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摘自中学生在线电学专题复习(一)——电路(一)复习方法指导

1、短路及其危害

(1)短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2)短路的危害:使电流过大、损坏电源、导线。

(3)怎样排除短路。

可采用“电流的流向法”,用颜色笔分别描画出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的各条路径。其中只要一条路径上没有用电器,这个电路就发生了短路。

2、局部短路:

如果导线接到一部分用电器两端,这部分用电器不再起作用,但还有其它用电器,这种电路叫局部短路。

例:当开关S闭合时,灯L2将被局部短

3、怎样识别电路接法:

(1)有两个用电器

可用“电流的流向法”判断,若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有两条路径是并联。

(2)有三个用电器的电路

除串联、并联外,还有混联。

若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三个用电器串联;若有三条电流的路径,并且三个用电器分别在三个支路上,则这个电路是并联。

若有两条电流路径,有一个用电器在干路上,或有两个用电器串联在一条支路上,这个电路是混联。

4、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在串联或并联电路中,用一个电阻代替电路中的几个电阻,这个电阻叫原来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又叫总电阻。

计算总电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总电阻跟几个电阻之和含义不同。

(2)总电阻不一定大于各部分电阻值,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每一个分电阻。

(3)n个相同电阻串联,总电阻R串=nR,n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n。

(4)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1R2/R1+R2。

5、串、并联电路中的比例关系:

(1)串联: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zhengbi I2-

(2)并联: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

6、怎样分析变化的电路:

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或开关的启闭,会引起电路结构的改

变,或使电路的电阻改变,从而造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这一类电学题叫电路变化题。

(1)串联电路。

一般的解题方法有两种:

①运用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分析方法。

②利用串联电路的比例关系分析:

(2)并联电路

一般解法有两种。

①先“部分”→再“整体”→再“局部”。

②由“局部”到“整体”。

7、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解电路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是:

(1)审题:(挖掘题目已知条件,弄清所求量)

(2)画电路图(建立直观的物理图景)

(3)联想(联系所学的电学规律,形成思维推理过程)

具体做法是:

①通过审题,首先弄清电路的结构,是串联还是并联,若题目给出了电路图,要用“去表法”分析各导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若题目没有给出电路图,则要分析题意,判断电路的接法,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②明确已知条件,并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弄清所求量,如果题目

中给出电表示数,要用它所测的物理量的符号和数值表示出来,并在电路图上标明:以建立直观的物理图景。

③会利用电路图进行分析和推理。

一般方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看能求哪些物理量,利用欧姆定律,已知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上的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功率中的两个,就可以求出另两个量。或是利用电路特点,对同一物理量的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二)例题解析:

例1、如图所示,滑片P在中点时,连入电路的阻值为R,只闭合S1时,R与R1上的电压之比为1:2,只闭合S2时,R与R2上的电压之比为1:4,当滑片P移到a时,则(BC )

A、当S1S2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1:2,

B、当S1S2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2:1,

C、只闭合S1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与R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1,

D、只闭合S2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1,

分析:

利用串、并联电路的比例关系可解此题。

首先弄清电阻R1与R2之间的比例关系,再明确当S1、S2都闭合时,R1与R2的连接方法。

当只闭合S1或S2时,电阻R1或R2跟变阻器的连接方法,运用相应的电路的比例求解。

解:

由R/R1=U/U1得R/R1=1/2,

同理,R/R2=1/4,因此R1/R2=1/2,

当S1S2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可得 I1/I2=R2/R1,∴I1/I2=2/1。

当只闭合S1时,R1与变阻器串联,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2R(滑片P在a点)。

利用U'/U1=R'/R1=2R/2R=1:1。

答案:正确的选项是B和C。

说明:

在电路计算中,运用比例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如果题目给出的是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必须利用比例的知识来解题,利用比例关系解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物体量之间有没有比例关系。

(2)在串、并联电路中,存在比例关系的各量都跟电阻有关,因此,弄清各导体电阻的大小,找出它们阻值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3)弄清电路结构,是串还是并,确定所求量跟电阻成正比还是反比。

例2、如图:电源电压不变,当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到右滑动时,则()

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分析:

利用“去表法”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电阻R跟变阻器串联的电路,其中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可用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分析方法,当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使电路中总电阻变大,因总电压一定,根据欧姆定律I=U/R得到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正比,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它两端分配的电压也增大,电压表示数将变大。

答案:正确的选项是D。

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4Ω,变阻器的滑片P 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从2V变化到6V,求:

(1)电阻R2的值?

(2)变阻器R'的最大值?

分析:

这是串联电路,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P在左端时,U1=6V P在右端时,U1'=2V

电压表测量的是R1两端电压,当滑片P从左端向右端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使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电阻R1两端的电压将变小,因此滑片P在左端时,R1两端电压最大,U1=6V,见(甲)图,滑片在右端时,R1两端电压最小,见(乙)图U1'=2V。

(甲)图中R1=4Ω,U1=6V已知,可求出电流I1,串联电路中I2=I1,由U2=U-U1可求出U2,根据U2,I2可求出电阻R2。

将R2代入(乙)图中,根据R1=4Ω,U=15V可以求出变阻器最大值R'。

解:

(甲)图中I2=I1=U1/R1=6V/4Ω=1.5A,

U2=U-U1=15V-6V=9V,

R2=U2/I2=9V/1.5A=6Ω

(乙)图中I'=I2'=I1'=U1'/R1=2V/4Ω=0.5A

U2'=I2'R2=0.5A×6Ω=3V,

U'=U-U1'-U2'=15V-2V-3V=10V

R'=U'/I'=10V/0.5A=20Ω

答案:(1)R2是6Ω;(2)变阻器R'最大值20Ω。

说明:

解题时应注意两个问题:

(1)解题格式要规范,先写公式,再代入数值和单位,计算出正确结果。

(2)运用公式要注意“对应”,即必须对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同一个物理过程中的U、I和R的值,才能代入欧姆定律公式中求解。

例4、如图:电源电压不变,R2=6Ω,当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3A,求:(1)R1的值;(2)电源电压?

分析:

开关S断开时,电阻R1和R2串联,见(甲)图,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2被短路,只有R1接入电路,见(乙)图。

在两个电路中,由于每一个电路中已知条件不够,所以分别用其中一个电路都不能求出电阻R1和电源电压,而要用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常用电源电压不变这一关系列方程组。

解:

根据U=IR,电源电压U不变,可列出以下两个方程:

(甲)图:U=0.5A×(R1+6Ω)……①

(乙)图:因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路中的电流是0.5A+0.3A=0.8A

U=0.8A×R1……②

①式=②式,

0.8A×R1=0.5A(R1+6Ω)

得R1=10Ω,U=8V

答案:(1)R1的值是10Ω,(2)电源电压是8V。

说明: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学到:

(1)有两个物理过程的电学计算题,要分别画出它们的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和量值。

(2)在两个过程中,由于电路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电路的总电

阻因而变化,引起电路中的电流、各部分电压随之变化。因此,在运用欧姆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对应”。

(3)在电路计算中,定值电阻和电源电压是不变量,可利用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5、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2=2R1,当S1闭合,S2断开时,R1、R3两端电压分别为U1、U3,闭合S2,断开S1,R1、R4两端电压分别为U1'、U4,已知U1=2U1',U3:U4=4:1,求:

(1)S2闭合,S1断开时,R2两端电压U2;

(2)电阻R3:R4=?

分析:

S1闭合,S2断开时,R1R3串联如(甲)图,S2闭合,S1断开时,R1R2R4三个电阻串联如(乙)图,

因为,(甲)、(乙)两图中R1一定,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两个电路中的电流之比

I/I'=U1/U1'=2/1

U3/U4=IR3/I'R4=2R3/R4=4/1

得R3/R4=2/1,R3=2R4

利用电源电压不变列出方程如下:

U=I(R1+R3)=2I'(R1+2R4)……①

U=I'(R1+R2+R4)=I'(R1+2R1+R4)……②

①式=②式

2I'(R1+2R4)=I'(R1+2R1+R4)

得R1=3R4,R2=6R4(已知R3=2R4)

(乙)图中,电压跟电阻成正比:

U1':U2:U4=R1:R2:R4=3:6:1

因为U=U1'+U2+U4

20V=3U4+6U4+U4=10U4

所以U4=2V,U2=6U4=12V

答案:

(1)S2闭合,S1断开时,R2两端电压是12V;(2)R3:R4=2:1.

(三)练习题:

1、一个阻值是20Ω的电阻跟一个阻值是5Ω的电阻串联,总电阻是____Ω;若将它们并联,总电阻是_____Ω。

2、如图所示:R1与R2并联的总电阻为R,并且R:R2=1:3,电流表示数为1.2A,则电阻R1中的电流是_______A。

3、某导体接到电压是6V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0.3A,若

接到另一电路上,通过它的电流是0.2A,不计温度对电阻影响,这个导体电阻是_________Ω。

4、如图所示,要使灯L1、L2并联,应当()

A、闭合S1、S2,断开S3;

B、闭合S1、S3,断开S2;

C、闭合S2、S3,断开S1;

D、闭合S1、S2、S3。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S由闭合到断开时()

6、如图:电源电压U不变,当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上的电压之比是1:4,若S2、S3断开,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断开S3,闭合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2,则I1与I2之比是()。

A、4:1

B、1:4

C、3:4

D、4:5

7、如图所示,当滑片P在变阻器B端时,电压表示数是3V,当滑片P在中点C时,电压表示数是2V,求电源电压是_________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_________Ω?

答案:

1、25,4

2、0.8

3、20

4、B

5、BC

6、D

7、6,20

电路计算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电路计算题的题型分类:

常见的电路计算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不同类型:

(1)相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

(2)不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

(3)同一导体在不同电路中;

(4)不同导体在不同电路中;

(5)电、热综合型;

(6)力、电综合型;

(二)例题解析:

1、相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

例1、如图1,电源电压不变,R1=3R2,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化了0.4A,求S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应分别是(C )。

A、0.8A和1.2A

B、1.2A和0.8A

C、1.2A和1.6A

D、0.4A 和0.8A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下,S断开时,只有R2被接入电路,如图2中的(1),当S闭合时,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如图(2)。

在图(1)和图(2)中,电阻R2是相同导体,R2两端电压相同(都是电源电压U),相同导体R2分别接入同一段电路中,所以,在图(1)、

(2)中,通过R2的电流不变,I2=U/R2。

图(2)中R1与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特点:

I2=3I1=3×0.4A=1.2A

干路电流I=I1+I2=0.4A+1.2A=1.6A

当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I2=1.2A,当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

I=1.6A。

答案:正确的选项是C。

说明:

(1)相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时,导体的电阻,导体两端电压,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都相同,如本题中S断开与S闭合两个过程中,电阻R2,两端电压U和通过R2的电流I2都没变,只是S闭合后,干路电流发生了变化。

(2)本题的另一种解法是:

S断开,I2=U/R2①

S闭合,U=I1R1②

将②代入① I2= =1.2A

I1=I1+I2=0.4A+1.2A=1.6A

2、不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

例2、标有“10V,5W”和“10V,10W”的两个小灯泡甲灯和乙灯。

求:(1)甲、乙两灯串联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哪盏灯亮?

(2)将甲、乙两灯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哪盏灯更亮?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两灯串联时,如图3(甲),两灯并联时,如图3(乙):

灯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两灯串联时,实际功率与灯的电阻成正比,两灯并联时,实际功率与灯的电阻成反比,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已知,由公式P= 可得R=U2/P,求出两灯的电阻后,再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实际功率。

= =20Ω

= =10Ω

(甲)图中与串联,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 ,∴甲灯亮

(乙)图中与并联,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P甲< ,∴乙灯亮,

答:串联时,甲灯亮,并联时,乙灯亮。

说明:

(1)不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有串联、并联两种情况,当两个不同导体串联在同一电路时,各部分导体上的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都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当两个不同导体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各导体上的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都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解不同导体在同一电路中的问题时,一般先求出各导体的电阻或弄清电阻之比,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的比例关系求解。

(3)灯的亮度是由灯的实际功率决定,而不取决于灯的额定功率大小。

3、同一导体在不同电路中,

例3、如图4,电源电压不变,灯的电阻R不随温度改变。

当S闭合时,R1/R L=1/5,此时灯正常发光,

当S断开时,灯的实际功率是其额定功率的1/4。

求:(1)R2与R L之比。

(2)S断开时,R1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之比。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当S闭合时,R2被短路,灯R L 与R1串联,如图5(甲),当S断开时,R L与R1、R2串联,如图5(乙):S闭合,灯正常发光 S断开

(甲)、(乙)两图中灯的电阻R L是同一导体,是不变量,由公式P=I2R可得,R L不变时,电功率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即

P'L/P L=I'2/I2=1/4得I'/I=1/2,

∵电源电压U不变,

∴(甲)、(乙)两图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I'/I=R L+R1/R L+R2+R1=1/2得R2=6R1

(甲)图中R1/R L=1/5 得R L=5R1

∴R2/R L=6R1/5R1=6/5

(乙)图中S断开时,U'1/U2=R1/R2=1/6

答案:(1)R2与R L之比为6:5。

(2)S断开时,R1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之比为1:6。

说明:

(1)同一导体在不同电路中,电阻R两端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导体上消耗的电功率都不相同,但因为电阻R不变(或相同)有

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即。

导体上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平方或电压平方成正比,即

P/P'=I2/I'2或P/P'=U2/U'2。

(2)利用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不变是电路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4、不同导体在不同电路中,

例4、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片P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10V,变阻器R W上消耗的功率为1W,P在另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4V,变阻器R W'上消耗的功率为0.8W,求:定值电阻R的值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7

在(甲)、(乙)两图中R0是定值电阻,

∵R0一定,∴I/I'=U0/U0'=10V/4V=5/2

∵P W/P W'=I2R W/I'2R W' ∴1W/0.8W=(5)2R W/(2)2R W',得R W'=5R W 又∵电源电压U不变,∴I/I'=R0+R W'/R0+R W

5/2=R0+5R W/R0+R W得R0/R W=5/3

(甲)图中U0/U W=R0/R W

10V/U W=5/3得U W=6V

I=P W/U W=1W/6V=1/6A

R0=U0/I=10V/(1/6A)=60Ω

说明:

(1)不同导体R W与R W'在不同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和I',不同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 W与P W',由公式P=I2R得P W/P W'=I2R W/I'2R W',已知功率之比,求出电流之比,即可得出两

个不同电阻R W与R W'之比。

(2)本题中:先利用(甲)(乙)两图中的相同电阻R0不变,由U0/U0'=I/I',先求出电流比,代入上式求出电阻R W与R W'之比,再利用电源电压U不变求出R0与R W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U W,由I=P W/U W求出电流I,最后用R0=U0/I求出定值电阻R0。

5、电热综合型

例5、将一个阻值为4Ω的电热器放入质量是0.5kg的冷水中,当通过它的电流是5A时,7min内能使水温升高多少℃?水的比热为4.2×103J/(kg·℃)

[设电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分析与解:

电热器产生的热量Q电=I2Rt

冷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水

∵(根据题意)

说明:

(1)电热综合型题的一般解法是利用热平衡列方程求未知量。

(2)注意在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统一用国际单位制。

6、力、电综合型

例6、用电动机将质量是1kg的砝码匀速提升,在7s内将砝码升高0.3m,已知加到电动机两端的电压是6V,如果电流做的有用功

初中化学推断题集锦(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推断题 一、推断题要紧题目中的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溶液颜色:含铜离子的溶液CuCl2、CuSO4(蓝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FeCl2、FeSO4(浅绿色);含铁离子的溶液FeCl3、Fe2(SO4)3(黄色)。 ⑶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高中Br2Hg)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⑶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⑷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⑸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⑹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初中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

初四化学实验复习(1) 一、 教师讲解化学实验注意问题 二、 学生合作作题 1.(云南省)过氧化钠(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通常情况下能跟CO 2、H 2O 、HCl 发生反应: 2Na 2O 2 +2CO 2 2Na 2CO 3+O 2↑ 2Na 2O 2+2H 2O 4NaOH +O 2↑ 2Na 2O 2+4HCl 4NaCl +2H 2O +O 2↑ 为了验证CO 2跟Na 2O 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O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 A B C D E (1)设计B 、C 装置的目的是净化CO 2气体.其中B 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 2中混有的HCl 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C 装置的作用是 ,瓶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如果将B 、C 两瓶内的溶液互换,其后果是 . (2)E 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了验证CO 2和Na 2O 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O 2,最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山西省)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 2、CO 和HCl 组成,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A B C D E (1)装置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你所选择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你所选最后一个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省略你所选择的第二个装置,则不能验证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述该实验尾气的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陕西省)某同学用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推断题的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的专题训练 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创新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既能考查知识,又能考查能力,是四川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但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解题时没有把握,倍感头痛。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让学生掌握方法技巧,提高学习兴趣,训练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但学生普遍感觉这类题难度较大,解题时不知从何下手,下面简述这类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是指根据实验现象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推理判断的一种题型。既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突破口”,采用正推法、逆推法等方法层层推进,得出结论。 一、解题的一般思路 1、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 2、在训练中找感觉。 二、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突破口详见资料): 三、常见推断题的题型: 1、框图型:这种类型的题目,给出或不限制物质的范围,但都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学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种 题目形式灵活,综合性强,难度容易控制,因而颇受出题者的欢迎。此类题型要根据文字信息,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用逆推法由果求因,再用顺推法加以验证。 2、述叙型:这种类型的题目,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学生推断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 存在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这就要求学生熟悉这类题目的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3、反应型:这种类型的题目,不限制物质的范围,给出实验现象或部分物质特征,以及用字母表示的化学反应的方 程式,要求学生推断出未知物。解答这类题要以物质的特征反应现象为依据,上下联系,综合推理,灵活应用顺推法、逆推法和论证法解答 4、表格型:这种类型的题目,给出了物质范围,并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学生推断出未知物。解答 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的方式。 四、推断题解题的常用方法 1、一点击破顺藤摸瓜 例1、已知:A、B、C、D、E、F六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①A+B→C+H2O ②C+KOH→D↓(蓝色)+E ③B+D→C+H2O ④E+BaCl2→F↓+KCl (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练习1、(佛山中考题)(5分)小明用实验室一瓶蓝绿色粉末X进行了以下实验: (1)A为________,红色粉末Y为_________。(均填化学式) (2)蓝绿色粉末X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 A + 2 B + C。根据推理判断A、B、C三种物质均含 有____元素(写元素名称),一个X分子中含有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为个。 (3)溶液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逆向思维反向推断 例2、X是两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为了研究混合物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 (1)x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_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X中一种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若Y为固体,写出Y与X中一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若Y为气体,Y还可以是 __________(填化学式)。 练习2:(广东省梅洲市中考题)(9分)A、B、C、D、E、F、H、I、M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B含有相同的元素,B、D、H、M为氧化物,C、E为单质,反应②是实验室检验气体H 的反应。请回答: (1)A、M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M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检验集气瓶内气体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假设逐一论证 例3 、(株州市)有X、Y、Z三种常见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 X+2Y=Z+H2O;②Z+Ca(OH)2=CaCO3↓+2Y。试推断(用化学式回答): (1)X是__。(2)符合上述条件的Y、Z有多少种组合,请任意写出一种组合:Y是__;Z是__。 练习3、(08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化学题)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 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 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点) 、。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例(泰安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 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C C 蓝绿色粉末X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黑色粉末 Z 溶液 过量稀盐酸 B(黑色粉末) 只供学习与交流

初三化学图像专题

.. 化学专题——化学图像专题 一、金属与酸反应类型 1.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 与时间(t) 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2.用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跟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情况用下列图线表示,纵坐标是氢气的质量, 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其中图线正确的是 3.过量的Mg 、Zn、Fe 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w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4.等质量的三种金属a、b、c 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 2 价金属的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序 A ab>c B aa>c C a>c>b c>b>a D a>c>b a>b>c 5.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 和Al 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Al B. X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 X 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 Mg D.X 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二、溶液酸碱度的变化 X 6.将一定浓度的硫酸加水稀释,下列图像可能符合的是(m 为加水的质量) 7.下列各图能表示18.25g 质量分数为2% 的盐酸与20g 质量分数为2%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8.下列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 A .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B.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D.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9.在进食过程中与进食后时测定唾液的pH,发现进食开始至10 分钟,唾液的酸性逐渐增强;10 分钟至40 分钟,酸性逐渐减弱。下列符合此事实的图像是() 10.某种药片的有效成份中的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 变化的情况是 PH PH PH PH 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A B C D 三、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11.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的质量 (g)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图象(图中 a 是纯氯酸钾的曲线, b 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A. B . C . D .四、质量守恒定律型 1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 含空气) 中加热,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 1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原物原元 子质子素 种质个种 类量数类 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型 15. 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 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之选择题100道有答案

中考化学选择题100精选 1、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A、Cu(Zn) 稀盐酸 B、CO2气体(HCl) 氢氧化钠溶液 C、CuO(Cu) 浓硫酸 D、Na2SO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的氧气(铜)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C、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 D、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H2 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 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 Cu(OH)2固体CuCl2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4、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 A CuCl2(MgCl2) 镁片过滤 B CaO(CaCO3) 盐酸蒸发 C Cu(Fe) 稀硫酸过滤 D FeCl3溶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 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CO2 HCl气体NaOH溶液 B NaNO3溶液Na2SO4溶液Ba(OH)2溶液 C CO2 CO 点燃 D CuO KNO3 H2O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CaCl2溶液HCl 过量CaCO3、过滤 B NaOH溶液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7、不能用于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NaCl溶液 C、BaCl2溶液 D、CuSO4溶液 8、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灼热的氧化铜 D、紫色的石蕊试剂 9、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石蕊溶液、稀硫酸 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 D、CuSO4溶液、NaOH溶液 10、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倒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第七单元专项练习 1.煤炉火焰越烧越旺,而蜡烛火焰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2.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的松散一些,可是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5.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其目的是 A.可以使煤成为绿色燃料 B.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如二氧化硫等) C.可以降低煤的着火点 D.能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 6.下列灭火措施中,错误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灭火 B.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7.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如图是普通打火机的实物照片。 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 能打火的组合是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下列研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9.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照实验,对有关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然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环境温度还要达到其着火点 10.(不定项)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许多有关涉及化学知识的成语,在下列成语中,关于化学反 应的发生过程或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B.煽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C.火上浇油——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D.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11.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12.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乙醇 1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 14.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B.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C.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 D.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概念 15.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B.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16.“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是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室内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积极开发氢能源 B.减少使用如煤等化石能源 C.开发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等 D.大力兴建火力发电站或核电站以解决人们对电力的需要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防止食品与空气接触变质 B.煤、石油、乙醇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C.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坐标曲线题 例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一、选择题 1.已知:2KClO 3=====MnO 2 △ 2KCl +3O 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 3和MnO 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 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 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1题图 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 2SO 4和H 2SO 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 点到b 点的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第2题图第 3题图 3.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图不 相符合的是() 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的水硝酸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 4.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第4题图 A.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水中加入硝酸钾 第5题图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 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初中化学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加碘食盐 C.啤酒 D.蒸馏水 2、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对早已熟悉的空气和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自然界的水是(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3、人体所摄入的主要物质有:○1蛋白质○2糖类○3油脂○4维生素○5无机盐○6水○7空气等, 其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1○2○3○4 B.○1○2○3○6 C.○2○5○6○7 D.○3○4○6○7 4、常见含氧化合物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四氧化三铁 B.干冰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硫 5、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有机物、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干冰、空气、二氧化硫 B.煤、甲烷、生石灰 C.水、汽水、纯碱 D.明矾、大理石、纤维素 6、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NaCl B.CaO C.NaOH D.H2SO4 7、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下面是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 品的摆放情况。小江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二、填空及简答题: 8、请在“大理石、石墨、食盐、苏打、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火碱、甲烷、二氧化硫、 氮气、盐酸、氨水、一氧化碳”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1)农村大力推广使用的沼气(又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 (3)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 (4)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制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 (5)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6)其水溶液显碱性的一种盐: (7)用作氮肥的一种碱 (8)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 (9)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 (10)用做建筑业的一种盐 (1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填入食品包装袋中起防腐作用的物质 9 10、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以下八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 填空: A.盐酸 B.氯化钾 C.氧化铜 D.淀粉 E.五氧化二磷 F.氮气 G.氢氧化钙 H.甲烷 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 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a b (1)a、b物质均属于(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 (2)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根据微观模拟图,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完整word)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推荐文档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班级姓名座号 1.可可撕开饼干包装袋放置在空气中,隔一段时间后,发现袋内松脆的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好山、好水、好空气”是贵阳引以为做的金字招牌,下列气体空气主要成分之一的()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氢气 4.如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 察到气泡在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 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压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 进入导管 5.在校运会上,50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抢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 B.水蒸气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7.要从空气中获取4.2L的氧气需空气的体积约为() A.30L B.20L C.10L D.8.4L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9.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蜡烛,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1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②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2.我国“蛟龙”号载人潜艇在太平洋的最大下潜深度达702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其中为潜水员提供呼吸的“人造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为:氮气70%、氧气20%以上、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下列对“人造空气”认识正确的是() A.如果利用纯氧更有利于潜水员呼吸 B.“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低 C.氮气没有作用,可以不添加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应该添加 13.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不溶于水的固体硫化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⑤ 14.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D.二氧化锰可作任一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完整版)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衡 一、考点、热点回顾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氢 氧化钠NaOH、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 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3、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等 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 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 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 二、典型例题 1.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计算专题 【定义】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试着计算: ⑴双氧水(H 2O 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⑵硫酸(H 2SO 4)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 ⑶氢氧化钙[ Ca (OH )2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试着计算: ⑴SO 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⑵尿素[ CO(NH 2)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⑶你能算出50公斤尿素中含有多少氮元素吗? ⑷那么多少尿素中含有10公斤氮元素呢? 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 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 5、求化学式 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计算公式: 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三、自我测评 1.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 6H 12O 6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碳、氢、氧的质量比是 (3)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家居装修时,装饰材料会释放出一种叫甲醛(CH 2O )的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2:1 C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 D .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 3.相同分子数的下列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 A .O 2 B .H 2 C .Cl 2 D .N 2 4.吸烟危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吸入多种有害气体,其中有一种是氧化物,在它的组成中氧元素与另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3,它是下列气体中的 ( ) A .CO 2 B .CO C .SO 2 D .NO 5.相同质量的CO 和CO 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是( ) A .1:1 B .14:11 C .7:11 D .11:7 6.我国部分地区突发“非典”,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防治“非典”,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时常用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 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7.药用阿司匹林的元素组成是:含碳60%,含氧35.5%,其余为氢,已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若阿司匹林的化学式用C X H Y O Z 表示,则X ,Y ,Z 的数值各是多少? 【中考直通车】 8.已知NH 4NO 3和KH 2PO 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H 2PO 4的质量分数为( ) A .20% B .25% C .85% D .80% 9.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甲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A 代表的一种元素是 。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答案】t2℃ 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60g B>A>C降温结晶 【解析】 【分析】 【详解】 (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样。 (2)依据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10g,故溶液的质量为50g+10g=60g。 (3)A、B的物质此时依然为饱和溶液,t2℃时B的溶解度大于A,则B的质量分数大于A,C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则应该使用t3℃时C的溶解度进行计算,C的溶解度明显小于A、B。则其大小关系为:B>A>C。 (4)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较大,故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过氧化钙晶体(CaO2?xH2O)是优良的供氧剂,受热会逐渐失水,120℃时完全分解为CaO2,350℃时CaO2迅速分解为CaO和O2。 (一)(性质探究)取少量CaO2于试管中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再加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静置、取上层清液,逐渐加入碳酸钠溶液,先产生大量气泡,再出现白色沉淀。 ⑴CaO2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⑵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的气体是___;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清液中含___。 (二)(制备流程) 方法1:由Ca(OH)2为原料制备CaO2?8H2O流程如下: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一基本知识、理论(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 H2S、NO等物质 3. 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 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注意各酸根或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三五氮;一二铜汞四七锰;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三五磷;一五七氯常常见;单质零价永不变。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 表示一种物质; 第1 页共65 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精选(含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辑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 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红色固体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1)沉淀甲是;滤液C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练习题

初中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2?宜昌)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H+、、B.K+、Na+、 C. 、OH﹣、D. Ag+、、Cl﹣ 2.(2012?盐城)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OH﹣、Na+B.Ca2+、OH﹣、CO32﹣C.Na+、K+、Cl﹣D.H+、NO3﹣、CO3 3.(2012?潍坊)下列离子能在pH为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SO42﹣B.Cu2+、NO3﹣C.Cl﹣、H+D.Ca2+、CO32﹣4.(2012?遂宁)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2CO3、CaCl2、NaOH B.NaCl、KNO3、CuSO4 C.Ba(NO3)2、NaCl、Na2SO4D.K2SO4、KCl、NaNO3 5.(2012?苏州)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A.Cu2+、SO42﹣、H+B.CI﹣、NH4+、OH﹣C.Ba2+、SO42﹣、NO3﹣D.Na+、K+、NO3﹣6.(2012?上海)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 A.BaCl2溶液、NaOH溶液B.Na2CO3溶液、KOH溶液 C.Fe2(SO4)3溶液、NaNO3溶液D.Cu片、Na2SO4溶液 7.(2012?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2+,Cu2+,OH﹣B.Na+,Cl﹣,SO42﹣C.Na+,H+,CO32﹣D.Fe3+,Cl﹣,NO 8.(2012?眉山)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而能共存的是() A.MgCI2AgN03KN03HCl B.H2S04BaCl2Na2S04NaOH C.Na2S04KN03Na2C03NaCl D.NH4HC03 NaOH NaCI HCI 9.(2012?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Ca(OH)2、NaNO3B.NaCl、K2CO3、H2SO4 C.HCl、BaCl2、CuSO4D.KNO3、NaOH、Na2CO3 10.(2012?广安)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OH、NaNO3、Na2CO3B.FeCl3、CaCl2、Mg(NO3)2 C.KNO3、K2SO4、BaCl2D.Na2SO4、KCl、NaCl 11.(2012?佛山)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CaCl2、Na2CO3、KNO3B.NaNO3、FeCl3、HCl C.NaCl、Ba(NO3)2、NaOH D.(NH4)2SO4、NaOH、Na2CO3 12.(2012?防城港)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显蓝色 的是() A.KOH、CuSO4、H2SO4B.NaNO3、Na2SO4、NH3?H2O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题训练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题训练答案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改用下图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进(填“a”或“b”)。 ②小明与小华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小明认为是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而小华则认为是气体中混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为探究其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变红色。于是排除了小明的猜想,你认为排除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想探究所得气体中是否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气体中有HCl ③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得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字母)。(2)“低钠盐”可以控制钠的摄入量从而防治高血压等疾病。制备“低钠盐”在食盐中用NaCl中按照配方比例添加食用KCl。国内某些生产厂家为改变“低钠盐”口味还会加入少量镁盐(仅限MgSO4或MgCl2)。 ①测得某“低钠盐”样品a中含有NaCl和KCl的质量分数均为50%。该样品a的水溶液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探究某“低钠盐”样品b中是否添加镁盐,以及添加的是何种镁盐(MgSO4或MgCl2中的一种)。请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列表格。 限选试剂:BaCl2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九年级化学计算专题

初中化学专题训练——计算题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1.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1.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4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①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最多; ②茶碱(C8H10N4O2·H2O)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2011.烟台市)(4分)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右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1)富马酸亚铁颗粒中的铁属于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2)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3)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 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 质量为mg。 二、有关化合价的计算: 3.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b)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 +4 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A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B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C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D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E作答 4.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 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