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人体解剖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人体解剖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人体解剖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肌小节: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称为一个肌小节,是细胞的基本功能单位。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外包胶质细胞所构成,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阈电位: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等长收缩:即肌肉收缩时的长度保持不变而只产生张力。

等张收缩:即收缩时先产生一定的张力以克服阻力,当产生的张力足够克服阻力时,肌肉开始缩短,而张力不再增加。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血浆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血浆中的电解质,尿素和葡萄糖等小分子晶体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有血浆蛋白等大分子胶体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溶血:指将红细胞悬浮于一系列浓度递减的低渗NaCL溶液中,由于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差别,水将渗透到细胞内,使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

血清:指由于血凝块中具有收缩能力的血小板被激活后血凝块释放出的淡黄色液体。

血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将经抗凝剂处理的血液置于刻度管中离心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即为血浆。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叫血细胞比容。

动脉:从心室发出后,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大动脉又称弹性贮器血管,管壁较厚,中膜的弹性纤维多,具有较大的可扩展性。

静脉:静脉是运送血液回流到心的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首先进入为静脉,自微静脉后,血液经各级静脉向心汇聚,逐渐变粗,最后注入心房。

动脉血:动脉血通常指的是在体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即大循环中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静脉血:即大循环中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右心房到的肺动脉中的血液。静脉的血液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

心肌自动节律性:心肌组织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即心指数。单位为min/m2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心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期前收缩:由期前兴奋再引起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胃排空的速度和十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有关。

消化:机体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物的酶解作用,使大块的、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分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化学物质的过程。消化包括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和小肠内消化三个阶段。

吸收:消化过程是吸收的重要基础,吸收是消化的延续,食物的消化产物经吸收后为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等。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产生的对抗变形的力称为弹性阻力。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容易扩张者顺应性大,不易扩张者,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为补呼气量。

呼吸膜:呼吸膜指从肺毛细血管至泡腔之间的气体交换膜。即肺泡--毛细血管膜)Hb的氧饱和度:即Hb氧含量和氧容量的百分比为Hb 的氧饱和度。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

何尔登效应: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促使二氧化碳释放,而去氧血红蛋白则容易与二氧化碳结合,这一现象叫做何尔登效应。

波尔效应:CO2浓度的增加降低细胞内的pH,引起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下降的现象。即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呼吸运动:也称气体交换或呼吸,是指人和高等动物的机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主要为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整个过程。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屏障: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血浆成分滤入肾小囊腔必须经过有孔内皮、血管球基膜和裂孔膜,这三层结构合称为滤过屏障,又称为滤过膜。滤过膜对血浆有选择性通透的作用。若滤过膜受到破坏,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甚至红细胞可经过滤过膜漏出,形成蛋白尿或血尿。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刺激的结构或装置。根据感受器的分布部位,可以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两种。

双眼会聚:视近物时会发生双眼球内收及两眼视轴向鼻内侧会聚的现象,称为双眼会聚,也称为辐辏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主要由环境中的光线强度决定,当环境中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而光线减弱时瞳孔散大,瞳孔大小随光线强度而变化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视野: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不动,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视力:对于眼睛的分辨能力可用视力,又称视敏度表示,是指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

白质:各种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总称为白质。

网状结构:也叫做网状系统,位于脑干内部,两耳之间,一种由白质和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是一种手指形状的神经元网络,从脊髓向上扩展到丘脑。主要包括延髓的中央部位、桥脑的被盖和中脑部分。

内囊:由投射纤维大部分经过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形成宽厚的白质板层即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

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根据神经元间联系方式的不同,突触后抑制又分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如果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该递质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将提高后膜对Na+,K+的通透性,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由于Na+内流大于K+外流,从而导致突触后膜的去极化,此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如果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会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提高后膜对cl-的通透性,由于cl-内流,将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此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屈肌反射:脊动物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肢体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肢体屈曲,称为屈肌反射。屈肌反射使肢体避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意义。牵张反射:与脊髓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当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

特殊生物分子。包括受体激动剂和受体阻断剂。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神经元的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构成灰质。

肾叶:一个肾锥体和它所对应的皮质部分共同构成一个肾叶。

肾小叶:一条髓放线和周围的皮质迷路构成肾小叶。

受体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受体阻断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1.三种肌肉组织的显微结构特点?1.骨骼肌:又称横纹肌,骨骼肌纤维为长圆柱形,一般不分支;细胞核呈扁椭圆形,核染色质少,着色较浅;具明暗相间的横纹,可见I带,A带,Z带,H带和M线;胞质内有丰富的肌纤维,属随意肌。

2.心肌:心肌纤维为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心肌纤维连接处有闰盘;每个心肌纤维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位于中央;心肌纤维也具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心肌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属不随意肌。

3.平滑肌: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一个,位于中央;平滑肌有自动节律性,属不随意肌,但竖毛肌无自动节律性。

2.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组成及其机制?答:神经-肌接头的结构: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部分膨大,并失去髓鞘,与对应部分的肌细胞膜形成神经-肌接头。它包括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两者之间约50nm的接头间隙。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动作电位在神经-肌接头的传递是以化学递质Ach作为中介进行的,具体过程如下:1.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发生去极化,进而使接头前膜电压门控的Ca+通道开放。2,钙通道的开放使接头前膜对Ca+的通透性增加,大量Ca+顺浓度梯度由胞外进入到神经末梢内

3.进入末梢中的Ca+可以触发包含Ach的囊泡向前膜方向移动,并与前膜结合,以出胞的方式将囊泡中贮存的Ach 释放到接头间隙中

4.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扩散至终板,与终板上的Ach受体阳离子通道结合致通道开放,允许Na+和K+顺着电化学梯度扩散。

5.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其去极化的程度由乙酰胆碱的释放量所决定,但一般可使终板膜去极到0mv,从而爆发动作电位。

6.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很快被突触后膜上的胆碱酯酶水解,因而使终板膜电位得以终止,从而保证下一次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引发相同的效应,水解产物胆碱约50%被主动地取回到轴突末梢,作为原料再用于乙酰胆碱的合成。

3.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分别对骨骼肌的收缩产生什么影响?并说明原因?答:1.刺激强度影响单收缩的强度。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强度至少达到阈值,由于构成一块肌肉的肌纤维的兴奋性不一致,当阈上刺激作用于肌肉时,刺激强度越大,兴奋的肌纤维数越多,收缩强度越大,一旦刺激使所有的肌纤维兴奋时,肌肉的收缩强度不会增加。2.刺激频率影响频率效应的总和的肌肉收缩。当骨骼肌受到一定频率的连续刺激时,先后刺激所引发的收缩过程可以发生总和。前一次肌肉缩短后的舒张还没有结束,下一次刺激引起的收缩已经开始,这就是不完全强直收缩;如刺激频率较高时,前后两次刺激的间隔小于一次单收缩的收缩期,则总和发生于前一次收缩的肌肉缩短期,这就引发完全强直收缩。

4.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答: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可沉着于血管内壁上,与内皮细胞相互粘连与融合,从而维持内皮的完整性。2.血小板可以通过释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核成纤细胞增殖,有利于受损血管的修复。3.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液凝固过程。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血小板表面还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使局部凝血因子浓集,并释放多种与凝血有关的因子。

5.正常情况下为什么血管内的血液不发生凝血呢?答: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正常的血管内皮作为一个屏障避免凝血系统的激活和血小板的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合成,释放PG12和No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此外,内皮细胞还可以合成多种抗凝物质。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在凝血过程中所形成的凝血酶可被纤维蛋白吸附85%---90%,这不仅有利于加速局部凝血反应的进行,也可避免凝血酶向循环的血液中扩散,进入循环的活化凝血因子可被血流冲走稀释,并被血浆中抗凝物质灭活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

7.心脏的结构:答:心脏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似倒置的圆锥体,可分为一尖,一底,二面,三缘。心尖朝左前下方,游离,由左心室构成,心底朝向右后上方,由左右心房共同构成。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三层构成。心内膜与血管内膜相延续,心肌由心肌纤维构成,心外膜为浆膜心包的脏层。心内腔被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四个腔。右心房占据心的右上部,壁较薄,右心房内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窦的开口,回流全身的静脉血,右心房经右房室口通右心室。右心室: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壁厚3--4mm,右房室口处有三尖瓣,右心室左上方有肺动脉口,口周围有肺动脉瓣,阻止血液逆流入心室;左心房: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左心房向左前方的锥形突起是左心耳,左心房后部良策各有两个肺静脉口,前下部有左房室口,通左心室。左心室: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左房室口处有二尖瓣,左心室内有主动脉口,口周围有主动脉瓣,防止血液向左心室逆流。

8.心脏的射血过程?答:心脏泵血的基本原理是由于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建立起的心脏内房,室之间以及心脏房室与静脉,动脉之间的压力梯度,再加上房室瓣和动脉瓣定向开启,推动血液沿一定方向流动,现以左心室为例说明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1.心室收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两个时期。A.等容收缩期:自房室瓣关闭至主动脉瓣开启的这段时间称为等容收缩期,此时心脏容积不变,压力升高。B.射血期:心室肌继续收缩使室内压进一步上升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被打开,进入射血期,可分为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2.心脏舒张期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心室充盈期。A.等容舒张期:心室肌舒张,心室压以极快的速度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不改变。从主动脉瓣关闭直至房室瓣开启的这段时间内称为等容舒张期。B.心室充盈期:当室内压下降到低于心房压时,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由心房向心室方向流动,房室瓣被打开,心室容积增大,进入充盈期。分为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和心室舒张期重叠。综上所述,心室肌收缩和舒张是造成室内压力变化并导致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主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相应腔室内流动的主要动力。另外,血液的单方向流动是在瓣膜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的。

9.氧解离曲线各段的生理意义及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答:氧解离曲线是表示PO2和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分为三段。1.氧解离曲线的上段:相当于PO2在60-100mmHg,是Hb和O2结合的部分。这段曲线较为平坦,表明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在高原,高空或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时,吸入气或肺泡气PO2有所下降,但只要PO2不低于60mmHg,Hb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仍可携带足够的O2,不至发生明显的缺氧。2.氧解离曲线的中段:相当于40-60mmHg,该段曲线较陡,反应安静状态下向组织供O2的情况。PO2为40mmHg,相当于混合静脉血PO2,这时的Hb氧饱和度约为75%,血氧含量约为14.4ml%,动脉血流过组织时释放约5mlO2,保证安静状态下组织代谢所需O2量。3.氧解离曲线的下段:相当于PO215--40mmHg,是曲线坡度最

陡的一段,反应代谢增强时系那个组织增加供氧的情况。当组织活动加强时,PO2可降至15mmHg,这时Hb氧饱和度降至更低的水平,血氧含量仅约4.4ml%,这样,每100ml血液能供给组织15mlO2,为安静时的3倍,表明血液向组织供氧具有较大的贮备。影响因素:1.PH,PCO2和温度的影响。PH降低,PCO2或温度升高时,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曲线右移,Hb氧饱和度下降,有利于氧的释放;PH升高,PCO2或温度降低时,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P50降低,曲线左移,不利于氧的释放,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2.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是红细胞糖酵解的产物,对调节Hb对O2的亲和力起重要作用,2,3-DPG浓度升高,Hb对O2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移,2,3—DPG浓度降低,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曲线左移。3,.CO的作用:CO 与Hb的亲和力是O2的210倍,这就意味着在极低的PCO时,CO就可以从HbO2中取代O2,阻断其结合位点,所以CO中毒既妨碍Hb与O2的结合,又妨碍Hb与O2的解离,危害极大。4,其他因素:Hb与O2的结合还受其自身性质的影响。胎儿Hb与O2的亲和力大,有助于胎儿从母体摄取O2。

10.组织细胞产生的CO2是如何被细胞运输的?答: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约占CO2总运输量的5%,化学结合的占95%。化学结合的形式主要是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其中碳酸氢盐形式占CO2总运输量的88%,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占7%。碳酸氢盐CO2在红细胞内碳酸酐酶的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又解离成为HCO3-和H+,反应迅速和可逆。红细胞内在呢更多的HCO3-顺浓度梯度通过红细胞膜扩散进入血浆,致红细胞中负离子减少,为了维持电荷平衡,血浆中的Cl-扩散进入细胞,在红细胞膜上有特异的HCO3-和Cl-载体,可同时帮助两种离子的跨膜运输。在肺部,血浆中溶解的CO2首先扩散入肺泡,红细胞内的HCO3-和H+生成H2CO3,碳酸酐酶又催化H2CO3分解成为CO2和H2O,CO2又从红细胞扩散入血浆,而血浆中的HCO3-便进入红细胞以补充消耗了的HCO3-,Cl-则转移出红细胞,这样,以HCO3-形式运输的CO2在肺部被释放。氨基甲酰血红蛋白一部分CO2与Hb的氨基结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这一反应无需酶的催化,而且迅速,可逆。影响这一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氧合作用。HbO2与CO2结合形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能力比去氧Hb的小。在组织,HbO2解离释放出O2,部分HbO2变成去氧Hb后与CO2结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11.唾液的作用?答:1,.唾液可以湿润口腔和食物,以利于咀嚼,吞咽和引起味觉;2.唾液能清除口腔内的残余食物,冲淡,中和有害物质,对口腔起清洁和保护的作用;3.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能杀灭细菌和病毒;4.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可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5.唾液具有排泄功能,进入体内的铅,汞等可部分随唾液排除。

13.胃液的重要成分及生理作用?答:纯净的胃液是无色透明呈酸性的液体。PH 为0.9--1.5,正常人分泌量约1.5-2.5L/d。主要成分包含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等。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有: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2.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3,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4.盐酸进入十二指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盐酸可促进Ca+和Fe+在小肠内的吸收。胃蛋白酶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胨,及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调节PH:HCL或者HCO3促胃内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PH;黏液-HCO3屏障:保护胃黏膜不受伤害;内因子:一种糖蛋白,能与VB12结合,使VB12在回肠内被主动吸收。

14.在肾的冠状切面上,能看到那些结构?肾单位的组成?答:在肾的冠状切面上,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实质,一是尿液的引流管道。肾实质分为表层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肾皮质主要位于浅层,富含血管,肉眼观察呈颗粒状。肾髓质位于深部,较致密而有条纹,有许多小的管道组成,形成十数个圆锥形,底朝皮质,尖向肾窦的椎体,从肾椎体底呈放射状深入皮质的条纹,称髓放线。位于髓放线间的肾皮质,称皮质迷路,2-3个肾椎体尖端合并成肾乳头,并突入肾小盏,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称乳头孔。浅层的皮质深入肾椎体之间的部分为肾柱。肾单位的组成: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1.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为蟠曲的毛细血管衣半,位于肾小囊中。肾小囊是肾小管的起始部,为膨大凹陷而成的杯状双层囊,由脏,壁两层上皮组成,两层上皮之间的狭窄腔隙称肾小囊腔,与近端小管管腔相通。根据肾小体在皮质中的位置不同,将肾单位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皮质肾单位的肾小体位于皮质浅部,近髓肾单位的肾小体位于皮质深部。皮质肾单位主要在过滤中发挥作用,近髓肾单位主要在浓缩稀释所有。2.肾小管:是有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围成的小管,依次分为近端小管,髓衣半细段,远端小管,近端小管分为近曲小管和近直小管;细段又分为降支细段和升支细段;远端小管分为远曲小管和远直小管,其中,近直小管,降支细段,升支细段和远直小管又合称髓衣半。

15.肾的血液循环途径及特点?答:肾动脉成对,约平第2腰椎起始于腹主动脉两侧,行至肾门附近分为前干和后干。前,后两干分为肾段动脉。肾段动脉在肾实质的分支按一定的节段分布。每个肾段动脉分布区域的肾组织,称为肾段。肾段动脉的分支叫叶间动脉,其在肾柱内上行至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再分支呈弓形走行于皮质和髓质交界处,称为弓形动脉。自弓形动脉发出若干小叶间动脉,呈放射状走行于皮质迷路内,其末端至被膜下形成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成星状静脉入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在行程中向两侧分出许多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体形成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再汇成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皮质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又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分布在肾小管周围,供应近端和远端小管。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再依次汇合成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和叶间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最后形成肾静脉出肾。近髓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不仅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且发出若干直小动脉直降入髓质,在髓质的不同深度形成毛细血管网,再折返之行上升为直小静脉,形成U型直小血管衤半。直小静脉汇入小叶间静脉或弓形静脉。肾血管的特点:1.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短而粗,故流血量大,流速快;2.肾没血管走行较直,血液能很快到达血管球3.入球小动脉较出球小动脉口径粗大,血管球内的压力较高;4,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即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再分支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16.近曲小管对Na+,Cl-和水的冲吸收机制?答:Na+,Cl-和水的重吸收是肾小管和集合管最主要的活动,并且很多溶质的转运直接或间接与Na+的重吸收有关。(1)近曲小管:在近曲小管前半段,通过继发主动转方式,Na+的重吸收与其他一些物质转运相伴连,其中Na+的重吸收与葡萄糖的重吸收为同向转运,而Na+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为Na+—H+逆向交换。H+的分泌还与小管液中的HCO3-的重吸收密切相关。近曲小管前半段Cl-不被重吸收。在近曲小管后半段,NaCl主要通过细胞旁路途径被被动重吸收。由于近曲小管前半段Cl-不被重吸收,且HCO3-重吸收速率较大,Cl-留在小管液,造成近曲小管后半段的Cl-浓度比管周组织间液高20%—40%,因此,,Cl-可顺浓度梯度经细胞旁路途径而重吸收回

血。由于Cl-被动重吸收是生电性的,使小管液中正离子相对较多,造成管内外电位差,管腔内为正,管外为负,在这种电位差作用下,Na+顺电位通过细胞旁路途径而被动重吸收。因此,Na+和Cl-的重吸收都是被动的。近曲小管对水的通透高,当Na+,Cl-等被重吸收时,小管液渗透压降低,水在渗透压差的推动下,经细胞途径和细胞旁路随Nacl等溶质被动重吸收,因此,该段小管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属等渗重吸收,该段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的量与体内水分的多少无关,是不可调控的。(2)髓衤半:近曲小管液流经髓衤半时,约有20%的Na+,Cl-和水等物质被进一步重吸收。髓衤半降支对Na+不易通透,对水有通透性,水主要以渗透方式通过上皮细胞的水孔蛋白AQP1重吸收。小管液流经该段因水被重吸收,小管液中NaCl浓度增高,参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髓衤半升支细段则相反,对Nacl 具有通透性,对水没有通透性,高浓度的NaCl可扩散到组织间液,被动重吸收。

19.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点比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内脏运动神经。但是她们之间也有区别。1.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由低级中枢即脊髓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的中间带侧核发出节前纤维,至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分布至相应的器官。交感神经节包括椎旁节和椎前节两种。椎旁节即交感干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借节间支连成左右两条交感干。每一个交感干神经节与相应的脊神经前支之间有交通支相连。椎前节位于脊柱前方,腹主动脉脏支的根部附近。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通过加入脊神经,攀附血管和直接分布至器官三种方式,支配头,颈等和四肢的血管,汗腺以及立毛肌。2.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由低级中枢—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髌部第2—4节段灰质的髌副交感核发出节前纤维,至副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分布至相应的器官。副交感神经节称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位于颅部的副交感神经节较大,肉眼可见,位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副交感神经节很小,副交感神经节纤维一部分随脑神经分布,另一部分随盆丛分布至结肠左曲下的消化管和盆腔脏器。

20.突触后抑制的种类及其产生机制?答:突触后抑制属于中枢抑制。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从而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传入侧支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A.传入侧支性抑制:又称交互抑制。这种抑制发生在具有拮抗作用的中枢神经元活动之间。典型的例子就是屈肌反射过程。当引起屈肌反射的传入冲动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支配关节的屈肌运动神经元,同时经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再通过突触后抑制作用抑制支配该关节的伸肌运动神经元,以便在引起屈肌收缩的同时,使支配该关节的伸肌舒张。这种交互抑制的意义是保证反射活动的协调。B.回返性抑制:中枢神经元沿轴突发出传出冲动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并由它返回抑制原先发出冲动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直接支配骨骼肌的同时,其侧支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闰绍细胞构成突触联系。闰绍细胞兴奋时释放的甘氨酸可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运动神经元和同中枢的其他运动神经元。

21.化学性突触的传递过程?答:1.动作电位沿突触前神经元轴突至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 2.突触小体去极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突触前膜上的电压门控Ca+通道开放,由于细胞外Ca+浓度高于细胞内,细胞外Ca+通过打开的Ca+通道流入突触末梢的轴浆内3.突触末梢内Ca+浓度瞬时升高,触发突触小泡出胞。每个囊泡中含有上千个神经递质分子,神经递质以量子式释放4.神经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与膜上受体结合5,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配

体门控通道打开,允许带电离子通过通道跨膜移动6,突触后膜因带电离子跨膜移动,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改变成为突触后电位7.突触后电位可以总和,一旦总和达到阈电位,就可触发突触后神经元在轴丘处产生动作电位。神经递质作用于受体产生生物效应后,很快即被消除,消除方式有酶促降解,被突触前末梢或神经胶质细胞重摄取以及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

22.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答:下丘脑不仅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书,而且能把机体内内脏活动,内分泌活动和躯体活动联系起来。主要表现在:1.调节腺垂体的内分泌作用。下丘脑内某些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9种调节性多肽,经垂体门脉运至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的分泌。2.调节体温。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活动,维持体重的相对恒定。3.调节摄食活动。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而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有饱中枢,这两个中枢之间存在交互抑制作用。4.调节水平衡。人体通过渴感引起摄水,在下丘脑外侧区摄食中枢的附近,有饮水中枢,当机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或循环血量减少时,可使机体产生渴感而引发摄水行为。5.调节情绪反应。下丘脑对于情绪反应有重要的调节作用。6.调控生物节律。机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

23.精子的产生部位及其排出体外的途径?答:精子由曲细精管的生精细胞产生。在生精过程中,随着生精细胞的不断成熟,各级生精细胞不断突破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向管腔侧迁移,最后释放入曲细精管的管腔。睾丸曲细精管产生的精子虽然外形已成熟,但还不具备运动和受精能力,必须借助于管周内肌细胞的收缩和管腔液的流动到达附睾,在附睾贮存并达到功能上的成熟,获得运动和受精能力。这些精子连同由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尿道球腺分泌的液体一起称为精液,经输精管,射精管进入尿道,在特定的时机排放出体外。

24.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答:雌激素除了对生殖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之外,对全身其他系统的功能也有广泛的影响。1.对生殖器官的作用。A.促进子宫发育,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肥厚;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即增殖期。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主要是上皮,腺体及螺旋小动脉增生,使内膜具有对胚胎的接受性,使排卵期宫颈口松弛,子宫颈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粘液,且拉丝度加强,有利于精子穿行 B.促进输卵管粘膜上皮增生尤其是纤毛细胞的增生,促进腺体的增生和分泌,增强纤毛向子宫方向的摆动及输卵管的蠕动,有利于将受精卵运送至子宫 C.促进阴道上皮的增生和角化使阴道分泌物质呈酸性,增强对损伤及感染的抵抗力D.与FSH协同促进卵泡发育E.促进外生殖器的发育,使阴唇丰满,色素加深。F。刺激性欲等作用。2.对乳腺和副性征的作用:刺激乳腺导管和基地组织的增生,促进脂肪组织在乳腺的聚集,形成女性乳房特有的外部形态。同时促进第二性征的形成。3.对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加速骨的生长,促进骨中钙,磷的沉积。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雌激素受体的分布,因而雌激素具有一定的中枢作用,雌激素的缺乏可能与老年痴呆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由于雌激素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运输,降低血脂胆固醇的浓度,防止动脉硬化,因而绝经前,妇女冠心病发病率较男性低。

25.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的主要结构?答:眼球壁由外向内分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纤维膜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角膜占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巩膜占纤维膜的后5/6。

乳白色不透明,厚而坚韧,具有维持眼球性状和保护眼球内容物的作用。血管膜呈棕黑色,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它右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3部分。虹膜位于角膜的后方,是圆盘形的薄膜,虹膜中央的圆孔称为瞳孔,为光线入眼的通路。睫状体位于虹膜后方的增厚部分,其前部有许多向内突出呈放射状排列的皱襞,称为睫状突。睫状体有调节晶状体曲度和产生房水的作用。脉络膜占血管膜的后2/3,薄而柔软,外面雨巩膜疏松结合。视网膜在血管膜内面,右前向后可分为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视部有感光作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者都是透明的,具有折光作用。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眼球的前房和后房内;晶状体位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双凸透镜形的透明体,前面曲度较小,后面曲度较大。玻璃体为透明的胶状物质,填充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内腔的4/5,玻璃体对视网膜有支撑作用,可使是我那个莫与色素上皮紧贴。

人体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人体解剖学》分泌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属于分泌腺的器官是 A.前庭大腺 B.垂体 C.前列腺 D.胰腺 E.睾丸 2.分泌腺的特点是 A.有导管 B.无导管 C.血管少 D.体积大 E.血流快 3.属于分泌组织的是 A.松果体 B.睾丸 C.甲状腺 D.胰岛 E.脾 4.属于分泌器官的是 A.胸腺网状上皮细胞 B.脾 C.胰岛 D.松果体 E.睾丸间质细胞 5.甲状腺 A.由峡和两个锥状叶组成? B.质地较硬 C.甲状腺被膜的层称甲状腺真被膜 D.甲状腺假被膜由颈浅筋膜构成 E.峡位于第5~6气管软骨之间 6.甲状旁腺 A.位于甲状腺侧叶前面 B.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 C.为一对小球体状结构 D.上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上动脉附近 E.下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中、下1/3交界处 7.肾上腺 A.附于肾的侧 B.属于腹膜位器官

C.左侧呈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 D.可随下垂的肾下降 E.包在肾纤维囊 8.关于垂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 B.前上方与视交叉相邻 C.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D.借漏斗连于底丘脑 E.女性略大于男性 9.腺垂体 A.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B.由漏斗和神经部组成 C.又称为前叶 D.可称为后叶 E.分泌催产素 10.神经垂体 A.由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组成 B.分泌生长激素 C.分泌促性腺激素 D.包括垂体前叶和后叶 E.包括正中隆起、神经部和漏斗 11.缺碘可引起哪种分泌腺肿大? A.甲状旁腺 B.垂体 C.甲状腺 D.肾上腺 E.睾丸 12.松果体 A.是后丘脑的结构 B.是下丘脑的结构 C.位于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 D.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 E.可分泌催产素 13.重要的分泌腺包括 A.腮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岛 B.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 C.下颌下腺、卵巢、肾上腺、松果体、垂体、前列腺D.舌下腺、胸腺、泪腺、肾上腺、精囊、松果体E.腮腺、胰、垂体、卵巢、肾上腺、睾丸 14.下列哪种关于激素的说法不妥 A.由有管腺分泌 B.直接进入血液 C.由无管腺分泌

2020年人体解剖学08个知识点(课件)

2020年人体解剖学08个知识点 (课件) 解剖学108个知识点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 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 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 1椎骨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9:躯干骨的连接:? 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

word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知识点 运动系统良心出品必属

绪论 1、构成人体形态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经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 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组织 人体有9 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统、3、 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4 、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 上肢自然下垂到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1. 解剖学姿势错误的是:(C A双眼向前平视B上肢下垂C拇指在前 D双腿并拢E足尖向前 第一章运动系统 1、骨的形态和分类: 按照形态,骨科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① 长骨:称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② 短骨:形似立方体, 如腕骨、跗骨 扁骨: 呈板状,对腔内器官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和面部。 2、籽骨的作用: 改变力的方向,又可减少对肌腱的摩擦。 3、骨的构造: 骨有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4、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5、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6 、骨髓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7、长骨两端的骺、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骨髓, 终生都是红骨髓, 怀疑有造血功能疾病时, 常在髂骨或胸骨处抽取少量红骨髓来进行检查确定。 8、年幼者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约各占一半,故弹性大,硬度小、但易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发生青枝骨折;成年人的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最为合适,约为3:7, 具有很大的硬度,和一定的弹性,也较坚韧, 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比例更大, 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9、按照骨连接的方式和机能不同, 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 10、直接连接可分为纤维连接和软骨连接 11、关节的基本结构: 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和关节腔 12、关节腔内为负压, 对维持关节稳固性有一定的作用 13、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关节唇 14、躯干骨由椎骨、胸骨和肋骨构成 15、钩椎关节的增生可导致颈椎病 16、第7 颈椎又称隆椎, 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棘突下方凹陷处为中医所称“大椎穴” 17、颈椎、胸椎、腰椎的区别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2 名词解释 1.矢状面:指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4】 2.肘后三角:当肘关节前屈90度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34】 3.扁桃体窝:在口咽侧壁上,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有一凹窝,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92】 4.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 有化学感受器。【156】 5.肺门:为肺内侧面中央的长椭圆形凹陷,是主支气管、肺动、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部位。【113】 6.虹膜角膜角:在眼球前房的周缘,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201】 7.周围性瘫痪(软瘫):当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如前角运动细胞、脑躯体运动核、脊神经或脑神经损伤),由 于肌失去神经直接支配,出现肌体肌张力降低,松弛变软,反射弧中断,深、浅反射均消失,称周围性瘫痪或软瘫。【274】 8.内囊:是由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内囊损伤时,可引起“三 偏”综合症。【256】 9.麦克伯尼(McBuren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之间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97】 1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 质称皮质。【216】 11.正中矢状切面:即沿人体正中线所作的矢状切面。【4】 12.翼点:指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神经通过,骨折时,易引 起颅内血肿。【25】 13.Treitz韧带:即十二指肠悬肌,张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亦作为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95】 14.心切迹:左肺前缘下半有一明显缺口,称心切迹。【113】 15.掌浅弓:尺动脉的终末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在手掌合成的弓形动脉,称为掌浅弓。【162】 16.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为感光最敏感的部位。【200】 17.中枢性瘫痪(硬瘫):当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作用,产生功能释 放,活动增强,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瘫痪的肌呈痉挛状态,同时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称中枢性瘫痪或硬瘫。【274】 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结,其间的空隙,为蛛网膜下隙,其内流动有 脑脊液。【287】 19.乳糜池:在第12胸椎下缘到第1腰椎体的前面,又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梭形膨大的池,称乳糜池, 为胸导管的起始部。【186】 20.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感觉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216】 21.黄骨髓:骨髓的一种。含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7】 22.齿状线:肛管内各肛瓣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此线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 线。【99】 23.声门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此裂前3/5为喉癌的好发部位, 后2/5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110】 24.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162】 25.脉络丛:在脑室壁一定部位,软膜组织及毛细血管连同脑室壁上皮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 生脑脊液的结构。【287】 26.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215】 27.隐神经:腰丛股神经的最长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234】 28.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间。临床上有时在此做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287】 29.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下壁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其上

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骶角:骶骨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空两侧有向下凸出的角(是第5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的位置 2.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3.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 4. 下消化道:消化管有口,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空肠以下称下消化道。 5.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右髂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6. 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环行线,环绕肛管内面,叫齿状线。齿状线上、下方的来源,动脉供应、静脉和淋巴回流等均不同 7. 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 8. 肋隔隐窝:是在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处形成的半环状腔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9. 纵膈:纵膈是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10. 肾门:为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出入肾的门户 11. 膀胱三角:膀胱底的粘膜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 12. 阴道穹: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的阴道上端的环形间隙,可分为前、后穹和两侧穷 13.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走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14. 心包腔:心包腔是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腔隙,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15. 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是连于肺动脉于分叉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 的遗迹 16.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17.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节 18.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下隙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 19.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有脊神经根和锥内静脉丛通过,腔内呈负压,临床上硬膜外麻醉即将麻药注入此腔,阻滞神经根的传导。 二、填空题 1. 骨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2. 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和滑膜襞和滑膜囊。3?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椎体之间,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 4.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诵过,肩关节的关节囊下壁最薄弱,易发生脱位。 5?关节唇见于肩关节和髋关节关节。 6?胃是消化管最膨大部分: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 7?十二指肠是呈“ 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隆、水平、升四部。 8?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会阴曲和骶曲。 9. 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 10.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其中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11. 鼻旁窦有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其中最大的是上颌窦。 12. 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平第8肋,腋中线平第10肋,肩胛线平第11肋,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 13. 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椎间孔:椎骨连接时,上位椎骨的椎上切迹与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 一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形隆起,在体表可触 之,它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还正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水平。 ●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交汇处,称为翼点。此处骨 质较为薄弱,易发生骨折,容易损伤内面的脑膜中动脉而发生颅内血肿。 ●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 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 鞘共同组成。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 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 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 韧而富有弹性。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交点为标志。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 线。 ●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舌根和左、右腭舌弓共同围成。 ●肝门:肝脏脏面H形沟的横沟,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通过。 ●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 基底部所围成,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声带:声壁内含有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合称为声带。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 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肋膈隐窝:在肋胸膜与隔胸膜的转折处有一个肺下缘不能伸入其内的间 隙,称为肋膈隐窝。 ●纵膈: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是分隔左 右胸膜腔的间隔。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膈,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某些肾病患者,叩 击或触压此区可引起疼痛。 ●肾锥体:肾锥体是组成肾髓质的小管道,约有15~25个。肾锥体的基底 朝向肾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肾锥体的尖端称肾乳头,突入肾小盏。 ●肾柱:浅层的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属肾皮质。

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

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点 一、人体器官组成及系统划分 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 细胞间质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是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结构。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器官是由几种组织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系列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执行某种生理活动。 二、人体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三、人体切面术语 1、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通过身体中轴,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矢状面。 2、横切面——与人体或器官长轴呈直角的切面。其中,与地面平行的横断面又称为水平面。 3、冠状面(额状面)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四、轴 1、垂直轴 与身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 2、矢状轴 位于矢状面内,呈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垂直相交。 3、冠状轴 位于冠状面内,呈左右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 第一章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对人体起运动、支持、保护等作用。 骨————杠杆作用 关节———枢纽作用 骨骼肌——动力作用 骨骼——全身的骨与骨连结共同组成,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 撑作用。 第一节骨学 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骨206块。其中有200块属于运动系统。 躯干骨 按其在身体的位置,颅骨 可分为上肢骨

下肢骨 长骨 按骨的形态, 短骨 可分为扁骨 不规则骨 1、长骨 长骨呈长管状,有一体和两端。体又叫骨干,内有空腔称骨髓两端膨大称骺,往往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 骨干与骺接连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期,长骨的骨干与干骺端之间夹有一层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软骨细胞构成的骺软骨或骺板,它使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原骺板处仅遗留下一条线形的痕迹称(骨)骺线。骨表面的小孔称滋养孔,有血管及神经通过。2、短骨 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多成群分布在承受重量且运动较复杂的部位(如足踝、手腕等处)。一般呈立方形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几块骨构成多个骨连结。 3、扁骨 呈板状,多分布与头胸等处常构成骨性腔的壁,有保护腔内脏器的作用。 4、不规则骨 多分布于身体的中轴,外形不规则。有些不规则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含气骨内的空腔称为窦。 二、骨的构造 每一块骨都由骨质、骨膜、骨髓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在骨的关节面上有透明软骨构成的关节软骨覆盖,而且部分骨都有节,所以较早期的教材也把关节软骨归入骨的基本构造。 1、骨质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致密坚硬,由骨板层构成;骨松质由许多片状和杆状的骨小梁交织成网,呈海绵状,构造疏松,骨松质的腔隙内充满了小血管和红骨髓。 颅盖骨分内、外板,外板较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较薄而松脆;两板之间的骨松质称板障。 2、骨膜 骨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含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对骨的生长、发育、营养和骨折的愈合有重要作用。 3、骨髓 骨髓为柔软而富有血液的组织。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为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是脂肪组织.成年人只有各种骨的骨松质内含有红骨髓,并保持终身。 三、骨的理化性质 骨中含有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在成人约占1/3,使骨具有弹性;无机质为无机盐类主要为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等,在成人骨约2/3使骨质坚硬。 小儿的骨无机质含量较少,有机质相对较多,因此弹性较大而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而易发生变形老年人的骨则相反,有机质较少而无机质相对较多,故易发生骨折。 骨的生长,当胎儿在母体子宫时,坚韧的软骨便开始形成,这种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考重点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La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冀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

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腹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淮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领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 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孟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大,关节孟下而浅,周缘有孟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2) 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肚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健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健加强而较薄弱。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人体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人体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属于内分泌腺的器官是 A.前庭大腺 B.垂体 C.前列腺 D.胰腺 E.睾丸 2.内分泌腺的特点是 A.有导管 B.无导管 C.血管少 D.体积大 E.血流快 3.属于内分泌组织的是 A.松果体 B.睾丸 C.甲状腺 D.胰岛 E.脾 4.属于内分泌器官的是 A.胸腺网状上皮细胞 B.脾 C.胰岛 D.松果体 E.睾丸间质细胞 5.甲状腺 A.由峡和两个锥状叶组成? B.质地较硬 C.甲状腺被膜的内层称甲状腺真被膜 D.甲状腺假被膜由颈浅筋膜构成 E.峡位于第5~6气管软骨之间 6.甲状旁腺 A.位于甲状腺侧叶前面 B.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 C.为一对小球体状结构 D.上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上动脉附近 E.下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中、下1/3交界处 7.肾上腺 A.附于肾的内侧 B.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C.左侧呈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 D.可随下垂的肾下降 E.包在肾纤维囊内 8.关于垂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 B.前上方与视交叉相邻 C.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D.借漏斗连于底丘脑 E.女性略大于男性 9.腺垂体 A.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B.由漏斗和神经部组成 C.又称为前叶 D.可称为后叶 E.分泌催产素 10.神经垂体 A.由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组成 B.分泌生长激素 C.分泌促性腺激素 D.包括垂体前叶和后叶 E.包括正中隆起、神经部和漏斗 11.缺碘可引起哪种内分泌腺肿大? A.甲状旁腺 B.垂体 C.甲状腺 D.肾上腺 E.睾丸 12.松果体 A.是后丘脑的结构 B.是下丘脑的结构 C.位于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 D.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 E.可分泌催产素 13.重要的内分泌腺包括 A.腮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岛 B.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 C.下颌下腺、卵巢、肾上腺、松果体、垂体、前列腺D.舌下腺、胸腺、泪腺、肾上腺、精囊、松果体E.腮腺、胰、垂体、卵巢、肾上腺、睾丸 14.下列哪种关于激素的说法不妥 A.由有管腺分泌 B.直接进入血液 C.由无管腺分泌

正常人体解剖学考试试卷与答案

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一、A 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椎骨一般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共有31 块椎骨 B.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孔C. 椎体与椎弓之间围成椎间孔 D.椎弓伸出七个突起E. 以上都不是 2 、胸骨角正对 A.第二胸椎上缘B. 第二胸椎下缘C. 第三胸椎体 D. 第四胸椎体上缘E. 第四胸椎体下缘 3 、关于椎间盘的描叙,正确的是 A.共23 块,最上一个椎间盘位于 2 、3 颈椎之间B.位于脊柱胸段的椎间盘最厚C. 由外部的纤维层和部的髓质两部分组成 D. 因为后部比较薄,故临床多见向后脱出E.可以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4 、有关股骨的描叙,不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长的骨B.长度约占身高的1/4 C.分为一体两端D. 股骨体后面有纵形骨嵴为粗线 E.股骨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小转子 5、不参与围成骨盆下口的是 A.坐骨结节B.耻骨弓C.尾骨D.骶棘韧带E.骶结节韧带6、关于背阔肌的描叙正确的是 A.位于背上部B.起自全部胸椎和腰椎棘突C.位于背部浅层 D.止于肱骨大结节嵴E.收缩时可使肩关节旋后 7 、止于股骨大转子的是 A.髂腰肌B.股二头肌C.臀大肌D.臀中肌E.缝匠肌8 、具有屈膝屈髋作用的是 A. 缝匠肌B.股中间肌C. 股直肌D. 股侧肌E. 股外侧肌 9 、上消化道是指 A. 口腔到食管的一段B. 口腔到胃的一段C. 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D. 口腔到小肠的一段E. 口腔到空肠的一段 10、关于食管的描叙正确的是 A.长约25厘米,位于脊柱与气管的前面B.分为颈部和胸部 C.第一个狭窄距中切牙25 厘米 D.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E.第三个狭窄第十二胸椎高度 11、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腋中线处交 A.第6 肋B.第7 肋C.第8 肋D.第9 肋E.第10 肋12、在男性膀胱后方毗邻的结构中没有 A.精囊B.直肠C.输精管壶腹D.前列腺E.以上都不是13、关于前列腺的描叙错误的是 A.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B.分为底、体、尖三部分C.后方有纵行的前列腺沟D.通过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E.为成对的实质性脏器 14、心尖位于 A.左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侧2—3cm 处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近侧,远侧---桡侧,尺侧---- 腓侧,胫侧 ----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 ------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2.1.1、骨学总论 -----成人有206块骨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51块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2.1.2骨的形态和构造? ---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 ---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 ---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 ---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 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 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 2.1. 3.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 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 ①胸椎侧面和横突间断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② 棘突较长,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西方医学对解剖学的记载,是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开始的。他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描述。 希腊的另一位学者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进行过动物解剖,提出心是 血液循环中心,并把神经和肌腱区分开来。但他误将动物解剖所得的结论移用于人体,错误 较多。 西方有较大解剖学影响的当数古希腊医学家希罗菲卢斯( 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年),他发现小肠的起始段大约有12个指头并列长度,命名为“十二指肠”。他还命名了“前列腺”、“睫状体”、“视网膜”、“乳糜管和淋巴”。研究了肝、胰和女性生殖器的子宫与输卵管等。而有较完整的解剖学记录的论著,当推盖伦( 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 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有许多解剖学记载,如对血液流动、神经分支和脑、心等器官均有清楚记载,但因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较多。公元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艺术春天到来,解剖学也有了蓬勃的发展。如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公元1457-1519年)解剖过3O多具尸体,用蜡灌注人体管道从而探明血管的走行,证明了血管起源于心脏。他将空气吹人肺,证明空气不是由呼吸道进人心。他 制作的人体骨骼解剖学图谱,描绘精细正确,是一部时代巨著。 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年)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亲自从事人的尸体解剖,进行细致的观察,最终在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这一开拓性的解剖 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的记述了人休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构造,对流行的一些错误论点 予以校正,为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新路,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基础。 17世纪,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 1578-1657年)的动物实验研究,以雄辩的事实阐释血液循环的原理,首次提出心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开创了动物实验研究的新 思路,为生理学从解剖学中诞生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尔皮基(Marcello Malpighi , 1628-1694年)用显微镜观察到蛙的微循环血管,证明了动脉与静脉相连通,为微循环学说的建立提供了形态学基础。他在动物和植物微细结构的研 究中,总结出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为组织学从解剖学中派生出来并形成一门新学科打下了 基础。 19世纪,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 1809-1882年)的《物种起源》、《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等巨著问世,建立了崭新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论,使探索人体形态结构的工作 有了正确的遵循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发明的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细胞的超微结构与三维构筑的研究,使形态科学研究跨入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并进而达到分子水平。形态科学研究的发展是随着新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方法的不断出现而逐渐展开的,形成了宏观解剖学、微观解剖学和超微结 构解剖学三个不同标志的阶段。 宏观解剖学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微观解剖和超微结构解剖学的出现而停止,相反,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改进,X线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而与时俱进。X线计算机断层成 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 CT)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带动了断面解剖学的进步。而应用力学原理分析骨骼的形态结构,应用流体力学原理研究心血管的形态结构等,都是随 着医学的发展对解剖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并同时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如随着心、肺、肝、肾 等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推动了对心的内部结构、心段、肺段、肝段、肾段等器官内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随着器官移植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发展等。 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人体解剖学108个知识点

解剖学108个知识点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 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 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 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躯干骨的连接: 1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 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肋与胸骨连接:软骨连接,胸肋关节,肋弓,浮肋 3颅骨连接:软骨连接,缝,颞,下颌关节 10:七大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1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构 特点:关节囊松弛,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腔分上下两部分.关节囊前部较薄弱,较易向前脱位 11: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12:骨骼肌的分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筋膜,滑膜囊,腱鞘。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等处。

人体解剖学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人体解剖学第十章-内分泌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其分泌物称为内分泌腺又称腺内分泌系统分为1. 和。组成。叶和连接它们的甲状腺由、 2. 3.垂体分为和两部分。 4.胰岛分泌的激素称为,主要调节 _浓度。 5.肾上腺位于的内上方,左肾上腺近似_ ,右肾上腺近似。 二、判断改错题 1.一种激素通常只作用于某种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即靶细胞或靶组织,才能实现其功能。 2.甲状腺分左、右两个侧叶和峡,甲状腺峡位于第2-6气管软骨环前方。 3.甲状腺有两层被膜,内层为纤维囊,外层为甲状腺鞘。 4.胸腺只是一个淋巴器官。 5.甲状旁腺的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平衡。 三、选择题

1.内分泌腺( ) A.分泌物称为激素 B.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C.血供比较贫乏 D.又叫有管腺 E.无上述情况 2.甲状旁腺( ) A.是一对豌豆大小的腺体 B.隐藏于甲状腺侧叶上极背面的甲状腺实质中 C.一般是两对棕黄色椭圆形的小腺体 D.附着于甲状软骨中部的两侧 E.无上述情况 3.下列甲状腺的描述中,哪一一项是错误的?() A.甲状腺分两个侧叶和一个峡部 B.分泌的激素叫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表面有两层被膜C. D.甲状腺峡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 E.吞咽时,甲状腺不能随喉上、下移动 4.右肾上腺呈( ) A.三角形 B.半月形 C.卵圆形 D.楔形 E.以上都不是 5.对垂体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垂体为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B.它可分泌多种激素,调控其他许多内分泌腺 C.位于颅底蝶鞍垂体窝内 D.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E.分泌的生长激素主要是调节新陈代谢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endocrine organ? () A. Hypophysis B. Thyroid gland C. Parotid gland D. Pineal body E. Ovary 7. The thymus is located in the ( ) A. root of the neck B. superior mediastinum C. anterior mediastinum D. middle mediastinum E. posterior mediastinum 型题】【B 垂体A. B.甲状腺甲状旁腺C.

正常人体解剖学完整

正常人体解剖学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外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鼻旁窦:鼻腔周围的颅骨,有些含气的空腔,与鼻腔相通,称鼻旁窦。共四对,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 3.翼点:在颞窝区内,额,顶,蝶,颞四骨的会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较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4.骨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骨膜内层上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时功能最为活跃。 5.椎间盘:连接在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外周的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有连接和缓解冲击的作用。 6.骨盆界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又为小骨盆的上口,由骶骨的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共同围成。 7.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和淋巴管等。临床皮下注射,即将药物注入浅筋膜内。 8.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结构分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滑膜层又分为包于肌腱表面的脏层和紧贴纤维层内面的壁层。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与骨面的摩擦。 9.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临床上通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一段叫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空肠到肛门的一段叫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和大肠。 10.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处,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下方的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通道 11.轮廓乳头:在舌上面的粘膜表面,有7~11个体积最大的突起,排列在界沟的前方,乳头中央隆起,周围有环状沟,内含味蕾,司味觉。 12.十二指肠大乳头:在十二指肠降部肠腔的左后壁上有一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其下端的乳头状突起,叫十二指肠大乳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十二指肠内。 13.麦克伯尼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置,位于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该处有明显的压痛。 14.肝门:是指位于肝下面左右两条总够之间的横沟,叫肝门。是门静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 15.腹膜:是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的浆膜。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腹腔和盆腔内面及其脏器的表面。腹膜具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修复及防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B.筛窦后群C额窦 D.蝶窦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B.会厌软骨下端C.甲状软骨下角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B.纵隔胸膜C肋胸膜D.脏胸膜E. 胸膜顶

3.前庭裂界于哪两者之间(BC ) A.咽腔B.喉前庭C. 喉中间腔D. 声门下腔E. 口腔 三、填空题 1.呼吸系统是由__呼吸道__和_肺__两部分组成。 2.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是_上颌窦_, 并开口于_中鼻道_。 3.覆盖在固有鼻腔内的粘膜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_____嗅部____和_呼吸部__两部。 4.肺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分别于____第6肋___和___第8肋____相交。 5.喉腔内有两对粘膜皱襞,下方的一对称____声襞_, 此对结构间的裂隙称__声门裂_。 6.鼻旁窦包括额窦___筛窦____蝶窦、上颌窦四对,其中___上颌窦___最大。 7.下呼吸道包括___气管__、支气管_及其分支。 8.肺内侧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__肺门_,出入此处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__肺根__。 四、名词解释 1.肋膈隐窝 2.胸膜腔 3.肺门4.肺尖体表投影5.声门裂6.气管权 五、简答题 1.喉腔分为哪几部 2.简述鼻旁窦及其开口部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C 7、C 8、E 二、D型选择题 1、AE 2、AC 3、BC 三、填空题 1、呼吸道肺 2、上颌窦中鼻道 3、嗅部呼吸部 4、第6肋第8肋 5、声襞声门裂 6、筛窦上颌窦 7、气管,支气管 8、肺门,肺根 四、名词解释 1、壁胸膜不同部分,在移行处呈锐角转折,在转折处形成间隙,深呼吸时,肺也不能充满其间,胸膜腔的这些间隙称胸膜隐窝。其中最大的胸膜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的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2、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潜在的浆膜腔隙,称胸膜腔。两侧胸膜腔互不相通,腔内为负压。 3、肺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形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在肺门的附近还有支气管肺淋巴结。 4、经胸廊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 5、喉腔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它可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部分。 6、气管从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第4、5胸椎之间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权处称气管杈。 五、简答题 1.答:喉腔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2.答:鼻旁窦共有四组,它们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皆与鼻腔相通。额窦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