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创意产业知识点整理(部分)

影视创意产业知识点整理(部分)

影视创意产业知识点整理(部分)
影视创意产业知识点整理(部分)

专题一: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为从事文本的创造、生产和流通的行业,主要包括电影业、广播电视业、广告与营销业、网络业、音乐业、印刷与电子出版、视频及电脑游戏、体育运动、计算机软件、演艺业、流行时尚、家居设计等等。

◎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本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产业、核心产业

◆产业横跨电影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业、视频电脑游戏和旅游业

◆内涵四大要素:创意、艺术、技术、产业。

*创意是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首要和核心问题,是原动力

*艺术是样式,体现为表现力(产业链上游、内容制作的源泉)

*技术是保障,体现为支撑力

*产业是环境,体现为整合力(产业链下游,产品的包装、流通和展示)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历程:雷蒙德·威廉斯是文化研究的奠基者。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梳理过文化生产的三个基本历程,可以很好的去解释创意和产业的一个发展脉络。

◆在中世纪到19世纪这个资助时代,艺术家像诗人、画家、音乐家,他们的创作都是靠贵族资助的。艺术的创作是为精英阶层、贵族阶层服务的,它带有很强烈的个性色彩,是非商业化的。

◆市场主义时代(19世纪初),出现了很多生产中介,比如说书商、出版商,他们会去收集市场、读者的喜好,反馈给作家。当时的文学创作很多都是以读者的需要去创作。是市场来引领创意的风向标。

◆公司专业主义时代(20世纪以来),创意和受众的关系就和之前两个阶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视文化显得更加的专业化、组织化。大的影视集团就更加倾向于跨国、跨产业的之间的资源整合(如迪士尼收购了很多不同的创意团队和品牌),相当程度造成小的创意团队和大的影视公司之间的竞争。今天的大集团就非常聪明,奈飞花钱去培养很多导演,就会有很多有才华的年轻导演;国内的互联公司去积极拓展业务(爱奇艺和腾讯等视频的头部平台培养小的工作室,提供项目的孵化,使得优秀的项目优先在这种平台呈现)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他们在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提出“文化工业”的理论,很适合去解释艺术和商业的关系。他们认为科技进步使艺术品可以大量复制成为“文化商品”。因此当代的许多艺术作品徒有艺术形式,却完全没有艺术意义。(在影视可以很好的体现,很多商业电影光有形式,没有具体的表达,人物和故事都用套路)文化工业消弭了艺术与商业的界限,将原来队里的两方统一在资本主义以获利为目的的文化商品里,大众对艺术的概念因此被扭曲。(在资本家看来,大众没有鉴赏艺术的能力,所以只要是能够卖出去,不管是音乐还是画,可以卖出去就是好,卖不出去就是不好。现在的电影也是票房为王,大家都会看评分高或者票房多的电影去看)因此在这个理论框架下,他们总结出文化工业和高尚文化的区别。

◆文化工业:生产流行文化商品的工业。商品可以被大量生产、复制。大众是主要消费者,以大众可以接受的形式优先。以媒体尤其是电视为主要传播工具。

商业为其主要价值。主要有流行音乐、通俗小说、复制或模仿的画作这些形式。

◆高尚文化:艺术家创作的正统艺术作品。强调艺术作品的独特性,无法大量复制。以精英领导社会大众的看法。不走宣传路线,和媒体之间无商业挂钩。追求真、善、美为其主要价值,避免商业化。主要有严肃的大部头文学、前卫的原创作品这些形式

◎时代的想象力(思考艺术与商业的关系)

◆欧美片场的黄金时代(1920--1950): 1922《诺斯菲拉图》的深焦实验

1933《弗兰肯斯坦》的经典形象

1938《雾码头》的黑白光线

◆世界电影新浪潮(1959--1977): 1964《法外之徒》的一分钟沉默

1968《2001太空漫游》的《蓝色多瑙河》 1974《德州电锯杀人狂》让现实照进恐怖◆数字技术全面助力(1980--2020): 1982《银翼杀手》初见赛博朋克

1995《玩具总动员》3D让玩具立体起来 2001《天使爱美丽》的天空飘着一只熊

◎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一种集体发明。电影的美学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

◆电影的起源(三大科学依据):①视觉暂留;②摄影术;③放映术

◆视觉暂留(1829年):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而是暂留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为0.1-0.4秒

◆摄影术:“达盖尔照相法”,达盖尔成为现代摄影之父。即根据小孔成像原理,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固定下来;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发明连续摄影,获得“拍摄活动物体装置”的专利权;1882年法国人马莱借鉴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发明了摄影枪。此后发明“软片式连续摄影机”取代了幕布里奇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

◆放映术:1891年,爱迪生在助手威廉·狄克逊的协助下发明“电影视镜”,仅能供一人欣赏。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活动电影机”获得成功,电影宣告诞生。(活动电影机比电影视镜的优势:①活动电影机是一架既可以拍摄又可以放映赛璐璐软胶片的机器②机器的成本和重量都远远低于其他发明家们的设备③在速度上,爱迪生的电影视镜是1/46秒的画格,活动摄像机是1/16秒,更接近1/24秒的正常速度)

◆爱迪生与卢米埃尔兄弟除了在电影的发明上有差异,在电影的美学上更有着根本的差异。

*爱迪生:使用黑球车装置,没有脱离“照相馆”的模式;影片内容多是单调的舞蹈、拳击、游戏等娱乐性场景;一张张经过演员表演的“活动的照片”

*卢米埃尔兄弟:摆脱了“照相馆”人为的、封闭的空间束缚;作品内容努力复制实际存在的生活,而不是搬演不存在的事情;如劳动和工作图景、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新闻记录、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

*著名的电影学家乔治·萨杜尔说:“从卢米埃尔的影片中人们了解到电影可以使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而不是像爱迪生的电影视镜那样,仅仅是一种制造动作的机器。”

◎声音进入电影

◆从卢米埃尔兄弟开始,进入了默片时期。知道了声音的出现

◆电影中所谓声音的出现,指的就是自然音响和对白的出现

◆默片的劣势:笨重摄影机的噪音;隔离玻璃屋限制摄影机移动

◆声音的优势:加强观众的注意力,摆脱单向、平面的视觉空间;增强电影艺术的真实感和节奏感,产生不同叙事的可能性(对默片时期的导演和演员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他们的失业。此时,百老汇的演员就趁机而入,导致了电影过度依赖对白,出现对白过度泛滥,出现了百分百音乐剧电影。使得电影有一定的倒退)

◎电影银幕的比例

◆无声电影: 4:3=1.33:1(1925年巴黎国际电影工作大会正式确定)

◆有声片: 1.37:1(35mm音轨胶片)

◆北美电影院/戏剧院(遮幅或者假宽)宽银幕: 1.85:1 (电视加入家庭,为吸引观众回到电影院转变比例)

◆电影院/变形宽银幕: 2.35:1

◆IMAX数字画幅(最大全): 1.9:1

◆电视/IMAX数字版银幕:1.78:1=16:9

◆市面常见宽屏显示器: 2.33:1(21:9)

◎银幕的变革

◆宽银幕强调水平构图,加强场面壮观性,空间关系清晰(西部片和古装片很适用)

◆不同画格(遮盖法、复格画面)的试验(表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手法)

◎彩色电影(多层彩色片):红绿蓝三原色分别摄录在胶片的感光乳剂上,冲洗后成为彩色底片

◎3D立体电影:得益于3D摄影机的发明。利用两眼不同视角设置具有水平视差的两幅画面,成为叠加的双赢画面。我国普遍采用“偏光眼镜法”。(动画片也是差不多原理)

专题二:电影视听语言

◎第七艺术宣言: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乔托·卡奴多在《第七艺术单生》一文中首次提出电影是一名一门艺术的理论主张。与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和舞蹈相提并论,是静态/动态、时间/空间、造型/节奏艺术的综合。这是将电影引入艺术殿堂最早的理论叙述。(电影相对边缘、小众,有自己的美学标准。视听语言由主要画面和声音组成。)

◎电影的画面构成:

主体(一个画面内容的主要体现,也是画面内容的结构中心)、

陪体(与主体有紧密关系的对象。作用:帮助主体揭示主题、均衡画面、渲染气氛)、前景、背景(处于主体后面的景物。作用:交代主体所在环境、主体身份特征;丰富画面构图。如何选择背景:选择与主体有紧密关系的环境特征;背景不能干扰主体,要有效衬托主体;增加画面增加量,丰富整体层次;信息引领减少画面层次和对主体的干扰;背景是主题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调、线条、景别

◎电影声音的特性与功能:人声、音效、音乐

◎主体在画面构图当中的分辨法则:

①黄金分割法:吸引视线原则

②明暗法:主体放在明亮处

③视觉趣味中心:加强某一区域的信息量

④虚实法/视线引导法:利用陪体关注画面主体

⑤色彩对比法:强调主体与背景的色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