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怀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怀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怀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文本

怀远县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节规划编制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规划依据 (2)

第三节规划期限和范围 (3)

第二章规划背景 (4)

第一节区域概况 (4)

第二节土地利用状况 (4)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5)

第三章规划目标 (8)

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8)

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9)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0)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原则 (10)

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0)

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3)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保护 (16)

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

第一节耕地保护 (16)

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17)

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 (20)

第一节城镇村用地安排 (20)

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0)

第三节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22)

第四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23)

建设与环境保护 (24)

第七章土地生态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加强生态安全用地保护 (24)

第二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4)

第三节落实土地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域 (25)

第四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途径 (26)

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29)

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29)

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30)

第三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0)

第四节独立工矿区 (31)

第五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32)

第六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32)

第七节林业用地区 (33)

第九章土地综合整治 (34)

第一节土地整理复垦 (34)

第二节土地开发 (35)

第三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5)

第四节土地综合整治保障措施 (36)

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38)

第一节乡(镇)土地利用方向 (38)

第二节乡(镇)主要用地调控指标方案 (39)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1)

第一节行政措施 (41)

第二节经济措施 (41)

第三节技术措施 (42)

第四节政策措施 (42)

前言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保障怀远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基于《蚌埠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控制指标,在前期研究和《怀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的基础上,编制了《怀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从怀远县土地资源供需状况出发,明确了规划期间怀远县土地利用战略目标,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划定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强化了土地利用空间管制,统筹安排了各行业、各区域用地尤其是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突出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集中体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是指导怀远县未来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怀远县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和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总 则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强化土地资源用途管制制度,保障蚌埠市怀远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节 规划规划编制编制编制目的和任务目的和任务

一、 规划规划编制编制编制目的目的

为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将非农业用地由外延增量为主转变为内涵挖潜为主,努力实现宏观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有计划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促使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为促进全县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于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定,结合怀远县土地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特编制本规划。

二、 规划规划编制编制编制任务任务

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怀远县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研究、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和调控措施;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潜力、土地供需趋势进行分析,确定土地保护、整理、复垦、开发的任务;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调控指标,重点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城镇建设用地、重点项目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的规模和范围,并将规划的主要指标分解到乡(镇、农场),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科学划定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空间,制定土地用途分

区控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策略,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为怀远县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第二节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文件

二、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

(一)《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二)《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7号)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四)《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三、技术标准

(一)《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

(三)其他有关相关行业规范

四、其他资料

(一)《蚌埠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二)《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三)《怀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四)《怀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五)怀远县村庄布点规划及交通水利等相关规划

(六)前期调研工作成果、收集的相关资料等

期限和范围

第三节规划

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

基期年为2005年;

目标年为2020年。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怀远县所辖全部土地,面积为238260.42公顷,共10镇9乡和省属龙亢农场,即:城关镇、马城镇、河溜镇、古城乡、龙亢镇、兰桥乡、褚集乡、徐圩乡、淝河乡、唐集镇、淝南乡、魏庄镇、万福镇、常坟镇、鲍集镇、陈集乡、双桥集镇、找郢乡、荆芡乡、龙亢农场。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区域概况

怀远县地处皖北、淮河中游,始建于1291年,位于东经116°43′-117°19′、北纬32°42′-33°19′,全县东接蚌埠市淮上区、禹会区,西与蒙城县和淮南市潘集区接壤,南依凤台县和淮南市大通区,北界濉溪县、宿州市埇桥区和怀远县。2005年,全县辖19个乡(镇)1个省属农场,36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27.7万人,城镇人口39.59万人,城镇化率为31.0%;职工年平均工资9700元,年均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2760元,年均增长6.1%。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5.2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4.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5119元,2005年全县完成国定资产投资额为19.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1.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4亿元。

状况

第二节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状况

一、土地利用结构

2005年底,全县土地面积238260.42公顷。农用地面积189875.54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9.69%(其中耕地150492.51公顷,园地面积为962.29公顷,林地面积6034.88公顷,其他农用地32385.86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28627.7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02%(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1906.02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1234.51公顷,特殊用地面积为58.69公顷,交通用地面积为1751.59公顷,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676.96公顷);其他土地19757.1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29%(其中自然保留地面积为2050.44公顷,水域面积17706.67公顷)。

二、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长期以来,该地区农村居民点建设缺乏规划,处于自发状态,形成了农村居民点松散式分布格局,只注重外延发展,内部挖潜不够。新增农村居民点后又未能及时整理出老宅基地,致使居民点用地面积呈现逐步上升局势。2005年末,全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21234.51公顷,农村人口为1142597人,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185.84平方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每年部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但农民进城后,空置的宅基地没有进行复垦,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

(二)土地后备开发资源有限。怀远县属于淮北平原区,耕地资源十分丰富,经过怀远人民多年的开发利用,易开发耕作的其他土地已开垦殆尽。2005年,全县其他土地总量为19757.11公顷,多为沿河、沿湖和地势坡度较大的区域,大部分为生态水源保育区和水土流失保护区,后备开发资源不足。

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大,耕作层恢复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可整理潜力十分可观,若能投入资金进行整理,将大大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受到资金和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等因素影响,农用地整理与村庄整理实施难度较大。

(三)防洪排涝能力有待提高。全县众多的河流在滋养土地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患,每至多雨季节,淮河、涡河和天河等河流及其支流水位大幅度上涨,严重威胁沿岸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调查,全县因水患需搬迁有12029户35532人,涉及到13个乡(镇)68个行政村,搬迁任务繁重。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机遇

(一)土地管理政策日益完善。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完善土地

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土地管理法规体系,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外部环境逐渐改善。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皖北沿淮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为怀远县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同时,蚌埠市大力推进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大蚌埠都市经济圈,推动形成大建设、大服务、大辐射的发展格局,将有效促进怀远县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契机。

(三)内部优势逐步凸现。怀远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紧邻长三角经济区,与皖江城市带相连接,享受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惠政策,承接优势明显;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206国道、307省道、225省道及合徐、界阜蚌、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淮河、涡河等九条河流并列其间,距蚌埠机场仅10余公里,津浦铁路从东侧经过,京沪高铁、京福高铁等快速通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即将建成使用;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人力、土地、水资源、煤炭、农产品、石灰石、镍铁等资源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不锈钢、硅材料、机械电子、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正在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各工业园区各具特色,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为怀远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挑战

(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未来一段时期内,怀远县将迎来人口增长高峰、城镇化提升高峰、工业化发展高峰,土地供给压力增大。土壤污染、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等、生态环境约束大,制

约了全县耕地资源补充的能力,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淮干河道整治、涡河河道整治、荆山湖行洪区整治等水利工程建设,X046、S225和S307等交通用地改扩建,唐集煤矿、马城磁铁矿、焦大郢铁矿和孝仪产业园等能源资源开采加工建设,使规划期内建设用地需求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周转支撑。全县后备土地开发资源有限,随着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面临巨大压力。

(三)协调区域土地统筹利用任务艰巨。上轮规划期内全县城镇化率有了较大提高,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生产生活,但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并未相应降低。居民点用地零星、分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浪费,城乡建设用地亟待统筹协调。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元化,加大了调整和优化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难度,统筹协调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日益繁重。

第三章规划

目标

规划目标

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针对怀远县的区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协调保护农用地与保障经济发展用地的关系,突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重点安排好生态环境保护用地,积极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合理安排建设用地,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重点发展规模较大的建制镇,体现节约集约用地以及“三个集中”的要求。

一、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以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在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前提下,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科学合理安排各业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尤其是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三、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导功能,积极推动建设用地的空间整合,制定节约集约利用指标控制体系,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坚持土地增量供给和存量挖潜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和城镇建设用地内部挖潜,盘活土地资产,提高怀远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益。

四、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各类农用地的生态功能,加强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建立基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体系。积极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

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一、总量指标

规划期内,必须确保耕地总面积在152639.92公顷以上,园地面积不低于719.58公顷,林地面积不低于5036.6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5865.75公顷。

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0081.92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3051.39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3249.40公顷以内。

二、增量指标

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780.10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1499.02公顷,占用耕地面积不得超过1027.74公顷;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为3348.28公顷。

三、效率指标

规划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控制在100.37平方米以内。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原则

一、优先安排农业用地。

二、农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耕地。

三、非农建设用地内部优先安排交通、水利、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四、一般建设用地按产业政策安排。

五、各类用地的扩大以内涵挖潜为主,节约和集约利用。

六、林牧渔业用地扩展应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水、废滩地,除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用地外,其他均不得占用耕地。

七、建设用地需扩展应尽量占用劣等地,特别应控制占用耕地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用地。

八、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平衡。

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全县2005年农用地面积189875.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69%。到2020年农用地总量控制在190329.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88%。

(一)耕地。全县2005年耕地面积150492.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16%。

规划期内,耕地净增加2147.41公顷,其中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6252.17公顷,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等减少耕地4104.76公顷。到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52639.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4.06%;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35865.75公顷。

(二)园地。全县2005年园地面积962.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0%.

规划期内,园地净减少242.71,其中农用地整理及建设占用减少的园地面积为242.71公顷,期内园地不增加。到2020年全县园地面积为719.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0%。

(三)林地。全县2005年林地面积6034.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3%。

规划期内,林地净减少998.2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土地整理及开发增加林地1835.78公顷,农用地整理及建设占用减少林地2834.03公顷。到2020年全县林地面积5036.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1%。

(四)其它农用地。全县2005年其他农用地面积32385.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56%。

规划期内,其他农用地净减452.32公顷,其中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其他农用地5425.69公顷,农用地整理及建设占用减少的其他农用地面积为5878.01公顷。到2020年全县其他农用地面积为31933.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40%。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全县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28627.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02%,到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量30081.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63%。

(一)城乡建设用地。全县2005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2314.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1%,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3051.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7%。

1.城镇工矿用地。全县2005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906.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0%。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建设用地整理增加城镇工矿用地1745.22公顷,通过工矿复垦及建设用地整理减少城镇工矿面积为401.84公顷。到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3249.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6%。

2.农村居民点用地。全县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21234.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91%。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及建设用地整理增加农村居民点461.64公顷,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整理减少农村居民点1894.16公顷。到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19801.99公顷以内,占土地总面积的8.31%。

(二)交通用地。全县2005年交通用地面积1751.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4%。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及建设用地整理增加交通用地1149.60公顷,通过建设用地整理减少151.58公顷。到2020年全县交通用地总规模为2749.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

(三)水利设施用地。全县2005年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676.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4%。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及建设用地整理增加水利设施用地798.85公顷,通过建设用地整理减少水利设施用地267.89公顷。到2020年,全县水利设施用地为4207.92公顷以内,占土地总面积的1.77%。

(四)特殊用地。全县2005年特殊用地面积58.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及建设用地整理增加特殊用地16.43公顷,通过建设用地整理减少2.12公顷。到2020年,全县特殊用地为73.00公顷以内,占土地总面积的0.03%。

结构调整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三、其他土地

全县2005年其他土地面积19757.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9%。

规划期内,其他土地不增加,通过其他土地开发减少1908.28公顷。到2020年其他土地17848.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49%。

优化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

一、城镇体系布局

坚持突出重点、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发展思路,构建“两核三轴”的城镇体系,规划以城关镇和马城镇为核心,以由206国道、京台高速怀远段公路交通干道串联成的怀(远)鲍(集)发展轴,包括陈集乡、鲍集镇、古城乡、城关镇和马城镇等城镇;由307省道、南洛高速怀远段串联组成的怀(远)龙(亢)双(桥集)发展轴,包括双桥集镇、龙亢镇、河溜镇和龙亢农场等城镇和由225省道串联组成的怀(远)唐(集)发展轴,包括万福镇、唐集镇、常坟镇、荆芡和找郢乡等城镇,集中产业发展空间,建立全县综合型、工贸型和旅游型城镇发展空间体系。

二、基础设施布局

完善县域交通网络建设,构建公路、铁路和水运布局合理,客货运畅通的现代化全面的运输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形成多层次、高效能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充分发挥公路交通体系功能。以京台高速怀远段、南洛高速怀远段为公路主骨架,承担国境运输和对外运输的功能;以206国道和307、225省道为通道连接县城和重点乡(镇)等;加强乡(镇、农场)之间联系,新建西线(经过陈集、龙亢、徐圩、万福、唐集、常坟等乡(镇))和东线(经过陈集、魏庄经梅桥接307省道)两条县道,破解县域内南北城镇被河流自然阻割联系不便的难题;实施307省道城关段向北移,结合芡淮新桥局部改线225省道,新建凤阳至潘集区公路怀远段;

修建绕城公路、健康路、环山路和乳泉大道等中心城区道路,逐步形成城区方格网道路系统;改善农村公路路面状况,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逐步提高全县铁路交通运输能力。结合蚌埠市铁路发展规划,兴建凤阳西泉至淮南架河铁路联络线(经过马城镇、常坟镇、唐集镇)和淮北青龙山至淮南铁路联络线(经过双桥集镇、陈集乡、龙亢镇、龙亢农场、徐圩乡、万福镇、兰桥乡和唐集镇),新建淮海铁路怀远段,带动沿线农业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发展。

充分利用全县丰富的水运资源。结合淮河航道工程提升怀远县水运能力,新建涡河北岸三桥东侧渔港码头和西部工业仓储区货运码头,完善疏港交通和货物水陆联运道路。

提高和强化全县防洪排涝能力。实施淮北大堤荆郭段加固、涡河左右堤除险加固、涡河下段除险加固、县城防洪工程等淮干河道整治;黄苏段退堤、塌荆段加固;完成荆山湖和汤渔湖行洪堤退建加固,增强芡河、北淝河中游上段、北淝河下游、泥黑河、澥河等防洪排涝工程,加强沿淮湖洼地综合整治。

完善县域电网体系,改造现行通信线路、设施。新建骑龙、康郢、涂山220 KV变电站;新建团结500 KV变电站;新建孝仪、榴城200 KV 变电站,新建龙亢、陈郢、双桥、鲍集、河溜110 KV变电站;新建魏庄、兰桥、万福35 KV变电站。

三、耕地及基本农田布局

严格落实《蚌埠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怀远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调整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全县各乡(镇、农场)均布局基本农田,其中以淝河两旁鲍集镇、龙亢镇、双桥集镇、魏庄镇等乡(镇)境内的连片耕地和芡河两旁河溜、唐集、万福、常坟、马城等镇境内

的连片耕地为主。城关镇、怀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地区的核心区域原则上不划定基本农田。

四、工业总体用地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集聚,扶持重点能源项目建设。规划期内强化怀远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城经济开发区、龙亢农场产业集中区产业集聚度,保障唐集煤矿、马城磁铁矿和焦大郢铁矿开采项目科学合理用地。

五、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结合《怀远县村庄布点规划(2009-2020年)》,对全县农村居民点采用集中布局和就地安置等方式撤并,对沿淝沿芡等河道低洼区洪水位以下的村庄进行集体搬迁、人口规模低于200户的村庄和存在严重环境问题的村庄(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且修建困难的村庄;位于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地方病高发地区的村庄)及重点建设项目占地或压占矿产资源的村庄、位于城镇内部和近郊逐步与城镇相融合的村庄、地域空间上接近且逐渐融为一体的村庄等逐步集中规整,规划将现有2200个村庄归并为726个,规划人均居民点用地100平方米,配套完善道路交通、供电通讯、水利、能源、给排水、环保环卫和综合防灾设施等基础设施。

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

保护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第一节耕地保护

一、严格控制耕地减少

(一)严格控制非农业占用耕地。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尽量避让基本农田的原则,强化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2006-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027.74公顷以内。

(二)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必须依据耕地占补平衡的原则履行补充耕地的义务。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不破坏土地耕作层,允许在不破坏耕作层和地力的前提下,鼓励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

(三)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力度。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严格界定灾毁耕地标准,强化耕地灾毁情况监测,及时复垦灾毁耕地。

二、加大耕地补充力

加大耕地补充力度

规划期内怀远县耕地保有量较2005年有所提高,再加上规划期内耕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任务非常艰巨。如何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蚌埠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控制指标及建设占用耕地补充任务,结合全县经济、社会、技术水平和规划期间可能投入规模等因素,确定2020年需确保补充的耕地面积为3348.28公顷。耕地补充途径为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

(一)土地开发。规划到2020年,确保通过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