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联教案 Word 文档 (2)

对联教案 Word 文档 (2)

对联教案 Word 文档 (2)
对联教案 Word 文档 (2)

振堂中学语文 7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第 1 课时

备课组长主备人讲课人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

-------对联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对联知识已列入初中教材,教材中对此部分知识并没有做过多过细安排,只是简单零碎地介绍一点儿,而要通过这样的安排就希望学生把对联学好,这是不客观的。对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坚持长期的培养、训练,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华民族渊远的文化长河中,留下的佳联妙对不胜枚举,教师应把自己积累或搜集到的名联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揣摩中受到启发,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对联能力将大有裨益。

教学方法:“赏析—熏陶—训练法”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概念、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过程:

一.师生背读古诗引入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律诗了。大家还记得有哪些吗?

《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望岳》、《过零丁洋》等,不过,这些诗大家还记得吗?好,我们就来背诵一下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吧。

(生齐背书)

师:这首诗里有一联非常有名,这一联是——

生(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对了。假如我们把这两句诗摘抄在红纸上,贴在我们书房的两边,那么这就成了——

生:对联。

师: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那么,我们现在就把我们学过的一些律诗中的对偶句挑出来,让它们成为对联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师:当然不止这些。不过,我想问问大家,传统的贴法是: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对联或对偶知识,说说对联有什么特点吗?

教师归纳

1、对联的概念:字数相等,词义相近或相反,词性相对,语意相关的两个句子。

2、对联的三个基本特点。

A.字数要对,就是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配好成对。

B.对仗工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C.讲究字的四声,讲究音韵,有抑扬顿挫之美。

D、内容相关,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有一年高考对春联不少考生惹笑话: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竟用“生由命死由命生死由命”作为对应。(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教师总结:

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学生交流对联故事

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请说给边上的同学听听。

教师总结:对联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还是一种战斗武器呢。

三、练习写对联

听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也来写写对联?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1.师生简单练习到底如何对?古人有提示。古人一入私塾就要学《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山对水,天对地,绿草对黄花,青松对翠柏,春风吹草绿对夏雨润花红。

其实对联并不难,掌握好平仄跟对仗,我们也能像东坡一样,随意就能说出

2、老师这儿有几副上联,请大家对对下联。

蚕吐丝——蜂酿蜜辞旧岁——迎新年识时机——顾大局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3.我这里还有不完整的几副对联,请大家帮忙对一对。

(1)填写缺字联: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2)猜数字联:

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横批:南北——没有东西上联:二三四五——缺一(衣)下联:六七八九——少十(食)

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对了,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

四、欣赏对联

生活中对联无处不在,我说一幅对联,你们来猜猜这幅对联说的是我们熟识的诗人、作家。

1、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诸葛亮)

2、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

3、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4、“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对联呢?

对联适应性广可分为:春联,门联,堂联,名胜古迹联,婚联,寿联,交际联,新居联,挽联。此外还有戏台、寺庙、祠墓、庆贺(指升子、升迁等)、灯联、谜联和器皿联等。

对联不仅通俗易懂,有的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力量。不信就请听

听吧——

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告诉我们,除了读好书,还要关心天下大事呢。

蒲松龄落第后:“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苏东坡在他的书房门前写道:“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个对联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啊!

五、赠言结课

对联,就像一首歌,悦耳动听;

对联,是语文天地里的一朵奇葩;

对联,更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

同学们,珠联妙对,万古犹传风雅趣,珍语佳句,千年仍飘翰墨香。今天,我们了解了对联的特点,初步领略了对联的独特魅力,当然,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需要同学们继续挖掘并传承和发扬。

教学反思

创作对联可提高人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创作对联的过程也是“炼字”的过程,一副好的对联,每个字必然要经过仔细的推敲。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浓厚,尤其在欣赏名联过程中既开拓了知识视野,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的熏陶,也能从中体会到对联该如何去对。但是,这节课的不足在于介绍对联的知识和对联故事所占比重较大,而让学生创作对联的练习少了些。故此,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可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作对联的练习。当然,因为学生新接触到对联课,真正动手实践起来,还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对联的技巧,还须花大气力,坚持经常的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对学生拟出的对联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内容切合,大体对仗即可。练习一些简单的对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