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教学大纲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

2003.11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授课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

第四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意识与物质世界

第三节人的实践与物质世界

第四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辩证发展》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人类的实践与世界的辩证性

第二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范畴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第三节认识过程的动力机制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社会的本质

第二节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性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六章《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二节社会的政治结构

第三节社会的文化结构

第四节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者》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节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节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四节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二节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第三节人的发展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大学生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确立辩证唯物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使他们能够科学理解毛泽东的哲学思想、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为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社政司2003年17号文“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和广东高校2003年新版教材重新制定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授课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要解决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和哲学的研究对象及社会作用等问题。哲学基本问题集中在对两大阵营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标准的理解上,同时对哲学发展的历史演变也要做系统的概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要通过整体性的概述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进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中叶产生的必然性,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致性问题要通过联系实际去分析和把握;介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注重从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工夫,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许多概念学生在中学的政治课已经有接触,重点是如何讲深将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中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分析,无论是讲授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还是分析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中国化的问题,都要求有整体的把握。

第一节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演变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第四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通过对唯物论物质观的历史发展与演变的分析,说明人类对世界的本质问题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是“总和中的抽象”的产物,只能是物质的共性的概括,区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与朴素唯物论、形而上学唯物论物质观的同异。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础上把握物质的根本属性,特别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对于时间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从学生的思维和理解的情况看,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离、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节主要讲授意识产生的根源、本质与作用。第三节重点讲授人通过实践把握物质世界。第四节应该作为本章的结论讲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最后的逻辑归结得出的结论。

(二)教学难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既是出发点,也是理论难点。掌握列宁的物质定义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物质的本质、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的讲授,再展开对意识的产生和作用的诠释,从理论的逻辑上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通过第三节了解人类通过实践环节与物质世界相联系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第二章的教学难点相对集中在第一节对物质的概念、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和时空的绝对与相对的原理的把握上。讲授的过程应该结合科学发展的新材料要展开。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范畴的历史演变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形式

三物质世界的特性

第二节意识与物质世界

一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

第三节人的实践与物质世界

一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二实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

三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第四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辩证发展》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和逻辑起点,掌握这一特征是学好本章理论的思想基础,讲授的时候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加深学生对普遍联系与无限发展的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理解。第二节要从理论上把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进行梳理,首先是质量互变规律,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

质和核心,它是理解和把握整个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特别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如何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这是本章重点问题的实质应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联系社会发展道路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现象进行分析。第三节重点讲授辩证法的五对范畴和系统的思想,特别是系统观点对辩证法的深化和丰富。

(二)教学难点

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出发点,在第一节要联系实际进行发挥,注意理论的把握和联系实际的发挥。第二节难点在掌握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的基本属性与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意义,同时注重辩证否定的分析法中重点说明事物的发展为什么往往都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并联系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现象进行阐述,说明这是由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两次向对立而转化所决定的。第三节的内容可以根据课时和教学计划适当调整。

第一节人类的实践与世界的辩证性

一唯物辩证法与人类的实践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

三世界的辩证发展

第二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范畴

一对事物进行侧面认识的范畴

二对事物进行过程认识的范畴

三对事物进行系统分析的范畴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它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唯物论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的区别,引导学生通过对唯心论与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比较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础与本质的原理。第二节主要解决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掌握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本质,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的意义。第三节重点讲授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非理性因素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两部分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要注意几重关系的把握。第一是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说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内容的纵深发展。第二是在阐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同时着重强调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第三是通过对真理的客观性和两重性的原理的讲授引导学生了解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意义。加深对科学认识和发展过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的理解,深化对实践标准的正确理解。

第一节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一般认识的开展过程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三认识的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节认识过程的动力机制

一真理过程的相对与绝对的矛盾

二实践过程的真理与价值的矛盾

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社会历史观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重要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的学习把握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必须把唯物史观的确立的意义与唯心史观的理论表现做首要的分析和论证,并以此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出发点。第二节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过渡中劳动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根本区别的根源;第三节通过讲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把握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的问题上要联系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通过对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内涵与划分的标准的讲授,重点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从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展开分析。第二节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联结中起决定作用。第三节重点放在联系实际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的把握上,最后的逻辑归结为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社会的本质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性

一劳动是连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纽带

二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决定作用

三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一地理环境及其作用

二人口因素及其作用

三生产方式及其作用

第六章《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社会经济结构中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与要素,着重说明生产力的客观标准是劳动工具,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两者共同构成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层次;第二节阐明社

会政治结构,着重说明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区分不同的国家性质与构成的形式;第三节阐明社会的文化结构,特别是社会意识构成的复杂性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部分是本章的重点部分,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阐述;第四节阐述社会进步与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的意义,联系十六大提出的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的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分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把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由于第一节和第二节与其他课程重复,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构成在理论上进行把握,无须做大量的论证。教学难点主要在第三节,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把握现实问题。第三节阐述社会文化结构的含义要与原来的社会意识结构做比较,把概念和内涵讲授清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三个代表的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看正确认识三个文明的辩证关系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的构成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

三阶级与阶层

第二节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功能

二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第三节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

二社会文化结构的特性

三社会文化结构的功能

第四节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二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社会基本矛盾的构成和运动规律,特别是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阐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节着重说明阶级斗争的产生及其在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的作用,从阶级社会变革的量变到质变中阶级斗争的不同作用展开;第三节通过分析改革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阐明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成效在理论上展开分析论证;第四节通过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对人类社会全面的深刻的影响,阐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五节是唯物史观重要的逻辑结论,即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也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之一。

(二)教学难点:

前面四节都可以说在逻辑上和理论上比较容易把握的问题,与

其他课程也出现了交叉或者重复,不需要作大量的分析论证,要求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基本理论有较好的把握,重点仍然是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第五节要注意联系实际分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

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局限性,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观点结合起来才能对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同时要注意从杰出个人的产生和历史作用的角度,阐明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准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进一步理解十六大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理论,加深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原理。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形态的发展

四“生产力标准”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斗争的实质

二阶级斗争及其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四节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三新科技革命促使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第五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述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第二节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科学理论,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节重点讲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容结合起来,把握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难点:

结合十六大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理论,对“社会进步的总趋势”、“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和原理的论证,要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社会进步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理论联系起来,在理论上要注意结合我国的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深入浅出进行引导。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通过分析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潮和人权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有科学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把握要放在社会进步和发展阶段才有现实意义,特别要注重把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现阶段“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思考问题。

第一节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一社会进步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二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三社会进步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第二节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的本质

二人的价值

第三节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及其历程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动性

三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课程设计论文主体页眉页脚

第1章绪论 1.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抢答器同时供4名选手或4个代表队比赛,分别用4个按钮S0-S3表示。 2、设置一个系统清除和抢答控制开关S,该开关由主持人控制。 3、抢答器具有锁存与显示功能。即选手按动按钮,锁存相应的编号,并在LED数码 管上显示。选手抢答实行优先锁存,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除为止。 4、参赛选手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抢答,抢答有效,定时器停止工作,显示器上显示 选手的编号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除为止。 1.2 方案设计 方案:该系统采用52系列单片机STC89C52作为控制核心,该系统可以完成运算控制、信号识别以及显示功能的实现。由于用了单片机,使其技术比较成熟,应用起来方便、简单并且单片机周围的辅助电路也比较少,便于控制和实现。整个系统具有极其灵活的可编程性,能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功能的扩张和更改。 MCS-51单片机特点如下: 1.可靠性好:单片机按照工业控制要求设计,抵抗工业噪声干扰优于一般的CPU, 程序指令和数据都可以写在ROM里,许多信号通道都在同一芯片,因此可靠性高,易扩充。 2.单片机有一般电脑所必须的器件,如三态双向总线,串并行的输入及输出引脚, 可扩充为各种规模的微电脑系统。 3.控制功能强:单片机指令除了输入输出指令,逻辑判断指令外还有更丰富的条件分 支跳跃指令。 其原理框图如下:

图1-1 原理图 1.3 设计理念 抢答器作为一种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智力和知识竞赛场合。但抢答器的使用频率较低,且有的要么制作复杂,要么可靠性低。作为一个单位,如果专门购一台抢答器虽然在经济上可以承受,但每年使用的次数极少,往往因长期存放使(电子器件的)抢答器损坏,再购置的麻烦和及时性就会影响活动的开展,因此设计了本抢答器。 本设计是以四路抢答为基本理念。考虑到依需设定限时回答的功能,利用STC89C52单片机及外围接口实现的抢答系统,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时,同时使数码管能够正确地显示时间。同时系统能够实现:在抢答中,只有开始后抢答才有效,如果在开始抢答前抢答为无效;抢答限定时间和回答问题的时间可在0-9s设定;可以显示是哪位选手有效抢答和无效抢答,正确按键后有数字显示;抢答时间和回答问题时间倒记时显示,满时后系统计时自动复位及主控强制复位;按键锁定,在有效状态下,按键无效非法。 1.4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单片机发展到至今已30余年,若将8位单片机的诞生为起点,那么,单片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年—1978年):单片机的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1978年—1982年):单片机的高性能阶段。 第三阶段(1982年至今):8位单片机的巩固发展和16位、32位单片机的推出阶段。

web开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软件工程》与《web开发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WEB开发技术 课设题目:基于B/S项目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所在班级: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分组:第 16 组 姓名:苑国永 20081611068 陈红勤 20081611076 李卓 20081611041 指导教师:曹莹刘冲杜光辉 河北金融学院 二○一一年六月 摘要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就成为必然。通过该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阐述了开发该系统用到的关键技术,如采用B/S结构,使用JSP编程、利用mysql建立数据库、采用HTML,javascript等编程技术。 本系统是采用 B/S模式进行开发的,系统的用户权限有两种:学生和系统管理员,不同权限用户登入到不同的操作界面。该系统主要由学籍维护、班级管理、成绩查询等功能模块组成,本文具体介绍了各功能模块所包含的小模块的功能,学籍维护模块主要是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班级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系别、专业、计划、班级、课程进行添加、删除、维护;成绩查询模块主要是对课程成绩进行添加、删除、录入成绩,以及学生进行查询成绩等功能。 关键字: 学生信息管理; B/S; JSP; mysql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chool scale unceasing expansion, the student quantity sharp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德镇陶瓷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戴玉昆_____ 班级_10热工二班___ 指导老师金光浪

目录 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单元电路1(用实际的单元电路名称,下同). . . . . . . . . . . . . . . . . . .a 3、单元电路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4、单元电路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5、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6、总体电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 7、元件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 8、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9、设计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2-- 2013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1112 学号: 学生姓名:张三 指导教师:赵东 设计周数:1周 成绩: 日期:2014 年1 月17 日

任务书 (1)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设计框图及电路系统概述 (4) 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参数计算 (5) 四、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6) 五、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 (7) 参考文献 (8) 附录(设计流程图、程序、表格、数据等) (9)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1综合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1.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1.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1.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2.要求 2.1 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2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利用“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5学会撰写综合实验总结报告。 2.6通过综合实验,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力争少损坏元件。 2.7在综合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二、主要内容 共有8个既有学习价值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设计课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其中之一。 1.移位寄存器型彩灯控制器 2.智力竞赛抢答器 3.电子拔河游戏机 4.交通信号灯控制器 5.数字电子钟 6.电子密码锁 7.电子秒表 8.数字电子钟(硬件)

课程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30㎜、下边距30㎜、左边距30㎜、右边距20㎜、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 页眉内容统一为“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体。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字体和字号要求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 章标题:三号黑体(1□□×××××) 节标题:四号黑体(1.1□□××××) 条标题:小四号黑体(1.1.1□□×××)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码:小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论文前置部分 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写。 (三)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中文摘要(300字左右) “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四)目次页 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五)论文的主要部分 1、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

课程的哲学基础——《课程论》

2020.05.18 《课程论》施良方著学习笔记 第三章课程与哲学 每种学校课程都隐含着课程设计者的某些哲学思想与观念。无论怎样看待课程,总是与知识的性质、知识的价值、知识的组织与传递方式有关。 第一节哲学与课程的历史考察 人物1:柏拉图 柏拉图被称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第一人。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将知识分为由低到高四个阶段:相信、想象、知性、理性; ?柏拉图特别重视数学,因为数学上的命题都是确定不变的;而数学科学属于知性;辩证法属于理性。 人物2:亚里士多德 提出了与柏拉图不同的观点,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不能说说明事物的存在。?任何事物都是形式(物体的普遍属性)和质料(物体的特殊内容)的统一体。柏拉图的理念论错误在于将理念看作是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将知识分为四类:逻辑学、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制作科学。形式比质料更加实在,理论性知识高于技术性知识。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事物,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只能告诉人们是什么,而理性是关于一般概念的知识,能告诉我们为什么,因此理性知识比感性知识高贵。

【总结】二者开了课程研究中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先河。 人物3:奥古斯丁 ?接受柏拉图的理念现实二分法,并用来指天城与地城。认为人不可能创造知识,知识是上帝创造的。 ?学习课程要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灵魂内寻找业已存在的真正的知识。为经院哲学打下理论基础。 人物4:托马斯·阿奎那 ?将经院哲学发展到顶峰。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作为基督教哲学的基础。?托马斯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感觉和理智两部分。感性以单个事物为对象,理智以共相为对象。真正的知识是认识一般的东西,凭借理智才能获得。 ?不赞同奥古斯丁给光照观点,认为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获得,通过质料的研究进入形式的研究。 人物5:培根 ?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生产率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反对经院哲学的观点,提出人的认识只能来自感官对外部世界的感觉。 ?主张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人一旦掌握科学知识就能发现从未被发现过的从未想到的东西。点燃科学教育的火把。 ?在总结以往科学发明和技术创造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分类。力图使知识摆脱神学和经院哲学的羁绊。

《Web系统开发课程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Web系统开发课程设计》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Web 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实训报告书《Web 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实训报告书题题目: Web 系统开发课程设计专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班级: 姓姓名: 学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7 2019 年年 5 5 月月 5 15 日 ~ 7 2019 年年 5 5 月月 9 19 日第一天一、学习内容 1)软件安装(myEclipse10.0、mysql 5.1+navicat、Tomcat7.0) 2)Hibernate 的基本配置和核心文件、关系映射文件回顾 3)单表操作和多对多的操作 4)Hibernate 级联查询(自连接左外连接右外连接)二、学习代码https://www.doczj.com/doc/8a5305674.html,er.java package com.itedu.entity;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alias;//描述public User(Integer id, 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alias) { super(); this.id = id; https://www.doczj.com/doc/8a5305674.html,ername = username; this.password = password; this.alias = alias; } 1 / 2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屈鹏 学号1141201112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李海娜 2013年12月17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屈鹏学号1141201112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设计设计时间2013.12.9—2013.12.20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编号121202306 设计地点电工电子实验室408、409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已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性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并要求能设计出完整的电路或产品,从而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具体要求如下: 1、温度范围0-100度。 2、测量精度0.2度。 3、三位LED数码管显示温度。 三、任务和要求 1.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编写设计论文。 2.论文主要内容有:①课题名称。②设计任务和要求。③方案选择与论证。④方案的原理框图,系统电路图,以及运行说明;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说明;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的说明等。 ⑤必须用proteus或其它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仿真调试。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的措施;测试、记录、整理与结果分析。⑥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电子密码锁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 2013 -- 2014 年度第 1 学期) 名称:综合实验 题目:电子密码锁 院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1周 日期:2012年1 月14 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锁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本题要求用电子器件设计制作一个密码锁,使之在输入正确的代码时,输出开锁信号以推动机构动作,并用红灯亮、绿灯灭表示关锁,而绿灯亮、红灯灭表示开锁。 1.在锁的控制电路中存储一个可修改的8421BCD码作为密码,当输入代码和锁的密码相等时,进入开锁状态使锁打开。 2.从第一次密码输入之后的5秒内若未将所打开,则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持续20秒的报警信号。 二、设计(实验)正文 1.电子密码锁的原理框图如图6.1 图6.1 电子密码锁的原理框图 2.设计思路 (1)该题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一个开锁信号,而开锁信号的形成条件是输入代码和已设置的密码相同。实现这种功能的电路构思有多种。比如:用2片8位数据锁存器或2片4 位寄存器,一片存入开锁的代码,另一片存入密码,通过比较的方法判断,若二者相等,则形成开锁信号。 (2)在产生开锁信号后,要求输出声、光信号。其中音响的产生可以由开锁信号去触发一个音响电路。其中的光信号可以用开锁信号点亮LED指示灯。 (3)用按钮开关的第一个动作信号触发一个5S的定时器,若在5秒内未将锁打开,则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持续20秒的报警信号。

3.具体方案 1)密码修改与储存电路: 该题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一个开锁信号,而开锁信号的形成条件是输入代码和已设置的密码相同。利用74LS148实现编码,用两个相同的74LS148,非常易于操作,底下的电路用于设置密码,上面的用来输入密码。 2)比较电路 利用74LS85比较器进行比较,是一个重要的枢纽环节,前面的密码输入正确时,A=B 时可令后面的绿灯亮,红灯灭,还可以决定后面的计时电路工作与否。

课程设计论文主体.

第1章绪论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目前,数字钟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本设计采用74LS90,带有译码器的数码管和适当的门电路构成,可实现对时,分,秒等时间信息的采集和较时功能地实现. 设计一个数字计时器,可以完成00:00:00 到23:59:59 的计时功能,并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具有快速校时,快速校分功能. 能进行正常的时分秒计时功能.分另由六个数码管实现时分秒的计时. 通过Multisim 软件平台,设计含小时,分钟,秒钟显示功能的数字时钟。 数字钟被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运用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本课题所设计的电子时钟是一个最基本的数字钟。

第2章总体设计方案 数字钟是一个将“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 24 小时,显示满刻度为 23 时 59 分 59 秒,另外应有校时功能和报时功能。因此,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可分为两部分,既主电路部分和扩展功能部分。 图2-1 数字电子钟框图 2.1 秒脉冲电路 脉冲发生器是数字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通常用晶体振荡器发出的脉冲经过整形、分频获得1Hz的秒脉冲,按照电路如连接即可获得秒脉冲,秒脉冲电路如下图。

《课程与教学哲学》,心得体会(共9篇)

《课程与教学哲学》,心得体会(共9篇)《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哲学》是我最近很欣赏的一本书,它在研究教学会不会走向哲学。学生在寝室里呆久了,会生出寝室文化。喝茶的人会生出茶文化,那么教学的人会产出教学文化—教学哲学是一样的道理。恩格斯说:“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在说此话的时候,他的祖国已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可是,恩格斯看得更深更远。德国不仅拥有众多的世界级的科学家,而且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哲学家。这两者之间绝非偶然的联系。有人说,教学论如果只做抽象的,思辨性的研究,就会走入死胡同。其实,也可以说,教学论如果只做工艺性的,技术性的工作,亦不会有宽阔的前途。教学是教育的一个特定的领域,也是一个特殊重要的领域,如果说还有许多宝藏待开发的话,那么最丰富多彩的待开发项目应当就在这里。 张楚延先生在前言中曾这么总结自己: “前一个二十年,我操练着、欣赏着教学, 后一个二十年, 我琢磨着、探索着教学。近年来, 则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教学哲学。”这一表达, 正体现了他对教学美好的追求。操练, 是一种具体实践, 而欣赏则是一种对教学美好的体验, 带欣赏地操练着教学, 这正是一种美好教学实践状态的描绘。一个真正的学者, 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 当然不会止于操作层面的追求, 也不会止于己身对教学美好的体验, 必然会在方法、原则、规律上为教学寻找普遍价值, 进而上升到对教学观念、价值、思想等教学真谛的

追寻, 这就是先生会深入到对教学的琢磨、探索, 直到走到教学哲学的必然。先生的教育思想, 不仅用其深厚、宽广的学术理论来阐述表达,也往往体现在这样一些对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朴素描绘。他开创的教学哲学, 则是在理论上对教学美好的深刻回答。我们看到, 先生对教学的哲学观照, 实在不是一种对普通教学的观照, 而总是在内心中设置了一个前提: “人”的生命成长, “人”的美好发展。这个前提, 总让他的思想走得更远、更深、更高, 那就是“好教学”、“美好教学”的真谛, 这也正是教学哲学的根本价值所在。不论怎样的教学, 好的, 不好的, 现代的, 后现代的, 以社本观指导的, 以科学观指导的, 以人本观指导的, 都是一种教学存在, 重要的是, 这种存在, 对于“人”的生命成长有多少合理性。我们说教学具有意向性、双边性、中介性和伦理性, 怎样的意向、怎样的双边、怎样的中介、怎样的伦理下的教学才合于“人”的生命成长和美好发展之理, 只有所有教学特征都体现出美好, 才能达到教学的美好。这也正是先生教学哲学思想所居的高度。致 力于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好教学, 这种走到哲学的“情不自禁”实际上就是他对美好教学追求的一种“情不自禁”。“主义”就是主张, 没有主张,走近不了哲学, 先生用一个“人文引领主义”来表达自己课程哲学观的特征, 也就表达了人文引领主义的教学乃至教育观, 因为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必然引领着与之相一的教学观, 必然引领教学的人文与和谐,亦即引领教学的美好。 事实上,如若我们举目四望今日之世界,便可看到,当产业越来

WEB个人主页课程设计

Web应用开发技术 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设计题目 个人网站 二、目的 1、本次设计是学生在学完ASP动态网站开发课程后的一次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设计,是对ASP进行动态网站开发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2、掌握使用ASP技术进行网站开发设计。 3、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加深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并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实际应用操作环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功能需求描述 此网站可以对主人留言,来发表自己的心情,也可以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入其中,达到和睦相处、心灵的驿站的目的等。 四、总体设计

五、详细设计 (一)、我的主页 此页面为网站的主页,通过发布新心情,点击通讯录可以查看通讯录好友信息,点击留言板可以查看好友留言。 主要代码: 个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