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液中氨基氮的测定

发酵液中氨基氮的测定

发酵液中氨基氮的测定

实验三发酵液中氨基氮的测定

1、实验原理

氨基酸中的-NH3+基的pk值常在9.0以上,不能用一般的酸碱指示剂(包括酚酞),以氢氧化钠溶液作滴定测量。但可以用甲醛滴定法测量。在pH中性和常温条件下,甲醛迅速与氨基酸中氨基相互作用,使滴定终点移至pH9.0左右,在该过程中指示剂酚酞不与甲醛作用。pH9.0正是酚酞的变色范围,因此,可以用酚酞作为指示剂,以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NH3+基上的H+,每释放一个氢离子,就相当于一个氨基酸。

R-NH3+H++R-NH2

R-NH2+2CH3CHO R-N(CH2OH)2

2、实验材料

试剂:1mol/LHCl溶液,标准NaOH溶液,12%中性甲醛,甲基红指示剂,酚酞指示剂

样品:侧孢芽孢杆菌发酵液

仪器:高速离心机、分析天平、碱式滴定管

3、发酵液中氨基氮的测定

(1)将发酵液过滤,取滤液2.5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蒸馏水约50ml,加甲基红指示剂2~3滴,加1mol/LHCl溶液1~2滴,使成红色,放置3min.

(2)以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刚好转橙黄色,读取此时滴定管刻度,加入12%中性甲醛10ml,放置5—10分钟。

(3)加入酚酞指示剂1ml,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为终点,读取此时滴定管刻度。两次读数之差即为所耗NaOH毫升数。

(4)计算:N NaOH×V NaOH×14.01

NH-N%= ×100 = mg/100ml

2.5

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4.2~6.3(红→黄)。

酚酞指示剂(0.5%酚酞乙醇溶液):取0.5g酚酞,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 100mL,无需加水95%的乙醇中。

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生产黄原胶及其特性和应用研究

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生产黄原胶及其特性和应用研究 黄原胶的安全性、稳定性、悬浮性、乳化性、假塑性和增稠性使其作为一种 工业味精”被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农业和石油开采等众多领域。黄原胶生产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和世界范围内粮食短缺,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研究采用工农业产品副产物来代替玉米淀粉实现黄原胶生产。 甘油是生物柴油酯交换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副产物,随着生物柴油产 业的发展而产量巨大。微生物转化法条件温和、简单、易操作等特点,使甘油在 发酵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如果甘油可以被用于黄原胶生产, 将为缓解全球粮食危机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以Xanthomonas campestris NRRLB-1459为出发菌株,经驯化得到了一株可以 利用甘油发酵生产黄原胶的驯化株X.campestris CCTCC M2015714,且首次从基 因水平对野油菜黄单胞菌中与黄原胶合成相关的甘油代谢基因进行了研究。 经继续驯化,驯化株对甘油耐受能力提高到了100 g ? L1,并采用多阶段控 制流加甘油发酵策略,使黄原胶产量(33.9 g ? L-1)和发酵周期(60 h)与当前以淀 粉为原料黄原胶工业生产水平相当。同时, 对驯化株以甘油为底物发酵得到黄原胶的分子特性、结构特征、流变学特性和潜在应用进行了研究。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 以X.campestris NRRLB-1459为出发菌,经驯化得到 了一株可以利用甘油发酵生产黄原胶的优良菌株X.campestris CCTCC M2015714。 采用RT-PCM驯化株和原始菌中甘油代谢相关基因研究发现:原始菌中甘油代 谢相关基因(glp F 、glp K 、glp D 和fbp) 相对转录水平均为 1.0, 而驯化株中相 关基因相对转录水平均高于1.0,依次为:glp D(4.76)>glp F(3.36)>glp K(3.05)>fbp(2.53), 说明甘油代谢相关基因的增强表达是驯化株能够利用甘油生长并合成黄原胶的可能原因。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5 g ? L-1蔗糖或葡萄糖做启动物质,X.campestris

实验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12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可以反映土壤氮素供应情况,常作为施肥指标。另外,蔬菜类作物特别是叶菜和根菜中常含有大量硝酸盐,在烹调和腌制过程中可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危害健康。因此,硝酸盐含量又成为蔬菜及其加工品的重要品质指标。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素营养状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及其加工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硝酸盐测定方法是采用适当的还原剂先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用对氨基苯磺酸与α-萘胺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此法由于影响还原的条件不易掌握,难以得出稳定的结果,而水杨酸法则十分稳定可靠,是测定硝酸盐含量的理想选择。 【原理】 在浓酸条件下,NO 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其反应式如下: 生成 的硝基水 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410nm ,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仪器与用具】 分光光度计;天平(感量);20ml 刻度试管;刻度吸量管、、5ml 、10ml 各1支;50ml 容量瓶;小漏斗(φ5cm )3个;玻棒;洗耳球;电炉;铝锅;玻璃泡;7cm 定量滤纸若干。 【试剂】 500mg/L 硝态氮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烘至恒重的KNO 3 0.7221g 溶于蒸馏水中, 定容至200ml 。 5%水杨酸─硫酸溶液:称取5g 水杨酸溶于100ml 比重为的浓硫酸中,搅拌溶解后,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保存一周有效。 8%氢氧化钠溶液:80g 氢氧化钠溶于1L 蒸馏水中即可。 【方法】 1.标准曲线的制作 (1)吸取500mg/L 硝态氮标准溶液1ml 、2ml 、3ml 、4ml 、6ml 、8ml 、10ml 、12ml 分别放入50ml 容量瓶中,用无离子水定容至刻度,使之成10、20、30、40、60、80、100、120mg/L 的系列标准溶液。 (2)吸取上述系列标准溶液,分别放入刻度试管中,以蒸馏水代替标准溶液作空白。再分别加入 5%水杨酸—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min 后,再加入8% NaOH 溶液,摇匀冷却至室温。显色液总体积为10ml 。 OH COOH +3H SO 24OH COOH NO 2+OH

发酵原料的选择

湘祁牌微生物饲料发酵剂——发酵饲料首选品牌 发酵原料的选择https://www.doczj.com/doc/894198107.html,/ 发酵饲料时应选择将一些需要蒸煮的(豆渣、潲水、木薯渣、甘薯等)有轻微霉变,不能直接作饲料使用的(严重霉变的不能制作发酵饲料)粗纤维含量高,饲料本身营养可消化吸收率极低的(米糠、统糠、玉米秸秆、花生秆、黄豆秆等)饲料原料含有毒素成份,不宜直接作饲料使用的(菜饼、棉粕、芝麻饼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易引起小猪营养性腹泻的(豆粕、花生饼、血粉等)上述原料经过发酵不仅可达到免蒸煮省燃料,降解脱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毒素成份,大幅度提高饲料营养的可消化吸收率,还能生成一些只用经过发酵才能生成的特殊营养成份,如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酶、有机酸、生物多肽、B族维生素及未知生长因子等特殊营养促长和保健成份,采用发酵饲料喂养畜禽,可充分利用各类粗廉副质资源,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各类干物质饲料发酵操作方法https://www.doczj.com/doc/894198107.html,/ 1. 发酵剂母料配制:玉米粉5斤、生态宝1包、食盐0.5公斤、磷酸氢钙2公斤(没 有可用石粉代替,也可不添加)将各种原料按量混拌均匀备用。注:1.2.后述所用干、湿饲料发酵量均以此母料发酵剂量设计 2.发酵饲料主料配方: 1) 米糠150公斤、菜饼(花生饼)25公斤 2) 统糠80公斤、油糠70公斤、杂饼25公斤 3) 玉米秸秆150公斤、杂饼30公斤 4) 黄豆秆、叶160公斤、杂饼20公斤 5) 花生秆、叶160公斤、杂饼20公斤 6) 干啤酒渣150公斤、麦麸30公斤 7) 米糠150公斤、杂饼30公斤 配料说明:https://www.doczj.com/doc/894198107.html,/ 1)各类秸秆应晒干粉碎,长期雨淋霉变的原料不可采用。 2)杂粕指菜饼、棉粕、花生饼、芝麻饼、葵籽饼等含蛋白量较高的非常规蛋白饲料原料,可任选一种,也可二至三种杂饼混合按量配料,如没有杂粕可改用等量的豆粕。 3}各类粗料之所以都有一定量的杂粕配量,是因为考虑发酵饲料的能量与蛋白营养的平衡。4)按配方配制的发酵料,在投喂时,只需在干粉料补充相应量的预混料即可作全价的饲料使用。 1.发酵操作方法:https://www.doczj.com/doc/894198107.html,/ 先将发酵主料倒在水泥地板上摊平,然后散入拌匀的发酵剂添加料,用拌料铲翻拌使主料与添加聊混拌均匀,随即加入130—140公斤水,边加水边翻拌,待料水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装入大塑料桶中(缸、池均可)装料时应逐层轻压实(不要压得太紧),料装至容器边沿抹平稍压紧用薄膜覆盖(选用无破损的厚膜,膜的长宽应超过容器边沿15公分),外用橡皮筋扎紧密封发酵2-5天后即可配料饲喂。 发酵饲料在养猪中的应用:发酵饲料宜喂15公斤以上的肉猪及20月龄后的家禽

原材料碳氮比

碳氮比是指食用菌原料配制时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总量之比。一般用“C/N表示。如蘑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30 — 33 : 1,香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 64 : 1。现将食用菌培养料的一些主要原料的碳氮比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常用培养料碳氮比例表(干) 碳(%)氮(% )碳: 成分比培养 料 491.8 杂木屑49.18 0.10 栋木屑50.4 45.8 1.10 稻草42.3 0.72 58.7 麦秸46.5 0.48 96.9 玉米粒46.7 0.48 97.3 玉米芯42.3 0.48 88.1 豆秸49.8 2.44 20.4 野草46.7 1.55 30.1 甘蔗渣53.1 0.63 84.2 棉籽壳56 2.03 27.6 20.3 麦麸44.7 2.2 米糠41.2 2.08 19.8 啤酒槽47.7 6 8 豆饼45.4 6.71 6.76 花生饼49 6.32 7.76 菜籽饼45.2 4.6 9.8 马粪12.2 0.58 21.1 黄牛粪38.6 1.78 21.7 奶牛粪31.8 1.33 24 猪粪25 2 12.6 鸡粪30 3 10 含碳量含氮量碳氮比原料中的配比 木屑49 0.12 400 35 玉米芯42.3 0.48 88 30

原材料的碳氮比 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主要栽培原料的选择玉米芯要求是干燥新鲜、无霉变,粉碎成玉米粒大小的颗粒,废棉从纺织工业购置干净、无雨淋霉变的工业下脚料废棉。二、栽培料的配比据资料,玉米芯的碳氮比为100 : 1左右,而适合平菇生长的碳氮比约为60 : 1,这就需要加人工业废棉和尿素来提高栽培料的含氮量。栽培料的最佳配比为:玉米芯(粉 碎成玉米粒大小)1 000 千克、工业废棉100千克、尿素3 . 5千克、磷酸二氢钾1千克、生石灰50千克、50 %的多菌灵0 . 1 %、石膏1 %。三、栽培料的配制和堆积发酵将以上配比的玉米芯和工业废棉拌均匀,再将尿素、磷酸二氢钾、多菌灵、石膏溶于水中后均匀洒 到栽培料中,最后用石灰水将栽培料拌湿。注意废棉不易吸水,加水时要踩踏使其充分吸水,栽培料总加水量为 65 %一 70 %,栽培料含水量以用手紧握栽培料指缝间有水珠渗出但不滴下为最佳。拌好的栽培料要堆积发酵,料堆高1米,一般堆积24小时后栽培料就会升温 ~1]60 — 70~C。 树木是多年生植物,它所摄取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很丰富。锯末经过发酵处理完全可以 做畜、禽饲料。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FSPTWPJY003 酱油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 F_SP _TWP_JY _003 酱油—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1 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以g/100mL 报告其结果,测定值保留两位小数。 2 原理 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 3 试剂 3.1 甲醛溶液,体积百分数为37~40。 3.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0.1mol/L 3.2.1 配制 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瓶(或桶)中,封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前虹吸上层清液。量取5mL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3.2.2 标定 称取0.6g 于105~110℃烘至恒量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精确至0.0001g 。溶于5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以新制备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其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3.2.3 计算 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C =2042 .0)(1×?V V m 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 m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 V —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V 1 —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0.2042—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05mol/L 将配制的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稀释一倍。 4 仪器 4.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 4.2 酸度计,附磁力搅拌器; 4.3 碱式滴定管,25mL 。 5 操作步骤 5.1 仪器校准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校正pH 计,并注意校正温度使其与测定时保持一致。 将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事先用pH 9.22标准缓冲溶液校准。 5.2 样品的测定 吸取酱油样品5.0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插入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发酵原料的制备

第三章发酵原料的制备(5月13) 为什么要对发酵原料进行选择? 1、微生物对简单的营养物质能够直接吸收利用。 2、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选择性。 第一节淀粉质原料制备可发酵性糖技术 可发酵性糖主要包括有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淀粉质原料的优点:直接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可发酵糖,其中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也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淀粉质原料很多,主要有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含淀粉原料。 方法:主要有酸水解法、酶水解法和酸酶结合法。 淀粉质原料预处理通常包括蒸煮(液化)、糖化等处理。 一、淀粉质原料制备可发酵性糖的必要性 (1)多种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淀粉 发酵工业所用的碳源:玉米粉、淀粉或糖质。 例如:氨基酸和酒精发酵 (2)能利用淀粉的微生物发酵过程缓慢 (3)淀粉质原料中存在的杂质影响糖液的质量 低聚糖类、杂糖

二、淀粉质原料的种类及其组成特点 利用制备可发酵性糖的淀粉质原料有薯类、粮谷类、野生植物类和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等。 薯类原料主要有甘薯(又名红苕、地瓜、番薯)、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木薯等。 粮谷类原料有玉米、高梁、大麦、小麦、稻谷等。 野生植物类系指橡子、金刚头、土茯苓、芭蕉芋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主要有米糠、麸皮、各种粉渣等。 三、淀粉质原料的蒸煮 (一)蒸煮的目的:使植物组织和细胞破裂,淀粉由颗粒变成溶解状态的糊液;对原料进行了灭菌作用。 (二)蒸煮物料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1.淀粉糊化:淀粉的糊化是指淀粉受热后,淀粉颗粒膨胀,晶体结构消失, 互相接触变成糊状液体,即使停止搅拌,淀粉也不会再沉淀的现象。 2.不同淀粉种类的糊化差异性:直链淀粉溶解在热水中;支链淀粉 3.淀粉的糊化过程

凯式定氮及氨基态氮测定

凯式定氮及氨基态氮测定 氨基, 测定 蛋白质的测定 一、概述 (一)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是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它由20多种氨基酸通过酰胺键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并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它主要含的元素是C 、H、O、N、S、P另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Fe、Zn、I、Cu、Mn。而含N是蛋白质区别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标志。 (二)氨基酸的组成 pro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目前各种氨基酸已达175种以上,但是构成pro的氨 基酸主要是其中的20种。 (三)食品中pro的含量及测定意义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对合理调配膳食,保证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掌握食品的营养价值,合理开发利用食品资源,控制食品加工中食品的品 质、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pro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人体的一切细胞都由pro组成 2.pro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3.pro 是食品的重要组织成分之一,也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4.pro 是评价食品质量高低的指标,还关系到人体健康。 为什么说pro关系到人体健康? 如果膳食中pro长期不足,将出现负氮平衡,也就是说每天体内的排出氮大于抗体摄入氮, 这样造成消化吸收不良导致腹泻等。 对于一个体重65公斤的人来说,若每天从体内排出氮3.5g(其中尿液排出2.4g,粪便0.8g,皮肤0.3g),一般以pro含氮100/16计算的话,3.5g相当于pro含量22g(6.25*3.5),也就是说每日至少通过膳食供给22g pro,也能达到氮平衡,即摄入体内的氮数量与排出氮的数量相等。所以我们说pro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四)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和蛋白质换算系数。 1、方法 目前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利用pro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链和折射率测定pro含量,另一类是利用蛋白质中特定氨基酸残基、酸、碱性基团和芳香基团测定pro含量。 最常用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此外,双缩脲分光光度比色法、染料结合分光光度比色法、酚试剂法等也常用于蛋白质含量测定。近年来,国外采用红外检测仪,利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的近红外线具有被食品中蛋白质组分吸收和反射的特性,而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快速定 量法。

发酵原料与产沼气量

该表显示粪便和干粪其每公斤有机干物及每立方米发酵原料的气体产量。 原料固体 物% 有机固体物 占固体物% 平均产气量 立升/每公斤固体有机物 沼气 立方/每吨原料 苹果发酵下脚料 3 95 500 14 苹果渣25 86 700 151 啤酒渣25 65 700 116 生物垃圾40 50 615 123 干血粉屑90 80 900 648 脂眆分离残余物30 95 1000 285 漂浮淤泥15 90 1000 135 饲料和甜菜叶16 79 500 63 蔬菜下脚料15 76 615 70 绿草42 90 780 295 草药提取后剩物53 55 650 189 鸡粪便15 77 465 54 椰子壳95 91 700 605 土豆茎25 79 840 166 土豆发酵下脚料14 90 420 53 污水淤泥 4 70 525 15 苜蓿植物20 80 800 128 厨房下脚料14 93 550 72 树叶85 82 650 453 猪胃内杂物14 82 420 48 庄稼下脚料37 93 800 275 玉米青贮32 91 700 204 玉米秸杆86 72 900 557 水果渣45 93 615 257 油料作物下脚料92 97 700 624 内脏(压过) 28 90 500 126 内脏(未处理过) 15 84 500 63 马粪(新鲜) 28 75 580 122 油菜籽提炼后的粉89 92 633 518 牛粪便8 81 400 26 牛粪(新鲜) 22 83 420 77 羊粪(新鲜) 27 80 750 162 猪粪便 6 81 450 22 猪粪便85 85 500 361

碳氮比计算图文稿

碳氮比计算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食用菌培养料碳氮比的速算方法 碳氮比(C/N)是指食用菌培养料中碳源和氮源适当浓度的比值。一般在食用菌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碳氮比以30~40∶1为佳。食用菌的种类及培养材料不同,对碳氮比的要求也不同。如蘑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堆制原料时的碳氮比为33∶1,子实体分化和发育期的最适碳氮比为17∶1。若碳氮比值过大,食用菌不出菇,或虽能出菇,却往往在成熟前停止发育。因此,碳氮比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仍以蘑菇堆料为例,配制碳氮比为33∶1的培养料1 000公斤(其中稻草400公斤、干牛粪600公斤),需补充氮量即补充尿素或硫酸铵多少公斤 速算公式:需补充氮量=(主材料总碳量÷碳氮比-主材料总氮量)÷补充物质含氮量 经查得(已知):稻草含碳量45.58%、含氮量0.63%,干牛粪含碳量39.75%、含氮量1.27%,尿素含氮量46%,硫酸铵含氮量21%。? 速算方法: (1)设需补充尿素x公斤,用速算公式得: x={〔(400×45.58%+600×39.75%〕÷33〕-(400×0.63%+600×1.27%)}÷46%≈5.7(公斤) (2)设需补充硫酸铵x公斤,用速算公式得: x={〔(400×45.58%+600×39.75%〕÷33〕-(400×0.63%+600×1.27%)}÷21%≈12.4(公斤)

经计算,需补充尿素5.7公斤或补充硫酸铵12.4公斤;也可混合补充尿素和硫酸铵各50%。 碳氮比是植物生理里的名词,一般用于衡量碳元素与氮元素。 施用碳氮比高的肥料,会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施用碳氮比低的肥料,会促进茎叶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碳氮比是指食用菌原料配制时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总量之比。一般用 “C/N”表示。如蘑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30-33:1,香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64:1。现将食用菌培养料的一些主要原料的碳氮比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常用培养料碳氮比例表(干) 成分比培养料碳(%)氮(%)碳:氮 杂木屑 49.18 0.10 491.8 栎木屑 50.41.10 45.8 稻草 42.3 0.72 58.7 麦秸 46.5 0.48 96.9 玉米粒 46.7 0.48 97.3 玉米芯 42.30.48 88.1 豆秸 49.8 2.44 20.4 野草 46.7 1.55 30.1 甘蔗渣 53.1 0.6384.2

酒精发酵实验(修改后)

实验五酒精发酵系列实验 5.1 酒精酵母的培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发酵的主要类型及其控制条件。 2.熟悉酒母的培养方法。 3.掌握酒精发酵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厌氧条件下,己糖分解为乙醇并放出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酒精发酵作用。酒精发酵的类型有三种:1、通过EMP途径的酵母菌酒精发酵;2、通过HMP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即异型乳酸发酵);3、通过ED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在工业酒精和各种酒类的生产中,酒精发酵作用主要是由酵母菌完成的,因此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作用是它们的工艺基础。 酵母菌通过EMP途径分解己糖生成丙酮酸,在厌氧条件和微酸性条件下,丙酮酸继续分解为乙醇。但是如果在碱性条件或培养基中加有亚硫酸盐时,产物就主要是甘油,这也就是工业上的甘油发酵。因此,如果酵母菌要进行酒精发酵,就必须控制发酵液在微酸性条件。 三、实验器材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种,培养基、蒸馏水、无菌水、铝锅、电炉、三角瓶、牛皮纸、棉绳、水浴锅、振荡器。 四、方法步骤 4.1 酒母的制备 4.1.1 培养基配方 红糖100g,硫酸铵2.0g,磷酸二氢钾1.0g,自来水1000ml,pH自然。配好后的发酵培养基分装入205ml三角瓶中,每瓶100ml,湿热灭菌20min。 4.1.2 酒母扩大培养 根据上诉配方配制培养基,按下述步骤,灭菌、接种、培养。 4.1.2.1 酒母扩大培养 4.1.3成熟酒母质量指标 要求细胞形态整齐、健壮、没有杂菌。酵母的细胞数为1亿/ml左右,出芽率在15~30%,酵母死亡率≤1%。 五、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如何培养酒母?酒母培养要点是什么?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前言 中国的酱油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誊。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酿造酱油了。最早的酱油是用牛、羊、鹿和鱼虾肉等动物性蛋白质酿制的,后来才逐渐改用豆类和谷物的植物性蛋白质酿制酱油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酿造酱油又可分为生抽和老抽:生抽——以优质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色泽淡雅,酯香、酱香浓郁,味道鲜美。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过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适用于红烧肉、烧卤食品及烹调深色菜肴。色泽浓郁,具有醋香和酱香。此次试验主要测定普通酱油、生抽、老抽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氨基态氮是酱油的营养指标,是酿造酱油中大都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是酱油的质量指标,是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配制酱油(SB 10336-2000)每100ml 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本任务应掌握知识点及技能】 【实验目的】 ⒈学习及掌握电位滴定法测氨基酸态氮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要点。 ⒉会电位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 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进行测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OHRCHCNH OH NHCH RCH HCOH COOH NH RCH )()(22=+

O H OH NHCH RCH NaOH COOH OH NHCH RCH 222)()(+=+ PH=7.0是溶液中游离氢离子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即有效酸度 PH=8.2是溶液中除有效酸度以外的物质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即总酸 PH=9.2是溶液中氨基态氮中的羧基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 本实验用的是PH 为8.2和9.2数据。由于酱油还含有总酸度,即使不测定总酸度,也有将总酸中和。用PH=8.2时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与PH=9.2时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 的差计算出样品中氨基态氮含量。 【仪器和试剂】 1.仪器 酸度计PHS-3C 型、磁力搅拌器JB-1A 、碱式滴定管(50ml )、容量瓶(250ml ) 2.试剂 0.0451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1)甲醛溶液 【实验步骤】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称取0.5014g 氢氧化钠试剂溶解,稀释后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 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2.5530g ,溶解,稀释后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首先用25ml 移液管移取氢氧化钠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三滴酚酞指示剂,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变为无色为滴定终点,计录用去邻苯二甲酸氢钾的体积,重复三次。 准确吸取酱油5.0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插入酸度计复合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451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按总酸计算公式,可以算出酱油的总酸含量)。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1+1)甲醛溶液20ml ,混匀。继续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计入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 试剂空白试验:取水80 ml ,先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记录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此为测总酸的试剂空白试验)。再加入20ml 甲醛溶液,继续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2.结果计算 ()100100 50141.03 21????-=V C V V ρ 式中 ρ—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 ml; V 1—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 标准溶液的体积,

食品中氨基态氮的测定总结

任务三:食品中氨基态氮的测定(测定方法比较、样品原料比较) 【任务描述】 本任务主要为用两种方法(PH 计法、双指示剂甲醛法)同时测定实验室所提供的酱油样品中氨基态氮的含量。整个任务过程主要包含pH 计的较正、维护;然后分别用PH 计法、双指示剂甲醛法测定酱油氨基态氮的含量,并通过实验过程现象和结果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本任务过程中还包含了果汁总酸的测定作为样品不同的对比,比较样品色泽对检测过程及方法选择的影响。 【本任务应掌握知识点及技能】 【任务相关参考资料的查阅(请按参考文献的标准方法记录)】 查阅文献 马富九,郑慧,汪雄鹰.对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测定方法的探[J]. 宁波化工, 1999 ,2:40-42 指出目前习惯采用的甲醛法测定的不足之处,结果测定出来的是包括样品中可能存在的铵盐。作者建议把样品中本身存在的铵盐减去才是氨基酸态氮的准确值。 酱油中氨基氮测定方法的探讨[J],中国调味品.2000,6. 本文提出活性炭吸附酱油中色素 ,用百里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终点颜色变化敏锐、易于用肉眼判断终点 ,方法简便 ,重现性好 ,标准偏差 0 18,相对标准偏差 0 0 1,回收率高 ,平均回收率为98 4% 相关知识点 重点掌握技能 食品总酸的概念 氨基态氮的概念 氨基酸的两性性质 甲醛溶液在此反应中的作用 甲醛溶液的酸性 测定酱油中氨基态氮的意义 PH=7.0 PH=8.2 PH=9.2对应了食品中哪部分的酸 掌握pH 计的正确使用及维护方法 掌握控制PH 计手动档中液滴的大小所方法 掌握相关重要实验现象的记录方法 掌握如何使用已知的计算公式 掌握如何自己来书写计算公式 掌握指示剂的配制方法 掌握如何比较两种测定方法优缺点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1概述 2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一、概述 蛋白质可以被酶、酸或碱水解,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物质,虽然从各种天然源中分离得到的氨基酸已达175种以上,但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是其中的20种,而在构成的氨基酸中,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算、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等8种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品供给,故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常会因其在体内缺乏而导致患病或通过补充而增强了新陈代谢作用。 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和营养知识的普及,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及氨基酸的构成,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为提高蛋白质的生理效价而进行食品氨基酸互补和强化的理论,对食品加工工艺的改革,对保健食品的开发及合理配膳等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食品及其原料中氨基酸的分离、鉴定和定量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1)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原理、试剂、测定方法、结果计算 (2)电位滴定法:原理、试剂、仪器、测定方法、结果计算 1、双指示甲醛滴定法 (1)原理 氨基酸具有酸性的-COOH基和碱性的-NH2基。它们相互租用而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基与甲醛结合,从而使其碱性消失。这样就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来滴定-COOH基,并用间接的方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 (2)方法特点及应用 此法简单易行、快速方便,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分析结果相近。在发酵工业中常用此法测定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以了解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的量及利用情况,并以此作为控制发酵生产的指标之一。普氨酸与甲醛作用时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使结果偏高;溶液中若有存在也可与甲醛反应,往往使结果高。 (3)试剂 ①40%中性甲醛溶液:以百里酚酞作指示剂, 用氢氧化钠将40%甲醛中和至淡蓝色。 ②0.1%百里酚酞乙醇溶液 ③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 ④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4)操作步骤 1)含氨基酸溶液20-30mg→250ml锥形瓶中→中性红指示剂2-3滴,滴0.01mol/lNAOH 滴定终点(红→琥珀色) 2)含氨基酸溶液20-30mg→250ml锥形瓶中→百里红酚酞3滴/中性甲醛20ml→摇匀,滴0.01mol/lNAOH滴定终点(淡蓝色) 3)分别记录两次消耗碱液的用量 (5)结果计算

最新原料药发酵知识

原料药发酵知识

生物发酵相关知识 随着我国生物医药技术的蓬勃发展,生物发酵系统(也称为生物培养) 项目越来越多,无论是工业化大发酵,如抗生素原料药的发酵、氨基酸和有机 酸(柠檬酸,乳酸)的发酵、酶制剂、酵母或淀粉糖的发酵,还是各种生物疫苗、动植物细胞的发酵等。品种众多,生产规模大小也不一,大到几百立方米容积,小到几千升容积的发酵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要系统或设备的需求 标准的建立。对URS而言,生物发酵系统设备的URS编写就越显其重要性。 因此,如何切合生产实际、结合发酵的品种和培养工艺的要求,编写出 既合理又实用的URS是生物发酵系统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第一步,这也是生物 发酵项目的招投标、设备制造、工程系统安装调试的基本依据条件。 1 生物发酵系统设备URS的范围 生物发酵系统设备的URS文件可以分两个部分,即生物发酵主系统设备 和与之配套的辅助系统设备(亦称发酵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物发酵主系统由菌种保存、解冻复活、移种、生物培养器(发酵罐)及其支持控制系统、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以及输送系统组成;生物发酵的辅助系统是由与之相关联的工艺用水系统(纯化用水及注射用水)、无菌压缩气体系统(空气,氮气,CO 气体等)、固液分离系统(如离心分离、膜过滤、板框过滤等)、发酵液的2 收集系统、发酵液的贮存与冷藏等组成。 2生物发酵主系统设备URS的编制依据 2.1发酵流程 生物发酵的过程是一组涉及多相、多组分、非线性的生物化学反应,也 是一组群体性的生物生长过程,是人们把预先选定的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在一组密闭的系统中按其生长规律与生长发育条件的代谢过程,常见的流程见图 1 。

甘油制备1.3-丙二醇

甘油制备1.3-丙二醇 l,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聚酯和聚氨酯的合。也可用作防冻剂、溶剂、保护剂等,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PTT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聚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合成纤维开发的热点,被专家预测为2l世纪最主要的新纤维品种之一。 世界上已实现工业化生产1。3一丙二醇的合成路线有两条:一种方法是Shell公司的环氧乙烷羰基化法;另一种方法是Degussa公司的丙烯醛水合氧化法。其中环氧乙烷羰基化法设备投资大.技术难度高.其催化剂体系相当复杂.制备工艺苛刻且不稳定.配位体还有剧毒。丙烯醛水合氢化法成本较高.特别是丙烯醛本身属剧毒、易燃和易爆物品,难于储存和运输。由此可见.研究开发以生物柴油副产甘油为原料制备l,3一雨二醇的技术很具竞争性和发展潜力。目前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形成催化氢解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两项技术。(1)催化氢解法甘油催化氢解制备1.3一丙二醇是一个较复杂和困难的过程.目前人们刚刚在这方面开始研究。在均相催化体系中加入钨酸和碱性物质如胺或酰胺等,在3lMPa的合成气压力和200℃的温度下反应24h,甘油催化氢解生成1.3丙二醇的产率为21%,选择性为45%。Schiaf等选用Ru配合物为催化剂,在四氢噻吩砜、甲苯和1一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溶剂中,在5.2MPa的氢压力和110℃的温度下反应19h,l,3丙二醇的选择性为44%,但转化率仅为5%。Shell公司于2000年开发了一种均相体系合成1.3一丙二醇.该法以含铂系金属的配合物为催化剂.加入甲磺酸或i氟甲磺酸作添加物.在水或环丁砜的溶剂中甘油被氢解生成1.3一丙二醇.其选择性可达30.8%。Chaminand等采用氧化锌、活性炭或三氧化二铝负载的cu、Pd或Rh作为催化剂.以钨酸作添加物.在水、环丁砜或二氧杂环已烷等溶剂中研究了甘油催化氢解反应。当温度为180℃、氢压为8MF,a时,产物中1,3一丙二醇与1.2丙二醇的摩尔比最好时可达到2.并认为Fe和Cu等有利于提高1.3一丙二醇的选择性。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利用甘油催化氢解制备1,3一丙二醇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存在甘油转化率低和产品选择性差的问题,结果不太理想.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对高效催化剂研究和开发。 (2)生物发酵法与催化氢解法相比,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近年来受到特别的重视。德国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巾心(GBF)、美国杜邦和Genencor 公司等投人大量人力物力研究1.3丙二醇的发酵生产技术。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其一是从工业甘油出发研究发酵生产1,3一丙二醇;其二是运用现代基因1_程改造菌种.试图将转化葡萄糖为甘油和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两组基因重组到同一细胞内.但基因重组困难,且重组后基因的传代稳定性还有待长时间考验。2001年DuaPont与Denencor申请了多项以葡萄糖为底物.用基因工程菌直接生产1.3丙二醇的专利,已投资建成年产j 万吨的发酵法生产l,3丙二醇的装置。 国内生物法生产l,3一丙二醇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点多集中于菌种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方面。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开展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一丙二醇的研究.虽然比德、美等国起步晚,但研究水平已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清华大学以葡萄糖或粗淀粉(如木薯粉)为原料.采用双菌种两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技术.避开了杜邦公司的专利,开发出了直接利用生物柴油的副产粗甘油发酵生产1,3一丙二醇的技术,该技术通过5000L发酵罐实验表明:1,3丙二醇浓度可达70g/L,实现了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发酵生产l,3丙二醇的工艺耦合。在后提取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针对发酵过程副产大量的有机酸(盐)的特点.在国际上率先将电渗析脱盐技术引入提取T艺。通过絮凝、浓缩和精馏等工序,制得的1,3一丙二醇产品纯度达到99.92%.收率达80%以上.填补了我国生物法生产1,3一丙二醇的空白。大连理工大学也已在实验室采用膜过滤将脂肪酶催化甲醇与油脂反应生成生物柴油和微生物转化甘油为1,3丙二醇两个过程耦联起来开

氨态氮的测定方法

氨态氮的测定方法 一、目的与原理: 1、了解掌握单指示剂与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态氮总量的方法与原理: 二、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一)原理: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因为氨基酸含有-COOH基显示酸性,又含有-NH2基显示碱性。由于这二个基的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破坏内盐的存在,就可用碱来滴定-COOH基,以间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量,反应式可能以下面三种形式存在。 (二)试剂 (1)40%中性甲醛溶液,以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用1N NaOH溶液中和。 (2)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三)操作步骤: 称取一定量样品(约含20毫克左右的氨基酸)于烧杯中(如为固体加水50毫升),加2-3滴指示剂,用0.1OO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加入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静置1分钟,此时蓝色应消失。再用0.1OO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记录两次滴定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用下述公式计算 计算: 氨基酸态氮(%)=( N V×0.014×100)/W 式中: N:NaOH标准溶液当量浓渡。 V:NaOH标准溶液消耗的总量(m1) W:样品溶液相当样品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三、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一)原理: 与单色法相同,只是在此法中使用了两种指示剂。从分析结果看,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此法操作复杂,不作介绍)相近单色滴定法稍偏低,主要因为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是以氨基酸溶液PH值作为麝香草酚酞的终点。PH值在9.2,而双指示剂是以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作为中性红的终点,PH值为7.0,从理论计算看,双色滴定法较为准确。 (二)试剂: (1)三种试剂同单指示剂法 (2)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 (三)操作步骤: 取相同的两份样品,分别注入100毫升三角烧瓶中,一份加入中性红指示剂2-3滴,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终点(由红变琥珀色),记录用量,另一份加入麝香草酚酞3滴和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以0.100NNaOH准溶液滴定至淡蓝色。按下述公式计算。 计算: 氨基酸态氮(%)=( N(V2-V1)×0.014)/W×100 式中: V2:用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时标准碱液消耗量(毫升) V1:用中性红作指示剂时碱液的消耗量(m1)。 N:标准碱液当量浓度。 W:样品的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注意事项: 测定时样品的颜色较深,应加活性炭脱色之后再滴定.

原料药发酵知识

生物发酵相关知识 随着我国生物医药技术的蓬勃发展,生物发酵系统(也称为生物培养)项目越来越多,无论是工业化大发酵,如抗生素原料药的发酵、氨基酸和有机酸(柠檬酸,乳酸)的发酵、酶制剂、酵母或淀粉糖的发酵,还是各种生物疫苗、动植物细胞的发酵等。品种众多,生产规模大小也不一,大到几百立方米容积,小到几千升容积的发酵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要系统或设备的需求标准的建立。对URS而言,生物发酵系统设备的URS编写就越显其重要性。 因此,如何切合生产实际、结合发酵的品种和培养工艺的要求,编写出既合理又实用的URS是生物发酵系统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第一步,这也是生物发酵项目的招投标、设备制造、工程系统安装调试的基本依据条件。 1 生物发酵系统设备URS的范围 生物发酵系统设备的URS文件可以分两个部分,即生物发酵主系统设备和与之配套的辅助系统设备(亦称发酵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物发酵主系统由菌种保存、解冻复活、移种、生物培养器(发酵罐)及其支持控制系统、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以及输送系统组成;生物发酵的辅助系统是由与之相关联的工艺用水 气体等)、系统(纯化用水及注射用水)、无菌压缩气体系统(空气,氮气,CO 2 固液分离系统(如离心分离、膜过滤、板框过滤等)、发酵液的收集系统、发酵液的贮存与冷藏等组成。 2生物发酵主系统设备URS的编制依据 2.1发酵流程 生物发酵的过程是一组涉及多相、多组分、非线性的生物化学反应,也是一组群体性的生物生长过程,是人们把预先选定的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在一组密闭的系统中按其生长规律与生长发育条件的代谢过程,常见的流程见图1 。

2.2 GMP对生物发酵设备的要求 结合GMP对设备的要求以及生物发酵本身的特点,在编制生物发酵系统设备URS文件时应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1)设备(发酵罐)的材质要求。与培养基(包括补料物质) 、发酵液(微生物、细菌、疫苗、细胞等)相接触的材质必须是无毒性、耐腐蚀、不吸收上述物质、不与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制成。经常选用的材料是316L、304L、304、316; (2)生物发酵罐因整个生物培养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罐体要有SIP过程,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09-200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以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标准。同时,发酵罐的内表面应光滑、无死角,防止积沉物料,发酵结束后易清洗灭菌; (3)生物发酵罐的外接件应坚持三个方便,即安装拆卸、清洗灭菌与操作维修方便,并能承受高压蒸汽灭菌;

甘油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海南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年产5000 吨甘油生产工艺流程设 学 号: 姓名 : 年级 : 指导教 师: 完成日 期: 2012 年月日

目录 1. 总论?????????????????????????????6 1.1 概述????????????????????????????6 1.1.1 甘油的性质?????????????????????????6 1.1.2 产品用途??????????????????????????7 1.1.3 甘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7 1.1.4 甘油的市场需求???????????????????????7 1.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8 1.2.1 设计的目的?????????????????????????8 1.2.2 设计的意义?????????????????????????8 1.3 项目设计依据和原则????????????????????8 1.3.1 设计依据??????????????????????????8 1.3.2 设计原则??????????????????????????8 1.4 设计范围??????????????????????????9 1.5 甘油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标准????????????????9 1.5.1 生产能力??????????????????????????9 1.5.2 产品质量标准????????????????????????9 2. 生产方案选择??????????????????????10 2.1 生产方法??????????????????????????10 2.1.1 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生产???????????????????10 2.1.2 合成甘油的生产???????????????????????11 2.1.3 发酵甘油的生产???????????????????????14 2.2 生产方案确定??????????????????????16 3.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说明????????????????17 3.1 生产工艺流程图???????????????????????17 3.2. 生产工艺流程说明??????????????????????19 4. 工艺计算??????????????????????????22 4.1 物料衡算??????????????????????????22 4.1.1 原辅物料的计算???????????????????????22 4.1.2 物料衡算汇总列表??????????????????????26 4.1.3 水、电、煤的用量计算????????????????????27 4.2 热量衡算??????????????????????????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