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的教学方法.doc

古诗词的教学方法.doc

古诗词的教学方法.doc
古诗词的教学方法.doc

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古诗词教学方法

一、结合语言理解和言语习得,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

所谓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1、古诗词内容理解:

结合课后注释理解;结合图片或音、视频形象感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去体会;以今识古;知识类化;诗文对照等方法,均可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语言。

2、古诗词言语形式习得:

教师应逐步渗透相关古诗词这一文体的相关知识,引领学生逐步了解古诗词这一文体的特点和魅力,并循序渐进地尝试运用古诗词语言,甚至是创作诗词。

如《水调歌头●中秋》这首词中,水调歌头为词牌名,词的内容共95个字,是一首长调。同时,这首词分为上、下阕,词前有序,按其语言风格当属豪放派典范。词的上阙赏月奇想,下阙则望月怀人,将苏轼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特点展现地淋漓尽致。

赵志祥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画鸡》一诗,赵老师就设计了这样的几个小问题:

1这首诗一共几句?

(4句)每句有几个字? (7个字)

2在古诗中,一个字叫一言,那么,每句话有五个字的诗就叫(五言),有七个字就叫(七言)。

3一共有四句,每句有五个字的诗就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那么,一共有四句,每句有七个字的就叫(七言绝句或七绝)。

二、体味诗词意象,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古诗词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形简意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最意味深长的情感。也正是基于此,古诗词教学不能做理解意思,体会情感这样简单的处理,我们应该让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灵气。

如何让古诗词课堂教学充满灵气呢?其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意象。(它是一个个真实可感、鲜活可爱的物象,同时也是意境构,情思表达的组件。而之所以将其称为要素,是因为古诗词不能没有意象,古诗词教学不能没有意象!

体味意象的几种常见教学策略:

1、反复诵读悟象。

2、音乐渲染造境。

3、结合插图入境。

4、了解背景或延伸阅读,丰富意象。

三、在诗词诵读中学习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构建起来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诵读,不是为了简单、机械地记忆诗词内容,而是通过诵读将自己融入到高远的意境中,将诗词深刻的,诗人的情感通过有感情的吟诵读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