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技术)吨除盐水和吨软水系统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工艺技术)吨除盐水和吨软水系统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工艺技术)吨除盐水和吨软水系统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工艺技术)吨除盐水和吨软水系统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工艺技术)吨除盐水和吨软水系统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引用标准 (1)

4 系统概述 (1)

5 工艺流程图 (1)

6 简介主要单元设备作用 (2)

7 主要设备工艺原理及参数 (5)

8 反渗透系统加药工艺 (14)

9 反渗透系统 (16)

10 全自动软化水系统 (21)

11 水处理系统水质控制标准及监测周期 (24)

12 140吨除盐水和130吨软水工艺设备明细 (25)

13 外排废水的标准 (31)

140吨除盐水和130吨软水系统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目的

本规程为新疆昆玉发电厂140吨除盐水和130吨软水系统设备运行的工艺技术调整而制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疆昆玉发电厂140吨除盐水和130吨软水系统设备的工艺操作。

3 引用标准

JB/T2932-1999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DL/T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GB/T19249-2003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4 系统概述

140吨除盐水系统给水水源为地下水,预处理工艺采用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预脱盐采用反渗透系统,精处理采用混床处理装置,配套酸碱再生系统及相应的加药装置辅助设施。

130吨软化水系统给水水源为地下水,与除盐水系统共用同一套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预处理,后级采用一级钠床及再生自动控制系统。

5 工艺流程图

5.1 140吨除盐水和130吨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140吨除盐水和130吨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图

5.2 附属工艺系统

化学加药系统,包括:

混凝剂添加系统阻垢剂添加系统

反洗、清洗系统,包括:

过滤器反洗系统 RO化学清洗系统

酸碱再生系统,包括:

酸碱贮槽系统酸碱计量箱系统

软化水再生系统,包括:

NaCl溶液箱系统再生液计量系统

6 简介主要单元设备作用

原水注意事项:①在水量和水压方面观察其稳定性;

②每3个月对原水主要指标进行检测。

6.1 原水箱

作用:①缓冲和调节多介质滤器正常工作;

②避免水压波动对系统的影响。

6.2 原水泵

作用:给多介质滤器提供正常工作压力和反洗压力。

6.3絮凝剂加药装置

作用:向原水中添加絮凝剂,使水中微小悬浮物、胶体等凝聚成较大颗粒团,便于多介质滤器去除。

6.4 多介质滤器

多介质滤器是一种压力式过滤器,它利用过滤器内所填充的精制石英砂及无烟煤滤料,当原水自上而下流经滤料层时,水中的悬浮物、杂质和颗粒物被除去,而使水的浑浊度降低。

6.5 活性炭滤器

活性炭滤器是一种压力式过滤器,经多介质滤器初步净化的水,自上而下流经活性炭料层时,水中的余氯、有机物、胶体硅、异味及部分重金属被活性炭吸附,从而达到原水的净化。

6.6 阻垢剂加药装置

作用:向进水中添加阻垢剂,以减少膜浓水侧因浓缩而结垢,从而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6.7 保安滤器

作用:防止预处理装置在工作或反冲洗时的微粒泄漏,进入反渗透装置中,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6.8 RO高压泵

作用:给反渗透装置提供正常工作压力。

6.9 反渗透装置

若用一张只能通过水而不能通过溶质的半透膜,将海水和纯水隔开,就会发现纯水侧的水将透过半透膜而进入海水侧,这一过程称之为自然渗

透过程,如果在海水侧施加一个比渗透压力大得多的压力,此时正常的自然渗透过程被逆转,海水侧的纯水将透过半透膜而进入纯水侧,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反渗透过程。

反渗透装置就是利用上述原理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反渗透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高新技术产品,是本系统装置中最关键设备,它不仅能连续除去水中大部分钙、镁、硫酸根等无机离子,还能除去水中绝大部分的有机物、细菌、热源病毒和微粒等。

6.10脱气塔

脱气塔是一种气液交换装置,它利用塔内所填充的多面空心球,水和气流经空心球表面时,进行气液交换,从而脱除水中的二氧化碳,提高后序除盐设备的效率。

6.11中间水箱

作用:在系统中起储存和缓冲作用,平衡进水和出水,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6.12 混床增压泵

作用:能稳定可靠地向阴阳离子交换混合床供水。

6.13 混床装置

混床是利用混床内的阴阳树脂,当RO产水由上而下流经混合树脂层时,水中的阳离子被阳树脂的氢离子所取代,水中的阴离子被阴树脂的氢氧离子所取代进入水中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组成水分子(H2O)。

6.14 树脂捕捉器

作用:防止混床泄露的树脂进入除盐水箱。

6.15 氨加药装置

作用:调节从混床出来产水的PH值。

6.16清洗装置

作用:①对反渗透膜进行化学清洗;

②提高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和高效的处理性能。

6.17 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

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同时供水,交替再生,时间流量双控制型。盐箱内盐液采用喷射器方式进盐再生方式。

作用: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满足车间用水要求。

7 主要设备工艺原理及参数

7.1多介质过滤器

7.1.1工艺原理: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石英砂、无烟煤两种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属于普通快滤设备。含有悬浮物颗粒的水在管道中与絮凝剂、助凝剂充分混合,使水中形成胶体颗粒的双电层被压缩。当胶体颗粒流过多介质过滤器的滤料层时,滤料缝隙对悬浮物起筛滤作用使悬浮物易于截留在滤料表面。当在滤料表层截留了一定量的污物形成滤膜,随时间推移过滤器的前后压差将会很快升高,直至失效。此时需要利用逆向水流反洗滤料,使过滤器内石英砂及无烟煤层悬浮松动,从而使粘附于石英砂及无烟煤表面的截留物剥离并被水流带走,恢复过滤功能。本工程中使用的双层滤料是在过滤层上部放置较轻的大颗粒无烟煤,下部为大比重的小颗粒石英砂,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整个滤层的效率、提高截污能力。

7.1.2 多介质过滤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

7.2 活性碳过滤器

7.2.1工艺原理:活性碳过滤器主要是利用粒状活性碳的吸附机理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还可以去除胶体渣、铁化物、悬浮物,降低色度、浊度,保证后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活性碳过滤器应保证出水余氯≤0.1ppm,SDI≤4

7.2.2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表2 活性炭过滤器

7.3板式换热器

7.3.1工艺原理:

由于原水在冬天时水温会很低,设计一套加温装置可以避免反渗透系统因水温过低而达不到设计出力。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广泛的用在水处理系统中的成熟的工艺设备。它是通过热蒸汽和来水在板式换热器内部换热片上的热交换,来提高水温。

7.3.2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

表3 板式换热器

7.3.3注意事项:

观察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压差,如果较刚投运时增加很大,需要进行内部的清洗,请及时与厂家联系清洗配方。

板式换热器长时间不用时,需要关闭蒸汽阀。

检修蒸汽调节阀时,可以使用蒸汽旁路阀,但要密切注意出水温度的变化。严禁出水水温超过 30℃。

7.4保安过滤器

5μ保安过滤器设置在RO本体之前,目的是防止水中的大颗粒物进入反渗透膜,损坏反渗透膜,确保 RO 的正常运行。保安过滤器是立式柱状设备,内装40英寸的均孔、PP喷熔滤芯,过滤精度为5μm。

7.4.1工艺原理:

保安过滤器属于精密过滤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PP滤芯5μm的孔隙进行机械过滤。水中残存的微量悬浮颗粒、胶体、微生物等,被截留或吸附在滤芯表面和孔隙中。随着制水时间的增长,滤芯因截留物的污染,运行阻力逐渐上升,当运行至进出口水压差达 0.05MPa 以上时,更换滤芯。

保安过滤器的主要优点是效率高、阻力小、便于更换。

7.4.2工艺参数:见表4

表4 保安过滤器工艺参数

保安过滤器运行一定时间后,滤芯会因截留物而堵塞,致使其进水和

出水的压力差值增大,当压力差值增加0.05MPa时(或由调试结果来定),就应及时更换滤芯,否则将会影响反渗透装置的稳定运行。

7.5反渗透膜组(RO)

7.5.1工艺原理:

RO是利用半透膜透水不透盐的特性,去除水中的各种盐份。在 RO 的原水侧加压,使原水中的一部分纯水沿与膜垂直的方向透过膜,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在膜表面浓缩,剩余部分原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浓缩的物质带走。透过水中仅残余少量盐份,收集利用透过水,即达到了脱盐的目的。膜元件的水通量越大,回收率越高则其膜表面浓缩的程度越高,由于浓缩作用,膜表面的物质浓度与主体水流中物质浓度不同,产生浓差极化现象。浓差极化会使膜表面盐的浓度增大,膜的渗透压增大,盐的透过率也增大,为提高给水的压力而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7.5.2膜的污染:

膜的污染由微溶盐结晶、胶体物质、微生物和细菌滋生等原因而引起。膜表面上的浓差极化现象造成膜面的盐类浓度大于主体水流中的浓度,过大的盐浓度造成微溶盐结晶沉淀在膜表面;胶体物质的扩散系数较盐类小得多,在膜表面浓聚的胶体物质不及扩散而沉积,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和细菌会以有机物胶体为养分,在膜表面滋生,滋生的菌斑会严重影响膜的性能,造成难以恢复的膜性能下降。

RO 系统的运行中应控制好膜通量、膜元件的回收率。因为膜通量和回收率过高可能造成膜的污染速度过高和需要频繁的化学清洗。

7.5.3反渗透膜进水要求:见表5

表5 反渗透膜进水要求

7.5.4反渗透装置性能参数:见表6

表6 反渗透装置性能参数

7.5.5 反渗透系统运行要点:

●周围环境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C,最高不得高于38?C。当温度高于35?C

时,应加强通风措施。

●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75%。较低的系统回收率易于防止结垢和膜污染。

●控制盐的透过量:盐透过量与膜两侧的浓度差和温度有关。因此应控制

系统回收率在75%左右,水温保持在20-25℃左右,最高不得大于30℃。

●正常运行中在RO出水量下降10%以上、压降增加15%以上、脱盐率明显

下降等情况下,需要对系统进行化学清洗。为了保证系统长时间的安全运行,做好预处理的运行规范,尽量保持RO半年至一年清洗一次。清洗时最好分段清洗,清洗方向与运行的方向相同,不允许反向清洗,以免发生膜卷伸出而损坏膜元件。

●调试过程中要求进水压力不得大于1.8MPa,且只限于对装置进行耐压实

验。

●操作压力控制:应在满足产水量与水质的前提下,尽量取低的压力值。

●排放量控制:由于水温、操作压力等因素的变化,使装置的产水量也发

生相应的变化,这时应对排放量进行调整。

●装置不得长时间停运,每天至少运行1小时。

●RO装置每次开机都应在进水压力小于0.5MPa条件下冲洗3-5分钟。

7.6脱碳器装置

包括一台Φ1800脱碳器和一个100m3的中间水池,脱碳器装在中间水箱上面,反渗透产水自上而下经脱碳器流入中间水池。

7.6.1工艺原理:由于反渗透产水为酸性,含有大量的CO

2

,如果不对其进行脱除会给后面混床增加很多负担。

该脱碳器是一种技术成熟鼓风式除碳器。它在设备本体中装入多心球填料,引水至填料层上部,使它通过填料层时形成许多小股水流或水滴。空气通过鼓风机自填料层下部鼓入,与下淋的水接触后,自上部逸出。这样,

水中的游离CO

2同空气中的CO

2

相接触,虽然达不倒平衡状态,但通常能降

到5ppm以下。

主要技术参数:见表6

表6 脱碳器

7.7混合离子交换器(混床)

7.7.1工艺原理:

所谓混床就是将阴、阳树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装在同一个交换器中,水通过混床就能完成许多级阴、阳离子交换过程,经H离子交换所产生的H+和经OH离子交换所产生的OH-都不会累积起来,而是马上互相中和生成H2O,这就使交换反应进行得十分彻底,出水水质很好。

混床应保证出水电导率≤0.2μs/cm,二氧化硅≤0.2μg/l,硬度≈0。

整套混床装置包括两台混床及一套酸碱再生系统,酸碱再生系统包括

一台酸贮槽、一台碱贮槽、酸碱计量泵及两个树脂捕捉器等。

7.7.2主要技术参数:见表7

表7 混合离子交换器技术参数

7.7.3 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再生工艺

7.7.3.1 再生工艺参数

a) 确定工艺参数:

1) 再生液流速V 4~6m/h 一般取5m/h;

2) 进再生液时间T 30min~60min 一般取45min;

3) 再生液浓度C再 3%~6% 一般取3%;

4) 再生剂:混床用浓度为36%的盐酸、氢氧化钠或固体氢氧化钠

配制成36%的溶液;钠床用26%浓度的氯化钠饱和溶液。

b)确定再生液流量Q再、再生剂流量Q药、稀释水流量Q水:

1) 再生液流量=再生液流速×交换柱截面积

Q再=V×S=3.14/4×D2V (D为柱体直径,单位:米);

2) 再生剂流量Q药精确计算复杂,当再生液流速V=5m/h时,再

生液浓度C再=4%,再生剂浓度C药=36%时,可按下述近似公

式计算:Q药=1/9Q再;

3) 稀释水流量Q水=Q再—Q药。

7.7.3.2 混合离子交换器再生

7.7.3.2.1 混合离子交换器再生前的准备、检查

1)当混床出水含SiO2>20μg/L或电导率>0.2μs/cm时,必须将其停下来进行再生。

2)检查酸、碱计量箱中的液位是否正常,若无酸、碱或液位低应打开顶部进酸、碱阀,及高位酸、碱槽出口阀,将酸、碱计量箱内打满3)检查中间水箱,除盐水箱液位是否较高,若液位较低则应待水位较高后,再进行再生操作。

4)检查再生泵、中间水泵、喷射器完好。

7.7.3.2.2 混合离子交换器的逆流再生操作

a) 反洗分层操作

1)反洗的目的使阴、阳树脂分开,以便再生。

2)开启反洗进水阀,排气阀,当排气阀溢水时开启反洗排水阀,关闭排气阀,调节反洗进水阀开度,调整流量为45m3/h(具体根据树脂层膨胀高度确定反洗强度,当树脂层高达上视镜时为反洗最大流量,使树脂松动的高度不超过上部监视孔的1/2,以免树脂跑出),反洗分层时间大约5分钟。

3)树脂分层后,关闭所有进出水阀门,打开排气阀,静止5分钟,使悬浮的交换剂沉降,同时在中排视镜可看到明显的阴阳树脂分界;观察树脂分层情况,阳阴树脂应明显分开,若不明显要重新反洗。

b) 放水操作

打开排气阀、放水阀使交换器内水位放至树脂层上部约l00mm或第二个视目镜的2/3处,关空气阀。

c) 进酸碱(HCl、NaOH)操作

中排处于开启状态,打开交换器的进酸阀、进碱阀,开酸、碱喷射器的进水阀,启动再生泵,打开再生泵的出口阀,调整其开度,流量控制在9-15m3/h,待流量稳定打开酸、碱计量箱的出口阀,调整其开度控制酸、碱再生液浓度约3~5%,再生液流速3~6m/h,再生时间45min左右,并用中

排控制使交换器内水位维持在树脂层上部约l00mm。取废液化验酸浓度2~4%(PH约为1)、碱浓度2~3%(PH约为14)为止。

d) 逆流冲洗(置换)操作

当酸碱进完后,立即关闭酸、碱计量箱的出口阀,喷射器仍维持原流量用除盐水冲洗,冲洗至中排出水接近中性时,关闭再生泵的出口阀,停再生泵,关闭喷射器的进水阀,交换器再生液进口阀,最后关闭中排阀停止冲洗。

e) 混脂操作

1)开空气阀,反洗进水阀,再打开压缩空气进气阀,压缩空气压力为1-1.5kg/cm2,压缩空气量为2.5-3.0米3/米2.分,注意交换器内树脂和水位情况,床内压力应不大于0.05MPa。

2) 当交换器内树脂和水位上升至上部监视孔时,应立即关闭反洗进水阀,继续混脂约2~5min,同时监视上部树脂的情况。

3)树脂混合均匀后,关闭空气进气阀,立即开正洗进水阀、正洗排水阀迫使树脂尽快下沉、静止,然后关闭正洗排水阀,进水阀,看树脂的混合情况,若不理想重新混脂。

f) 正洗操作

1)打开进水阀、空气阀,开阴阳床进出水阀,开中间水泵,当空气阀连续溢水时开底部排放阀,关空气阀,用阴床出水以30~60m/h的流速进行正洗,混床正洗至电导率不大于0.2μs/cm,SiO2不大于20μg/L时,即为正洗合格。

2)关闭混床进水阀、正洗排放阀、空气阀,混床再生完毕备用。

7.7.3.3 混床再生时注意事项

a)反洗时注意上部监视孔,树脂松动情况,在反洗排水阀处取样观察有无有效树脂跑出,据此来调节反洗流量。

b)反洗时注意树脂有无抱团、结块、分层不明显的现象,若有应由上部进碱阀进少量碱液,当正洗排水阀出碱沫时,停止进碱浸泡10~20min,使阴、阳树脂密度差增大,便于分层,然后正洗至出水PH为8.0左右,接

着进行反洗。

c)再生过程中,注意控制好再生液的浓度、流速、再生时间,再生过程中不允许空气进入以免影响再生效果。

d)置换完毕后,应先停再生泵,再关闭喷射器进水阀、交换器的再生液进口阀。

e)混脂时,开启反洗进水阀再打开空气入口阀,以免床内水位太低干混树脂,同时应防止树脂跑出。

f)混脂停止后,应立即打开正洗排水阀,迅速排水,然后立即进行正洗,以免树脂重新分层。

g)混床长期停运时,必须经常冲洗,操作同正洗。夏季不得超过三天,冬季不得超过五天,每次时间20~40min。

h)混床运行、再生阀门状态,见表8。

8 反渗透系统加药工艺

8.1 絮凝剂的配制与加药

8.1.1 絮凝剂的加药目的

水中投加PAC絮凝剂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凝聚水中胶体、有机物,使

水中较小的或难以凝聚的胶体,有机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提高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效果。

8.1.2 絮凝剂溶液的配制:

8.1.2.1打开计量箱进水入口阀,计量箱内注满除盐水(或滤后水),将PAC 按一定比例投加,溶入计量箱内。

8.1.2.2 PAC的配比浓度控制在1-5%。

8.1.2.2.1 PAC絮凝剂的配比:(一般市购的PAC溶液浓度为95%)

PAC溶液的配比及注入量:(按95t/h单套计)

进水量为95m3/h,PAC的投加量为1.5PPm。

则PAC的投加量为:1.5×95=142.5g/h(按100%纯度计)

配制PAC溶液的浓度为10%,药液配制箱有效容积为:120L

则每次投配的药剂量为:0.12×10%×1000÷95%=12.6Kg

8.2.2.2 PAC溶液的注入量(计量泵流量):

因PAC的投加量为142.5g/h,配比浓度为10%

则计量泵的投加量:

PAC溶液的注入量:142.5÷95%÷10%÷1000=1.5L/h

8.1.2.3 凝聚剂溶液的投加操作:

8.1.2.3.1打开计量箱出口阀门,加药计量泵入口阀门。

8.1.2.3.2启动加药计量泵,通过计量泵0-100%的输出流量范围来调整计量泵的加药量,按所需剂量向管道内投加.

8.1.2.3.3加药计量泵停泵时,首先停止加药计量泵,再关出入口阀门.

8.1.2.3.4严禁采用关小计量泵出口阀的开度来阀整加药量。

8.1.2.4注意事项:

PAC絮凝剂(固体)应保存在避光干燥阴凉处。

8.2 RO阻垢剂的配制与加入:

a) 名称:PTP-0100;

b) 配制浓度:10%(有效溶液);

c) 加药量的调节:PTP-100的加药剂量是由美国清力公司提供的专用

加药软件,根据水质全分析报告计算确定,加入量为3mg/L~5mg/L

(有关计量泵的使用详见计量泵的说明书)。

9 反渗透系统

9.1 反渗透组件

反渗透(RO)装置由保安过滤器、高压泵、膜元件、PLC微机控制柜及清洗装置等组成。选用的膜元件为美国海德能公司PROC10型低压膜,适用于苦咸水的淡化,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卷式RO膜元件。该种膜元件具有结构紧凑,产水量大,脱盐率高(>99%)、操作压力低、耐细菌侵蚀性好、适用的PH范围广泛等特点。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COD、TOC、胶体和热源等。影响RO膜性能的因素有操作压力、温度、进水含盐量、产水回收率、系统PH值。

9.2 影响RO系统性能的主要操作因素

RO系统能否长期稳定地运行,除了预处理的针对性、组件性能的稳定性、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之外,还取决于运行管理的科学性。

9.2.1 进水的污染指数(SDI)

SDI是反映水中胶体含量的一种具有实用意义的量度,SDI不合格导致膜的频繁清洗,影响膜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不同结构的膜组件对FI有不同的要求,复合膜要求进水的SDI≤4或浊度≤1度。

9.2.2 余氯

复合膜对余氯要求很高,要求小于0.05mg/l,否则会引起复合膜不可挽救的损害;在管道、设备清洗和清洗液贮存,应绝对小心,不能使RO膜元件进水中残留微量的余氯。如对进水怀疑有余氯存在,必须进行化学检验以保证进水不含余氯。

9.2.3 进水温度

水温提高产水量增加,脱盐率降低,水温下降产水量减小,脱盐率增高,综合考虑,最佳温度为20-25℃,最高操作温度不能大于40℃。

9.2.4 操作压力

提高压力对脱盐率和产水量均提高,但压力太高会使膜加剧压密,尤其在较高温度下操作。低压复合膜最佳操作压力为1.0-1.5MPa。

9.2.5 流量

产水量小于正常值时是膜受到污染的信号之一,表明装置需要清洗。浓水排放是由装置回收率要求而定,降低浓水排放量会降低RO膜装置产水量(尤其是含盐量较高的水源)和脱盐率,这是因为浓水排放量低往往加剧浓差极化,使RO装置上述性能急剧下降,甚至使装置无法正常运行。不同型号组件的装置规定最低浓水排放量,这一极限流量随操作温度而异。

9.2.6 注意事项

a.在膜元件运行期间,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关闭透过液上的阀门,其中包括系统的预启动,常规操作,冲洗,化学清洗,尤其是系统停机(包括突然断电等非正常停机)等过程。在上述运行过程中,关闭透过液管道上的阀门,将会在膜系统内透过液侧产生背压,导致膜元件不可恢复的损坏(尤其是造在末端膜元件的膜片之间的粘接处出现破裂),引起系统透盐率的增加。(系统在清洗后停用期间,可以关闭透过液管线上的阀门,以隔绝空气,保证系统的清洁和抑制细菌的生产繁殖,在系统重新启动前应将透过液(淡水)和浓缩液(浓水)管道上的阀门充分打开。

b. 膜元件间的O型圈和浓水密封圈的润滑,任何时候不允许使用石油类(如化学溶剂、凡士林、润滑油及润滑油脂等)的润滑剂用于润滑O型圈、连接管、接头密封圈及浓水密封圈。

9.3 RO装置的停运保护

9.3.1 短期停运

停运5-30天,一般称为短期停运,在此期间可采用下列保护措施:

a、用低压冲洗方法来冲洗装置。

b、也可采用运行条件下运行1-2小时;

c、每2天重复上述操作一次,夏天每天重复上述操作一次。

9.3.2 长期停运

停运一个月以上,一般称为长期停运,可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板坯连铸机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QJ/SG 福建三钢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J/SG 250×1600直弧型板坯连铸机 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发布实施 福建三钢集团公司发布

福建三钢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250×1600直弧型板坯连铸机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QJ/SG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内容:本标准规定了钢松25031600直弧型板坯连铸机设备的“三大规程”即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 1.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钢松25031600直弧型板坯连铸机设备的“三大规程”即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 2 钢松25031600直弧型板坯连铸机设备的“三大规程”通则 2.1 设备操作、维护和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维护规程和检修规程。 2.2 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交班人必须向接班人详细介绍上班设备的运行动态。(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设备缺陷的变化和发展,运转部分温度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2.3 要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停送电必须持有停送电牌,停送油必须持有停送油牌;启动设备必须持有操作牌,处理设备故障或检修设备必须持有检修牌,并收回操作牌。(严禁无牌送电、送油、启停设备和检修设备) 2.4 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不得超过规程中规定或设备铭牌上标明的额定负荷(压力、温度、电流、电压、转速和其他额定值)操作。 2.5 启动设备前必须对设备的转动部位、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润滑情况、水、风、气等管路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启动,启动前必须发出开动设备的警铃。 2.6 设备运转过程中,要定时、定人、定点对关键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要酌情处理,重大紧急情况要紧急停机。注意上下工序机组之间的配合、衔接以及测试仪表指示数据的变化等。 2.7 在生产过程中,对发现的设备问题,操作人员要及时向调度汇报,值班维修人员要坚持按规程的要求及时排除故障,并向调度汇报故障排除情况。遇有特殊情况,对发生的设备问题无法时处理时,要及时请示主管厂长决定。 2.8 为了防止烧毁电机和其它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要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生机械设备没有按要求启动运转时必须执行紧急事故操作、查清原因。 2.9 对于通过联锁装置自动启动的设备,当发现自动启动的设备未按要求启动时,────────────────────────────2005.05.01批准2005.05.01实施

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编号:CZ-GC-05406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process technology of desulfurization post

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一)操作规程: 1通则: 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正常操作 2.1泵工单元 2.1.1单元职责 2.1.1.1根据工艺指标要求,负责煤气、循环液流量、压力、温度的操作、调节,使之符合工艺技术指标的规定。 2.1.1.2负责岗位设备的维护保养及设备环境卫生,参与循环泵等设备检修后的试车验收工作,泵类、阀门定期加油保证正常使用,经常检查仪表,发现损坏、失灵及时汇报、更换。 2.1.1.3负责调节入脱硫塔煤气温度,使之符合脱硫温度要求。 2.1.1.4及时补充催化剂,使脱硫液组分达到脱硫工艺的要求。

2.1.1.4负责开停及正常运行。 2.1.2日常操作 2.1.2.1每小时检查项目 1)泵出口压力、电机工作电流、煤气压力、换热器冷却水量。 2)泵体前后轴承温度、电机机壳温度及声音是否正常。 3)煤气温度及循环液温度。 2.1.2.2每半小时检查项目 1)事故槽、反应槽、地下槽、清液槽液位。 2)脱硫液循环量,根据硫泡沫溢流情况与中空岗位进行联系调节。 3)压滤机电流、轴承温度及下料状况。 2.1.2.3每小时检查项目 室外设备是否漏气、跑液,有不正常情况加强巡回检查。 2.1.2.4运转班每逢白班,对煤气管道排液管进行清扫,包括捕雾器出口管。 2.2硫泡沫单元

转炉操作规程

三炼钢车间转炉操作规程 (试行) 批准: 审核:

编制: 肥城石横泰顺轧钢有限责任公司一炼钢工程指挥部 二 O O六年六月六日 说明 本规程是为一炼钢车间试生产而制定的,为试用版,试用期为3个月。在此期间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积极提出意见,以便对今后规程的修改和完善提供更多的依据。 本规程由一炼钢工程指挥部负责编制,仅适用于肥城石横泰顺轧钢有限责任公司。

一、系统说明: 本操作规程主要包括转炉本体部分的主要设备的电气控制,主要设备控制系统有钢水罐车、渣罐车、转炉倾动系统、氧枪系统、活动烟罩、润滑系统、炉前档火门、炉后档火门、散装料下料系统、汽化冷却系统等。其中各种设备的操作分为机旁箱操作、转炉主控室集中操作和上位机操作,具体作用分别为: 1、机旁操作箱操作用于单体设备的调试及检修,各设备间无任何联琐。 2、转炉主控室操作分为维修、手动及自动操作。 转炉主控室维修操作用于各单体设备的启动停止操作,各设备间没有联琐; 转炉主控室手动操作用于各单体设备的启动停止操作,各设备间只有必要的安全联琐; 转炉主控室自动操作用于某一生产流程,该生产流程按一定的顺序自动地启动停止。 二、电气设备的控制及操作 1、钢水罐车 钢水罐车在集中(即炉后操作台)无连锁,可点动前进、点动后退,在操作台和现场操作箱均可手动操作,但不允许同时操作,由在机旁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切换。 2、渣罐车 钢水罐车在集中(即炉后操作台)无连锁,可点动前进、点动后退,在操作台和现场操作箱均可手动操作,但不允许同时操作,由在机旁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切换。 3、转炉倾动装置

LF精炼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一、原辅材料技术(质量)要求 1、石墨电极材质要求 1)电极直径:φ350mm或φ400mm 2)电极长度:1800mm 3)体积密度:1.74g/cm3 4)单重:301kg或393kg 5)电阻率:4.4 2、埋弧渣 1)主要理化指标 2)使用方法: a、质量要求较高的钢种应采用无渣工艺,或扒去初炼炉渣重新造精炼渣。 b、出钢过程中应向钢包内加入脱氧剂,使钢中溶解氧含量≤10ppm,TFeO<1.0%。 c、到LF工位,加精炼渣料后给电,加热熔化后再加入埋弧渣。按3—5kg/t钢(交流钢包炉)或5—8kg/t钢(直流钢包炉)加入,具体根据发泡高度确定。 d、加入埋弧渣后,要有氩气搅拌,氩气流量控制在3—5NL/min。 3、合金包芯线 1)钙铁包芯线主要理化指标(使用量0.5kg—1.0kg/t钢)

2)铝线和金属钙线等主要技术条件 3)硅钙线成份要求: 4、预熔型精炼合成渣的作用及主要理化指标 1)主要理化指标 2)使用方法: 加入量为5—7kg/t钢左右,出钢前全部加入钢包底部。也可分两次加入,先包底加入50%,剩余部份随钢流加入,LF炉视情况进行少量调整,具体加入量根据现场工艺条件决定。 二、LF炉主体设备 1、变压器及二次回路 2、电极、电极提升柱及电极臂 3、炉盖及抽气罩 4、吹氩搅拌系统 5、钢包及钢包运输车 6、渣料、合金加入及称量系统

三、LF炉工艺流程 80吨顶底转炉挡渣出钢(全程吹氩)吹氩站吹氩测温、定氧、取样喂铝线测温、定氧、取样钢包吊运到LF炉精炼站钢包车上进准备位测温预吹氩钢包入加热位加热、造渣调成份取样、测温定氧喂线、软吹氩(喂钙铁线或硅钙线)加保温剂连铸 四、白渣精炼工艺要点 1、主要化学反应 1)石墨电极与渣中氧化物反应: C+(FeO)=【Fe】+{CO} C+(MnO)=【Mn】+{CO} 上述反应不仅提高了熔渣的还原性,而且还提高合金吸收率,生成CO使LF炉内气氛更具还原性。 2)脱硫反应式为: 【FeS】+(CaO)=(CaS)+ (FeO) 脱硫能力用分配系数Ls表示: Ls=(S)%/【S】% 当溶解氧不变时,硫的分配系数随(CaO)的增大而增大,随(FeO)、(SiO2)的增加而减少。 2、白渣精炼工艺要点 1)挡渣出钢,控制吨钢水下渣量不大于5kg/t。

mm板坯连铸机工艺技术操作要求

1600板坯连铸机工艺技术 操作规程 一、连铸机基本技术参数: 1)连铸机机型:直弧形连续弯曲连续矫直板坯连铸机 2)连铸机流数:1流 3)铸坯规格: 厚度:170、210mm 宽度:700?1600mm 铸坯定尺长度:9?12m 部分短定尺:4. 8m?3. 8m 最大坯重:?31. 5t 4)铸机速度: 拉速范围:0. 2?4. 5m / min 工作拉速:0. 6?2. 2m / min 5) 基本圆弧半径:8000mm 6) 垂直段高度:2426mm 7) 弯曲区长度:1400 mm 8) 矫直区长度:3150 mm 9) 铸机长度:27259mm 10) 浇注准备时间:~55min 11) 平均连浇炉数:7?8 (15?20) 炉 12) 铸机配合年产量:102(?130)万吨 13) 出坯棍面标高:+800mm 14) 浇注平台标高:?+11330mm 15) 钢包回转台:蝶型、单臂独自升降 承载能力:max. 2x200(100) t 回转半径:4900 C4500)mm

升降行程:800mm 该回转台可以适应60t和120t钢包的生产。16)中间罐车:半门型, 载重量:?60 t 17)中间罐:矩形结构 中间罐容量:正常30t/1000mm, 溢流35t/1100mm 18)钢流控制方式:电动塞棒式;涡流液面检测 19)结晶器: 铜板材质:CuCrZr 铜板长度:900mm 足幅直径:4)100mm;宽面1对,三节式;窄面4对结晶器调宽:手动调宽 20)结晶器振动装置 形式:四连杆式振动装置 振幅:0±5mm (可调) 振频:0?200次/min 21)弯曲段(扇形0段) 幅子数量:内、外弧各15个 22)弧形扇形段 扇形段个数:5个 幅子数量:每段内、外弧各7个 23)矫直扇形段 扇形段个数:2个 馄子数量:每段内、外弧各7个 24)水平扇形段 扇形段个数:4个 幅子数量:每段内、外弧各7个

LF精炼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 F精炼炉工艺技术操 作规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LF 精炼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一、原辅材料技术(质量)要求 1.石墨电极材质要求 1)电极直径:?350mm或?400mm 2)电极长度:1800mm 3)体积密度:cm3 4)单重:301Kg或393Kg 5)电阻率: 2.埋弧渣 1)主要理化指标 2)使用方法: a.质量要求较高的钢种应采用无渣工艺,或扒去初 炼炉渣重新造精炼渣。 b.出钢过程中应向钢包内加入脱氧剂,使钢中溶解 氧含量≤10ppm,TfeO<%。 c.到LF工位,加精炼渣料后给电,加热熔化再加入 埋弧渣。按3—5Kg/t钢(直流钢包炉)加入,具 体根据发泡高度确定。 d.加入埋弧渣后,要有氩气搅拌,氩气流量控制在 3—5NL/min. 3)、合金包芯线 1)钙铁包芯线主要理化指标(使用量—t港)

2)铝线和金属钙线等主要技术条件 3)硅钙线成份要求: 4、预熔型精炼合成渣的作用及主要理化指标 1)主要理化指标 3)使用方法:加入量为5—7Kg/t钢左右,出钢前全部加入钢包底部。也可分两次加入,先包底加入50%, 剩余部分随钢流加入,LF炉视情况进行少量调整, 具体加入量根据现场工艺条件决定。 二、LF炉主体设备 1.变压器及二次回路 2.电极、电极提升 3.炉盖及抽气罩 4.吹氩搅拌系统

5.钢包及钢包运输车 6.渣料、合金加入及称量系统 三、LF炉工艺流程 80吨顶底转炉→扫渣出钢(全程吹氩)→吹氩站→吹氩测温、定氧、取样→喂铝线→测温、定氧、取样→钢包吊运到LF炉精炼站钢包车上→进准备位→测温→预吹氩钢包加热位→加热、造渣→调成份→取样、测温定氧喂线、软吹氩(喂钙铁线或硅钙线)→加保温计→连铸 四、白渣精炼工艺要点 1.主要化学反应 石墨电极与渣中氧化物反应 C+(feO)=[Fe]+{CO} C+(MnO)=[Mn]+{CO} 上述反应,不仅提高了熔渣的还原性,而且还提高合金吸 收率,生成CO使LF炉内气氛更具有还原性。 脱流反应式为: 【FeS】+【CaO】+【FeO】 脱流能力用分配系数Ls表示: Ls=(S)%【S】% 当溶解氧不变时,留得分配系数随(CaO)的增大而增大, 随【FeO】、(SiO2)的增加而减少。 2、白渣精炼工艺要点

炼钢厂连铸作业区基本工艺操作规程

炼钢厂连铸作业区基本工艺操作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规定了连铸生产准备、拉坯生产工艺、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 1.2本规程适用于连铸各规格、钢种的连铸生产。 2 中间包准备 2.1 中间包修砌 2.1.1绝热层(保温层)砌筑 2.1.1.1在砌筑前应对中间包钢壳进行检查(探伤检查,耳轴、焊口),有无变形,确保钢壳的完好性,符合砌筑及使用要求。 2.1.1.2将中间包钢壳在换衬台上定位。 2.1.1.3清理钢壳内垃圾,钢壳内外残钢渣清理干净。 2.1.1.4在钢壳内涂抹高温泥,要求厚薄均匀。 2.1.1.5平铺一层耐火纤维毡,拚接缝要用胶泥粘好。 2.1.2浇注料的准备 2.1.2.1投入搅拌机的搅拌量不应超过搅拌机定量的50%。 2.1.2.2干料加入搅拌机内,应干混1~2分钟,按重量比加入8~10%的水,继续搅拌2~3分钟,混匀成水泥浆状即可出料。 2.1.2.3搅拌好的料应尽快使用,以在15分钟内用完为宜。 2.1.3中间包永久层浇注 2.1. 3.1在浇注永久层前,将残留在包底的杂物清理干净。 2.1. 3.2在浇注前根据中间包换衬台上的水口对中装置放准水口座砖,并根据设计要求放好上、下冲击板。 2.1. 3.3先浇注包底,浇注时,用插入式振动棒捣,振动以泥料充分泛浆无大的气泡冒出为宜,然后用泥刀将表面抹平。 2.1. 3.4从浇注料中取出振动棒时,不宜过快,防止造成空洞。 2.1. 3.5浇注完中间包底,待自然干燥2小时后方可支胎具,胎具与绝热层间距为150mm。安放前胎具四周先涂上防粘油,胎具安放要求中心定位,保证浇注后包墙厚度均匀。 2.1. 3.6一次性浇注包墙,并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同时要求表面泛浆。

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连铸工通则 1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 针,坚持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以自防为主、以安全确 认为主。班前班中严禁饮酒。 2 全体职工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系 好安全帽带。 3 各岗位配备的消防器材,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统一 由岗位消防员管理。 4 车间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若有坏要及时更换。 5 各操作室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非本操作室人员不 得随意开闭各种开关。 6 严禁戴油污的手套接触氧气、煤气,严禁在燃气、

氧气、高压容器及管道等危险源附近停留或休息。 7 进入二冷室必须二人以上,作业时必须站稳;上下同时作业时,须设专人看护,指挥协调。 8 停机检修或处理机坑时,除挂牌设有明显标志外,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护。 9 连铸车间内使用的电风扇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护罩。 10 岗位生产使用的氧气、介质气、煤气、割把、烘烤器的胶带及接头必须完好,无破损、无漏气;严禁在非作业时间向大气排放氧气、介质气、煤气,并按规定装好安全阀门。 11 吊运中间包的专用吊具,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铸机的水温表、水压表、流量计及报警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板坯连铸机

连铸机基本操作规程 1、主要工艺参数: 机型:立弯式直弧型连铸机 弯曲半径:R=6.5m~18m 铸机流数:一机一流 浇注断面:150mm×650mm 流间距:1.7m 铸坯定尺:3000----9000mm 拉速范围:0.5----2.5m/min 结晶器型式:板式结晶器,水缝4mm,铜板长900mm 结晶器铜板长度:900mm 结晶器振幅:0---±4mm 振动方式:半板簧正弦振动 振动频率:0~250次/min 引锭杆型式:柔性引锭杆 送引锭杆速度:最大2m/min 中间包容量:7~8t 中间包浇注方式:浸入式水口保护浇注 2、浇注前的准备: 2.1中间包的准备 2.1.1中间包绝热保温材料,需选用涂抹保温材料 2.1.2砌制调整好的中间包必须先采用天然气小火烘烤 3.5小时后在 开浇前采用大火烘烤2小时,确保中间包内温度达1100℃ 2.1.3浇钢前的浸入式水口需要乙炔或丙烷烘烤 2.1.4浇钢前必须检查塞棒调整情况以及水口有无堵塞,有堵塞必须 及时清理 2.2结晶器及引锭设备 2.2.1检查浇钢操作箱(P3)按纽指示针是否正常 2.2.2检查结晶器内腔工作面应无渗水情况,进水总压力应在 0.6---0.8Mpa,并调整好结晶器水流量。 2.2.3检查结晶器振动是否正常 2.2.4检查结晶器保护渣的准备情况,必须使用烘烤干燥后的保护渣 2.2.5送引锭之前必须检查引锭杆是否严重变形,并应将引锭头上的 冷钢,油污清理干净 2.2.6浇钢工应检查足辊段是否有冷钢,足辊是否活动,无间距后, 方可通知送引锭 2.2.7放入结晶器内的引锭用冷料,必须事先烘烤。 2.3主控室操作准备 2.3.1 连铸开浇前30分钟,由主控工通知连铸水处理泵房送净循环 水,并作好记录 2.3.2 操作台电源指示灯亮后,检查主控室操作台的电信号指示情况 2.3.3 联系值班主任与AOD炉前做好浇铸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水、气、 电及合格钢水的供应 2.3.4浇钢工必须在送到引锭前严格检查结晶器冷却水情况和二冷段

轧钢车间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轧钢车间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 1.1产品规格 Φ6.5、Φ8、Φ10和Φ12㎜热轧盘圆,盘卷重量1950~2050Kg 1.2钢种 生产钢种为低碳钢、普碳钢 1.3执行标准 GB/1499.1--2008 1.4产量 车间年产35万吨 2高线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钢坯--夹坯钳上料--送料辊道运送(废坯挑出)--推钢机推钢--推钢炉加热—出钢机出钢—拉料辊夹送—粗轧机组轧制—粗轧机后辊道运送—中轧机组轧制—切头剪切头—立活套—飞剪切头、碎断—预精轧机组轧制—立活套—精轧机组轧制—水冷段控制冷却—分钢器分钢—夹送辊夹送—吐丝机布线圈—散卷运输控制风冷—集卷—链条输送—15T立式压紧机压紧—链条输送—四杆集卷—行车C形钩吊运—卧式打包机打包—标签—卸

卷—入库 3原料工序 3.1连铸坯验收技术标准 ,边长及允许偏差为150±5㎜,对角线之差不得大于7㎜。 ,规格150㎜×150㎜,长度为5500~6000㎜。 ,压痕,擦伤、气孔、皱纹、冷溅、夹子、凸块、凹坑,连铸坯端面不得有缩孔,皮下气泡。 ,连铸坯端部的切割变形应不影响咬入。 3.2原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了解上班的投料,卸车情况,检查吊具是否完好,为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应先检查《按炉送钢卡片》与钢坯的炉号,钢号(涂色标识),支数是否相符,钢坯的表面质量,弯曲度,定尺长度等质量要求,按连铸坯验收技术标准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卸车。 ,标识不清或连铸坯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时不得卸车或卸车后另行堆放,同时通知工段长与质检直接联系。 ,根据每炉连铸坯的牌号、等级、碳含量堆放,要确保同一垛连铸坯的牌号、等级相同。

连铸安全操作规程

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连铸工通则 1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以自防为主、以安全确认为主。班前班中严禁饮酒。 2 全体职工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系好安全帽带。 3 各岗位配备的消防器材,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统一由岗位消防员管理。 4 车间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若有坏要及时更换。 5 各操作室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非本操作室人员不得随意开闭各种开关。 6 严禁戴油污的手套接触氧气、煤气,严禁在燃气、氧气、高压容器及管道等危险源附近停留或休息。 7 进入二冷室必须二人以上,作业时必须站稳;上下同时作业时,须设专人看护,指挥协调。 8 停机检修或处理机坑时,除挂牌设有明显标志外,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护。 9 连铸车间内使用的电风扇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护罩。 10 岗位生产使用的氧气、介质气、煤气、割把、烘烤器的胶带及接头必须完好,无破损、无漏气;严禁在非作业时间向大气排放氧气、介质气、煤气,并按规定装好

安全阀门。 11 吊运中间包的专用吊具,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铸机的水温表、水压表、流量计及报警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13 切割枪、烧氧管不得对着人,以防烧伤。 14 指挥天车吊运物品时,必须认真检查吊具,确保完好无损,并注意周围环境,通知周围人员避开,且手势明确清楚。 连铸机长 1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对事故坚持“三不过放”的原则。 2 指挥天车吊运物品时,严禁在煤气烘烤设备及操作人员上方通过。 3 在浇钢前,应对水系统、油系统、电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各种仪表、开关以及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各系统完好后才能浇钢。 4 当钢包刺钢、钢包水口无法关闭、中间包溢钢等事故发生时,及时启动回转台事故旋转,并将有关人员疏散到安全地方。 5 因故造成中间包满包时,应等待4 小时以上,并且安全确认后,通知周围人员避开,方能指挥天车将中间包

连铸工序安全操作规程实用版

YF-ED-J454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连铸工序安全操作规程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连铸工序安全操作规程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浇注准备 1、浇注前连铸各工序应检查本工序范围内的设备系统、电器系统、水冷系统、气动系统安全、可靠、有效,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中间包要经4小时自然干燥,方可吊到连铸平台用热包盖再烤2小时以上,方可安装定径水口。 3、安装定径水口要在浇注工位上进行,安装完毕,应按技术规程标准检查合格,方可用劈柴进行烘烤。 4、中间包包壳上的透气孔必须焊好档板,

以免喷出的热气灼伤操作人员。 5、穿引锭杆时,操作人必须在拉矫机两侧进行引对,以防引锭杆滑下,危及操作人员。 6、引锭杆送入结晶操作中,上下操作必须密切配合,上面操作人员必须将自己所用工具保管好,做好防滑措施,千万不能落入二冷室,对二冷室内操作人员的安全负责。 7、封塞结晶器用的石棉绳,必须要干燥,投放的冷料表面不得有油垢、锈及易产生气体的附着物,以免浇入钢水时产生喷爆现象,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8、砌筑的摆槽要架好劈柴进行烘烤,烘烤合格标准为: (1)劈柴点燃烘烤时间≥20min燃尽后保持时间≥20min。

回转窑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学习资料

回转窑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7年08月01日发布2007年08月01日实施

茌平信发华兴有限公司石灰车间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主机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2) 第二章原燃料技术要求 (4) 第三章技术操作规程 (7) 一、煤粉制备技术操作规程 (7) 二、水泵开停机操作程序 (9) 三、上料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0) 四、除尘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0) 五、司炉(主控)工技术操作规程 (13) 六、成品输送工技术操作规程 (15) 第四章回转窑各系统的正常启动顺序 (16)

第一章主机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1、窑体主要参数 规格:Ф×64m 产量:800t/d 斜度:% 转速:(主传)-min (辅传)h 主电机: ZSN-315-12 功率:250KW 额定电流:615A 电压:440V 辅传电动机:Y200L2-6 功率:22KW 主减速器: ZSY630-71-1 速比:71 辅助减速器:ZL65A-14-2 速比: 四通道燃烧器:型号:PH2500 喷煤量:5~8t/h 2、高温风机主要参数: 型号:W6-冷却: IC611 风量:240000m3/h 电流: 风压:8500Pa 电压:10KV 转速:1490r/min 功率:900KW

气体工作温度:≤250℃最高瞬时温度:≤350℃风机冷却水用量:30t/h 水压:~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型号:YOT71/15 功率:510/1555KW 转速:1500r/min 油冷却器工作压力: 调速范围:1~1:5 额定转差率:~3﹪ 总换热面积:30m2 慢转装置:功率: 3、竖式预热器参数 规格:×料仓容机: 300m3 推料杆数量:12支。系统工作压力:16Mpa 最大行程:320mm 4、竖式冷却机 规格:××产量: 800t/d 进料温度:900~1050℃出料温度:<100℃ 物料厚度:500~600mm 电振给料机型号:GZ4 功率: 电液推杆规格:DYZT1750-1500/90-X 推杆行程:1500mm 额定推速:90mm/s 额定拉速:115mm/s 额定推力:1750kg 额定拉力:1350kg 电机型号:Y100L1-4 功率: 冷却方式:IC06 绝缘等级:F级

炼钢厂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炼钢厂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一助手技术操作规程 (3) 2、一次除尘工技术操作规程 (3) 3、一操室技术操作规程 (4) 4、铁水工技术操作规程 (5) 5、天车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5) 6、水泵工技术操作规程 (6) 7、上料工技术操作规程 (6) 8、筛分工技术操作规程 (6) 9、三操室技术操作规程 (7) 10、清渣工技术操作规程 (8) 11、钳工技术操作规程 (9) 12、汽化工技术操作规程 (9) 13、配水工技术操作规程 (9) 14、煤气回收技术操作规程 (10) 15、炉前工技术操作规程 (10) 16、炼钢工技术操作规程 (11) 17、拉矫工技术操作规程 (12) 18、精炼主控工技术操作规程 (12) 19、精炼工技术操作规程 (14) 20、浇钢工技术操作规程 (14) 21、回水泵工技术操作规程 (15)

22、化验工技术操作规程 (15) 23、合金工技术操作规程 (16) 24、焊工技术操作规程 (17) 25、钢包准备工技术操作规程 (17) 26、废钢工技术操作规程 (18) 27、二助手技术操作规程 (18) 28、二次除尘技术操作规程 (19) 29、二操室技术操作规程 (20) 30、电工技术操作规程 (20) 31、电除尘技术操作规程 (21) 32、大包工技术操作规程 (21) 33、拆炉车司机技术操作规程 (22) 34、布料工技术操作规程 (23) 35、备料工技术操作规程 (23) 36、兑铁工技术操作规程 (24) 37、精整工技术操作规程 (24)

1、一助手技术操作规程 1、冶炼前应了解当班铁水成份,温度,废钢情况及冷却剂成份。 2、根据掌握的数据按钢种要求配加付原料。 3、掌握好原料加入时间及加入量 4、每班接班第一炉必须测液面,吹炼随时调整氧枪高度,冶炼时要早化、化好、化透全程渣,终渣作粘, 5、R按2.8-3.2控制, MgO%控制在8-10%,∑FeO%控制在12-17%,每班取渣样一个送分析。 6、根据冶炼钢种、结合连铸要求和钢包情况,根据炼钢工指挥,确定好终点碳和温度,避免后吹。 7、倒炉时要观察炉内情况,视炉渣粘度决定调渣剂加入量,炉渣较粘时,可不加调渣剂。 8、溅渣氮气工作压力>0.9Mpa,如压力不足调氮气调节阀开度,使工作压力达到上述压力。 9、溅渣枪位采取高低方法控制,喷头距渣面,2.0-0.8m。 10、溅渣时间原则上渣量大溅渣时间长,渣量小溅渣时间短,一般控制在3分钟/炉。 11、停吹氮后,摇炉使粘渣粘贴在前后大面。 2、一次除尘工技术操作规程 1、上岗前,及时与调度联系生产情况,有停炉时做好清理准备

常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技术

常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技术 【保护视力色】【打印】【进入论坛】【评论】【字号大中小】2006-12-07 11-07 杨拉道刘洪王永洪刘赵卫邢彩萍田松林 (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结晶器是连铸机中的铸坯成型设备, 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连续 不断地注入其内腔的钢液通过水冷铜壁强制冷却,导出钢液的热量,使之逐渐凝固成为具 有所要求的断面形状和一定坯壳厚度的铸坯,并使这种芯部仍为液相的铸坯连续不断地从 结晶器下口拉出,为其在以后的二冷区域内完全凝固创造条件。在钢水注入结晶器逐渐形 成一定厚度坯壳的凝固过程中,结晶器一直承受着钢水静压力、摩檫力、钢水热量的传递 等诸多因素引起的的影响,使结晶器同时处于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综合作用之下,工作条 件极为恶劣,在此恶劣条件下结晶器长时间地工作,其使用状况直接关系到连铸机的性能,并与铸坯的质量与产量密切相关。因此,除了规范生产操作、选择合适的保护渣和避免机 械损伤外,合理的设计是保证铸坯质量、减小溢漏率、提高其使用寿命的基础和关键。 板坯连铸机一般采用四壁组合式(亦称板式)结晶器,也有一个结晶器浇多流铸 坯的插装式结构。 结晶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 结晶器长度H 结晶器长度主要根据结晶器出口的坯壳最小厚度确定。若坯壳过薄,铸坯就会出 现鼓肚变形,对于板坯连铸机,要求坯壳厚度大于10~15mm。结晶器长度也可按下式进 行核算: H=(δ/K)2Vc+S1+S2 (mm) 式中δ——结晶器出口处坯壳的最小厚度,mm

K——凝固系数,一般取K=18~22 mm/min0.5 Vc——拉速,mm/min S1——结晶器铜板顶面至液面的距离,多取S1=100 mm S2——安全余量,S=50~100 mm 对常规板坯连铸机可参考下述经验: 当浇铸速度≤2.0m/min时,结晶器长度可采用900~950mm。 当浇铸速度2.0~3.0m/min时,结晶器长度可采用950~1100mm。 当浇铸速度≥3.0m/min时,结晶器长度可采用1100~1200mm。 2 结晶器铜板厚度h 铜板厚度的确定是依据热量传热原理和高温下的使用性能,具体说,与铜板材质、镀层、机械性能、拉速、冷却水量的大小和分布等有关。研究表明,拉速高,铜板应随之减薄;反之,拉速低,铜板应随之增厚。在考虑上述诸多因素后,铜板的厚度可由下式确定:

铝合金板锭铸造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铝合金板锭铸造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铸造工艺参数(详见附表) 2 铸造前的准备 (1)上岗前要穿戴好劳保用品。 (2)查看上班记录及当班工艺卡片,明确当班工作任务。 (3)检查铸造井、在线精炼装置、过滤盆、Al-Ti-B丝喂料机等是否正常,水盘翻板开启是否正常,底座升降是否正常,石墨转子及加热套管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检查液压站油泵、冷却水泵、控制操作台是否正常,水阀门是否灵活、可靠,结晶器各进水管是否连接可靠、无漏水,检查结晶器油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检查制氮机组的氮气(或氩气瓶)纯度及压力是否符合要求。(6)准备好生产所需导流管、浮漂、石棉绳、润滑油、硅酸铝岩棉等材料。 (7)将渣箱吊放至在线除气及过滤箱紧急排放口下。 (8)做好各种工器具的除锈、预热工作,确保加入的原材料干燥。(9)结晶器检查 ①检查结晶器的形状尺寸,若尺寸误差超出要求范围,应及时调正。 ②检查结晶器水孔是否堵塞,若堵塞,用细钢丝将水孔内的杂物捅掉,使其保持畅通。 ③检查冷却水温、水压和流量是否正常,看泄流阀工作是否正常。 ④检查铸造水盘翻板上的螺丝是否紧固,清理干净翻板上的杂物。 ⑤检查活动溜槽导流管安装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10)将结晶器安装平稳牢固,确保结合部位密封严实,不漏水。(11)检查结晶器内壁是否光滑,若不光滑,用湿布蘸柴油擦洗并用细纱布打磨光滑,然后用毛刷在结晶器内壁均匀涂上一层润滑油。引

锭头上表面涂刷润滑油。 (12)启动液压系统电源,关上井盖,使底座上升到结晶器内20mm 左右。 (13)用石棉绳将结晶器与引锭头之间的缝隙塞紧压平。 (14)将氮气+CC4管路和在线精炼装置连接牢靠,检查在线精炼装置是否漏气。 (15)陶瓷过滤板必须加热至600℃以上方可使用,安装时一定要将其四周塞实,加上压铁,以防在浇铸过程中浮起。 (16)在过滤盆和在线除气装置之间的流槽中安放好过滤网。(17)调整活动溜槽位置,使导流管口正对结晶器底座中央,然后用硅酸铝岩棉和过滤布将活动流槽和过滤盆连接密封好。 (18)调整好Al-Ti-B丝喂料机喂料速度,喂料量按技术要求进行控制。 (19)查看铝液成分、温度及静置时间是否符合铸造工艺要求。 3 铸造开头操作 (1)打开炉眼,放出铝液,换上新塞子。 (2)启动Al-Ti-B丝喂料机,使Al-Ti-B丝均匀地熔化在铝液中。(3)打开氮气(或氩气)阀门,调整好压力,启动在线精炼装置。铸造前5分钟将除气装置的转子提前落下放入箱体内。 (4)进行开头作业时采用低冷却水压、慢供流、低铝水平控制,这样可以防止因流量过大、过快造成漏铝或悬挂。 (5)在打底操作时,铝液温度不宜太低,以防导流管出铝孔堵塞,若堵塞时可用钎子及时捅开。打开供水蝶阀并调整好流量,调整回水阀开度。打底时的水量为正常水量的1/3-1/2。 (6)铝液进入结晶器后,迅速用预热的渣铲将底座上的铝液摊平,当结晶器内的铝液高度没过石棉绳时,停止供流,打出氧化渣。停留5-10秒,待周围金属开始凝固后,按下降按钮,逐渐加大冷却水量,

板坯连铸技术操作规程

板坯连铸技术操作规程 编号:5-JA-LG-011 直弧型板坯连铸主要工艺参数 工厂冶炼条件 冶炼设备:转炉2座(40吨) 平均出钢量度:40吨 冶炼周期:30分钟 产品大纲 浇铸钢种:Q195 Q215 Q235 Q195L 硅钢65锰Q345B等 铸坯断面 主断面:160×(370--500) 铸坯定尺长度:6m 连铸机投产后的主要参数及性能 连铸机主要工艺、性能参数详见下表 一、钢包工技术操作规程 1 钢包回转台 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承载能力:150吨(单臂最大承载75吨) 回转半径: 3.5米 回转速度:电动:~1转/分 液动:~0.5转/分 回转传达室动电机:YZP160L-8,交流380V 功率7.5kW,转速750r.p.m 1.1 钢包工生产前检查 1.将回转台转动180?(多次旋转)检查回转台的正常回转和事故回转是否正常。转动是否平稳,极限开关是否正常,回转的锁定装置,锁紧和松开是 否准确自如;回转的制动器动作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找有关人员处理。 2.检查事故流槽是否完好无损,流槽内无残渣、残钢及其它杂物,更不准有潮湿废物。

1.2 钢包工器具及原材料的准备 1.准备好足够用量的中间包覆盖剂。 2.准备好足够用量氧气管及胶带。 3.准备好测量取样用的测温枪和取样枪,并备有足够的测温探头和取样器及送样工具。 4.准备好中包失控时,堵水口眼用的堵锥。 1.3 钢包工浇钢操作 1.以正确的手势或准确的语言,指挥吊车将重钢水包座到回转台上,座正后指挥天车将大钩摘下,横行打走,并指令钢包转到浇注位置。 2.待中包车在浇注位置对中完了,得到机长的钢包开浇指令后,钢包开浇,开浇要全流。 3.在包开浇后,要观察钢水流出状态,如果钢水喷溅严重,要及时适当控制滑板,使喷溅减少,但滑板不能控制太小,防止断流。 4.钢包不自流时,首先要确认滑板是否在全开状态,确认后进行烧氧引流操作,引流必须两个人,一人放氧气,一人烧氧(氧气管要弯成约90?角,且 有一定长度>800mm)氧气管引燃后,再将氧气管插到大包水口内进行烧氧, 动作要快。连浇时应考虑通知中包工降速,防止连浇失败。 5.钢流引下来后,操作者立即躲到安全位置并对钢流进行控制,使中包钢液面平稳上升。 6.正常浇注钢水中包钢水重量应控制在16T左右,钢包交替时应将钢水升到18T(满包)。 7.钢水包开浇后按规定加入中包覆盖剂,并按规定进行测温、取样,同时注意监控中包液面波动情况。 8.当钢包钢水重量还剩10吨左右时,要注意判断浇注终了。当通过“听渣” 或“看渣”判断钢包下渣时,要迅速关闭钢包滑动水口,减少钢包下渣量。 9.钢包浇注终了关闭滑板后,将空包转到受包位置。 10.每个浇次最后一炉,钢包转到接受位置后,必须用氧气管测量中包内钢液面深度,根据中包内钢液面高度和钢水重量,指挥中包浇钢工进行降速操 作,保证中包剩余钢水量最少。严禁将中包渣子注入结晶器内。 11.浇注结束后,填写好记录,清理作业现场。 1.4 钢包工测温操作 1.钢包测温 (1)钢包吊至测温平台,需要对钢水测温; (2)测温前校兑测温偶头与测温枪连接无误; (3)距钢包壁300mm处,把测温偶头插入钢包钢水内约200~300mm; (4)偶头在钢水内停留3~5秒,听到测温完毕信号时拔出偶头; (5)温度出入较大要多测几枪,确认准确温度; (6)测温失败重复以上操作; 2.中包测温 (1)中包内钢水量约10吨时,进行首次测温。 (2)中包内钢水量约12吨时,进行二次测温。 (3)注入相当于本炉钢量的四分之三时,再次测温。 (4)高、低温钢每包钢水测温次数不少于6次(测温不准时不计在内) 1.5 钢包工取样操作

连铸基本工艺规程

连铸基本工艺规程 1 基本工艺技术参数 1.1 炼钢设备 60t 顶底复吹转炉2 座 出钢量平均62t,最大68t 冶炼周期30~35 分 1.2 连铸机主要技术参数 连铸机机型:全弧形 矫直方式:连续矫直 连铸机基本半径R=8m 连铸机冶金长度~30m 浇注断面:方坯:150×150mm 矩形坯:165×225mm;165×280mm 定尺长度 6000~12000mm 流间距:1250 mm 铸机拉速范围150×150mm 方坯:2.2~2.5m/min,最大3.3m/min; 165×225mm 矩形坯:1.3~1.7m/min,最大2.0m/min; 165×280mm 矩形坯:1.0~1.4m/min,最大1.8m/min; 0.3~4.5 m/min。 送引锭杆速度1.0~3.8m/min 结晶器为窄缝导流水套式结晶器,铜管长度900mm 振动装置采用全板簧振动装置,并选择合适的振动参数 (振幅±3~±4,频率100~280 次/min),以获得最佳的负滑脱率。 铸坯导向及拉矫装置采用连续矫直五辊拉矫机,铸坯通过矫直区时,其曲率半径 由R8m连续均匀变化,应变变化均匀,变形速率低而稳定,矫直区内剪切应力 接近零。 二冷系统全水冷却,喷淋管式 引锭杆装入方式下装式 引锭杆存放装置采用电机驱动、弹簧夹紧一对夹辊夹住引锭杆,锁紧销锁紧。铸坯切割在线火焰切割机 切割辊道分流链条集中传动式辊道 出坯方式双向移坯机 出坯辊道面标高+0.00m 浇注平台标高+8.03m 1.3 连铸车间工艺流程 合格钢水→ 钢包回转台(钢包称重)→ (钢包保护套管氩气密封)→ 中间罐车→ 大容量中间罐→ (浸入式)水口→ 结晶器→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新)

工艺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工艺操作规程是规范工艺操作人员生产运行操作的重要技术性文件和规范要求,为规范操作规程的管理,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操作受控,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XX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编制与管理。 2 管理职责 2.1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 2.2公司生产管理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2.3公司生产运行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编制和执行。 2.4公司设备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2.5车间(工段)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 3 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原则 3.1 各车间成立操作规程(方案)编写小组,车间主任具体组织并审核,编写小组应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人员。

3.2 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大限度地吸收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和可操作。 3.3 操作规程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3.3.1 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 3.3.2 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3.3.3 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车间设备的可靠运行; 3.3.4 操作规程必须与优化操作、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3.3.5 操作规程必须与岗位责任制(各车间另行制定)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3.3.6 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在装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及时以补充规定形式进行修改。 4 编写格式和内容 4.1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章节,编写格式和内容以生产技术部编制的《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编写模板及内容(试行)》(参见附件一)为蓝本进行,力求内容全面,叙述精练、层次清晰、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