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也谈“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也谈“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也谈“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作者:赵薇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5期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须加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教育工作,这对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工程大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98-02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青马工程”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地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理论以及学说的理解和论述。通常,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且具有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素养的人,都可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主义者”。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顾名思义,就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同志,这部分同志具有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但是还不够成熟,需要培养培训强化学习,增强和提高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和水平。基于此,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工程,简称“青马工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指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

二、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

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优秀大学生中着力培养

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和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时代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想观念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同时,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广大青年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败,在校大学生开展青马工程具有十分迫切与必要的意义。

三、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套科学而有力的理论,早已被世界人民在无数次的尝试和运用中检验为真理,对于我国,经过百年的闭塞,数载的战争,而能如此迅速地在世界之林中崛起,靠的正是这种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但这种指导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搬,对于具有着特殊国情的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辈在马克思主义的引用上,巧妙而恰当地赋予了它浓厚的中国色彩,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很好的运用,它就没有生命,不能发展,不能升华。学校要通过“青马工程”的培训,使每一位接受培训的团员青年看到一个活的理论。教师在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又要从与学员息息相关的最根本的现实入手,在教导学员日常思想言行的同时,无形中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学员的头脑当中。使学员在理解和运用理论的同时,自身得到了提高,从而带动周围的同学,共同进步。

新时期要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加强“四信”教育: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四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信仰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意志表现形式,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信仰决定着信念、信心、信任的方向,是贯穿四者之中的主题和灵魂。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它是人做各种事情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的力量之源。信念是在信仰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信仰的一种直接表现。它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的一种孜孜以求的意念。信仰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力量,而信念一般来讲是一种较为具体的追求目标。有了科学的信仰和信念,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