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设计方法及优化设计理论课程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及优化设计理论课程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及优化设计理论课程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及优化设计理论课程设计

本人承诺

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

一.有限元

2.1问题描述

本实验是对某高速旋转轮盘进行考虑离心载荷引起的预应力的模态分析,求解出该轮盘的前5阶固有频率及其对应的模态振型。轮盘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该轮盘安装在某转轴上以12000转/分的速度高速旋转。相关参数为:弹性模量EX=2.1E5Mpa,泊松比PRXY=0.3,密度DENS=7.8E-9Tn/mm3。

R5=3

1-5关键点坐标:

1(-10, 150, 0)

2(-10, 140, 0)

3(-3, 140, 0)

4(-4, 55, 0)

5(-15, 40, 0)

6(-15, 12, 0)

2.2问题分析及具体步骤

1.选择单元类型

本实验将选用六面体结构实体单元来分析,但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使用四边形平面单元,所有需要定义两种单元类型:PLANE42和SOLID45,具体操作如下:

①.Main Menu >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 Structural Solid”→“ Quad 4node 42” →Apply →“ Structural Solid”

→“ Solid 45” →ok

在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定义)对话框的列表框中将会列出刚定义的两种单元类型:PLANE42、SOLID45,关闭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定义)对话框,完成单元类型的定义。

2.设置材料属性

由于要进行的是考虑离心力引起的预应力作用下的轮盘的模态分析,材料的弹性模量EX和密度DENS必须定义。

①.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EX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 Linear > Elastic >Isotropic

弹性模量EX=2.1E5

泊松比PRXY=0.3

②.定义材料的密度DEN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density DENS =7.8E-9

3.实体建模

对于本实例的有限元模型,首先需要建立轮盘的截面几何模型,然后对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通过截面的有限元网格扫描出整个轮盘的有限元模型。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①. 创建关键点操作: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Keypoints > In Active CS

②. 由关键点生成线的操作: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Lines > Lines > In Active Coord

③.建立圆角: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Lines > Lines > Lines Fillet

④生成面: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Areas >Arbitrary >By Lines

5.划分网络

①.对全局进行设置。.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Tool

单击Size Controls (尺寸控制区)全局设置项(Global)的Set按钮,将弹出Global Element Sizes单元尺寸全局设置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Element edge Length 为6。

②.单击Size Controls > Lines 的按钮,将弹出Element Size on Picked Lines 的拾取对话框。用鼠标左键在图形输出窗口中拾取圆角对应的线。单击ok按钮,将弹出Element Size on Picked Lines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No. of element divisions 为1,设定圆角处对应的线只分一个单元。

③.对分网进行控制。在分网控制区的Mesh下拉框中选定分网类型为Area ,Shape 设置为Quad ,分网方式设置为Free 。

④.对面进行分网。在MeshTool 对话框中单击Mesh按钮,将弹出Mesh Aeras 拾取对话框。从图形输出窗口中拾取创建的面,单击ok 按钮。完成网格划分。

6.作出整个轮盘的有限元模型

通过将面绕轴旋转成有限元实体模型的功能,将前面建立的轮盘截面有限元网格,围绕定义的旋转轴扫掠成整个轮盘的实体有限元模型。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①定义旋转轴。可以通过定义旋转轴所在轴线上的两个关键点来,指定旋转轴的位置。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Key points >In Active CS生成两个关键点20、21。关键点20:X,Y,Z位置分别为-10,0,0关键点21:X,Y,Z位置分别为10,0,0

②.设置单元生成选项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Operate >Extrude >Elem Ext Opts,弹出Element Extrusion Options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的Element type number 下拉框中选择2号单元SOLID45。单元尺寸选项中的分割单元数(VAL1 NO. Elem Divs)设置为18,即在挤压出的每个体上将沿周向被分成18份。拉伸比例为0,保持等截面拉伸。将Clear area(s) after ext 设置为Yes,在挤压的单元完成之后将删除原来的面以及其上的单元。单击ok按钮,完成对单元选项的设置。

③.绕轴旋转截面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Operate >Extrude >Areas >About Axis,将弹出Sweep Areas about Axis 的拾取对话框。从图形输出窗口中选择创建好的平面网格,单击拾取对话框中的按钮。然后从图形

窗口中选取定义旋转轴的关键点20,21,单击ok按钮,将弹出Sweep Areas about Axis对话框,在对话框Arc length in degrees360,No. of volume segments为4,单击ok按钮。创建如图所示的整个盘的有限元模型。

④.观察创建的网格形式。

Utility Menu >Plot >Element,图形窗口中将会显示出由平面网格扫掠而成的实体单元网格情况。至此,完成了创建轮盘有限元模型的所有工作。

7. 节点的坐标变换

根据轮盘的工作情况其约束条件为盘心轴向和周向约束,这种约束条件在直角坐标系下无法定义,而柱坐标下可以非常方便地定义。根据ANSYS程序中坐标系的定义规则,需要将柱坐标系的Z轴和旋转轴重合,Y轴表示转角,X轴表示径向。ANSYS程序提供的全局柱坐标系不满足要求。通常可以有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重新建立一个柱坐标系使其的Z向和旋转轴一致。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①Utility Menu >WorkPlane >Offset WP by Increments,弹出Offset WP (工作平面偏移)菜单,拖动Degrees滑动条,将Degrees (旋转角度)值设置为90。单击旋转Y轴按钮,使工作平面绕Y轴正向旋转90度,单击ok按钮,将工作平面的WZ轴和总体坐标系的X轴方向重合,。

②在工作平面原点创建柱坐标系。

Utility Menu >WorkPlane >Local Coordinate Systems >Create Local

CS >At WP Origin,将弹出Create Local CS at WP Origin 对话框,Ref number of new coord sys 缺省值为11,一般就使用缺省值,也可自己设定。在Type of coordinate system下拉框中选取Cylindrical 1 ,其它设置为缺省值。单击ok按钮。将完成要求的柱坐标系的创建,并且将新建坐标系定义为当前激活坐标系。

③将所有节点移到当前柱坐标系中。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Nodes >Rotate Node

CS >To Active CS将弹出Rotate Nodes into CS菜单。在菜单中单击pick all,将所有的节点都移到当前激活柱坐标系下。

8. 进行静力分析

由于对轮盘模态的分析需要考虑离心力引起的应力对模态的影响,所以需要先对其进行静力分析,求解出离心力产生的应力,及其对刚度阵的影响,将结果写入数据库文件。有预应力的轮盘静力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①指定分析类型及分析选项

a.Main Menu >Solution >New Analysis→“Static”

b.Main Menu >Solution >Sol’n Controls,将弹出Solution Controls对话框。单击标签“Basic”,在Calculate Prestress effects选项前打“√”。打开预应力选项。单击OK

②定义边界条件和转速

对于本实例分析的轮盘,由安装条件知道其边界条件应该是,在轮盘盘心的节点轴向和周向固定,而径向自由。其离心载荷是由于高速旋转产生的,因此需要在分析时指定轮盘的旋转速度,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a.将要加载模型放大。在图形窗口中选取盘心部分,对其进行放大,以便在加载时能够准确地选择所要加载的模型元素。

b.定义约束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On Nodes,将弹出Apply U,ROT on Nodes 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Circle单选按钮,选用圆形区域选择方式。将光标移至盘心,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光标,在图形窗口中将会出现一个选择用的圆形选择框随光标移动,当圆形框刚好将盘心所有的第一排节点选中,而没有选择第二排节点时,放开按钮。将会将所有盘心的节点选中,后面的约束也将施加在这些节点上。单击ok按钮,将弹出Apply U,ROT on Nodes 的对话框,在对话框的DOFs to be constrained 列表框中选择UY,UZ两个自由度,分别表示对周向和轴向施加约束。在Displacement value 文本框中输入0。

c.定义转速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Inertia >Angular Velocity >Global,将弹出Apply angular velocity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的Global Cartesian X-comp 文本框中输入1256.64,指定轮盘的旋转速度为1256.64弧度/秒。单击ok按钮,完成对旋转角速度的定义。

③进行求解

Main Menu | Solution | Current LS

9.进行模态分析设定

由于模态分析时位移约束条件和进行静力分析时一样,而静力分析时所定义的转速在模态分析时将被忽略,因此进行模态分析时再不需要重新定义边条,可以直接进入求解菜单进行求解。

①指定分析选项

Main Menu >Solution >Analysis Type >New Analysi s→“Modal”

②分析选型设定

Main Menu >Solution >Analysis Type >Analysis Options将弹出模态分析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指定Mode extraction method 为Block Lanczos ,并指定No. of modes extract 为10 ,将Expand mode shapes 设置为“YES”,在No. of modes to expand 文本框中输入10。这样ANSYS程序在进行模态求解的同时将完成模态的扩展,不需要再单独进行模态扩展。将Incl prestress effects 设置为“YES”,这样在进行模态分析时ANSYS程序将会把前面静力分析中求解得到的离心力产生的应力对刚度的影响考虑进去。单击ok按钮,将会弹出Block Lanczos Method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对模态提取的范围进行定义,一般定义的范围要求将所关心的所有频率都包含在指定的范围之内,这里指定的值为:Start Freq 是0,End Frequency 是99999999。单击ok按钮,完成对分析选项的设置。

③进行求解

Main Menu | Solution | Current LS

10.求解、结果分析

①列出固有频率

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Results Summary,将列出轮盘的所有求解的固有频率,在文本框里列出了轮盘的前10阶固有频率,可以

看出有些频率值相同,这是由于轮盘结构和边条都是对称的,会出现振型和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的情况。

②观察解得的模态

本实例中由于设置了对模态进行扩展,所以对于求得的每一阶固有频率,程序同时都求解了其对应的模态振型,来反映在该固有频率时,轮盘的各节点的位移情况。可以利用通用后处理器方便地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且可以对各阶模态振型进行动画显示。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a.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Read Results >First Set,选择轮盘第一阶模态。

b.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 >Nodal Solu选择DOF

***** INDEX OF DATA SETS ON RESULTS FILE *****

SET TIME/FREQ LOAD STEP SUBSTEP CUMULATIVE

1 550.61 1 1 1

2 550.61 1 2 2

3 618.08 1 3 3

4 743.34 1 4 4

5 743.34 1 5 5

6 1250.1 1 6 6

7 1530.7 1 7 7

8 1530.7 1 8 8

9 2793.9 1 9 9

10 2793.9 1 10 10

图形显示窗口中将会显示本节模态的动画。同时在工作目录下会将生成的动画文件保存下来,以后可以观察。观察完动画显示之后,单击close按钮,关闭动画控制器。

d. 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Read Results >Next Set,选择轮盘第二阶模态。

e.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 >Nodal Solu

选择stress→von Mises→OK

图形窗口中将显示出第二阶模态振型。

f.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PlotCtrls >Animate >Deformed Results 选择stress→von Mises→OK

图形显示窗口中将会显示二阶模态的动画。

g.对余下的各阶模态重复步骤d~f,可观察到所求解的各阶模态的振型和动画显示。

2.3方案比较

①方案一

改变第5步划分网络,将单元边长度定为12,即作如下设置更改:单击Size Controls 全局设置项(Global)的Set按钮,将弹出Global Element Sizes单元尺寸全局设置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Element edge Length 为12。

其他的步骤都不改变,开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 INDEX OF DATA SETS ON RESULTS FILE *****

SET TIME/FREQ LOAD STEP SUBSTEP CUMULATIVE

1 550.77 1 1 1

2 550.77 1 2 2

3 618.28 1 3 3

4 746.73 1 4 4

5 746.73 1 5 5

6 1254.6 1 6 6

7 1544.0 1 7 7

8 1544.0 1 8 8

9 2820.3 1 9 9

10 2820.3 1 10 10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1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基于思维科学、信息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研究产品设计规律、设计技术和工具、设计实施方法的工程技术科学。 2设计的概念,广义概念是指对发展过程的安排,包括发展的方向、程序、细节及达到的目标。狭义概念是指将客观需求转化为满足需求的技术系统(或技术过程)的活动。 3设计的含义:为了满足人类与社会的功能要求,将预定的目标通过人们创造性思维,经过一系列规划、分析和决策,产生载有相应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技术文件,以取得最满意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这就是设计。 4设计的特征:需求特征、创造性特征、程序特征、时代特征。 5设计的四个发展阶段:直觉设计阶段、经验设计阶段、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现代设计阶6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传统设计:以经验总结为基础,运用力学和数学而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传统设计方法基本上是一种以静态分析、近似计算、经验设计、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是一种基于知识的,以动态分析、精确计算、优化设计和CAD为特征的设计方法。 7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产品结构分析的定量化;2)产品工况分析的动态化;3)产品质量分析的可靠性化;4)产品设计结果的最优化;5)产品设计过程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8现代产品设计按其创新程度可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三种类型。 第二章 1功能分析组合方法:求总功能(黑箱法)分功能求解方法(调查分析法、创造性方法、设计目录法)原理解组合(形态分析法) 第三章 1创造技法:(一)集体激智法:(专题会议法,德尔菲法,635法)通过多人的集体讨论和书面交流,互相启迪,并发灵感,进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综合创新思路的一种创新技法。(二)提问追溯法:(奥斯本提问法,阿诺尔特提问法,5W-1H提问法)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来扩展思路,或将复杂的问题加以分解,找到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扎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种创造性技法。(三)联想类比法:(联想发明发,类比发明发,仿生法,综摄法)通过启发、联想、类比、综合等手段,创造出新的想法,这种创造技法就称联想类比法(四)组合创新法:(性能组合,原理组合,功能组合,结构组合)利用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用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的成果进行新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方案。

KHN滤波器分析与设计

《现代电路理论与设计》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KHN滤波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日期2015-10-30 班级研15-2班学号2015200236姓名汪瑶 指导老师评分 一、实验内容 1、KHN滤波器电路组成 图8.1原理图 2.KHN滤波器转移函数及设计方程 图8.1所示电路的方程为 从V1处输出时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从V2处输出时是一个带通滤波器,从V3处输出时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其转移函数分别为 它们的极点频率w0和Q值都相同,分别为 各滤波电路的增益分别为 二、实验目的 (1)定性分析KHN滤波器的参数变化对滤波的影响; (2)帮助学生理解滤波器的分析设计过程。

三、实验过程 1、理论计算 为了方便分析计算 ①取C1=C2=C=10nF,R1=R2=R3=R4=R5=R6=R=10。0k ②由计算公式求得,wp=1000rad/s,Q=1, 2、仿真步骤 (1)按照电路图,选好元器件,并按理论计算设定元件值,搭建好仿真电路。如下图8.2 所示: 图8.2仿真电路图 (2)设置仿真参数,如下图8.3所示: 图8.3仿真参数设置 运行仿真,得到如下图8.4所示: 图8.4V1,V2和V3输出波形图 (3)改变C1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C1的值从6n到14n,每2n取一次值。 设置参数扫描后的波形如图8.5所示,

图8.5改变参数C1的波形变化 (4)改变C2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C2的值从6n到14n,每2n取一次值。设置参数扫描后的波形如图8.6所示 图8.6改变参数C2的波形变化 (5)改变R1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R1的值60k到140k,每20k取一次值。设置参数扫描后的波形如图8.7所示 图8.7改变参数R1的波形变化

现代设计方法习题答案

3.用梯度法求下列无约束优化问题:MinF(X)=x12+4x22,设初始点取为X(0)={2,2}T,以梯度模为终止迭代准则,其收敛精度为5。 1)求初始点梯度▽F(X) ▽F(X)={2x1,8x2}T▽F(X(0))={4,16}T (2)第一次搜索 |▽F(X(0))|=16.5,S(0)=- ▽F(X(0))/16.5=-{0.243,0.97}T α(0)=2.157 X(1)=X(0)+α(0)S(0)={1.476,-0.923}T ▽F(x(1))={2.952,-0.738}T |▽F(x(1))|=3.043<5.0 故满足要求,停止迭代。 最优点X*={1.476,-0.0923}T 最优值F(X*)=2.21 4.

5.

6. 用外点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 ()()12211221min ..0()0 f X x x s t g X x x g X x =+=-≤=-≤ , 收敛准则:(1) ()0.10.01k k X X εδ+-≤=,约束容限= 解:(1)利用外点法惩罚法构造无约束优化问题 () ( ) 12()22()212121(min ,()() k k k x x X r x x r x x r x +??Φ=?++-+-??可行域内)(可行域外) (2)此例只是为了说明外点法的思路,用微分法求解上述无约束优化问题。 用极值条件求解: 在可行域内:偏导数不可能等于0,即可行域内无极值 在可行域外,令: ()2()11211 ()2122 14()2012()0k k k r x x x r x x r x x x ?Φ =+-+=??Φ =--=?

现代优化方法综述

1.引言 优化设计英文名是optimization design,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设计方法。它以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计所追求的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事上首先应用了优化技术。1967年,美国的R.L.福克斯等发表了第一篇机构最优化论文。1970年,C.S.贝特勒等用几何规划解决了液体动压轴承的优化设计问题后,优化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得到应用和发展。随着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优化设计已逐步形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工程学科,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设计方案可以用一组参数来表示,这些参数有些已经给定,有些没有给定,需要在设计中优选,称为设计变量。如何找到一组最合适的设计变量,在允许的范围内,能使所设计的产品结构最合理、性能最好、质量最高、成本最低(即技术经济指标最佳),有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设计的时间又不要太长,这就是优化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优化设计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建立数学模型。②选择最优化算法。③程序设计。 ④制定目标要求。⑤计算机自动筛选最优设计方案等。 2.数学模型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是对优化设计工程问题的数学描述,它包含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设计约束三个基本要素。 2.1设计变量 2.1.1基本参数 a、定义: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选择变化并最终确定的各项独立参数称为设计变量。 b、说明:在设计选择过程中,这些设计变量是变量,但它们一旦被确定后,设计对象也 就完全确定了。最优化设计是研究怎样合理地优选这些设计变量的一种现代设计 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凡根据设计要求事先给定的,不是设计变量而是设计常量。 2.1.2设计方案的表现形式 a、设计空间:由n个设计变量为坐标所组成的时空间称作设计空间。 b、设计变量的表示法 (1)坐标表示法:一维问题→一个设计变量→数轴上的一个点 二维问题→两个设计变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向量 三维问题→三个设计变量→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向量

现代设计方法试卷1及答案

现代设计方法试卷1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无约束优化问题求解算法中的直接法是( C ) A. 梯度法 B.牛顿法 C.POWELL法 D.变尺度法 2.按类型划分,惩罚函数法属于( D ) A.一维优化方法 B.无约束优化方法 C.直接法 D.约束优化方法 3.对于只含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满足每一个设计约束的设计点,称为 (D) A.边界点 B.非可行点 C.外点 D.内点 4.坐标轮换法以为搜索方向。(C) A.梯度方向 B.共轭方向 C.坐标轴方向 D.负梯度方向 5.一个多元函数F(X)在点X*附近偏导数连续,则该点为极小值点的充分条件是( B ) A.▽F(X*)=0 B. ▽F(X*)=0,H(X*)正定 C. H(X*)=0 D. ▽F(X*)=0,H(X*)负定 6.在有限元分析中,将构件分割成单元的方法称之为( C ) A.有限化 B.单元化 C.网格化 D.分割化 7.平面问题的弹性矩阵与材料的( D) A.弹性模量有关,泊松比无关 B.弹性模量无关,泊松比有关 C.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无关 D.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有关 8.当零件材料的强度均值小于应力均值时,零件的平均安全系数为n,等效概率为F,则(A ) A.n<1,F>50% B. n>1,F>50% C. n<1,F<50% D. n>1,F<50% 9.串联系统的失效模式大多服从( D )

A.正态分布 B.对数正态分布 C.指数分布 D.威布分布 10.抽取100只灯泡进行实验,灯泡工作到50小时有12只损坏,工作到70小 时又有20只损坏,从50小时到70小时这段时间内灯泡的平均失效密度为( C ) A. 0.006 B. 0.004 C. 0.01 D. 0.12 二、填空题 11.单元刚度矩阵具有对称性、 分块 性和奇异性。 12.机电产品零件失效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 早期失效区域 、正常工 作区域和功能失效区域。 13.函数()223212221+-+=x x x x x F 在点(1,0)处的梯度为 [6,-2]T 。 14.组成并联系统的零件的可靠度与该并联系统的可靠度相比较, 并联系统 的可靠度高。 15.一批产品从投入运行到发生失效的平均时间称为 平均寿命 。 16.可靠度是对产品可靠性的 概率 度量。 17.设某系统由10个零件串连组成,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为0.95,系统的可靠度为 0.599 。 18.根据处理约束条件的方式不同,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方法分为 直接法 和间接法。 19.根据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可以将设计点分为:可行点和 不可行点 。 20.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信息构成搜索方向的方法称为 导数法 。 三、名词解释 21、(定义)可靠度: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用R 表示。 22、(定义)失效率:又称故障率,产品工作t 时刻时尚未失效(或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

二阶带通滤波器设计

物理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学生班级:题目: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张晓培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 有源带通滤波器 作者姓名:覃万晴 学号:

学院: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 专业:过程控制自动化 指导教师姓名:张晓培 2016年10月1日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和意义 1)实验要求:中心频率为1KHZ 2)设计意义:近几年随着冶金、化工、纺织机构等工业使用的各种非线性用电设备而产生的大量的高次谐波,已导致电网上网正常波形发生严重畸变,影响到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用户用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3)随着生产技术方式的变化,生产力确实得到较大提高,可同时也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如当人们做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需要付诸实践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偶然随即因素的干扰,为评价新方案的效果,需排除这些随即因素的影响,即需要一个滤波器。经滤波以后对新方案的效果进行检验。 4)有源滤波器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5)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6)若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串联,并使低通滤波器的通带截止频率fp2大于高通滤波器的通带截止频率fp1,则频率在fp1

现代设计方法-习题集(含答案)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现代设计方法》(编号为09021)共有单选题,计算题,简答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 填空题,单选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计算题 1.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342)(m in 2+-=x x x f ,给定初始区间[][]3,0,=b a ,取1.0=ε。 2.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32)(m in 2+=x x f ,给定[][],1,2a b =-,取1.0=ε 3.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432+=x )x (f min ,给定[][]40,b ,a =,取10.=ε。 4.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12)(m in 3+-=x x x f ,给定初始区间[][]3,0,=b a ,取5.0=ε 5.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107)(m in 2+-=x x x f ,给定初始区间[][]3,0,=b a ,取1.0=ε 6. 用梯度法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 168)(m in 22221+-+=x x x X f ,取初始点[]T X 1,1)0(= ,计算精度1.0=ε。 7. 用梯度法求解96)(m in 12221+-+=x x x X f ,[]T X 1,1)0(= ,1.0=ε。 8. 用梯度法求解44)(m in 22221+-+=x x x X f ,[]T X 1,1)0(=,1.0=ε 。

9. 用梯度法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1364)(m in 222 121+-+-=x x x x X f ,取初始点[]T X 1,1)0(=,计算精度1.0=ε。 10. 用梯度法求解1212221422)(m in x x x x x X f --+=,[]T X 1,1)0(=,1.0=ε 。(请迭代两次) 11. 有三个可靠度均为0.9的子系统组成的并联系统,试比较纯并联及2/3[G]表决系统的可靠度。 12. 一个由2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靠度指标为0.85,试按等同分配法分配子系统的可靠度:(1)组成串联系统,(2)组成并联系统。 13. 已知某零件的应力和强度均呈正态分布,零件强度:MPa 516=δμ(均值),MPa S 2.24=δ(标准差),应力:MPa 378=σμ(均值),Mpa S 5.41=σ(标准差),试计算零件的可靠度与失效概率。 14. 由应力分析表明,某零件所承受的应力是拉应力,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MPa T 3500=μ,标准差MPa S T 400=。该零件在制造过程中所引起的残余应力也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其均值MPa C 1000=μ,标准差MPa S C 150=。由强度分析表明,该零件的强度也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MPa 5000=δμ。现要求出当保证该零件的可靠度不低0.999时,零件强度的标准差的最低值应为多少? 15. 由应力分析表明,某零件所承受的应力是拉应力,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MPa T 3500=μ,标准差MPa S T 400=。该零件在制造过程中所引起的残余应力也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其均值MPa C 1000=μ,标准差MPa S C 150=。由强度分析表明,该零件的强度也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MPa 5000=δμ。现要求出当保证该零件的可靠度不低0.999时,零件强度的标准差的最低值应为多少?

KHN滤波器分析与设计

《现代电路理论与设计》课程实验报告 1、KHN滤波器电路组成 图原理图 滤波器转移函数及设计方程 图所示电路的方程为 从V1处输出时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从V2处输出时是一个带通滤波器,从V3处输出时 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其转移函数分别为 它们的极点频率w和Q值都相同,分别为 各滤波电路的增益分别为 二、实验目的 (1 )定性分析KHN滤波器的参数变化对滤波的影响; (2)帮助学生理解滤波器的分析设计过程。 三、实验过程 1、理论计算 为了方便分析计算 ①取6= C2=C=10nF R仁R2=R3=R4=R5=R6=R=100k ②由计算公式求得,wp=1000rad/s,Q=1, 2、仿真步骤 (1)按照电路图,选好元器件,并按理论计算设定元件值,搭建好仿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仿真电路图 (2)设置仿真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仿真参数设置 运行仿真,得到如下图所示: 图V1 , V2和V3输出波形图 (3)改变C1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C1的值从6n到14n,每2n取一次值。 设置参数扫描后的波形如图所示, 图改变参数C1的波形变化 (4)改变C2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C2的值从6n到14n,每2n取一次值。设置参数扫描后的波形如图所示

图改变参数 C2 的波形变化 (5)改变R1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 R1的值60k 到140k ,每20k 取一次值。设置参数 扫描后的波形如图所示 图改变参数 R1 的波形变化 (6) 改变R2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 R2的值从60k 到140k ,每20k 取一次值。设置参 数扫描后 的波形如图所示 图改变参数 R2 的波形变化 (7) 改变R3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 R3的值从60k 到140k ,每20k 取一次值 设置参数扫描后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改变参数 R3 的波形变化 (8) 改变R4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 R4的值从60k 到140k ,每20k 取一次值 设置参数扫描后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改变参数R4的波形变化 (9) 改变R5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 R5的值从60k 到140k ,每20k 取一次值 设置参数扫描后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改变参数R5的波形变化 设置参数扫描后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改变参数R6的波形变化 四、实验结果分析 由图可看出,KHN 滤波器可以实现高通滤波和带通滤波以及低通滤波三种滤波方式,我 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输出端口,来实现不同的滤波功能。 由图可看出,随着电容 C1的值由小变大,高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 Q 值逐渐增大, 过度带减小明显;带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 中心频率逐渐减小, 通带宽变窄,且高频段变 化更为明显;低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截止频率变化不是很大, Q 值逐渐增大,波形的过 渡带明显减小。 由图可看出,随着电容 C2的值由小变大,高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 Q 值逐渐减小, 的过渡带减小,且输出增益也是减小的。 10)改变 R6 值。采用参数扫描方式,让 R6的值从60k 到140k ,每20k 取一次值 过度带随之增大;带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 化更为明显;低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截止频率明显减小, 着增大。 由图可看出,随着电阻 化规律同改变 C1 相似。 由图可看出,随着电阻 化规律同改变 C2相似。 由图可看出,随着电阻 中心频率逐渐减小, 通带宽变宽,且低频段变 Q 值也逐渐减小,过渡带也随 R1 的值由小变大,高通,带通, R2的值由小变大,高通,带通, 低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变 低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变 R3的值由小变大,高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 Q 值逐渐减小, 中心频率基本不变, 且输 Q 值逐渐减小,波形 过度带减小,且输出增益也逐渐减小;带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 出增益明显下降;低通功能端口的输出波形,截止频率变化不是很大,

现代设计方法答案

环境变量 一.用牛顿法求函数 2214121)2()2(),(x x x x x f -+-= 的极小值点坐标(迭代二次)。 解 初始点T x ]2,3[0 = 则初始点处的函数梯度、海森矩阵及其逆矩阵为 ?? ????=??????---+-=?42)2(4)2(2)2(4)(21213 1 0x x x x x x f ????? ?--=??????--+-=?844148442)2(12)(21 02x x f ???? ??? ???=?=487241241121 )]([1 02x f 代入牛顿法迭代公式,得 T x f x f x x ? ? ? ???=??-=34,38)()]([0 1 2 1 - ??? ?????=??????---+-=?02732)2(4)2(2)2(4)(212 1311x x x x x x f 代入牛顿法迭代公式,得

?? ? ???=??-=26.152.2)()]([1 1 12 1 2 x f x f x x - 二、分析比较牛顿法、阻尼牛顿法、共轭梯度法、变尺度法和鲍威尔法的特点,找出前四种方法的相互联系。 比较牛顿法:牛顿法收敛很快,对于二次函数只需迭代一次便达到最优点,对非二次函数也能较快迭代到最优点,但要计算二阶偏导数矩阵及其逆阵,对维数较高的优化问题,其计算工作和存储量都太大。 阻尼牛顿法:可以看出原始牛顿法就相当于阻尼牛顿法的步长因子取成固定值1的情况。阻尼牛顿法每次迭代都在牛顿方向上进行一维搜索,避免了迭代后函数值上升的现象,从而保持了牛顿法二次收敛的特性,而对初始点的选取并没有苛刻的要求。 这类方法的主要缺点计算复杂,工作量大,要求计算机存储量大 共轭梯度法:共轭方向主要是针对二次函数的,但也可以用于一般非二次函数。共轭方向法是二次收敛的,计算程序简单,存储量相对较少 变尺度法:只需用到函数的一阶梯度;下降算法,故收敛全局;计算量小(不需要求矩阵逆);一般可以达到超线性收敛(速度快) 鲍威尔法:多维无约束优化算法是在无约束优化算法之一,首先选取一组共轭方向,从某个初始点出发,求目标函数在这些方向上的极小值点,然后以该点为新的出发点,重复这一过程直到获得满意解,其优点是不必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就可以在有限步内找到极值点。 三、已知约束优化问题minf(x)=(x 1-2)2+(x 2-x 1)2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重点

绪论 1、设计的的本质是由功能到结构的映射过程,是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构思、计划并把计划变为现实可行的机械系统的过程。 2、计划具有个性化、抽象化、多解性的基本特征。 3、现代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念: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辅助人们进行设计。优化设计是从多种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方法,它以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计所追求的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有限元设计就是利用假想的线和面将连续的介质内部和边界分割成有限大小、有限数目、离散的单位来研究。 稳健设计通过质量工程方法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求把产品设计完美、健全,不受或尽量减少生产线波动带来的影响,以保证产品达到预期的质量效果。 虚拟设计是一种新技术,它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用交互手段对在计算机内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改,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和一次设计成功率。 创新设计、智能设计、表面设计、绿色设计、动态设计、摩擦设计、协同设计、工业设计等。一 1、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技术,是集计算、设计绘图、工程信息管理、网络通信等领域知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即计算机辅助分析,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即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即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8、CAD的特点:1)规范化、高质量规范设计流程,统一文档格式,提高设计质量。9、CAD发展方向:脱离图版,实现全自动无纸化设计、生产和制造,是CAD发展的最终目标。 10.CAD的基本功能及优点:1)人机交互 2)几何造型 3)计算分析 4)系统仿真 5)工程绘图 6)数据管理 11、CAD系统组成:CAD系统的硬件结构:计算机、图形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AD系统的软件:软件系统、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二 1、优化设计:是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设计方法。它以数学中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计所追求的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2、P49页:例2-1 黄金分割法求函数,3无约束优化方法:坐标轮换法、牛顿法、 约束优化方法:遗传算法、惩罚函数法、复合形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多目标优化问题、主要目标法、统一目标法 三 1、有限元法的概念:把复杂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整体的一种设计方法 2、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化整为零,积零其整,把复杂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整体 3、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完全弹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微小性假设,无初应力假设 2、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边界条件

现代设计方法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 现代设计方法 一、 单选题 ( 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 参数化绘图在定义图形时关键是利用了图形的( ) A .相似性 B .多样性 C .个别性 D .特殊性 2. 下列设备不属于CAD 作业输入设备的,有( ) A .绘图仪 B .键盘 C .数字化仪 D .光笔 3. 二维图形比例变换矩阵中?? ????=d a T 00,可有( ) A.a=0,d=1 B. a=1,d=0 C. a=d=1 D. a=d=0 4. 内点罚函数法的特点是( ) A.能处理等式约束问题 B.初始点必须在可行域内 C. 初始点可以在可行域外 D.后面产生的迭代点序列可以在可行域外 5. 对于极小化F(x),而受限于约束g μ(x)≤0(μ= 0,1,2,…,m)的优化问题,其内点罚函数表达式为( ) A.∑=-=Φm k k X g r X F r X 1)()()(/1)(),(μμ B.∑=+=Φm k k X g r X F r X 1)()()(/1)(),(μμ C.∑=-=Φm k k X g r X F r X 1)()()](,0m ax[)(),(μμ D.∑=-=Φm k k X g r X F r X 1)()()](,0m in[)(),(μμ 6. 设F (X )为区间(0,3)上的单峰函数,且F (1)=2、F (2)=1.5,则可将搜索区间(0,3)缩小为( ) A .(0,2) B .(1,2) C .(2,3) D .(1,3) 7. 标准正态分布是定义为( ) A.μ=1,σ=0.5的正态分布 B.μ=1,σ=1的正态分布 C.μ=0,σ=1的正态分布 D.μ=0.5,σ=1的正态分布 8. 抽取100只灯泡进行实验,灯泡工作到50小时有12只损坏,工作到70小时有20只损坏,从50小时到70小时这段时间内灯泡的平均失效密度是( ) A.0.006 B.0.004 C.0.01 D.0.12 9. 当转换开关的可靠度为1时,非工作冗余系统的可靠度为R1, 工作冗余系统的可靠度为R2,则R1与R2之间的关系为( ) A. R1<R2 B. R1>R 2 C. R1= R2 D. R1≤R2 10. 设试验数为N 0,累积失效数为N f (t),仍正常工作数N s (t),则存活频率是指( ) A .0) (N t N f B .0)(N t N s C .)()(t N t N f s D .) ()(t N t N s f

现代优化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M ac hi neBuil di ng Auto m atio n,D ec2007,36(6):5~6,9 现代优化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王基维1,熊伟2,李会玲1,汪振华3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2.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6; 3.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优化设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为机械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 法。优化设计在解决复杂设计问题时,能从众多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美或最适宜的设计 方案。对现代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展望了现代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优化设计;机械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 H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5276(2007)0620005202 Develop ing T rend on M odern O pt im a l Design M ethods WANG J i2wei1,XI ONG W ei2,LI H u i2li ng1,WANG Zhen2hua3 (1.Ni ngbo Voca ti on Te chno l ogy C o ll e ge,N i n gbo315800,C h i na; 2.Huna n B i o l ogy Me c ha ni c a la nd E l e c tri c a lP ro f e ss i ona lTe chno l ogy C o ll ege,C ha ngsha410126,C h i na; 3.Na n ji ng Un i ve rs ity o f S c i e nc e a nd Te chno l o gy,Na n ji ng210094,C h i n a) Abstr ac t:As a new d i s c i p l i ne,o p tm i a l de s i gn p rov i de s an m i p o rtan t sc i en tifi c de s i gn m e t h od f o r e ng i nee https://www.doczj.com/doc/8f12216500.html, i ng op tm i a ld es i gn, t he y can fi nd o ut a nea rl y pe rf e ct o r op tm i um des i gn s ch em e fr om l o ts o f feas i b l e ap p r o ache s.T he p ape r s um m a ri ze s t he de ve l o p i ng trend a nd d ir e cti o n o f t he m ode rn op tm i a l des i gn m e t hod s. K ey word s:op tm i a ld es i g n;m a ch i n e des i gn;de ve l o p t re nd 0引言 机械设计与制造是机械工程领域中最重要的内容,而机械设计又是机械制造的前提。优化设计(opti m a l de2 si g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优化设计为机械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在解决复杂设计问题时,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美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1]。实践证明,在机械设计中采用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机械设备质量,降低材料消耗与制造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工作性能[2]。文中初步论述了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优化设计方法[3]是数学规划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将设计变量表示为产品性能指标、结构指标或运动参数指标的函数(称为目标函数),然后在产品规定的性态、几何和运动等其它条件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的范围内,寻找满足一个目标函数或多个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设计变量组合的数学方法。优化设计方法已成为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1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现状 优化设计的基础和核心是优化理论和算法。迄今为止,己有上百种优化方法提出,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优化方法[4,5]。 a)线性逼近法:线性逼近法SLP是将原非线性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线性优化问题,通过求解线性优化问题得到原问题的近似解。根据形成线性优化的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逼近法。常用的线性逼近法有近似规划法和割平面法; b)遗传算法[2,6,14]:遗传算法GA(genetic a l gorith m s)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的随机搜索算法。它是1962年首先由美国密执安大学的J.H.H olland教授提出、随后主要由他和他的一批学生发展起来的[7],并在1975年的专著中作了介绍,首先提出了以二进制串为基础的基因模式理论,用二进制位串来模拟生物群体的进化过程。进化结束时的二进制所对应的设计变量的值即为优化问题的解。GA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很强的通用优化能力,它不需要导数信息,也不需要设计空间或函数的连续性条件,其优化搜索具有隐性并行性,可以多点同时在大空间中作快速搜索,因此有可能获得全局最优解。由于G A有着其他优化算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GA的应用非常广泛,取得大量研究应用成果。在结构优化设计方面的如离散结构的遗传形状优化设计[8]、悬臂扭转结构和梁结构的优化设计[9]、桁架和薄壁的结构优化问题[10]等。在文献[11]中对平面四杆机构的遗传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文献[12]介绍了一个用于ZL40装载机的直齿圆锥齿轮差速器的优化设计问题,用GA中的实数编码进行优化求解,取群体大小为50,交叉率为0.2,变异率为0.5,经过120代的进化并经圆整后得到最优解。文献[15]中通过把机械方案设计过程看作是一个状态空间的求解问题,用遗传算法控制其搜索过程,完善了新的遗传编码体系,为了适应新的编码体系重新构建了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并利用复制、交换和变异等操作进行一次次迭代,最终自动生成一组最优的设计方案。 此外,G A还应用在函数优化、机械工程、结构优化、电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自适应控制、故障诊断、系统工程调度和运输问题等诸多领域中[13]; #5 #

现代设计方法试题及答案

现代设计方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AD 一词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名词,它是指( A ) A .计算机辅助工程 B .计算机辅助制造 C 计算机辅助设计 D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2.实验测试了自变量为3,4,5,6,7,8时的函数值,现要用抛物线插值法计算处的函数值,选择下列哪组自变量及其对应的函数值进行插值计算较为合理( C ) A .3,4,5 B .4,5,6 C .5,6,7 D .6,7,8 3.设备坐标系的维数一般为( B ) A .一维 B .二维 C 三维 D .四维 4.将平面图形沿X 方向平移10个单位,沿Y 方向平移15个单位,其坐标变换矩阵为( A ) A .??????? ???11510010001 B .??????????--11510010001 C .???? ? ?????101001500010D .???? ??????10 10015000 1 5.在消阴处理中,进行极大/极小检验,如果两个物体的投影不满足极大/极小条件,则两个物体之间( D ) A .相互完全遮挡 B .部分相互遮挡 C .相互不遮挡 D .遮挡关系不确定 6.若函数F(x)在Dl 上具有连续二阶导数(D 是Dl 内部的凸集),则F(x)为D 上的凸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x)的Hessian 矩阵( C ) A .半正定 B .正定 C .半负定 D .负定 7.对约束优化问题,设计变量的选择( C ) A .可以在可行域中 B .不允许在可行域中 C .只允许在可行域中 D .不一定在可行域中 8.要将一个有约束问题的求解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问题的求解,可以选择( C ) A .复合形法 B .简约梯度法 C .罚函数法 D .共轭梯度法 9.在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首选的优化方法为( B ) A .外点罚函数法 B .单纯形法 C .拟牛顿法 D .变尺度法 10.当目标函势沩凸函数,约『束函彭嘣黜函数时,K —T 条件是约束优化问题取得极值的( D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一般条件 D .充分必要条件 11.有限元分析中,下列单元属于二维单元的是( D ) A .六面体单元 B .四面体单元 C .杆单元 D .三角形单元 12.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问题获得的解属于( A ) A .近似解 B .精确解 C .解析解 D .半解析解 13.采用杆单元进行平面刚架有限元分析,杆单元的一端具有( B ) A .两个自由度 B .三个自由度 C .四个自由度 D .六个自由度 14.某刚架单元两节点对应的总体编码为5和3,则局部座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系数k 在总体刚度矩阵中的位置为( D ) A .第5行第3列 B .第14行第3列 C .第5行第14列 D .第14行第14列 1 5.在平面应变问题中,沿轴线方向( C ) A .应变、应力都为零 B .应力为零,但应变不为零 C .应变为零,但应力不为零 D .应变、应力都不为零 16.若产品的平均寿命等于失效率的倒数则产品的寿命服从( C ) A .正态分布 B .泊松分布 C .指数分布 D .二项分布 17.在平均安全系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强度(或应力)的分散度增大会使零件的可靠度( A ) A .降低 B .提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8.当系统中任何—个零件发生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该系统是( A ) A .串联系统 B .冗余系统 C .表决系统 D .非工作冗余系统 19.并联系统的可靠度比组成该系统的零件的可靠度( B ) A .底 B .高 C .相等 D .不确定 20.产品工作到t 时刻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称为( D ) A .平均寿命 B .平均失效密度 C .平均可靠度 D .平均失效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设备属于CAD 的输入设备的,有( BCE ) A .显示器 B .扫描仪 C .键盘 D .绘图仪 E .光笔 22.通过矩形窗口与矩形视区的匹配,可以实现图形的( ABD ) A .放大 B .缩小 C .锗切 D .摇视 E 平移 23.下列方法中属于利用目标函数的导数构造搜索方向的优化方法有( BE ) A .坐标轮换法 B .梯度法 C .单纯形 D .Powell 法 E .变尺度法 24.单元刚度矩阵具有( ACE ) A .奇异性 B .正定性 C .分块性 D .稀疏性 E .对称性

民办院校“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设计分析

民办院校“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设计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GH-190)、黄河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M2012007的研究成果。 课程改革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大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框架体系。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最终需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来实现。任何一所名牌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民办三本院校要想保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从课程改革做起。“电路分析”课程是黄河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电类各专业后续课程的进行,进而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的程度。 “电路分析”是研究电路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电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1] 在我校面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光电信息工程等专业开设,计划学时为84,理论讲授学时为64,实验学时为20。“电路分析”课程不仅是电类各专业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也直接为解决电工电子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具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决定了“电路分析”在电类各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一、现行“电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行的“电路分析”课程体系是学科性体系,注重科学化、理论化,分立元件电路系统,在这个体系下实施的课程教学往往只能讲到器件、电路,对电路系统的应用基本不涉及。目前,该课程教学基本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但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方面尚显不足,[3] 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培养实践能力的目标不明确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工程教育也正在以注重专业教学和技能培养转向普遍的工程基础教育和智力开发。显然,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是适应不了这种新形势的。一个最现实的现象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虽然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学过了,很多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电路问题仍然是无从下手,只能急于问老师。另外,现有的学时分配是理论64 学时,实验20 学时,共84 学时。教材内容多,总体学时少,与实验教学内容联系又不够紧凑,使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及指导实践过程的难度加大。这些充分说明应该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出相应的对策以改变现状。 2.课程内容体系重全面但细节不够突出现行的“电路分析”课程采用的教材是邱关源主编,罗先觉修订的《电路(第五版)》,该教材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好,系统性强,力求概括现代电路理论的方方面面。但正是这种完整性凸显了该教材在知识点细节的处理上无法很深入,对于我校三本类的学生,使用该教材学习“电路分析”稍显吃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摘要 机械优化设计是最优化技术在机械设计领域的移植和应用,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机械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标准规范等建立一反映工程设计问题和符合数学规划要求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和计算机计算技术自动找出设计问题的最优方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善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使期望的经济指标达到最优,它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等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优化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因而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论述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背景、流程,并对无约束优化及约束优化不同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情况、原理、具体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机械优化设计;约束;特点;选取原则 Mechanical optimization design is optimize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plantation, its basic idea is based on mechanical design theory, methods and standards to establish a reflect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 and then applying th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o find out the design problem of the optimal scheme of automatic. As a new subject,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nd computer program design basis,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 from the large number of design so as to improve or the most suitable design, so that the desired economic index optimal, it can successfully solve th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deal with complex problem.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design method. So using this design meth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esign efficiency and design q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ized design method of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o the unconstrained and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of different optimal design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methods, characteristic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mechanical design optimization; constraint; characteristics; selection principl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