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都市区化_特大城市地区城市化的新特征_基于南京的实证研究

大都市区化_特大城市地区城市化的新特征_基于南京的实证研究

大都市区化_特大城市地区城市化的新特征_基于南京的实证研究
大都市区化_特大城市地区城市化的新特征_基于南京的实证研究

27

2008(1)

代城市研究

大都市区化:特大城市地区城市化的新特征

——基于南京的实证研究

Metropolitanization: The New Characteristic of Urbanization in Metropolis Areas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皇甫玥 张京祥 邓化媛

HUANGPU Yue ZHANG Jing-xiang DENG Hua-yuan

文章编号:1009-6000(2008)01-0027-07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0471042)部分

成果。作者简介:皇甫玥,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

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京祥,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导;邓化媛,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规划与设

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导言

工业革命结束了人类漫长的农耕时代,将全球带入了一个城市化的世界。19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共同作用下,世界城市化已进入了第三次浪潮①,如今全球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城市”世纪。在全球城市人口继续扩张的同时,特大城市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表1),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体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表2)。

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迅猛提升的时候,当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则逐渐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大都市区化阶段。在二战以后的20世纪里,大都市区化已经成为了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城市化主流的地域空间模式。全球化时代的大都市区日益受

到区域乃至国家的广泛关注,并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主力军,1990年代末期以来其城市化水平不论是在量还是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199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增长0.7~1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2.99%。但是,由于国土幅员辽阔、资源分布和人口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城市化水平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由于城市化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已经开始出现了类似西方国家曾经发生的郊区化现象。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紧缺的

资源条件和日益紧张的环境约束,不可能使之简单地因循美国曾经的郊区化中的城市蔓延模式,

而必须寻求

2008(1)

代城市研究一种空间形态、功能组织与效率兼备的新型地域空间模式。

本文通过对学术界关于大都市区化研究的梳理,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归纳出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大都市区化的特征,用于对中国大都市区化界定的补充,并运用到南京这一案例上,指出大都市区化是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1 大都市区化: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1.1 大都市区化定义阐释

美国是最早采用大都市区概念的国家。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首次采用“大都市区”这一概念进行人口统计,规定大都市区包括一个l0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及其周围10英里以内的地区,或者虽超过10英里但与中心城市连绵不断、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英里150人以上的地区(谢守红,2004)。随后,西方其他国家也建立了类似的概念,如加拿大的“国情调查大都市区”,英国的“标准大都市劳动

区”和“大都市经济劳动区”,澳大利亚的“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瑞典的“劳动——市场区”以及日本的都市圈等。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地域形态的新变化,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大都市区的研究。一般认为,都市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城市化过程中,当扩散作用强于集聚作用并占主导地位时,城市要素和职能开始自城市中心向外围移动和扩散。中心城与外围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烈,功能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形成由中

表1 不同规模(万人)等级的城市数量变化(个)

10~2020~5050~100100~500500~1000>1000

合计

1950年45328110165619071980年99972726520821522252000年1514117143337022193529

资料来源:国家建设部编写组.国外城市化发展概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表2 世界城市人口年增长率的变化(%)

年份世界平均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50~19553.012.323.971955~19603.082.314.071960~19653.062.114.171965~19702.711.733.751970~19752.591.483.651975~19802.591.063.881980~19852.630.93.891985~19902.690.913.821990~19952.210.713.041995~20002.110.562.87资料来源:曹建云.世界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西北人口,2003,(2):92.

2008(1)

代城市研究心城和外围地区共同组成并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王兴平,2002)。所谓大都市区,一般来讲,包括一个大型的人口中心及其与该中心有较高经济、社会整合程度的社区(王旭,2003)。

国内学术界在大都市区以及相关概念上仍存在着争议和混乱。本文讨论的大都市区一般包括一个具有一定聚集人口规模的中心城市,以及与中心地区有密切通勤往来的外围地区,它是都市圈的基本组成单元。

我们把以大城市为轴心横向扩展,从而使其市区和郊区规模不断扩

口总数的一半。1970年代以后,一些大型的大都市区优先增长,这一时期在百万以上的大型大都市区的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由25.5%上升到53.4%(王旭,2003)。至此,美国已经成为一个以大型大都市区为主的高度城市化国家(表3)。

美国的大都市区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但是大都市区化并不仅限于发生在美国,在西欧和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均已普遍出

现。1960年代以后,在美国纽约、芝加哥、巴尔的摩,韩国首尔、日本东京、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曼彻斯特等发

表3 1920~2000年间美国大都市区情况比较

所有大都市区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年份数量(个)人口数(万人)占美国人口(%)数量(个)人口数(万人)占美国人口(%)1920583593.633.961763.916.61930965475.844.4103057.324.819401406296.647.6113369.125.519501688450.055.8144443.729.4196021211959.566.7246262.734.9197024313940.068.6348326.941.0198031816940.074.8389286.641.1199026819772.579.54013290.053.4200031722598.180.34716151.857.5资料来源: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长沙:岳麓书社,2003.

表4 中国大都市区等级规模分布大都市区等级规模(万人)全国(个)东部(个)中部(个)西部(个)>=5008710200-50018855100-20028167550-1005826248总计112573718资料来源:高丰,宁越敏.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探讨——基于“五普”分县数据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

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称为大都市区化(王旭,2003)。大都市区化强调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对城市功能进行有机分工和组合,因此它不同于美国早期单一的分散式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过程。总之,大都市区化更准确地概括了大都市区在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突出了城市化在地域上的整体特征。

1.2 世界大都市区化的总体发展

1970年代以来,大都市区化已经成为了美国城市化的主流组织模式。1940年时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达47.6%,接近全国人

2008(1)

现代城市研究达国家的大城市地区普遍出现了大都市区这一空间形式。“大都市区化”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普遍规律性的城市化高级阶段的现象,或者说,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Emmys.J,1990)。

尽管各国对大都市区的界定标准各不相同,但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认识是基本统一的,都是包括核心区和边缘区两部分,而且都是以城市的实际影响范围为依据,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其中主要的差别是反映在具体指标及赋值范围的选取上。以这些诸多的大都市区为基础单元,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了所谓的“大都市连绵区”。这些大都市连绵区,在各自所在国家、地区中构成了社会经济的中枢,其经济、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其人口和资源所占的相应比例(王旭,2006)。

1.3 中国大都市区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国内学者对大都市区化界定的研究,最早是由周一星借鉴美国大都市区的提法而提出的。他提出建立中国的“城市经济统计区”,后经不断完善明确为“都市区”。周一星认为:凡城市实体地域内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级市可作为都市区中心市;外围县要满足全县非农产值达到75%以上和非农劳动力比重达到60%以上两个条件。王珏则在周一星的方法基础上补充了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两个指标。随着我国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出现的情况对上述都市区界定方法提出了挑战。如谢守红参照五普口径将都市区中心市人口标准提高到50万人,外围县标准定为GDP非农比重在75%以上,非农劳动力比例放宽到50%以上,又补充了外围县(区)城市化水平达40%以上等指标。

根据高丰和宁越敏等人的研究,2000年时中国符合定义的大都市区共有1l2个,约占全国设区城市数的43%,总人口为1.95亿,占全国总人口12.43亿的15.8%,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市和地级市98个。除西藏首府拉萨外,其他所有省会城市均达到了大都市区的界定标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大都市区规模等级体系较为合理,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型结构。但是分区域来看则显得不太平衡。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大都市区,整个体系发育较成熟;中部地区“头小底大”,顶级大都市区数量较少;西部地区目前还没有5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区,100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也偏少(表4)(高丰、宁越敏,2007)。

2 中国大都市区化的基本特征

2.1 大都市区内城市功能的一体化

伴随着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大都市区内城市之间各种物质要素、活动极度交织,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密切,城市的功能是在都市区的范围以一种群体的方式进行组织,周围

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保持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形成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型地域。大都市区内的城镇在空间上和职能上都相互紧密交织。2.2 人口迁移表现出“大集中、小分

散”的趋势

城市化进展到大都市区化阶段,大都市区成为人口主要迁移目的地,总人口不断增长。但人口迁移的空间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的外围郊区,中心城的人口增速趋缓,甚至停滞或略有降低。由于大都市区的集聚效益,人口不断从非大都市区向大都市区转移,但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中心地价不断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日益恶化,居住环境相对较好的郊区成为人们居所新的选择。于是就出现了郊区人口增长,中心城市人口增幅减少甚至部分外迁的现象。总体而言,人口仍然在大范围内集中于某些大都市区,而在大都市区内部又趋于分散在中心城市周边的地区,形成了“大集中、小分散”的人口空间迁移趋势。2.3 大都市区空间的集聚与扩散并行,最终形成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人口与资金的流动带来了城市空间组织的剧烈变化,一方面,城市郊区迅猛发展,大量的人口、资本和技术流向郊区,加快了郊区城镇的发展步伐。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扩展,原来集中于中心城市的多种经济活动日益分散到郊区,并在郊区的一些优势中心点形成功能较为完备的新

2008(1)

代城市研究都市——边缘城市(edge city),促进城市由原来的单中心格局向多中心格局演变;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和更新成效显著,城市景观、人居环境大为改观,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城市功能成功地实现转换和升级,日益成为生活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中心。在整个大都市区域内,形成了中心城市与郊区新中心共同作用、共同繁荣的多中心地域格局。

2.4 大都市区内产业空间的网络化重构

在大都市区化过程中,都市区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第三产业化特点,即制造业向周围郊区的疏散,以及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集中,中心城市由工业经济形态向服务业经济形态快速转变。同时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带动大都市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随着产业的外迁及郊区新中心的形成,外围城镇的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外围城镇多成为中心城市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转移的承接地。此外,伴随着人口的外迁,与生活消费最密切的家政服务、建筑

业、城市基础设施、饮食娱乐等也向郊区大规模迁移。

2.5 大都市通勤圈形成

随着大都市区的发展,主城与外围地区的通勤人口不断增加,大都市区一般以在中心城市内部及中心城市与郊区之间构建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构成以40分钟到1小时为半径的日常都市圈来解决日益增加的通勤需求。

3 南京大都市区化的实证研究

3.1 南京大都市区化阶段判定

2005年南京主城人口已达309.96万人,都市发展区人口为307.82万人,外围郊县人口达83.55万人。都市发展区与外围区县的非农GDP比重分别为92.53%和86.24%。非农劳动力比例为98.85%(全市域范围),外围区县的城市化水平达55.35%(表5)。根据谢守红的研究 ,基本可以判定南京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大都市区化阶段。这也与高丰、宁越敏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

总体上讲,南京近年来的经济、人口发展情况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3.1.1 大都市区内产业实现分类型集聚

南京主城内已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善、服务齐全的区域性第三产业核心,基本集中了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等高层次的服务业。东山、浦口、六合等新市区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制造业基地。在龙潭、板桥、玉带等重点城镇也形成以物流为主的服务业。除此以外,在高淳、溧水、六合等外围郊县和重点城镇集中发展了优质蔬菜产区、休闲农业产区、奶牛养殖及乳品产区等现代化农业基地。总之,南京都市区范围内的新型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已经初步形成。

3.1.2 主城和郊区人口的迁移表现出大都市区化的特征

南京近年来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趋缓,明显慢于周边新城、新市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南京户籍人口增长最快的三个地区是建邺区、雨花台区和江宁区(图1)。可以看出,在

“一疏散三集中”思想的指导下,南京的户籍人口已经开始向河西新城以及周边的江宁新市区等扩散,相对而

表5 2005年南京人口及经济概况

指标主城区都市发展区外围地区

人口(万人)309.96307.8283.55所占比例(%)44.243.8911.91GDP(亿元)755.67673.82176.04所占比例(%)31.3428.547.46非农GDP(亿元)754.48623.47151.82非农GDP所占比重(%)99.8492.5386.24非农劳动力比重(%)-98.85-

资料来源:整理自《2006南京统计年鉴》

2008(1)

代城市研究言,主城内户籍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比周边地区慢得多。

3.1.3 主城外围地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与中心城差距逐渐缩小

2005年南京郊县(浦口、栖霞、雨花、江宁、六合、溧水、高淳)的地区生产总值为849.8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5.25%,比刚刚区划调整后的2003年增加了9.62%。2007年上半年,郊县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高于全市13.8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郊县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579元增加到7045元,增幅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3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差距由“十五”期间的滞后3个百分点缩小到2.6个百分点。

3.1.4 南京大都市区内已经形成了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

南京地铁一号线于2004年6月实现全线轨通目标,现已开工实施一号

线南延线和二号线的建设。随着地铁、过江通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南京中心城与各新城、新市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往返于中心城和各新城、新市区之间的通勤圈不断扩大,通勤人口不断增加。

3.1.5 外围新城、新市区的建设与功能日益完善

外围的新城、新市区公共设施已

经基本实现与主城的对接,功能也逐渐综合化,形成一个个对主城产生反向吸引作用的综合功能组团。例如河

西、江宁、江北等地的居住区建设已经吸纳了大量的城市居民;布局在仙林和方山的大学城已有多所在宁高校正式入驻,并带动了仙林和江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居住人口迁移而配套的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也在更大范围内有机布局。

综上所述,南京的产业布局、外围郊县经济的发展、人口变动迁移趋势等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大都市区化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南京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大都市区化阶段。

3.2 大都市区化对未来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

大都市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可作为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区域协调和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一个大都市区内跨市县的问题,可以在大都市区的组织形式内协商解决;跨大都市区间的问题,可以以大都市区为单元协商解决(谢守红,2004)。这样可以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化等问题,实现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

重新认识中心城市的地位是大都市区化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影响。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变革,制造业空心化,零售业重心、就业重心向郊区转移,城市经济转型,中心城市地位受到空前的挑战。但是,中心城市地位是无法否定的。首先,中心城市在大都市区中仍居核心地位。中心城市的首要功能是集聚效应,

这是城市经济

图1 南京户籍人口增长速度图

2008(1)

代城市研究的最本质特征,这一特征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即使在郊区吸引了大量经济活动的情况下,也是不可置疑的。其次,中心城市的地位会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而有所变化。中心城市开始具有金融和管理中心的特征,制造业中心的特征开始明显弱化(王旭,2006)。

结论

大都市区化是在全球化、电讯化和快速交通体系影响下的一种全球特大城市地区城市化地域形态。与传统单向职居分离的美国式郊区化的最大不同在于:大都市区化更加强调人口分布与城市功能重构的相互匹配,因此它并不是简单的再现中心城市与郊区的二元关系,而是倾向于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城市型地域结构。目前中国沿海的许多特大城市地区都已经开始进入了大都市区化的阶段,在城市与区域发展模式转型的这一关键时刻,一方面,我们要切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资源、功能配置的新要求,积极以新的思维和新的模式来推进地区城市化;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中国日益趋紧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避免低水平的城市蔓延的发生,通过交通与用地的有机组织以及严格的空间开发管制,来塑造一个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注释:

① 第一次城市化浪潮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欧美国家城市化大发展,1925年前后达到高峰;第二次城市化浪潮是20世纪中叶以来的民族解放运动带来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城市化大发展。参考文献:

[1] 杨汝万.全球背景下的亚太城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 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 国家建设部编写组.国外城市化发展概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长沙:岳麓书社,2003.

[5] 曹建云.世界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西北人口,2003,92(2):52-54.

[6] 谢守红.大都市区的概念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探讨与研究,2004,(2):6-9.

[7] 王兴平.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J].城市规划汇刊,2002,(4):56-59.

[8] 高丰,宁越敏.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探讨——基于“五普”分县数据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58-64.[9] 仇保兴.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国范例——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7,31(6):9-15.

[10] 王旭.20世纪后半期美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趋同现象及其理论意义[J].世

界历史,2006,(5):4-14.

[11] Emrys Jones.Metropolis: World’sGreat Cities [M].Long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136.

[12] Kenneth Fox. Metropolitan America:urban life and urban policy in the UnitedStates, 1940-1980 [M].Mississippi: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86.54-56.摘要:

大都市区化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在中国,大都市区化已经在一些高度城市化地区出现。本文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归纳出大都市区化的特征,并将之运用到对南京实证案例的考察上。

关键词:

大都市区化;新型城市化;特征;南京

Abstract: Metropolitanization is the se-nior p hase o f urb an izatio n in the Hesperia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China,it has also emerged in some areas where urbanization is highly developed. On the b a s e o f s o m e r e s e a r c h o n metropolitanization in the Hesperia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with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 me characteristics of metropolitanization. At last,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us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case of Nanjing.

Key words: Metropolitanization£?new-sty le urb an ization ; ch aracteristic;Nanjing

城市化发展对南京城市增温的影响分析_周彦丽 (1)

城市化发展对南京城市增温的影响分析 周彦丽1,景元书1,赵海江1, 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2.张家口市气象局,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 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非线性拟合法,分析了南京市1980—2006年城市化进程,并选取了年平均最高、最低 气温和年平均气温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城市化与城市化增温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效应与温度变化的线性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化效应对城市增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0—2006年南京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化增温影响关系显著,城市化与增温呈显著相关;城市化对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年平均气温的影响次之,对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影响最小;1981—1998年城市化效应对城市增温的影响远远小于区域气候的影响,但1998—2006年前者的影响程度大于后者,增温率将近为后者的2倍。这说明,近年来南京市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度变化已超过自然因素造成的变化,城市化增温趋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与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相吻合。 关键词:城市化,增温,层次分析法,非线性拟合。中图分类号:P461+.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08年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1]:最近100a (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56—0.92)℃,比第三次评估报告给出的100a (1901—2000年)上升0.6(0.4—0.8)℃有所提高。全球气候继续呈现变暖趋势,这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城市气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然而,实际上城市气候的影响因素除了来自全球气候背景的变化外,更重要的是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影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人口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城市作为能量消耗的中心,却又因为下垫面性质的改变而缺少植被的光合作用,结果导致市区大气中的烟尘与CO 2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 引起大气辐射与热力性质改变,加上人为热能的作用,形成热岛效 应。城市化和城市增温已经给城市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3]。因此,研究城市化发展及其对城市增温的影响,正确认识城市增温的原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增温的影响做了很多研究。例如,Chung 等[4]研究表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造成韩国50多年间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其对地区增暖的贡献在某些季节里甚至超过了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幅度。Zhou 等[5]对中国东、南部地区气候变暖幅度的研究发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城市化对这些地区造成的平均气温增温速率达到了0.05℃/(10a ),远高于以前的一些估计。 林学椿等[6-8]研究了1951—1989年中国气候变化,北京地区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及北京城市化与热岛强度的关系。 唐国利等[9]研究了近44a 南京温度变化特征,通过不同类型城市间温度变化的差异反映了城市化影响的复杂性。 文中应用层次分析(AHP )和非线性拟合的方 收稿日期:2009-12-07;修订日期:2010-01-26.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项目(编号:BS2006059). 作者简介:周彦丽(1979—),女,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大气物理及大气化学.E-mail :hjzhao602@https://www.doczj.com/doc/8511814809.html, 文章编号:1007-9033(2010)02-0043-05doi :10.3969/j.issn.1007-9033.2010.02.006 气象与减灾研究 METEOROLOG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RESEARCH 第33卷第2期2010年6月 Vol.33N o .2Jun.2010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上课教师:陈昌伟时间:2012.4.16(周一)下午第一节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1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城市化的各个过程总结出来政府政策、工业化、要素集聚、外资和信息化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由近及远、以小见大。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而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可具体表述为;( 1 )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的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城市化;( 3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过程。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城市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中国城市化最早开始的地区之一,也是如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1年苏州市的统计数据城镇化率已超过百分之七十。 表1. 年份人均GDP(元)GDP(亿元)城市化率(%)三产结构2001 30000 1760 54.2 5.3:56.7:38 2002 35700 2080 58.1 4.4:58.2:37.4

2003 46793 2802 62.3 2.8:63.1:34.1 2004 56992 3450 63.3 2.2:65.7:32.1 2005 66826 4026.52 65.4 2.0:66.8:31.2 2006 78308 4820.26 66.5 1.9:65.4:32.7 2007 91346 5700 67.3 1.7:63.7:34.6 2008 106412 6701.3 67.8 1.6:62:36.4 2009 116850 7400 68.7 1.8:58.8:39.4 1.城市化进程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苏州城市化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洪银兴陈雯把江苏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镇化;二是城镇城市化;三是城市现代化[1]。本文根据其定义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了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发展时期。八十年代初,在农村联产承包制推行和乡镇工业兴起的双重作用下,苏州出现了农村劳力大规模转移的高潮,120余万农民进厂进镇。乡镇工业产值成为全市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小城镇也随之迅速扩张。但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建设时期。九十年代初,苏州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形成,标志着苏州进入了城市现代化的新阶段。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进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共识,竞相进行老

高中地理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教学目的: 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 2、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难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情分析: 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二也已对城市化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是将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想来,并分析某区域的这一进程。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中的图片,问题: 1、三个指标分别代表什么?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 2、就三个指标来看,中国与国际通用标准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农业比重已减少,但人口离标准还很远。————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不尽人意。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什么是城市化? 回忆必修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哪几个? 城市化概念(教材) 2、什么是工业化? 问题:什么是工业化?(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概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指标:教材上的三个及评价水准。 探索活动图:中国与国际标准的对比。从农业产值看,我国已进入工业社会,而从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看,任重而道远。 工业化: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 城市化:农业人口(第一产业)——城市人口(二三产业) 二者从其内涵上必有其相近的一方面。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3、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发展、农民入城、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2)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业化进程。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与城市化新特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1)、相同点:经历了大大致相同的历程: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基本同步增长——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经过工业化,随后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这是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菜的一般规律。

南京市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南京市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南京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13年的GDP总额超过1293亿美元,人均GDP达到了15851美元,南京市的城镇化发展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快速推进。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我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相关资料,得出了对此类发展问题的初步分析。 “城镇化”是由我国学者创造的新词汇,是1991年由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的理念获得了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城镇化的一般定义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进行论述: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环,借改革的东风和省会城市的优势,坐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

生活水平在增长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在此我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数量的过快增加。2013年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为818.78万人,户籍人口643.09万人,流动人口175.69万,城镇化率已达到80.5%,排全国第7位,主城已完全城镇化。虽然外地人口大量迁入作为主要的增长途径,可以带来更多的劳动力,为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相应贡献,但是这也增加了许多社会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包括教育、住房和交通等资源,同时也给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压力,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由于每个方面都有大量问题要做反映,因此我分别对刚才提到的三个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 1.目前仍有许多居民仍住在棚户区内,住房环境恶劣,“脏乱差”成了这里的代名词;不少居住在城中村的外来务工者,由于多数文化素质较低,从事的都是高强度但回报不高的工作,因此会对社会上其他生活条件较好的人产生反感心理,容易诱发各类犯罪行为,给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 2.当前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教育资源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出现了供应不足的情况,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许多家长争相择校,为的只是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不要耽误前途;然而另一方面,许多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却面临没有户口无法就近入学的尴尬局面,只能回到户籍地就读,或者到专设的教学质量一般的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就读,这对社会的公平正义会造成极大伤害。 3.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大量外地的剩余劳动力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打工者进入到南京,加入到建设大军当中。同时随着高等教育事业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1 陶炎武 一 城市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出现了,但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城市作为一种社会聚落形式,只是到了工业社会才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在工业革命前,城市虽然存在了四千多年,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产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集中的现代化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的小商品生产,城市从数量、规模、布局、形态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城市是以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的数量和性质的根本变化为开端的。工业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业化促使人类的居住形式由分散走向集中,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第二,工业化使城市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广泛渗透到农村,冲击破坏农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口流通方面的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2)地域景观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状态在地域方面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3)经济领域的城市化现象,即第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向城市集中、集聚的过程;(4)社会文化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普及。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同时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大规模入侵中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大批通商口岸,损害中国主权,掠夺大量侵略特权,他们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建租界、开银行、办工厂,建教堂、办学校、医院等,残酷地剥削奴役中国人民,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对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品抵挡不住廉价的洋货进攻,销路日渐狭小,城市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作为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纺织业也走向衰退,农村经济开始向为城市服务的单一种植、饲养经济转变,通商口岸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潮水般涌入城市谋生,这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机器生产的威力及其带来的丰厚利润,刺激中国社会一批有钱者如官僚、商人、买办、华侨投资办厂,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巩固其统治,也兴办了一批军事工厂,如民用企业,到甲午战争前夕,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103家,资本总额2600余万元,民族资本工厂100家,资本200万元,1洋务企业44个,资本2000万元左右,所有这些工厂绝大多数分布在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瓦解加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列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增长较快,1912年) 1920年间新登记的工矿数是418家,新增资本额达15858万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重视实业建设, 1931年废除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厘金制度,统一货币,提高进口关税率,到1939年,全国核准登记的工厂达3849家(不包括日占东北),o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突破了通商口岸范围,随着铁道的修筑,航运的扩大,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也成为新产业的聚集地,并逐渐发展为城市。 二 新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第一,工业化促进了旧城面积的扩大和一批新城市的出现。开埠前的上海城区面积不足千亩,开埠后列强纷纷在上海抢战租借地,1914年,租界区占地近5万亩,昔日芦苇丛生的外滩一变而成繁华的十里洋场了,?与此同时,中国商人大力开发闸北,修路建桥、开办工厂,原先/荒辟冷落、人迹罕至0的闸北成为上海又一新的繁华区,开埠前的汉口镇基本附着在汉水入江口上,因此古汉口的土码头、街道多集中在汉水之傍, 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11月1收稿日期:1997)09)15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5-0783-04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① 马晓冬1,2,沈正平1,2 (1.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徐州 221116;2.徐州师范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中国江苏徐州 221009) 摘 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关键词: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规模结构;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区域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②城市水平的空间分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一直引领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十五”以来,江苏把城市化战略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1],并明确提出将在全省构建三个都市圈(徐州、苏锡常和南京都市圈)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和连通城镇聚合轴)的城镇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的城市化空间模式。2004年底,江苏的城市化水平已达48.2%,高于同期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但是,江苏也是城市化区域差异较大的省份之一,占全省人口43.4%、土地51.1%的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全省近10个百分点,更落后于苏南地区26个百分点。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已经较明显地影响了全省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 1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 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来检验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特征,即对城市位序—规模进行定量描述。Pareto模型见公式(1): N=A P-D i(P≥P0,D>0)(1) 式中:N为城市人口规模大于门槛城市人口P 的城市数,P 为城市人口规模,A为系数,D为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维数,其倒数1ΠD就是城市规模的Zipf维数。其相应的双对数曲线的表达式为: ln N=ln A-D(ln P i)(2) 以江苏省城市人口规模为横坐标,大于最小的县城人口的城市数目为纵坐标,绘制2000年和2004年的城市位序—规模曲线(图1),可以发现两个时相的曲线几乎是平行的。运用线型回归对两条曲线进行拟合,可以得到江苏城市体系结构的位序—规模拟合函数分别为公式(3)、公式(4): ln N2000=6.7506- 1.1785ln P i(R2=0.9746)(3) ln N2004=6.9497- 1.1703ln P i(R2=0.9724)(4) 两条曲线拟合函数的判定系数R2均大于0.97,说明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城市组织系统,可以对其进行特征分析或结构预测。 在Pareto模型中,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D、Zipf维数和系数Ln A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它们还有刻画城市体系格局特征和状态演化的作用。其中,分维值D和Zipf维数可以用来反映城市系统的均衡程度。仵宗卿等(2000)将D值称为“ 均衡度”指数,均衡度指数越大,各城市间的规模就越接近,相互之间的差距就越小,城市体系就越均衡,城市首位度就越低;相反,城市规模就越不均衡,城市首位度就越高[2]。 图1 江苏省城市人口规模—位序曲线(2000、2004年) Fig.1 R ank-size curves of urb an population of Jiangsu in2000,2004 江苏城市体系的分维值D 2000 和D 2004 分别为1.1785和1. 1703,其相应的Zipf维数(Zipf=R2ΠD)分别为0.831和0. 827。两个时相的分维值D均大于1,而Zipf维数均小于1,说明总体上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比较平稳,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从2000年到2004年,分维值D由1.1785降至1.1703 (图1),一方面反映江苏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另一方面表明2000年以后,江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集中性在缓慢增强,城市的首位度在缓慢提升。 第27卷第5期2007年9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7,N o.5 Sep.,2007 ①收稿日期:2007-05-11;修回日期:2007-08-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B JL072)、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05JZ D00038)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06JS B JL004)联合资助。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进展战略与规划 杨涛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1、都市化进程中南京都市交通面临的挑战 依照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化进程,将以大都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内向外,由外向内,伴随着都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积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必须指出,南京以后的都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机动化同时进展的。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这种联动效应既将使南京交通进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将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以后在国家和区域进展中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都市进展区的健康成长与发育;阻碍着南京主城和中心区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爱护和人居环境质量。

1.1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决定着南京的区域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 从广域层面看,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差不多加入WTO,因此,不管从国家、区域依旧南京自身进展的要求考虑,南京既有条件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进展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的都市。为此,南京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国际联系机动性,也即必须开发便捷的客流和物流国际联系通道或平台。 其次,南京所处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在不久的今后向大都市连绵区进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沪宁杭密集的城镇群,人口素养高,文化教育发达,产业层次高,外向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要形成如此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一体化的沪宁杭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沪宁、沪杭、沪甬、沪嘉以及宁杭等高速公路对改善本地区城镇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本地区都市间经济、产业的合作和信息、人才、资源的流淌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按照国际上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备性、便捷性、充分性和可靠性来衡量,本地区既有的和规划的交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苏州市总体规划要求,苏州高新区西北部地区将以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绕城高速公路、世纪大道及沿太湖公路等为交通骨架,实施出口加工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东渚开发分区、通安开发分区及旅游度假区组团开发、平行推进,努力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湖光山色秀美,适合创业和居住的湖滨城市。 苏州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新构想:双城两片 2010-04-13 09:45 我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通过专家论证 苏城新构想:双城两片 苏州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制图胡建益 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 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 “T轴双城两片”结构 T轴指主城城区(古城和高新区)、新城城区(主要是园区)构成东西向横轴,相城和吴中片组成南北向纵轴;双城由主城城区和新城城区组成;两片

指围绕吴中和相城形成的城市功能片区 千年古城如何展现古今文明辉映的新气象,都市形态如何与世界著名城市相媲美。苏州从去年3月就启动了《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2008—2020)》(以下简称总体设计)的规划研究。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分析、设计和论证,昨天,这份事关苏州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通过了国内专家的论证,这也标志着苏州诞生了第一份城市总体设计。它将与《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配合使用,作为指导苏州中心城区各项规划建设的依据。 现有的“4+1”格局难以形成统一规划 【现状】 苏州是一个有机整体,可是长久以来东、南、西、北、中相对分隔的“4+1”格局,很难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如高架路导致对城市交通、景观和功能的分割,快速路两侧形态杂乱,风貌参差大,建筑品质悬殊。苏州固有的城市水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反而成了区块、路段、街道划分的界限。 目前的高新区、相城、园区、吴中、老城分散建设,失去了整体性,各自建构完整体系,反而加剧了分割。昨天与会专家认为,苏州城市现状结构较为“破碎化”,各片区次结构脱离主结构,相互错位,亟须统筹设计。 【规划】 权威调查显示,苏州最引以为豪的方面,只有%的市民选择经济高速增长,而有%的市民选择悠久的历史文化,18%的人选择优美的自然环境。这说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苏州,城市亟须一个融合人文景观、自然山水的协调统一的城市设计“蓝图”。于是总体设计提出,苏州城市发展总目标为“青山清水,新天堂”;具体为“文化名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四大分目标。苏州城市设计总体策略为:和合强心,融通健体。协调各区发展,完善功能、交通、景观系统,打破片区分割,推动各个城区加速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苏州中心城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为: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 “十字轴带”就是集中建设十字交叉的两条功能、交通、景观复合轴。

江苏的城市化概况

一、江苏城市化发展概况 (一)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特征的发展特点研究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都有相似的发展轨迹。在此过程中,城市化的形态特征和内在机制都发生着较为显著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城市化水平可分为初期阶段(20%以下)、中期阶段(20%~50%)和高级阶段(50%以上),对应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为: (1)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农村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在50%以上,第二、三产业各占20%左右。美国1870年城市化水平为25.7%,其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51.5%、24.7%、23.8%。 (2)在城市化中级阶段,农村经济已退居次席,城市经济全面崛起。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相继上升,双方地位互换。如美国1910年城市化水平为53.4%时,其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依次为:33.4%、31.4%、35.2%。 (3)在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就业比重达到50%以上,第二产业则稳定在30%左右,第一产业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如美国1970年城市化水平为74%时,其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2%、34.4%和62.4%。 (二)江苏城市化进程阶段判断及对应的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稳步推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不断扩大的城市建设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稳步推进了全省城镇化进程。全省每年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05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774.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0.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5个百分点,其中,市人口为2273.20万人,镇人口为1501.42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30.41%、20.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699.8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9.50%。与2000人口普查年相比,全省城镇人口增加了733.8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个百分点,比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水平高2.2个百分点。 图1全国、江苏城市化水平变化图

《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出炉

《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出炉 2014-07-10 江苏省房地产业协会 文章来源:金陵晚报 人口 从1060万人到950万人,这是晨报记者在《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现的最大变化之一。记者查阅到,在5年前南京曾经公布过一份《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2010-2020年)。在这样的一份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南京市域总人口将达1060万,成为一座“千万级的城市”。 不过,在昨天公布的《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版本当中,人口总量的数字却变成了950万左右,并且提出城镇化的水平要稳定保持在83%左右。新的规划让南京止步在了千万级大城市的“门外”。 城市化 据了解,目前南京城市化率已经超过80%,服务业增加值超过50%,已进入率先实现现代化、加快城市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 从追求人口的数量到追求城市的合理结构以及功能提升,此次《规划》拿出的药方是区域城市化。具体来说,首先就是把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市民化放在了重点任务的第一位,明确提出:到2020年解决好三个200万人的问题,一是实现约200万常住人口市民化,二是引导约200万人进入新城新市镇,三是实施约200万人的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和宅基地置换。 同时,南京将对往届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按不同条件,分层次落户,取消在宁高校应届毕业本科生落户限制,对创业人才准予本人落户变为家庭落户,以尽可能多地吸纳人才。 划定功能区域,为南京建设副城 同时,南京将突出铁北、下关滨江、高铁枢纽、燕子矶、铁心桥—西善桥寺、麒麟科技创新园等片区的改造提升,着力改变当前“城中村”破败混乱状态。下一步,南京城市将进一步“南拓北展”,今年全面启动江北新区各项建设,2020年初步建成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市化示范区,远期建成现代滨江田园智慧新区。同时引导原南部新城区域逐步融入主城,建设体现生态低碳发展特

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

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特征及原因 摘要: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不同阶段城市化概况,从经济结构以及深层机制上对城市政策的制定进行了新的剖析。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简介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为城镇化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辞海》对此的解释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总的来说,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2、我国近代城市化概况 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有了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在宋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虽然经历了元代外族入侵的重创,但至明朝已然出现了以私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进入近代以后,进入近代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开始在中国出现,但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化也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模式。首先是入侵带来的脱离自身独立发展的殖民地色彩,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不得不根植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其次是商业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工业难以吸收过剩劳动力,城市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有限。再次是自然灾害和传统“小农经济”瓦解的天灾人祸夹击下农民被迫涌入城市谋生,带来消极的城市化效应。 二、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百年以来政局动荡、战争不断的混乱局面,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全新时期。但纵观建国六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其过程也非一帆风顺,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57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全国上下于一片废墟之中呈现出“百废待兴”的状貌。据国民政府内政部1947年编印的全国行政区域简表,1947年全国共有69个设市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调整新设,1949年底城市数增加到136 个,建制镇2000多个,城镇人口4900 万。 1949年至1952年三年历史上又被称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率从10.64%上升到12.46%,城镇人口增长率为7.5%。这一时期对交通运输建设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的大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此外,农村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劳动力结构改变同产业结构改变基本同步。加之尚未对城乡人口流动进行控制,因此人口增长率较高。 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其突出特征是进行了156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这一时期,我国新设城市八座,并形成了一批工业基地。 尽管此时的城乡经济发展还没有显露出严峻的问题,但这一时期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无疑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城市政策和人口政策等埋下了伏笔。 首先是产业结构重型化。“一五“期间,国家的建设和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规模巨大、用现代技术装备的重型工业。重工业投资是轻工业的7.8倍,占工业总投资的85%,增长速度是轻工业的2倍。在工业部门内部,投资又集中在直接生产部门,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严重

2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五原一中张文慧 一.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分析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感受城市的变化。(以深圳为例)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的探讨,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4、在问题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逐步提高合作学习、互相学习的能力。 5、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并能由此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的发展之路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三.课型目标分析论证: 1.课型目标的准确性分析: 课标解读: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第一,以某城市为案例,结合该城市时间上的变化来掌握城市化的过程。 第二,运用收集的包括文字、图表、影音等各类资料说明城市化过程表现和影响。 第三,在资料的分析中落实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等重点知识,提高图文转换、概括表述等地理学习技能,培养一定的地理素养。 培养学生充分运用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地理事像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的能力,关键点是能透过现象找出本质。学生通过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学习,基本能分析某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并结合生活经历或相关知识,说出所熟知的城市变化。然而,学生受活动时空范围限制,对城市化这个概念及其动态时空发展过程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应该提供适当的资料作为案例或者情境,以便让学生对城市化有全面的认识。 2.课型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城市化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对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其二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其三是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本节内容与第三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一)从城市化的概念入手,先讲城市化的主要特征,然后分析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乡村地区的影响。(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教材简单介绍了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原因,内容包括城市化的一般前提、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两个方面。(三)城市化的特点本部分教材是以:“阅读”和“活动”形式出现的,分别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直接导致了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本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的活动设计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学生比较容易了解,容易掌握城市化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学习起来更容易参与活动,探索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生成性问题为城市化动力机制,内容包括城市化的一般前提、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解决此问题可设小问题(1)原始社会有城市吗?(2)城市是人类社会第几次社会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3)利用“城市人口比重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图”,引导学生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从而得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绝大部分学生完成本节内容学习学习难度不大。 3.课型目标的弹性分析: 我校学生来源于农村,基础不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由于学生来自农村,对城市环境及其发展可能感到陌生,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上呈现并不生动,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设计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而新课标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所以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图表及文字资料,面向全体学生,设置难度适中的一系列问题,生生合作,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对地理事像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从而独立探究得出结论,激励成功,享受学习乐趣。

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复同意前天已正式公布,撤销沧浪、平江、金阊三区设立姑苏区,吴江撤市建区。历史上,苏州市区经过数次区划调整,比如2001年,吴县市撤市设立吴中、相城两区,苏州主城区从409平方公里扩大到1650平方公里;2011年,吴中区、相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700亿元和421亿元,相当于撤市建区前吴县市的6倍,这还不包括划归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部分……这一组数字,生动诠释了行政区划重大调整,给苏州中心城市发展带来的能级大跳跃。 11年前的吴县市撤市分设两区,是距今最近的一次苏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重大调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2001年2月,苏州市撤销吴县市,在原吴县市管辖区分别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其中,吴中区面积767平方公里,人口56.32万,相城区面积490平方公里,人口40.2万。行政区划调整后,苏州市区面积增加了120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增至205.9万。由此,一个以古城区为核心的组团式大市区形成,苏州中心城市实现了由古城向现代化城市的又一步跨越。经过这次调整,苏州市区彻底走出了河街并行、粉墙黛瓦的小巷,苏州继新区开发、将千年古刹寒山寺从姑苏城外“搬”到城内后,又将区划范围延伸到了太湖之滨。“小苏州”一词离苏州渐行渐远。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原吴县市地区发展能带来什么,对苏州中心城市发展又影响几何?此后10多年间,本报一直在关注。如今,通过对本报记者在吴中区、相城区建区10 周年之际采写的相关报道的回眸,这些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吴县市撤市设吴中区、相城区,是苏州拓展空间的必然趋势。在接受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辐射过程中,苏州原有市区空间已不能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载,33.5%的城市化率与后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水平间的落差越来越大。而吴中、相城建区后,抢抓机遇推进城市化,加快与苏州城区无缝对接,极大地推动了苏州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据2011年2月本报报道,建区十年来,吴中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形成了以老城区为中心,向运河东郭巷片区和越溪东太湖两个方向辐射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2%,曾经的苏州城南已变成苏州南城;建区以来,相城这座“苏州最新城”的城市化率每年以近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10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扩大到了50平方公里。 快速的城市化,也带动了吴中、相城两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据本报报道,建区10年中,吴中区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22.2亿元增至602.3亿元;年地方财政收入由5.4亿元增至60亿元,2010年该区镇村两级集体总资产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0元;十年中,相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55亿元增加到36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9亿元增加到37亿元,农村村级集体收入增长3倍,平均水平达59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27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升到14220元,分别增长3.8倍和2.6倍。 区划调整后,吴中区在太湖保护开发方面大手笔不断,为生态苏州建设增添了新彩。据2011年2月本报报道,2006年,该区投资1亿元疏浚太湖流域水系河道;2007年,该区最后一个采石宕口关闭,山体覆绿工程全面实施;2008年,该区11.9万亩太湖养殖网围被拆除,苏州“母亲湖”重现碧波美景;2008年以来,该区完成旅游项目投资近57亿元,穹窿山景区、旺山景区、太湖水底世界、渔洋山景区、白象湾景区等成为环太湖旅游的新亮点。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涛 (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1、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 根据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以大城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向外,由外向,伴随着城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积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必须指出,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机动化同时发展的。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这种联动效应既将使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将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地位和都市圈的有效构建;影响甚至决定着都市发展区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影响着主城和中心区作为都市圈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 1.1 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决定着的区域地位和都市圈的有效构建 从广域层面看,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已经加入WTO,因此,无论从国家、区域还是自身发展的要求考虑,既有条件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发展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的城市。为此,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国际联系机动性,也即必须开辟便捷的客流和物流国际联系通道或平台。 其次,所处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向大都市连绵区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以为龙头,、为次中心的沪宁杭密集的城镇群,人口素质高,文化教育发达,产业层次高,外向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要形成这样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一体化的沪宁杭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沪宁、沪杭、沪甬、沪嘉以及宁杭等高速公路对改善本地区城镇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本地区城市间经济、产业的合作和信息、人才、资源的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按照国际上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备性、便捷性、充分性和可靠性来衡量,本地区既有的和规划的交通网络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构建高度一体化的大都市连绵区的需要。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间既要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同时也存在相互竞争。处在长江三角洲的西端,承担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辐射交流的支点作用。尽管近年来向周边地区辐射的高速公路通道建设非常迅速,可以说处于全国领先,然而,如果我们跳出看,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大京九铁路、长江过江通道、沿海大通道等,作为国家级的交通枢纽地位正在被削弱!因此,在区域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位置。 第四,作为省会城市,处在省的西南端,紧靠省相对发达的皖江经济带东端。其交通经济区位既有利又有弊。从省外看,与皖江经济带中的马、、等城市交通联系非常便捷,都在100公里交通圈之,相比省会还要便捷。而从省看,同样100公里交通圈,与联系的只有、两市,并且受到以及处在都市圈次一级的锡常都市圈的吸引,它们对都市圈的认同感远远低于省外的马、、等。都市圈必须提供更为便捷可达、舒适可靠的快速交通体系,才能增强都市圈城市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处在距离100-200公里之间的北欠发达城市、宿迁,以及的、宣州、等城市,都有向都市圈贴近和加盟的愿望,关键还是要靠便捷的交通联系。随着交通方式的转变、升级,空间距离的概念可以被弱化,时间距离以及交通的可靠性和舒适性则是决定性。如何以时间的概念来衡量,通过快速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构建一小时都市圈,是都市圈规划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同时并存的。而合作也好,竞争也好,都离不开综合交通体系的支撑。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决定着的区域地位和都市圈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