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报道中的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中的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中的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中的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

一、隐性采访是一种非常采访

隐性采访,是相对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之自己的采访目的,或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接近新闻源,获取新闻事实的——种非常采访。也称?暗访?或?私访?。

所谓非常采访,是指采访适用范围的狭窄性、频率的个别性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性。显性采访的最大特点,是采访可以得到采访对象的配合与支持。但如遇采访对象不配合、不支持,或谈虚假情况等情形,采访就无法深入下去了。然而,以勇于探索、追求真实为天职的新闻记者,另辟溪径,开辟了采访的?第二战场?——隐性采访。

19世纪末,就职于美国纽约《世界报》的著名女记者勒丽〃蓓蕾,获知纽约某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

侵犯人身权利。但由于疯人院控制十分严格,人们很难搞清事实真相。在普利策的支持‘下,勒丽〃蓓蕾装疯住进了疯人院。在长达几个月的装疯采访期间,勒丽〃蓓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令人难以忍受的虐待,亲身经历了疯人患者的非人生活。当她了解到这一切以后,设法逃出了疯人院,把内幕公之于众,立即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政府和院方不得不进行整顿,改善了对疯人患者的不人道的待遇。史称勒丽〃蓓蕾的这一隐性采访为?装疯采访?。

无独有偶,美国白人记者约翰〃格里芬为揭露种族歧视,用照射紫外线和化装等方法使自己的皮肤变得如同黑人一样,然后深入社会生活,在大街上擦皮鞋,乘坐公共汽车,观察和体验美国黑人备受种族歧视的屈辱生活,据此采写出反映黑人生活的《像我一样黑》一书。

由此可见,隐性采访的基本特征是记者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来接近新闻

源,实现对事物的探究。在我国,隐性采访的使用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1923年5月,中国当时著名的外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乘火车从南京至北平采访,车至临城,惨遭抢劫。这就是有名的?临城大劫案?。鲍威尔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亲历了这场劫案,他在一些废纸上偷偷写下了火车被劫、人质被扣的报道,并设法送至《密勒氏评论报》刊登。消息披露后,引起社会的震动,加速了劫车案的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界使用隐性采访进行舆论监督也日益普遍。1996年11月广西《南国早报》刊登记者甘伟珊采写的《?三峡库区广西移民工程?子虚乌有》连续报道,就是采用隐性采访完成的。这年的10月底,甘伟珊获悉社会上有人利用库区移民工程行骗的线索,得到有关权威部门证实以后,为了掌握更多更有力的证据,约请一位熟悉建筑业务的工程师和一位司机,三人分别扮成?工头?、?秘书?、?司机?的模样?深入虎穴?,应约来到某公司办公地洽谈业务,从一位姓李的

?工程师?手中拿到了一份空白的《中国三峡库区广西移民宅区工程承包施工协议书》和《广西三峡移民工程项目一览表》,?从而了解到:这家公司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工程’吸引施工单位来‘分包’从而骗取数目可观的工程信誉金。?

广播电视的隐性采访,主要表现为对新闻现场的?偷拍?、?偷录?。记者由此获得的新闻事实,具有?人赃俱获?和?铁证如山?的性质,从而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隐性采访的特点

如前所述,隐;睦采访是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公开自己身不表明采访目的的一种非常采访。因此,隐性采访有如下

1.事件的参与性

所谓事件的参与性,是指为认知事物,记者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接近新闻源,实现对事物的采访。但是,这种采访是通过对事件一定程度的参与实现的。如记者以普通的乘客、

顾客、用户、患者等其他社会成员的身份去购票、乘车、消费、看病、投诉,等等,通过参与,实现对生活的观察。如1994年10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恐龙蛋化石亟待保护》的专题,就是记者乔装成?倒蛋分子?,?参与交易?采集而成的。?由于政府加大了打击恐龙蛋走私活动的力度,使原来地上公开的买卖转入了‘地下交易’,一般人很难接近交易地点。为了直接接近倒卖现场,中央电视台记者化装成‘倒蛋分子’,身穿花衬衫,手持‘大哥大’,戴着黑墨镜,佯装行家里手,评‘龙’晶‘蛋’,和走私分子讨价还价。这样,把非法交易的内幕真实因此,可以说,没有记者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件的?参与?,很难构成隐性采访,并采访到真实的新闻事实。

2.对象的无配合

在显性采访中,采访对象的配合是显然易见的。在隐性采访中,记者由于隐匿?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便无采访对象的配合可言。观察和体验成了记者的主要采访手段。采访现场发生的一切需要记

者冷静对待,沉着应变。

3.采访的风险性

馅性采访大多是用于揭露和批评性报道,其对象有的是?权倾一方?的官吏,有的本身就是犯罪嫌疑人,或者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为了获得真实的情况,记者不顾个人安危,隐匿自己身份,对其进行秘密采访,其过程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性。当年女记者勒丽〃蓓蕾为采访疯人院的情况,就备受虐待,过着非人的生活。甘伟珊冒着危险,深入虎穴。据他自己说,当时工程部十几个粗壮的中年男子?显得格外忙碌,整个采访过程,我都强作镇定,但离开那个办公地时,我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时至今日,每每想起这次采访,我都觉得后怕。?《海峡都市报》记者顾伟因跟踪采访报道游艺厅利用老虎机设赌,就曾遭到歹徒的?黑枪警告?。

隐性采访的风险性告诉我们,作为记者,在追求真理,揭露黑暗的同时,一是事前要周密安排,二是事中要胆大心细,三是事后要及时总结,尽可能地把

采访风险降到最低点。

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与事物的性质紧密相关。换言之,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这决定了适用范围的狭窄性和使用频率的个别性。纵观目前国内外新闻界使用的隐性采访,其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行舆论监督。对某些违法乱纪、不法行为的揭露,可选用隐性采访

这里说的?某些?,爿:不是指对所有违法乱纪的行为的揭露都可以使用隐性采访。这是因为:

(1)从新闻价值看,并不是所有的违法乱纪行为都有新闻价值。只有?典型?的,才可能具有新闻价值;

(2)从法纪角度看,并不是所有典型的违法乱纪的行为都可以进行报道的。这是新闻的时机性和新闻的政策性规定的;

(3)从事物特征看,并不是所有既有典型性,又可以揭露报道的违法乱纪行为,都可以使用隐性采访的,因此必须区别情况具体对待。

曹瑞林以?偷拍偷录?为例,对某些违法行为的隐性采访提出了三个限制条件:,一是偷拍偷录的是损害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的违法行为;二是偷拍偷录的是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三是如果不运用偷拍偷录的采访方式,当事人就有可能毁灭、转移证据,否认违法行为。

由此可见,现行的违法,损害他人利益,有可能毁灭、转移证据并否认违法行为,是使用隐性采访的必备条件。

2.采访某些社会新闻,当事人不予配合的,可选用隐性采访

事件当事人、知情人、目击者等采访对象,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不愿接待前来采访的记者,或者表现出不配合、不支持。如张志萍采访西瓜为啥不甜,本是一条社会新闻,但?许多瓜农就是对此讳莫如深,闭口不谈?。最后,张志萍以普通买瓜者的身份,?先买瓜,后聊天,启开了五六位瓜农以及西瓜摊贩的话匣子?。曹瑞林对这种类型的采访对象,也提出了使用

隐性采访的条件,一是记者必须是善意的;二是采访对象必须处于公开的场合。

3.采访某些经济新闻,或对某些人物的采访,为新闻的保真,可适度?暗访?

现实生活中,有的被采访单位或被采访对象,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免不了?忙碌一番?,有的甚至兴师动众,把原本是不怎么样的工作,变得令人?耳目一新?。这样采写新闻免不了失真。记者如事先不打招呼,以普通人的身份与其交往,看到的则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情形。当然,记者隐性采访这类题材,应本着善意的原则进行。

隐性采访的方式,主要有模拟式和角色式两类。

模拟式我们知道,记者是事件的局外人。在显性采访中,记者是以局外人的眼光,通过与采访对象的交往认知事物、观察生活的。模拟式隐性采访是:记者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来接近新闻源,捕捉新闻事实。模拟的本身是?模仿?与?扮演?。如勒丽〃蓓蕾的装疯采访、约翰〃格里芬的化装采访等等。在模

拟式采访中,记者扮演着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等多重角色。模拟式采访要求记者围绕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精心选择题材,然后参与其中。如《海峡都市报》、福建有线电视台记者与警方联手解救四名被拐卖儿童,记者在其中既是这次采访的策划者,又是这次新闻事件的采访者,还是模拟的?买孩者?。模拟式采访,要求记者?扮演?角色,要具备相应的角色?根底?,如角色的技能等,才能被采访对象?认同?和?接纳?。

角色式角色式采访是指记者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闯入?事件,捕捉新闻的采访。我们知道,人的角色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模式,即一个人同时分属几个?角色?。作为记者,同时又是消费者、患者等。记者同样需要乘车、看病、购物、学习、娱乐等。

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把记者的职业身份称为?职业身份?,把其他附着身份称为?生活身份?。角色式采访与模拟式采访不同的是,模拟式中记者的角色是?模仿?与?扮演?,而角色式采访中记者的?生活身

份?是真实的,只不过?职业身份?这个社会?角色?在采访中处于隐性状态,而此时相应的?生活身份?处于显性状态。此时,记者的‘‘生活身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如普通的消费者、患者、乘客、受害者,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角色式采访中的记者,本身就是事件的当事人。记者通过自己生活中的?角色?,来观察生活,获取新闻事实。

四、隐性采访的禁止与使用原则

很明显,与显性采访相比,隐性采访具有如下独特的作用:首先,隐性采访能够打破采访对象的封锁和制约,?人赃俱获?地抓住事实;其次,隐性采访要求记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和各个角落,接近新闻源,直接获取现场信息;最后,隐性采访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说来,捕捉到的是事件现场发生的一瞬间的事实,具有?铁证如山’,和?不容抵赖?的性质,常常能推动问题的解决,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然而,隐性采访也存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两个方面

的禁区。

与显性采访相比,这种禁区突出地表现为?触雷?,引发?新闻纠纷?。因为职业道德要求新闻采访是一种公开的社会活动。1954年4月由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通过的、1986年6月修订的《记者行为宣言》第4条规定:?新闻记者只用公开的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而隐性采访是记者不暴露身份的采访。?不暴露?的实质,是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道、不知情或不警觉的情况下,收集或拍录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内幕情况,因而容易引发许多法律问题。如名誉权、肖像权和人格尊严等法律问题。具体说来,从目前的情况看,隐性采访的法律禁区主要集中在涉及?三密?的问题上。

一是涉及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个法律概念。我国《刑法》第219条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由于商业秘密不像国家机密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新闻界对商业秘密的?弦?绷得不一定很紧,因而在隐性采

访中容易发生泄密问题。

二是涉及公民通信的秘密。我国《宪法》、《邮政法》均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隐性采访、特别是广播电视记者的?偷拍和偷录?,容易泄漏公民的通信秘密。如1996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就通报处理了某广播电台将私人电话内容公之于众的错误作法。

三是涉及公民的个人秘密,即隐私权。所谓隐私权,指公民不愿意公开,或不愿意让他人知道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事实的权利。侵害公民隐私权,是指包括传播他人生活秘密、窥视干扰他人私生活的行为。

隐性采访侵害公民隐私权与显性采访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是说,记者隐匿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采访对象是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隐私权就容易受到侵害。因此,较显性采访来说,隐性采访侵害隐私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同时,也容易给人一种草木皆兵、人人自危的感觉。

怎样避免侵害隐私权,或者说区分侵害隐私权的

条件是什么?这是近年来新闻界和法律界讨论得比较多的话题。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公共性是区分新闻传播是否侵害隐私权的重要条件。公共性在隐性采访中有三层含义。

一是场合的公共性。公民在公共场合的活动,一般来说,不属于私生活的范畴。?因为一个人将自己置身于公共场合就承认了自己行为的公开性,也就是放弃了该行为的隐匿权,而不管是记者还是其他人,都有将他在公共场合所看到的东西拍摄下来,记录下来的自由。?反之,在非公共场合,如住宅、住所等地,未经主人允许,包括记者在内的任何人不得非法进入;未经允许,不得对非公共场合进行录音、摄影、摄像和作笔录。

二是内容的公共性。采访的内容必须是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或是严重影响公众利益的行为。如《光明日报》记者曾经在北京火车站售票处秘密采访高价倒卖火车票的报道、中央电视台记者偷拍、偷录山西某地交警部门在公路上乱罚款的报道等,就是对?严

重影响公众利益行为?的揭露。反之,秘密采访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现象,如偷拍青年恋人在公园深处的亲昵、名人在商场购买某些特别的商品等,则可能构成侵害隐私权。

三是对象的形象性。这主要是针对摄像记者的偷拍侵害隐私权而言的。采访对象在公共场合的活动,其行为的公开性,虽然放弃了隐匿权,但其身体状况,如身体缺陷、残疾等,仍属人的隐私范畴。如某人身体有缺陷,而记者刻意或不留意地将其缺陷部位摄录并进行报道,则可能构成侵害其隐私和名誉权。

使用隐性采访必须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公共利益原则

利益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谓公共利益原则,是指以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原则,如,公共卫生、交通安全、尊老爱幼等。公共利益原则要求记者精选采访题材,判断有无使用隐性采访的必要。如果选择的题材?与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有关,而除此之外又无他法获取信息,则可为;

反之,如该事件与公共利益无关,或影响甚小,则不可为。?

2.策划原则

即对采访过程的统筹安排和周密部署。隐性采访相对来说风险大,情况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精心策划、?不打无准备之仗?,尤为重要。隐性采访的策划原则,要求记者在访前制订采访计划,拟定采访对象、采访范围、采访重点以及应变措施等,并且通盘考虑,合理安排。

3.组织原则

由于隐性采访主要用于揭露、批评性的报道,以及采访内容的禁止性,因此采访应是有组织地进行,而不是记者的个人行事。隐性采访的组织原则,应当包括组织审定选题、组织审定采访方案、及时向组织汇报采访情况和组织审稿审片等内容。坚持组织原则,可以较好地帮助记者端正采访动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纠正各种偏差,改进采访作风。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借鉴材料]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 一:什么是隐性采访 偷拍应当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用专业化、文学化一点的词说应该是叫隐性采访。 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指出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就叫做隐性采访。而在《隐性采访论》一书中则认为:“i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本书的观点稍有出入,但是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性采访应当具备一前提,三条件。首先,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三个条件则是:第一,记者隐藏了职业身份而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舆论监督中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 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世纪开始的。17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ii而真正具有纪念性的隐性报道是1880年美国《纽

新闻报道中客观性的主观倾向

新闻报道中客观性的主观倾向 内容摘要:新闻是信息的报道,信息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是新闻媒体的生命。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的一条基本规律。客观性报道原则已成为全世界新闻工作者一项基本的职业信条。但是做到完全客观是不可能的,从根本上说来,人们要报道什么事情,就有人来参与。作为新闻报道的记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可以在一定的底线内把握新闻报道尺度,使之在客观倾向和主观倾向中,得到相对的平衡。 关键词:新闻报道。客观倾向。主观倾向。底线。主观能动性。 正文: 新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要弄清楚新闻报道的客观倾向和主观倾向,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新近变动的信息的转播。这句话可以分两段来看,一是客观事物的新近变动,一是信息的传播。可以看出第一点,是具有确定性的。而信息的传播却具有不确定性。新闻是信息的报道,信息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信息作为第一性的,是客观存在的,而报道是传播信息的形式。 报道是具有主观性的,因为其中必定有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记者。只要传播过程中有人的参与,就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避免不了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掺杂进记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等,就必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记者在取舍材料的时候就表达了他的主观意志。即是说,他们用某些材料而不用另一些材料,结果就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报道,而是带有某种倾向性的了。 但是即使有主观性在里面,真实是不可或缺的,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是新闻媒体的生命,是新闻事业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是新闻事业战斗力的源泉。 20世纪初,美国报业编辑协会就把真实作为一项必须遵守的法则写进《新闻工作准则》一书中,规定诚实,真实,准确,忠诚于读者是一切新闻工作名副其实的基础,把真实看成是忠诚于读者,看成一切新闻工作的基础。而《人民日报》也专门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捍卫真实性,反对假报道》,在文中指出了问题的重要性和维护真实性的意义,提出要提高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切实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办事。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平民化视角含义及平民化产生的背景 (2) 1.1 平民化的含义 (2) 1.2 平民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3) 1.3 平民化产生的政治背景 (3) 第二章电视新闻平民化流行的原因 (4) 2.1 经济和技术的原因 (4) 2.2 独立受众形成的原因 (4) 2.3 受众本体论的原因 (4) 第三章平民化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表现形式 (5) 3.1 采用“平视”拍摄和采访 (5) 3.2 取材视角的平民化 (6) 3.3 传播方式平民化 (7) 3.4 后期编辑考虑受众审美需求 (8) 第四章新闻报道平民化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8) 4.1 出现的种种弊端 (8) 4.2 解决措施 (8) 4.2.1新闻工作者自身加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8) 4.2.2实行有效舆论监督体制 (8) 第五章总结 (9) 谢辞 (10) 参考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 摘要 当今电视新闻平民化成为传播媒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我认为平民化是这一阶段电视新闻的主流趋势。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的现状分析了电视新闻平民化的产生的原因、优势、表现形式、面临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 首先从经济和技术条件、受众心理等方面分析我国电视新闻平民化产生的原因。其次分析电视新闻平民化的优势:民本思想和平等对话交流模式的体现、是大众话语权的倡导、维护社会公正。再次是依照比较典型的栏目来阐述平民化在电视新闻中的具体表现,分别从镜头拍摄、取材、视角、文字稿件、主持人风格、后期编辑等方面陈述。最后由于当今社会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会使一些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品位下降、向庸俗化沦落,面临这样的问题文章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以便促使我国电视新闻的平民化的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平民化受众平民视角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细节”处理

李学杰 [摘要]在一篇新闻报道当中,生动形象、有特点而又紧扣主题的细节描写可增加新闻报道的厚重感,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同时还可使事件以及人物的特点更加突出,从而揭示出新闻事件的本质,避免出现各路新闻内容雷同的现象,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原创性,更容易收到独家报道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新闻报道;细节;处理 细节是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展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新闻报道当中,细节报道是指采访报道者对报道现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周围环境以及现场场景的关注并将其具体地表述出来,它可以真实、准确地再现场景、事件及人物。 一、细节运用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报道中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对于彰显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事件的本质,阐明新闻报道的主题有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在新闻报道中那些空泛的描述以及宽泛的视野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只有当我们把目光集中于一点,对新闻事实作细致、具体的描述,才能把新闻报道的相关内容深深烙进人们的脑海。 (一)可以放大新闻报道中的“小事件” 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些不太明显的小镜头,而放大就是细节的本质,尤其是在电视镜头上,细节的这一功能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就是所谓的特写镜头,会把某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放大,从而展示出细节的魅力。 (二)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可读性 新闻作品在写作上常常会有一个通病,即用一些呆板、枯燥的套话和抽象的概念

来对人物活动过程或新闻事件进行叙述,从而导致出现读者无法对新闻产生阅读兴趣的情况,而新闻作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细节描写。新闻作品中必要的细节描写能使整个新闻报道鲜活起来,从而带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的属性就是对发生不久的事实进行报道,而其中加入细节性的报道可使新闻由呆板变鲜活、由枯燥变生动、由抽象变具体,从而使其更形象生动,更具有立体感和现场感。 (三)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真实性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报道的真实性可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其中,细节是构成真实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用事实来说话,才能使所报道的新闻被人们所信服。但是,从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方面来说,只做到用事实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这些目的还必须要加以细节刻画。所以说,新闻在于用事实说话,好新闻作作风与自身的观察分析能力,就一定会使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及可视性增强,从而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准,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的目光,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新闻报道的巨大魅力及影响力,从而打动更多观众的心,使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电视台)在于用细节刻画。还有就是,一个重要的新闻细节可能会决定整个新闻稿件的优劣,甚至有时候一个典型细节就可以成为新闻。 (四)深化主题,使新闻报道更具导向性 在报道中加入细节,不仅可使新闻报道生动丰满、声形并茂,还能使新闻报道更传神,也就是表达主题、深化主题,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具导向性。细节描写中的小事件能以小见大,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使报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简议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简议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摘要:隐性采访因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容易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比较特殊,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关的法律限制,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隐性采访的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新闻记者了解到某些地方正在发生适宜进行隐性采访的事件或者经常发生适宜隐性采访的事件后,会有意识地进行隐性采访。第二,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对象若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新闻记者的注视关心之下,他们就会采取一些规避自己错误言行的方法,新闻记者也就无法获知所需要的新闻素材。隐性采访能否顺利完成,与是否能做到让“被采访者未知”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隐瞒身份。记者身份就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而采访新闻事

实,当然是这种特殊性中间最为关键的一条。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有人愿意侃侃而谈,有人却表示“无可奉告”,而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使记者们不仅要从“侃侃而谈者”那里采获新闻,还要从“无可奉告者”那里采获新闻。而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采获的。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只有隐瞒身份,才可能更方便地采获到有价值的新闻。 二是隐藏目的。记者以某种社会角色(不是记者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他们必须隐藏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否则,既达不到隐瞒身份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 不可否认,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确实有许多公开采访所不及的优势。隐性采访在很多情况下有助于获取显性采访无法得到的事实真相:有助于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也能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揭露违法违纪现象。虽然隐性采访在实践中常常存在显性采访无法达到的采访成果,作为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担负起了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探求真相的新闻欲望,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仅可能触碰道德红线,还可能因记者的违规操作闯入法律禁区,造成违法。因而,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也应注意其法律的限制。就目前新闻实践中常见的情况而言,具体来说,隐性采访应注意的法律限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隐性采访工具方面的限制 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的保护,记者在隐性采访使用工具方面应严禁使用《国家安全法》所禁止持有、使用的特殊器材进行偷拍偷录。《国家安全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也有相应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这方面记者不享有特权,现在记者使用的采访器材越来越先进,要注意避免

试析当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试析当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2009-02-12 08:06:55) 转载▼ 标签: 杂谈 试析当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赵智敏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媒体新闻报道失衡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于:报道的“一边倒”;对不同阶层生活画面反映的过度扭曲;娱乐化消解着新闻报道本身的严肃性和启示意义。报道失衡的后果严重,如何破解此难题?本文从四方面提出对策:拓宽新闻的信源渠道、把握好单篇报道的平衡、重视报道的整体平衡、制度保证。 关键词:新闻报道、平衡、客观性原则 众所周知,媒体是以传播信息为要务的大众传播工具,不论传媒发展和演化出多少功能,都不能弱化其最基本的功能--传播信息。为确保信息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报道的平衡原是不可或缺的。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的80年代,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由于我国的新闻事业强调喉舌性质和凸显宣传功能,平衡原则实际上长期被忽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媒所面临的媒介环境的变化,这一原则才开始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1983年孙旭培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1]但从目前的媒体实践来看,以上重要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的初期,新闻报道的不平衡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被社会所吸纳的话,那么在社会利益多元、文化多元的格局基本形成的态势的今天,忽视新闻报道中应遵守的平衡原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总体看来,当前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失衡现象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报道的过度偏向:“一边倒” 今天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整个社会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同时不同利益群体各自的利益诉求也呈现多元化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及时而准确地反映社会的不同呼声及需求已势在必行。可是,媒体却常常视而不见: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和看法的反映往往只有一个声音,于是便出现“多元社会一个声音”的失衡报道——注重一面之词的“一边倒”的新闻占据媒体。当前媒体在新闻报道时的过度偏向,使得新闻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整

党报新闻报道平民化初探

党报新闻报道平民化初探 [新闻工作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从某种意义来理解就是要树立平民意识。用民众的语言进行新闻报道。换言之,就是要努力实现党报的平民化。深入到新闻事件第一线,特别是要走到群众当中,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素材,以平等交流的姿态,讲生活中真实的故事,消解群众的疑难,抚慰群众的内心。 一、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必要性 有些人将老百姓不爱看党报归结为老百姓政治觉悟低。其实不然,主要是我们的报道没有写出让老百姓关心的东西。党报记者跟着领导转、跟着会议跑,写出来的报道大而空;党报编辑见领导名字就发、见会议就报,使党报版面上充斥这类难为平民读者关注的内容。试想,有谁会愿意整天去看一份充满会议语言的报纸?其实大部分党报报道的内容都和老百姓息息相关,可惜却很少有人用老百姓能理解的方式去报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主旋律己不再是单纯由上到下传递的一种声音,而是具有了更广泛的含义。领导同志深入基层“访贫问苦”是主旋律,围绕中心发展经济是主旋律,平民百姓战天斗地奔小康是主旋律,通过舆论监督促进改进工作造福于民也是主旋律…… 党报同样要以读者为中心,面向广大的受众市场,向读者提供大量的鲜活的新闻。无锡日报提出的“大报品位,大众口味”,就是平民化在党报办报理念中的最好诠释。 二、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几个例证 所谓平民化,就是报纸立足平民,以平民为本,以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的内容和形式,以平民化的视角,为平民服务,不再是过去那种高高在上、单纯强调教育功能。报纸要强调平民视角,用平民的眼光去发现、寻找、报道新闻,用平民的心态去感受事物。 寻找平民视角,贴近百姓情感。要学会从百姓的角度看问题、搞报道。例如,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总是能看到国家领导人在聚光灯外的另一面。同样是报道温家宝总理出席亚太地区抗SARS会议,凤凰卫视的电视画面的重点播出温家宝总理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诚的表示自己一直无法入睡的一段录像,给人印象深刻。吴仪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出席WHO部长级会议,央视等的报道都是以会议的进程为核心,而凤凰卫视的新闻独辟蹊径,报道了吴仪部长在休息的时候跟香港记者聊天的录像,坦言自己每天晚上以安眠药入眠并坚定的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这些报道强于多篇的社论、观点、纪实,让民众增强信心。避开竞争对手在做“正”新闻上的一些优势,以柔克刚,也算是响应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提出的“新闻报道平民化”的主张做点有意的探索。选择平民视角,要求记者从贴近观众的角度,在题材的选择和新闻价值的判断上,突出以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切度和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为重要标准。例如,2003年上半年,

浅谈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b15929975.html, 浅谈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作者:姜胤 来源:《活力》2011年第05期 [关键词]出镜记者;新闻报道;采访对象 “出镜记者”一词是个舶来品,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中,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 在英文资料中,“出镜汜者”原文为:“On—camera correspondent andreporter”,直译过来就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 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 一、出境记者的由来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记者首先直接通过荧屏向观众报告新闻。我国的出镜记者比西方国家晚了近20年,现在已经越来越被新闻从业人员所采用,并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目前,就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对新闻事件,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等;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应该说,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在现场的采访、报道与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在当今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都特别注意发挥其作用。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出镜记者应该要属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丹?拉瑟,1963年11月22日下午,丹·拉瑟在肯尼迪总统遇刺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在电视上以突发新闻的方式报道了这一消息,这位时年31岁的记者一口气进行了17分钟的现场报道。 二、出镜记者应该找准角色定位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内容提要: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进行采访,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则较多地使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获取材料,并且由此而形成的批评性新闻报道很受电视观众的欢迎。与此同时,惹起的新闻官司也不少。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主要从受众和媒体等方面阐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及优势所在。 关键词:隐性采访存在条件优势所在 由萨洛蒙、布勒松等人提出的“堪的摄影”的手法,即偷拍手法。近几年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被广泛应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隐性采访或称暗访。所谓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故意隐藏自己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企图直接参与某个新闻事件或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观察的形式获取新闻资料的新闻采访活动。它主要用于搜集违法乱纪、违背社会公德内容的新闻事实的采访。 在我国新闻史上,也曾有许多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获取新闻进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1903年发生的“沈荩案”影响最大,1903年初,清朝政府与俄国秘密商定条约六条,俄国企

图控制我国东北等地区。新闻记者沈荩将用侦探手段获得的消息传给了天津的英文报纸并遍载日报报纸。由此,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纷纷响应,拒俄运动掀起。沈荩也因此而惨遭迫害。 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依靠显性采访,而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对立,也是记者采访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目前对隐性采访的质疑也层出不穷。涉及到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等等。但争议归争议,隐性采访仍然在使用,并且由隐性采访获取的新闻资料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大写真》浙江卫视周末版有一个以偷拍偷录为主要采制手段的《目击》栏目,这样一些名闻遐迩的栏目也主要是借助隐性采访的吸引力而长盛不衰的。它们的成功足以证明隐性采访是极具生命力的。那么面对道德压力、法律压力隐性采访的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优势是什么呢? 一.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科技进步,摄影器材轻便易隐藏,为隐性采访提供了技术准备 电视新闻区别于平面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其能通过摄像机向观众展示一个立体的视听空间。因而,电视新闻实务的发展对现代电子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有较强的依赖性。摄录一体化的ENG的发明和使用为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电视采访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

最新整理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docx

最新整理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当前,社会新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反映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社会兴趣、社会生活等内容的渠道。相较于其他新闻,社会新闻的趣味性更强,题材也更加广泛,因此,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喜爱。当今社会,我国社会新闻的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其中还存在一些媚俗化、庸俗化报道,部分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忽视了人文关怀,肆意披露新闻当事人的隐私,过度渲染犯罪场景,或忽视对弱势群体的xx。这无疑对社会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若要提升社会新闻的吸引力,就必须在报道中加强人文关怀,全面了解新闻当事人的情况,并充分考虑新闻报道对他们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社会新闻的可读性,进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一、社会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现状 1.不尊重个人隐私 当前,部分社会新闻中过度披露当事人的生活经历、个人情感、生理情况等隐私,对一些中奖者和受资助者的个人信息也缺乏应有的保护。这很可能对新闻当事人的心理、生活、名誉和形象造成严重危害。例如,在报道邓玉娇案件时,一些新闻媒体将邓玉娇的成长经历、出身背景、父母亲人等都进行了详细报道,在判决之后,甚至将邓玉娇的薪金工资和工作地址都展现在公众面前。这种毫无选择的披露和报道对邓玉娇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社会新闻中频频出现不尊重个人隐私的现象,新闻人物的信息经常被公开。社会新闻报道虽然应当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并努力为受众提供详尽的新闻报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毫无底线的披露他人信息。对于那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应当事先征求新闻当事人的同意才能够进一步报道。此外,在社会新闻报道中还应当自觉保护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新年新面孔。《传媒周刊》从本期起开辟新栏目《版话版语》,每周遴选出3~4个版面供读者赏析。这些版面,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过目不忘;这些版面,记录一周来的大事或变革。欢迎各报同行为我们推荐优秀版面。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很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检验和推出新闻精品的最佳激励。2012年12月19日~22日,在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进行了评析,希望通过对获奖作品的解析为提高新闻作品引导力、传播力提供借鉴。 这些获奖作品,有对宏大主题的精确把握,有对社会问题的真实展示,也有对热点话题的前瞻思考,但不论哪一篇,背后都凝聚了创作单位的集体智慧、倾注了编辑记者的大量心血。本期《传媒周刊》在6版刊登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体会,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与读者共飨。 从获奖作品中感受真实的中国 对于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来说,它们究竟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次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让我们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也让我们读懂了这些作品以及蕴涵在其中的那个真实的中国。 小场面也能牵动大主题 2011年对中国新闻界来说似乎格外“重大”,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这一年中,还发生了很多至今依然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大事:“7·23”动车追尾、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

新闻报道中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

海南师范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新闻报道中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 姓名:郑小燕 学号:200907302104 专业:应用化学(辅修双学位:新闻学) 年级:2009级 系别:应用化学系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完成日期:2013年3月 指导教师:舒骅讲师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设计)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等行为。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声明 海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目录 一、前言 (4) (一)公众知情权 (5) (二)公众隐私权 (5) (三)研究意义 (6) 二、新闻报道中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不平衡现状分析 (6) (一)新闻报道中知情权侵犯了隐私权 (6) (二)新闻报道中政府工作人员隐私权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 (8) 三、新闻报道中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平衡的措施 (11) (一)新闻报道中知情权侵犯了隐私权如何平衡 (12) 1、适当的限制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侵犯行为 (12) 2、要保护公众人物子女及亲属的隐私权利不受侵害. 12 (二)新闻报道中政府工作人员隐私权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如何平衡 (13) 1、合理的满足公众知情权 (13) 2、要对知情权进行保障,最重要的要对其予以法治保障 (13) 四、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角度

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角度 新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一个新闻事件,记者站在 什么立场、什么角度去寻找和选择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影响着新闻事实的表现,其新闻价值也会相距甚远。好的新闻角度不仅能使受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易于接受新闻,更能大大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反之,新闻报道简单化等现象则极有可能发生。 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应该选取怎样的主题、选用哪些材料、采用何种结构报道新闻事件,关键是要把握好新闻的主题角度、新闻的选材角度和新闻的表现角度这三要素。 新闻的主题角度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不可轻视 的重要环节。选择新闻的主题角度应把握好以下两方面:报纸被称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要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因此,新闻的主题角度也就必须紧扣党和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新闻报道的主题角度。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新闻信息流通的终端接受者;媒体不懈努力希望得到的是受众的注意力,所以媒体要想与受众建立一个有效的传播体系,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指导性和引导性,而且必须具有针对性。现在新闻界有一

个说法,人们的注意力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有人把媒体的竞争称为眼球争夺战,而新闻媒体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面向受众。受众关心的、有利害关系的和能引起共鸣的,新闻报道就必须针对这些做出选择,确定主题。 在具体的采访写作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把受众放在首要位置,写受众想看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新闻素材进行堆砌。 新闻主题决定了新闻素材的选取,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就需要与之相应的素材作支撑。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素材,因此报道的主题一旦确定,新闻素材就必须围绕主题作出选择,凡是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的材料一定要抓住不放,凡是与新闻主题无关的材料则坚决割舍,一切素材都为表现主题服务。 新闻的表现角度,指记者对同一主题、同一材料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新闻效果。语言怎样表达、结构如何安排、怎样构思新颖,都是表现角度涉及的范畴,它们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能否成功地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在主题突出、素材充分的基础上,巧妙的安排素材和新颖的构思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新闻作品;反之则可能导致报道的 一般化等情况。因此,新闻报道的成功离不开好的主题角度和选材角度,但表现角度也是不容忽视的。 新闻贵在“新”,无论是新闻的主题角度、选材角度还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一般读新闻报道的习惯是:通篇浏览标题,优中选优,不留死角,仔细阅读。1、自主性。新闻界自主选择报道或者揭露目标,自主进行调查活动。不是依赖当局发表的材料写报道,而是记者亲自进行调查,逼近真相。也不是像独家新闻那样只依靠单个的材料,而是通过彻底的调查采访,揭示事件的整体的情况。2、新闻性。目标的选择是当前读者最关心的问题。3、科学性。它的威力与魅力建立在扎扎实实、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上。4、费时、费力、篇幅长、分量重的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新闻报道的含义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 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新闻是在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反映之后形成的观念性的信息,是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 新闻报道的特点用事实说话。 新闻报道的分类 1.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2.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 3.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4.按照新闻的题材来分,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 5.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 1.概括事实 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概括,这不仅因为要用语言传达客观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来龙去脉,还因为新闻一般要求精炼、简明。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要立足全局,抓住特征,正确反映整体。 2.精选事例 在报道中,结合对事实的概括报道,选择一定的具体事例,既能提示新闻报道的主体,又能使报道生动感人,这些事例不应随便选,而应具有典型性、具有鲜明个性、能够说明问题、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再现场景 再现场景就是将新闻事实的现场情况逼真地描写出来,产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从而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对比衬托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对比性材料能够更明确地表达记者要说的话,比如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突出新闻事实的变动程序等。 新闻报道要具有真实性

新闻角度的魅力

新闻角度的魅力-新闻学 新闻角度的魅力 陶克强 清人张潮说过: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这是因为,文章出于人工创作,山水则为天工造化。何处为山,何处为水,何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何处是蜿蜒连绵的伏脉,何处为涓涓细流,何处为汪洋大海,布局巧妙,景色宜人,正似上天的神来之笔。而被喻为“案头之山水”之“文章”,也能安排有序、新巧、独特、宜人,正最佳角度所释放出的神奇魅力。 角度选择得好,就能获得较好审美效果。“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何以会有如此绝妙效果?这是因为:楼上看山,看得高;城头看雪,极目远望,一片白茫茫;灯前看月,灯光与月光相映成趣;舟中看霞光,水天一色,水映霞光,更见迷离,平添几分朦胧之美。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欣赏自然景色,需要找准一个最佳角度。也就是说,你能找准一个最佳角度,就能看到绝美的风景:反之,则只看到人人眼里有的“平常之景”。这与新闻要找到最佳表现视角十分相似。 最佳视角是出佳作精品之关键 “一树梅花万首诗”。新闻事实往往是多面体的,有多个侧面、多个观察点、集合点和切人点。只有真正找到最佳表现角度,才能够把新闻事实的最大价值挖掘出来。 之所以要选取角度,这是因为一篇报道,文字有限,不可能将大干世界全

“装”进去,必须有所取舍,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而找准了最佳角度,就能够把该“装”的一切 “装”进去,把不该“装”的一切“筛”出去。 这里以第2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八卦话题“打败”抗日老兵》为例,一个描写中国远征军的电视剧发布会,竟然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92岁的中国远征军老战士被媒体晾在一边,留下蹒跚步出会场的孤独背影,甚至没有人上去搀扶一把,扮演远征军的演员却被娱记们簇拥着大谈私生活。冷静观察现场发生这一切的另外两位记者,以意味深长的细节和对比强烈的事实,反映了电视剧《滇西1944》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这一真实情景。而此文最让人警醒的一段话是:眼看着娱记们将探求明星私生活作为“己任”乐此不疲,而民族历史中真正有价值的片段却只能从背影里看到,这是何等悲哀。这篇最佳视角表达的通讯既有立场又有深度,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刊登后便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同样一件新闻事实,由于选择的角度不同,因而写出来的作品“高下立见”。比如.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 当地四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第一家媒体从《50万元奖给“杂交水稻之父”》视角切入;第二家媒体从《湖南50万元奖励袁隆平》视角着手;第三家媒体从《省长三祝袁隆平》视角聚焦;第四家媒体从《袁院士,请您坐中间》视角突破。 谁抓取的角度最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晓。第一家与第二家强调的是“50万元的奖励”。重奖科学家当然可以作为报道的价值依据,但这样的报道

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应把握的原则

浅谈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应把握的原则 □刘立红 【摘要】隐性采访具有真实可信、方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广泛被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所采用。但是,隐性采访在带来种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界及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的不利影响。降低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采访;要有正确的出发点;报道的内容要客观真实;报道要适度、人性化。 【关键词】电视新闻;隐性采访;新闻媒体 【作者简介】刘立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 电视新闻的记者们常常使用非正常拍摄方式———“偷拍”来揭露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法行为,比如:在牛奶里加三聚氰胺,在普通陶土里加化学原料变紫砂,从地沟油提取食用油,个别公职人员利用权力寻租等等。这些奸商,贪污腐败分子和黑社会分子原以为无人知晓的违法行为,却被记者们的“偷拍”暴露无遗,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历打击。但隐性采访如若运用不好,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反而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要想使隐性采访发挥其特有的优势,达到积极的传播效果,就需要新闻记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把握好“度”,用好这把舆论监督的“双刃剑”。 一、隐性采访的弊端 负面新闻报道往往会对某些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伤害,这种情况在隐匿采访中尤其突出。滥用隐匿采访方式,造成的后果是让传播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新闻当事人对媒体、记者产生不信任感,提防、排斥记者;记者就不得不更多地采用隐匿采访方式,之后招致更多的不信任和敌意。 (一)容易因侵权而被诉至法庭。公民具有知情权,同样,公民有知道自己被采访的权利也属于知情权的范畴,而电视新闻中的隐性采访都是在未经采访对象同意的情况下采集的新闻。虽说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舆论监督权和个人知情权相比较,孰轻孰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采访行为在事实上确实侵犯了被采访人知道自己正在被采访的权利。不少报道均因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而被送上法庭,所以要求记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要把握好“度”,大至系列报道小到偷拍偷录均要尽量规避公民的“隐私”雷区,尤其是对涉及公民隐私内容的隐性采访更要慎之又慎。 三、解决主持人从业与培养之间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广播电视机制问题的对策。首先要增强传播责任感与使命感。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领头军,更需要体现大众文化。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除了报道国家政治的活动情况外,还要反映百姓的愿望、要求、社会理想、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等众多文化层面的东西。所有传媒机制和主持人必须强化传播责任感,才能更好地为意识形态服务,才能引导受众欣赏的角度。其次是要提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新闻、社教、访谈还是综艺类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所以作为广播电视与主持人,一方面要做到满足于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做到传播民族文化,使观众们能通过节目获得更多知识。第三是进行机制改革与创新,健全激励制度。在节目品味提升、质量上升的过程中,需要作出努力的不只有主持人,作为电视机制同样需要改进。第一,改进用人制度,不拘一格用人才。电视机制领域需要大量的主持人,除了依靠院校培养外,还可以以各种形式的招聘、选拔广纳人才。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鼓励台内其他有条件的从业人员积极投身到主持中来。定期对主持人进行培训、深造,拓宽主持人的眼光,丰富主持人的视野,增强主持人的素养。 (二)解决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教育教学的问题。一是在师资方面,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体系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充实学校的教师队伍,培养、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在每个学期都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若干次跨领域,跨专业讲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增长见识。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硬件设施。如录音室、演播厅、多媒体教室、形体房、资料室等。二是在教学方面,除了每周的专业课安排外,还应该设有增加学生文化素养,拓展学生知识面,语言水平的课程。组织学生看新的时事政治,了解时事要闻,不与社会脱节。组织活动,让同学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组织在校外实习参观,在电台或电视台建立实习基地进行实践。社团活动也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主持人比赛、辩论赛,这些都对主持人的知识、能力、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当今的形势是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存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样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有挑战就会有竞争,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我能力与修养与社会相适应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电视传媒产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观众带来更多更好更优质的电视节目。 · 121 ·

把握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平衡

把握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平衡 赵利 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看似对立的,其实是统一存在的。立场纯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而光有立场,脱离客观事实的也不是新闻。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记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人们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现倾向性,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随心所欲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 一、事实是新闻的第一特性,应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常有新闻媒介强调新闻报道要保持客观性,让受众通过了解新闻事实,自己分析判断其中所传递的信息,然后形成自我的意见。这里的客观性是指对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如实报道。它是新闻报道中所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客观。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强调以新闻的报道方式、写作手法客观地凸显事实,而不随意加以主观解释。 可以说,追求新闻的客观性是古今中外报人追求的一贯目标。早在1903年,著名的《时务报》主笔梁启超提出了“报之以客观”的主张。尽管资产阶级报人的这些保持新闻客观性的主张还很肤浅,甚至还有不正确的地方———比如他们认为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就是客观。但是,他们毕竟认识到了客观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 可以说,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特性,是新闻的生命。没有事实就构不成新闻。那么新闻是否仅仅是记述事实呢?只是纯客观地报道新闻吗?在新闻中只报道事实,几乎不表达记者的任何观点,西方新闻界称这种报道为“纯新闻”。它在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备受推崇,西方新闻界否认他们的报道具有倾向性。其实,纯粹的客观报道是不存在的,记者对报道对象的选择、叙述过程其实就是主体在对客体产生影响。为什么要报道这个事实?报道它什么?怎样报道?这些选择本身已经反映出记者强烈的意图和目的。 1973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教授梅耶出版了《精确性报道》一书。首次阐释了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另一种新闻报道方法———精确性报道。书中指出:“过去传统的采写手法只一味报道那些瞬息即逝的、耸人听闻的事件,不会在历史、政法和经济社会的广角镜下分析材料,看出潜在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他提倡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到新闻实践中,以问题为对象,用数据来说话,从历史、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新闻事实,提示事件真相,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与客观性相对,倾向性是新闻传播中的必然 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个与客观性相对立的十分重要的特性———倾向性。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即在政治上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思想上赞成什么,排斥什么。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则表现得含蓄而隐晦。我们说,倾向性是新闻传播中的必然现象。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在业界得到高度的重视并引起热议。平民化以其内容的实用性,广泛性和充满人情味的特点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必然方向。从报纸(日报、晚报、党报)这种媒介出发,分析现有报纸中新闻报道的情况,提出不足之处以及认识的误区,进而分析出平民化视角运用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平民视角;现状;人文情怀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的含义是: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普通老百姓;在新闻报道内容上,坚持平民立场;关注同普通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新闻报道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为民代言;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应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弘扬朴素的人性之美;在实践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喜怒哀乐,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一、“平民视角”出现的原因 (一)时代转换的大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亦是如此,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介之间竞争激烈,为了迎接挑战,适应受众的需要,新闻报道也由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而“平民视角”是这一转变的进一步发展。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以人为本”的“人”的概念是相对于“物”,“神”,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而“本”这个概念,在这里是事物的“根本”的“本”。提出以人文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源。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想“以人为本”不是四个字那么简单,只有理解深层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区贯彻它。 “以人为本”思想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必然要求从人,我们可以理解为民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