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大20秋学期《测量学》在线平时作业2【标准答案】

东大20秋学期《测量学》在线平时作业2【标准答案】

东大20秋学期《测量学》在线平时作业2【标准答案】

20秋学期《测量学》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

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答案:A

2.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看清十字丝

B.看清远处目标

C.消除视差

答案:A

3.路线相邻两交点(JD8—JD9)间距离是用()。

A.钢尺丈量,视距校核

B.只用视距测量

C.用皮尺丈量,视距校核

答案:A

4.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C.高差

答案:B

5.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

B.276°

C.6°

答案:C

6.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A.方向

B.高程

C.距离

答案:B

7.公路中线里程桩测设时,短链是指()。

A.实际里程大于原桩号

B.实际里程小于原桩号

C.原桩号测错

答案:B

大学生期末考试马概复习重点(全)

马概复习重点 绪论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 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 (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 (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2分)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2分)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分)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东北大学]18秋学期《管理文秘》在线作业2

[东北大学]18秋学期《管理文秘》在线作业2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东北大学]18秋学期《管理文秘》在线作业2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东北,大学,学期,管理文秘,在线,作业,谋学, 【奥鹏】[东北大学]18秋学期《管理文秘》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第1题,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抄送()A、直接上级机关b、其他下级机关c、同级机关D、业务主管机关 第2题,对伪造国库券的,依法()刑事责任A、追究b、追查c、判处D、判决 第3题,国务院法制局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修正案(草案)》。 A、制订b、草拟c、拟订D、修订 第4题,展销会广告和会场布置等费用共计约需40万元,()县政府拨款解决。A、恳请b、谨请c、拟请D、恭请 第5题,所拨款项应()节约的原则,合理使用,努力少花钱.多办事。 A、坚持b、遵循c、本着D、坚守 谋学网

第6题,.既可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又可用于平行文的文种是()A、请示b、批复c、通知D、函 第7题,文件的成文日期,指()。A、文件印制的日期b、文件的拟稿日期c、文件发出日期D、领导人签署的日期 第8题,公文标题中,只有()名称可以加()。A、法规.规章,书名号b、引用材料标题,书名号c、法规.规章,引号D、引用材料标题,引号 第9题,下面属于行政公文的是:()A、通知.决定.报告.会议纪要b、通知.决定.调查报告.会议纪要c、通告.通报.起诉书.会议纪要D、通知.决定.报告.会议记录 第10题,在\请示\的行文中,应当()A、只写一个主送机关b、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 c、同时出现两个以上主送机关D、直接主送领导人个人 第11题,抄送机关指()A、收文机关 b、办理或答复收文的机关 谋学网 c、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D、必须送达的机关 第12题,《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通知》是()A、发布性通知b、转发性通知c、指示性通知D、批转性通知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必背知识点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 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 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 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完整版)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案:首先回答实践的含义,然后实践的特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最后是回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社会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 答案: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尤其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因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怎样理解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答案: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5、简述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马哲辨析 大学期末考试

第一章 辨析题 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正确。体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与社会都有其各自的运动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都不可以改变这些规律。这个认识符合唯物辩证法 2.存在即被感知 错误。这种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到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确。“哲学家”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那些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这句话的核心是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析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并且通过行动及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让世界想更好的方向发展. 4.心无外物。 错。这句话意思是心与物同体,它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违背了唯物论。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而非意识决定物质,即“心无外物”,所以该观点错误。(心外无物,是心学一派的主要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夸大了精神的作用。) 5.白马非马 错。它认为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与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事物,所以不能说谁是谁,它是一个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没有正确认识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连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该观点正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错误。(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一个诡辩命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混淆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正确认识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 论述题: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第二章 辨析题 1.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 正确。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又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2. 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错误。直接经验是指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是直接经验。现

2011-2012郑州大学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

(绝密)2011-2012学年郑州大学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内相应的位置,并涂卡)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P3)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开放性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P25)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P26)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5.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C)(P51)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7.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的“蝴蝶效应”理论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P35)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P61)

东大18秋学期《国际贸易(一)》在线作业3

(单选题) 1: 根据制定者不同,海关税则分为国定税则和( ) A: 统定税则 B: 协定税则 C: 地区税则 D: 复式税则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单指( ) A: 世界出口总额 B: 世界进口总额 C: 世界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和 D: 世界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转移价格的运用可带来的效益不包括:( ) A: 减轻纳税负担 B: 增强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C: 减少或避免外汇风险 D: 降低交易成本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 )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 A: 贸易转移效果 B: 贸易扩大效果 C: 贸易创造效果 D: 贸易动态效果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海默提出垄断优势理论的起因是( )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外直接投资大量增加的现象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日本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假如A国使用同样的时间比B国生产更多的同种商品X,那么A国在商品X的生产上( ) A: 有相对利益 B: 有绝对利益 C: 相对有利 D: 绝对不利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转口贸易又称( ) A: 中转贸易 B: 间接贸易 C: 第三国贸易 D: 边境贸易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一般用( )表示。 A: 美元 B: 日元 C: 英镑 D: 德国马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 )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不是单纯地靠垄断优势,而是使其垄断优势内部化A: 垄断优势理论 B: 市场内部化理论 C: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D: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征收关税的最初目的多为( ) A: 保护本国农业发展 B: 保护本国工业发展 C: 获取财政收入 D: 保护本国生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从海关保税仓库或自由贸易区出口的货物应计入( ) A: 专门出口 B: 总出口 C: 净出口 D: 间接出口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完全可以脱离世界“自由市场”价格,由跨国公司自行决定的价格是( ) A: 垄断价格 B: 管理价格 C: 协定价格 D: 转移价格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赫克歇尔 D: 俄林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中期出口信贷指为期( ) A: 240天 B: 180天 C: 1—5年 D: 5—10年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为促进原始资本积累,西欧各国实行( ) A: 自由贸易政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精选)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大一马克思期末考试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2.(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社会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国情无论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必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3.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不同,意识形态就不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3)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2)社会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一经产生,便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形态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深浅,主要取决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 4.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4.第一,商品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第二,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第三,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四、简答题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东大18秋学期《现代设计方法》在线作业1

------------------------------------------------------------------------------------------------------------------------------ (单选题) 1: 平面梁单元的每个节点有()个自由度。 A: 1 B: 3 C: 6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比较分析两个对象之间某些相同或相似之点,从而认识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A: 联想法 B: 类比法 C: 仿生法 D: 综摄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的作用是使执行机构的运动能够迅速停止。 A: 变速装置 B: 起停和换向装置 C: 制动装置 D: 安全保护装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功能原理设计的结果可以用()表达出来。 A: 装配图 B: 示意图 C: 总体布局图 D: 零件图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对野外工作的机械及移动式机械,其动力机一般不选择()。 A: 电动机 B: 内燃机 C: 液压马达 D: 气动马达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执行系统,要求执行系统能克服较大的生产阻力,做一定的功,因此对执行系统中各构件的强度、刚度有严格要求,但对运动精度无特殊要求。 A: A. 动作型 B. 动力型 C. 动作——动力型 B: 动力型 C: 动作——动力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图示平面问题,满足()。 A: 对称性条件 B: 反对称性条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薄板单元相当于平面单元和薄板弯曲单元的总和,每个节点有()个自由

------------------------------------------------------------------------------------------------------------------------------ 度。 A: 2 B: 3 C: 5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某批电子器件1000个,开始工作至100h内有50个损坏,工作至200h内有150个损坏,求该批电子器件工作到200h的可靠度。() A: 950/1000 B: 900/1000 C: 850/1000 D: 其它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以下的结构设计中,哪些结构比较合理? A: B: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以下的结构设计中,哪些结构比较合理? A: B: C: D: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利用形态学矩阵进行功能原理设计具有以下中的哪些特点?() A: 能得到所有的方案解 B: 能得到具体的设计方案 C: 所得到的解具有形式化的性质 D: 所得到的解皆为可行解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 可修复产品的平均寿命用MTTF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2: 函询集智法指的是以笔代口的默写式智力激励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3: 从社会需要或个人愿望出发,通过列举希望来形成创造目标或课题的方法称为特性列举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4: 牛顿法进行优化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其步长由海赛矩阵给出。 A: 错误

中南大学马原期末考试资料

精品文档绪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1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答: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阶级) 这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 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4 是马克思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机器工业的发展,为实现人类哲学的新变生产方式4.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其一,当时的资本主义的的产生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其马克思主义哲学了必要的科学基础。其三,当时哲学发展的新成果,也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具备了承担哲学新变革的主观条件家的创始人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3首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物质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运动和精神运动关系的一条基本原理其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鲜明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并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鲜明特色再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1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第一、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任何生命物质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社会的主体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1分)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不可知论 D、反映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分) A、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3、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1分) A、康德 B、贝克莱 C、费尔巴哈 D、笛卡儿 4、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1分) 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 B、文字的产生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 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是()。(1分) A、客观实在性 B、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C、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D、运动变化的自发性 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1分) A、实践 B、认识 C、物质 D、意识 7、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1分) A、普遍矛盾 B、内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1分)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约 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大一(上学期)马哲复习重点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五:发展的知识点

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复习内容

马哲复习资料 1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阶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 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

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渊源 (一)、1、资本主义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日趋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主义。 4、马克思恩格斯参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并进行了理论创造。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P16 5.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理解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P30} 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基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大学期末考必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 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