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清单填空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清单填空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清单填空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清单填空

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1、体液血浆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用箭头图示画出)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和个方面。

2、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3、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等离子有关。

4、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度左右。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细胞可以直接与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同时又不断排出。

2、内环境与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和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外界的变化和体内活动的进行,都会使内环境的和不断发生变化。

2、体温: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但在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3、内环境的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叫做稳态。

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意义

1、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维持稳态的基础是。

(1)直接相关的系统:、、、。

(2)参与调节的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最初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系统的调节。

(2)经典解释:内环境的稳态是在和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现代观点:目前普遍认为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的必要条件。

(1)正常的和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2)正常的和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指在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作出的。

2、: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五部分组成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离子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兴奋,造成离子大量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兴奋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

3、兴奋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单、双)向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

突触组成:A B C

2、其他结构:D. 、E. 、F. 、G. 。

3、传递过程

轴突末梢→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

4、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中,只能由释放,作用于,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方向的。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它们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其中脑为中枢和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是的低级中枢。

2、一般说来,位于脊髓中的中枢受脑中相应中枢的调控。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的功能:是整个神经系统中的部位,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和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人脑的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到人类的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大脑皮层的区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障碍,如区受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和的过程。

(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和。

①短期记忆主要与及之间的联系有关。

②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及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 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 。

(2)实验验证过程

??? 稀盐酸—狗的小肠黏膜— ――→混合研磨 注入 , 同一条狗

的静脉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激素调节

由 分泌的 进行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人体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分别是 、 、 ;血糖的去路也主要有三条途径,分别是 、 、 等。

2、正常机体的血糖维持在 g/L 。血糖平衡调节主要依靠 和 两种激素来维持。其生理功能分别是: 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 和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 分解,并促进一些 转化为 ,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人受寒冷等刺激,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 中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

激素,进而刺激合成并分泌激素。此激素又能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激素,从而促进细胞,增加,使机体抵御寒冷。

2、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反过来抑制和的活动,使激素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高。

3、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低时,对和的抑制作用减弱,使

激素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低。

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反过来又作为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它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对于具有重要意义。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1、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通过运输,作用于。

2、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3、激素既不,又不,也不起作用,而是随到

达,使靶细胞原有的发生变化。

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概念:等化学物质,通过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其主要内容是调节。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比较长

1、体温调节

(1)热量来源:细胞中(物质)的氧化放能。

(2)热量平衡: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

①产热途径:以和产热为主。

②散热途径—的蒸发

的散热

、和排便等

(3)调节过程

②炎热皮肤温觉

感受器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

?

?

??

?

??

―→皮肤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增加

增加

散热

(4)调节方式:调节。

2.水盐调节

(1)水盐的来源及排出: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2)调节过程:(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例)

(3)调节方式及主要激素:和神经的协调,参与的主要激素为激素。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及意义

1、关系

一方面,不少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的调节。

另一方面,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的发育和功能。

2、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共同维持,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第四节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或的场所。

举例: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发挥的细胞

举例:主要有和等,其中前者又分为和。

3、免疫活性物质:由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举例:、、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①第一道防线:、及其分泌物;

②第二道防线: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细胞。

(2)特点:。

2.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物质。

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1)组成:主要由和借助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和抑制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细胞、细胞和B细胞。其中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细胞和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有细胞和T细胞,T细胞可以分化为细胞和细胞。

(4)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的效应:抑制病原体的或对人体细胞的;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或,进而被吞噬消化。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和的功能,其作用是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的细胞。免疫系统正是通过以上功能实现它在中的作用。

四、免疫功能的失调及免疫学的应用

1、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病症称为。例如、。

2、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的机体,在再次接受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一般 (会、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会、不会)不会引起; (有、没有)有明显的和。

3、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是由引起的,该病毒简称。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是。HIV侵入人体后破坏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瘫痪。

4、免疫学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 的发明和应用;(2)用人工标记抗体对组织内

的抗原进行检测;(3) 。

五、填写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解

A 、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向光性是指在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方向生长的现象。

2、发现过程:

实验探究:

①达尔文实验:照射使胚芽鞘的产生某种刺激,此种刺激对产生影响,造成面比面生长快,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②詹森实验:可以透过传递给下部。

③拜尔实验: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造成的。

④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命名为。

⑤其他实验: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

得出结论:植物向光性是由于照射后,胚芽鞘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侧,而引起两侧的生长素含量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部位运送到部位,对

有显著影响力的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和的种子等分生能力较强的部位。

2、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的部位。

3、运输

(1)方式为。

(2)方向:

①运输——生长素只能从上端向下端单方向地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②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通过筛管运输。

③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从(向、背)光一侧运输到(向、背)光一侧;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从(近、远)地一侧运输到(近、远)地一侧。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表现及特点

(1)表现:既能生长,也能生长;既能发芽,也能发芽;既能防止,也能。

(2)特点:性,即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具体体现:顶端优势(如图)

(1)现象:优先生长,受到抑制。

(2)原因:

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用图中字母表示),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

②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3)解除措施:摘除。

(4)应用:棉花打顶。

3、生产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等。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有:

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1、常用方法:(1) :此法要求溶液的浓度。

(2) :此法用时较。

2、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等。

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等植物激素。

2、赤霉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和。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分裂),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3、脱落酸:

(1)合成部位:、等。

(2)主要作用:抑制,促进。

(3)分布:将要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4、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分裂)。

5、乙烯:

(1)合成部位:。

(2)主要作用:。

6、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的和的过程中,多种激素共

同调节,如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到一定值时,会促进的合成,使其含量增高,反过来又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的对植物的有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广泛、稳定。

3、具体应用:

(1)用催熟;

(2)用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注意事项:

(1)农业生产中,要考虑施用目的、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宜的浓度和施用的次数等问题。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个体。

种群特征有:(1) ;(2) ;

(3) ;(4) 。

2、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在单位或单位中的个体数。它是种群最基本的。其表示方式:种群密度=个体数/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

①样方大小:一般以 M2的正方形为宜。

②取样方法:取样法和取样法等。

③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选取若干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

①应用范围: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的动物。

②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③计算公式(必会)

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①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繁殖能力强的种群高,种群增长快。

2、迁入率和迁出率

(1)单位时间内或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 和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型、

型和型。

(2)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数目的比例。

(3) 能够预测未来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布、分布和分布。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形式。

提出合理的假设→提出合理的假设→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

2、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

(1)数学方程式:优点是、。

(2) :优点是直观。

二、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含义:条件下的种群,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图,大致呈“J”型。

(2)数学模型

①模型假设

a.条件:和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

b.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②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表达式为N t=。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含义:在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的增长曲线,呈“S”型。

(2)产生条件

自然资源和空间种内斗战加剧出生率降低

有限,种群密度增长→天敌增加→死亡率升高→达到平衡

(3)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又称“K值”。3、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1)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食物、、传染病等。

②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数量变动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甚至。

(3)研究意义

对有害动物的、野生生物资源的和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和。

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来培养。

(2)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

(3)在理想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型曲线;在环境下,其增长呈型曲线。

2、目的:

初步学会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绘制。

3、步骤

(1)将10 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2)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中的培养液中。

(3)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

(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方法。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

群数量变化规律。

4.注意事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内聚集在中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右图)。

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1、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即群落中数目的多少。

规律: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群落的物种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物种。

2、种间关系有(会区别曲线):

(1)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曲线表示:

(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曲线表示:

(3):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来维持生活。

曲线表示:

(4):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

曲线表示: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①调查方法:常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②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法;二是法。

②取样→②取样→③采集小动物→④观察和分类→⑤统计和分析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现象:现象

植物分层:、等

决定因素:

动物分层:和等。

2、类型:

现象:分布

决定以素:

的不同等

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的演替及演替类型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2、(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阶段→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③实例:在、和上的演替都为初生演替。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

③实例:在、和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活动方式

(1)不合理方式:、、。

(2)合理方式:、、,甚至可以建立。

2、影响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原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的道路。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概念: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及其的总和。

3、类型:一般可分为生态系统和大类。自然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又可分为农田生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

2、(1)生产者

①自养生物,主要是。另外还包括进行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等。

②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可被生物利用的,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消费者

①生物类群:动物,包括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等;寄生的细菌、寄生的植物也是消费者。

②作用:

a.能将有机物转化为 (如CO2、H2O、氨等),加快;

b.帮助和。

(3)分解者

①生物类群:各种营生活的生物,主要是。动物也有分解者如

②作用: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分解成无机物。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填空形式)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质基质 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 1.体液 血 浆 =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 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用图示画出)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 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 :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胆固醇 氨基酸等 : 尿素 尿酸 乳酸等 :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 ,细胞外液是 ,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 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 ,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 ; 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 , 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 水中毒; 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 ; 吃冰棋淋会口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 为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 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 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 , , 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能引起组织水肿形成因素有哪些? 补充: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与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循环 淋巴 注意: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调节: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注意: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属于细胞内液成分。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2.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 3H+ + HCO3- 3. 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 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四、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填空(学生版附答案)

必修三知识点填空 第1 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 、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 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 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 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 为_________。血浆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 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 谢_________。 1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 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学习目标】 1、阐述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各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3、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4、重点: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各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体液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要点诠释】 (1)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所以血液并不全是细胞外液。血浆(液体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血细胞(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浆中的物质除大分子蛋白质外,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的组织液还可以重新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回血浆中,少部分(约10%)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又进入血管成为血浆。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3)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07:53~15:17 ①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②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之间的关系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 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要点诠释】 (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其中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人体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外环

境是我们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体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所组成的液体环境。 (2)从细胞的角度来看,细胞的外环境是细胞外液,即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也就是人体的内环境,细胞的 内环境是细胞内液。因此内环境是相对人体外界环境而言的,相对于细胞来说是外环境。但人的呼吸道、肺泡腔、 消化道、泪腺、输卵管、输尿管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气体或液体都应视为外部环境。也就是说体内的 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内环境(细胞外液)中的液体。 (3)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外延和内涵相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 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细胞外液的成分 (1)水,血浆中约 90%为水。 (2)气体,其中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其中 Na +、Cl -、K +、Ca 2+、HCO 3-和 HPO42-的量较多。 (4)有机化合物,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故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在 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 kPa , 相当于生理盐水(0.9%的 NaCl 溶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 pH 为 7.35~7.45。血浆中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如: H 2CO 3/NaHCO 3、NaH 2PO 4/Na 2HPO 4 等。 (3)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实现的。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是 37℃,由于炎症引起体温过高,超 过酶的最适温度,导致体内代谢反应速度减慢,从而出现不思饮食症状。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要点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原因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 活动的进行。 (2)内环境的各种变化都是有一定范围的,而不是某一恒定值。如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变化范围为 36.5℃~37.5℃;血液的 pH 变化范围为 7.35~7.45;血浆渗透压一般为 770 kPa (37℃时);血糖正常水平为 80 mg /dL ~120 mg /dL 等。 (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反馈就是一个系统本身工作产生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进入这一系统,指导这一系统的工作。例如,夏日 炎炎,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各种酶促反应的产物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反应就会达到平衡, 如果把产物取走,反应又可进行。这两例都是反应的产物反过来抑制反应的进行,是“负反馈” 另一类是反应

高中英语必修三重要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1.基础梳理 clothing beauty harvest celebration hunter starve daily origin religious ancestor Mexico belief poet arrival gain independence gather produce agricultural parade cherry custom Christian carnival worldwide necessity parking apologize sadness obvious wipe magipe weep announcer remind herd Valentine’s Day look forward to turn up day and night keep one’s word hold one’s breath 2.词语归纳 1)starve 作不及物动词,表示“饿死,挨饿”。 starve for=be starve of/for,表示“渴望获得,迫切得到”。 2)plenty 作不可数名词,只用于肯定句中,表示“充足,大量,富裕”,可做主语,宾语或表语。 做主语时,谓语动词随着plenty所指的单复数形式作相应的变化。 plenty也可作副词,表示“充分地,十足地,好多”。 in plenty表示“大量的,丰富,充裕”可作表语,定语,状语。 3)satisfy 作及物动词,表示“满意,使满足”,直接跟宾语,若接that从句时,意思是“使相信”,从句前有间接宾语。 satisfy…with以……满足 be satisfied with对……满足 satisfy…for向……偿还 be satisfied to do sth满足于做某事 4)harm 作名词,意为“损害”,不与不定冠词连用,常与do,come,mean等动词搭配。 do more harm than good弊大于利 There’s no harm in(sb’s)doing sth=It does no harm for sb to do sth做某事无害处 作及物动词,表示“损害,伤害”。 5)lead 作及物动词,表示“领导,引导”其宾语常接介词短语或者副词作宾补。 表示“影响,致使”时,后接介词to,也可以接不定式。 lead sb into使某人陷入某种不良的状态。 lead sb away使盲从,常用于被动语态。 lead nowhere毫无结果,,对……不起作用。 lead up to sth作为……准备,导致。 lead sb by the nose牵着某人的鼻子,完全操纵某人 lead a dog’s life过困难的生活 lead sb believe that使某人相信(假的事情或不确切的事情) lead the way带路,带头 lead作为名词,give sb a lead给某人做出榜样,提示某人 6)origin 是名词,表示“起源,起因,出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静息时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填空附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2、多细胞生物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 1、概念:血浆()细胞 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是(),占到()。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氧气通过()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等系统排出体外。(P8图) 2、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 4、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对()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37℃时,血浆渗透压为(),与0.9%的NaCl等渗。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而死亡。 (2)PH:血浆PH为(),与()、()等离子有关 (3)温度:()左右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的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就会出现(),最终会引起死亡。 2、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整理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填空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 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为_________。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___。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填空(学生版附答案)

必修三知识点填空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 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为_________。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___。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前三章重点知识总结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前三章重点知识总结

————————————————————————————————作者:————————————————————————————————日期:

高中生物必修3提纲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单细胞生物在水环境中生活 2、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前者占体液的2/3,后者占体液的1/3 3、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组织细胞细胞内液 淋巴 4、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5、大多数体内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组织液,大多数血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生活的 具体的环境为组织液、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淋巴 6、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 胞、吞噬细胞,组织液与血浆之间相互渗透。 7、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较多的蛋白质。 8、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 9、正常人的血浆pH 为7.35—7.45,血浆的pH 保持稳定与HCO 3-,、HPO 42-等离子的缓冲作用有关 10、神经—体液—免疫组成的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第2章 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基本方式是反射。 12、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两种神经元 组成 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由感觉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运动 神经元三种神经元组成 13、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部 分组成 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传递兴奋 传入神经的功能是将感受器的兴奋传向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的功能是产生兴奋并对传入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淋巴细胞 细胞内液 血细胞毛细血管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CO2+H2O H2CO3H+ + HCO3- 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填空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填空(13卷子)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2、多细胞生物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 1、概念:血浆血浆组织液细胞 三者之间流通图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是,占到营养物质通过,系统,氧气通过,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等系统排出体外。 2、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 4、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对水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与0.9%的NaCl等渗。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而死亡。 (2)PH:血浆PH为,与等离子有关 (3)温度:℃左右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的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就会出

最新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最新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 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稳态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3、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考点: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A、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 C、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K+外流外负内正Na+内流外正内负Na+外流 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与传导方向相同) 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动作电位 传导方向:双向不定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1、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轴突)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树突或细胞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一.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概念的形成——通过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认识并形成内环境的概念 人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人体的内环境(细胞获得营养和排除废物的媒介) 2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重点解决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的关系。增加淋巴循环图,以便于学生构建出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的空间上的联系, 要点分析 一、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 1.体液 2.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虽然也是液体,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图1-1 4.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1)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无机盐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抗体和各种细胞代谢产物等。 (2)组织液 组织液是血浆经过毛细血管滤过而形成的,其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也存在各种血浆蛋白,但其浓度明显低于血浆。 (3)淋巴 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因此淋巴的成分与组织液类似。与血浆相比,淋巴中水分的含量明显较多,另外,由肠道吸收的脂质绝大部分是经过淋巴运输而进入血液的。 (4)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溶液渗透压越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 二、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媒介。 图1-2 课外讨论 问题:血液的pH保持在7.35~7.45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正常的呼吸方式可以导致血液中酸—碱的不平衡,导致呼吸酸中毒(pH过低)和呼吸碱中毒(pH过高)。血液中存在三种缓冲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根离子/碳酸缓冲体系。可以表示为:H2O+CO2肺H2CO3血液H+HCO-3 你知道如果呼吸太快、太深或者太浅会出现什么情况? 例题精解 例1.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A.组织液 B.内环境 C.血浆 D.淋巴 例3.人体内的体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图1-3所示,根据图解回答:(1)C液体和D液体分别为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