and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ng is precisely in everyone's mind. Key Words:Dujiangyan;Water Culture Inheritance;Water Culture Industry;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都江堰市

(DujiangyanCity)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距成都市48km。以著 名的而得名,在西部的之上,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由鱼嘴 分水堤、和三大主体以及百丈堤、人字堤等构成的, (附属工程是为主体 工程做辅助性的配套工程。例如建筑物或构筑物周围的附属道路、围墙、化粪池、室外排水、洗涤池、 墙脚护坡、台阶、坡道等。)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变为“”。(岷江(Min River 亦作Min Jiang)长 江上游支流,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内。)是中国古代建设的至 今仍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 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是四川著名的。通常都认为,是由秦国蜀郡太 守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的创建,以不破坏,充分利 用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开创了中国古代上的(新历史 阶段的开端。亦指某种具重大意义的新的开始。)标志着入了一个新阶段,在 世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划时 代的杰作。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 为特征的宏大,属。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有众多的,主要有、、、、、、、、、、都江堰水利等景点 1.位于市西南、西北部、-内,距成都68公里,距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的分支。靠雪岭,面向。主峰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含义是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自古就有“”的美誉。与之险、峨眉之秀、(kuímén)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解说稿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解说稿 1、这是中国西部富饶的成都平原,“ 水” 遍布在城市和乡村,是平原最生动的表情和息息相关的命脉。 水为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历史。 水为这里创造了无尽的财富。 水为这里带来了天地的灵气和永恒的凝聚力。 “水”来自成都西北部的岷江,一座修建于2250 年前的水利工程将丰富的岷江水引进了平原,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充满着东方哲学和智慧色彩,直到今天还在源源不断地为成都平原创造着奇迹和世代富饶。 (字幕: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青城山) 两千多年前古人们修建了如此浩大的工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在这里2、 修建一个水利工程 都江堰来自于一个偶然的机遇。 公元前四世纪末,大一统前夜的中国,正处于战国诸雄对峙、激烈兼并的大动荡之中。当时中国北方的霸主秦国君臣,正在为统一华夏进行着一场历史上着名的辩论。在众多攻战主张中,大将司马错提出建议,先攻占南面毗邻的署国,利用蜀国占据长江上游的优势,顺江而下吞并当时唯一能与北方大国秦国相抗衡的楚国。这个“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矣”的军事主张,成为了这场辩论的结果。这也为跃跃欲试的秦国直接勾画出横扫列国,实现统一的清晰思路。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军事策略后,在公元前316 年,举兵灭掉了蜀国。 公元前280 年的秋天,秦灭蜀30 年后,大将司马错在蜀国的首府成都齐集10 万人马,以一万艘战船的浩荡之势从岷江上游出发,顺水进入长江,南下东攻楚国,实践自己借岷江之势攻楚的军事思想,然而在夺取了楚国的商於,也就是今天的重庆涪陵之后,军队却因为粮草和兵马不能及时补充,在商於陷入了瘫痪,无法继续深入楚国,这次战争的失败暴露了秦国利用蜀国作为攻楚跳板的缺陷。因为当时训练士兵,打造兵器,征集军需物资,主要是在蜀国的中心成都,可是造船和起运却要在岷江上游的汶山进行,兵马从成都到岷江运输码头至少要经过50 多公里的陆路行进,粮草从成都出发也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劳工经过沿途装卸的艰难才能到达码头,这样一来就很难在作战中及时的补充兵员和物资。 因此,把岷江改道使其经过成都的想法在司马错伐楚之后开始酝酿,一项注定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宏大工程,就这样在公元前三世纪群雄对峙,军事利益高于一切的中国大地上开始了运筹帷幄。 3 、在中国西南部的这个城市,每年清明节,当地都要举行这样隆重的祭祀仪式,人们围着中央这位“神”狂舞呐喊,希望他继续惠泽苍生,保佑来年的风调雨顺。而“ 神” 就是战国时期掌管这里的官员-- 李冰。

2016年都江堰街区、社区商业调查报告

都江堰商业调查报告 前言: 商业街类型多种多样,此调查是为了更好说明目前整个都江堰商业市场的特点,及目前我市集中性商业,街区商业与社区商业的发展状况、特点和区别,完善我方商业项目销售说辞,说明我方项目市场竞争力。 一、都江堰商圈分布图 按照如图板块划分,目前都江堰重点商圈:A-老城区核心商圈; B-新兴商业区;C-城南老商业区;D-城南区;E-城北区商圈调查报告 A-老城区核心商圈

(1)幸福路街区商业 地震前曾是都江堰的核心区域,以服装业为主力,带动整条路的综合性商业:鞋靴、童装、箱包、化妆品、饰品、中小餐饮等,此区域的商铺曾属于都江堰的黄金旺铺;地震后市区扩建,幸福路改造,目前虽然仍以服装业为主,但随着一大批优质商家(如:杰克琼斯,劲浪体育,卡宾男装,百丽鞋业等)撤出,加上政府规划不明,幸福路通往都江堰景区、南桥、西街特色街区,更适宜打造做旅游步行街,但目前仍以服装业为主,商业氛围一般,非节假日从从宣化门至柳河路口有一定人流,节假日整条路以游客为主,对整个区域商业带动较小。 此区域按地理条件,人流量,人流动方向较明显可划为两个区域:幸福路入口(宣化门)---柳河路入口(a);柳河路入口---南街入口前(b),这两段街区商业氛 小结:目前幸福路商业街运营状况逐渐走下坡路,大量优质商家撤场,人流减少,节假日的游客消费对促进幸福路商业并无多大作用,说明电商对服装业的冲击大,而幸福路街区商业又是依靠服装业,其风险性大,稳定性差。 (2)建设路街区综合性商业 根据地理位置,人流量,人流方向划分为两段:宣化门至天和盛世(a),此段人流量较大,商业氛围好,汇集大量优质商家(包括好利来蛋糕、海澜之家、屈层氏、声雨竹女装,精品家电城,德克士,以纯6层楼整栋商业体等);天和盛世至乔富广场段(b),此两段街区商业氛围目前差异较大,租金差异极大,b 段街区主要聚会一些小商家:小超市,奶茶店等,甚至乔富广场与天和盛世部分商铺因人流稀少而关门歇业,打出转租,招租的牌子(杨柳河转角位置尚可,浙

都江堰的中文导游词介绍范文5篇

都江堰的中文导游词介绍范文5篇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下面是我搜集都江堰的中文导游词介绍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都江堰的中文导游词介绍范文(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1]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都江堰的中文导游词介绍范文(2)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李冰的镇水神兽和神秘的都江堰

李冰的镇水神兽和神秘的都江堰 时间:2014-02-28 16:11 来源:我爱看历史 李冰的镇水神兽(图) 李冰是秦国蜀郡的太守,也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治水大英雄。 蜀郡的成都、灌县(今都江堰市)一带,是个大平原。平原周围尽是高山峻岭,岷江就发源在蜀郡西北部终年积雪的岷山上。这岷江一到夏季就泛滥成灾,给灌县及下游的成都平原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克服水患,保证农业丰收,便成为古代川西人民长期希望解决的问题。 李冰担任蜀郡太守以后,在前人治河经验基础上,勘察地形,找出了岷江泛滥的原因,研究出防治洪水的方法。他带领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劳动,基本上完成了这项当时世界最大、最为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它包括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及宝瓶口等工程,连绵共约3公里。内江经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分成三大支流输入灌溉农田。外江为岷江正流,沿途分成6大支流灌溉农田。都江堰工程总计分支流520多条,分堰2200多道,渠道总长约1165公里;如今灌溉面积已达1000万亩以上。《华阳国志·蜀志》记曰,都江堰工程完成以后,“灌溉三郡,开稻田”;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工程当时共花去铜钱四万万九千多万缗。工程完工后,李冰将工程节余下来的二十万一千八百缗留下来,责成灌县政府用来作为以后维修工程和祭祀为工程而牺牲的功臣人员之用,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另据《水经注·江水》引《风俗通义》载,当时岷江江神每年都要“娶”民间童女二人为妻,闹得当地人心惶惶。李冰为了解除人民痛苦,遂跳入大江中,化做一头白牛与江神恶斗,终于刺死了江神,使岷江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这个故事,与中原地区的西门豹治邺严惩恶巫的故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映出人民对治水英雄李冰的爱戴、敬仰与怀念。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灌县人民奉李冰为灌口神。 1974年3月3日,在灌口都江堰河底,出土了一座圆雕——李冰神石人。石人高2.9米,胸前刻有三行铭文(图一): 故蜀郡李府君讳冰(中) 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右) 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水万世焉(左) 这里的“府君”是对郡守的尊称,建宁(168—172年)是东汉灵帝的年号,“水”即“镇水”。这个石人是李冰被当作镇水之神——灌口神的最早物证。所以张政烺先生在《〈封神演义〉漫谈》里讲:“灌口李冰庙流传已久。二郎神传到灌口,大约在唐代后期,后来居上,庙大位尊,李冰原来的小庙遂处于偏殿配享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全景(资料图片)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堰或犍尾堰。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都江堰的工程结构古代都江堰以竹笼、木桩和卵石为主要建筑材料。以竹编笼内填卵石,用来建造鱼嘴、飞沙堰、内外金刚堤和人字堤等工程。每年岁修需更换竹笼一万多条。为了减少每年岁修工程量,历代水工和劳动人民不断谋求工程结构的改造,尤以鱼嘴为重点。元代曾以石料修砌鱼嘴,并

在其顶端铸铁龟;明代修砌鱼嘴,前置铁牛分水;清代复用砌石鱼嘴。这些工程均因基础不稳,未能持久。1936年改以竹笼为基础,前端与两侧护以木桩,其上修筑砌石鱼嘴,工程延续时间较长,直至1974年修外江闸时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都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都江堰名称由来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音:jian peng)”,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直到宋代,在宋史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