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创新思维】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技术创新思维】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技术创新思维】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技术创新思维】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TRIZ理论

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TRIZ理论15分钟解决问题

阿奇舒勒的创新理论给产品的革新和改良带来了划时代的作用,他根据大量数据研究得出了40个发明原则。创新不再是盲目地“等灵感”,而是有的放矢地针对具体矛盾进行创新思考。它提出创新性、系统性解决最复杂技术问题的普遍法则,开发您和您的企业解决技术创新问题的最大潜能!

让我们记住Altshuller那句经典的名言“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TRIZ理论15分钟解决问题。”

1.分割原则

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

2.拆出原则

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

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

3.局部性质原则

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4.不对称原则

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例:防撞汽车轮胎具有一个高强度的侧缘,以抵抗人行道路缘石的碰撞。

5.联合原则

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多功能原则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玛特廖什卡'原则

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其特征是,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在苏联发明证书0462315中,也采用该解决方案来缩小变压器压电元件输出部分的外形尺寸。在苏联发明证书~304027中,金属拉制设备的"玩偶"是由拉摸组成.

8.反重量原则

a.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b.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例:"调节转子风力机转数的制动式离心调节器安在转子垂直轴上。其特征是:为了在风力增大时把转子转速控制在小的转数范围内,调节器离心片做成叶片状,以保证气动制动" (苏联发明证书167784)。

有趣的是,在发明公式申明显地反映了发明所克服的矛盾.在给定的风力和给定的离心片质量的条件下,获得了一定的转数√为了减少转数(当风力增大时),必须增大离心片质量;但离心片在旋转,很难靠近它。于是矛盾这样消除,使离心片具有形成气功制动的形状,即把离心片制成具有负迎角的翼状。

总的设想显面易见:如果需要改变转动物体的质量,而其质量又不能按照一定的要求改变,那么应使该物体成为翼状的,改变翼片运动方向的倾斜角度,便可获得需要方向的附加力。

9.预先反作用原则

如果按课题条件必须完成某种作用,则应提前完成反作用。

例:杯形车刀车削方法是:在车削过程中车刀绕自己的几何轴转动。其特征是为了防止产生振动,应预先向杯形车刀施加负荷力,此力应与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力大小相近,方向相反" (苏联发明证书~536866)

10.预先作用原则

a.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b.预先将物体安放妥当,使它们能在现场和最方便地点立即完成所需要的作用。

11"予先放枕头"原则

以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手段补偿物体的底可靠性。

例:"用等离子束加工无机材料如光纤。其特征是:为提高机械强度,预先往无机材料上涂敷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溶液或熔融体" (苏联发明证书522150)。还有人事先涂敷可使小裂缝愈合的物质。按苏联发明证书456594的办法,树枝在锯掉之前套上一个紧箍环,树木感该处有" 病",于是向那里输送营养物质和治疗物质。这样,在树枝被锯之前这些物质便积聚起来,锯后锯口会迅速愈合。

12.等势原则

改变工作条件,使物体上升或下降.

例:有一种装置不必使沉重的压模升降;这种装置是在压床上安装了带有输送轨道的附件(苏联发明证书264679).

13、"相反"原则

a、不实现课题条件规定的作用而实现相反的作用.

b、使物体或外部介质的活动部分成为不动的,而使不动的成为可动的.

c.将物体颠倒.

例:在研究课题9(关于消除灰尘的过滤器)时,我们介绍了苏联发明证书156133,过滤器用两块磁铁制成,在磁铁之间是铁磁粉末。7年之后又有了苏联发明证书319325.它的过滤器是相反的:对液体或气体进行机械清洗的电磁过滤器,它包括有磁场源和颗粒状磁性材料制的过滤元件,其特征是,为降低单位耗电量和提高生产率,过滤元件放在磁场源的周围,以形成外部闭式磁路。

14.球形原则

a.从直线部分过渡到曲线部分,从平面过渡到球面,从正六面体或平行六面体过渡到球形结构,

b.利用棍子、球体、螺旋。

c.从直线运动过浑到旋转运动,利用离心力。

例:把管子焊入管栅的装置具有滚动球形电极。

15.动态原则

a、物体(或外部介质)的特性的变化应当在每一工作阶段都是最佳的。

b.将物体分成彼此相对移动的几个部分。

c.使不动的物体成为动的.

例:"用带状电焊条进行自动电弧焊的方法,其特征是,为了能大范围地调节焊池的形状和尺寸,把电焊条沿着母线弯曲,使其在焊接过程中成曲线形状" (苏联发明证书258490)。

16.局部作用或过量作用原则

如果难于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则应当取得略小或略大的功效。此时可能把课题大大简化。

17.向另一维度过渡的原则

a.如果物体作线性运动(或分布)有困难,则使物体在二维度(即平面)上移动。相应地,在一个平面上的运动(或分布)可以过渡到三维空间。

b.利用多层结构替代单层结构。

c.将物体倾斜或侧置.

d.利用指定面的反面.

e.利用投向相邻面或反面的光流。

技法17a可以同技法7和15b联合,形成一个代表技术系统总发展趋势的链:从点到线,然后到面,到体,最后到许多个物体的共存.

例:"越冬圆木在圆形停泊场水中存放,其特征是,为了增大停泊场的单位容积,和减小受冻木材的体积,将圆木扎成捆,其横截面的宽和高超过圆木的长度,然后立着放"(苏联发明证书~2236318)。

18.机械振动原则

a、使物体振动。

b、如果巳在振动,则提高它的振动频率(达到超声波频率)

c.利用共振频率。

d.用压电振动器替代机械振动器。

e.利用超声波振动同电磁场配合.

例:"无锯末断开木材的方法,其特征是,为减少工具进入木材的力,使用脉冲频率与被断开木材的固有振动频率相近的工具"(苏联发明证书~307986).

19.周期作用原则

a.从连续作用过渡到周期作用(脉冲).

b.如果作用已经是周期的,则改变周期性。

c.利用脉冲的间歇完成其他作用。

例:用热循环自动控制薄零件的触点焊接方法是基于测量温差电动势的原理。其特征是,为提高控制的准确度,用高频率脉冲焊接时,在焊接电流脉冲的间隔测量温差电动势(苏联发明证书9336120)。

20.连续有益作用原则

a.连续工作(物体的所有部分均应一直满负荷工作)。

b.消除空转和间歇运转。

例:加工两个相交的圆柱形的孔如加工轴承分离环的槽的方法,其特征是,为提高加工效率,使用在工具的正反行程均可切削的钻头(扩孔器)'(苏联发明证书M262582)。

21.跃过原则

高速跃过某过程或其个别阶段(如有害的或危险的)。

例:"产胶合板时用烘烤法加工木材,其特征是,为保持木材的本性,在生产胶合板的过程中直接用300~600?C 的燃气火焰短时作用于烘烤木材"苏联发明证书338371)。

22.变害为利原则

a.利用有害因素(特别是介质的有害作用)获得有益的效果。

b.通过有害因素与另外几个有害因素的组合来消除有害因素。

c.将有害因素加强到不再是有害的程度.

例:"恢复冻结材料的颗粒状的方法,其特征是,为加速恢复材料的颗粒和降低劳动强度,使冻结的材料经受超低温作用" (苏联发明证书N~409938)

23、反向联系原则

a.进行反向联系。

b.如果已有反向联系,则改变它。

例:"自动调节硫化物沸腾层焙烧温度规范的方法是随温度变化改变所加材料的流量,其特征是,为提高控制指定温度值的动态精度,随废气中碥含量的变化而改变材料的供给量"(苏联发明证书302382)。

24."中介"原则

a.利用可以迁移或有传送作用的中间物体

b.把另一个(易分开的)物体暂时附加给某一物体。

例:"校准在稠密介质由测量动态张力仪器的方法是在静态条件下装入介质样品及置入样品中的仪器。其特征是,为提高校准精度,应利用一个柔软的中介元件把样品及其中的仪器装入" (苏联发明证书354135).25.自我服务原则

a、物体应当为自我服务,完成辅助和修理工作.

b.利用废料(能的和物质的).

例,一般都是利用专门装置供给电焊枪中的电焊条.建议利用电焊电流工作的螺旋管供给电焊条。

26.复制原则

a.用简单而便宜的复制品代替难以得到的、复杂的、昂贵的、不方便的或易损坏的物体.

b.用光学拷贝(图像)代替物体或物体系统。此时要改变比例(放大或缩小复制品).

c.如果利用可见光的复制品,则转为红外线的或紫外线的复制。

例:"大地测量学直观教具是一个平面艺术全景。其特征是:为进行地形图像全景测量摄影,教具按视距摄影数据制成,并声地形的有代表性的各点上配备缩微视距尺" (苏联发明证书~86560)

27.用廉价的不持久性代替昂贵的持久性原则

用一组廉价物体代替一个昂贵物体,放弃某些品质(如持久性).

例:一次性的捕鼠器是一个带诱饵的塑料管;老鼠通过圆锥形孔进入捕鼠器,孔壁是可伸直的,老鼠只能进,不能出.

28.代替力学原理原则

a.用光学,声学、‘味学"等设计原理代替力学设计原理。

b.用电场.磁场和电磁场同物体相互作用。

c、由恒定场转向不定场,由时间固定的场转向时间变化的场,由无结构的场转向有一定结构的场。

d.利用铁磁颗粒组成的场.

例:"在热塑材料上涂金属层的方法是将热塑材料同加热到超过它的熔点的金属粉末接触,其特征是,为提高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强度及密实性,在电磁场中进行此过程"(苏联发明证书445712).

29.利用气动和液:压结构的原则

用气体结构和液体结构代替物体的固体的部分,如充气和充液的结构,气枕,静液的和液体反冲的结构.例:为使船的推进器轴同螺杆套连接,'在轴内作一槽,槽内放一弹性空容器(窄"气袋").如果此容器充进压缩空气,则胀大并将螺杆套挤到推进器轴上(苏联发明证书313741).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金属连接元件,但同‘气袋'连接比较简易,因为不需要精磨相接平面。此外,这种连接可以消除冲击负荷。此项发明伺后来发表的苏联发明证书~4456.11此较,颇为有趣。该项发明是:运输易碎制品(如排水管)的集装箱里面有一个充气囊,使制品在运输中相互靠紧不致撞坏。技术领域虽然不同,但课题和解决方法是绝对相同的。在苏联发明证书249583中,起重机抓斗利用充气元件工作,在苏联发明证书409875 中,在锯木装置中利用气囊夹持易碎制品。这类发明极多.看来是停止授与此种建议的专利的时候了.但是,设计教材中规定一个简单原则:如果需要短时间使一种物体与另一种物体紧紧靠住,则应用"气袋"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技法29将不再是发明创造的技法了.

"气袋"使一个制品紧靠另一个制品,这是典型的物场系统.在该物场系统中,"袋"起着机械场的作用。按照物场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则,该场必然会过渡到铁磁场系统.这种过渡确实发生了:在苏联发明证书~534351中提议在"气袋"中加入铁磁粉末,利用磁场使物体挤靠紧。

30.利用软壳和薄膜原则

a.利用软壳和薄膜代替一般的结构。

b.用软壳和薄膜使物体同外部介质隔离。

例:"充气混凝土制品的成型方法是在模型里浇注原料,然后在模中静置成型。其特征是,为提高膨胀程度,在浇注模型里的原料上罩以不透气薄膜" (苏联发明证书339406)。

31.利用多孔材料原则

a.把物体作成多孔的或利用附加多孔元件(镶嵌,覆盖,等等).

b.如果物体是多孔的,事先用某种物质填充空孔。

例,"电机蒸发冷却系统的特征是,为了消除给电机输送冷却剂的麻烦,活动部分和个别绪构元件由多孔材料制成,例如渗入了液体冷却剂的多孔粉末钢,在机器工作时冷却剂蒸发,因而保证了短时、有力和均匀的冷却"(苏联发明证书187135).

32.改变颜色原则

a.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颜色.

b.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透明度.

c,为了观察难以看到的物体或过程,利用染色添加剂.

d.如果已采用了这种添加剂,则采用荧光粉.

例;美国专利3425412:透明绷带不必取掉便可观察伤情。

33.一致原则

同指定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应当用同一(或性质相近的)材料制成.

例:"获得固定铸模的方法是用铸造法按芯模标准件形成踌模的工作腔。其特征是,为了补偿在此铸模中成

型的制品的收缩,芯模和铸模用与制品相向的材料制造"(苏联发明证书456679).

34.部分剔除和再生原则

a.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或已无用的物体部分应当剔除(溶解.蒸发等)或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变化.

b.消除的部分应当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再生.

例:"检查焊接过程的高压区的方法是向高温区加入光导探头。其特征是,为改善在电弧焊和电火花焊接过程中检查高温区的可能性,利用可熔化的探头.它以不低于自己熔化速度的速度被不断地送人检查的高温区"(苏联发明;证书N433397).

35.改变物体聚合态原则

这里包括的不仅是简单的过渡,例如从固态过渡到液态,还有向"假态"(假液态)和中间状态的过渡,例如采用弹性固体.

例:联邦德国专利1291210::降落跑道的减速地段建成"浴盆"形式,里面充满粘性液体,上面再铺上厚厚一层弹性物质。

36.相变原则

利用相变时发生的现象,例如体积改变,放热或吸热,

例:"密封横截面形状各异的管道和管口的塞头,其特征是,为了规格统一和简化结构,塞头制成杯状,里面装有底熔点合金。合金凝固时膨胀,从而保证了结合处的密封性" (苏联发明证书319806)。

37.利用热膨胀原则

a.利用材料的热膨胀(或热收缩).

b.利用一些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

例:苏联发明证书~463423:温室盖用铰链连接的空心管制造,管中装有易膨胀液体。温度变化时,管子重心改变,目此管子自动升起和降落。这是课题30的答案。当然,还可以利用双金属薄板固定在温室盖上。38.利用强氧化剂原则

a.用富氧空气代替普通空气.

b.用氧气替换富氧空气。

c.用电离辐射作用于空气或氧气。

d. 用臭氧化了的氧气.

e. 用臭氧替换臭氧化的(或电离的)氧气,

例:"利用在氧化剂媒介中化学输气反应法制取铁箔。其特征是,为了增强氧化和增大镜箔的均一性,该过程在臭氧媒质中进行" (苏联发明证书261859)。

39.采用惰性介质原则

a、用惰性介质代替普通介质。

vb.在真空中进行某过程。

该技法与上述技法正好相反。例:"预防棉花在仓库中燃烧的方法,其特征是,为提高棉花贮存的可靠性,在向贮存地点运输的过程中用惰性气体处理棉花" (苏联发明证书270170)。

40.利用混合/复合材料原则

由同种材料转为混合、复合材料.

例:"在热处理时,为保证规定的冷却速度,采用介质做金属冷却剂,其特征是,冷却剂由气体在液体中的悬浮体构成(苏联发明证书187060)

40个发明原理的举例

技术创新方法作业:(四十个发明原理举例) 1、分割:①一个火锅分割成鸳鸯火锅;②电脑主机由多个部件 拼装而成;③整体床分割成可折叠床;④整个水龙头分割成 左右移动水龙头 2、抽取:①用狗叫作为报警声,而不是养一只狗;②高速公路 上的隔音屏蔽;③手电筒中的灯泡;④从废物中抽取的有理 物质 3、局部质量:①带橡皮擦的铅笔;②快餐盒中设置不同的间隔 区分热,冷和汤;③带灯光的钥匙扣;④带有刷眉毛刷的眉 笔 4、增加不对称原理性:①握剪刀的手柄不对称;②相机不对称 适合单手照相;③衣服不对称,追求形式变化;④茶壶不对 称 5、组合:①钉子和螺丝合并为螺丝钉;②电热器和茶杯合并为 电热杯;③水和熨斗合并为喷水熨斗;④将冷热水龙头合并 为一个水龙头 6、多用性原理:①多功能手机;②MP4;③多功能刀;④可视频 电话 7、嵌套:①望眼镜;②折叠伞;③伸缩式教鞭;④行李箱的拉 杆 8、重量补偿:①救生圈;②热水袋;③氢气球;④充气轮胎 9、预先反作用:①防盗装置;②汽车刹车;③防滑地板;④防

辐射衣服 10、预先作用:①双面胶;②带有粘性的海报;③水热后会响的 电炉子;④会跳闸的电饭煲 11、事先防范:①灭火器;②紧急出口;③体育课的保护垫子; ④报警装置 12、等势原理:①电视桌与沙发等势;②天平;③滑轮;④火车 站与火车的台阶等势 13、反向作用:①人反着跑有益身体健康;②双向火车;③磁铁; ④弹簧沙发改成空心沙发,实心改为空心 14、曲面化:①流线型汽车;②圆形建筑;③拱形桥;④可弯曲 的台灯 15、动态特性:①电脑屏保的移动;②移动门;③自动调焦相机; ④动态手机壁纸 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①商场电梯的不停运动;②声控灯每 次是等量的时间工作;③饮水机一直由加热到保温;④冲厕 所装置,每次等量的水冲洗 17、空间维数变化:①胶卷;②三维扫描仪;③房屋加层变楼房; ④通过一维图做出三维可视图 18、机械震动:①手机震动提醒来电;②利用共振达到破坏桥的 作用;③闹铃震动;④震动运输机 19、周期性作用:①手机中周期性闹铃;②杂志;③电视节目; ④传送带

triz理论四十条发明原理例子

发明原理实例 1 分割 1)火车车厢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可调整车厢的数量 2)圆珠笔的笔心与笔套是两个可分的部分,笔心可以换 3)电风扇的三片叶片是三个独立的个体,可拆卸 4)田地里的浇水水管系统,每一段用一个接头连接。 5)自行车、摩托车等的链条是一环一环相接的,每环都是可以取下来的 2 分离 1)石油加工中,将一些油渣或其他有害物质提炼分离,已获得精度较高的汽油或柴油。 2)子弹发出后,弹芯与弹壳分离 3)电脑键盘与鼠标分开,为的是方便人们跟好的操作 4)火箭在冲出大气层的过程中将已经燃完燃料的部分解体分离 5)现在用在建筑中的隔音材料将噪音吸收或隔离,从而使噪音被分离出我们所处的环境 3 局部质量 1)锤子的一边做成平的一边做成扁的,增加了锤子的切削功能(采石场专用锤)。 2)自动笔。将笔心上作一对耳朵,再加一根弹簧。 3)电钻的钻头作成螺旋状,增加了打孔时的稳定性,防止打滑 4)三键模式的电脑鼠标,改变了原先单键的麻烦与不便。 5)改变杯子的开口,在上面做一个切口,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在倒水时泄漏(暖瓶外皮的口也是这样的) 4 不对称 1)衣服上的拉链,一边又拉头另一边没有。 2)电风扇的叶片 3)有天线的手机不对称 4)大刀从侧面来看是不对称的 5)眼镜的两个镜片因人眼近视程度不同,镜片度数不同 5 合并 1)将火车每个车厢合并在一起,增加载客。 2)电话的话筒与听筒合并在一个盒子里,可以方便人们打电话时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干别的事情。 3)农场里喂养牲畜的食槽连在一起,可以节省喂食的时间,提高效率。 4)将室内的多个等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开关。 5)凳子上加一个靠背,两者合并成为椅子 6 多用性 1)键盘可以用来打字,也可以用来打游戏。 2)多功能手机 3)瑞士军刀(最多的功能可到五十多种) 4) mp3既可以听歌,也可以存储资料. 5) 现在的打印机集打印复印于一体 7套装 1)墨水、笔心、笔套套在一起 2)电视机的室内天线 3) 雨伞的伞柄 4)保温杯、暖瓶也是套装原理制成的 5)消防车和起重机

40条发明原理的应用实例

40条发明原理的应用实例 序号 原理名 实例 1 分割 A.物体分成不同的部分以实现分离。实例:多格的快餐盒可以实现对于菜肴同时需要干或湿的要求。 B.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实例:组合家具,具有大立柜、五斗柜、食品柜、书柜、写字台等功能,能合能分,方便摆设等。圆珠笔笔芯和笔壳等。 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实例:活动百叶窗,以叶片的凹凸方向来阻挡外界视线,采光的同时,阻挡了由上至下的外界视线夜间,叶片的凸面向室内的话,影子不会映显到室外。 2 抽取 A. 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实例: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不会引发事故。 B. 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实例: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用狗的叫声做警报而不用真的养一条小狗。 3 局部性能 A. 将均匀的物体结构或外部环境改为不均匀的。实例: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 B. 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实例: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起子,尖刀,剪刀等)。 C. 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各自动作的最佳状态。实例: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相互影响味道。

4 不对称 A. 将对称物体变为不对称。实例: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不对称搅拌叶片加强搅拌,两脚插头再增加一脚后提高稳定性。 B. 已经是不对称的物体,增强其不对称的程度。实例: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 5 合并;(组合) A. 在空间上将相同或相近的物体或操作加以组合。实例: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并行计算的多个CPU,火车车厢等。 B. 在时间上将物体或操作连续化或并列进行。实例:冷热水混和龙头,百叶窗的窄条连接起来,电话的拿起与接通。 6 通用 (普遍性) A. 使物体具有复合功能以替代其他物体的功能。实例: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键盘可以打字也可以打游戏,可打印复印扫描的一体机,门铃和烟气报警器组合等。 7 套装 A. 把一个物体嵌入第二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实例:俄罗斯嵌套娃娃,一筒纸杯。 B. 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洞。实例:伸缩式天线,伸缩式镜头,雨伞柄,液压装置等。 8 重量补偿

TRIZ理论的40个创新原理详解

TRIZ 理论的 40 个创新原理详解
2010-10-09 来源:汇新网 作者:佚名 1946 年阿齐舒勒进入苏联海军专利局工作, 有机会接触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工程领域内的大量专 利。在分析这些专利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专利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而且解决的也是不 同的问题,实现的是对不同系统的改进,但是,这些专利是利用了某些相同的方法。也就是说,很多 的原理和方法在发明的过程中是重复使用的。于是,他就想从大量的专利中找出那些基本的常用的方 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他对于世界上不同领域的专利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取出了在专利中 最常用的方法和原理,共总结出 40 种,他称之为 40 个发明原理。 下面是对这 40 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
原理 1. 分割 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 收箱 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组合家具 C 提高物体的可分性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
原理 2. 抽取 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空气压缩机 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
原理 3. 局部质量 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 按一定的斜率增长 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 刀等) 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 的食物,避免串味
原理 4. 增加不对称性 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 地棒)为改善密封性,将 O 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 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超牛精品)

TRIZ 理论中的40 条发明原理 (超牛精品)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1、分割原则(分离法) (1) 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 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 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 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如: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 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提取法) (1) 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 )的部分或属性。(2) 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 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 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 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 局部质量改善法) (1) 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2) 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 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 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 等。 如: 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

(1) 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 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 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 性,采用多重 坡的屋顶等。 如: 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磨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联合原则(组合法) (1) 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 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 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 使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做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如: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硬盘存储功能。 7、嵌套原则(套叠法) (1) 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2) 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实例: 俄罗斯套娃、伸缩式荧光棒、伸缩式天线、推拉门等。 如: 多功能螺丝刀只有一个刀柄,却拥有很多刀头,便于携带和使用。 8、反重量原则(巧提重物法) (1) 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2)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实例: 热气球、使广告条幅在空中飘荡的氢气球、快艇等。

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详解

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详解(2008-04-21 17:24:23) 标签:triz 理论40个发明原理杂谈分类:方法工具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 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原理是获得冲突解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TRIZ主要研究技术与物理两种冲突。技术冲突是指传统设计中所说的折中,即由于系统本身某一部分的影响,所需要的状态不能达到。物理冲突是指一个物体有相反的需求。TRIZ引导设计者挑选能解决特定 冲突的原理,其前提是要按标准参数确定冲突,然后利用39 X 39条标准冲突和40条发明创 造原理解决冲突。 1 ?分割原则 a .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 .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 ?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2?拆出原则 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 分. 3?局部性质原则 a .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 .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c .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4 .不对称原则 a .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 .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5.联合原则 a .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b .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多功能原则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TRIZ-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复习进程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 TRIZI理论中最核心的,最具有普遍用途的是40个创新原理。40个创新原理的广泛应用。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专利。然而,其内容比较多,叉比较抽象,天行健咨询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精彩的创新成果为例解读了40个创新原理,可为人们学习和掌握TRIZI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 1、分割原理:将物体分成独立的或可拆卸的部分 例1:上海世博中心是世博会历史上最大的场馆,其会议、接待、活动等核心功能空间均可“大可分割,小可合并”。

2、抽取原理:从系统中抽取出“干扰”的部分或特性,或者只抽取需要的部分或特性 例2:如果遇到雷雨天,澳门馆会临时拆掉玉兔头,其原因是钢结构的兔头会将雷电抽取出来引入展馆。 3、局部质量原理:将同构结构转化成为异构结构,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将物体的每个部分放在最利于其运行的条件下 例3:2010年正值肖邦诞辰200周年纪念,波兰馆音乐厅内汇聚100架钢琴同时演奏肖邦作品,创造了一个吉尼斯纪录。 4、非对称原理:将对称形式转换成为非对称形式或加强其不对称的程度 例4:荷兰馆是非对称的,一条呈数字“8”字形的街道两侧,是26栋精致小巧的房子,错落有致,互不遮挡光线。 5、合并原理:将空间或时间上同类或相邻的物体或操作进行合并 例5:英国馆建筑外围采用6万多株亚克力光纤管密集排列组合成蒲公英的外形。伸人室内的一端,采用琥珀原料包裹住种子,合并成“千年种子库”。

6、多用性原理:让一个物体能执行多种不同的功能,从而可去掉其它部件 例6:城市最佳实践区里的“追光百叶”能自动跟踪太阳方位,实现遮阳、照明等多种功能。 7、嵌套原理:将一个物体放入另一个物体中,或将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例7:城市起源馆展出了特洛伊木马。古希腊士兵藏匿于巨大的木马中,巧妙攻下特洛伊城。 8、重量补偿原理:与其它物体结合或依靠外部环境产生的气动力补偿物体重量 例8:世界气象馆内有两个虚拟卡通导游“云宝宝”蓝蓝和朵朵带领观众搭乘“热气球”饱览金世界的气象奇观。这里的热气球符合重量补偿原理。 9、预先反作用原理:事先给物体施加反作用,用以消除不利的影响例9:意大利馆展出的阿威托五指鞋就像人们所熟知的戴在手上的手套一样,它为脚掌准备的“脚套”。有助于保持平衡,防止脚踝扭伤。这种预先防范的创意设计,正符合TRIZ预先反作用原理。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

发明原理与实例 一、分割 1、自行车由于整体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都以拆解零件的形式运输。 2、饮料瓶的瓶盖、瓶身、标签分开生产。 3、键盘的每个按键都是单独一个。 4、茶杯的杯体和盖子。 5、剃须刀的两个(或三个)刀头每一个都是分开的;到头上的刀片也是独立的。 二、分离 1、铜的电解提纯把纯铜和粗铜分开放置。 2、笔记本电脑的外置光驱。 3、台式电脑主机与显示器分开放置。 4、手机的电池与机体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 5、手机的机身与充电器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 三、局部质量原理 1、篮球的气垫缓冲跳跃时的冲击力。 2、自行车把手的副把手防止骑车者因手滑而手突然离开车把手。 3、运动版水杯上的小口径出水口,使用者在运动时不打开杯盖的同时也能很方便的喝到水。 4、水杯上的吊带,使使用者用手指代替了一只手拿水杯的动作。 5、电风扇为了增加安全性所增加的网罩。

四、不对称原理 1、为了方便提拿箱子,提手总是设计在偏离中心线离重量大的一侧稍远的地方。 2、为了使用方便一个插板上的既有三口的插口也有两口的插口。 3、为了方便使用螺丝钉起子的头往往较细而把手较粗。 4、电脑键盘没有平均分割而是把数字键、字母键、方向键、功能键不对称分割。 5、为了减少质量,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和机体本身的厚度不一样。 五、合并原理 1、能吹冷热风的吹风机和空调。 2、笔记本电脑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与一体。 3、集打印复印与一体的打印机。 4、电往往以高压来传送,然后经过变压器低压分流给用户。 5、为了提高安全性所产生的夹丝玻璃(汽车前挡风玻璃)。 六、多用性原理 1、智能手机集打电话、拍照、播放器等于一身。 2、镜片具有一定近视度数的太阳镜。 3、集螺丝刀、开瓶器等于一体的瑞士军刀。 4、可折叠的躺椅。 5、集文字传送与语音传送的微信软件。 七、嵌套原理 1、自行车、摩托车的减震。

TRIZ40个发明原理

1 下面是对这40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本节将对每个创新原理做简单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 分割 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λ 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λ组合家具 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 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λ 原理2. 抽取 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λ λ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 原理3. 局部质量 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 λ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 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

λ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 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 λ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 原理4. 增加不对称性 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 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λ λ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 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 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λ 原理5. 组合 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 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λ λ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 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 冷热水混水器λ 原理6. 多用性 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 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λ λ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拿出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 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λ 原理7. 嵌套 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 俄罗斯套娃λ 可伸缩电视天线λ λ汽车安全带 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 伸缩式天线λ 原理8. 重量补偿 A将某一物体与另一能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 λ用氢气球悬挂广告牌 B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物体的重量补偿

triz40个发明原理详解(带详细案例)

TRIZ 40个发明原理详解(1)——分割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方法工具 分割(segmentation)原理体现在3个方面 1. 将物体分割为独立部分。 比如:用个人计算机代替大型计算机;用卡车加拖车的方式代替大卡车; 用烽火传递信息(分割信息传递距离);在大项目中应用工作分解结构,等 2. 使物体成为可组合的(易于拆卸和组装)。 比如:组合式家具;橡胶软管可利用快速拆卸接头连接成所需要的长度, 3?增加物体被分割的程度。 比如:用软的百叶窗代替整幅大窗帘;电子线路板(PCB表面贴装技术(SMT)中所使用的锡膏,主要成分是粉末状的焊锡,用这种焊锡替代传统焊接用的焊锡丝和焊锡条,从而大大地提升了焊接的透彻程度,等等。 TRIZ故事1――通红的玻璃板 在玻璃批量生产线上,对玻璃先进行加热然后再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的玻璃仍处于通红状态,需要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直至冷却下来。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玻璃还处于高温,呈现柔软的状态,在滚轴传输线的输送过程中会因为重力下垂而造成变形,导致玻璃表面凹凸不平,后续需要大量的打磨工作来进行修正。 年轻的工程师提出将传输线上的滚轴直径做到尽量小,以减少玻璃悬空的面积,提高玻璃的平度。 我们可以将滚轴直径像火柴棍一样细,”年轻的工程师说,组成一个传输线” 那么,每米长度内将有大约500个滚轴,安装时需要像做珠宝首饰一样细致。”

老工程师说,想一想这个传输线的造价。” 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考虑滚轴传输线,”一位工程师说,最好用新的方法来替代它。” 有什么号办法呢?”年轻的工程师说道。 突然,TRIZ先生出现了。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他说,从方法上来选择。” 随后,一个基于分割原理的解决方案展示了出来: 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将滚轴直径无限缩小,小到头发丝、1/100毫米、 1/1000毫米、1/10000毫米?…一直分割下去,会是什么呢?物质呈现分子、原子状态。 解决方案是:用熔化的锡来代替滚轴。传输线是一个长长的、盛满熔化锡的槽子。由于锡的熔点低而沸点高,正适合通红的玻璃板的冷却温度区间,熔化锡在重力作用下,会呈现出一个绝对平面,可以很好地满足此工序的要求。 而基于这个解决方案,又出现了很多的专利,比如给锡通电可以与磁铁一起作用,来完成对玻璃的成型加工。 40个发明原理详解(2) ——抽取(2009-04-13 17:51:39) 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方法工具 抽取(extraction )原理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将物体中负面”的部分或特性抽取出来。 比如:由于压缩机用于压缩空气,所以将嘈杂的压缩机放在室外。 2. 只从物体中抽取必要的部分或特性。 比如:用狗叫声,作为报警器的报警声,而不用养一条真正的狗。

triz理论四十条发明原理例子

发明原理实例 1分割 1)火车车厢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可调整车厢的数量 2)圆珠笔的笔心与笔套是两个可分的部分,笔心可以换 3)电风扇的三片叶片是三个独立的个体,可拆卸 4)田地里的浇水水管系统,每一段用一个接头连接。 5)自行车、摩托车等的链条是一环一环相接的,每环都是可以取下来的 2分离 1)石油加工中,将一些油渣或其他有害物质提炼分离,已获得精度较高的汽油或柴油。 2)子弹发出后,弹芯与弹壳分离 3)电脑键盘与鼠标分开,为的是方便人们跟好的操作 4)火箭在冲岀大气层的过程中将已经燃完燃料的部分解体分离 5)现在用在建筑中的隔音材料将噪音吸收或隔离,从而使噪音被分离岀我们所处的环境 3局部质量| 1)锤子的一边做成平的一边做成扁的,增加了锤子的切削功能(采石场专用锤)。 2)自动笔。将笔心上作一对耳朵,再加一根弹簧。 3)电钻的钻头作成螺旋状,增加了打孔时的稳定性,防止打滑 4)三键模式的电脑鼠标,改变了原先单键的麻烦与不便。 5)改变杯子的开口,在上面做一个切口,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在倒水时泄漏(暖瓶外皮的口也是这样的)4不对称 1)衣服上的拉链,一边又拉头另一边没有。 2)电风扇的叶片 3)有天线的手机不对称 4)大刀从侧面来看是不对称的| 5)眼镜的两个镜片因人眼近视程度不同,镜片度数不同 5合并 1)将火车每个车厢合并在一起,增加载客。 2)电话的话筒与听筒合并在一个盒子里,可以方便人们打电话时可以腾岀一只手来干别的事情。 3)农场里喂养牲畜的食槽连在一起,可以节省喂食的时间,提高效率。 4)将室内的多个等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开关。 5)凳子上加一个靠背,两者合并成为椅子 6多用性 1)键盘可以用来打字,也可以用来打游戏。 2)多功能手机 3)瑞士军刀(最多的功能可到五十多种) 4)mp3既可以听歌,也可以存储资料. 5)现在的打印机集打印复印于一体 7套装 1)墨水、笔心、笔套套在一起 2)电视机的室内天线 3)雨伞的伞柄 4)保温杯、暖瓶也是套装原理制成的 5)消防车和起重机

140个发明原理

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原理是获得冲突解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TRIZ 主要研究技术与物理两种冲突。技术冲突是指传统设计中所说的折中,即由于系统本身某一部分的影响,所需要的状态不能达到。物理冲突是指一个物体有相反的需求。TRIZ引导设计者挑选能解决特定冲突的原理,其前提是要按标准参数确定冲突,然后利用39×39条标准冲突和40条发明创造原理解决冲突。 1.分割原则 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2.拆出原则 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 3.局部性质原则 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4.不对称原则 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5.联合原则 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多功能原则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玛特廖什卡'原则 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8.反重量原则 a.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b.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9.预先反作用原则 如果按课题条件必须完成某种作用,则应提前完成反作用。 例:杯形车刀车削方法是:在车削过程中车刀绕自己的几何轴转动。其特征是为了防止产生振动,应预先向杯形车刀施加负荷力,此力应与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力大小相近,方向相反"(苏联发明证书~536866) 10.预先作用原则 a.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b.预先将物体安放妥当,使它们能在现场和最方便地点立即完成所需要的作用。 上述课题41的解决方案可作为该原则的例子: 11"予先放枕头"原则。 以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手段补偿物体的底可靠性。 12.等势原则 改变工作条件,使物体土升或下降. 例:有一种装置不必使沉重的压模升降;这种装置是在压床上安装了带有输送轨道的附件(苏联发明证书264679). 13、"相反"原则 a、不实现课题条件规定的作用而实现相反的作用. b、使物体或外部介质的活动部分成为不动的,而使不动的成为可动的. c.将物体颠倒.

TRZI四十个发明原理(实例)

1)火车车厢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可调整车厢的数量 2)圆珠笔的笔心与笔套是两个可分的部分,笔心可以换 3)电风扇的三片叶片是三个独立的个体,可拆卸 4)田地里的浇水水管系统,每一段用一个接头连接。 5)自行车、摩托车等的链条是一环一环相接的,每环都是可以取下来的 2 分离 1)石油加工中,将一些油渣或其他有害物质提炼分离,已获得精度较高的汽油或柴油。 2)子弹发出后,弹芯与弹壳分离 3)电脑键盘与鼠标分开,为的是方便人们跟好的操作 4)火箭在冲出大气层的过程中将已经燃完燃料的部分解体分离 5)现在用在建筑中的隔音材料将噪音吸收或隔离,从而使噪音被分离出我们所处的环境 分离法案例. 测量雪的深度 雪的深度可以用一个插在地里的标杆来测量。然而这个标杆容易损坏。那么怎么办? 于是我们把标杆易损的部位用一个铰链的设备连起用来抵抗雪崩时带来的危害。(图示)。然后现把标杆弯折的部分返回来。 3 局部质量 1)锤子的一边做成平的一边做成扁的,增加了锤子的切 削功能(采石场专用锤)。 2)自动笔。将笔心上作一对耳朵,再加一根弹簧。 3)电钻的钻头作成螺旋状,增加了打孔时的稳定性,防 止打滑 4)三键模式的电脑鼠标,改变了原先单键的麻烦与不 便。 5)改变杯子的开口,在上面做一个切口,可以最大程度 的防止在倒水时泄漏(暖瓶外皮的口也是这样的) 4 不对称 1)衣服上的拉链,一边又拉头另一边没有。 2)电风扇的叶片 3)有天线的手机不对称 4)大刀从侧面来看是不对称的 5)眼镜的两个镜片因人眼近视程度不同,镜片度数不同

1)将火车每个车厢合并在一起,增加载客。 2)电话的话筒与听筒合并在一个盒子里,可以方便人们打电话时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干别的事情。 3)农场里喂养牲畜的食槽连在一起,可以节省喂食的时间,提高效率。 4)将室内的多个等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开关。 5)凳子上加一个靠背,两者合并成为椅子 6 多用性 1)键盘可以用来打字,也可以用来打游戏。 2)多功能手机 3)瑞士军刀(最多的功能可到五十多种) 4) mp3既可以听歌,也可以存储资料. 5) 现在的打印机集打印复印于一体 7套装 1)墨水、笔心、笔套套在一起 2)电视机的室内天线 3) 雨伞的伞柄 4)保温杯、暖瓶也是套装原理制成的 5)消防车和起重机 8 质量补偿 1)气垫船,内充空气,使船漂浮。 2)液压千斤顶 3)潜艇使用排放水来实现升浮 4)风筝利用风对其向上的升力而升到空中 5)将气球内部充入氢气(而不是空气),可以使气球飘起来 9预加反作用 1)降落伞 2)手机按钮按下后,能自动恢复原位 3)汽车减震器 4)船利用水对船的反作用力(浮力) 5)儿童蹦蹦床利用反作用力将儿童弹起 10 预操作 1)易拉罐的开口 2)注射药品按量与品种放在固定瓶内,并贴标签。 3)食品袋的切口,方便人们撕开 4)印刷时先将要印刷的内容排版

triz40个发明原理详解

40个发明原理详解(1)——分割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方法工具 分割(segmentation)原理体现在3个方面 1. 将物体分割为独立部分。 比如:用个人计算机代替大型计算机;用卡车加拖车的方式代替大卡车;用烽火传递信息(分割信息传递距离);在大项目中应用工作分解结构,等等。 2. 使物体成为可组合的(易于拆卸和组装)。 比如:组合式家具;橡胶软管可利用快速拆卸接头连接成所需要的长度,等等。 3. 增加物体被分割的程度。 比如:用软的百叶窗代替整幅大窗帘;电子线路板(PCB)表面贴装技术(SMT)中所使用的锡膏,主要成分是粉末状的焊锡,用这种焊锡替代传统焊接用的焊锡丝和焊锡条,从而大大地提升了焊接的透彻程度,等等。 TRIZ故事1——通红的玻璃板 在玻璃批量生产线上,对玻璃先进行加热然后再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的玻璃仍处于通红状态,需要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直至冷却下来。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玻璃还处于高温,呈现柔软的状态,在滚轴传输线的输送过程中会因为重力下垂而造成变形,导致玻璃表面凹凸不平,后续需要大量的打磨工作来进行修正。 年轻的工程师提出将传输线上的滚轴直径做到尽量小,以减少玻璃悬空的面积,提高玻璃的平度。 “我们可以将滚轴直径像火柴棍一样细,”年轻的工程师说,“组成一个传输线”。 “那么,每米长度内将有大约500个滚轴,安装时需要像做珠宝首饰一样细致。”老工程师说,“想一想这个传输线的造价。” “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考虑滚轴传输线,”一位工程师说,“最好用新的方法来替代它。”“有什么号办法呢?”年轻的工程师说道。 …… 突然,TRIZ先生出现了。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他说,“从方法上来选择。”

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详解-推荐下载

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详解(2008-04-21 17:24:23) 标签: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杂谈分类:方法工具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原理是获得冲突解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TRIZ主要研究技术与物理两种冲突。技术冲突是指传统设计中所说的折中,即由于系统本身某一部分的影响,所需要的状态不能达到。物理冲突是指一个物体有相反的需求。TRIZ引导设计者挑选能解决特定冲突的原理,其前提是要按标准参数确定冲突,然后利用39×39条标准冲突和40条发明创造原理解决冲突。 1.分割原则 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2.拆出原则 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 3.局部性质原则 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4.不对称原则 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5.联合原则 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多功能原则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玛特廖什卡'原则 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8.反重量原则 a.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b.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9.预先反作用原则 如果按课题条件必须完成某种作用,则应提前完成反作用。 例:杯形车刀车削方法是:在车削过程中车刀绕自己的几何轴转动。其特征是为了防止产生振动,应预先向杯形车刀施加负荷力,此力应与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力大小相近,方向相反" (苏联发明证书~536866) 10.预先作用原则 a.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b.预先将物体安放妥当,使它们能在现场和最方便地点立即完成所需要的作用。 上述课题41的解决方案可作为该原则的例子: 11"予先放枕头"原则。 以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手段补偿物体的底可靠性。 12.等势原则 改变工作条件,使物体土升或下降. 例:有一种装置不必使沉重的压模升降;这种装置是在压床上安装了带有输送轨道的附件(苏联发明证书264679). 13、"相反"原则 a、不实现课题条件规定的作用而实现相反的作用. b、使物体或外部介质的活动部分成为不动的,而使不动的成为可动的. c.将物体颠倒.

TRIZ的40个原理和详述

TRIZ(萃智)

TRIZ简介与40个发明原理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缩略词的英译,由原苏联的阿尔特苏列尔博士(G.S. Altshulle)于1946年创立。他从1946年开始,领导一批研究人员和学生,花了1500人年时间,在分析研究世界各国250万件专利的基础上,从抽样的20万件专利中选出4万件作为解决发明问题的代表,提出一套进行发明即产品创新的方法理论TRIZ。20世纪80年代前,它对别国严格保密。1992年后随着苏联解体,一批TRIZ专家移居美国等西方国家,才逐渐流传到美欧亚和世界各国。 TRIZ的出现,给创新这一现代社会中最活跃的元素带来了革命。TRIZ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创新理论,它还是一种思维模式,能够帮助我们形成一种系统的、流程化的创新设计思考模式,有助于人们在几乎所有事情中找到创新的方法。 TRIZ认为考虑问题不仅要考虑当前系统的过去和未来,还要考虑当前系统子系统和超系统的过去和未来,从九个层面来考虑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由于系统中各子系统不均衡的演变导致了系统冲突。系统冲突是TRIZ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指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固有矛盾。如果要改进系统的某一部分属性,必然引起其它的某些属性恶化,就好像天平一样,一端翘起,另一端必然下沉。在产品的结构设计中,结构的重量与强度构成了一对冲突。减轻结构的重量就必然削弱结构的强度;反之,增加结构的强度则必须增加结构的重量。 对于冲突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折衷的方法,而TRIZ则强调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把冲突彻底消除。阿尔特苏列尔对大量的发明专利研究发现,尽管它们所属技术领域不同,处理的问题千差万别,但是隐含的系统冲突数量是有限的。他整理归纳出引起系统冲突和矛盾的39个重要参数(见表1)。

【技术创新思维】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TRIZ理论 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TRIZ理论15分钟解决问题 阿奇舒勒的创新理论给产品的革新和改良带来了划时代的作用,他根据大量数据研究得出了40个发明原则。创新不再是盲目地“等灵感”,而是有的放矢地针对具体矛盾进行创新思考。它提出创新性、系统性解决最复杂技术问题的普遍法则,开发您和您的企业解决技术创新问题的最大潜能! 让我们记住Altshuller那句经典的名言“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TRIZ理论15分钟解决问题。” 1.分割原则 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 2.拆出原则 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 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 3.局部性质原则 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4.不对称原则 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例:防撞汽车轮胎具有一个高强度的侧缘,以抵抗人行道路缘石的碰撞。 5.联合原则 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多功能原则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玛特廖什卡'原则 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其特征是,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在苏联发明证书0462315中,也采用该解决方案来缩小变压器压电元件输出部分的外形尺寸。在苏联发明证书~304027中,金属拉制设备的"玩偶"是由拉摸组成. 8.反重量原则 a.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b.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TRIZ发明创造40原理各个举例

TRIZ发明创造40原理各个举例 发明原理实例 1 分割 1)火车车厢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可调整车厢的数量 2)圆珠笔的笔心与笔套是两个可分的部分,笔心可以换 3)电风扇的三片叶片是三个独立的个体,可拆卸 4)田地里的浇水水管系统,每一段用一个接头连接。 5)自行车、摩托车等的链条是一环一环相接的,每环都是可以取下来的 2 分离 1)石油加工中,将一些油渣或其他有害物质提炼分离,已获得精度较高的汽油或柴油。 2)子弹发出后,弹芯与弹壳分离 3)电脑键盘与鼠标分开,为的是方便人们跟好的操作 4)火箭在冲出大气层的过程中将已经燃完燃料的部分解体分离 5)现在用在建筑中的隔音材料将噪音吸收或隔离,从而使噪音被分离出我们所处的环境 3 局部质量 1)锤子的一边做成平的一边做成扁的,增加了锤子的切削功能(采石场专用锤)。 2)自动笔。将笔心上作一对耳朵,再加一根弹簧。

3)电钻的钻头作成螺旋状,增加了打孔时的稳定性,防止打滑 4)三键模式的电脑鼠标,改变了原先单键的麻烦与不便。 5)改变杯子的开口,在上面做一个切口,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在倒水时泄漏(暖瓶外皮的口也是这样的) 4 不对称 1)衣服上的拉链,一边又拉头另一边没有。 2)电风扇的叶片 3)有天线的手机不对称 4)大刀从侧面来看是不对称的 5)眼镜的两个镜片因人眼近视程度不同,镜片度数不同 5 合并 1)将火车每个车厢合并在一起,增加载客。 2)电话的话筒与听筒合并在一个盒子里,可以方便人们打电话时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干别的事情。 3)农场里喂养牲畜的食槽连在一起,可以节省喂食的时间,提高效率。 4)将室内的多个等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开关。 5)凳子上加一个靠背,两者合并成为椅子 6 多用性 1)键盘可以用来打字,也可以用来打游戏。 2)多功能手机

TRIZ40个发明原理

1分割11事先防范 2 1 减少有害作 用的时间 31多孔材料 2抽取12等势2 2 变害为利32颜色改变 3局部质量13反向作用2 3 反馈33均质性 4增加不对称 性 14曲面化 2 4 借助中介物34抛弃或再生 5组合15动态特性2 5 自服务35 物理或化学参数 改变 6多用性16未达到或过度的 作用 2 6 复制36相变 7嵌套17空间维数变化2 7 廉价替代品37热膨胀 8重量补偿18机械振动2 8 机械系统替 代 38强氧化剂 9预先反作用19周期性作用2 9 气压和液压 结构 39惰性环境 10预先作用20有效作用的连续 性 3 柔性壳体或 薄膜 40复合材料 下面是对这40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本节将对每个创新原理做简单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 分割 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 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组合家具 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 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 原理2. 抽取 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 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 原理3. 局部质量

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 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 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 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 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 原理4. 增加不对称性 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 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 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 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 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 原理5. 组合 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 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 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 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 冷热水混水器 原理6. 多用性 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 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 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拿出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 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 原理7. 嵌套 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 俄罗斯套娃 可伸缩电视天线 汽车安全带 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 伸缩式天线 原理8. 重量补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