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的检测与加固研究.

建筑结构的检测与加固研究.

建筑结构的检测与加固研究.
建筑结构的检测与加固研究.

建筑结构的检测与加固研究(1)

摘要:对建筑结构实施科学的检测和加固,首先必须了解火灾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的机理和破坏作用。建筑结构加固前的检测十分重要,它可以避免加固中的盲目性。修复加固设计应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要注意被加固构件的节点构造和施工方法,保证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共同工作并考虑加固对建筑物总体应力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研究

一、火灾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了解火灾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的机理和破坏作用。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加粗骨料(石子)、细骨料(砂)、掺和料、外加剂等用水和,硬化而成的人工石。它在火作用下的机理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表面受火处温度升高比内部快,内外温差引起混凝土开裂。火灾时,混凝土中各种水分迅速汽化,体积明显膨胀,冲破障碍迅速逃逸,导致强度下降;第二,水泥石受热分解,使胶体的粘结力破坏,出现裂缝,表面发毛、起砂、呈蜂窝状、出现龟裂、边角溃散脱落等现象;第三,骨料和水泥石间的热不相容,水泥石受拉,骨料受压,导致应力集中和微裂缝的开展。破坏的程度取决于温度升高的速率、最高温度和火作用持续的时间:当温度低于500℃时,浇水冷却的混凝土强度低于自然冷却后的强度,而高于600℃时,浇水冷却后的强度高于自然冷却

后的强度。火对钢材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原子热振动加剧并扩散,产生软化,到一定程度后可抵消硬化的影响。高温时,原子间的结合力也有所降低,从而增加滑移变形,减少了抗滑能力。在1400℃时,钢筋进人液态,失去了抵抗荷载的能力。火灾时,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且对光圆钢筋的影响比螺纹钢筋更为突出。火灾对砌体的作用由砖块材质和砂浆性能决定,砂浆的弹性模量比砖的弹性模量小,热膨胀比砖大,因而在高温受压时产生比砖块更大的横向变形。

二、建筑结构的灾后检测

建筑结构加固前的检测十分重要,它可以避免加固中的盲目性。但是,通过检测所作的鉴定只能大概地确定结构的现状。为此,鉴定检测工作必须尽可能多的调查、实测,以便对结构的现状作出较客观的判断。鉴定工作包括资料收集、现状的检测、抗力的验算和加固的建议。

发生火灾后,首先应由业主会同消防、设计、质检等部门对建筑物受损情况进行调查及检测,主要内容应包括:火灾温度,结构材料性能,受损结构外观及变形情况等。

三、建筑结构的加固和修复

(一)火灾损害分类

①轻度损害:在局部范围内的表面损害,边沿剥落和产生裂缝;②中度损害:结构部件没有塑性变形,但有严重的截面损害以及钢筋强度降低;③在单个建筑部件和结构范围中的严重损害:承重构件部分或完全失去作用,但不致倒塌;

④化学损害:目前最重要的情况是聚氯乙烯燃烧气体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

(二)受损构件的修复加固

1.基本原则

修复加固设计应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要注意被加固构件的节点构造和施工方法,保证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共同工作,并考虑加固对建筑物总

体应力变化的影响。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2.确保施工质量

由于修复加固的构造及施工方法与正常建设时不同,故必须强调精心施工,确保质量。如某一框架梁用“加大截面法”修复加固,要求在原构件表面外包5cm左右一层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需采用专门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如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或用人工插捣等。

(三)结构加固方法

1.各种结构加固方法的原则

铲除损坏的混凝土,必要时加钢筋来保证结构部件具有完全的承载力,按照需要的尺寸用相应的混凝土给截面复原,加固可采用置换、绕丝、粘钢和粘玻璃钢等方式。对于不影响结构部件的承载能力的轻度损害,只要铲除松弛的混凝土部分,再进行填补,作好混凝土表面,以保证钢筋不受锈蚀。火灾区混凝土在受热后因水泥石收缩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和由于火灾升温、降温阶段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温度应力等,使其烧伤区内微观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微细裂缝,降低混凝土强度,增大其三塑性变形。为确定混凝土被破坏的程度,采用超声脉冲法进行了烧伤深度的检测,采用拔出法辅以钻取混凝土芯样,对梁、柱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对于能够造成结构承载能力降低的中度损害,应小心地铲去损害的混凝土层。这种混凝土层从火烧的颜色即可看出,不必对其强度作精确的调查,而火烧颜色因混凝土组成和达到的温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受损的混凝土呈储红色存留的,混凝土表面最好利用喷砂清洗干净并弄粗糙。如果钢筋强度降低,需要置放附加钢筋。最后用相应强度的新混凝土给截面复原。新、旧混凝土之间必须有良好结合,钢筋必须有良好结合,并且握裹力强,另外采用粘结钢和玻璃钢结合的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根据结构部件的不同,大多采用喷射混凝土或者模板浇注。严重损害应该根据现场情况个别处理,常常需要局部加固或拆掉重建。

2各类建筑部件的加固

(1)柱子的加固

一般是采用安放圈套进行的,圈套尺寸的选择应保证能有足够地方放置附加钢筋,并能顺利浇灌混凝土。圈套大都做成模板,柱子较高时可分节制作,加固时小心谨慎地铲去全部受损松弛的混凝土,保证柱子中不留内部裂缝,必要时采取加支架等安全措施。柱子的加固还应按照应力要求放置附加钢筋,要采用细钢筋做箍筋,布置密度要大。

(2)梁

尤其是板梁大多总是在下侧被烧损,即火灾损害主要在受拉区。由于混凝土层剥落,常使钢筋外露,加固时应加必要的附加钢筋。在铲除松弛受损的混凝土层后,再将附加筋放置到梁上,保证附加钢筋的良好锚接。另外在梁上应优先采用喷射混凝土。在板上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混凝土覆盖层不能保持住;二是下面的钢筋可能外露,在一些地方混凝土与钢筋之间不存在任何联接。这两种情况下都应高度注意钢筋的强度,要配置足够的附加钢筋。对砌体等其它建筑构件的加固也应按类似的方法进行。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教学大纲 Detection,Identif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学时:总学时72 3、学分:3 4、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5、考核方式:考试 6、大纲执笔:(土木工程教研室伍宜胜) 7、制定(修订)时间:2011年8月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各种结构材料强度的主要检测方法,初步掌握结构损伤的诊断方法,并学会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对结构进行加固设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熟悉几种主要结构构件材料强度检测的方法及判别检 测结果的可信度; (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几种结构损伤的诊断方法,并了解较为复杂的工 程实例的分析思路; (3)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两、三种主要结构加固方法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并了解其他常用加固方法。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主要内容: 1 绪论 1.1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原因及发展概况 1.2 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原则 1.3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的学习方法 2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2.1 概述 2.2 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 2.3 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机理 2.4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2.5 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 3 砌体结构的检测 3.1 砌体的损坏机理 3.2 砌体结构检测的一般原则 3.3 原位轴压法 3.4 扁顶法 3.5 原位单剪法及原位单砖双剪法 3.6 推出法 3.7 筒压法 4 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 4.1 建筑地基基础检验与监测的一般要求 4.2 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4.3 桩基静载试验和动测技术

建筑结构加固方法汇总

建筑物加固技术概述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加大截面加固法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且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C以上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4、粘贴钢板加固法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5、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6、绕丝法该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场合。 7、锚栓锚固法该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加固;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上述结构及轻质结构。 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预应力加固法该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不能用于温度在600C以上环境中,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2、增加支承加固法该法简单可靠,但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一般有: 1、托换技术系托梁(或桁架,以下同)拆柱(或墙,以下同)、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的概称;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2、植筋技术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发展更趋向于结构形式丰富化,建筑造型不同和结构的多样性不断得到提升,这使得结构检测技术在应用上的难度也就提高了,所以,建筑企业要在建筑进行设计时和具体施工过程中都要更注重这方面的内容。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越发展越不断优化,就更利于更高效的了解建筑结构的实际发展状况,也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更高、更快、形式各样的建筑拔地而起,同时也加大了检测形体各异、复杂建筑结构的难度,这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企业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优化与改进了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新型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其可以对建筑结构的实际状态进行有效甄别,为我国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要点 1.1整体结构检测 现代化建设的检测方法只有整体结构检测可以满足,包括裂缝观测、震动观测、沉降观测、位移观测等。每一个建筑的所有参数都需要在整体结构检测时考虑进去,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在综合检测法中考虑这些实际因素。无损检测和现代发展先进测量仪器要求息息相关,同时,还应结合健康监测理念。如在大型工程质量控制及监控过程中,应用GPS定位检测技术。目前在现代化建设领域中,自动反应、实时反馈等技术越来越受重视,其可以对现代化建设检测技术进行有效的满足。频域法、模态域法、时域法、空间域法等就是整体检测技术的四种监测方法。通过结合其中的两到三种方法在实际监测中使用,例如,在诊断时,可结合静载测试数据和模态测试数据,对建筑进行更加精确有效的评估与检测工作,比较适应复杂的损伤检测,能够对检测法中的不足与缺陷进行互相克服。 1.2结构性能检测 在建筑整体结构检测中,结构性能检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项检测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检测的方面不仅包括构件结构,还有结构性能,检测结构等方面,对于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 (1)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在建筑结构检测过程中,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已经得到了大力地应用。目前,混凝土结构检测有两种:局部破损结构检测、非破损结构检测。其中非破损结构检测的特点主要是适用性比较强,同时不会给结构带来破坏性,可以大面积的检测以及连续性,和传统的破坏实验进行对比,建筑构件不会遭到破坏的同时针对内部孔洞的均匀性和松动采取了检测,为此,在检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会采用非破损结构检测技术。现阶段,混凝土结构非破损结构检测技术中有两种方式,超声法和回弹法。一般都是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应用。针对混凝土强度、性能和结构采取全面地检测,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质量。另外,混凝土结构非破损结构检测中还有超声法、雷达法,这些往往对于设备的要求很高。

建筑结构试验考试 复习题

考试试卷A 建筑结构试验 注意事项: 1.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 C. 变形效应 D. 导电效应 2、()反映结构构件和材料强度随试件尺寸的改变而变化的性质。 A.受力 B.变形 C.尺寸效应 D.应力应变 3、在满足试验目的的前提下,测点宜少不宜多,任何一个测点的布置都应该是有目的的,服从()的需要,更不应错误地未来追求数量而不切实际地盲目设置测点。 A. 受力 B.变形 C. 极限状态 D.结构分析 4、对混凝土结构试验,在达到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以前,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荷载值()。 A. 50% B.30% C. 20% D.10% 5、混凝土结构试验时,从加载结束到下一级开始加载,每级荷载的持荷试件不应少于()分钟。 A. 10 B.15 C. 30 D.50 6、结构静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了解结构的()。 A. 变形性能 B.静力性能 C. 受力性能 D.开裂性能 7、()常用于近似模拟地震对结构的反复作用,可以将其归入结构抗震试验的内容。 A.反复加载静载试验 B.反复加载动载试验 C. 反复加载变形试验 D.反复加载模型试验 8、加载制度的设计与()有关,同时受试验采用的加载设备和仪器仪表的限制。 A. 试验结果 B.试验观测的要求 C. 试验数据 D.试验特殊性 9、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应布置一定数量的()测点。 A.采集性 B.方便性 C.校核性 D.观测性 10、测量仪表和传感器应有()措施,避免试验中损坏。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

论混凝土结构得鉴定与加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已有建筑物得鉴定、维修与加固,也日趋被人们所重视。 结构为什么需要鉴定,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概括如下。需要进行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得情形大致可分为十类: 1)建筑结构拟改变使用用途、改变使用条件与使用要求时。该情形较为常见,即建筑结构改变了原有得设计状态,小至沿街店面房得改动大至世博奥运场馆使用用途得改变理论上都需进行检测鉴定。当新用途增加了建筑结构得荷载、改变了原来结构布局,如拆除或削弱了部分承重构件或改变了承重构件得使用状态,在改建与扩建中经常出现上述情形,该情形必须进行检测鉴定,评估改变后建筑结构得安全性与正常使用性。 2)拟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层、插层或其她形式结构改造时。该情形直接会影响建筑结构得安全性与使用性,必须进行鉴定评估。 3)拟对建筑物进行整体移位时。整体移位需要专业性很强得团队运作且少见,毫无疑问,该情形必须进行详细鉴定评估,给出移位时可能出现得问题,并提供相关整体移位建议。 4)建筑结构本身出现明显得建筑功能退化或有明显得倾斜时。所谓建筑功能退化就是指建筑结构抗力衰减,抗力就是一个专业性术语,可通俗表达为:建筑结构抵抗外部荷载或作用得能力,即“抗打击能力”,当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梁柱出现变形、楼板已经出现漏筋、建筑结构出现振动等情形时,可认为建筑结构出现明显建筑功能退化。

5)由于外在作用导致建筑结构可能出现损伤时。所谓外在作用,通常指出现意外事故,如遭受到汽车或坠物得撞击、爆炸物得冲击、腐蚀性气体或液体泄漏及人为破坏等,为保证建筑结构得安全使用,需对其进行必要得检测鉴定评估。 6)由于设计、施工及使用原因引起相关方有根据怀疑建筑结构出现问题而引起纠纷时。该种情形也较为常见,甚至直接导致为司法鉴定,通常就是业主怀疑施工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行为或者 施工质量粗糙而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与施工方产生纠纷矛盾,此时需要由第三方给出客观公正得评定。 7)出于维护建筑结构得角度出发,了解建筑结构得当前状态及在目标使用期内得可靠性时。能享受该情形待遇得建筑结构身份一般比较高贵,如历史建筑、纪念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所谓目标使用期,即业主希望通过必要得修缮与维护能继续使用得年限。 8)建筑结构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目前规范规定一般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当建筑结构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而想继续安全使用时,需要进行必要得检测鉴定。 9)建筑结构遭受灾害而未引起毁灭性倒塌,相关方想加固继续使用时。灾害通常有火灾、地震及水灾等,该情形对检测鉴定团队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10)建筑外观改造或建筑装修产生荷载得变化或引起结构改变时。该情形具体解释可参考第一种类型。 同时结构得加固也有其需求得原因。我们很容易概括结构为什么

浅谈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模板)》-大工论文(通过)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建筑结构检测技术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内容摘要 结构检测是指实体结构现状的检测,检测得出的数据和结论是对抗震鉴定结果的重要支撑。建筑结构的检验测试通常为事后的检验与测试,这与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送样和质量检查有明显的区别,因而其工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为此,本文针对各种常见建筑结构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分别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检测技术,并对相关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评述。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结构检测内容趋于系统和深入,结构检测方法日益先进和丰富。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技术;结构性能

目录 内容摘要 (1) 引言 (3) 1 绪论 (4) 1.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的提出 (4) 1.2 常见建筑结构的种类及相应检测内容 (4) 2 砌体结构检测技术 (7) 2.1 砌体结构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7) 2.1.1 砌体强度检测 (7) 2.1.2 砂浆强度检测 (7) 2.2 砌体结构检测技术实施现状分析 (8) 3 钢结构检测技术 (10) 3.1 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0) 3.1.1 磁粉检测技术 (10) 3.1.2 射线检测技术 (10) 3.1.3 超声波检测技术 (11) 3.1.4 渗透检测技术 (11) 3.1.5 涡流检测技术 (11) 3.2 钢结构检测技术实施现状分析 (12) 4 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 (13) 4.1 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3) 4.1.1 强度检测 (13) 4.1.2 钢筋配置情况检测 (14) 4.1.3 混凝土耐久性检测 (14) 4.1.4 钢筋锈蚀情况检测 (15) 4.1.5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 (16) 4.2 混凝土检测技术实施现状分析 (16) 5 结论与建议 (18) 参考文献 (19)

结构试验期末复习题

1、结构试验按试验目的可分为生产检验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按试验对象可分为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按荷载性质可分为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按试验场所可分为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按试验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2、动载试验主要包括:疲劳试验、动力特性试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风洞试验 3、结构试验一般可分4个阶段:试验规划和设计、试验技术准备、试验实施过程、试验数据分析和总结 4、重力加载包括:直接重力加载、杠杆重力加载 5.水可作为对建筑结构施加的重力荷载。 6.荷载支承装置分为竖向荷载支承装置和水平荷载支承装置。 7、气压加载有正压加载和负压加载两种方式。 8、可采用卷扬机、绞车、螺旋千斤顶、螺旋弹簧、倒链等方式实现机械加载。 9.在结构构件安装位置和实际工作状态不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称为异位试验。 10.试件设计所以要注意它的形状,主要是要求满足在试验时形成和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应力状态。 11.结构试验中,采用分级加载一方面可控制加载速度,另一方面便于观测结构变形随荷载变化的规律。 12.应变测量方法包括: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手持式应变仪测量方法和振弦式应变计测量方法。 13.测量挠度的仪器包括:①百分表及挠度计;②电子百分表;③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④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⑤刻度尺和水准仪。 14.电液伺服阀能根据输入电流的极性控制液压油的流向,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控制液压油的流量。 15.液压加载法的最大优点是利用油压使 液压加载器产生较大的荷载。 16.测定结构的动力特性的方法包括:自由振动法、共振法、脉动法 17.冲击力加载的特点是荷载作用时间极为短促,在它的作用下使被加载结构产生振动响应,适用于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 18.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中为了能再现地震力作用下,墙体经常出现的斜裂缝或交叉裂缝的破坏现象,在墙体安装及考虑试验装置时必须要满足边界条件的模拟。 1、下列(D )不属于科学研究性试验。 A.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 B.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C.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D.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2、下列(E )不属于长期荷载试验。 A 混凝土的徐变 B 预应力钢筋的松弛 C 混凝土的碳化 D 钢筋的锈蚀 E 混凝土试块150×150×150抗压试验 3.结构试验中,常用科研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D ) A.综合鉴定重要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B.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C.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研究 马海洋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研究马海洋 发表时间:2017-12-28T20:36:15.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作者:马海洋[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工业和服务业建设有了很大的成就。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工业和服务业建设有了很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建筑业的发展同样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城市的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建筑业发展的要求也很迫切。建筑业中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研究也是建筑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以新建为主,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大力进行新建筑的新建与开发。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国内新建筑的数量也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因此国内现在又到了一个建筑结构的加固与维修阶段。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由新建筑转变到建筑的加固上来。同时国内建筑新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新型建筑材料也在不断的出现。因此在面对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研究时对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研究时的技术也逐渐呈现出方式的新颖多样化。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鉴定;研究 引言: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然而由于受到施工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使用寿命的增长,建筑结构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于人们的居住舒适性以及使用安全性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建筑结构进行鉴定,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1.对建筑物进行基本检测的方式和方法 对于建筑物的基本检测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对建筑物的多方面内容进行检测。具体包括材料性质、结构方式、施工环节以及构建的合理性的检测。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比如历史古迹,名人故居,道观寺庙等等由于其自身所承载的深刻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意义,鉴于国家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的加大,对于这些建筑是万万不能拆除的,因此对其进行相应的检修鉴定与加固成为了最好的保护方法。 1.1对建筑物进行鉴定的常用方法 对建筑物进行鉴定时,需要鉴定的内容包括很多,对建筑物的鉴定的最终目的可以概括为对其可靠性的鉴定。其鉴定的内容具体包括建筑物的承载力,各个建筑构造的作用,以及建筑物本身对外力以及自身所产生的内力的抵抗性能等。常见的鉴定方法有经验鉴定法、数学原理鉴定法、实践法等。经验鉴定法依靠的是对以往建筑结构,建筑故障进行的总结得出的经验。在长时间的鉴定过程中经验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强的实际效用。其鉴定依据具体包括已经成型的规章制度以及对建筑物的经验了解。 除了经验鉴定法再就是实践法。实践法是经验鉴定法的一种延伸。实践法对于经验鉴定法做出了科学有效的总结。从而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具备实用性。还有就是数学原理鉴定法,数学原理的鉴定依据是数学上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原理。 1.2对建筑物进行鉴定的其他常用方法 其他的鉴定方法还包括仪器鉴定法。常用的仪器包括统一回弹的机器。在其操作过程中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特点。因而在国内得到了很好的普及。相对于国外在建筑结构鉴定领域的研究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位于先进的水平。 2.建筑结构的加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鉴定,完成鉴定工作,得出鉴定结果后就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加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筑物的类型与数量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建筑物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建造时间、建造技术上的差异、建筑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同,因此面对不同的建筑物需要采取不同的鉴定方式,在面对不同的鉴定结果时需要采取不同的加固技术来加固。从而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历史内涵历史价值的延续。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技术条件下,面对建筑物功能拓展的需求,也增加了一些除了对建筑物进行加固以外的需求,比如美观大方,实用绿色环保等等从而对建筑物加固有了更深的需求。 对于建筑物的加固首先要解决的是场地的问题。场地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在于,在施工过程中仪器设备的放置,施工人员活动空间的保证,加固材料的安置都需要有合理的施工场地作为前提。 加固方案的实际操作可行性,加固方案的设置制定需要确保其可行性,充分考虑到实际加固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会受到的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到可能会有的施工难度,做好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准备,确保加工工程能够按期完成,不出现怠工拖延工期的问题,同时还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人身财产安全事故。 除了上述建筑结构的加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外,还有就是操作方案的可行性问题,以及建筑施工材料的浪费现象,对于操作方案的选择一定要确保科学合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工程技术操作缺乏创新,严重造成了工期延误现象。然后就是机械设备不合理的安放以及建筑加固材料不合理的使用。 3.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的合理措施 3.1对用于建筑结构加固的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材料的质量的提升的根本途径是合理控制建筑结构加固的工程造价,相对于国际上一般的工程造价的定价我国大部分工程造价过低,因此应该适当提升工程造价,从而保证施工企业在房屋建筑材料上的资金投入。 解决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材料质量的另一个措施是对于建筑材料选购渠道的严格把关。对于建筑材料的选购一定要通过正规的程序,严格的招标。对于厂家的质量信誉工程状况进行严格的实地考察,对于厂家生产许可证是否存在进行确认,同时对于将投入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与筛选把关。 3.2加强宣传,加强建筑结构加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保证责任到人。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条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工程质量重要性宣传,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可以采取张贴横幅,刷写标语的措施来加强宣传。通过典型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案例的讲解,加大建筑施工人员对工程事故的危害性以及工程质量安全性的认识。 3.3提高建筑结构加固与鉴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建筑结构的检测现状与趋势

建筑结构的检测现状与趋势 【摘要】安全性与稳定性是建筑结构的基本性能,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各种建筑结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繁荣景象下,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做好工程交付使用前的 结构检测工作,检测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本文从建筑结构检测原则出发,分析建筑结构的 几种基本检测方法,并对建筑结构检测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检测;现状;发展 1.建筑结构检测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结构检测时,应遵循的四大原则:科学性原则。被测构件的抽取、测试手段的确定、测试数据的处理必须具有科学性,而不应头脑里先有结论,然后再把检测作为证明结论 的手段来对待;“必须、够用”原则。也就是说,建筑结构检测的范围、内容和数量应根据鉴 定评级的需要来确定,既不能随意省略检测内容,也不要盲目扩大检测内容,应按照规定确 定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规范性原则。在建筑结构检测过程中所采用测试方法必须符合 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要求,检测仪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检测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检测 人员必须取得上岗证书;针对性原则。因为建筑结构的种类很多,结构现状千差万别,必须 在建筑结构检测时应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工程制定检测方案。 2.结构检测方法 2.1砌体结构检测 砌体结构检测可分为砌筑块材、砌筑砂浆、砌体强度、砌筑质量与构造以及损伤与变形等项 工作。以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为例,对砂浆要求为自然养护、自然风干、龄期28 天以上强度0.4-16.0MPa。流程:将测钉插入贯入杆测钉座,测钉尖端向外固定——摇柄旋紧 螺母至挂钩挂上,将螺母退至贯入杆顶端——贯入仪的扁头对准灰缝中间部位,垂直贴在被 测砌体灰缝砂浆表面,握紧贯入仪把手扳动扳机,将测钉贯入砂浆——将测钉拔出,用吹风 器将测孔中的粉尘吹干净——将贯入深度测量表的扁头对准灰缝,测孔插入测头,保持测量 表与被测砌体灰缝砂浆表面垂直,表盘读取测量显示值并做记录——剔除16个贯入深度检测 数值中3个较大和较小值,剩余10个贯入深度值取平均数值。 2.2混凝土结构检测 混凝土结构检测常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结构性能实荷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拉拨法和射钉法等。 2.2.1以结构强度回弹检测技术为例:回弹测区选取应避开构件接缝处和钢筋密集区,回弹 测区一般情况下应布置在构件两个相对上。测区数量根据目的而定。通过回弹法检测混凝土 强度应确保回弹仪与测试面垂直,不得打在气孔和外露石子上。回弹宜在侧面范围内均匀分布,每个测区回弹16次,点间距不小于20mm,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距离不小于30mm。一点弹击一次,测点回弹读数精确到1mm。回弹仪使用方法:轻压弹击杆使按钮松开,让弹击杆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对混凝土表面均匀缓慢施加压力,等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即带动指针向后移动直到一定位置,指针块刻度线即在刻度尺上指示某一回弹值。 2.2.2抗压强度钻芯检测法:钻芯开始,推进刀杆使钻头缓慢匀速接触混凝土表面,轻压进 刀杆钻入混凝土 5mm 左右,持续轻微用力,期间水冷钻头,控制水流量为每分钟3-5升,冷却用水流量不足要适当减慢钻入速度,进退刀杆,避免碎屑变稠,造成卡机,损坏。取出芯 样用一字的螺丝刀沿钻缝插入,螺丝刀的直径比钻头嘴壁厚稍大即可,沿同一轴线用锤子敲 击螺丝刀尾部,使螺丝刀缓慢进入,尽可能深入,到达芯样尾部断裂。 2.3钢结构检测

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附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振动试验,疲劳试验;2.周期性的反复的静力试验;3. 开裂荷载,正常使用荷载;4. 正常使用荷载试验;5. 承载力极限荷载,承载力检验荷载 三.判断题 1.错 2. 错 3. 对 4. 对 5. 错 6.对 四.简答题 1.简述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各自的试验目的? 答:(1)生产检验性试验以直接生产为目的。它以实际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为试验检验对象,经过试验对试验对象或以试验对象为代表的一批构件做出技术结论。 (2)科学研究性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结构计算的各种假定、发展新的设计理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修改和制定各种规范,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理论和试验的依据。 2.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短期荷载试验与长期荷载试验。3.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分别是什么? 答:真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实际结构(或构件)或者按实际结构(或构件)足尺寸复制的结构(或构件)。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仿照真实结构并按一定比例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它具有真实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是比真实结构尺寸小得多的缩尺结构。 4.解释下列名词:丧失承载力、承载力极限标志。 答:构件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称为丧失承载力;当构件丧失承载能力时,由于受力形式不同,呈现不同的破坏形态,称为承载力极限标志。 5.为什么说“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 答: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对建筑结构物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是目前建筑结构试验应用最广技术先进的加载方法之一。6.惯性力加载有哪两种加载方式?简述这两种方式的加载过程。 答:惯性力加载有两种加载方式:初始位移加载法与初速度加载法。初始位移加载法是对结构或构件施加荷载,使其产生变形,然后突然卸掉荷载,使结构或构件产生自由振动的方法。初速度加载法就是首先使加载器具提高势能水平,然后释放加载器具的势能,势能转变为动能,加载器具获得一定的速度后撞击试验结构,使结构获得冲击荷载。 7.荷载传递装置的功能是什么?列出两种常用的荷载传递装置。 答:荷载传递装置的功能是将加载装置产生的作用力按试验荷载图式的要求正确地传递到试验结构上,有时在荷载传递过程中还具有荷载放大、荷载分配和荷载作用形式转换的功能。常用的荷载传递装置有杠杆、卧梁和分配梁。 8.试件支承装置的作用和重要性如何?试件支承装置包括哪些? 答:试件的支承装置是实现试验结构力边界条件及位移边界条件关键的试验装置之一,因此,在结构试验中只有正确地使用支撑装置,才能确保结构试验的顺利进行。试件支承装置包括支座和支墩。

北航14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二答案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当墙体裂缝数量较少,开裂墙体数量较多时,可采用( )。 A. 灌浆加固法 B. 拆除预应力板 C. 非预应力板 D. 预制空心板 -----------------选择:A 2. 在原结构外增设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使原结构的部分荷载及外层结构的荷载通过外套结构及基础直接传至地基的方法称为( )。 A. 直接加固法 B. 改变和在传递加固法 C. 外套结构加固法 D. 间接加固法 -----------------选择:C 3.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砖混结构中必须设() A. 圈梁 B. 构造柱 C. 圈梁与构造柱 D. 以圈代过的封闭圈梁 -----------------选择:C 4.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的()。 A. 可靠性 B. 适用性 C. 安全性 D. 耐久性 -----------------选择:A 5. 当砖柱承载力不足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采用侧面加固时,新旧柱的连接和接合非常重要 B. 双面加固应采用连通的箍筋 C. 单面加固应在原砖柱上打入混凝土钉或膨胀螺栓等物件,以加强两者的连结 D. 无论是单面加固还是双面加固,应将原砖柱的角砖每隔3皮打掉一块 -----------------选择:D 6. 只要按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并配置梁内箍筋后,则()。 A. 肯定不会发生剪切破坏 B. 斜裂缝宽度能满足要求 C. 不发生纵筋锚固破坏 D. 只可能发生受弯破坏 -----------------选择:A

采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加固设计

采用PKPM 软件进行结构加固设计 任思泽 【摘要】现有建筑加固应遵循的原则是:结构安全、经济、有效、实用。合理利用PKPM 结构计算软件对建筑结构加固进行有效分析并完成加固设计是这一原则的体现,本文中分别以单个构件加固、局部新增构件加固为例,结合本人的设计分析经验以供参考。 1. 单个构件加固 由于现有建筑局部使用功能发生改变,导致现有建筑仅某个或某几个结构构件设计承载力不满足后续使用要求,同时又在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范围之内。对于这种情况则只需对单个构件进行结构加固即可。 设计步骤: 1.1 收集该建筑结构施工图。根据施工图中结构构件数据建立PKPM 简易(一个结构层)结构分析模型。为分析局部使用功能改变对同层相邻结构构件的影响,分析模型应包含使用功能改变区域相邻至少1个结构跨度范围内的结构构件。 2.1 输入该区域原建筑使用结构荷载,完善各项计算参数(材料强度参数设置同施工图说明;由于是局部加固计算,从偏安全考虑,各项参数原则上不应考虑折减)。然后在SATWE 计算模块中进行第一次计算,得出计算结果。最后将模型中所有正截面受弯构件计算梁配筋面积1s A 与原结构施工图中梁实际配筋面积0s A 进行对比: 1.2.1 如1s A >0s A ,则应考虑计算中是否有荷载参数出错,或该区域原使用荷载已经超出设计承载力要求。说明不再属于单个构件加固,应将其按结构区段加固另行考虑。 1.2.2 如0.90s A ≤1s A ≤0s A ,则可将本次计算模型直接作为参考模型,进行下一步计算。 1.2.3 如1s A ≤0.90s A ,则应考虑计算中是否有荷载参数出错。如已确认各项计算计算荷载参数正确。方可将本次计算模型作为参考模型,进行下一步计算。 其中:——0s A 为原梁正截面受弯抗拉实际配筋面积; ——1s A 为第一次参考模型计算时,梁正截面受弯抗拉钢筋计算面积。 1.3 保留参考模型计算结果,然后在参考模型中将原结构荷载改为建筑使用功能改变后的结构使用荷载。在不改变其余参数设置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次SATWE 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将计算模型中框架柱轴压

建筑结构试验题库完整

2001级 建筑结构试验 课程试题(A 卷) 合分人: 复查人: 一、名词解释:(10 分) 1. 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 分) 传感器是感受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或信号),按一定规律把它们转换成可以直接测读的形式,然后直接显示、输出。 2.建筑结构疲劳试验(3 分) 结构物或试件直接或主要承受重复荷载的受力性能试验称为疲劳试验。 3、等效荷载(4 分) 建筑结构试验中由于受试验条件的限制或为了加载的方便和减少荷载量的需要,在不影响结构的工作和试验结果分析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等效荷载的方式来改变原来的加载图式(等效荷载的数值大小和分布形式要根据相应的等效条件换算得来)。 4、仪器设备的灵敏度(3 分) 被测量的单位物理量所引起仪器设备输出或显示装置示值的大小,及仪器对被测物理量变化的反应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0 分) 1.结构试验试件的尺寸和大小与实体结构构件相比,总体上分为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两类。若试件尺寸太小,要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在满足构造要求的情况下,太大的试件也没有必要。因此,对于局部性的试件,其尺寸比例可为原型的 1/4~1 ,而整体性的结构试验试件可取为原型的 1/10~1/2 。

2.科研性试验中试件是按研究要求专门设计制造的。试件的数量直接由参与研究问题参数(分析因子)多少和相应各种状态(水平数)的影响来决定。一般来说,单因数试验适用于实验结果离散性较大的实验(如粘接锚固试验)试验,正交试验则适用于实验结果离散性相对较小或影响因素较多试验。 3、按照结构试验时结构构件在空间就位型式的不同,可以有正位、异位、和原位试验等3种方案。 4、混凝土结构静力试验的加载程序可按《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的规定。对于结构抗震试验,则可按《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JCJl01-96)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5、对于多跨连续结构,一般只需考虑 5跨内(填数字1~10)荷载的相互影响,有时为减少荷载数量和加载工作量,往往采用等效荷载的方法。 6、结构构件设计时,是按不同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来验算结构的承载力、变形、抗裂性以及裂缝宽度等性能。因此在进行结构试验时,就必须按试验的性质和要求分别确定相应于各个受力阶段的试验荷载值。具体而言,对结构构件的刚度、裂缝宽度进行试验时,应确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试验荷载值,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能力试验时,应确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试验荷载值。 7、为能准确地测得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荷载,对于生产检验性试验,当加载接近承载力检验荷载时,每级荷载不宜大于承载力检验荷载设计值的5%;对于科学研究性试验,在加载达到承载力试验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的 5% 。 8、分级加载等级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结构变形发展情况,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试验时从加载结束到下一级开始加载,每级荷载的间歇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为检验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和抗裂性能,要求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作用下进行恒载试验,恒载持续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9、液压加载系统主要是由储油箱、高压油泵、液压加载器、

关于学校教育类建筑物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需认识的要点

关于学校教育类建筑物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需认识的要点 一、关于建筑结构工程抗震的基本概念 在工程抗震中,地震强度通常用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等反映。 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如四川汶川地震震级为8.0级,青海玉树地震震级为7.1级。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一次同样大小的地震,若振源深浅、离震中的距离和土质条件等因素不同,则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不同。这时若只用震级来表示地震强度,还不足以区别地面和建筑物破坏轻重的程度。因此虽然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距离震中不同的地点,地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即地震烈度不同。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地震影响程度越大,地震烈度越高;离震中越远,地震影响程度越小,地震烈度越低。例如:四川汶川地震震级为8.0级,震中映秀镇及北川县城的地震烈度为高达11度或12度,成都市区的地震烈度为6度或7度,太原地区的地震烈度约为3度或4度。 而为评定地震烈度,就需要建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中国地震烈度表》,它是以描述震害宏观现象为主的,即根据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和地貌变化特征等方面的宏观现象进行判定和区分的。上面所举例子中的烈度数值就是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得到的。 然而,上述地震烈度是在地震发生以后,查《中国地震烈度表》才得到的烈度值。而建筑工程中进行抗震设计时,不可能事先知道建筑工程所在地区何时发生地震,震级为多大,当地地震烈度为多大等信息。这就需要事先拟定一个目标烈度,就称为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当本地区发生地震或附近地区发生地震,致使本地区达到目标烈度(抗震设法烈度时)时,建筑物可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此处抗震设防烈度对应于“中震可修”。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规定大同(4个市直辖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g为重力加速度值,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大同地区地震烈度达到7度或超过7度时,是允许建筑物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的(可修复的破坏),但必须不能出现整体倒塌或局部倒塌。 二、大同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鉴定要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的要求,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第1号修改单,相应调整了灾区的设防烈度等,并对其他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但本次修订并不涉及大同地区,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均规定“大同(4个市直辖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g为重力加速度值”。 学校建筑均属于教育类建筑,依据现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6.0.8条的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 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2条2规定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因此,依据上述规定,本次鉴定所涉及的所有建筑物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均应防按重点设防类(乙类)对待。现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相比《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提高了学校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由原先的丙类提高到乙类,这一调整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较大提升而提出的。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

论混凝土结构的鉴定与加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已有建筑物的鉴定、维修和加固,也日趋被人们所重视。 结构为什么需要鉴定,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概括如下。需要进行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情形大致可分为十类: 1)建筑结构拟改变使用用途、改变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时。该情形较为常见,即建筑结构改变了原有的设计状态,小至沿街店面房的改动大至世博奥运场馆使用用途的改变理论上都需进行检测鉴定。当新用途增加了建筑结构的荷载、改变了原来结构布局,如拆除或削弱了部分承重构件或改变了承重构件的使用状态,在改建和扩建中经常出现上述情形,该情形必须进行检测鉴定,评估改变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 2)拟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层、插层或其他形式结构改造时。该情形直接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必须进行鉴定评估。 3)拟对建筑物进行整体移位时。整体移位需要专业性很强的团队运作且少见,毫无疑问,该情形必须进行详细鉴定评估,给出移位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关整体移位建议。 4)建筑结构本身出现明显的建筑功能退化或有明显的倾斜时。所谓建筑功能退化是指建筑结构抗力衰减,抗力是一个专业性术语,可通俗表达为:建筑结构抵抗外部荷载或作用的能力,即“抗打击能力”,当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梁柱出现变形、楼板已经出现漏筋、建筑结构出现振动等情形时,可认为建筑结构出现明显建筑功能退化。

5)由于外在作用导致建筑结构可能出现损伤时。所谓外在作用,通常指出现意外事故,如遭受到汽车或坠物的撞击、爆炸物的冲击、腐蚀性气体或液体泄漏及人为破坏等,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需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鉴定评估。 6)由于设计、施工及使用原因引起相关方有根据怀疑建筑结构出现问题而引起纠纷时。该种情形也较为常见,甚至直接导致为司法鉴定,通常是业主怀疑施工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行为或者施 工质量粗糙而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与施工方产生纠纷矛盾,此时需要由第三方给出客观公正的评定。 7)出于维护建筑结构的角度出发,了解建筑结构的当前状态及在目标使用期内的可靠性时。能享受该情形待遇的建筑结构身份一般比较高贵,如历史建筑、纪念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所谓目标使用期,即业主希望通过必要的修缮和维护能继续使用的年限。 8)建筑结构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目前规范规定一般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当建筑结构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而想继续安全使用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鉴定。 9)建筑结构遭受灾害而未引起毁灭性倒塌,相关方想加固继续使用时。灾害通常有火灾、地震及水灾等,该情形对检测鉴定团队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10)建筑外观改造或建筑装修产生荷载的变化或引起结构改变时。该情形具体解释可参考第一种类型。 同时结构的加固也有其需求的原因。我们很容易概括结构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