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0m 计算书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0m 计算书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0m 计算书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0m 计算书

XX大桥计算书

第一节横向分布计算

桥梁横断面布置图如下:

图1 桥梁横断面

1、修正刚性横梁法:

计算参数:G/E=0.4 单梁抗扭惯矩:0.435m4边梁抗弯惯矩:0.3783m4中梁抗弯惯矩:0.3760m4计算跨径:29.4m

记入扭转作用:β=0.252

横向最不利加载:

1号梁取0.57,4号梁取0.69

2、刚接梁法:

计算参数:G/E=0.4 单梁抗扭惯矩:0.435m 4 边梁抗弯惯矩:0.3783m 4

中梁抗弯惯矩:0.3760m 4 计算跨径:29.4m 悬臂长:0.6625m

1号梁取0.57,4号梁取0.68

第二节 冲击系数计算

计算参数:E=3.45×1010 N/m 2 抗弯惯矩:0.3760m 4

计算跨径:30.0m G=31161N/m m c =3176.45kg/m

12 4.86

8.45

f f =

==

=

1f 适用于连续梁正弯矩及剪力效应,对应1u =0.264 2f 适用于连续梁负弯矩效应,对应2u =0.361

第三节主梁计算

一、结构设计概况

桥梁全宽为24.0m,桥面净空:1.5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2×3.75m行车道+0.5m分隔带+2×3.75m行车道+2.5m非机动车道+1.5m人行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公路—I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

主桥上部结构为(4×30+5×30+4×30+5×30+4×3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1.60 m,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材料采用OVM及OBM系列锚具、镀锌双波纹管,桥面铺装为12厘米现浇混凝土。

二、设计参数取值

1、永久作用

⑴结构重力:

一期恒载混凝土容重为26kN/m3计,按实际断面计重量,横梁按集中荷载考虑, 抗压及抗弯弹性模量为3.45×104MPa,线膨胀系数为0.00001,弹性继效系数为0.3,二期恒载为栏杆及桥面铺装等二期恒载取为12.48kN/m。

⑵预加力: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公称直径Фs15.24mm低松弛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 p k=1860MPa,弹性模量E p=1.95×105MPa,松弛率=3.5%,孔道摩擦系数0.25,孔道偏差系数0.0015,一端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6mm,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 p k=1395Mpa。计算模型中已经考虑预制箱梁中普通受力钢筋的影响,按照预应力A类构件进行计算。将桥面铺装当作二期恒载,不考虑桥面铺装参与受力。

⑶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

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计算,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RH取80%。

⑷基础变位作用:

按隔墩沉降1cm考虑。

2、可变作用

⑴汽车荷载:

公路—Ⅰ级(横向分配系数为:0.69)

⑵汽车冲击力: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定的方法计算(取0.264)。

⑶温度(均匀温度和梯度温度)作用:

体系升温20℃、体系降温-20℃,梯度温度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规定进行计算。计算模式见图1。

T1=34℃

T1=-27℃

图2 温度计算模式

3、作用组合

组合1:恒载+汽车荷载

组合2:恒载+汽车荷载+第一组支座沉降+第一组温度(升温)

组合3:恒载+汽车荷载+第一组支座沉降+第二组温度(降温)

组合4:恒载+汽车荷载+第二组支座沉降+第一组温度(升温)

组合5:恒载+汽车荷载+第二组支座沉降+第二组温度(降温)

4、计算原则

计算图示及离散图均按原设计文件确定,施工流程按原设计文件提出的施工方案确定。

材料参数根据设计文件及规范取值,见下表。

材料设计参数表

三、四跨一联结构计算

1、结构离散

结构的静力计算分析采用平面杆系理论,以主梁轴线为基准线划分结构离散图,按施工步骤划分数个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进行计算,验算主梁的内力、应力、位移等,计算采用《桥梁静力线性计算程序QJX》进行计算。

四跨一联结构共划分143个节点、主梁单元142个,永久约束单元5个,临时约束单元6个。结构离散图见图2。

图3 四跨一联结构离散图

2、符号规定

弯矩M:以单元下缘受拉为正,单元上缘受拉为负;

剪力Q:以使单元产生顺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轴力N:以单元受压为正,受拉为负;

位移:竖直方向以向上为正,水平方向以向右为正;

应力:以单元受压为正,受拉为负。

3、四跨一联结构计算结果附图

(1)持久状况极限状态承载能力(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6):

〃组合1承载能力见图4;

〃组合2承载能力见图5;

〃组合3承载能力见图6;

〃组合4承载能力见图7;

〃组合5承载能力见图8;

图4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1承载能力

图5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2承载能力

图6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3承载能力

图7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4承载能力

图8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5承载能力

(2)A类预应力构件短期效应荷载组合抗裂验算(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3.1):

〃短期效应组合1正应力见图9;

〃短期效应组合2正应力见图10;

〃短期效应组合3正应力见图11;

〃短期效应组合4正应力见图12;

〃短期效应组合5正应力见图13;

〃短期效应组合汽车最大剪力下主应力见图14;

〃短期效应组合汽车最小剪力下主应力见图15;

图9 短期效应组合1正应力

图10 短期效应组合2正应力

图11 短期效应组合3正应力

图12 短期效应组合4正应力

图13 短期效应组合5正应力

图14 短期效应组合汽车最大剪力下主应力

图15 短期效应组合汽车最小剪力下主应力

(3)A类预应力构件长期效应荷载组合抗裂验算(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3.1):

〃长期效应组合1正应力见图16;

〃长期效应组合2正应力见图17;

〃长期效应组合3正应力见图18;

〃长期效应组合4正应力见图19;

〃长期效应组合5正应力见图20;

图16 长期效应组合1正应力

图17 长期效应组合2正应力

图18 长期效应组合3正应力

图19 长期效应组合4正应力

图20 长期效应组合5正应力

(4)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7.1.5):

〃成桥阶段正应力见21;

〃组合1正应力见图22;

〃组合2正应力见图23;

〃组合3正应力见图24;

〃组合4正应力见图25;

〃组合5正应力见图26;

〃汽车最大剪力下主应力见图27;

〃汽车最小剪力下主应力见图28。

图21 持久状况成桥阶段截面正应力

图22 持久状况组合1截面正应力

图23 持久状况组合2截面正应力

图24 持久状况组合3截面正应力

图25 持久状况组合4截面正应力

图26 持久状况组合5截面正应力

图27 持久状况汽车最大剪力下截面主应力

图28 持久状况汽车最小剪力下截面主应力

4、四跨一联结构计算主要结论

(1)规范强制性条款:持久状况极限状态承载能力验算(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6)

在组合1~组合5五种工况下,截面极限状态承载能力均满足要求。

(2)规范强制性条款: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抗裂验算(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3.1)

1)、正截面抗裂验算

在短期效应组合1~组合5五种工况下满足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规范要求。 在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在墩顶处下缘虽出现拉应力;但出现拉应力的区域均在墩顶实心段,所算数值不真实,而其它部位均未出现拉应力,所以在长期效应作用下满足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规范要求。

tk pc

st

f 7.0≤-σ

σ

0≤-pc

lt σ

σ

2)、斜截面抗裂验算

在短期效应组合下,最大主拉应力为1.06MPa ,小于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短期效应作用拉应力限值(1.855MPa ),结构满足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规范要求。

tk tp f 7.0≤σ(2.65*0.7=1.855)预制构件A 类

(3)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7.1.5)

1)、正应力: 〃成桥阶段:

上缘最大应力7.36MPa ; 下缘最大应力7.45MPa 。 〃持久状况组合1: 上缘最大应力8.66MPa ; 下缘最大应力10.24MPa 。 〃持久状况组合2: 上缘最大应力12.69MPa ; 下缘最大应力10.39MPa 。 〃持久状况组合3: 上缘最大应力9.26MPa ; 下缘最大应力11.16MPa 。 〃持久状况组合4: 上缘最大应力12.50MPa ;

下缘最大应力11.04MPa。

〃持久状况组合5:

上缘最大应力8.80MPa;

下缘最大应力11.96MPa。

2)、主压应力:

〃成桥阶段:

最大主压应力7.49MPa。

〃持久状况汽车最大剪力下:

最大主压应力8.83MPa。

〃持久状况汽车最小剪力下:

最大主压应力8.25MPa。

(4)活载位移

取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为 1.425,主梁边跨跨中在活载作用下最大上拱度为3.38mm,最大下挠度为9.11mm,其绝对值之和为12.48mm;主梁次边跨跨中在活载作用下最大上拱度为4.19mm,最大下挠度为7.34mm,其绝对值之和为11.53mm,满足规范要求(L/600=49mm)。

(5)主要结论

持久状况极限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短期效应组合正截面抗裂验算满足要求,长期效应组合正截面抗裂验算满足要求,短期效应组合斜截面抗裂验算满足要求;使用阶段混凝土的压应力和主压应力满足要求;活载位移满足要求。

四、五跨一联结构计算

1、结构离散

结构的静力计算分析采用平面杆系理论,以主梁轴线为基准线划分结构离散图,按施工步骤划分数个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进行计算,验算主梁的内力、应力、位移等,计算采用《桥梁静力线性计算程序QJX》进行计算。

五跨一联结构共划分179个节点、主梁单元178个,永久约束单元6个,临时约束单元8个。结构离散图见图29。

图29 五跨一联结构离散图

2、符号规定

弯矩M:以单元下缘受拉为正,单元上缘受拉为负;

剪力Q:以使单元产生顺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轴力N:以单元受压为正,受拉为负;

位移:竖直方向以向上为正,水平方向以向右为正;

应力:以单元受压为正,受拉为负。

3、五跨一联结构计算结果附图

(1)持久状况极限状态承载能力(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6):

〃组合1承载能力见图30;

〃组合2承载能力见图31;

〃组合3承载能力见图32;

〃组合4承载能力见图33;

〃组合5承载能力见图34;

图30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1承载能力

图31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2承载能力

图32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3承载能力

图33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4承载能力

图34 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5承载能力

(2)A类预应力构件短期效应荷载组合抗裂验算(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3.1):

〃短期效应组合1正应力见图35;

〃短期效应组合2正应力见图36;

〃短期效应组合3正应力见图37;

〃短期效应组合4正应力见图38;

〃短期效应组合5正应力见图39;

〃短期效应组合汽车最大剪力下主应力见图40;

〃短期效应组合汽车最小剪力下主应力见图41;

图35 短期效应组合1正应力

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法

编制:陈伟李兴江

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2007年9月30日 一:前言 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综合各类结构体系的优点,桥梁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简支梁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建造预制场地及台座结构简单易行,预制安装方便的优点,而连续梁具有桥梁线形好行车平顺,结构体系完整,梁体受力较好的优点,而将这两种优点相结合就形成了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我单位在近年的桥梁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不断总结完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艺形成了本工法。 通过该工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二、工法特点 本工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预应力施工设备通用性强,安全可靠的特点。 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艺的桥梁,每一联结构体系转换后,其结构体系属于超静定结构,也就是连续结构,它具有梁体整体线形好,受力合理,行车平顺,桥梁运行多年后跨中不易产生挠度的特点。而又克服了连续梁施工必须采用满堂脚手架(或支架)或移动模架投入设备多且占地较大,影响桥下通行的缺点。因此,近年来被广泛推崇。 传统的连续梁混凝土必须采用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或采用移动模架现浇,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相应强度进行预应力施工形成连续梁。当桥下净空不足或须通车通航,不具备搭设支架时就必须采用移动模架进行施工,而移动模架设备投入过大,造价较高不便推广。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是先将梁体按照简支梁的施工方法在预制场进行梁体预制,同时完成正弯矩区预应力体系的施工,此时梁体作为简支梁可以进行梁板安装,安装后将一联的所有梁体联接形成一体,同时在负弯矩区预留孔道内穿入预应力束,浇灌梁端横梁和湿接缝使其形成整体,之后进行负弯矩区预应力束施工形成连续体系。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曲线半径大于400m,跨度16m以上,多跨结构桥梁施工。适用于桥下无支架搭设条件,需要通车通航的桥梁工程施工。 该施工工艺建立在桥梁设计时,对桥梁结构体系就采用本工法进行设计的桥梁工程。 四、工艺原理 先简支后连续箱型连续梁桥与普通板桥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体系的转换,即这种结构体系转换前属于简支梁,结构体系转换后变为连续梁。而普通板梁桥设计为简支梁不能进行体系转换,从受力方面分析可知,连续梁比普通简支梁各部分受力更为均匀合理。 由简支转换为连续体系,是通过在箱梁端部顶部负弯矩区内增设负弯矩预应力束来实现的,而为配合梁体结构体系转换,在转换过程中需在箱梁端部布设相应临时支座并适时拆除来实现其体系的转换。负弯矩区预应力束的张拉及临时支座的安装拆除,是能否实现体系顺利转换的重要环节,也是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桥施工的难点工序之一。 箱型梁在预制场预制并完成正弯矩区预应力施工后,作为简支梁进行安装,并采用临时支座(每片箱梁4个临时支座)支撑于盖梁上。待箱梁安装完毕即将每一联的连续端端部负弯矩区预应力束管道和非预应力钢筋进行连接(含连续端横梁)。钢筋及管道连接完毕后立模浇筑连续端横梁及负弯矩区梁间湿接缝混凝土。立模时确保各永久支座处连续端横梁底部距永久支座间距均为10mm(确保一联所有永久支座顶部预留间隙相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

20m箱梁模板计算书

20米箱梁模计算书1.砼侧压力计算 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F=γ 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6 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h=3.5小时。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27方/h,即27/25/1=1.08 m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1.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110—150mm时,取1.15。此处取1.15,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0.22x26x3.5x1x1.15x1.081/2 =24kN/m2 F=γ c H =26x1.4=36.4kN/ 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4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 kN/ 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F=24x1.2+4x1.4=34.4 kN/ m2,取为35 kN/ m2 有效压头高度:H0=35/26=1.35m 2.面板验算(6mm钢板) 最大跨距: l=300mm, 每米长度上的荷载:q=FD=35x0.9=31.5KN/m。D为背杠的间距 弯矩:Mmax=0.1ql2=0.1x31.5x0.32=0.2835KN.m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

近年来,随着钢铰线、锚固体系的不断更新和 发展,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使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发展概况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广泛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减少桥上伸缩缝,使行车更舒适、安全,现在采用最多的梁桥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桥面连续的简支梁桥,伸缩缝最大间距达100米左右;另一种为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此种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达500米,相对桥面连续简支梁桥,缩缝更少。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作为一种连续梁桥,具有造价低,整体性好,建筑高度低,刚度大,桥面接缝少,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由于支点处采用了现浇湿接缝的技术措施,可通过现浇段混凝土宽度,底面坡度等满足斜、弯、坡桥的变梁长及支座顶变高度的构造要求,此结构更适合斜、弯、坡桥。 二、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应用范围及分类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主要应用于跨径在13~35米,吊装重量小于70吨的中小跨径桥梁。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按桥墩支座多少分为两种:桥墩单排支座和桥墩双排支座连续梁桥;按预应力度划分为全预应力和部分预应力连续梁桥。 先简支后连续双排支座梁桥,由于采用双排永久支座,施工方便,连续处开裂后修补容易,湿接缝处剪力小等优点;

缺点是结构受力不明确,支座易产生托空和上拔力。 先简支后连续单排支座桥,优点是结构受力明确,支座不托空;缺点增加了临时支座和结构体系转换,湿接缝处剪力较大。 先简支后连续全预应力梁桥,此结构优点是抗裂性能好,刚度大;缺点是反拱长期不断发展,预压区混凝土由于长期处于高压应力状态下,会因徐变而使反拱不断增长,造成桥面不平,影响正常使用。同时由于预应力度过大,也易引起沿管道方向负弯矩区的纵向裂缝。 先简支后连续部分预应力梁桥,又分为跨中为部分预应力、支点为普通混凝土连续梁桥,此种结构是支点顶面配普通钢筋,由于普通钢筋太多太密,焊接较多,此处混凝土及焊缝质量不易保证,构造较难处理,顶层混凝土易开裂,产生渗水使钢筋锈蚀,优点施工方便。第二种为跨中、支点都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连续梁桥,此种结构吸取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经验,一方面在结构的不同部位配置适量的非预应力钢筋,包括作为主筋的纵向非预应力钢筋,以控制裂缝的发生和扩展;另一方面通过对混凝土裂缝及反拱的控制,根据桥梁所处环境及结构功能,合理地选用预应力度,此种部分预应力先简支后连续梁桥被广泛采用,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部分预应力先简支后连续梁桥设计中应注意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计算书

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1 初步设计 1.1 设计基本资料 1.1.1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 I 级 2)桥面宽:净 2×(12.5+2×0.5)m 防撞墙 3)桥面横坡:1.5% 4)桥面纵坡:1.0% 5)竖曲线半径:桥梁围无竖曲线 6)平曲线半径:桥梁围无平曲线 7)温度:季节温差的计算值为-15℃和+20℃ 1.1.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1)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 2)连续梁:C50 3)桩基、承台、桥墩、桥台、搭板:C50 2、钢筋 1)主筋:HRB335 2)辅助钢筋:II 级钢筋 3)预应力筋:箱梁纵向预应力束采用φj15.24 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270K级钢绞线 ,ASTMA416-90a270 级标准,标准强度 Ry =1860MPa ,Ey=1.95×10 MPa。 3、预应力管道 预应力管道均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 4、伸缩缝 采用S SF80A 大变位伸缩缝。 5、支座 采用盆式橡胶支座。 1.1.3 相关参数 1. 相对温度75% 2. 管道摩擦系数u=0.25 3. 管道偏差系数λ=0.0025l/米 4. 钢筋回缩和锚具变形为4mm 1.1.4 预应力布置

箱梁采用O VM 型锚具及配套的设备。管道成孔采用波纹圆管,且要求钢波纹管的钢带厚度不小于 0.35mm。预应力拉采用引伸量和拉吨位双控。并以引伸量为主。引伸量误差不得超过-5%~10%。 1.1.5 施工方式 满堂支架 1.1.6 主要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041—2000) 5.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JTG C30-2002) 6.桥涵水文 7.桥梁工程 8.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9.结构设计原理 10.基础工程 11.桥隧施工技术 12.公路桥涵现行标准图 第三章上部结构设计 3.1 横截面和纵断面尺寸拟定: 1、纵截面 桥梁分孔关系到桥梁的造价。跨径和孔数不同时,上部结构和墩台的总造价是不同的。跨径愈大,孔数愈小,上部结构的孔数就愈大,而墩台的造价就愈小。最经济的跨径就是要使上部结构和墩台的总造价最低。因此当桥墩较高或地质不良,基础工程较复杂而造价较高时,桥梁跨径就可选的大一些。反之,当桥墩较矮或地基较好时,跨径就可以选的小一些。 由于桥位处地质情况为素填土或杂填土、圆砾、黏土、强风化岩,部分桥位处岩石裸露,海堤上地质情况为淤泥、黏土、中风化岩。地质状况不良,本桥位处桥长150米,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所以设置为六跨连续梁较好。基础拟采用钻孔灌筑桩。 当桥梁总长度很大,当采用顶推或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时,则等跨结构受力性能较差所带来的欠缺完全可以从施工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得到补偿。本桥桥长150米,对于连续体系,拟取30m。

30米箱梁张拉计算书

G3012喀什至疏勒段公路工程项目KS-1标段 (K0+000~K22+000) 30m预制箱梁张拉计算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G3012喀什至疏勒段公路项目KS-1标 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基础数据.............................................................................................................................. - 2 - 二、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 - 2 - 三、压力表读数计算.................................................................................................................. - 3 - 四、理论伸长量的复核计算...................................................................................................... - 6 - 五、张拉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 8 -

先简支后连续梁

一、发展: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使得桥梁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而高速度的行车则要求桥梁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能、较少的伸缩缝构造等。在高等级公路桥梁中,多孔中等跨径的桥梁占很大的比重,桥面连续的简支梁结构体系由于存在桥面容易开裂等缺点而在与连续梁结构体系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下风。但是由于现浇连续梁的施工复杂繁琐,人们一直希望将简支梁的批量预制生产和连续梁的优越性能结合起来,用梁或板批量预制生产的方式来加快连续梁的建设速度,以省去繁琐的支模工序,由此产生了将整跨梁板预制、架设就位后在端部浇筑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使之连续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而形成的体系则被称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 二、定义: 先简支后连续,很形象的施工方式,一联几孔的桥梁,在施工时,板先预制,然后安装,预制板安放在临时支座上,现在是简支板受力方式,和普通的桥梁没什么区别,但是两个板头之间需要连接钢筋,这个位置也是永久支座的上部。接通波纹管,浇筑连接带,张拉板顶负弯矩钢绞线,等这联负弯矩钢绞线全部拉完后,拆掉临时支座,这是这一联结构变成了连续梁受力方式了。这就是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 三、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优点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就是两跨及两跨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通过现浇混凝土形成连续结构,优点有以下几点:(1)具有刚度大、变形小、伸缩缝少和行车舒适等优点;(2)简支梁的预应力钢束在工厂进行张拉,而负弯矩区的预应力钢束布置及张拉均在主梁上进行,仅需吊装设备起吊主梁,减少了施工设备,又能避免张拉预应力钢束造成地面上的障碍;(3)预制梁能采用标准构件,进行工厂化统一生产和管理,有利于技术操作,节省了施工时间,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四、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施工工艺要点 (一)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施工的一般流程 1.预制主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张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压浆并及时清理主梁(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底板通气孔。 2.设置临时支座并安装好永久支座,逐孔安装主梁,置于临时支座上为简支状态,及时连接桥面钢筋与横梁钢筋。

4-25m简支转连续箱梁计算书

跨径25米、桥宽10米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纵向内力计算书 吉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第一测设室 2007年11月29日

一、设计依据 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2008); 6、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Dr.Bridge系统--<<桥梁博士>>V3.1版; 8、交通部部颁《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9、交通部现行的其他《规范》、《规程》、《办法》。 二、技术指标 1、路线等级:高速公路,按2车道计算; 2、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 3、半幅桥面宽度:0.5米(护栏)+9米(行车道)+0.5米(护栏)=10米; 4、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5、桥孔布置:跨径4x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桥; 6、温度荷载: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3.10.3取用 a、体系整体升温30度; b、体系整体降温50度; c、梯度温度(升温) ●顶板顶层处:16.4℃ ●顶板顶层以下10厘米:5.98℃ ●顶板顶层以下40厘米:0℃ d、梯度温度(降温) ●顶板顶层处:-8.2℃ ●顶板顶层以下10厘米:-2.99℃ ●顶板顶层以下40厘米:0℃ 7、支座变位:按1cm计算; 8、护栏等级:内、外侧50厘米护栏; 9、本计算按直线杆系计算;

30m箱梁模板计算书

中铁三局五公司右平项目 30m箱梁 模板计算书 山西昌宇工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部 2015年11月21日

30米箱梁模计算书 本工程所用30m箱梁,梁底模板直接采用混凝土台座,不再另行配置底模板。 1.砼侧压力计算 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F=γ 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6 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h=3.5小时。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27方/h,即27/25/1=1.08 m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1.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110—150mm时,取1.15。此处取1.15,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0.22x26x3.5x1x1.15x1.081/2 =24kN/m2 F=γ c H =26x1.4=36.4kN/ 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4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 kN/ 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F=24x1.2+4x1.4=34.4 kN/ m2,取为35 kN/ m2 有效压头高度:H0=35/26=1.35m 2.面板验算(6mm钢板) 最大跨距: l=300mm, 每米长度上的荷载:q=FD=35x0.8=28KN/m。D为背杠的间距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艺工法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QL-0509-2011) 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廖文华余海 1前言 工艺工法概况 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综合各类结构体系的优点,预制架设的梁式桥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简支梁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厂化作业施工质量好,工效高,预制安装方便的优点,而连续梁具有桥梁线形好行车平顺,结构体系完整,梁体受力较好的优点,而将这两种优点相结合就形成了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我单位在近年的桥梁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不断总结完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艺形成了本工法。 工艺原理 由简支转换为连续体系,是通过在箱梁端部顶部负弯矩区内增设负弯矩预应力束来实现的,而为配合梁体结构体系转换,在转换过程中需在箱梁端部布设相应临时支座并适时拆除来实现其体系的转换。 2工艺工法特点 刚度大、变形小、伸缩缝少和行车舒适 梁场整体预制梁,可确保施工质量,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曲线半径大于400m,跨度16m以上,多跨结构桥梁施工。适用于桥下无支架搭设条件,需要通车通航的桥梁工程施工。 适用于13~35m跨径,吊装重量小于70t的中小跨径桥梁。 4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5施工方法

梁在预制场进行预制,采用运梁车简支梁进行安装,待箱梁安装完毕即将每一联的连续端端部负弯矩区预应力束管道和非预应力钢筋进行连接。立模浇筑连续端横梁及负弯矩区梁间湿接缝混凝土。立模时确保各永久支座处连续端横梁底部间距均满足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即可进行负弯矩预应力束穿束张拉。张拉完毕进行孔道压浆。此时,桥梁整联上部结构已经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此时将一联所有临时支座同时降低,保证一联整个梁体同时平稳降落在永久支座上,并拆除临时支座即可完成简支体系向连续体系的转换。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施工工艺流程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中,新老混凝土连接面处理;临时支座、永久支座正确安装;连接钢筋、预应力束施工质量是从简支变为连续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操作要点 施工准备 简支连续梁桥通过将简支梁在墩顶实施结构连续或墩梁固结而成,所以,简支梁体是基础、墩顶结构连续、墩梁固结或桥面连续构造是关键,施工必须高度重视。强化施工设计,明确施工工艺,制定精细化的施工方案,实行首件(试制)制。施工准备中强调预制完成后到体系转换的时间。 6.2.2梁预制与支座安装 预制台座稳定性好,顶面光滑,易于脱模。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精品预制梁需要的模板系统,同时,模板必须能根据预制梁顶横坡、锚固齿板等需要具有可调整功能。从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配比、几何尺寸、一

箱梁预制台座计算书

箱梁预制台座计算书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箱梁预制及存放台座设置及验算 1、后张法预应力箱梁台座设置及其验算 1、1台座设置 (1)对台座基础的地基进行加强处理,使台座基底承载力≥150Kpa。 (2)台座基础两端范围下挖50cm台座基础,宽,中间基础部分宽,30cm厚,并布筋浇注C30混凝土;台座部分配置结构钢筋,浇筑20cm厚混凝土,台座顶面采用小石子混凝土调平,并用 4x4cm角钢包边,防止边角破坏。底模采用1m宽8mm厚的大块钢板平铺,并且与台座连接成整体。用3m靠尺及塞尺检测平整度,偏差控制2mm以内,确保钢板接缝严密、光滑平顺。台座施工预留模板对拉螺栓孔间距50cm。 (3)箱梁采用两台50t龙门吊起吊。在梁底台座预留吊装孔,吊点位置距梁端1m。20m和25m预制箱梁共用台座设置4个吊装孔洞。 (4)为了保证桥梁平顺,在20m(25m)箱梁台座跨中设向下13mm的预拱度,从跨中向梁端按抛物线过渡设置。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预制台座间距为3m,以便吊装模板。 台座受力验算 按25m箱梁对台座受力进行验算。 单片箱梁重量=×=。 模板重量=12t, 小箱梁底面面积为:1×=, 则台座所受压强=(+12)×1000×10/=,小于台座强度30MPa。 张拉完毕后受力面积取2 m2,则台座所受压强=(+12)×10×1000/2=,小于台座强度30MPa。

台座两端地基承载力压强需达到 MPa ×1/(2×)=。施工时夯实地基并铺设碎石垫层使其满足要求。 2、箱梁存梁区台座设计及验算 箱梁存梁区台座设计 台座枕梁采用C30混凝土(计算中枕梁视为刚性构件),箱梁存梁用枕梁尺寸为××见下图:(验算以25米箱梁进行验算,其余20米箱梁的存梁用枕梁采用同25米箱梁存梁用枕梁相同的结构), 25米箱梁最大一片砼方量为,钢筋砼比重取26KN/m 3,最高放置两层,则存梁荷载F=×26×2/2=。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为:f a =(P 1+P 2 =(+(××+××2)×26)/×= 其中:P 1——25米箱梁重量; P 2——枕梁自重; A ——枕梁底面积; 处理地基,承载力达到300Kpa 以后进行枕梁砼的浇筑。 枕梁强度验算 (1)计算枕梁截面特性 ①枕梁截面惯性矩 如图建立坐标系xoy ,则矩形组合体的形心距地面距离y1为: A1=80×40=3200cm2 a1=20cm A2=40×30=1200cm2 a2=55cm y1=(A1*a1+A2*a2)/(A1+A2) =(1200*55+3200*20)/(1200+3200)= y2== 枕梁横断面图 枕梁平面图40+30 20402030 404080

(参考资料)32m预制箱梁计算书

32m 预制箱梁计算书 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 标准及规范 1.1.1. 标准 ?跨径:桥梁标准跨径30m ; ?设计荷载:公路-I 级(城-A 级验算); ?桥面宽度:(路基宽26m ,城市主干路),半幅桥全宽13m ,0.5m (栏杆)12.25m (机动车道)+0.5/2m (中分带)=13m 。 ?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类别一类。 1.1.2. 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简称《通规》)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预规》)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1.3. 参考资料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 1.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预制梁及现浇湿接缝、横梁为C50、现浇调平层为C40; 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绞线15.2s φ,1860pk f MPa =,51.9510p E Mpa = × 3)普通钢筋:采用HRB400,400=sk f MPa ,5 2.010S E Mpa =× 1.3. 设计要点 1)预制组合箱梁按部分预应力砼A 类构件设计; 2)根据小箱梁横断面,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将小箱梁简化为单片梁进行计算,荷载横向分配系数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 3)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值0.75σ=con pk f ,混凝土强度达到90%时才允许张拉预

应力钢束; 4)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张拉锚固龄期为7d; 5)环境平均相对湿度RH=80%; 6)存梁时间不超过90d。 2.标准横断面布置 2.1.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2.2.跨中计算截面尺寸

“先简支后构连续”梁桥的工艺讨论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的工艺讨论 声明:本贴转自其它站点,其中有本人的观点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这方面设计比较成熟! 施工目前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欢迎大家在设计和施工中有什么问题在此讨论 ------------------------------------------------------------------------------- - 施工流程主要是通过预制小箱梁,在桥墩上设置临时支座,中间保留永久支座,临时支座是用硫磺混凝土里边敷设电阻丝,将预制箱梁吊装后,永久支座暂不受力,由临时支座参与结构受力,临时支座每跨之间为简支体系,待一联全部吊装完成后,将各主梁的预留的钢筋连接,并浇筑湿接缝,先使结构连成整体的连续结构体系。再将电阻丝通电,使临时支座融化,使原来布置的连续体系的永久支座参与结构受力,这样就完成了1、梁体的转换;2、完成 结构体系的从简支到连续的转换。 ------------------------------------------------------------------------------- - 楼上老兄说的硫磺垫块座临时支座我也遇到过,但是在将电阻丝通电,使临时支座融化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电阻丝未能将垫块融化已经断了,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冒着危险炸掉了,据说其他工程中的硫磺垫块也出现过很多问题,不知道大家遇到过没有。是如何解决的。 ------------------------------------------------------------------------------- - 我想是硫磺垫块配合比不当,致使它的熔点过高,或则是电阻丝的功率不够,但是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保证硫磺块的熔点,就势必要降低它的承载能力,因为要增加硫磺的含量,这样就需要在承载能力和熔点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好在硫磺块只是在施工阶段支 撑恒载。 ------------------------------------------------------------------------------- -

箱梁预制台座计算书

箱梁预制及存放台座设置及验算 1、后张法预应力箱梁台座设置及其验算 1、1台座设置 (1)对台座基础的地基进行加强处理,使台座基底承载力≥150Kpa。 (2)台座基础两端范围下挖50cm台座基础,宽,中间基础部分宽,30cm厚,并布筋浇注C30混凝土;台座部分配置结构钢筋,浇筑20cm厚混凝土,台座顶面采用小石子混凝土调平,并用4x4cm角钢包边,防止边角破坏。底模采用1m宽8mm厚的大块钢板平铺,并且与台座连接成整体。用3m靠尺及塞尺检测平整度,偏差控制2mm以内,确保钢板接缝严密、光滑平顺。台座施工预留模板对拉螺栓孔间距50cm。 (3)箱梁采用两台50t龙门吊起吊。在梁底台座预留吊装孔,吊点位置距梁端1m。20m和25m预制箱梁共用台座设置4个吊装孔洞。 (4)为了保证桥梁平顺,在20m(25m)箱梁台座跨中设向下13mm的预拱度,从跨中向梁端按抛物线过渡设置。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预制台座间距为3m,以便吊装模板。 台座受力验算 按25m箱梁对台座受力进行验算。 单片箱梁重量=×=。 模板重量=12t, 小箱梁底面面积为:1×=, 则台座所受压强=(+12)×1000×10/=,小于台座强度30MPa。 张拉完毕后受力面积取2 m2,则台座所受压强=(+12)×10×1000/2=,小于台座强度30MPa。 台座两端地基承载力压强需达到MPa×1/(2×)=。施工时夯实地基并铺设碎石垫层使其满足要求。 2、箱梁存梁区台座设计及验算 箱梁存梁区台座设计 台座枕梁采用C30混凝土(计算中枕梁视为刚性构件),箱梁存梁用枕梁尺寸为××见下图:(验算以25米箱梁进行验算,其余20米箱梁的存梁用枕梁采用同25

52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计算书

装配式小箱梁上部结构通用图 计算书 结构型式:先简支后连续 跨径: 20m 桥面宽度: 12m 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计算资料1.1桥跨布置 跨径布置:中跨跨径:20m,边跨跨径:19.92m。 桥梁横断面1.2设计荷载 1.3计算材料 材料设计参数表

2 纵梁计算 2.1 计算资料 边箱线形荷载表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表 2.2 边箱计算 结构的静力计算分析采用平面杆系理论,以主梁轴线为基准线划分结构离散图,按施工步骤划分数个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进行计算,验算主梁的内力、应力等,计算采用《桥梁博士3.2》进行计算。 结构共划分85个节点、主梁单元84个,永久约束单元6个,临时约束单元7个。

结构离散图 2.2.1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验算 -2.53 -165.37-1.68e3-1.68e3 1.13e34.99e35.03e35.03e3 -3.56e3-5.88e3163.45838.15 209.144.38e34.39e34.39e3 -106.4 -3.51e3-5.88e3-5.88e3371.264.31e34.39e34.39e3 -3.26e3 -5.88e3135.03838.15 257.284.39e34.39e34.4e3 -50.28 -3.7e3-5.88e3-5.88e3 1.06e34.89e35.03e35.03e3 -154.18 -162.37-1.68e31.133.58e3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图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特征断面抗弯强度验算表 位置(m) 最大正弯矩 最大负弯矩 设计弯矩 Md 抗弯强度 Mud 是否 满足 设计弯矩 Md 抗弯强度 Mud 是否 满足 0.3 -2.5 -1680.3 是 -165.4 -1680.3 是 9.92 4985.3 5034.1 是 1128.9 5034.1 是 19.92 163.5 838.1 是 -3561 -5883.6 是 29.92 4375.9 4391 是 209.1 4391 是 39.92 -106.4 -5883.6 是 -3515 -5883.6 是 49.92 4309.8 4391 是 371.3 4391 是 59.92 135 838.1 是 -3258.5 -5883.6 是 69.92 4379.9 4391 是 257.3 4391 是 79.92 -50.3 -5883.6 是 -3696.5 -5883.6 是 89.92 4892.4 5034.1 是 1064.9 5034.1 是 99.54 1.1 3584.5 是 -162.4 -1680.3 是

30m简支箱梁计算书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计算书 一、主要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城市支路,双向四车道 2、桥面宽度:3m人行道+0.25m路缘带+2x3.5m车行道+0.5m双黄线+2x3.5m 车行道+0.25m路缘带+3m人行道=21m 3、荷载等级:汽车-80级 4、设计时速:30Km/h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6、设计基准期:100年 二、计算依据、标准和规 1、《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三、计算理论、荷载及方法 1、计算理论 桥梁纵向计算按照空间杆系理论,采用Midas Civil2012软件计算。 2、计算荷载 (1)自重:26KN/ m3 (2)桥面铺装:10cm沥青铺装层+8cm钢筋混凝土铺装 (3)人行道恒载:20KN/ m (4)预应力荷载:

采用4束5φs15.2和6束4φs15.2 fpk=1860MPa钢绞线,控应力1395MPa。(5)汽车荷载: 本桥由于是物流园区部道路,通行的重车较多,本次设计考虑《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汽车-80级,计算图示如下: 根据图示,汽车荷载全桥横桥向布置三辆车。 冲击系数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4.3.2条考虑。 (6)人群荷载:3.5 KN/ m2 (7)桥面梯度温度: 正温差:T1=14°,T2=5.5° 负温差:正温差效应乘以-0.5 3、计算方法

(1)将桥梁在纵横梁位置建立梁单元,然后采用虚拟梁考虑横向刚度,以此来建立模型。 (2)根据桥梁施工方法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架梁阶段、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二期恒载阶段、收缩徐变阶段。 (3)进行荷载组合,求得构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时的应力、力和位移。(4)根据规规定的各项容许指标。按照A类构件验算是否满足规的各项规定。 四、计算模型 全桥采用空间梁单元建立模型,共划分为273节点和448个单元。全桥模型如下图: 全桥有限元模型图 五、计算结果 1、施工阶段法向压应力验算 (1)架梁阶段 架设阶段正截面上缘最小压应力为1.0MPa,最大压应力为2.7MPa;正截面下缘最小压应力为12.0MPa,最大压应力为13.7MPa。根据《公路钢筋混凝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设计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设计计算 —、设计基本资料 1、桥梁线形布置:平面线形为直线,无竖曲线,设单向纵坡2%o 2、主要技术标准 (1 )桥跨布置:2x30m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总体布置如图]所示;主梁横断面布置如图2所示,T梁截面尺寸如图3所示.主梁一般构造如图4所示。 (2 )荷载等级:公路一I (学号为奇数的),公路II级(学号为偶数的\人群荷载3.0kN/m2 (学号数字能被4整除的),人群荷载4.0kN/m2 (学号数字能被3 整除的),人群荷载3.5kN/m2 (学号数字为其他的X (3 )桥梁宽度:2x( 1.75m+O.5m+10.75+0.5 )m+lm=28m,单幅桥横坡为2%。 (4 )航道等级:无通航要求。 (5 )设计洪水频率:1/100。 (6哋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地黑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 采用简易设防。 (7)设计基准期:100年。 (8 )结构重要性系数:1.1。 3、主要材料 (1 )混凝土:30m预制T形梁及其现浇接缝、封锚、墩顶现浇连续段和桥面现浇层均采用C50混凝土,基桩采用C25 ,其余均采用C30。 (2 )普通钢筋:普通钢筋必须符合QB1499-1998'和QB13013-1991,标准的规定,其中:钢筋直径D>12nmi全部采用HRB335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sk=335MPa ;钢筋直径D < 12mm全部采用R235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235MPa o (3 )钢材:所采用的钢材技术标准必须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700-1988 )规定的Q235 ,选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1995 )及《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 )的要求,并与所采用

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6、小箱梁 (1)箱梁施工工艺 先预制主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15天后,张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压注水泥浆并及时清理箱梁底板通气孔。 设置临时支座并安装好永久性支座,逐孔安装主梁,置于临时支座上成为简支状态,及时连接桥面板钢筋及端横梁钢筋。 连接连续接头段钢筋,绑扎横梁钢筋,设置接头板束波纹管并穿束。在日温度最低时,浇筑连续接头、中横梁及其两侧与顶板负弯矩束同长度范围的桥面板,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15天后,张拉顶板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并压注水泥浆。每联箱梁形成连续的步骤详见设计图纸说明。 接头施工完成后,浇筑剩余部分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剩余部分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应由跨中向支点浇筑。浇筑完成后拆除一联内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解除临时支座时,应特别注意严防高温影响橡胶支座质量。 连接顶板钢束张拉预留槽口处钢筋,现浇调平层混凝土、喷洒防水层、护栏施工、进行桥面铺装施工及伸缩缝安装。 (2)钢绞线的弯折处采用圆曲线过度,管道必须元顺,预制箱梁定位钢筋在曲线部分以间隔为30cm,、直线段间隔为50cm设置一组。顶板负弯矩钢索的定位钢筋每间隔100cm设置一组。 (3)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的波纹扁管,应在预制箱梁时预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浇注主梁混凝土时扁波纹管发生变形而影响后期的穿束。在箱梁安装好后,浇筑连续接头段前将对应的扁管相接。 (4)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成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并保证压浆质量,压浆要求同主桥上部结构工艺。 (5)预制箱梁时严禁切断负弯矩张拉槽口处箱梁顶板下层纵横向钢筋,张拉负弯矩钢束不宜随便截断该钢筋。 (6)为了保证桥梁的平整,建议预制箱梁时跨中向下设1.4cm的预拱度。预拱度可采用圆曲线或抛物线。 (7)预制箱梁简支安装时的临时支座,可采用硫磺砂浆制成,硫磺砂浆内应埋入电热丝,采用电热法解除临时支座。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形式的临

9米路宽30m连续箱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桥涵通用图 30米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下部构造(路基宽9.0米,R=80m) 计 算 书 计算:汪晓霞 复核: 审核: 二〇一九年八月

第一部分基础资料 一、计算基本资料 1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 范》(JTG 3362-2018) 4)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桥面净空:净-8.0米 3汽车荷载:公路Ⅰ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 4材料性能参数 1)混凝土C30砼:墩柱、墩柱系梁, 主要强度指标: 强度标准值f ck=20.1MPa,f tk=2.01MPa 强度设计值f cd=13.8MPa,f td=1.39MPa 弹性模量E c=3.0x104Mpa 2)普通钢筋 a)HPB3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3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50MPa 弹性模量E s=2.1x105MPa b)HRB4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4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330MPa 弹性模量E s=2.0x105MPa c)HRB5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5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415MPa 弹性模量E s=2.0x105MPa 5主要结构尺寸 上部结构为2×30m~4×30m一联,现浇连续预应力箱形梁。每跨横向设2个支座。 桥墩墩柱计算高取10、15、17米,直径1.4、1.6米。因无法预计各桥的实际布置情况及地形、地质因素,墩顶纵向水平力,分别按2跨一联、3跨一联、4跨一联,墩柱取等高度及等刚度计算。应用本通用图时,应根据实际分联情况,核实桥墩构造尺寸及配筋是否满足受力要求。本次验算不含桩基计算。 二、计算采用程序 下部结构计算数据采用桥梁博士对上部结构的分析结果。 三、计算说明与计算模型 1.计算说明 计算中,外荷载数据取自上部结构电算结果。 2.桥墩计算模型 根据上部箱梁计算所得相关数据,进行手工计算。 第二部分墩柱计算结果 Ⅰ、墩柱计算 按2跨一联、3跨一联、4跨一联分别进行计算,一联两端为桥台,中间为双柱式墩桥台上设活动支座,桥墩墩顶均为盆式橡胶支座,一排支座为2个。桥墩墩柱D1=1.4、1.6m。 经核算2X30米箱梁下部因水平力(主要是制动力、离心力)过大,采用双圆柱墩无法满足受力要求,故墩柱形式拟采用花瓶墩,不进行本次双圆柱墩计算分析。经对3X30米及4X30米箱梁下部受力分析比较,以3跨一联下部构造双圆柱墩计

先简支后连续混凝土梁桥结构优点分析

先简支后连续混凝土梁桥结构优点分析 先简支后连续混凝土梁桥,在其受力特性和施工方案上有很多优点。从手里特性上看,上部结构的大部分恒载在简支状态下已经分配完毕,仅有二期恒载和活载在墩顶附近产生负弯矩,与支架浇筑的连续梁相比,减少了墩顶负弯矩,使得跨中最大正弯矩大于墩顶最大负弯矩或比较接近,改善了受力性能;在墩顶布置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可使上部结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连续梁。由于混凝土梁为预制,减少了现浇混凝土工作量,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和效率。与简支梁桥相比,提高了行车的舒适性和抗震性能,由于墩顶横桥向现场浇湿接头加强了预制构件(特别是铰接空心板)的横向联系,从而保证绞缝混凝土正常工作,有效避免了绞缝失效导致空心板单板受力现象的产生。 一、力学模型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永久支座有两种摆放方式。其一是在中墩横桥向中心线上设一排永久支座,两边设临时支座,架设裸梁时先支撑在临时支座上,浇筑接头混凝土并张拉负弯矩钢束后,拆除临时支座,结构转换为连续体系。其二是在中墩横桥向中心线两侧各设一排永久支座,裸梁直接架到永久支座上,浇筑接头混凝土并张拉负弯矩钢束后结构转换为连续体系。 1.单排支座时的力学模型 (1)简支状态 裸梁架到墩顶的临时支座上,处于简支状态,荷载为裸梁自

重,以接近均布荷载的形式作用裸梁上。 (2)浇筑接头 焊接接头钢筋,浇筑接头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上部结构由简支体系转换为连续体系。 (3)拆除临时支座 张拉负弯矩钢束,拆除接头混凝土底模和临时支座,在计算结构上加反方向简支状态时的支座反力P,P为预制裸梁自重的一办,施加接头混凝土的自重荷载ql’。 (4)二期横载与运营 二期横载通常指铰缝、铺装、护栏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自重荷载,浇筑或安装这些构件时,上部结构的自重荷载,浇筑或安装这些构件时,上部结构通常已成为连续梁,故二期恒载与成桥运营后的活载均作用在连续梁上。 运营阶段各截面的内力等于活载内力与上述四个阶段内力的叠加。 2.中墩设双排支座时的力学模型 在中墩横桥向中心线两侧各设一排永久支座,裸梁直接架到永久支座上,省去了临时支座的拆除工作,便利了施工,同时有利于消减成桥后墩顶负弯矩的峰值。与单排支座相比,双排支座的连续梁在支座约束的简化上有明显不同。在计算简图上,双排支座应简化成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杆件,其轴向刚度和弯扭刚度按支座的力学性质和实际尺寸取值。除此之外,尚应考虑一侧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