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9章生物进化9.2生物进化理论测试(1)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9章生物进化9.2生物进化理论测试(1)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9章生物进化9.2生物进化理论测试(1)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9章生物进化9.2生物进化理论测试(1)沪科版

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

1、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论,推测地球上发现的最早的生命化石是

A.单细胞细菌

B.多细胞水螅

C.低等多细胞藻类植物 D.高等多细胞被子植物2、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因素是:

A.自然选择B.生殖隔离C.基因突变D.生存斗争

3、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中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

A.乙

B.丙

C.丁

D.戊

4、在某个种群群体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但是AA的生活力不如Aa,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 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B.减小,增大

C.减小,减小D.不变,不变

5、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6、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C.不同种群间只要存在隔了就一定是两个物种

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7、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④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对种群的基因频率都有影响

B.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绝灭

C.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下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其最根本的潜在危险是丧失遗传的多样性

D.真核生物出现之后,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9、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的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1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测试题-济南版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原始海洋.陆地 B.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的模拟实验说明原始地球() A. 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 不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能形成无机物 D. 能形成生命 3.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 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 4.生物化学分析得知,人体体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等无机盐离子的比例跟海水中相应无机盐离子的比例接近。这个事实证明() A.人类也适应海洋生活 B.人类起源于海洋 C.原始人类靠饮海水生活 D.原始海洋是生命起源的场所 5.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 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于原始的海洋 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无氧气 D.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 7.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8、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森林 B.非生命物质 C.生命物质 D.原始陆地 9、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A甲烷 B. 水蒸气 C. 氢气 D. 氧气 10、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A 运动方式不同 B 细胞结构不同 C 营养方式不同 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 11、人体血液的无机盐分数约为0.9%。研究表明,30亿年前原始海水的无机盐分数也约 为0.9%。对此,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人体血液仍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种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无机盐分数相同纯属巧合 D人类的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的 12、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第九章(生物进化)-2020年上海高考生物合格考知识点默写(沪科版)

第九章生物进化 知识梳理 一、生物的进化 1.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证据来自___ _______,__ _____,__ __ ____,__ _的研究。 2.鱼类等水生脊椎动物存在的鳃裂,在陆生动物胚胎早期也出现过,说明陆生脊椎动物是由_____生物进化而来的。 3.在发生上有共同来源而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完全相同的器官称为_ _______。 4.化石证据不仅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历程,由细胞到细胞,由_______到,也证明了生物界是向着多样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的。 5.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论点是:___ _____和____ 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___ ______是进化的必要条件,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并由此带来;只有环境的个体才会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6.现代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___ __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__ _______为进化提供原材料,______ ____主导着进化的方向,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 _____和______ ____。____ ______是指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在它的全部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例。 7.生物灭绝的原因是:。

二、生物进化理论 (一)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____ ______: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自然选择的外因; (2)____ ______: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生物特性之一——自然选择的内因; (3)____ ______: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的手段; (4)____ ______:①对有利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 ②自然选择包括无机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和生物彼此之间的选择作用;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基本概念: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中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某基因在其全部的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率; (4)____ ______:地理隔离是由于某些地理障碍而发生的; (5)____ ______: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彼此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同步训练C卷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 改变与生物进化同步训练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2分) 1. (2分) (2019高三上·芜湖开学考)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人群中蓝眼占百分之一,则一个褐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 . 9/400 B . 1/44 C . 9/200 D . 1/22 【考点】 2. (2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 . 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 . 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 . ④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考点】

3. (2分)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 . 植物自交种群的基因颏率不发生改变 C . 有害的突变基因一般不会在种群中扩展而会被删除掉 D . 突变的方向与环境的诱导无关而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考点】 4. (2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 ②④⑤⑥⑦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②⑤⑥ D . ①②③⑤⑦ 【考点】

2017届苏教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生物的进化》单元模拟练习 一、选择题 1利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该育种方法称为() A. 诱变育种 B. 多倍体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转基因技术 2.小香猪的体色由黑色变为白色是细胞核中某基因发生碱基对改变,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 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也会发生改变的是() A. 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 r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 所编码蛋白质的肽键数目 D. 该基因的基因频率 3?由于环境保护和采取有效的防盗猎措施,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在两年中增加了 近万只,藏羚羊数量上升一定导致() A. 种群基因库增大 B .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 .基因产生定向突变 4?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科两种地雀一一勇地雀和仙人掌地雀,它们皆取食仙人掌种子;20世纪70年代晚期发生一次干旱,大幅度降低了仙人掌种子的产量,但两种地雀都在干旱中存活下来;随后研究发现它们喙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勇地雀主要取食小的仙人掌种子,而仙人掌地雀取食较大的种子。上述干旱导致这两种地雀种群() A. 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所属营养级发生改变 C.由“ S”型增长变为“ J ”型D ?竞争强度持续增大 5.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共同进化的过程可导致生物多样性 B. 自然环境改变可导致物种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染色体加倍可导致多倍体高度不育 D. 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亙换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 6. 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 ①②③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7. 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 B. 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C. 如果某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上海市徐汇区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等级考试卷及答案

2020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二、三年级生命科学学科 2021.01 【考生注意】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填涂(选择题)或书写(非选择 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草莓出现叶脉缺绿,叶片变黄等症状时,说明体内可能缺乏 A .Ca 2+ B .Mg 2+ C .Na + D .K + 2. 一个DNA 分子可以转录成的信使RNA 的种类数和个数是 A .一种、一个 B .多种、多个 C .一种、多个 D .多种、一个 3.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昆虫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1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风导致昆虫发生了变异 B .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 .只有长翅个体能适应该海岛的环境 D .大风对昆虫翅的性状进行了选择 4.小明在体育课上正在进行100米短跑,此时他的机体不可能... 出现的生理变化是 A .心率加快 B .收缩压升高 C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5. 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 于恢复正常。在整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6. 图2表示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①②③表示过程,X 、Y 表示物质。下列判 断错误的是 A .X 是丙酮酸 B .②过程必须有CO 2参与 C .③过程必须有O 2参与 D .Y 是H 2O 7. 某种“超级细菌”的培育过程是把3种假单孢杆菌能分解不同烃类化合物的基因同时转 移到另一种假单孢杆菌的细胞内,使之具有能分解4种烃类化合物的功能。该培育过程基于 的基础理论是 A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理论 B .经典遗传三大定律 C .生物进化理论 D .细胞全能性理论 图 1 时间 时间 时间 激素含量 时间 A B C D 激素含量 激素含量 激素含量 图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第三节光合作用教案(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其中的光合色素,理解其中的色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基本过程和相互关系;理解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以及在生物界中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让学生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概括物质和能量转化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3.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环境稳定中的作用,理解光合作用产物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叶绿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其中的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 (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且这种结构和成分与其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适应关系。如,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吸收光谱,色素在片层上的分布、基粒片层的垛叠形式、基粒和基质的关系等,都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些结构和成分,才能顺利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发生的场所。 (2)在第一章细胞部分,学生接触了叶绿体色素种类的知识,另外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或听到过有关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知识,但没有提取和实际看到过各种叶绿体中的色素。因此学生对亲自从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渴望。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不但可使学生学会有关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2.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内容,是教学的又一重点。因为: (1)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从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能量转移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的本质。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前进一步。 (2)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入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 3.光合作用的意义,也是教学的重点。因为: (1)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光合作用的关系。知道人类需要的农产品,归根结底要靠光合作用去生产。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应该把培育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品种,发明提高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时间、空间的技术等途径作为研究方向。知道增加植被面积和质量,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等。这些,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光合作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关心生物科学及其发展,关心社会问题的解决等意识的好材料,应充分重视。 (2)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绿色植物本身利用,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体中有机物的来源,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这些,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4.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对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不熟悉,特别是有机化学知识,高二第一学期多数学校未学习到。对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电能、电能到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到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必要性的理解,对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高中生物 必修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 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D.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2.下述不属于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A.生存斗争中颈和前肢较长的个体得以生存 B.长的前肢和颈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积累 C.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的前肢和颈是经常伸长颈和前肢的结果 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错误的是() A.变异是不定向的B.遗传和变异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4.目前对于自然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 A.个体发展到群体B.微观发展到宏观 C.低等发展到高等D.以个体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5.下列哪一项与自然选择学说无关() A.达尔文B.《物种起源》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D.优胜劣汰 6.云南某旅游区有8群猕猴共240只,我们称这群弥猴为() A.8个种群B.一个种群 C.8个种族D.一个群落 7.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 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8.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其分隔成A、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

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 A.A种群进化速率比B种群快B.A种群进化速率比B种群慢 C.两个种群进化速率一样D.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 9.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代,这种群落更替表明()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低D.从结构上看云杉比桦木高 10.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有多种理论解释,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 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综合利用B.突变、选择和生存斗争的综合利用C.变异、选择和遗传的综合利用D.变异、淘汰和遗传的综合利用 11.在一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则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为() A.18 % 82 % B.36 % 64 % C.57 % 43 % D.92 % 8 % 12.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 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 C.会使隐性基因完全灭绝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 1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14.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A.这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子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15.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

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生物进化理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生命科学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首要介绍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来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进而说明达尔文进化论形成过程——“贝格尔号”舰的环球航行,以及代表著作《物种起源》。然后通过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遗传变异、繁殖过剩、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以及自然选择作用例子的介绍,向学生展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学习本节内容,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生物进化发展的知识,更能使学生接受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生物进化的内容,对于达尔文提出的进化理论有所了解,但是仍停留在表面,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以及它们在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是很清楚,并且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尚不了解。因此介绍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达尔文进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理解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论点。 (2)学会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观点描述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3)学会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性和局限性。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理论分别进行讲解,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2)通过对自然选择学说四个主要论点的探讨,学会描述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学习,感悟生命延续的规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强化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基本论点 2. 教学难点: (1)生物的适应性 (2)自然选择的作用 五、教学主线 六、教学过程设计 1. 情景导入 由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物种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此多样的物种的由来,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2.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介绍拉马克的观点,让学生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之一。屏幕展示

高三生物测试(进化)

高三生物测试题(进化) AAbb 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 aabb 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 AaBb 水稻培育优质品种水稻的过程, 有关说法不 —二倍悴水稻 -试管苗 ^7 \£i^ \£^ A .图示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型为 aB B ?此过程最终得到的二倍体水稻基因型有四种 C .此育种方法叫做单倍体育种 D.未经秋水仙素处理的试管苗长成的植株是高度不育的 3?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 携带的种 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 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C .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4. 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 隔离。这种方式不需要下列哪种环节的综合作用 :( ) A. 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 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 C. 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 D. 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 5.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B. 突变、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 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 6.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 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 女性色盲基因的携 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 因的频率为多少:() i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 2、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型为 正确的是() C? O 为迥 的 花粉、

2020年高中生物 检测五《生物的进化》同步练习 精品

检测五:《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1.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如果发生进化,那一定是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2.在美国的一次大风暴后,有人搜集了136只受伤的麻雀,把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72只,死去64只。在死去的个体中,大部分是个体比较大,变异类型特殊的,而生存下来的个体中,各种性状大都与平均值相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变异等于死亡 B.自然选择不会改变物种 C.离开常态型变异的个体易被淘汰 D.不产生变异的生物才能生存 2.C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关系,一旦发生变异,偏离了常态,将使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因而被淘汰。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3.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4.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4.A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基因频率一定改变。 5.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5.B由于基因突变,害虫本身存在着抵抗杀虫剂的变异,当使用某种杀虫剂后,绝大多数害虫被杀死,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害虫大量繁殖后,再用该种杀虫剂,会有比以前更多的个体生存下来,以后不断使用该种杀虫剂,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杀虫剂对害虫起到定向选择作用。 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2019届 上海市徐汇区 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二年级生命科学学科 一、选择题 1.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 空间结构 B. 氨基酸种类 C. 氨基酸数目 D. 氨基酸排列顺序【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个过程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角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角蛋白由一个位置移到了另一个位置,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故选A。 2.下列各种疾病中,由与图同类生物的病原体引起的是 A. 血友病 B. 艾滋病 C. 结核病 D. 坏血病 【答案】C 【解析】 血友病属于遗传病,不是病原体引起的,A错误;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和拟核等结构,与图示细胞类似,C正确;坏血病是缺少维生素C导致的,与病原体无关,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3.肝脏细胞将甘油三酯运送到血液的脂蛋白形式是 A. 高密度脂蛋白(HDL) B. 低密度脂蛋白(LDL) C.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D. 乳糜微粒(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脂蛋白是指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脂质-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分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

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M)。 2、乳糜微粒CM:CM来源于食物脂肪,功能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这类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含量仍然很丰富,功能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这是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功能是携带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HDL:功能是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至肝脏。 【详解】高密度脂蛋白(HDL) 是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至肝脏,A错误;低密度脂蛋白(LDL) 能携带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B错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功能是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至血液中,C正确;乳糜微粒(CM) 的功能是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血脂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4.“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操作不合理的是 A. 选用液体培养基 B. 用涂布法接种 C. 培养基高压灭菌 D. 倒置培养 【答案】A 【解析】 “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需要观察细菌的菌落特征,因此一般选用固体培养基,A错误;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B正确;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微生物培养基需要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C正确;为了防止冷凝水滴到培养基上,应该将培养基倒置培养,D正确。 5.某同学设计了单侧光刺激下的植物向光弯曲实验,实验结束后,取植物弯曲部分制作临时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图。下列结论可据图得出的是 A. b 侧产生的生长素大于a 侧 B. 生长素影响细胞的伸长生长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 生长素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走向高考》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4单元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四讲 一、选择题 1.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答案 B 解析由于生活环境、食物的来源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原始狼群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狼群,而且它们一定都是朝着适应各自的环境方向发展,这正是说明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错。故本题选B。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的出现,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B.某种群中BB、Bb和bb基因型个体分别占20%、60%、20%,该种群中B基因频率是50%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 答案 D 3.(2015·安徽名校联考)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占25%、Aa占50%、aa占25%。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较能正确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比例变化的图是() 答案 A 解析开始时基因频率为:A=25%+50%×1/2=50%,a=50%;由于aa个体生活力弱,容易被环境淘汰,所以后代中a基因频率会越来越低,A基因频率会越来越高。 4.(2014·河北广平模拟)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生物的进化》测试题(二)

《生物的进化》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15*3=45分) 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 A .黄色――→?黄色、绿色 B .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 .猫叫综合征 D .无子西瓜 2.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C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3.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并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4. 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下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哪一项是不. 正确的 ( ) A .突变的利与害可因生物的不同生存环境而异 B .突变的利与害可因人类的需求不同而异 C .突变对某些生物生存有害,但对生物进化有利 D .有利的变异对生物生存有利,对生物进化也有利 5. 有关种群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B .只有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 .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D .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6. 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C .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生物:沪科版第三册 92 生物进化理论(同步测试题)

生物:沪科版第三册 92 生物进化理论(同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论,推测地球上发现的最早的生命化石是 A.单细胞细菌B.多细胞水螅 C.低等多细胞藻类植物D.高等多细胞被子植物 2.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因素是 ( ) A.自然选择B.生殖隔离C.基因突变D.生存斗争 3. 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曲线.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下列最可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图是( ) A . B . C . D .

4. 在某个种群群体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但是AA的生活力不如Aa,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 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B.减小,增大 C.减小,减小D.不变,不变 5.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6. 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C.不同种群间只要存在隔离就一定是两个物种 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7.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④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2019届 人教版 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

阶段性检测(六)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8·四川广元模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都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D.突变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选C。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都会导致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如AA→Aa;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2.(2018·合肥联考)下图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B。图①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能够实现基因重组。图②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易位。图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两套相同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图④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 3.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第六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进化的。 3、局限性:缺乏证据,多为主观臆断。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选择材料:由变异提供;内在因素:遗传和变异;进化方向: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动力:生存斗争。 3、局限性: 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率。 ①按定义计算: 例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

别是30、60和10个,则: 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型 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30% 60% 10% 60% 40%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 ,则: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 60% 4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⑶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①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完整版)第三章生物的进化测试题修改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原始大气层与现在大气层成分明显不同的是没有()。 A.水蒸气 B.氨气C.氧气C.甲烷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A.古代节肢动物B.古代鱼类C.古代爬行动物D.古代鸟类 3、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 A.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B.它们的生活环境太恶劣 C.这些生物体的食量太大D.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4、现在长颈鹿的颈部都很长,这是由于()的结果。 A.常用颈部B.人工选择C.不断变异D.自然选择 5、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遗传和变异B.生殖C.生长和发育D.环境的变化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 C.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的化石 D.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7、根据科学家对鸟的起源的研究,将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始祖鸟、辽西鸟、孔子鸟四 种动物按进化顺序排序,最先排的是()。 A.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B.始祖鸟C.辽西鸟D.孔子鸟 8、青蛙与下列哪类动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A.节肢动物B.鸟类C.鱼类D.哺乳类 9、鸟的种类多种多样,家鸡有蛋鸡、肉鸡、观赏鸡等,这些现象是()。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10、下列是自然选择的选择者和结果是()。 A.人类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B.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C.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应人类的各种需要 D.树叶的多少短颈长颈鹿的死亡和长颈长颈鹿的存活 11、下列关于生物起源的推测正确的是()。 A.上帝创造的B.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 C.由原始的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 D.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12、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哺乳动物B.类人猿C.鸟类D.猕猴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进化的基本单位、原材料的来源、方向的决定、实质;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 的概念; 4、物种形成的原因生物进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1、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隔离的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的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 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学习检测: (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 B、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2).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 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中国大陆上所有老虎是一个种群 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A. 个体 B. 基因 C. 种群 D. 群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频率的计算:引导学生计算这样一个例子P115:从某种生物的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其基因型分别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个,问其中A基因频率为多少?a基因频率为多少?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一、利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各基因型个体数求解 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