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

课题:统计(平均数)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92-94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试教:

板书设计:

主板书:

副板书:

踢毽子(男生)获胜

跳绳(女生)获胜

插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啊?

生:跑步、踢毽子、打球……

师:你们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几天前呢,有一个班的同学举行了课间活动小竞赛,根据大家的兴趣分成了三组。第一组踢毽子,第二组跳绳,第三组套圈。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当裁判,看看到底是男生胜了还是女生胜了,好不好?如果女生赢了,红牌朝前,如果男生赢了,就绿牌朝前。(课前教师每人发一个小牌子)

生:好。

师:谁可以一眼就告诉老师第一组谁赢了?

生:男生赢了。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他们的人数都一样,我们就比较总数,总数多的就获胜。

师:他说的其他裁判同意吗?

生:同意。

师:当人数相等时我们就比总个数。总个数多的就获胜。(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总数”二字)第二组呢?

生:因为他们的个数是相同的,我们就比较人数,人数少的就赢了。我认为女生获胜。师:其他裁判同意吗?

生:同意。

师:当总个数相等时就比人数,也就是总份数,人数多的输了,人数少的反而赢了。(教师板书“总份数”)

二教学例1

师: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最后一组,这最后一组的比赛成绩是由两个统计图表示出来的。谁可以告诉老师,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信息?

生:张明是男生中套的最多的,吴燕是女生中套的最多的,两个统计图中套的最多的是女生,套的最少的也是女生,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不一样多……

师:是啊,套的最多和最少的都是女生,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又不一样多,那到底是男生套的准呢,还是女生套的准呢?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也可以算一算,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讨论)

师:讨论好了吗?讨论好了就出示一下你们的答案。

生:男生。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男生套的总数是28个,我用28÷4=7(个)男生每人平均套中7个,女生套的总数是30个,我用30÷5=6(个)女生每人平均套中6个。7个大于6个,所以男生套得准一些。(教师板书)

师:很好,这28是男生套圈的总数,4是男生的总人数,也就是总份数,7是男生每人平均套的圈数,我们可以称它为平均数。(教师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那么我们算出的女生每人平均套中6个,这里的6也就是?

生:也就是女生套圈的平均数。

师:谁可以告诉老师,我们刚刚是怎么得到几个数的平均数的?

生: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教师板书,填全该等式)

师:很好,我们来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那么这样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几步?

生:两步。先算出总数,再算出平均数。

师:不错,这样算的步骤我们可以叫做“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教师板书)同学们还记得刚刚我们比较的两组数据吗?其实那两组也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同学们现在告诉老师第一组男生踢毽子的平均数是?

生:60个。

师:怎么算的?

生:用240÷4=60(个)

师:也就是总数÷总份数=平均数,那女生踢毽子的平均数呢?

生:50个。用200÷4=50(个)

师:我们比较平均数的大小,谁赢了?

生:男生踢毽子的平均数比女生踢毽子的平均数大,所以男生获胜。

师:很好,那第二组比赛男生和女生跳绳的平均数分别是多少?

生:男生跳绳的平均数是60个,女生跳绳的平均数是100个。

师:谁赢了?

生:因为女生跳绳的平均数比男生跳绳的平均数大,所以女生获胜了。

师:看来大家对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都掌握了。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男生套圈的这幅统计图,有谁可以很快的告诉老师他们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我们可以将张明的一个分给李小钢,再将张明的一个分给陈晓杰,这样他们每个人都是7个,那么平均数就是7。

师:是不是这样(教师示范),我们将张明的这个分给李小钢,再将他的一个分给陈晓杰吗?生:是。

师:像这种方法呢,我们称之为“移多补少”的方法。(教师板书)

很好,那么我们现在学了几种求平均数的方法?

生:两种,一种是“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一种是“移多补少”。

三练习P93“想想做做”1

师:好,现在呢,老师就要检验一下大家有没有都学会了,打开书做一下书上第93页“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我们应该怎样移动笔筒里的铅笔呢?

生:将第二个笔筒里的一枝铅笔移到第三个笔筒里。

师:他说的对吗?

生:对。

师:那么这时候每个笔筒里有有几枝铅笔呢?

生:6枝。

师:也就是这三个笔筒中铅笔的平均数是6。很好,这位同学用的是“移多补少”的方法,有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生:我用6+7+5=18(枝)18÷3=6(枝)

师:哦,他是用算的方法。

四练习P94“想想做做”2

师:很好,那么现在我们把书翻到94页试着用两种求解平均数的方法做一下第2题。

生1: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18m。

师:你是用的什么方法做的啊?

生1:我是用的算的方法,用14+24+16=54(cm)54÷3=18(cm)

师:他说的对吗?

生:对。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啊?

生2:我也是用计算的方法。

师:你呢?

生3:我也是用算的。(教师多次点名)

师:这题用算的方法求平均数的同学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

看来这题大家基本上都是用算的方法求平均数的。对于比较复杂的数据呢,我们通常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这种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它是一种最通用的方法。“移多补少”只适合一些数据比较简单,一眼就可以看出平均数的情形。

五练习P94“想想做做”3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书上的第3题。这平均身高160cm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所有队员的身高都是160cm?

生:不是,他们有的可能比160cm高,有的可能比160cm矮,还有可能刚好是160cm。

师:那么李强身高155cm,可能吗?

生:可能。

师:那么身高有可能超过160cm吗?

生:有可能。

六练习P94“想想做做”4

师:很好,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第4题。问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我们只要看第一个统计图,是不是?

生:是。

师:那是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呢?

生:星期二和星期四。

师:第二小问是问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这时候我们就要两个统计图一天一天的对比了。那是星期几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呢?

生:是星期四。

师:第二个问题,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是几个问题啊?

生:两个。是让我们分别求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多少箱和平均每天卖出橘子多少箱。

师:那么怎么算呢?

生:用6+7+9+7+11=40(箱)40÷5=8(箱)平均每天卖出苹果8箱.4+8+6+7+10=35(箱)35÷5=7(箱)平均每天卖出橘子7箱。

师:他做的对不对?

生:对。

师:那么大家看了这两个统计图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哪天买的苹果最多,哪天买的苹果最少?等

七课堂总结

师:有谁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生:我们学了平均数的求法,我们可以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的方法,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解平均数。通常我们用算的方法计算平均数,有时用“移多补少”。八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P72 2、4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课题:观察物体(2-3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页 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观察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使学生在实际的拼搭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注意点:1.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摆放立体时,注意同时运用语言叙述摆放过程。比如:横着放两个小正方体,在你左边的小正方体上叠放两个小正方体。等……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让学生猜测一下还没有看见的面的形状,再观察验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由2-3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观察多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板书立体) 二、新授: a、出示例题 出示立体图 这三个立体都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搭出第一个立体。<教师同步操作> (横着放3个小正方体,在你左边的小正方体前面放一个小正方体)你们搭的立体和老师的一样吗? 你会从所搭立体的正面、侧面、上面来观察吗?(开始) <同样摆出后两个立体,观察立体> b、刚才我们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了三个立体的形状,你们发现没有,从正面看这三个立体,形状相同吗?<电脑展示三个立体>(从正面看,三个立体的都是由3个横摆的小正方形拼成)

从侧面和上面看呢?(侧面看,三个立体的形状也是相同的,从上面看是不相同的) 谁能来描述一下你从侧面看到的形状?(两个小正方形横摆) 这三个立体从上面看,形状是不相同的,我们一齐来看一看他们的形状。<电脑展示> <比较立体俯视图的异同> c、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由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分别从它们的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观察大屏幕上三个立体的三视图>得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d、假如我用四个小正方体拼搭成一个立体,从正面、侧面看的形状还是和刚才一样,但是从上面看的形状不一样,还可以怎么搭呢?(同桌合作操作,四人小组交流,集体汇报讨论,大屏幕展示) 三、巩固 1.把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右边的样子。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哪一面看到的?你能连一连吗? a、教师用模型摆放出立体,学生跟着老师的叙述摆放。 b、请同学们从立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并且同桌相互说说所看见的形状。 c、交流。大屏幕展示,连线 d、如果搭成右边的样子,从正面看,和刚才看到的样子相同吗?从侧面和上面看呢?(讨论,连线) 2.完成教科书2-3页上的2-4题。 四、全堂总结 通过我们这堂课的学习,进一步观察了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我们还发现,这些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分别从它们的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得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希望同学课后能自己动手搭一搭,观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1.小华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几个立体。 a.从正面看到是的有哪几个?从侧面看到这种形状有那几个?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 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附答案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 1.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代表1厘米。图示长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请你在方格纸上,再画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先算出你所画图形的周长,再填一填下表。 长/厘米宽/厘 米 面积/平方厘 米 周长/厘 米 经观察,我发现:在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中,()的 周长最短。 1611634 16 16 2.东方红小学有620人去春秋。1辆大客车能载客58人,11辆客车能一次送走这些学生吗? 3.一块正方形菜地,一边靠墙,其余三边围上总长度为36米的竹篱笆。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在学校六一儿童节演出开幕式上,120名学生组成了2个花束队,每个花束队排4行,平均每行有几个学生? 5.在下面的方格中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16平方厘米。(每格是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6.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8米,宽8米。 (1)这个花圃面积是多少? (2)在花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7.王叔叔带着456元钱去批发市场买水,每桶水的批发价是8元。回来后,以每桶12元的零售价出售。 (1)王叔叔可以批发多少桶水? (2)王叔叔卖出了34桶,卖出了多少钱? 8.妈妈去超市买了1.6千克的苹果,用去17.3元后,还剩2.7元,妈妈带了多少钱?9.在点子图中,圈出方框“2”表示的意思。 10.李叔叔一天要送水多少千克?

11.某小区有18栋楼,每栋有9层,每层有4户,这个小区一共有几户? 12.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将这个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然后拼出一个大三角形(如图)。这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张爷爷围着一个边长是25米的正方形花坛散步。 (1)张爷爷走了8圈,一共走了多少米? (2)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4.学校图书室新买来756本书,要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15.一个正方形的养鱼池,边长是10米。它的水面是多少平方米? 16.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请你先在图上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17. 18. 19.大润发超市一周卖出5箱水杯,每个水杯25元,一箱装有12个水杯。一共能卖多少钱? 20.把两个边长为9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21.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22.希望小学6个年级共收到社会捐赠的图书384套,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可以

2015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 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2.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自主探究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解决其中的两个问 题。1.解决“小女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 ⑴问: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怎样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 ⑵谈话: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计算400X2,结果是多少?再在小组里交流。⑶班级 交流。 谈话: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说出算法,教师板书。 2.尝试解决“小男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 ⑴问:怎样列式? ⑵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多少?⑶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⑷班级交流,总结算法 3.小结,问:观察上面两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 题。 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的联系,从而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 2.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完成“想想做做'第3 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二、硬币厚度一般是1-2,小红的身高是126,我家有一棵高5的大树,阳台有一台9高的洗衣机,书房里有一张 6高的书桌,书桌上有一盏高35的台灯和一个厚约的文具盒。万里长城长约6700,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东莞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2300。一只老虎约重360。一列汽车每小时约行驶100。 三、解决问题: 1、一支铅笔原来长8厘米,用去6毫米后,现在这支铅笔有多长? 2、妈妈买了一块4厘米长的火腿肉,每5毫米切一处,可以切多少片? 3、一支粉笔长6厘米,5支粉笔长多少厘米?合多少 分米?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5厘米00厘米50米1千米米 5、某城市要修一条长54千米的高速公路,如果每天 修6千米,几天可以修完? 6、一辆载重1吨的货车,装有2头牛,每头牛重600千克,货车超重了吗?超了多少? 7、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5米,第二根是第一根的4倍,第二根长多少米?两根一共长多少米?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计算: 95+9312+396+48566+43927-258 78+80946+23487-57900-368507-88 二、填上适当的数 - 1 0 1 三、填空题: 1检验370+230=600 )。 2 3、最大的三位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四、解决问题: 1、一本书900页,小明第一个星期看了308页,第二个星期看了281页,小明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2、二三年级开家长会,准备了800张椅子。二年级来了276名家长,三年级来了356名家长。请问学校准备的椅子够吗? 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上午去参观的有580人,下午去参观的学生比上午少187人,这一天学校一共有多少学生参观了博物馆? 一、填空: 1、和表面有四边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习题 单元目录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第三单元年、月、日 第四单元年、月、日的应用题 第五单元平移和旋转 第六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应用题 第八单元认识千米 第九单元认识吨 第十单元轴对称图形 第十一单元认识分数(一) 第十二单元认识分数(二) 第十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 第十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二) 第十五单元统计与平均数 第十六单元认识小数(一) 第十七单元认识小数(二) 第十八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要使□36÷4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36÷4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2□8÷8的商是三十多,□里可能填()。 2、一个三位数除以7商是75,有余数,余数最大是(),这时 被除数是()。 3、在□里填上什么数,商中间有0? 6)6□2 4、在□÷7=9……□中,被除数可能有几个?其中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5、 3 □ □)3 □□ □□ □□ □ 3 8 6、 7 □ 5)□□□ □ 5 □□ 4 5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8、养殖场有300只鸡,鸡的只数是兔的3倍,把兔放在4个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里有多少只兔? 9、两个水桶共盛水60千克,如果第一桶水倒出4千克则两个桶中的水同样多,求第一桶里原来盛水多少千克? 10、小明与小华共有图书160本,已知小明图书的本数是小华的3倍,求小明、小华各有图书多少本? 11、王庄有小麦、水稻田共180亩,小麦的亩数是水稻的2倍。王庄有小麦、水稻各多少亩? 12、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240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13、爸爸与儿子的年龄和是45岁,又知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爸爸与儿子今年各多少岁? 第三单元年、月、日 14、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经过()。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应用题大全

1鸭子25只,还有鹅5只,鸭子是鹅的几倍?鹅比鸭子少几只?鹅和鸭子一共多少只? 2小明9岁,爸爸是小明的5倍,爸爸多少岁?两人一共几岁? 3小明踢了40下,小丽踢得是小明的2倍,小强踢得比小丽多10下,小丽踢了几下?小强踢了几下?三人一共踢了几下? 4一件衣服40元,买5件多少钱? 5洗衣粉14元,洗发水21元,买两袋洗衣粉和一瓶洗发水一共多少钱? 6猴妈妈昨天摘了125个桃子,今天摘得是昨天的2倍,今天摘了多少个?两天一共多少个?今天比昨天多摘多少个? 7有80个苹果,分给4个组,每组18个,还剩多少个? 8足球128元,排球79元,篮球98元。买1个足球和三个排球多少钱?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多少钱? 9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45页,第二天看了50页,还剩68页,一共多少页? 10小明每天看12页,看了5天,第6天看第几页? 11每行105颗,有6行,已经拔了300颗,还剩多少颗? 12运来3车白菜,每车180袋,用去240袋子,还剩多少袋? 13儿童8元,成人18元。王老师带42名同学去参观,他们一共要付多少元? 14一袋芝麻糊350元,面粉200元,买4袋芝麻糊和1袋面粉多少钱? 15运来4车面粉,每车75袋,卖出150袋,还剩多少袋? 16养了240只鸡,鸭是鸡得3倍,鸭多少只?鸭和鸡一共多少只?鸭比鸡多几只? 17小红围着正方型操场跑一圈,边长是35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18学校要用栏杆围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38米,宽25米,一共需要多少米栏杆? 19小明围着操场跑了2圈,操场长23米,宽45米,跑了多少米? 20小明每天看15页,看了3天,还剩35页,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2012.12.23)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计26分) 1、七千零六十是7个和6个组成的,写作。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个苹果重150 ,1箱苹果重15 。 3、□□÷□=10……7,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12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5、3位老师带62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住6人,至少要()顶帐篷。 6、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少12厘米,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7、一张长方形纸长9厘米、宽6厘米。剪下一个正方形后(如图), 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0 54+32 = 80-14 = 33÷3 = 600×5 = 300×2= 23×2 = 6700-600= 7×700 = 104×2×3= 0÷100=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两题要验算8+4=12) 263×9 = 608+392 =62÷3= 验算验算 三、右边每题的积大约是多少?用线连一连(8分) 4×397 497×9 3×809 698×4 2400 2800 1600 4500

四、求下列图形的周长。12分 6厘米 10厘米 五、解决实际问题(32分) 1. 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25页,4天正好看完,另一本书的页数是这本书的3倍,另一本书有多少页? 2、淮安动物园今天上午接待了5批游客,平均每批130名。下午又来了804名,上午比下午少了多少名? 3. 王叔叔要在墙边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养鸡场,长方形养鸡场长28米、宽15米。这块地一边靠墙,另外三边用篱笆围。有两种围法可以选择(如下图)。哪一种围法用的篱笆少些?只要多少米? 4. 小强生日那天,妈妈给了她100元买玩具,小强能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钱?(请 用算式解答说明)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课题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1、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2、出示例题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五、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了解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学校:班级 姓名:成绩:(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期末测评试卷(时间 90分钟) 一、填空. 1.我的家乡济南在地图的东边,地图通常按照上()、下()、左()、右()绘制的. 2.闰年的1月、2月、3月一共有()天.2002年是()年. 3.一节课35分钟,第三节课10时10分上课,到()时()分下课. 4.21×39的积接近()百. 5.4公顷=()平方米 3年=()月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日=()时5平方千米=()公顷 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家的住房占地面积是90(). (2)弟弟身高是110(). (3)邮票封面面积是6(). 7.7□5 ÷7要使商中间有0□中数字可以填(). 8.一个数除以6,商21余5,这个数是(). 9.在○内填上“﹤”、“﹥”或“=”. 6.75○6.57 5.6○4.89 4米〇40厘米 70000平方米〇7公顷 3时〇300分 1.07元〇1元7分 10.我每天在校的时间是: 8:00——11:30 13:30是下午的()时 13:30——16:10 ()分,16:00是下午 的()时()分. 11.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3.5 3.05 3.35 3.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 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才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两位数乘两位数,商一定是四位数.() 2.商的中间有0,被除数不一定有0. () 3.42×58的积大约是2400. () 4.百货大楼高约4千米.() 5.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积() Α、一定是四位数Β、一定的三位数 С.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 左边钟面是某下午的时刻,用24 时 计时法表示是(). A、5:45 B、15:45 C、17:45 3.下列年份中()是闰年. A、2100年 B、1996年 C、1986年 4.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А、16厘米В、24厘米С、12厘米 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题要验算) 32.3+25.9= 20-5.8= *59×64=735÷7 = 34×58= *864÷4=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德基书院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 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 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8、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9、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用书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千克和克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重点难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课前准备:教师:、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二、学习新课1、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引导学生看图:

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针指着数字1,也就是说这袋红枣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吗?……3、动手试一试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并记在心里把自己带的秤好的1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盐一样重,体会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试一试。4、估一估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2、想想做做2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3、想想做做3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 1.苗苗家住在九楼,每两层楼之间有15级台阶,苗苗从一楼走到家需要上()级台阶? 2.(1)数出下图中有()条线段 (2)数出图中有()个角 (2) (3) (3)数出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 3.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2,6,18,54,(),() 4.仔细观察认真填。 如果 200克,那么 =()克 5.我能算出它们的体重。 如果:一头大象+5头牛=10吨 2头大象+5头牛=15吨 1头大象+1条鲸鱼=12吨

那么:1头牛=()吨,1头大象=()吨, 1条鲸鱼=()吨 6. 想一想:星期天,小红在家做下面的几件事,所需时间如下表。 她至少需要()分钟干完这些事。 7.幼儿园买来一些苹果,昨天吃了一半,今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8个,一共买来()个苹果? 8.一根木料锯成4段用了6分钟,另外有同样的一根木料以同样的速度锯,18分钟可以锯()段? 9.□+□+□=21 ○+○+○+○+○=30 ☆+☆+☆+☆+☆+☆+☆=42 □=()○=()☆=() 10.猜一猜,填一填。 □□□□0□ × 5 ×□ □ 2 5 □ 0 0 5 11.有一只蜗牛沿15米高的树干往上爬,白天向上爬4米,夜间又往下退3米。蜗牛第几天能爬到树顶? 12.一张长方形的纸,长10厘米,宽5厘米,把两张这样的长方形的纸拼在一起,拼成的新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3.平均每本多少元? 72元/套买三本赠一本 14.小明今年5岁,奶奶今年65岁,今年奶奶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明年呢? 15.在一条长343米的公路边每隔7米架设一根电线杆(两端都要架设电线杆),一共架设了多少根电线杆? 16.一个学生在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8看成3,结果得出的商是24,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17.把下面的竖式填写完整。 3 5 4 1 2 4 2 0 3 0 0 18.小明今年20岁,但是他只过了5个生日,请问小明的生日是()月( )日。 19. 同学比年龄。 佳佳、丽丽、小青和乐乐这四名学生中,佳佳比丽丽年龄大,小青不是最大的,但她比佳佳和丽丽大,你知道这四个人中谁的年龄最大?谁的年龄最小吗? 20. 有甲、乙、丙、丁四人同住在一座四层的楼房里,他们之中有工程师,工人、教师和医生。如果已知: (1)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丁住第四层。 (2)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在工人楼下,工程师住第一层。

苏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重难点: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来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0前面的数去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乘得的积满了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估算:把两、三位数看作整十数或整百数去和一位数相乘,乘得多少就约等于多少。 5、0乘任何数都得0。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练习题 一、填空 1、因为3×5=15,所以30×5 得 15 个(),300×5 得15 个()。 2、□02×7的积是四千多,□里最小填(),最大填() 3、342×2的积是()百多。180×5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二、判断 1、3×9的积再加上9,等于4×9的积。() 2、283与9的乘积至少是2700.() 3、王芳有12支铅笔,小丽有4支铅笔,王芳的铅笔是小丽的4倍。() 4、一辆公交车能坐59人,3辆公交车至少能坐180人。() 5、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结果一定是两位数。() 三、用竖式计算 243×2= 3×312= 5×26= 4×150= 198×3= 6×524= 355×8= 7×602=

四、解决问题 1、2017年有52个星期零1天,2017年有多少天? 2、学校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放了204本书,借出394本,还剩多少本? 3、小张加工了 102个零件,小李工作了6小时,每小时加工16个零件。 谁加工的多,多多少? 4 、苹果树上有254个苹果,石榴树上今年结了36个石榴,梨树上的结的梨是石榴的8倍,请想一想,梨的个数比苹果多多少个?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测试题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估算:(8分) 29×5≈ 49×4≈ 497×6≈ 302×4≈ 二、直接写得数。(20分) 70×4= 90×6= 21×4= 900×8= 1×1000= 200×9= 6×11= 22×3= 7×400= 9×200= 三、用竖式计算。(18分) 258×5= 935×4= 361×7= 620×8= 109×9= 290×3= 四、脱式计算。(18分) (54-28)×6 (38+42)×7 18×8+39 63÷7+98 34+15×8 54×2×3 五、在()里填上“﹥”、“﹤”或“=”号。(6分) 5300()600×8 952()500×2 34×2×3()204 54×2()100 302×3()900 514()7×80 六、解决问题。(30分)

(1)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这头牛的体重是506千克,这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一家三口人外出旅游乘火车,每张火车票216元,回来还乘火车,这次旅游火车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3)300个同学乘4辆骑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76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4)商店卖出66个黄气球,卖出的红气球比黄气球的3倍少42个,卖出多少个红气球? (5)菜场运来3车白菜,每车490千克,卖出865千克后,还剩多少千克?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4分) ① 9000克 =()千克 8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40千克 =()克 ② 7000克里面有()个千克。 ③ 1袋大米重100千克,()袋大米重1000千克。 二.计算。(18分) ① 1600千克-600千克 =()千克 ② 10千克×4 =()千克 ③ 380千克-80千克 =()千克 ④ 480克+520克 =()克 =()千克 ⑤ 6千克-700克 =()克 三.比一比。(8分) 200克 2千克 560克 5千克 4000克 4千克 3100克 3千克 四.应用题 1.用一辆卡车运42000千克水泥,已经运了4次,每次运5000千克,还要运多少千克才 能运完?(1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