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题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选择题

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两件大事,以下对它们共同点理解正确的是()

A.都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主观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D.客观上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运动和彼得一世改革的共同影响是()

A.都使本国走向富强的道路B.都触动了本国的旧社会制度

C.都开启了本国近代化的进程D.都有利于本国封建主义的发展

3.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人们纷纷指责影响社会进步的封建农奴制度。为此,在俄国进行改革的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

C.查理一世D.詹姆士二世

4.“无论如何我们不可否认彼得一世为俄罗斯打开了一扇‘面向款洲的窗户’……经历了彼得一世改革的俄国开始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近代化的门槛。”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B.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C.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5.“他使俄罗斯腾空而起”,这是诗人普希金歌颂的18世纪的一位俄国沙皇。“他”是() A.伊凡四世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

6.“(农奴制改革)后还不到一年,贵族就上报了1000多起骚乱。”农民不满改革的主要理由是() A.农民不可以选择职业B.农民须高价赎买土地的使用权

C.农民不可以拥有财产D.地主可以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

7.下图漫画中“文明的火炬”是指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制度。漫画形象地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完全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统治方式

B.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C.带有明显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的特点

D.彻底摧毁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8.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又在相当程

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

A.亚历山大一世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D.彼得一世

9.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1861年改革B.彼得一世改革

C.十月革命D.苏联模式

10.下列史实,最能够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具有进步性的是()

A.地主利益得到保护B.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C.保留沙皇专制统治D.农奴可以赎买土地

11.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12.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A.颁布《人权宣言》B.制定《1787年宪法》

C.实行农奴制改革D.实施文明开化

13.下图再现了俄国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改造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4.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 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

C.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5.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

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16.17世纪末,与西欧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相比,俄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沙皇彼得一世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B.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17.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18.“19世纪60年代,它(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

A.废除农奴制 B.进行二月革命

C.实行新经济政策D.开展工业化建设

19.列夫·托尔斯秦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一位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所发生的变化()

A.废除农奴制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D.十月革命

20.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他获得了“解放者”

的名号。亚历山大二世解放的对象是()

A.奴隶B.农奴

C.农民 D.工人

二、材料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

(2)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以西方的方式改革了他的行政机关和军队,建立起供养其军队的工业,引入成千上万的各种类型的专家,派出一批批年轻的俄罗斯人到国外去学习……还打破所有先例,去西欧旅行,直接学习外国的种种制度和惯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革”的名称,概括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并分析改革对俄

国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指哪一事件?材料认为这一事件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10:CCBAB CCDAB 11——20:ACACB DAAAB

21.(1)亚历山大二世。

(2)不同意。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22.(1)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特点:向西欧(先进地区)学习

作用:增强俄国实力: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2)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

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俄国的改革》精品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教学分析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 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彼得一世的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右边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 2.彼得一世被称为“俄国之父”,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哪些? 3.马克思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这里的两个“野蛮”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 提示: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第二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1.读史料: 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和《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3.展示图文材料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案

俄国的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教学难点】 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家是否还记得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美、法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作为当今世界面积最庞大的俄国,它又是如何发展壮大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一)彼得一世改革 (学生看课本,独立思考: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背景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2)伊凡四世称沙皇,强化沙皇的专制权力; (3)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阅读课本《相关史事》,了解农奴制下农奴的悲惨命运)

2.时间:18世纪初 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请同学看课本《人物扫描》,使学生对彼得一世有进一步了解。) 4.改革的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明确: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和经济两方面。) 5.彼得一世改革意义 (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死后,国势日衰。到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经济、军事实力增强。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俄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1.背景 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严重,仅1858—1860年就发生300多次农民暴动。这不但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还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被迫签署废奴法令,进行改革。 2.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所以列宁说:“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5.意义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

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 教学分析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1.读史料: 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和《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事强国。 3.展示图文材料 图一彼得一世倡 导的某一习俗改革图二中国军人强 行给行人剪辫子 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设问:图一情景反映了彼得一世的什么改革措施?图二情景是近代国哪一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提示:剪胡须。辛亥革命。它们都受西方先进文的影响,改革社会陋习,对改变社会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先进技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4.教师补充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目标导学三: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影响 1.读教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8“相关史事”,分析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提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示: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 4.讨论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提示: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俄国的改革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及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学情分析】 对彼得一世改革,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掌握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明确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对俄国的领土扩张,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中国近代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角度掌握。对1861年改革的背景,教师应结合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即强化了农奴制方面来介绍。19世纪,俄国的农奴制统治遇到空前的危机,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迫在眉睫。对改革的影响,教师应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 【新课导入】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几乎在同一时期,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一世开始改革。那么,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俄国的近代化历程怎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

【讲授新课】 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及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那么俄罗斯是如何建立并逐渐统一的呢?其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一、彼得一世改革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教师介绍俄罗斯统一及沙皇专制制度建立的过程: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蒙古人(金帐汗国)对俄罗斯200多年的统治,使俄国带有东方封建专制主义的色彩。在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后,俄国也失去了与西欧国家经济与文化上的有机联系。特别是与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运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兴起的西欧相比显得落后与专制。沙皇俄国在18世纪初发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彼得一世改革。 教师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此时(17世纪),荷兰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材料二17世纪,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被外国人把持。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问题: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思考彼得一世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17世纪的俄国盛行农奴制,落后于荷兰、英国等国家。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进行了改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国富强的必经之路。 【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一、新课导入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 1.师介绍背景: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它盛行农奴制。农奴制下的农奴

和封建制下的农民是有区别的。 2.师引导学生读第6页的“相关史事”,让学生了解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师介绍彼得一世,让学生读第7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相关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4.师提问: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有哪些?生归纳。师总结: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5.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师:取胜的俄国获得了哪一个出海口?生: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目标导学二:废除农奴制 1.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俄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增多,但是,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依然缓慢,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阅读第8页的“相关史事”。 2.生讨论总结: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少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同时,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极低,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广阔的国内市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师提问:为什么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生: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师提问: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是什么?生结合课本归纳总结。 5.俄与英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何不同?有什么局限性? 生:目的是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实施者是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局限性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习题(含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A.设立参政院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 .创建常备军 2.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期。下列各项没有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3.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5.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

民享有与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推行义务教育 D.农奴获得了“人”的权利 6.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8.列宁评价说:“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它改变了农奴的社会地位 B.它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C.它废除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它摆脱了民族危机 9.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 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彼得一世的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右边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 2.彼得一世被称为“俄国之父”,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哪些? 3.马克思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这里的两个“野蛮”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 提示: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第二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 类别措施 作用 (由学生归纳)军事 上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有利于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实力类别措施 作用 (由学生归纳) 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 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 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 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巩 固了沙皇统治 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 文教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 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了科教素质 社会习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 式 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后精练含答案 【单项选择】 1.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创建新式常备军 2. 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打击了农奴制度B.促进了经济发展 C.加强了军事力量D.巩固了农奴制度 3.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5.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与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推行义务教育 D.农奴获得了“人”的权利 6.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8.列宁评价说:“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它改变了农奴的社会地位 B.它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C.它废除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它摆脱了民族危机 9. (2019·山东青岛)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D.斯大林 10.托洛斯基(1842—1889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 ) A.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参加十月革命 D.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020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

第1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专题训练 【基础巩固】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源的匮乏 B. 人口的众多 C.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3.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A 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 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 C. 农奴制的强化 D. 政策调整 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 解放农奴 B. 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 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 加强沙皇专制 5.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体验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 .创建常备军 2.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期。下列各项没有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3.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5.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与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推行义务教育 D.农奴获得了“人”的权利 6.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专题训练 【基础巩固】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源的匮乏 B. 人口的众多 C.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3.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A 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 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 C. 农奴制的强化 D. 政策调整 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 解放农奴 B. 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 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 加强沙皇专制 5.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体验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 .创建常备军 2.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期。下列各项没有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3.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知识点+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知识点+练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 .创建常备军 2.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期。下列各项没有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3.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5.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与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推行义务教育 D.农奴获得了“人”的权利 6.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知识点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彼得一世改革的概况。 (1)时间:18世纪初;(2)领导: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4)内容: 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性质:地主阶级改革 (6)影响: 积极: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7)扩张与建都:①扩张:俄瑞战争 1700--1721年②营建新都:圣彼得堡 4、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 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为目标;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二、废除农奴制:俄国1861年改革(又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 1、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原因): 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②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导火线) 2、俄国1861年改革: ①时间:1861年;②直接目的:废除农奴制,缓和矛盾,增强国家实力。 ③根本目的:巩固统治(或挽救沙皇统治危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④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⑤内容: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提供劳动力) B、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提 供资本)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含反思)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 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展示图文材料 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设问:图一情景反映了彼得一世什么改革措施?图二情景是近代中国哪一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当时先进文明的窗户。之后,圣彼得堡作为沙皇俄国的首都历时二百余年。因其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卓然战绩,还被授予了“英雄城”的称号。至今,圣彼得堡仍被视作俄罗斯的“北方之都”。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涅瓦河畔发表了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讲话。在会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彼得大帝能成为普京总统“此生最佩服的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1.材料展示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展示图文材料 图一彼得一世倡图二中国军人强 导的某一习俗改革行给行人剪辫子 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设问:图一情景反映了彼得一世什么改革措施?图二情景是近代中国哪一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提示:剪胡须;辛亥革命;它们都受西方先进文明的影响,改革社会陋习,对改变社会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先进技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4.教师补充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目标导学三: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影响 1.读教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P8“相关史事”,分析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提示:俄国经济落后;农奴起义不断,阶级矛盾激化;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3.3《俄国改革》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3)——俄国改革 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7 题知识迁移例题讲解(总分 10 分,共 2 题) 1. (4分)例1 “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次改革”是指() A. 法国大革命 B. 拿破仑帝国建立 C. 美国独立战争 D. 俄国废除农奴制 2. (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改革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必然性。 (2) 材料二中“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的制度是什么? (3) 俄国“19世纪最后十年”的“转型”表现在哪里? 能力训练基础达标(总分 60 分,共 12 题) 3. (5分)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B. 废除农奴制,使俄国成为一个大国 C. 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 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4. (5分)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

《俄国的改革》教案完美版

《俄国的改革》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16——19世纪俄国在欧亚的扩张情况。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沙俄的发展史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中国是沙俄侵略的对象,使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美,可使国家社会变得更为和谐与有力。 二.学法指导 置疑导学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俄国的扩张 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挂图录音机等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略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人新课 19世纪侵略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俄国是怎样发展、强大、走向侵略扩张道路的? 讲授新课 第24课俄国的改革(板书) 一、彼得大帝改革(板书) (出示投影图《莫斯科公国的扩张》) 请同学看课本117结合图1,说说俄国的由来? 请同学边看投影图1,边听录音(内容如下) 学生观察图,结合书上内容概括回答,培养概括史事能力 俄罗斯封建国家是9世纪斯拉夫人建立起来的。近代俄国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国而逐步形成的。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1.16世纪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板书) 标志着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为沙皇俄国。沙皇俄国在1689年发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2.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板书) 学生看课本118页第1—3段,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考,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练习)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选择题 1.《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B. 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C.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为保持俄国大国地位,1861年俄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统治。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 2.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美国独立战争后,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而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造成北方劳动力缺乏,工业发展缓慢,只有解放黑人奴隶才能获得自由劳动力;俄国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中近一半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他们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低,致使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因此,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只有解放黑人和农奴才能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项符合题意。 3.沙皇彼得一世推行向西方学习的改革,其中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 ①派遣留学生

统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同步练习题 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

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共同点的是() A. 都在农奴制盛行的背景下进行 B. 都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 改革都与农奴制有关 D. 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述。其中使农民失望的原因是( ) A. 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生活不受地主干涉 C. 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D. 份地需付出高额赎金 3.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以下不属于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 提倡东方的生活方式 D. 创建新式常备军 4.“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列对“我”的做法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③彻底解决了农奴的土地问题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阶级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 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B. 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 C. 颁布《权利法案》 D. 加入三国协约集团 6.“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望着未来,一张脸望着过去。”材料表明:( ) A. 俄国从根本上废除了农奴制 B. 亚历山大二世有卓越的政治远见 C.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D. 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两面性 7.“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材料表明( ) A. 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B. 农奴制给俄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机 C. 废除农奴制缓和了俄国国内社会矛盾 D. 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工业化进程 8.俄罗斯总统普京曾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是后世对彼得一世的尊称。历史上,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 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 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D. 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