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7 查询与视图设计

实验7 查询与视图设计

实验7  查询与视图设计
实验7  查询与视图设计

实验6 查询与视图设计

【实验目的】

1.理解查询、视图的概念与作用。

2.掌握使用查询设计器建立查询的方法。

3.掌握使用视图设计器建立视图的方法。

4.熟悉查询文件的定向输出。

5.掌握多表视图的创建方法。

【实验准备】

1.启动查询设计器和视图设计器的方法。

2.查询设计器中各选项卡的意义与作用。

3.建立查询的一般步骤。

4.视图设计器中“数据更新”选项卡的意义与作用。

5.建立视图的一般步骤。

6.理解查询与视图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所提供的表,新建一个名为xscjgl.dbc的数据库,并添加所提供的5个表,并建立学生信息表、选课表、课程表之间的永久关系,建立教师表、授课表之间的永久关系,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1.根据数据库中已建立永久关系的表,运用查询设计器,查找某学生所修课程的成绩及学分。要求输出的字段信息有:学号、姓名、性别、籍贯、课程名、成绩、学分。

2.根据已建立的永久关系和表中数据,建立一个查询查找男生所修课程的成绩及学分。要求包含字段:学号、姓名、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教师姓名、职称,成绩按降序排列。

3.根据已建立的永久关系和表中数据,建立一个查询查找所有成绩大于等于80分的女生。要求包含字段:学号、姓名、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

4.根据已建立的永久关系和表中数据,建立一个查询,查找所有教师教学情况。要求包含字段:教师号、姓名、职称、课程号、课程名、学生人数。并将查询结果保存在一个teacher.dbf 表中。

5.根据已建立的永久关系和表中数据,建立一个所有成绩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视图。要求包含字段:学号、姓名、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教师姓名、职称。

6.把以上所建立的查询和teacher.dbf添加到xscjgl项目中。

【实验步骤】

1. 操作步骤如下:

(1) 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选项,选定文件类型为“查询”,单击“新建文件”按钮。或在命令窗口输入命令:CREATE QUERY 均出现查询设计器界面。如图8-1所示。

(2) 将学生.dbf、选课.dbf、课程.dbf、授课.dbf、教师.dbf表依次添加到查询设计器中。

图8-1 查询设计器界面图8-2 查询结果显示

(3) 选中查询设计器的“字段”选项卡,把字段学号、姓名、性别、籍贯、课程名、成绩、学分移到选定字段框中。如图8-1所示。

(4) 以文件名“成绩查询1.qpr”保存该查询,单击工具栏中“运行”按钮或者在命令窗口输入命令:

DO 成绩查询1.qpr,可获得查询结果。如图8-2所示。

(5) 在VFP命令窗口中,直接输入SQL命令也可获得相同的查询结果。

SELECT a.学号,a.姓名,a.性别,a.籍贯,c.课程名,b.成绩,c.学分;

FROM 学生a,选课b,课程c WHERE a.学号=b.学号AND c.课程号=b.课程号2.新建查询文件“成绩查询2.qpr”。在图8-1所示界面中,在选定字段框中添加所需的字段,选中“筛选”选项卡,设置筛选条件为学生.性别=“男”,选中“排序依据”选项卡,设置排序条件为选课.成绩。将该查询以文件名“成绩查询2.qpr”保存,运行该查询可以得到所有男生的查询信息。

3.在图8-1所示界面中,移去排序条件中的设置,选中“筛选”选项卡,设置筛选条件为选课.成绩>=80 A ND 学生.性别=“女”,选中“连接”选项卡,设置类型为Full Join,并运行,得到成绩在80分以上的女生情况。选中“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选项,将该查询以“成绩查询3.qpr”保存。

4.新建查询文件“教师查询.qpr”。在出现的图8-1所示界面中,在选定字段框中添加所需的字段:教师号、姓名、职称、课程号、课程名、学生人数。运行该查询,并以文件名“教师查询.qpr”保存。选中“查询”菜单中的“查询去向”选项,在“查询去向”对话框中单击“表”,输入表名teacher,点击“确定”。

5.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选项,选定文件类型为“视图”,单击“新建文件”按钮。或在命令窗口输入命令:CREATE VIEW ,出现视图设计器界面。其余设置“字段”和“筛选”两个选项卡的过程与建立查询的方法类似,不再重复。运行该视图并以文件名“学生视图.vue”保存。

6.打开项目文件xscjgl.pjx,选中“数据”选项卡,选取“查询”项,单击“添加”按钮,依次将查询文件:成绩查询1.qpr、成绩查询2.qpr、成绩查询3.qpr、教师查询.qpr添加到xscjgl.pjx 项目中。运用同样的方法可把自由表teacher.dbf添加到项目中。

【实验练习】

1.在数据查询文件中能否对数据基表进行修改?

2.视图是否是基表数据的拷贝? 当数据基表的数据改变后,视图所浏览到的数据会自动改变吗?

3.在项目xscjgl.pjx中建立一个视图xscj,包含字段: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学分、成绩、

姓名(教师),成绩按由低到高排序。

4.把已建立的xs.dbf表添加到xscjgl.pjx项目中。

5. 在项目xscjgl.pjx中建立一个查询xscj,按籍贯查询学生的成绩及学分,要求包含字段:学号、姓名、性别、籍贯、课程名称、学分、成绩。并将该查询保存到_table.dbf表中。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FB716-Ⅱ型物理设计性(传感器) 实验装置) 实 验 指 导 书 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产品简介 (02) 第二、实验项目内容 (04) 实验一、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04) 实验二、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06) 实验三、移相器实验 (08) 实验四、相敏检波器实验 (10) 实验五、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 (12) 实验六、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幅测量 (14) 实验七、交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 (14) 实验八、霍尔式传感的直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6) 实验九、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电子秤 (17) 实验十、霍尔片传感的交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7) 实验十一、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18) 实验十二、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性能 (19) 实验十三、差动变压器(互感式)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20) 实验十四、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标定 (21) 实验十五、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22) 实验十六、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电子秤 (23) 实验十七、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 (24) 实验十八、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动态位移性能 (25) 实验十九、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26) 实验二十、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27) 实验二十一、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的影响 (28) 实验二十二、差动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 (29) 实验二十三、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实验 (30) 实验二十四、气敏传感器(MQ3)实验 (32) 实验二十五、湿敏电阻(RH)实验 (34) 实验二十六、热释电人体接近实验 (34) 实验二十七、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36) 第三、结构安装图片和说明 (37) 第一、产品简介 一、FB716-II型物理设计性(传感器)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所述5个部分组成: 1.传感器实验台部分:装有双平行振动梁(包括应变片上下各2片、梁自由端的磁钢)、

模拟电路自主设计实验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节次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模拟电路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名称:运算放大器在限幅电路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运算放大器的放大作用和深度负反馈; 2、灵活运用运算放大器的多种应用; 二、总体技术路线 2.1 当输入信号电压进入某一范围内,其输出信号的电压不再跟随输入信号电压的变化。 串联限幅电路:当输入电压U i <0或U i为数值较小的正电压时,D1截止,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0=0;仅当输入电压U i>0且U i为数值大于或等于某一个的正电压U th时,D1才正偏导通,电路有输出,且U0跟随输入信号U i变化。 并联限幅电路:当输入信号U i较小时,输出电压U0也较小,D1和D2没有击穿,U0跟随输入信号U i变化而变化,传输系数为:A uf=-R1 /R2;当U i幅值增大,使U0的幅值增大,并使D1和D2击穿,输出U0的幅度保持+(U z+U D)值不变,电路进入限幅工作状态。 2.2绝对值电路 当输入电压U i>0,则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1,D1导通,D2截止,输出电压U0 =0;当输入电压U i <0,则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1 >0,D2导通,D1截止,输出电压U0 =-R1 U i/R2。并通过反向放大器将整流信号放大两倍,再增加一个同相加法器,让输入信号的另一极性电

压不经整流,而直接送到加法器,与来自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相加,便构成了绝对值电路。 三、实验电路图 1、串联限幅电路: 2、并联限幅电路:

实验五 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五自主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自主训练 (2)自主创新 二、实验内容 1、对已做实验功能进行改进或扩展,自拟题目,完成实验硬件电路图和软件程序的编写并进行相应的调试。 2、对已做作业或相关参考书上的设计实例自拟题目,完成硬软件设计,实现相关的硬软件调试。 3、如果试验箱上的硬件电路结构不能满足自选题目的硬件电路要求,请做步进电机的控制实验。 三、实验具体操作过程 1、题目的确定。(以步进电机的控制实验为例)要求:(1)掌握四相四拍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说明电机正反转时的步进状态表。并说明如何控制步进电机旋转的角度和转速。 (2)编写并调试电机的正向步进子程序和反向步进子程序和主程序,使步进电机按图(见实验指导书相关的图)不断循环。(如果做的是自己找的题目,要写你自己找的题目的要求及相关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2、硬件连接图 3、编写实验源程序并进行软件的编译,连接硬件进行调试。观测实验现象。 四、实验结果分析 调试程序看到的实验现象。步进电机伴随发光二极管的循环闪烁而转动,L7用于指示电机的旋转方向(可以自己发挥来写,开始不能正常转动的原因,将K10拨到上边即可,说明K10的分时复用功能)。 附步进电机的控制的程序: ORG 0 STRT: MOV SP,#6FH MOV 20H,#0 MOV P1,#0F1H MLP: MOV R7,#64H MOV 42H,#0C8H MLP0: MOV R6,42H MLP9: LCALL DEL DJNZ R6,MLP9 DEC 42H LCALL STEPS DJNZ R7,MLP0 MOV R7,#64H MLP1: MOV R6,42H MLPX: LCALL DEL DJNZ R6,MLPX LCALL STEPS DJNZ R7,MLP1 MOV R7,#64H

植物自主设计实验

不同生境下植物茎或叶形态结构的观察研究[1] 张媛燕(2009083144),郑碧女(2009083145),郑运畅(2009083146),钟群(2009083147)庄莉莉(2009083148),庄珊珊(2009083149)(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文献编码:Q94 摘要:通过形态观察法和石蜡切片法,对两种不同类型植物叶片或茎进行形态学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这是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各种环境下的植物组织各不相同,所占比例也不一,其中水生植物有着较大的细胞间隙,叶面不存在角质层加厚、蜡质或栓质,但具有发达的通气孔,陆生植物仙人掌叶退化,分化出刺,对干旱环境形成了较强的适应性,其体表还有一层较厚的蜡质层,有效的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另外一种的陆生植物桂花其气孔密度增加,可等待水分充足时增加气体交换,提高光和效率。一般情况下旱生植物的下表皮的气孔较多,而水生植物的上表皮较多。经过对比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植物形态结构、功能与环境的联系,这对以后农业生产园林绿化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2] 关键词:组织,气孔,生境,水分,适应性 引言: 桂花(学名:Osmanthus fragrans,英文Sweet Olive),木犀科木犀属,又名“月桂”、“木犀”,俗称“桂花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 仙人掌(Cactaceae)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石竹目的一科。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灌木或乔木状植物。该科有140属2000余种,大多原产美洲热带、亚热带沙漠或干旱地区,以墨西哥及中美洲为分布中心陆生,水生两类植物由于各自环境的不同产生了各自的适应方式,但其具体表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虽然一些学者对某种植物进行了研究,但对于两种植物的特征功能与环境的统一性的对比还尚不清楚,我们将通过形态学解剖,以及石蜡切片观察等方法进一步对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的研究。[3] 实验方法: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1)实验材料:1)水生植物:水稻,到稻田里采集2)陆生植物:桂花,校园采集3)旱生植物:仙人掌,自培植物 (2)实验仪器:擦镜纸,放大镜,直尺,盖玻片,载玻片,培养皿,刀片,滴管,毛笔,吸水纸,烘箱,显微镜,染色缸,小培养皿,镊子,纱布,磅纸(3)实验试剂:蒸馏水,番红染液,明胶,卡诺氏固定液,10%番红水溶液、0.5%固绿(用95%的酒精配制)、酒精(100%、95%、80%、70%、50%)、二甲苯 二、方法与步骤 将水稻与仙人掌的茎,桂花的叶,制作石蜡切片。 1、固定:用卡诺氏液固定24小时左右,固定完后用95%酒精冲洗,组织不要立即处理时可用70%酒精保存。 2、脱水:以乙醇脱水为例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70%、80%、90%、95% 、100%各级乙醇溶液脱水各40min,放入95%、100%各两次, 每次20min。 3、透明:纯酒精、二甲苯等量混合液15min→二甲苯0.5h→二甲苯0.5h

自主实验设计

提取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并比较其免疫 能力的强弱 实验设计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石惠卿 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罗玉云 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林冬华 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彭书杰 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刘颖慧 摘要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更是人体生理生化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中老年疾病有一定的意义。研究和开发含有大豆异黄酮的各种新产品,不仅可以提高大豆的附加值,而且可创造出乐观的经济效益,经调查,市场对大豆异黄酮的年需求量在1500吨,而目前的年产量为500吨。因此大豆异黄酮的研究与开发就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本次试验着重于异黄酮糖苷和苷元的提取,及其在免疫功能上的差异的研究。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糖苷,异黄酮苷元,免疫 目录

1.前言 (2) 2.实验目的 (3) 3.实验原理 (4) 4.实验器材与试剂 (5) 5.实验步骤 (6) 6.结果预测及分析 (8) 7.可行性评估 (8) 8.注意事项 (9) 9.参考文献 (9) 1.前言 大豆是豆科植物的成熟种子,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是一类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有很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免疫调节作用。经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主要在肠道被吸收,吸收率为10%~40%。目前对大豆异黄酮功效性质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关于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免疫功能对比实验研究尚少,为明确大豆异黄酮糖苷及其苷元组分的生理作用,本次实验对比研究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2.实验目的 2.1从大豆中提取异黄酮糖苷及苷元 2.2对大豆异黄酮糖苷及苷元进行定性鉴定 2.3对大豆异黄酮糖苷及苷元进行定量鉴定 2.4比较大豆异黄酮糖苷和异黄酮苷元对小鼠血液中溶血素含量的影响

电工自主设计实验--基于74LS74_D触发器的四路抢答器

基于74LS74 D触发器的四路抢答器 1.实验目的 利用74LS74 D触发器设计供4人用的抢答器,用以判断抢答优先权,并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抢答开始之前,主持人按下复位按钮,所有指示灯和数码管均熄灭; (2)主持人宣布开始抢答后,先按下按钮者对应的指示灯点亮,同时数码管显示该选手的序号; (3)此后他人再按下各自的按钮时,电路则不起作用。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四路抢答器方案流程图 (1)抢答控制电路由两片74LS20与非门实现; (2)选手抢答输入端、主持人控制端由两片D触发器实现; (3)灯光提示电路由高电平指示灯与CD4511数码管实现。 3.实验电路图

4.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1)直流稳压电源 1台 (2)EEL-6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 1台 (3)74LS74 D触发器 2片 (4)74LS20与非门 2片 (5)CD4511数码管 4只 (6)导线若干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1)主持人按下控制开关,将开关置于“清零”位置,D触发器置零,此时所有的指示灯和数码管均熄灭,选手按下按钮,指示灯和数码管均无任何反应; (2)主持人将开关置于“1”位置,指示灯亮,发出答题信号,此时,选手按下相应的按钮,指示灯亮,数码管显示选手的序号,并且优先作答者对应的74LS20与非门的输出将封锁其他选手的信号的输出,使其按钮不发挥作用,直到主持人再次清除信号为止; (3)主持人再次清零后,进入下一个答题周期。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1)复位功能(主持人置“0”)

(2)抢答功能(主持人置“1”,以选手1和选手4抢答为例) 选手1抢答 选手4抢答 注:表中所示的指示灯和数码管的状态为各选手所对应的指示灯和数码管的状态。 7.实验结论 根据本设计电路可实现预定的主持人清零复位、选手抢答以及抢答提示等基本功能,各功能模块均能正常工作,达到设计要求,完成了设计任务。 8.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数码管接触不良,导致开始阶段数码管显示异常。 对策:更换导线,排除故障; (2)导线过多,容易连接错误。 对策:精简并重新设计电路,重新布线。 9.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对电路实验室的意见或建议 收获和体会: (1)通过本次自主设计实验,我对整个电子电路的设计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基本掌

电路自主设计实验讲解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 节次 5-6 成绩 RCL 谐振电路电压谐振曲线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观察谐振现象,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 2.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测定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3.理解电路品质因数及通频带的物理意义和其计算方法,并且通过实验作出在不同品质因数电阻电压网络函数的幅频曲线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RLC 串联电路如图所示,当1/0L L ω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与激励电压同相,电路处于 谐振状态。此时有:谐振角频率0=1/ω 01/2f = 在S U 、R 、L 、C 固定的条件下,有: I US = R U RI RU == //C S U I C U ωω== L S U LI U ωω==本次试验就是在R 、L 、C 固定的条件下,首先通过Pspice 软件仿真R 、L 、C 两端电压频率特性曲线。然后再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测量,在R 、L 、C 及电源电压有效值固定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改变输出电压的频率,并利用交流伏安表记录在不同条件下R 、L 、C 元件两端电压,根据所记录的数据绘制出R 、L 、C 电压的频率特性曲线及在不同品质因数下电阻电压的频率特性曲线。对比分析通过Pspice 软件仿真所得的曲线及通过实验室实测数据所绘制的曲线。

3.实验电路图 信 号 发 生 器 电阻R 电感L 电 容 C 示 波 器 AC 4.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TFG2000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DS-5062CA示波器(1台) AS2294交流毫伏表(1只) VC97万用表(1只) ZX21直流十进电阻箱(1台) RX7-0A电容箱(1台) 电感:4.7mH(2个,自备仪器) OrCAD仿真软件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1.根据选定的元件参数,通过计算求得其谐振频率及品质因数Q的理论值 00 1 10022n=10m===10.73k z==6.74 2 L R C F L H f H Q R C LC ω ω π =Ω= ,,,,, 00 1 10022n=4.7m===15.65k z==4.62 2 L R C F L H f H Q R C LC ω ω π =Ω= ,,,,, 数据读取对话框 9.4mH电路图

最新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 实验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FB716-Ⅱ型物理设计性(传感 器)实验装置) 实 验 指 导 书 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产品简介 (02) 第二、实验项目内容 (04) 实验一、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04) 实验二、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06) 实验三、移相器实验 (08) 实验四、相敏检波器实验 (10) 实验五、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 (12) 实验六、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幅测量 (14) 实验七、交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 (14) 实验八、霍尔式传感的直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6)

实验九、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电子秤 (17) 实验十、霍尔片传感的交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7) 实验十一、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18) 实验十二、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性能 (19) 实验十三、差动变压器(互感式)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20) 实验十四、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标定 (21) 实验十五、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22) 实验十六、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电子秤 (23) 实验十七、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 (24) 实验十八、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动态位移性能 (25) 实验十九、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26)

实验二十、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27) 实验二十一、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的影响 (28) 实验二十二、差动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 (29) 实验二十三、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实验 (30) 实验二十四、气敏传感器(MQ3)实验 (32) 实验二十五、湿敏电阻(RH)实验 (34) 实验二十六、热释电人体接近实验 (34) 实验二十七、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36) 第三、结构安装图片和说明 (37) 第一、产品简介

哈工大自主设计实验

姓名邱耀班级11108111 学号1110811025 实验日期06,06 节次9-10 教师签字成绩 十进制计数器报警装置 1.实验目的 (1)掌握与非门及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74LS161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掌握74LS00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4)掌握74LS20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1)通过74LS161芯片将输入的信号传递至LED,并显示计数; (2)将输出的信号通过与非门逻辑电路传递至信号指示灯,当LED计数满时灯 亮报警

3.实验电路图 D 03Q 014D 14Q 113D 25Q 212D 3 6 Q 311R C O 15 E N P 7E N T 10C L K 2L O A D 9M R 1 U1 74LS161 1 2 3 U2:A 74LS00 4 5 6 U2:B 74LS00 10 9 8 U2:C 74LS00 12 45 6 U3:A 74LS20 13 12 11 U2:D 74LS00 D1 LED A M F M + - v c c 5v 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仪器名称 数量 74LS161 1 74LS20 1 74LS00 1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LED 灯从0到9依次计数,到计数满一个周期时,灯会亮,报警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 实验步骤:按照电路图连线,打开信号输入开关,观察现象并记录;

7.实验结论 8.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9.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对电路实验室的意见或建议 10.参考文献 《电工实验教程》 《电工学中册》

机能自主设计实验模板

机能自主设计实验 题目——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班级:08临床甲班 组别:第二大组第3小组 组长:刘学成 组员:魏东雪李金泽李航 张春梅李玲

缺血处理对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本实验分成A、B组,分别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机体功能方面来观察缺血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而A组用动脉夹分别夹住肝静脉、肝门静脉、腹腔动脉和胆总管造成肝全缺血 5min,再松开动脉夹再灌注5min,如此反复三次,进行缺血预处理[1]。然后在夹闭动脉夹20 min后打开动脉夹,再灌注30 min,造成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家兔的心率、股动脉内压,呼吸频率可以维持在良好状态。表明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B组缺血10 min,再灌注15 min,造成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家兔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机体功能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再使缺血30 min,再灌注45 min。前一次各项指标好于后者。表明随着缺血再灌注的时间的延长,其造成的损伤越大。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血压;心率;呼吸频率 【实验目的】 掌握对兔子肝脏血管分布了解,熟练操作夹闭血管。掌握气管插管,动脉血压测定,呼吸换流器应用,对机能实验技术全面练习。学习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运用所学知识联系临床,进行分析比较,为以后临床实践铺路。 【实验原理】 肝脏血液供应非常丰富,肝脏的血容量相当于人体总量的14%。成人肝每分钟血流量有1500-2000ml。肝的血管分入肝血管和出肝血管两组。入肝血管包括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属双重血管供应。出肝血管是肝静脉系。肝动脉是肝的营养血管,肝血供的1/4来自肝动脉进入肝脏后分为各级分支到小叶间动脉,将直接来自心脏的动脉血输入肝脏,主要供给氧气。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肝血供的3/4来自于门静脉,门静脉进入肝脏后分为各级分支到小叶间静脉,把来自消化

应用化学创新实训四之自主研究设计创新实验教学提纲

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 设计方案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 1001 学号: 姓名:

探究还原剂对乙酰苯胺制备反应的影响 1.设计思想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用乙酸和苯胺反应制备乙酰苯胺过程,加入锌粉的目的,是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生成有色的杂质。通常加入后反应液颜色会从黄色变无色。但不宜加得过多,因为被氧化的锌生成氢氧化锌为絮状物质会吸收产品。 基于这个原理,调研发现各种单质金属有不同的还原性,如下:K> Ca>Na>Li>Mg>Be>Mg>Al>Mn>Zn>Fe>Sn>Pb>H>Cu>Hg>Ag>Pt>Au。设计还原性物质铝粉,锌粉,铁粉对此反应的影响,寻找最佳还原剂。 还原性金属粉用量是通过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进行定量的。其中锌粉,铁粉,铝粉失电子数分别是2,2,3。即铁粉被氧化后价态为二价,铝粉为三价,锌粉为二价,并以实验书上锌粉的用量为标准进行转换。 2.合成路线 CH3COOH + C6H5NH2 →CH3CONHC6H5 + H2O 3.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药品: 冰醋酸7.4mL(7.8g,0.13mol)苯胺5mL(5.1g , 0.055mol)锌粉(0.1g)锰粉(0.0840g)铝粉(0.0275g)铁粉(0.0853g)活性炭0.5g 仪器: 圆底烧瓶(50mL)烧杯(150mL)分馏柱蒸馏头蒸馏弯头(75°)量筒温度计(150℃)布氏漏斗吸滤瓶 4.实验合成方案 a)加料反应向反应器中加入5mL苯胺,冰醋酸7.4mL,锌粉0.1g。摇匀后加热升温。当反应混合物沸腾3~5min后,蒸汽可升至镏柱顶部。调节加热速度,使温度计的读数在98~103℃。注意分馏柱支管有镏液流出,记录镏出液的体积数。反应混合物沸腾45min后,停止加热,撤去热源,取下接受器。 b)分离提纯将反应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趁热边搅拌、边缓缓地倒

机能自主设计实验

机能自主设计实验 乙醇对失血性休克的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 班级:2013级预防医学本科班 组别:第一大组第2小组 组长:蔡文卓 组员:孙雅琼马睿臧鹏雯 闫宇涵刘维贺

乙醇对失血性休克的 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乙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3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注射25%和60%乙醇溶液为实验组。通过颈总动脉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并采用玻片法测量模型建立前后凝血时间的差值。结果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间加快(43±15.70)s,25%乙醇组的凝血时间延缓(16±13.80)s,较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60%乙醇组的凝血时间加快(60±13.08)s,较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间缩短。结论低浓度乙醇可延缓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液凝固,而高浓度乙醇浓度可促进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液凝固。 【关键词】乙醇;失血性休克;凝血 【实验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乙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凝血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每个凝血因子都被其前一个有关因子所激活,最后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血液凝固可分为三条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是指从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包括因子Ⅲ、Ⅶ和Ca2+之间的相互作用。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是指从因子Ⅺ激活到因子X被激活的过程,包括因子Ⅻ、Ⅺ、Ⅸ、Ⅷ、Ca2+、PK、HMWK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凝血途径(common pathway)是指因子Ⅹ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包括因子Ⅹ、Ⅴ、Ⅱ、Ⅰ、ⅩⅢ、Ca2+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外凝血途径并非截然无关而是互有联系,可以相互促进。Ⅻa、Ⅸa 可促使因子Ⅶ活化;Ⅶa-Ca2+-Ⅲ复合物也能直接激活因子Ⅸ。 乙醇可影响PTL的聚集功能,从而对凝血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血中低浓度乙醇主要通过抑制PTL表面粘附因子的活化,抑制钙离子内流来降低PTL的聚集率来降低PTL的聚集率。而高浓度的乙醇反而能激活PTL,增强聚集功能。【实验材料】

模拟电路自主设计实验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节次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反馈环节对集成运放电路性能的影响与提高 1.实验目的 1.熟悉模拟电路的搭建,锻炼动手能力。 2.加深对课本知识中反馈章节的了解。 3.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4.熟悉由集成运放和阻容原件组成的有缘滤波器的原理。 5.学习RC有源滤波器的设计及电路调试方法。 6.自主设计特定性质的二阶压控型低通滤波器。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将一个系统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一定方式和路径送回到系统的输入端作为输入信号的一部分,这个作用过程叫——反馈。按反馈的信号极性分类,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或变化方向同相,则两种信号混合的结果将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大于输出信号,这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主要用于信号产生电路。反之,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反或变化方向相反(反相),则叠加的结果将使净输入信号减弱,这种反馈叫负反馈放大电路和自动控制系统通常采用负反馈技术以稳定系统的工作状态。 由相关知识可知,一个放大电路,输入电阻越大越好,输出电阻越小越好,因此我们选择了输出电阻较小的共集放大电路作为第二级,输入电阻较大的共射放大电路作为第一级的组合作为我们的实验电路并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稳定系统工作状态的同时,可以起到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的作用。 探究完负反馈在集成运放中稳定工作状态作用后,我们进一步通过设计二阶压控型低通滤波器,通过引入于没引入局部正反馈的幅频特性对比,来评价负正馈环节对电路性能的优化作用。

3.实验电路图 共射+共射+电压串联负反馈 共射+共集+电压串联负反馈

数电自主设计实验

数电自主设计实验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主设计实验实验名称:自动循环交替8路彩灯控制系统 院系: ******** 专业: *************** 班级: ******* 学号: ********** 姓名:傅程 姓名 *** 班级 ****** 学号 ********* 实验日期 **** 节次 **** 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自动循环交替8路彩灯控制系统 1,实验目的: 设计能输出指定循环花型彩灯的控制电路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总体设计方案: 以移位寄存器为核心器件,设计8路彩灯控制系统。要满足以下要求: a,实现花型I:由中间到两边对称地依次点亮,全亮后仍然由中间向两边依次熄灭。 b,实现花型II :分成两半,从左自右顺次点亮,再顺次熄灭。 c,实现花型I,II的自动交替。 d,能够实现手动开关清零。 利用555定时电路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发出连续脉冲,作为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设计原理图如下: 技术路线: ①花型电路:由74LS194双向移位寄存器完成(可左移右移完成 花型变化):当S =0,S 1 =1时,实现左移功能,把D SL 的数移到Q3,Q3的数移到 Q2,Q2的数移到Q1,Q1的数移到Q0。当S =1,S 1 =0时,实现右移功能,把D SR 的数移到Q0,Q0的数移到Q1,Q1的数移到Q2,Q2的数移到Q3。 ②花型变换控制电路:由一片74LS161(两种花型每种显示一遍)计数器。74LS161芯片用的是同步置数,并清零。74LS161可预置四位二进制计数器(并清除异步)。 ③时钟信号电路:555定时电路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 3,实验电路图: 花型电路:左边4个灯的花型电路: 右边4个灯的花型电路: 花型变换控制电路: 时钟信号电路: 总的电路: R A =10 KΩ,R B =47KΩ,R C =20KΩ,C 1 =1μF,C 2 =μF 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和技术指标: a,EEL-69 型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 b,“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实验插板 c,直流稳压电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设计实验

自主设计电路实验 实验名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指标测试 实验日期:2012年5月21日 实验室名称:安捷伦第一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主要指标的测试方法 2、通过测试集成运放大器uA741的指标,进一步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组件的主要参数的 定义和表示方法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及型号 1、直流电源 2、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4、安捷伦示波器 5、集成运算放大器uA741 6、交流毫伏表 7、电阻及电容等 三、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本实验总体设计方案:从uA741的各个参数的定义入手,联系之前做过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实验思路,参考各类文献,最终得到了测量方案。实验前,用Multisim 10 软件进行画电路图并仿真,之后在测量主要的一些参数,与之前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原理及理论分析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形式的高性能放大电路器件。何其它器件一样,他也是用一些性能指标来衡量其质量的优劣。为了正确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我们必须了解它的一些主要参数指标。 下面介绍本实验要测量的uA741的主要技术指标: 1、输入失调电压U IO:理想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在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也应该为 零,但由于输入级电路参数不对称等原因,实际的集成运放输入为零时,输出并不为零。输入失调电压U IO的数值等于为使输出电压为零时在输入端所要加的补偿电压 2、输入失调电流I IO:输入失调电流I IO的值等于运放的输入级差分电路两个静态输入 电流的差值,它反映了运放两个静态输入电流的不对称程度 3、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od: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是指运放没有接外 部反馈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4、共模抑制比K CMR:集成运放的共模抑制比K CMR的定义与差分放大电路相同,定义 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D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 C的比值 5、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 ICmax:集成运放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但当共模输入电压超 过一定极限值时,运放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共模输入电压的这以一极限值就

模电自主设计实验—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研究

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节次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研究 1.实验目的 1.掌握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电路构成及特点。 2.掌握测试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方法。 3.掌握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设计方法。 4.掌握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仿真方法。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1.应用背景 电压比较器是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电路,它是对输入信号鉴幅和比较的电路, 是组成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在测量和控制中有着相当广乏的应用。 所以本次试验以研究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为基础来了解电压比较器的特性和功能。 2.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 滞回比较器有两个阈值电压,输入电压ui从小变大过程中使输出电压uo产生跃变 的阈值电压,不等于从大变小过程中是输出电压产生跃变的阈值电压,电 路具有回滞特性。 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根据电压传输特性可知,输入电压作用于 同相输入端,uo=。求解阈值的电压表达式为

3.实验电路图 图中为100 KΩ,为10 KΩ,为5.1 KΩ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1.示波器 1台 2.直流稳压电源 1台 3.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 4.交流毫伏表 1台 5.万用表 1块 6.模电实验箱 1台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理论的传输特性曲线为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 一.基础实验 运放选择LM324芯片,按图1正确连接好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 1.接可调直流电源,调输入电压测出由时的临界值。并记录到表格1中 2. 接可调直流电源,调输入电压测出由时的临界值。并记录到表格1中。 并且根据以上结果绘制出传输特性曲线: 3.输入幅值、频率f=500的正弦波,观察波形并记录如下。 表格1

哈工大自主设计实验报告

电工自主实验报告一位十进制倒计时仪器 班级:1008103 学号:1100800127 姓名:王思淼

一位十进制倒计时仪器 班级:1008103 学号:1100800127 姓名:王思淼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的掌握。 2.了解555的工作原理。 3.进一步展开对多位计数器的思考。 二.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1.通过“555”芯片获得1HZ方波,作为输入。 2.由74LS161芯片和74LS20构成的异步十进制减法计数器实现倒计时。 三.实验电路图 四.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555芯片1个 电容(10uf、0.01uf)2个 电阻(47K)2个、(10K)1个 74LS112芯片2个 74LS20芯片1个 74LS00芯片1个 五.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1.从“555”芯片产生的是频率为1HZ的方波,f=1/(0.7*(R1+2R2)*C)= 1.00132HZ 2.输入到74LS161的C端,上升沿触发。每隔约1秒,触发一次。Q1 Q2 Q3 Q4分别接74LS00的A1 A2 A3 A4,同时B1 B2 B3 B4接高电平。Y4 Y3 Y2 Y1分别接Led灯管的A B C D。 下面是74LS00输出Y1 Y2 Y3 Y4的真值表:

随着脉冲频率为1HZ,灯管显示从9→8→7→6→5→4→3→2→1→0→9循环,功能实现。 六.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 1.按图接好电路。 2.先将555芯片的OUT接到示波器,打开电源,观察到波形为方波,即可接到74LS161的“CLK”端,输入脉冲。 3.观察显示屏,验证功能是否实现。 七.实验结论 1、555芯片产生的1HZ方波的频率不太精确,导致有一定的时差。 2、74LS161用不同方式连接能够构成不同数制和不同输入方式的计数器。 3、由此能够进一步设计出二位、三位的倒计时计数器。 八.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在仿真过程中,启动时555芯片输出端烧毁。 解决对策:给555芯片的输出端与地间接一个10K的电阻。 2、在实验过程中,接线正确,但是555无法输出方波。

电路自主设计实验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 11.28 节次 5-6 教师签字 成绩 自主设计实验:直流定理在交流电路中的探究 一.实验目的: 1. 探究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定理在交流电路中是否成立; 2. 加深对等效电源定理和齐性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3.了解与掌握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等效电路的条件,学习线性含独立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在《电路理路基础》教材只是在线性电阻电路中验证了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并未交流电路 (一)直流电路中 1. 叠加定理 (1)具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由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是各个 独立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叠加。 (2)研究电路叠加定理时必须确定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方便分析与计算电路。研究线 性叠加定理时叠加量是代数和,必须要用参考方向来判断实际电压与电流正负。 2.等效电源定理 (1) 戴维南定理:任一线性含独立源一端口网络,其对外作用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串电阻 的等效电源代替,该电压源的电压等于此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该电阻等于此一端口网络内部各独立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 (2) 诺顿定理:任一线性含独立源一端口网络,其对外作用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并电导的 等效电源代替,该电流源的电流等于此一端口网络的短路电流,该电导等于此一端口网络内部各独立源置零后的等效电导。 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1.1等效电源定理 线性含源一端口 a b Ro Uoc + -a b a b 或

3.等效电源电路参数的测定 (1) 测定开路电压。如果电压表的内阻相对于被测一端口网络的内阻大很多,电压表几 乎不取网络电流,可以直接用电压表或万用表的电压档测定。 (2) 测定短路电流。如果电流表的内阻相对于被测一端口网络的内阻小很多,其上电压 降可忽略不计,可以直接用电流表测定。 (3) 测定等效内阻。 ① 直接测量。对于不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只需将网络内部所有独立源置零(电压源 用短路线代替,电流源断开),直接用万用表测端口电阻。此方法忽略了电源的内阻,故误差较大。 ② 外加电源法。将端口内部各独立源置零后,在端口处外加独立电压源U S (或电流源 I S ),测量端电流响应I (或端电压响应U ),则等效电阻R i = U S /I 。此方法也忽略了电 源的内阻,误差较大。 ③ 开路--短路法。测量开路电压U OC 和短路电流I SC ,则R i = U OC /I SC 。但对于不允许将外部 电路直接短路的电路(如短路电流过大而导致网络内元件损坏时),不能采用此方法。 ④ 两次电压测量法。先测一端口开路电压U OC ,再测该端口外加已知负载R L 时的端电压 U L ,则可计算出L L i R U Uoc R )1/(-=。此方法克服了前三种方法的不足,故在此选用 该种方法测定。 (二)交流电路 在直流电路定理验证电路基础上将直流电源更换为交流电源验证结论是否成立。 三.实验电路图: 图2.1线性叠加实验

数电自主设计实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名称:自动循环交替8路彩灯控制系统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傅程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节次****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自动循环交替8路彩灯控制系统

1,实验目的: 设计能输出指定循环花型彩灯的控制电路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总体设计方案: 以移位寄存器为核心器件,设计8路彩灯控制系统。要满足以下要求: a,实现花型I:由中间到两边对称地依次点亮,全亮后仍然由中间向两边依次熄灭。 b,实现花型II :分成两半,从左自右顺次点亮,再顺次熄灭。 c,实现花型I,II的自动交替。 d,能够实现手动开关清零。 利用555定时电路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发出连续脉冲,作为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设计原理图如下: 技术路线: ①花型电路:由74LS194双向移位寄存器完成(可左移右移完成花型变化):当S0=0,S1=1时,实现左移功能,把D SL的数移到Q3,Q3的数移到Q2,Q2的数移到Q1,Q1的数移到Q0。当S0=1,S1=0时,实现右移功能,把D SR的数移到Q0,Q0的数移到Q1,Q1的数移到Q2,Q2的数移到Q3。 ②花型变换控制电路:由一片74LS161(两种花型每种显示一遍)计数器。74LS161芯片用的是同步置数,并清零。74LS161可预置四位二进制计数器(并清除异步)。 ③时钟信号电路:555定时电路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 3,实验电路图: 花型电路:左边4个灯的花型电路:

实验13自主设计性实验

实验十三自主设计性实验 一、试验目的 通过前面一系列指定性实验的学习和训练,在基本掌握无脊椎动物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前提下,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一个小论文题目。根据参考提示,从其形态、生理、行为、生态、与人类或其他动植物的关系等方面入手,结合课堂教学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图书馆查阅的相关知识内容和网上收集甄别整理的资料,按论文写作的格式完成一篇小论文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通过这种形式达到加深对该动物的了解,提高动物生物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二、实验选题内容 根据个人学习所得和兴趣,从下列选题中择一完成。 1、昆虫的口器类型与取食方式的关系。 2、昆虫足的形态、功能与生活方式及分类的关系。 3、昆虫翅的形态、功能与生活方式及分类的关系。 4、昆虫触角的形态、类别、功能与分类的关系。 5、昆虫的变态类型与胚胎发育及生境的关系。 6、昆虫繁殖方式与种群延续的关系。 7、昆虫防御方式与自我保护及种群保护的关系。 8、昆虫生境的多样化与食物资源利用的关系。 9、昆虫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变化。 10、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与外部形态结构的关系。 11、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与其内部器官系统的关系。 12、农业、害虫、害虫与资源、观赏昆虫的常见种类及界定。 三、相关提示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选题参考内容: 选题1、昆虫的口器类型与取食方式的关系。 前言口器与昆虫生存的关系(食性、发育、生境、分布等) 内容: 1)口器类型:咀嚼式、刺吸式、嚼吸式、虹吸式口器。

2)结构(或演化) 3)取食方式 4)对动植物的危害或者对动植物的保护作用。 5)防治和保护的意义及主要方法。 总结 参考文献(或网站、网址) 选题2、昆虫足的形态、功能与生活方式及分类的关系。 前言足与昆虫生存的关系(运动) 内容: 1)足的基本结构。 2)类型(步行足、跳跃足) 3)特殊功能(开掘足、捕获足、游泳足、携粉足等) 4)生境、分布 5)空间利用的意义(从种类、数量角度分析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或网站、网址) 选题3、昆虫翅的形态、功能与生活方式及分类的关系。 前言翅与昆虫生存的关系(运动、分布) 内容: 1)翅的基本结构。 2)基本类型(鞘翅、革翅、膜翅) 3)演化类型与功能(毛翅、缨翅、鳞翅、半翅、无翅、平衡棒等) 4)与分类的关系 5)空间利用的意义(从季节、迁徙角度分析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或网站、网址)

微生物自主设计实验

常用香辛料的抑菌效果探究 【摘要】 本实验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香辛料大蒜、生姜和辣椒的抑菌性进行了探究,得出了三种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不同抑菌效果,其中生姜和辣椒对三种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大蒜对三种菌的抑菌效果都比较明显,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强,加热后抑菌效果有所下降。 In this study,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n the daily life of common spices garlic, ginger and chilli inquiry, obtained three substances inhibitory effect on E.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Bacillus subtilis, in which the ginger and chilli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three bacteria, garlic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the three bacteria are more obvious, and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the stronger the inhibitory effect declined after heating. 【实验目的】 通过所学的微生物实验技能,简单探讨、检测几种常见香辛料的抑菌、杀菌效果。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1. 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 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300mL)。 3. 3种常用的香辛料:大蒜、生姜、辣椒。 4. 仪器、试剂及用具:电子秤、烧杯、电磁炉、三角瓶、无菌水、涂布器、研钵、过滤 器、无菌培养皿(36个)、酒精灯、移液枪、枪头、圆滤纸片、镊子、37℃恒温 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一) 实验前期准备: 1.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300mL),在三角瓶中加入牛肉膏0.9g、蛋白胨 3g、NaCl 1.5g、水200mL,用玻棒搅拌溶解,之后加入琼脂2.5g后加热溶解, 分装两个三角瓶。 2. 灭菌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36个培养皿 若干圆滤纸片(放在一个培养皿中) 54mL蒸馏水(分装于12支试管中) 试管10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