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乐性。表演上富有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京二胡、月琴及锣、钹、鼓等,是我国影响最广的一种戏曲。本课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同时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以生动的模仿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它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京剧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不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做到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从心理上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对京剧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收集、整理、表达有关京剧的信息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才能真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关注京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2)领悟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3)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脸谱、京剧的四大工夫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3.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四、课前指导及相关资源教具准备

(一)学生准备

1.课前指导: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及图片:

1)【调查访问】:

(1)向家长了解京剧里都有哪些历史故事?

(2)向家长了解喜欢京剧的原因?

(3)适当学唱点京剧,学做京剧的动作.

2)【收集资料】:

中国的国粹:

艺术有:京剧、国画、书法、戏剧、相声;医药有:中医、中药、针灸;

体育有:武术、气功、围棋、象棋;文学有:楹联、诗词;

……

京剧的形成:

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结合在一起,同时又借鉴了曲艺等其他剧种的曲调,从清代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深受欢迎后形成了这个独特的剧种,所以称为京剧。

京剧的流派:

四大须生有: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四大名旦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梅兰芳位居四大名旦榜首。在国际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艺术体系之一,其中一个就是我国的梅兰芳表演体系。

三大明净有:金少山、郝(hao)寿臣、候喜瑞;

京剧的脸谱: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脸谱制作运用了绘画、水彩、油画等艺术。

紫色象征刚正威猛,如:廉颇

绿色表示人物侠肝义胆,如:程咬金

黄色描绘人物残暴阴险,如:庞涓(juan)

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

……

京剧的乐器:

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小锣、铙钹(naobo)等,称为“武场”;

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称为“文场”。

“鼓师”是乐队的总指挥,“板鼓”是鼓师用来指挥乐队的主要乐器。

一阵锣鼓,即可渲染磅礴的气势,能烘托演员的表演,调节和衬托演员的歌唱与念白。

戏迷或者票友:

在中国,喜爱京剧的人被称作戏迷或者票友。

票友与戏迷不同,戏迷听戏过瘾,票友则须自己粉墨登场才能满足。

有些票友中,唱、做功超过一般专业演员,甚至可以媲(pi)美某些名演员。对于一个真正的戏曲爱好者,只要那京胡和锣鼓声响起,那种迷醉之情就已经遍及全身了。

京剧的典故:

戏曲界被称为“梨园”。唐玄宗幼年喜爱戏曲,他继位后,选定了宫廷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的场所,这就是“梨园”的来历。

唐玄宗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及理论家。他首创了用鼓(就是现在的单皮鼓)来指挥其他乐器。

“丑角”在梨园有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唐玄宗在“梨园”戏班,非常喜欢扮演“丑角”,无论角色大小他总是认真地登台上场。历史的戏曲艺人都把唐玄宗尊为祖师,演丑行的艺人更把唐玄宗尊为始祖。

(二)教师准备:

京剧<霸王别姬>选段(醉酒一段);京剧<野猪林>选段;

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脸谱:黑色(包拯);白色(曹操);红色(关羽);蓝色(窦尔顿)等.

京剧的服饰图片。

京剧的乐器图片配文武场音乐。

京剧中的亮相等动作。

(图片、文字资料、照片,图片和文字资料可以从网上下载或是从书籍上剪切下来。)

五、教学过程

我们的国粹──京剧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就要在这里共同交流度过40分钟,真是一件让老师十分高兴的事。只要你是位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就猜出这40分钟里,我们要交流的话题──(生:)京剧(板书:京剧)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到大屏幕的显示了、查阅有关京剧方面资料,)老师现场调查一下,咱们班级里有多少人喜欢京剧呢?请举手。为什么不喜欢?(说原因)为什么喜欢?(说原因)

师:我们班竟然有这么多同学不喜欢京剧,看来真的有必要来学习这节课

(板书:我们的国粹──京剧)

二、活动一:说说京剧是国粹

1.什么是国粹呢?顾名思义,“国”是……“粹”是精华。你都知道哪些我国文化的精华呢?

(排在首位的有:京剧、国画、书法、中医等,这也是世界公认的)

师:现在提到的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那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告诉别人呢?

师:这些都是我国独有的,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而且流传至今为人喜闻乐见。这就是国粹。我们今天就重点来了解我国的国粹之一京剧。

2.为什么京剧被称之为我国的国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8页的小资料你就会得出答案了。

(京剧是我国最大的剧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他通过动听的曲调和优美的舞姿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两个形容词说明了什么?)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在当今中外戏剧文化中,京剧不仅展示出华夏民族戏剧的浓厚传统,而且对世界未来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师:你认为京剧被成为国粹……

小结:京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传向世界。在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的皇家剧院里,在没有任何语言翻译的情况下,演出的京剧《三打陶三春》获得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有个美国人说:“中国如果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成认中国了”。京剧被称为国粹是理所当然的,称之无愧啊!

活动二:京剧的交流(京剧的形成)

师: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生:京是北京)

师:但是同学们,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那么它为什么被称为“京剧”呢?你们知道其中的缘尾吗?

(京剧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结合在一起,同时又借鉴了曲艺等其他剧种的曲调,从清代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深受欢迎后,在北京逐渐形成了这个独特的剧种,所以称为京剧。)

出示课件

(板书:形成)

师:京剧在全国近300多个剧种中堪称剧首。老师可以不客气的说,在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剧种能和我国京剧相比美!因为京剧门类齐全、而且包罗万象。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的多种艺术。是逢动必舞,逢声必歌的综合艺术。

活动三:感受京剧的魅力

师生交流:

(一)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京剧的魅力吧!京剧角色根据男女老少、善恶美丑分为四大行当

(板书:四大行当)

师:有谁知道?生:(略)

出示课件

师:“生”一般指男性角色,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表演儿童的叫娃娃生。

师:京剧的表演艺术家在长期的表演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形成了流派。京剧中的流派是以演员的名字命名的。

师:你都知道那些流派呢?

生:(略)

“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性格稳重的中年女性叫正旦也叫青衣;性格活泼的叫花旦;还有武旦也称刀马旦.

师:同学们都听说过四大名旦吧!你能说出他们中的哪一位的名字呢?

(生答: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惠生。)

师:你们知道这四大名旦是男的还是女的呢?

生:(略)

真敢下结论,为什么有这个结论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他们可都是男的啊!有疑问么?为什么男的还演女的角色呢?

生:(略)

师:(在封建社会女子一般是不能抛头露面的沾衣裸袖都被视为有伤风化。所以过去京剧中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性来表演,男旦角由此应运而生。所以这四大名旦都是男的。在当今社会就不同了,旦角有男性也有女性演员。)

师:梅兰芳位居四大名旦榜首,是他在1919年带着京剧到国外演出,才使京剧走上国际舞台的。被列为世界三大艺术体系之一的就是我国的梅兰芳表演体系。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慨?(仅仅是高兴吗)他代表着中国文化呢国际友人赞扬京剧是世界一流的艺术。

师:男性在生行之外又分为花脸行,也称“净和丑”。

“净”这个演员脸上勾画着大家熟悉的……表现什么样的性格?。

“丑”给你什么印象……(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净和丑都是男性演员。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经过老师剪辑的京剧选段《野猪林》,同学们边欣赏边分辨这四大行当。这四大行当的表演方式都相同吗?

说说你的看法。

(二)京剧脸谱:

师:在刚才提到的这些行当中,你认为哪个行当最特别?你感觉他怎样特别?

生:(略)

师: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装艺术,现在请同学们欣赏几幅脸谱,你能说出他们表现什么样的性格吗!生:(略)

出示课件

包拯用黑脸:是由于传说中的他脸色黝黑,在加上他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所以一直以黑色来体现忠诚正直;

粉白脸又称抹脸:用白粉涂面是表示不以真面目见人之意,一般体现奸诈之人;

红色:与人的面色接近,关羽本来就是红脸大汉,忠勇正直,所以红色脸谱多形容忠勇良将;

蓝色:深沉表现刚强勇猛之意。

小结:京剧脸谱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突出强化人物的不同性格及品质。在某种程度上脸谱就代表着京剧。

(三)京剧服装:

师:如果刚才你被京剧的化装艺术所吸引的话,下面请你们再欣赏京剧的服饰图片你会更有感慨呢!

出示课件

1.你有什么感受?(美)能具体点吗?2.从哪能看出美呢?

生:(略)

师补充:化妆美(运用了绘画艺术,京剧的化装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京剧演员化装用的是戏剧专业油彩,虽然和油画中油彩不同但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长期化装后,脸部皮肤失去了光泽和细腻,谁不愿意漂亮啊!你看京剧演员为艺术付出多大的牺牲啊!这是一种敬业精神-,)

头饰美(演员头带的凤冠上的珍珠都是真的,其他装饰也都是纯银的,)

服饰美(服装都是京绣,中国有苏绣等四大名绣。此外还有京绣,京剧采用了“京绣”舞台效果就特别美。)

小结:京剧的服饰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四)京剧乐器:

师:这样美的服饰再配上优美的京胡曲调,你说京剧能不让人喜爱吗!我们来欣赏两段京剧曲调。

出示课件

1.这就是京剧文场音乐,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生:(略)

2.这是京剧的武场音乐,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生:(略)

3.你发现了京剧乐队的指挥了吗……鼓师用什么指挥乐队……

生:(略)

小结:京剧虽然没有庞大阵容的乐队但却形成了京剧特有的音乐美!有一位老华侨,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大都市迷失了路途,正在他彷徨迷惘之际,突然听到从附近的一个大楼中传出京胡的声音,老华侨欣喜得热泪盈眶……所以有人说,一位无产者可以凭借着《国际歌》找到自己的同志,那么,我们中国人凭借着京剧的曲调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京剧的唱腔和乐器的曲调合成了京剧特有的音乐美!

(五)四大功夫。

师:京剧的化装、服饰、音乐都是在戏剧中起辅助作用的,京剧中最能令人叫绝的就是演员的四大功夫,有知道的吗?

1.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

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生:(略)

师补充:

唱:野猪林的哪一段做:作动作像舞蹈

念:说话像唱歌打:武打表演动作

(这四大功夫不是独立表演的,而是融会贯通于整个表演中)

2.想不想体验一下这四大功夫

师:老师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愿意和大家当一回京剧票友(你们知道票友是什么意思?)

活动四:师生模仿体验:

师生共同体验:唱、念、做、打、亮相、喝酒、开关门、摇船等动作

师:刚才包括老师在内你认为我们演的好不好啊!(好)师和同学们做的都不到位,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台上的精彩表演,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请专业老师指点。

欣赏:我们一起欣赏专业演员的精彩表演吧!请欣赏传统京剧《霸王别姬》的选段,

演员的表演真是太美了!

1.老师想再调查一下,现在有多少人喜欢京剧了?请举手

2.课前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京剧,现在怎么又喜欢了,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略)

总结:激发情感

师:我们的京剧不像芭蕾舞只跳不说;也不像话剧只说不唱;更不像歌剧只歌不舞。我们的京剧不仅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讲究合仄压韵。同时又把歌、舞、诗、画、武术、杂技等融合到一起才形成了“以故事演歌舞”的表演特征,处处给观众以美的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京剧,不知道自己的民族国粹。甚至妄自菲薄,就不对了。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

就应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宏扬光大京剧艺术。

板书:

附板书:

京剧形成京剧国画

我们的国粹──京剧四大行当书法中医

四大功夫………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中波电台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引言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通信电子线路》这门课,让我对无线电通信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来检验和考察自己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在本课设结合Multisim软件来对中波电台发射机与接收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进行研究。既帮助我将理论变成实践,也使自己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二.发射机与接收机原理及原理框图 1.发射机原理及原理框图 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通常,发射机包括三个部分:高频部分,低频部分,和电源部分。 高频部分一般包括主振荡器、缓冲放大、倍频器、中间放大、功放推动级与末级功放。主振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载波。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主振级往往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并在它后面加上缓冲级,以削弱后级对主振器的影响。低频部分包括话筒、低频电压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与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低频信号通过逐渐放大,在末级功放处获得所需的功率电平,以便对高频末级功率放大器进行调制。因此,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也叫调制器。发射机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 设计指标: 设计目的是要求掌握最基本的小功率调幅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 技术指标:载波频率535-1605KHz,载波频率稳定度不低于10-3,输出负载51Ω,总的输出功率50mW,调幅指数30%~80%。调制频率500Hz~10kHz。 本设计可提供的器件如下,参数请查询芯片数据手册。所提供的芯片仅供参考,可以选择其他替代芯片。 高频小功率晶体管3DG6 高频小功率晶体管3DG12 集成模拟乘法器XCC,MC1496 高频磁环NXO-100 运算放大器μA74l 集成振荡电路E16483 原理及原理框图 接收机的主要任务是从已调制AM波中解调出原始有用信号,主要由输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 题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 教法与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现在我们如果经常看报纸,你注意到没有什么方面的新闻 最多?学生:计算机。是的,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IT 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板书)一、信息的含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有了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大家记忆犹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科技战争中,每一个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信息。在“爱国者”导弹与“飞毛腿”导弹在对抗中,可以看到准确、快速处理信息的重要性。多国部队用两颗“锁眼”式照相卫星,日夜不停地监视远在4300公里外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动态,卫星每12秒钟就可以拍摄一张立体图像,只要“飞毛

通信电子线路 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该课程前应该先复习巩固其先修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在课程学习中,要特别注意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分析方法的不同点。例如,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章应注意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等效电路与低频放大电路等效电路的不同之处,应该考虑分布参数的影响;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一章,应该注意它与低频功率放大器的不同之处,很好地掌握折线分析法;在频率变换电路中,应该注意区分线性频率变换和非线性频率变换电路的频谱特性。因为本课程中涉及电路的负载主要是谐振回路,因此首先要很好地掌握阻抗变换电路与选频电路特性的特性及分析方法。 本课程着重掌握通信系统中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在现代通信中的典型应用。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对通信系统应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并会进行模拟通信系统中发射机,接收机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 对本课程中学生难于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实验消化理解理论课程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参予课外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为了巩固课程知识,学生可选择相关硬件课程设计,进行无线通信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设计、安装、调试,可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深度。 为了帮助同学学好该课程,我们编写了教材和参考资料,该课程已经建立了丰富的网络教学环境,同学们可从华中科技大学主页的精品课程栏目进去可以浏览该课程的网上教学系统。该系统中有网络课程(含网上教材、电子教案、学习指导、思考练习、参考资料、授课录像、复习导航等)以及课堂讲课多媒体课件,还有网上实验教学系统。 教材和参考资料: 1.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严国萍、龙占超编写,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电子线路”该教材的特点是:强调系统,从通信系统和整机出发来分析各功能模块的原理、组成、作用,构建了模拟通信和数字调制系统的内容体系;深入浅出,注重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按照基础知识、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以及频率变换电路来组织教材内容;易于理解,重点难点配有例题,每章都有主要知识点小结,结合实际无线通信机进行电路和性能指标分析以及参数测量;内容新颖,注意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最新科技发展相融合,将软件无线电中用DSP实现调制解调的思想引入教材。 2.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组还编写出版了辅导书“高频电子线路学习指导与题解”,本书包含了与本课程相关的张肃文等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科目信息技术教师******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文本输入、编辑等操作有了较好地掌握和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上机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玩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册教学分三个单元,共12课。第一单元为制作班级课程表,第二单元为记录成长的足迹,第三单元为班队活动收获多,主要的任务和要求是: 1、能熟练地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班级课程表; 2、让学生认识博客,继而学会申请博客和写博文,并能传照片和加好友。 3、学会PowerPoint相关操作,并学会制作多媒体作品。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能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劳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协助,通过小老师来指导程度薄弱的学生,以期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均衡发展; 3、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重视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合工大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学号: 班级:通信工程14-2班 指导老师:正琼

目录 键入章标题(第1 级)1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2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3 键入章标题(第1 级)4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5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6

设计课题一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1. 设计容和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 设计容:设计一个LC 正弦波振荡器 ● 已知条件: 三极管 负载 ●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① 谐振频率?0 = 5MHz ② 频率稳定度o c f f ≤510–4/小时 ③ 输出峰峰值 2. 设计方案选择 ● 方案选择 ①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优点:由于1L和2L之间有互感存在,所以容易起振。其次是频率易调(调C)。 缺点:与电三点式振荡器相比,其输出波形差。这是因为反馈支路为感性支路,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波形失真较大。其次是当工作频率较高时,由于1L和2L上的分布电容和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均并联于1L与2L两端,这样,反馈系数F随频率变化而变化。 工作频率愈高,分布参数的影响也愈严重,甚至可能使F减小到满足不了起振条件。因此,优先选择的还是电容反馈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优点:高次谐波成分小,输出波形好,其次振荡频率可以做得很高,因而本电路适用于较高的工作频率。

缺点:频率不易调(调L,调节围小),调1C 或2C 来改变震荡频率时,反馈系数也将改变。但只要在L 两端并上一个可变电容器,并令1C 与2C 为固定电容,则在调整频率时,基本上不会影响反馈系数。 克拉波振荡器 优点:频率可调,,其次改变F 不 受影响,与 无关,故比较稳定。 缺点:频率不能太高,波段围不宽,波段覆盖系数一般约为1.2~1.3,波段输出幅度不平稳,实际中常用于固定频率振荡器。 ○ 4 西勒振荡器 优点:振荡频率可以很高,且在波段振幅比较稳定,调谐围比较 4 C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教案

1.2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一、教材分析 本节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影响,是整册书的导言或概括性内容,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内容的延续和加深。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感受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从而引发在自己身边的变化或影响,同时通过寻本溯源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激发对信息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向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已经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但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而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因此,课堂设计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b.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 a.初步掌握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信息的来源的方法,尝试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b.调查、研究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c.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a.掌握什么是信息技术; b.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教学难点: a.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b.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c.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划分。 五、教学方法 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法 六、教学环境 硬件:局域网机房,教师机一台,学生机81台,投影仪

武汉科技大学通信电子电路期末试卷+答案教学总结

试题纸A -1 -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7级 考生学号:考生姓名: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无需使用计算器 一、单项选择(2' *12=24分) 1、根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由于RL减小,当高频功率放大器从临界状态向欠压区 变化时。 (A)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减小(B)输出功率减小,集电极效率增大 (C)输出功率增大,集电极效率减小(D)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增大 2、作为集电极调幅用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其工作状态应选用。 (A)甲类状态(B)临界状态(0 过压状态(D)欠压状态 3、对于三端式振荡器,三极管各电极间接电抗元件X(电容或电感),C、E电极间接电抗 元件X1,B、E电极间接X2,C B电极间接X3,满足振荡的原则是。 (A)X1与X2性质相同,X1、X2与X3性质相反 (B)X1与X3性质相同,X1、X3与X2性质相反 (C)X2与X3性质相同,X2、X3与X1性质相反 (D)X1与X2、X3性质均相同 4、在常用的反馈型LC振荡器中,振荡波形好且最稳定的电路是。 (A)变压器耦合反馈型振荡电路(B)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C)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D)西勒振荡电路 5、为使振荡器输出稳幅正弦信号,环路增益KF(j oo)应为。 (A)KF(j o )= 1 (B)KF(j o )> 1 (C)KF(j o)v 1 (D)KF(j o )= 0 6、单音正弦调制的AM?幅波有个边频,其调制指数ma的取值范围是 (A) 1、(0,1) (B) 1、(-1,1) (C) 2、(0,1) (D) 2、(-1,1) 7、某已调波的数学表达式为u( t) = 2(1 + Sin(2 nX 103t))Sin2 nX 106t,这是一个(A)AM 波(B)FM 波(C)DSB 波(D)SSB 波 8、在各种调制电路中,最节省频带和功率的是。 (A)AM电路(B)DSB电路(C)SSB电路(D)FM电路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01课)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01课)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 议] 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的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接受、处理、发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报纸、信函、计算机等,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这些信息处理工具外,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 第01课-2

的优势来展示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已经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一点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等基本常识,应该从实践和理论这两个角度来讲。 [参考资料]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 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01课-3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_____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_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 I 1绪论.. (1) 2正弦波振荡器 (2) 2.1 反馈振荡器产生振荡的原因及其工作原理 (2) 2.2平衡条件 (3) 2.3起振条件 (3) 2.4稳定条件 (4) 3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5) 3.1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5) 3.2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5) 3.3 振荡器设计的模块分析 (6) 4 仿真与制作 (10) 4.1仿真. (10) 4.2分析调试 (12) 5 心得体会...................................13= 参考文献 (14)

摘要 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振荡器、R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本文介绍了高频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及设计,电感三点式容易起振,调整频率方便,变电容而不影响反馈系数。 正弦波振荡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无线发射机中的载波信号源,接收设备中的本地振荡信号源,各种测量仪器如信号发生器、频率计、fT测试仪中的核心部分以及自动控制环节,都离不开正弦波振荡器。根据所产生的波形不同,可将振荡器分成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两大类。前者能产生正弦波,后者能产生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等。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种利用一款名为Multisim 11.0的软件作为电路设计的仿真软件,电容电感以及其他电子器件构成的高频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中采用了晶体三极管作为电路的放大器,电路的额定电源电压为5.0 V,电流为1~3 mA,电路可输出输出频率为8 MHz(该频率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 关键词:高频、电感、振荡器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课程全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二、新授 1.身边的信息 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 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传递内心的喜怒哀乐;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师: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2.信息与人类 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根据对学校同学爱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确定学校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兴趣小组;根据对班上同学的期中考试试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确定因该在什么类型题目上应该重点复习……(学生举例) 可见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这样的生活。 3.信息处理 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ppt教案

课题:进入PowerPoint世界(1) 教学目标:1、掌握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的方法; 2、认识PowerPoint窗口; 3、学习创建文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PowerPoint窗口、创建文件的方法 教具:PowerPoint 课件、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看一下powerpoint的动画演示——“欢迎进入PowerPoint世界!” 2、问:谁知道这是用什么编制的?(引出PowerPoint的重要性)那么,你认为可能会在什么方面使用powerpoint呢?(在高级的现代商业活动中,公司重要的的装备:笔记本电脑。其中最重要的容是使用powerpoint;教师教学中使用powerpoint……) 3、这节课,我们就来进入Powerpoint的世界,看看究竟有什么本事。 二、认识powerpoint: 1、启动Powerpoint,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就可以启动它,启动后,我们再选择“空演示文稿”,点击“确定”就可以了。然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我们选空白幻灯片,进入Powerpoint编辑界面。 2、认识Powerpoint界面。 A、提问:想一想这窗口和已学过的什么窗口相类似?(word) B、介绍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窗口控制按钮、编辑区等界面容。 C、介绍Powerpoint的五种不同的视图 PowerPoint有五种视图模式,可在菜单“视图”中切换。(1)幻灯片视图:可处理个别的幻灯片。(2)大纲视图:直接处理幻灯片的标题及文本段落容。(3)幻灯片浏览视图:重组幻灯片的顺序及选定播放效果。(4)备注页视图:可建立演示者的参考信息。(5)幻灯片放映模式:以全屏幕的电子简报方式播放出每一幻灯片。 三、练一练: 1、制作第一幻灯片 学生对照书本的步骤,自己试制作一幻灯片 四、作品欣赏: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间进行点评 五、小结、质疑: 今天,我们认识了powerpoint。主要了解了在我们认识了它的可以使用它制作一个演示稿,这种演示稿经常被称为幻灯片。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还需要解决? 课后小结: Word 文档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通信0711 姓名邱加钦学号 2007830029 成绩指导老师马中华陈红霞 2010年 1 月 4 日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名称:调频无线话筒的设计 二设计时间:2010年1月1日~1月5日 三设计地点: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实验室 四指导老师:马中华、陈红霞 五设计目的: 1,了解无线话筒的发射原理; 2,熟练掌握protel设计; 3,完成简单的无线话筒制作; 4,通过制作和检测无线话筒,加深对放功率放大器的认识。 六设计原理 调频无线话筒是一种可以将声音或者歌声转换成88~108MHz的无线电波发射出去,距离可以达到30~50m,用普通调频收音机或者带收音机功能的手机就可以接收。 将声音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可以用调幅的方法,也可以用调频的方法。 与调幅相比,调频具有保真度好,抗干扰性强的优点,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 调频的方式一般用于超短波波段。 1、调频无线话筒的框图如下: T2 图1 调频话筒框图 2、设计原理图:

图2 试验原理图 晶体管T1和其周围的电路构成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由L、C4、C5、T1的结电容决定。 加至T1管基极的音频信号电压,会使c-b结电容随它变化,从而实现调频。 C4可改变中心频率的选择(88~108MHz)。 T1输出调频信号,通过C7耦合到T2管的基极,经过T2管放大后从天线辐射出去。T2管构成高频放大器,还有缓冲作用,隔离了天线对高频振荡器的影响,使振荡频率更加稳定。 七设计内容 1,protel设计 (1)电路原理图设计。按设计原理图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如图3示。

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板报制作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在前一课学习了插入剪贴画之后,进一步学习插入更加丰富多采的文件图片,从而为板报锦上添花。本课还用到前面学过的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知识。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人特色的电子板报作品,插入恰当的文件图片能起到锦上添花甚至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课中还安排了对有无文本框下的不同图文排版方式作综合对比应用练习;增添了运用“衬于文字下方”版式时对图片的淡化处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图片,对图片版式设置的分类进行置疑等等。这些都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因此,本课在《学做电脑编辑》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还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大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可以直接延续到紧随其后的同样精彩一课《制作艺术刊头》。 二、学生分析: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已初步掌握了电脑的一些基本技能,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会加深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制作“电子板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WORD”一章的各知识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电子板报”: a、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复杂图文排版。 b、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 c、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b、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c、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WORD是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兼有完善的排版功能。熟练运用WORD软件,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WORD软件的应用领域是文字处理和排版,当然WORD的软件的教学之重点也就是这两点。文字处理包括文字的录入(这有涉及到汉字输入法的知识)、编辑、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特殊格式);版式设置包括页面设置(纸张、边距、缩进、间距、边框、背景)、对象(图片、文本框、艺术字)插入及版式;表格制作包括表格插入、修饰。 教学重点: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 教学难点: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 五、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我们会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很适合这一课程的教与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抓住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以信息处理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完成和实现“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于学科的学习应用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对于WORD这一章的教学,我采取的是:"布置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学→教师穿插介绍知识重点和难点→归纳结论、评价成果",即学生通过制作一份电子板报,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并在其中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

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2018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题目: 1. 调频发射机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中心频率?0=6. 5MH Z或10.7MH Z, 发射功率P A≥ 50 mw效率ηA> 50%负载R L = 51Ω, 最大频偏Δ?max =20KHz 2. 调频接收机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0=6. 5MH Z或10.7MH Z,输出功率P0 = 0.25w( R L = 8Ω) 灵敏度10mV 3. 调幅发射机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中心频率?0=6. 5MH Z或10.7MH Z, 发射功率P A=300mw总效率ηA> 50%调幅度m a =50% 负载R L = 51Ω, 4. 调幅接收机设计 接收信号: 载频?0=6. 5MH Z或10.7MH Z,调制信号1Khz,调幅度m a =50% 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0=6. 5MH Z或10.7MH Z,输出功率P0 =100mW( R L = 8Ω) 灵敏度20mV 5.调频与解调系统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工作中心频率?0 =10MHZ或15MHZ,最大频偏Δ?max =75KHz, 调制信号1Khz, 解调输出峰峰值UOP-P ≥2V, 6.调幅与解调系统设计 调幅电路能产生AM和DSB信号, 解调电路应无失真.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工作中心频率?0 =1MHZ 到10MHZ任选,调制信号1Khz到10KHZ任选, AM调幅度ma =50% ,载波的频率稳定度≤5 x 10 –4 /小时, 解调输出峰峰值UOP-P ≥1V 实验室已有的条件: 晶体管3DG100(3DG6)或3DG130(3DG12)9013 晶振: 2M 5M 6.5M 10.7M 10.245M 变容二极管BB910 中频变压器6.5MHz 10.7MHz 模拟乘法器MC1496 MC13135集成接收芯片LM386低功放芯片集成振荡器MC1648 锁相环NE564 二、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及主要内容:(设计报告撰写要认真,不可抄袭,否则重写) 1. 设计题目及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给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通过比较,确定系统各个模块的选择; 3. 各个单元电路设计 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电路图等; 4.电路的安装调试: 包括实际指标测试结果:数据、曲线、图表等; 对测试中的问题加以分析,说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5 按国家标准画出定型电路图,PCB图(选),列出元件明细表; 6. 总结课程设计的收获及心得体会。 7. 列出参考文献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它包括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及方案、评价和修改教学设计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等几个方面。教学设计要求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强调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方式,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各教学要素相辅相成,提高和确保教学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其中课时教学设计是以某堂课的教学为设计对象,而此处的微观教学设计则指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 2、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学习需求分析:从教材的角度出发,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教学内容分析: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进行学习任务分析,要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必备、辅助的知识技能,要教哪些内容。(3)教学对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起点水平与学习特点。(4)、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时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5)、教学策略设计:主要解决“如何教、如何学”,要同时考虑目标、内容学生、时间、教学条件等要素,从争取整体教学效益的角度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如程度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认知教学策略、掌握学习策略、和谐教学策略等。(6)、教学媒体设计:根据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适时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在运用媒体上,主张恰如其分,和谐、统一,不要为使用媒体而用媒体,避免与整体教学过程的脱节。(7)、教学过程反馈、调控设计: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活动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将作出的反应,设计好另外的教学方法、问题和练习,一旦出现非常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策略和方法。(8)教学评价设计: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知识教学完成后的总体评价。 3、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新大纲、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教师要从其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其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设计。(1)、从课程特征角度出发设置教学目标的原则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越来越突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对公民开展的信息素养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文化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所以教学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确立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反对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训化”。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新大纲的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三个方面,其目标的确定更加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功用性。(2)、从课型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往往是认知和技能相结合,不同的课型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教材编写来看,有理论课、操作技能课、综合实践三类。理论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机器人的作用,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对这类课要定位在了解和理解上,在情感领域让学生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趣,教师可运用插图、形象的比喻、进行直观教学,教师可精心设计学生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形式。在程序设计学习时,情感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对操作技能课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工具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操作技能,教师要注重规律性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技能训练主要根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册全册教案安徽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册全册教案安 徽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1单元文件管理好习惯 第1课我的文件存哪里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认识“我的电脑”窗口开始,让学生知道以前所学习、使用的文件都存储在“我的电脑”中,进而认识硬盘盘符和文件夹图标,了解文件是如何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 然后打开“我的文档”文件夹,浏览各种类型文件,这些文件是前两册教材素材,所以学生应该驾轻就熟。通过查找一幅图画,先按照详细情况查看文件,再按照类型顺序重排文件,将所有画图文件排列在一起,最后通过缩略图方式查看具体文件。这样,学生很容易明白文件多种查看方式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级一年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文件有了初步的感知,但还没有具体的概念,也不清楚文件存储位置。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归类整理的习惯,但归类方式还是不太科学。因此,本课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整理的重要性,进而关注文件的有序管理也同样重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我的电脑”窗口组成。 2、了解硬盘分区、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及其关系。 3、了解文件的类型、大小、修改日期等属性。 【过程与方法】 1、能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2、通过对文件进行分类的实际操作,,理解信息资源分类的基本理念,并运用这种理念,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3、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逐步养成良好的信息管理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 2、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硬盘分区、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文件的类型、大小、修改日期等属性。 (3)改变窗口中文件的查看方式、排列顺序。 2、教学难点 (1)了解硬盘分区、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及其关系。 (2)能够根据需要改变文件的查看方式和排列顺序。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1、创设参加计算机绘画作品评选的情境,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2、将“我的电脑”文件存储结构与家庭住宅进行类比,使学生轻松理解文件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及答案(正式版)

1.请问本机振荡电路的类型并估算电路的振荡频率? 答:本振的类型为Clapp 振荡器,它是电容三端式振荡器的一种变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近似等于其选频回路的谐振频率,即: f= 2.影响振荡频率的元件有哪些? 答:如下图: 如图红色椭圆标注所示,振荡频率由这些元件决定。 3.天线信号接收选频网络的作用? 答:其作用是选频,通过可变电容选择希望听到的广播信号。 4.混频电路射极电阻的作用? 答:该电阻是用于稳定混频管静态工作点而使用的电流负反馈电阻。 5.混频电路输入输出信号波形特征? 答:混频电路有两路输入信号:天线信号,其波形是疏密相间且等幅的调频信号;本振信号,其波形是高频正弦信号。混频电路输出信号:载波为中频的调频信号,其波形特征与天线信号一致,是疏密相间且等幅的调频信号。 6.混频电路集电极选频网络的作用? 答:从混频后的信号中用该选频网络滤出中频信号。 7.中频放大电路陶瓷滤波器的作用? 答:陶瓷滤波器的作用是进一步滤出中频信号,因为陶瓷滤波器的矩形系数一般要比LC谐振回路好,即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8.检波电路中中周的作用及选频网络的中心频率是多少? 答:该中周的作用是将信号中频率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选频网络的中心频率是:

10.7MHz 9. 低频放大电路的输出是如何调整的? 答:通过调整低放输入端可变电阻实现 10. 如何保证中频放大电路的频率是10.7MHz ? 答:要保证中放的频率是10.7MHz ,我们在电路中需要注意:中放管输出端的陶瓷滤波器要选择中心频率为10.7MHz 的产品 11. 混频级与中放级电路静态计算 答:混频级和和中放级电路的直流静态工作点分析如下: 设Tr1和Tr2的直流放大倍数分别为1β、2β,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分别为i Ib 、 i Ic 和i Ie ,1,2i =,总电流为I 。 根据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有: i i i Ic Ib β= (1) (1)i i i Ie Ib β=+ (2) 设Tr1和Tr2的基极电压分别为1Vb 、2V b ,那么 1120.7Vb Ie R =+ (3) 2240.7Vb Ie R =+ (4) 此外,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编写日期:2015.10 适用对象:本科执笔:彭小娟 学时数:64 审核: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编号:152440800 学分:3.5 分 总学时:6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8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通信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组成现代通信系统各功能电路的基本原理、指标、参数的理论计算和电路分析,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这些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在通信中的典型应用,为将来从事通信电子系统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1、通信系统的组成 2、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与信道 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 基本要求: 1、了解传输媒质对通信的作用及影响。 2、理解无线通信中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原理。 3、掌握无线接收与发送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基本原理。 学时分配:2 第二章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1、LC 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和阻抗变换特性 2、集中选频放大器 3、电噪声 4、反馈控制电路的原理及其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电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噪声系数的计算。 2、理解反馈控制电路的原理并掌握其分析方法。 3、掌握串、并联谐振回路的Q 值、谐振频率、谐振特性、通频带、阻抗特性、相频特性;以及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和回路抽头时阻抗的变换关系、接入系数的计算。掌握各种选频网络的特性及分析方法。 学时分配:10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主要内容: 1、概述 2、谐振放大器 3、宽带放大器 4、集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基本要求: 1、了解宽带放大器相关概念及其性能特点。 2、理解理解谐振放大器工作不稳定的原因。 3、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增益、通频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质量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掌握晶体管小信号放大器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 学时分配:8 第四章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主要内容: 1、概述 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3、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与功率合成电路 4、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 基本要求: 1、了解宽带功率放大器的相关特性。 2、理解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输出匹配网络等特性。 3、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折线分析法、动态特性和负载特性。 4、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欠压、临界、过压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及电压电流波形。 5、掌握高频功放功率和效率的计算。 学时分配:8 第五章正弦波振荡器 主要内容: 1、概述 2、反馈振荡原理 3、LC 振荡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