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韦伯、帕森斯、吉登斯社会行动理论比较

韦伯、帕森斯、吉登斯社会行动理论比较

韦伯、帕森斯、吉登斯社会行动理论比较
韦伯、帕森斯、吉登斯社会行动理论比较

韦伯、帕森斯、吉登斯社会行动理论比较****

行动问题是社会学家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对行动问题的不同探讨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是第一个明确地提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行动的科学。之后,现代社会学家帕森斯、当代社会学家亚历山大和吉登斯都对行动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

(一)韦伯的“行动理论”

1.理解社会学与理解

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为理解社会学,认为社会学士一门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在理解过程中对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从对社会学的定义可知,韦伯将自己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社会行动,并确定社会学的任务是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他认为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意义是可以理解的。对社会行动的理解包括两类:一是直接观察理解,即通过对社会行动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第二类是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

韦伯认为对社会行动仅有有理解的不够的,对社会行动的理解必须伴有经验上的验证才有价值。这种经验上的验证是要寻找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具体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具有普遍因果效力的规律。韦伯将上述主观解释和具体的验证概括为主观恰当性和因果恰当性。

在进行对社会行动进行主观理解和经验验证过程中,韦伯强调一定要保持价值中立。价值中立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排除一切主观预断和主观情感。韦伯的价值中立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是研究过程所要求的,以求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价值中立并不是要求研究者不能或者没有价值判断,而是要求研究者应弄清在什么地方诉诸分析的理解,什么地方诉诸情感,不要将关于事实的分析与关于事实的评论相混淆。

韦伯根据理想类型的观点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

(1)目的合理性行动。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他人客体行为的期待所决定的行动,这种期待被当作达到行动者所追求的和经过理性计划的目的的“条件”或手段”

(2)价值合理性行动。通过有意识地坚信某些特定行为的—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自身价值,无关于能否成功,纯由其信仰所决定的行动(3)情感行动,通过当下的情感和感觉状态所决定的行动

(4)传统行动,通过根深蒂固的习惯所决定的行动。

(二)帕森斯对行动的分析

早期阶段,帕森斯总结了前人的行动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唯意志行动理论。他认为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单元行动。每个单元行动包括行动者、目的、条件和手段、规范限定等因素。即行动者的行动是有目的的,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手段,并受到规范的限制。之后,受帕累托和涂尔干影响,唯意志论发生转向,认为行动不再取决于个人选择,而是社会结构,强调社会结构因素对行动的制约和调节。其理论基点由单元行动转向行动系统。

他认为,社会行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维持和生存边界,但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帕森斯强调,社会系统乃至整个行动系统都面临着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要求,满足这些功能要求是系统生存的先决条件,而这些要求是

通过系统的内部结构得到满足的。帕森斯提出4项基本功能要求,即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对行动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就是考察这四项功能要求是如何得到满足的。社会系统在组织上产生功能分化,由经济、政治、社区和社会化分别执行。在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在社会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形成社会系统的过程。通过交换,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并构成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

(三)亚历山大的社会行动理论

亚历山大为消除帕森斯行动理论强调结构对行动的制约而忽视行动者主观努力的缺席,在吸收符号互动论等微观社会学理论思想基础上,提出一个包含解释、谋划两个维度在内的微观行动理论模型: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必须进行社会化过程,对已有规范进行内化认同,或称之为类型化的过程是其先决条件,他是社会成员理解社会现实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社会事实不是相同或类似的,无法将其做具体归类,这就需要针对新现象、新性质创造出新的类型来表示,即基于类型学基础上的创新。这就是解释的两种形态。另一方面,行动者的行动是有一定目的的,人们为达到目的会衡量目标和手段之间的最佳结合状态,即寻求成本最小化和回报最大化的理想状态,这就是亚历山大说的谋划。

亚历山大的行动理论摆脱了帕森斯强调的行动是规范性的客观后果,而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环境而实现自己目的的理性行动。这就是亚历山大提倡的新功能主义的行动模式,即注重环境对行动制约性的同时,强调行动的偶然性和创造性,以及行动对环境的变革作用。

亚历山大进一步认为,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并不能分析自身,只能分析行动的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既是行动的先决条件,也是行动产生的客观后果,行动已经突破人格系统、文化系统这些结构性要素的制约,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建构的关系,由此提出了社会结构理论。在对社会过程分析中,亚历山大认为,环境对行动既是客观约束,同时也是行动的多维选择,行动者的选择以及选择的结果会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行动与环境是互动和互构的关系。

(四)吉登斯的结构-行动理论

他的结构化理论的出发点是行动和行动者的分析,提出新的行动理论。反对将行动看作是分散的实体,也反对将其看作是互不联系单个行动的总和,他认为行动及其行动者是有能动性的。行动者是有知识的,其知识具有实践性和反思性,在行动过程中,行动者会有其行动的动机和理由,而且会对其行动及行动情境不断进行反思性监控。这就构成了行动的分层模型。但行动者的知识又是有限的,总是会遇到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进而产生意外性的后果,而这些意外性后果又反过来成为下一步行动的条件。由此,有意图行动就是一个包含动机激发、行动的理性化及行动反思性监控的过程。

吉登斯认为,作为规则和资源的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个体行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他提出结构二重性,以取代二元论。结构二重性是指结构同时作为其不断组织起来的行动的中介和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非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卷入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结构既制约着行动,同时也是行动的前提和条件,行动者维持和再生产的结构。结构具有制约性和能动性双重属性。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第二章 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 著名的历史学家托马斯·卡约尔(ThomasCarlyle)曾经说过:“世界的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早期的心理学家在看待领导问题的时候往往从特质论人手,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格特质与能否成为领导的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传统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某些固有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先天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领导。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对特质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结果却并没有找到一些特质因素,以便将领导者和非领导者以及成功的领导者和失败的领导者的特质进行区分。这表明,试图找到一组独特的特质来鉴别成功的领导者的努力是失败的。但是还有研究表明,有一些特质,如有智慧、支配性、自信、精力充沛、富有专业知识等,是与成功的领导者一致相关的。这说明具备某些特质确实能提高领导者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并不存在一种特质能够保证领导者的成功。对于领导者到底应该具有哪些特质,吉伯认为,要想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就必须具备以下特质:身强力壮,聪明但不能过分聪明,外向有支配欲,有良好的调适能力,自信。与吉伯的思路相似,斯道格迪尔进一步扩大了特质的范围,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具有下列特质:对所完成的工作具有责任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热情并且能够持之以恒:解决问题时勇于冒险并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自信;能很好地处理紧张的人际关系并能够忍受挫折等。特质理论由于存在以下一些缺陷,所以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并不十分成功,他的不足表现在: (1)忽视了下属的需要:具有某种特质的领导可能适合管理某些下属,但不适合管理另一些下属。 (2)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成功的领导可能需要具备许多特质,但其中某些特质最为关键。 (3)忽视了情景因素:特质理论没有考虑到工作的结构性、领导权力的大小等情景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解释为什么具有不同特质的领导在各自的组织中都可以工作得非常出色。 (4)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特质与绩效之间的相关研究并不能解释是因为具有某些特质才导致成功,还是因为成功才建立了这些特质。例如,虽然研究可能发现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管理高的绩效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但这并不能表明到底是因为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才获得了管理的高绩效,还是因为担任了管理的职位才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改变型领导理论 伯恩斯把领导分为两种类型:交易型和改变型。交易型领导强调的是一个人在组织中的与位置相关的权威和合法性。交易型领导强调任务的明晰度、工作的标准和产出,他们很关注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这些领导更多依靠组织的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员工的绩效。与交易型领导相反,改变型领导则是通过更高的理想和组织价值观来激励他的追随者们,改变型领导能够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他

第二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特质因素理论、职业性向理论、生涯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特质因素理论 一、特质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1909年帕森斯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的观点,他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职业选择指的是个人在了解认识自己的主观条件与职业需求条件的前提下,将个人的主观条件与职业需求相匹配,这就是特质因素理论的内涵。 特质因素理论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其提出的职业选择方法至今仍被广泛接受和采用。 二、该理论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应用的三个步骤 1.进行人员分析,评价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2.分析职业对人的要求,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 3.人职匹配,个人在了解自己的特点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借助职业指导者的帮助,选择一项既合适自己特点又有可能获得的职业。 三、人职匹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因素匹配(活找人)。例如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有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 2.特性匹配(人找活)。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第二节职业性向理论 一、主要内容 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他基于自己对职业性向的测试(VPT)研究,提出了个性—工作适应性理论(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将个人的职业性向划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事业型和常规型六种;同时,他将职业类型也相应地分为上述六种类型。(如图所示)图形上连线距离越短,两种类型的职业相关系数就越大,适应程度也就越高。连线距离为0,换言之,劳动者类型与职业类型高度相关,统一在一个点上(即图中6个角端所示),人职配置最适宜,是最好的职业选择。除此之外,图中,连线最短、相关系数最高的,当属每种类型劳动者(职业)同其左右相邻的两个类型职业(劳动者)。例如常规型分别与实际型、事业型;艺术型分别同调研型(学者型)、社会型;其余类推,它们之间连线短,人业相互适应程度高。连线距离越长,表明两类型人业相关系数越小,相互适应程度越

韦伯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比较

韦伯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比较 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主要探讨的是有关社会学学科体系及基本假设的一般原理问题,包括研究的立场、方位、视角、基本观点以及解释社会现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逻辑程序等。从社会学发展史来看,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讨论是从马克思·韦伯与史末勒等人的论战开始,他们引发了学术界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论争;涂尔干和韦伯依据各自的理论背景和逻辑起点,继承和开拓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两大方法论传统:实证社会学和理解社会学,并为后世的社会学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方法论基调,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两人的方法论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比较。 涂尔干在其著作《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将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他是这样给社会事实下的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按社会成员的结合关系的性质的不同,社会事实又可分为物质性社会事实和非物质性社会事实两大类。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和“独立性”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作“理解的社会学”,他的社会学定义是“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对社会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根据这一定义,可见韦伯将人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人们的社会行动都是有主观意向和动机的,这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社会学研究首先要设法理解人们的社会行动。在这里,理解分为两种类型:“直观理解”和“解释性理解”。 从两人给出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差别着实可以看出两人所代表的不同理论传统之间的区别。涂尔干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相对于韦伯的人的社会行动而言,是宏观层面的。从这一点可以理解涂尔干理论中的社会是客观存在的,而韦伯则认为只有个体是真实存在的,只有研究人的社会行动,对其作出解释性理解。通晓其背后的意义,并最终作出因果性说明。这才是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韦伯也因此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任务。从两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上的区别,可以看出两大流派之间的差别。这两大学派自产生之时就存在着这样的对立。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张是实证主义的。涂尔干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客观性的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受客观必然性支配,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采用自然科学中研究自然现象的实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检验等方法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他提出了解释社会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5年版 2、埃尔金〃亨特、戴维〃科兰德:《社会科学:社会研究导论》,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 4、朱迪思〃贝尔:《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马经标主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版 6、陈波等编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版 8、蒋逸民:《社会科学方法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11、李英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论:模型、实践与故事》,台北: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12、罗清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何做好量化研究》,台北:威仕 曼文化,2008年版 13、陈锐:《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4、陈向明, 朱晓阳, 赵旭东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 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欧阳康主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6、欧阳康、张明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7、黄建国主编:《社会科学与文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18、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 19、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帕森斯AGIL模式及社会变迁理论的理解

帕森斯AGIL模式及社会变迁理论的理解AGIL 是帕森斯社会行动系统论中的四种功能模式。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系统包括人格、文化、行为有机和社会四个子系统,其中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获取功能,即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目标,并能够调动资源以实现其目标和定出优先次序;文化系统具有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的过程必须按一定规范连续地进行,并且能够缓和其内部的紧张;行为有机系统具有适应功能,即系统必须有能力从外部环境摄取生存资源并分配给各个部分,其最终目的在于拥有足够的生存资源;社会系统具有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把各组成部分协调合成一个功能总体。整合具有全局性、稳定性等特征,主要通过规范来实施。 按照帕森斯的论述,这四种功能是任何社会系统或社会组织发展演变的必要条件;四个子系统和四种功能的关系是:一种功能可以存在于多个子系统中,而一个系统又可以包括多种功能。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既属于社会行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执行整合功能;同时,社会系统内部又可以分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化系统(有些学者称为价值系统)、社区系统,它们分别执行适应功能、目标获取功能、模式维持功能和整合功能。帕森斯声称AGIL 模型是以单细胞的有机体到最高级的人类文明中的所有组织及进化的基本性质为基础的,“任何社会系统的过程都服从于四个独立的功能必要条件或‘问题’。如果要取得均衡和维持这个系统继续存在,它们必须得到充分满足。”言下之意即AGIL 可适用于任何组织、制度、结构的分析。 综上可看出,AGIL 理论有两个基本逻辑假定。首先,AGIL 功能存在于任何组织、制度和结构当中,它们是组织、制度、结构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它们变迁的原因。不管组织、制度、结构如何变迁,新结果都必须具备AGIL 功能。一种社会系统,涉及到经济、政治、价值和社区系统,如果要进行改革,必定是因为它的AGIL 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或者是在新条件下需要新的系统来执行AGIL 功能。其次,AGIL 功能是既定的,具有预先给定性。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这种预先给定性在城市化和人口流动过程中得到了明显体现。在农村人口尚未进入城市之前,城市已经存在固有的AGIL 系统,从城市系统变迁的层面讲,城市就应当吸纳流动人口让他们充分融入到城市的AGIL 系统中,但现实中流动人口很难融入到城市的AGIL 系统中,其中关键原因就是传统户籍制度的阻碍。此外,城乡同样具有不同的AGIL 结构,各系统的载体也不同。户籍制度的根本弊端首先表现在它阻碍了新的社会力量融入到城市既有的AGIL系统中,从而使城市系统得不到充分发展;其次是它有可能阻碍农村和城市两个系统之间的平等交换,有可能导致农村处于弱势地位。 帕森斯在其社会变迁理论中指出社会变迁主要是由行为系统的边界关系引

4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 ◆宗教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 ?研究对象:社会行动 ?价值评价、价值关系与价值中立 ?解释性地理解与因果性的说明 ?理想型与社会行动类型 ?合理化 社会学基本概念: 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解释。 一、研究对象:社会行动 1、定义 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为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的行为,并且在其行动过程中也是以他人的行为为目标的行动。 2、社会行动的意向性 ?个人赋予其行为主观意义 ?行动以他人为目标 二、价值评价、价值关系与价值中立 ?价值判断是从伦理、文化和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即实践判断; ?科学中价值中立或价值自由就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摆脱价值判断,或者不作价值判断、暂停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科学领域之外的问题,不能依靠科学来解决; ?价值中立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 三、解释性的理解与因果性的说明

社会学的两大任务: 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 1、解释性的理解 (1)理解的确定性基础: a.理性的方法 b.重新体验的方法 (2)理解的类型: a.直接观察理解 b.解释性的理解:根据动机来把握 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 2、因果性的说明 (1)因果关系是部分对部分的关系 非“A必然导致B”,也可以是 “A或多或少有助于B的产生” (2)组成历史总体和社会总体的因素极其众多,要找到其全部确定的因果关系是不可能的。 (3)因果关系不是线性决定的,而是双向的、反馈的与多重的关系。 四、理想类型与社会行动类型 1、理想类型 (1)、将理解方法与因果方法结合起来,将历史学个别化方法与社会学类型方法结合起来的概念工具 (2)、理想类型决非随心所欲的虚构, 它是以理论结构的形式表示的 “时代的兴趣”,是现代社会的 历史文化现象的逻辑和规则。 (3)两种理想类型: ?历史形态的理想类型 eg.资本主义 ?历史实在中的抽象组成部分的理想类型 eg.科层制 法理型 目标合理的行动 2、社会行动的类型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一书主要选自《自然论文集》,本书由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三篇长文组成,它们分别阐述了韦伯方法论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内容,是韦伯方法论著作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的阅读研究韦伯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一文,进行浅析。 在《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一文中,韦伯提出人们在大学授课时是否应当宣明他们所赞成的某种伦理的或者建立在文明理想以及其他世界观基础上的实际的价值判断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其一是以可以从纯逻辑演绎而得到的事实和经验事实为一方与以实践的、伦理的或世界观的价值判断为另一方的区分是正确的;其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不讲实际的价值问题。对于上面两种回答,韦伯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大学教师在一切具体情况下,甚至在面临使他的授课内容变得毫无吸引力的危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听众,首先向自己宣明,哪些陈述是纯粹从逻辑推理演化而来的或者对纯粹经验事实的说明,哪些陈述是实际的价值判断,并且把这一点看作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第一种回答才可以接受;而韦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赞同第二种回答,认为第二种回答只适于掩盖向听众发表的意见的实际影响,韦伯认为如果让教师放弃实际的价值判断,不能讲激情昂扬的话语,会使听众迷失于各种不同范围的彼此混淆之中。 在讲坛上一般是否应该进行实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问题,因而它最终只能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对大学的任务所取的观点来决定。韦伯批评了种种不合时宜的德国教授们在大学课堂的言行,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在教室里应当向自己的教师学到的东西,首先是熟练地完成给定的任务的能力;其次,承认事实,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事实,然后把关于它们的规定和自己的价值态度区别开来;第三,使自己服从职责,因而首先抑制不必要地表示自己个人兴趣和其他感受的冲动。”提出在每一项职责任务中,承担任务者应当克制自己,排除那些不属于职责的东西,而最需要排除的是他自己的爱与恨。 韦伯认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指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科学研究者在涉及社会事实时,应当克制对它公开发表个人见解,韦伯写道:“一个职业‘思想家’如果有什么职责的话,他所迫切要做的便是,面对时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倾人的理想,都要保持个人才智的清醒,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动’。”韦伯深切地认识到研究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做学术报告时需要回避价值判断,不借科学研究来鼓吹自己的价值观;正是在这些因素之下,韦伯提出了“价值无涉”的概念。 韦伯写《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这篇论文的意图在于,批判德国的教授们利用自己不受攻击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在韦伯看来大学教授不能任意的发表其价值判断。即应该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所谓价值无涉是指要求研究主体按主观愿望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该客观地描述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不管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价值无涉这一原则首先是由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依然广为接受的标准。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争论。这两种立场在中国社会学界争论了十几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的郑杭生教授和李金教授之间的争辩。 李金教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价值无涉”的立场是持基本接受的态度。他在《为“价

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杨方 “结构—功能主义”中的“结构”是指系统中具有自身独特属性的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 而“功能”是指结构内部的各种成分与外部情景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职能。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内涵 (一)社会行动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行动单元,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一是行动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二是手段,即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三是条件,指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四是规范取向,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譬如说,一个人开汽车去打鱼。 但是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重点不是各个行动单元,而是行动系统。行动系统指行动者与其环境状态之间发生的某种稳定的相互关系。行动系统分为: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帕森斯认为,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分别承担四种不同的功能: 行为有机系统承担“适应”( adaptation - A) 功能,这个功能将保证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 人格系统承担“目标达成”( goal attainment -G) 功能,即确定系统目标的次序并调动资源和引导资源去实现整个大系统的目标。 社会系统承担“整合”( integration - I) 功能,即使系统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具有功能的整体。社会系统在四个子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是社会子系统的“环境”。 文化系统承担“模式维持”功能,即“潜在的模式维持( 1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 L) ———紧张关系的管理”功能。它有双重功能: 一是确保行动者在系统中积极的扮演他们的角色,或者是维持系统的公认价值体系保持制度的统一性; 二是为内部的紧张关系管理提供运作机制,稳定社会的紧张状态。

生涯辅导常用理论

生涯辅导常用理论 生涯理论起源于美国,最早是以“职业辅导”形式出现的。职业辅导是指由专业的机构帮助择业者确定职业方向、进行职业选择、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过程。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Parsons)创办了“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并于1909年撰写了《选择职业》著作。该书第一次运用了“职业辅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建构了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以及人职相配的职业指导模式,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帕森斯的理论成为以后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石。 20世纪60年代以来,职业生涯理论和实践获得蓬勃发展。90年代中期由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为人们所接受。综合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按其历史的演进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流派,即:特质论、生涯发展论、适应论、建构论。 一、特质论 全称为“特质因素论”(Trait-and-Factor theory),“特质”是指能够心理测验所测得的特征;“因素”,是指能够胜任工作表现必须具备的特征。特质因素论就是研究个人心理特质与职业因素相匹配的理论。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帕森斯(Parsons)、霍兰德(John Holland)。霍兰德将美国社会中的职业归纳为六大类型,在1971年提出的类型论是特质因素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在“职业选择”这个焦点上。 适合使用特质论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学生,适合做生涯教育,展

望未来时可以把视线放窄,做更高概率的事情。第一类是上班后三年左右,他在第一段生涯已经完成社会生存和职场适应话题,但又不太满足原来职业的生态,所以适合用特质论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把已经形成的特质做一个自我认知,同时给他更好的定位。特质论不是把你定死在一个职业,而是帮助你找到成功更高概率的地方。 二、生涯发展论 关注的焦点是生涯发展问题。舒伯理论观点雏形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他认为“生涯选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从1953到1990期间的系列成果)提出的生涯发展理论,让生涯发展的概念替代了职业辅导的模式。其主要观点是,生命可以分为成长、探索、建立、保持、衰退5个阶段,个体在生命全程要扮演孩子、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6个,每个角色所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会随着生命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淋漓尽致地过平衡满足的人生。 可以参见生涯彩虹。 28-40之间的女性,80%都是面临着很多职业生涯平衡的问题;对于生涯角色剧增的35-45岁男性,也是有特别的指导意义。 三、适应论 克朗伯兹、伦特等提出的学习适应论。适应与发展:设定自己想要的方向,盯紧和校准目标,不断的自我提升与修炼,最终达成结果。 人们提出了人和职业的关系,这个问题就好像是树,同样是树,长的不一样,因为环境和树的适应能力不同。 有CIP理论、SCCT理论等。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二篇 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行动 答:社会行动是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作为社会行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行动者个人赋予其行动以意义,即行动者个人采取行动的动机;②行动者所采取的行动包含着以他人的行为为目标,即行动者主观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只有具备这样两个条件时,个人的行动才可以称为社会行动。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以及传统的行动四种类型。 2.方法论个体主义 答: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又称个人主义方法论,是一种哲学的研究方法,这一观点将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许多个人的聚集(整体上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形式),以此解读和研究许多学科。个体主义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最早由韦伯提出,经过哲学家波普的论证,再由经济学家哈耶克精辟地论述,现已成为社会科学中影响广泛的方法论原则。 3.解释性理解 答:解释性理解是由韦伯提出的,是指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它把社会行动置于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理解是解释的前提,理解是能被解释的。如果说直接观察理解仅仅知道社会行动“是什么”或“干什么”,

那么解释性理解就是要寻求社会行动的“为什么”。 4.价值无涉 答:价值无涉又称价值中立,是由韦伯提出来的,科学研究等工作不使用价值判断,只采用逻辑判断,即客观地说明“事实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价值中立原则有两个含义:①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有利或是不利,他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也就是说,他必须严格地以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来从事研究,目的是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②要区分“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科学家可以估量行为的可能后果,但不能做出价值判断。 5.法理型统治 答:韦伯将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法律基础上的统治称为法理型统治,其基础是一套内部逻辑一致的法律规则以及得到法律授权的行政管理人员所发布的命令。韦伯将法理型统治视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形式。他分析了法理型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一般特征:①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②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出现了“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③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④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⑤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⑥在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上的私人占有;⑦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法理型统治可以具有极为不同的形式,而现代资本主义借助于科层制所进行的统治是最纯粹的法理型统治类型。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周晓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3) 摘 要: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是现代性的产儿,因此自社会科学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 科学 ,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性始终使其无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不仅某种流行的理论范式始终制约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研究,在实证主义的探索之外,人文主义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继续扮演着重要的方法论角色,而关于价值中立的无尽争议更是说明了这一原则的相对性。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探讨无意终结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但却意在为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议提供一种相互包容的视角。 关键词:范式;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中立;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6-0001-07 如果说人文学科(humanities)是以人类的精神产品为研究对象的话,那么社会科学(social sci ences)则是以人类群体及其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作为 现代性 的产儿, 社会科学自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实征 科学 ,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特征始终使其无法彻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我们可以通过对科学范式、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以及价值中立这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三大问题的讨论,来理解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和基本性质。 一、科学范式:理论是如何左右社会科学研究的 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的创用者是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 库恩。按照库恩的观点,科学不是按照进化的方式发展的,换句话说它不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一个量变过程,而是通过一系列革命的方式实现的质变过程。这一质变过程涉及到不同范式间的转换,即 一个共同体成员(也可以说是一个科学家共同体)所共享的信仰、价值观、技术等等的集合 的转换。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发生在20个世纪初的那场 物理学革命 ,不过就是一种范式(爱因斯坦的物理学)代替了先前流行的另一种范式(牛顿物理学)而已。 1970年,系统表达库恩上述思想的著作 科学革命的结构 出版后,对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解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仅仅5年后,美国社会学家乔治 瑞泽尔就借用这套思想写成 社会学 一门多范式的科学 一书,用以解释社会学及其思想的继替与发展。瑞泽尔的创造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在库恩那里,相互竞争和对立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或者说, 只有承认牛顿的理论是错误的,爱因斯坦的理论才能被接受 , 但瑞泽尔没有坚持库恩提倡的这种范式间的非此即彼性,在他看来在社会科学的不同范式之间有着更为鲜明的继承性或包容性;其二,为了使范式的概念能够在社会科学中获得更为灵活的使用,瑞泽尔提出可以在三种意义上使用 范式 的概念:(1)可以用来区分科学家共同体或干脆用来区分不同的学科,如物理学和化学,或社会学和心理学就是两种不同的范式;(2)可以用来区分某一学科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如18世纪时的 1

帕森斯社会行动

2、社会行动理论:单元行动、社会行动 帕森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指出,我们的兴趣不在于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而在于行动者与情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行动者、目标手段、情境及规范限定等四种要素,从而构成了一个“单位行动”或者叫“单元行动”。(1)继承韦伯的思想,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首先是具有主观性的个人行动,因此,个人行动就构成了社会行动的基本单元。单元行动则是社会行动的基础。 (2)帕森斯认为,在行动者的行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行动者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行动者与情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包括行动者、目标、情境以及规范或限定等四种要素,从而构成了一个单元行动。单元行动是社会行动的基础。 一是行动者。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目标的主体。行动者本人必须有知识,必须有实现自身目标的冲动、需要或欲望。 二是目标。这是行动者行动的理由和动力,它指向行动者的未来。 三是情境。行动者实现个人目标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无法控制的情境以及个人可以控制的情境因素。帕森斯认为,情境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行动者实现目标的限定。帕森斯举例说:如果一个人视力不好,那么就无法成为飞行员,视力不好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情境。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医生,即使有机会让他选择,他也不会去学堕胎手术,这个就是可以控制的情境。 四是规范或限定。规范本身就是一种限定,它制约着行动者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影响行动者的行动。帕森斯举例说,在斯巴达,一个战士不是凯旋而归就是战死疆场,很少有苟且偷生的选择。 (3)社会行动:个体的行动通过“制度化”就能够成为社会行动。 第一,帕森斯认为,任何单元行动总要涉及到外在的社会结构因素,涉及到社会秩序、共同价值观念等问题。这样,任何单元行动必然会涉及到社会系统或者制度化问题。这样,他就提出了社会行动的概念。所谓“制度化行动”就是将个人的行动结构化、制度化。 第二,社会行动表示各个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结构。因此,社会行动又可称为社会行动体系或社会行动系统,或者直接叫做行动系统或社会系统。但是,单位行动如何转化为社会行动呢?帕森斯认为,其中桥梁就是共同的规范以及由此形成的共的角色。 例如:某个行动者在与别人的互动中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就会重复该行动(守株待兔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每个行动者都会期待他人(其他行动者)做出某种反应,以实现他们的目标,这样社会规范便形成了。 第三,社会行动系统往往通过地位、角色把个人与他人结合起来,从而把个别行动整合为社会行动系统。这里又涉及到帕森斯的两个概念: 一是“地位”:行动者在社会行动系统中的位置。如教师、医生、总统等(社会化);二是“角色”:则是依附于地位之上的,被社会所期待的规范。(内在化) 第四,这样,社会行动系统就包括两个部分:社会行动系统的价值或目标制度化;二是个人人格的价值体系的内在化。即角色的自我认同。 所以,社会行动体系九必然包括:追求目标的行动者的人格体系;调节地位角色并整合为一个的行动观即文化体系。后来他又加了个“有机体系统”。 3.社会整合或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功能必要条件 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发现,帕森斯的理论已经开始从个体行动上升到社会行动,事实上实现社会学微观到宏观的整合正是帕森斯理论的主旨。 帕森斯认为,社会整合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行动系统内部共同维持以抗拒外来压力;如:人格系统对于社会行动系统的整合主要有两个途径:社会化与社会控制;二是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使社会(行动)系统达到均衡状态,以使社会变迁。这两者是任何一种社会行动系统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体来说: (1)适应:adaptation: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并在系统中加以分配,以使之适应环境,即对“环境”这个条件的适应。 (2)目标实现:goal attainment: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去实现系统目标,即从环境中获取目标。 (3)整合:integration:每个个体都必须实现他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内部协调,并发展出对付由各部分越轨行为的方法。 (4)模式维持: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主要包括维持模式和调停紧张。维持模式是指如何根据一些规范确保体系中行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方法论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实际上是由选自《科学论文集》的三篇长文组成,分别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领域的批判性研究》、《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阐述了韦伯的的基本思想。 李凯尔特认为,所谓意义就是“对过去的觉醒和对未来的参与”。基于社会生活和精神的特殊性社会科学中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人们赋予了社科对象以意义,文化科学即价值和意义的研究。社会科学是依赖于价值理念的。确定某物的意义是它成为研究对象的前提。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目标不同于自然科学,不是以寻找实在的规律为目标。自然主义偏见地把社会科学的目标定为必须将现实还原为规律,这有把理想典型与现实掺和的危险。但是韦伯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科学性上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是两套知识,科学客观性的知识不应该因对象的不同就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韦伯方法论所想要解决的。文化科学的对象是有意义的文化事件或实在,其目的是认识实在的独特性质。因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想类型仅仅是认识经验科学的一种手段,不定义、不解释、不实在。而由理想类型得出的结论并不等于历史规律。如果借助经验历史的直观材料澄清理想类型与现实的区分,那么将历史知识表现为理论。但是,对历史的认知应当为主,得出的理论应当为仆,这个主次不能颠倒。否则就会出现规律失灵的危险。国内很多所谓的专家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得出经济学规律失灵的结论。理想类型只是有计划地将历史事实有效地归属现实原因的手段。所有的理想类型的构思都具有暂时性,需要也不可避免的更新。不同阶层集团的利益形成不同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是根据其理想形成的。因此,韦伯则认为社会行动最终是归结到“个人”的,需要把握社会行动背后的“意义”,主张“理解的社会学”。初读此处,我想到这种理解是否也是包含个人的价值判断或者是约定俗成的规律?这似乎将文化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混淆了。韦伯所提到的理解,将其定义为神入,但是也明确了这种理解只是存在事实上的可能性,它的实际效用是有限的。我们假设相同环境、条件以及一样的价值取向的人的内在状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在研究经验历史中的事件即行动时,基于动机的不确定性,目标的合理性就有了推理的一般性,形成

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现代的人格特质理论有以下几种: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1897-1967)的人格特质论(trait theory),系以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人格结构看法。他认为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他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 1. 首要特质 所谓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 中心特质 所谓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 次要特质

所谓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评价:首先,他认为人格特质是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这是明显错误的,我认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人格特质是会逐渐形成以及被影响的,其次,人格特质并没有首要和次要之分,我们的所有人格特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人格,也共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最后当然也有优点,那就是他的人格特质的分类方法说明了我们的各种人格特质中,每个人表现出来的侧重点不一样,故而称为“特质”。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这16种人格特质是: 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评价:分类太繁琐,并且用人格表现来归类特质,没有强调生理基础的重要性,或者说,完全只在意了外部的表现,而忽略了内在的特点。但是一种表现可能是多种特质导致的,也可能反应了完全相反的作用结果,所以存在误差。在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中,刘运芳说到卡

帕森斯社会整合变迁思想综述

帕森斯社会整合与变迁的思想综 ——对AGIL理论图式解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以帕森斯的AGIL理论图式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为切入点,综述帕森斯关于社会系统整合与变迁的思想。从而理解帕森斯如何在理论中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而使其理论所具有的包容性和解释力。 <关键词>:帕森斯AGIL整合变迁综述 在社会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之中,谁也不能抹杀帕森斯的贡献,这位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开创了社会学的一个新时代.不仅仅为美国只重视实地研究而缺乏理论建构的社会学传统带来理论指导,也成了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流派的源头之一。直到今天,他的理论仍然闪耀着巨人的光辉。玛格丽特.波洛玛如此写道:如果说在当代社会学中有一位处于中心的理论家的话,这个理论家就曾经是帕森斯[1]。 帕森斯也自称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理论家",他一直努力要形成统一的社会理论。从帕森斯的学术生涯来看,大致分成三个阶段:早期的社会行动理论,到中期的结构功能主义,最后才建立其一般体系理论(贝朗塔菲提出建立社会科学的一般体系理论[2])。在这样的三个阶段中,其理论是一步一步积累和发展起来,贯穿其中的结构功能分析思想是其精华。他提出的模式变项理论和AGIL图式理论是其主要贡献。 本文主要是以帕森斯在一般体系理论中提出的AGIL理论图式为切入点,看其如何构建AGIL,并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对社会子系统的分析,从而达到对社会系统整合和变迁的解释。帕森斯的思想也试图在强调社会整合的基础上去解释社会变迁的发生,可以从中发现帕森斯关于现代化的理论。 [1]《当代社会学理论》玛格丽特.波洛玛孙立平译华夏出版社1989 [2]同上 一,AGIL理论分析框架 帕森斯在大学本科三年级前还是主修生物学的学生,跟大多数古典社会学家一样,他也认为社会类似与一个生命有机体。而且对于所有有生命的体系,"功能是理解起体系的中心概念"。而帕森斯想要论述的是:①有生命的体系存在与环境之中并对环境起反应;②这种有生命的体系维持一种组织和发挥功能的模式。并且有生命的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因此要与环境进行交换,且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那么对其分析则形成两个向度,一个是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另一个则涉及到体系与环境的交换关系。

职业生涯规划考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期末考试题 班级:文新学院广电1101 学号:201130404015 姓名:陈杨阳 一、名词解释 1、职业生涯规划 答: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体为未来职业发展所做的规划和准备,它是个人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潜力、外界机遇与制约因素以及对机遇与制约因素发展变化的预测,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制定发展计划以及实现生涯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 2、职业锚 答: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二、简答题 1、内外职业生涯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内职业生涯,是指个人根据对自我的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深入认知后,所选择的职业发展路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职业和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一定的看法,一个人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一机构中取得发展所必需经历的实际过程称为“外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指某一行业或者某一组织界定的一系列工作角色和状态。内职业生涯和外

职业生涯在某一各特定时期可能是相符的,但大多数时间不相符,可以把内职业生涯理解为职业发展的内因规划,外职业生涯则是时间的职位发展序列。 2、MBTI的四个维度和八个方向 MBTI人格共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方向,共计八个方面。 分别是:外向(E)和内向(I) 感觉(S)和直觉(N) 思考(T)和情感(F) 判断(J)和知觉(P) 3、SWOT分析的具体含义 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公司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 4、职业生涯理论的发展历程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源于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从学科历史发展角度看,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研究的历程。在我国,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凸显出各种专业型人才需求的日益紧缺但同时又存在着大量人员无法找到工作的“结构性失业”状况。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这也成为人们公认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滥觞。1939年,美国学者威廉姆逊出版了《怎样咨询学生》一书,进一步拓展了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1951年,金斯伯格等人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通过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及其间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