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ab-05 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产状、厚度及埋深

lab-05 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产状、厚度及埋深

凌河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凌河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⒈该地质图的比例尺为1:20000,图区面积约9.72km2。图副的正上方为正北。该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为:东北部和东南部及北部地势较高(海拔1000~1162m),中部及西部较低(海拔200~300m),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凌河从东向西流经该区的中部,南北两岸有数条支流汇入凌河。 ⒉由图例可知,本地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中泥盆统白云岩、砂岩(D2);下石炭统页岩、煤层(C1);中石炭统页岩、砂岩(C2);上石炭统薄层石灰岩(C3);下二叠统泥灰岩(P1);上二叠统页岩、砂岩(P2);下白垩统砾岩(K1);上白垩统砂岩(K2)。下石炭统(C1)与中泥盆统(D2)之间缺失上泥盆统(D3)的地层,存在沉积间断,为不整合接触。下白垩统砾岩(K1)与上二叠统(P2)之间缺失三叠系(T)和侏罗系(J)的地层,存在沉积间断,为不整合接触。 ⒊根据地层分布和露头形态特征,该区的K1和K2新地层分布在图区的东南和北东及北部的山顶,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K1和K2为水平岩层。出露的D2、C1、C2、C3、P1、P2老地层分布在图区的中部及凌河的两岸岸坡上,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现不同的交截关系,应为倾斜岩层。 根据“V”字形法则,在凌河的北岸岸坡,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表明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即岩层向南倾斜,倾角大于坡角。 在凌河的南岸岸坡,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而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小,表明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即岩层向南倾斜。 ⒋根据地层出露和分布特征及岩层产状,该区的下石炭统(C1)与中泥盆统(D2)之间的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下白垩统K1与下伏老地层(D2、C1、C2、C3、P1、P2)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⒌该区的地质构造比较简单,K1和K2为水平岩层,D2、C1、C2、C3、P1、P2为倾斜岩层。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

地质观测描述1 岩石、构造 (一)岩石观察描述 (一)岩性描述 岩性的观察描述是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详细观察岩性特征、正确确定岩石名称后,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地质体的关系。岩性描述容: 1、岩石颜色 为岩石的新鲜面整体颜色(风化面颜色加括号写于新鲜面颜色之后)。 2、结构、构造 侵入岩结构如粗粒、中粒、细粒、微粒、斑状、似斑状等,构造如块状、斑杂、流动、条带状等; 火山岩结构如辉绿、粗玄、球粒、斑状、集块、火山角砾、凝灰等,构造如熔渣状、枕状、石泡、流纹、流线、流面、饼状、豆状等;碎屑岩结构如粗、中、细粒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等,并描述胶结类型、胶结成分、层理等特征; 变质岩如变余结构、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变余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条带状构造等。 3、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含量及变化 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后的顺序描述。注意目估矿物含量总和不能大于100%。 对于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态、大小及变化情况,后描述基质;

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胶结物的顺序描述。 4、蚀变、矿化 蚀变:岩石的蚀变情况,包括蚀变部位、蚀变矿物、残留矿物; 矿化:金属矿物种类、目估含量、集合体形式等。 基本要求:正确定名,切忌印象描述。 (二)岩层(岩体)观察描述 在岩性观察的基础上,向周围扩大观察围,描述岩层、岩体在空间上的总体特征。描述容: 1、岩相划分情况; 2、岩性变化及互层情况; 3、层理、片理产状及变化; 4、包体特征; 5、化石产出情况。 基本要求:正确分层。 (三)接触关系观察描述 描述不同岩层、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容: 1、接触带类型: 按接触界线的明显程度分为:急变、渐变; 按成因分为:沉积(超覆)、断层、侵入(脉动、涌动)、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 2、接触带特征; 3、接触带侵入岩岩相变化;

桂林理工大学金山镇地质读图报告

第一章引言 实验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图,比较全面的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地质图的能力。学会编绘、编写相关地质图件和读图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野外地质实习和今后实际地质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实习任务:综合阅读金山镇地区地质图、绘制1幅构造纲要图、编写地质报告三个环节来完成。 图幅名称为《金山镇地区地质图》,比例尺为1:50000,。金山镇地质图涵盖了长7.7km、宽6km,即面积为46.2k㎡的地域范围。地区是总体向南东方向倾斜的平原地区,北西方向海拔最高为1800米左右,南东方向海拔最高为800米左右。自西北到东南地势有高到低,并分布河流,在河流下游分布有若干城市和乡镇。该地区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峰,丘陵、河流等. 完成作业情况如下表格: 第二章地层 读图例可知该地区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下石炭统(C1)、上石炭统(C2)、下二叠统(P1)、中二叠统(P2)、中三叠统(T2)、下白垩统(K1)、上白垩统(K2)。在中泥盆统(D2)与下石炭统(C1)间缺失上泥盆统(D3),在中二叠统(P3)与下白垩统(K1)之间缺失二叠纪上统(D3)和三叠纪(T)、侏罗纪(J)三叠统(T3)及侏罗系。依据地质图知,前者为平行不整合、后者为角度不整合。其中,据角度不整合将地层划分为K1-K2及P2-D1两套构造层。据平行不整合将地层划分为P2-C1及D2-D1两套亚构造层 南

部岩层较陡峭,倾角达到了70度。 D1:下泥盆统砂岩,为河流沉积,主要出露在金山镇地区东南角河北村背斜核部,与上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 D2: 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东南角与北西偏角落处,面积较大。主要岩性白云岩,与上覆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C1:下石炭统泥灰岩。在图区东南角分布于褶皱两翼,而在西北角分布于褶皱核部。与下伏地层关系皆为整合接触。 C2:上石炭统细砂岩。在图区东南角分布于褶皱两翼,而在西北角分布于褶皱两翼。与下伏地层关系皆为整合接触。 P1:下二叠统页岩,为浅海沉积,在图幅中沿北东-南西向成条带分布于图区内,与上覆岩层为整合接触。 P2:中二叠纪统页岩、细砂岩,为浅海沉积,该时代地层仅呈一长条状沿北东-南西方向分布于图区中部,与上覆岩层K1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K1:白垩纪下统砾岩,为滨海或湖相沉积,成条带分布与西北角与东北角,与上覆地层K2为整合接触,与下伏地层P2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K2:白垩纪上统砂岩,为滨浅海或湖相沉积,分布于东北与西北两角,与下伏地层K1为整合接触。 第三章构造 一:褶皱 该构造层内,由于受到NW-SE的强烈构造运动,从而使NE-SW延伸的褶皱十分发育,背斜、向斜相间出现,分析该地质图知,该图主要有三条背斜(河北村背斜、渚岭-五里河背斜、奇峰-雨峰背斜)和两个向斜(孤峰-桑园向斜、渚岭奇峰间向斜)。详见表1. 表1 金山镇地区褶皱构造明细表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

感谢下载 地质图 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 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 5000?1: 10万〕、小比例尺的(1 : 20万?1: 100万)。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缺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 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

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丄号堆庶風IS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 1、平面地质图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牛松荧 报告日期:2018 年 12 月 3 日

目录 绪 言 ....... ...(3页) 1、地质图相关知识学习及应 用 ..........(4页) 2、地质罗盘仪结构、使用方法学习及其应 用 ..........(5页) 3、岩矿识别鉴定方法学习及应 用 ..........(7页) 4、天平山-焦山(侵入 岩) ..........(9页) 5、砚台山(沉积 岩) ..........(10页)6、太湖西山地质情 况 ..........(11页) 7、崇明岛地质成 因 ..........(13页)8、山区地质灾害及其预 防 ..........(14页) 附件1:地质剖面图绘 制 ..........(16页) 附件2:选取某一岩体至少两个面进行量 测 ..........(17页) 附件3: 1个矿物、3个岩样的鉴定及描 述 ..........(18页)

绪言 1、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要求: 地质教学实习是整个地质科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地质教学实习内容包括: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地层剖面观察;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基本判别;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的认识;地下水类型及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洞室与边坡稳定性分析等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等。要求学生能做到以下几点:根据不同的实习阶段进行地形图判读;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在地形图上定点;实测地质剖面,做好地质点及路线地质编录、井泉水点的水文地质调查、洞室和边坡的工程地质调查、样本和样品的采集和编录;绘制地质剖面图、地质平面图、地层柱状图、地质素描图等图件。通过地质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得到编写地质报告等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初步训练。 2、实习区概况 实习的过程中,在焦山学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量了岩石的产状,学习了有关球状风化的知识并观察测量了断层的走向;在大阳山学习了有关滑坡的知识,大阳山滑坡为目前苏州地区规模最大的滑坡;在砚台山学习了沉积岩、褶皱,观察了岩层的层状结构,向斜以及风化;在元山了解并学习了有关石灰岩的知识,在西山地质博物馆了解到了大量有关吴中地区的特色矿物,包括太湖石、页岩石等,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矿物、宝石、观赏石,比如,巴西的天河石、巴西的发晶、新疆的和田玉(青白玉)、内蒙古的玛瑙、巴基斯坦的海蓝宝石、缅甸的翡翠、阿富汗的阿富汗玉还有马达加斯加的电气石,除了这些宝石,还有许多观赏石,比如湖南的萤石(CaF2)、巴西的紫晶洞(SiO2)、方解石、雌黄等等,还见到了距今1.5亿年前的硅质木。 3、教学方法和教学实习成果概况 教学方法:老师先在教室将理论知识授予我们,之后再到实习区进行实地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为日后的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实习成果:经过了一周的工程地质实习,大致掌握了以下几个能力:①、掌握了岩矿的识别与鉴定并简述其成因;②、学会了绘制并利用地质图的能力;③、掌握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④、了解了有关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的成因与结构;⑤、了解滑坡(山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⑥、了

凌河地形地质图

凌河地形地质图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该图为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图件比例尺为1︰20000 ;工作区面积为×××。 一、地形特征 该区海拔最高点为SE方向的团堡山顶峰,高度1162米,NE方向次高点峰岭,海拔1150米,有山峰六个,主要分布在该区北部。最低点为SW 石村一带,高度为200米左右。相对高差南部960米左右,北部350米左右。 工作区北部与南部各有一列山脉,均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降的趋势,但南部山脉递降幅度大于北部山脉。该区中部地形呈现两山夹一沟势态,垂直主河道,沟谷十分发育,沟谷数目达12条之多。分别为,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牛溪河、羊沟、黑水、白水、岩沟、牙溪、北沟;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青溪、洪溪、黄水、麻溪、南沟。 该区整体地表形态为,东部较高,西部较低,北部较高,南西部略低的簸箕型地表形貌,簸箕底部发育有流向为NE—SW的较大河流—凌河,其分枝小河流很多。从地形来看,应以河流的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为主。 区内分布有居民居住点4个,其中石村居民点相对较大,人口较多,交通较为便利。其他村庄分布于600米~900米山坡之上,人口较少,交通不便。 二、地层分析 凌河地区出露的地层可由老到新分别为,中泥盆统(D2)白云岩、砂岩,下石炭统(C1)页岩、煤层,上石炭统(C2)页岩、砂岩,下二叠统

(P1)薄层石灰岩,中二叠统(P2)泥灰岩,上二叠统(P3)页岩、砂岩,下白垩统(K1)砾岩,上白垩统(K2)砂岩。 白垩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图区的NE和SE 地区;二叠系、石炭系主要分布于图区的中部地区;泥盆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图区的NW地区。 通过读图可知:中泥盆统(D2)地层与下石炭统(C1)地层间缺失上泥盆统(D3)地层;二叠系上统(P3)地层与白垩系下统(K1)地层间,存在大量地层缺失,存在两个“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 三、地质构造分析 据读图分析可知,凌河地区白垩系(K)上、下统地层应该为水平岩层,其他地层均为倾斜岩层,而且,北部岩层倾向与地表坡向倾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大于地表坡角,岩层向南倾斜;南部岩层倾斜方向与地表坡向相反,岩层向南倾斜。整体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为×××。 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中泥盆统(D2)与下石炭统(C1)之间缺失上泥盆统(D3)的地层,两套岩层产状基本相同判断应该为一个“平行不整合” 接触关系。 二叠系上统(P3)地层与白垩系下统(K1)地层之间缺失三叠与侏罗系地层,且白垩系地层水平产出而二叠系地层倾斜产出,据两套岩层产状不同判断应该为一个“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地质发展演化史分析 据图区图件概略可知,该区古生代古地理环境为滨海,受海西旋回影响,后期地壳上升,沉积间断,泥盆纪中统地壳上升,沉积环境改变,岩性变粗,因而也缺失了泥盆纪上统地层,沉积的间断形成了中泥盆(D2)与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精选)

构造地质学读图题精选 1、褶皱描述 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 “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距约800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等相同。即晚三叠世(T3)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三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分析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怎样看地质图

把各种岩层和地质构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影在平面上,并用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水平岩层 1.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105 2.如果平坦地面经过河流下切,或者地面起伏很大,可以看到下面较老的岩层,其在地质图上的特点是: (1)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 (3)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面的高度差。 (二)直立岩层 除岩层走向有变化外,岩层界线在地质图上按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任何影响。

(三)倾斜岩层 1.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 2.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 (1)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2)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大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 (3)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与沟谷坡度一致,在沟谷两侧岩层露头互相平行; (4)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小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上述V字形规律都是指在沟谷中岩层的露头形状;若在倾斜的山脊山梁或山坡等处,岩层的V字形尖端指向与在沟谷中的正好相反。 对于初学者来说,V字形法则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在野外穿过沟谷时,常常看到岩层向沟头方向或沟口方向呈V字形弯曲,总以为是岩层产状有了变化,或者发生了褶曲,实际上岩层的产状并没有变化,而是由于地面坡度、岩层倾向和倾角这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对露头形状所产生的错觉。换句话说,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并不等于岩层的产状(垂直岩层除外)。这种法则在地质图上特别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上有明显的反映。 其它构造线如断层线,其露头形状也适用于V字法则。 二、褶曲和断层等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褶曲

【热门】地质实习报告3篇

【热门】地质实习报告3篇 【热门】地质实习报告3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实习报告篇1 一,目录 1实习单位的简介。 2实习的过程 3实习的主要内容, 学习如何肉眼辨别岩石。 了解造岩矿石和矿物岩石。 学习使用地质罗盘。 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识和判别背斜、向斜。 4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5对改进实习工作的建议。 一实习单位的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是一所以地球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进化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陈列面积5000平方米,开辟了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宝玉石、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综合展厅等9个陈列厅室,其规模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居全国大学博物馆前列,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兴办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体系中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创新型大学。学校秉承“借政策之力,集专家之智,走创新之路,成育材之地”的宗旨,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传承名校优良传统,集聚社会优质资源,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在与新世纪同步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原中工学院院长、著名教育家朱九思教授和原中共中央委员、著名军事家刘精松上将担任名誉校长。 二实习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经过老师的带领我们有幸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蕴藏书本中大部分的地质矿物,底层我们看到了远古的动物残骸岩石,了解矿物的形成,看到了远古的足迹。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 我们在由带领下学习辨别肉眼辨别岩石,认识地质的形成。 三实习的专题分析 认识造岩矿物和岩石组成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裹形态,颜色,条横,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密度等,我们通过肉眼进行对矿物的鉴定。 矿物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根据这一基本的特性使我们在工地极容易的区分不同的地质环境,由此我们根据矿石的颜色我们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石英石英,无机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如Al2O3、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1、褶皱描述 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 “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距约800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等相同。即晚三叠世(T3)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三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分析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在望洋岗地形地质图上,白垩系底界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下伏地层之上,以此角度不整合界面把图区分为下构造层和上构造层。下构造层由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组成,上构造层由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组成。 下构造层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组成一个NE-SW延伸的向斜构造,向斜的核部是三叠系,向斜的枢纽近水平,SE翼较陡,NW翼较缓,轴面向SE倾斜。 上构造层的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组成一个向NEE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在单斜构造形成之后,下构造层和上构造层均被一条NW-SE向的逆断层截切。 望洋岗地形地质图反映的地质演化:从石炭纪至三叠纪,图区以稳定沉降为主,沉积了一套页岩-碳酸盐岩建造。三叠纪末(或侏罗纪初),图区受到从SE向NW方向的挤压作用,导致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被褶皱,形成NE-SW向的向斜。三叠纪末(或侏罗纪初)的挤压作用还使图区褶皱抬升,使图区在侏罗纪期间处于不利于沉积的环境,图区因此缺失侏罗系。白垩纪初,图区的东部开始沉降,并依次接受了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碎屑岩建造。新第三纪末,图区受到从NE向SW方向的挤压作用,导致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被掀斜,形成向NEE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同时还导致图区发育NE-SW向的逆断层,该逆断层截切了下构造层中的向斜构造和上构造层中的单斜构造。

地形图读图报告

专题地图报告 【专题地图的类型】 社会人文地图——经济地图 数据特征——定量数据 【比例尺】 1:500000 【图名】 主图: 图1: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龙岗区) 附图: 图2: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及构成 图3: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图4:深圳各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专题地图的主要内容及表示方法】 该图表现了龙岗区的综合经济情况,将龙岗区分成若干个区划单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采用分区统计图表法表示了各区划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总值(单位:亿元),用柱状图形的高低表示了统计的数据大小,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总值的数量差异。该图用质底法表示了各区划单位的人均生产总值(单位:万元),用不同底色以显示龙岗区不同行政区人均生产总值质量差别。另外,根据相关附图了解到国内生产总值分布情况,固定投资总额及深圳各区主要经济指标,突出了龙岗区的经济状况与全国和深圳各区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到全国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由该图的了解到的龙岗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信息为: 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布吉(55.32) 固定资产投资最高——布吉(9.85) 国内生产总值最低——南奥(3.5) 固定资产投资最低——南奥(1.66) 人均总产值最高——葵涌(3.25) 人均总产值最低——龙岗(1.44) 【优点】 色彩设计合理,清晰美观,用色彩区分质量差异,显示了良好的和谐性。提高了层次结构及对比度。统计图及文字说明在外形、大小、色彩上丰富多样,活跃了版面,增强视觉平衡效果。 【缺点】 数字标明不清晰,在一个行政区域内要标示出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总产值三种数据,易混淆,可在人均总产值数据下标注实心圆点标记以区分其他数据。 附图是对主图的概括与补充,占次要地位,但该图中统计图数量过多,所占幅面过大,且结构复杂,不易读。没有突出主图的重要性。

地质年代表(配图)岩石分类

宙代纪世距今年数生物的进化 显生宙新 生 代 第四纪Q 全新世1万 人类时代现代动物 现代植物更新世200万 第三纪 新N老E 上新世N2600万 被子植物和 兽类时代中新世N12200万 渐新世E33800万 始新世E25500万 古新世E16500万 中 生 代 白垩纪K亿 裸子植物和 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纪J亿 三叠纪T亿 古 生 代 二叠纪P亿 蕨类和 两栖类时代石炭纪C亿 泥盆纪D亿 裸蕨植物 鱼类时代志留纪S亿 奥陶纪O亿 真核藻类和 无脊椎动物时代寒武纪∈亿 隐生宙元 古 震旦纪Z 亿 亿 细菌藻类时代 亿 太 古 亿地球形成与化学进化期 >50亿太阳系行星系统形成期备注:白垩纪二叠纪震旦纪早晚世其它都为早中晚世

岩石分类:最常用的岩石分类方案就是: 火成岩(岩浆岩)——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由岩浆形成的岩石,指由地球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内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 沉积岩——顾名思义,就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分类比较复杂,一般可按沉积物质分为母岩风化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和生物遗体沉积。 变质岩——顾名思义,就是经历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指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是可以通过各种成岩作用相互转化的,这也就形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 岩石可分三大类:1,岩浆岩{喷出岩}.2,沉积岩.3,变质岩. 1、岩浆岩主要有:花岗岩,安山岩,闪长岩,流纹岩,玄武岩辉长岩等等. 2、沉积岩主要有:石英砂岩,石灰砾岩,泥铁岩,白云岩,泥岩,石膏等. 3、变质岩主要有:片麻岩,绿泥石片岩,千枚岩,大理岩,云母片岩等等 岩石硬度划分: Ⅰ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 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f=20) Ⅱ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 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 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 矿,不坚固的花岗岩。(f=8) 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 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f=5) 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 石。(f=4) 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 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 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 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 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f= 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f=1) 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f= 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f= 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 (f=

凌河地质图读图报告参考

凌河地质图读图报告参考 ⒈该地质图的比例尺为1:20000图区面积约9.72km2。图副的正上方为正北。该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为东北部和东南部及北部地势较高海拔10001162m中部及西部较低海拔200300m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凌河从东向西流经该区的中部南北两岸有数条支流汇入凌河。 ⒉由图例可知本地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中泥盆统白云岩、砂岩D2下石炭统页岩、煤层C1中石炭统页岩、砂岩C2上石炭统薄层石灰岩C3下二叠统泥灰岩P1上二叠统页岩、砂岩P2下白垩统砾岩K1上白垩统砂岩K2。下石炭统C1与中泥盆统D2之间缺失上泥盆统D3的地层存在沉积间断为不整合接触。下白垩统砾岩K1与上二叠统P2之间缺失三叠系T和侏罗系J的地层存在沉积间断为不整合接触。 ⒊根据地层分布和露头形态特征该区的K1和K2新地层分布在图区的东南和北东及北部的山顶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K1和K2为水平岩层。出露的D2、C1、C2、C3、P1、P2老地层分布在图区的中部及凌河的两岸岸坡上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现不同的交截关系应为倾斜岩层。 根据“V”字形法则在凌河的北岸岸坡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表明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即岩层向南倾斜倾角大于坡角。在凌河的南岸岸坡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而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小表明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即岩层向南倾斜。 ⒋根据地层出露和分布特征及岩层产状该区的下石炭统C1与中泥盆统D2之间的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下白垩统K1与下伏老地层D2、C1、C2、C3、P1、P2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⒌该区的地质构造比较简单K1和K2为水平岩层D2、C1、C2、C3、P1、P2为倾斜岩层。

地质年代表(配图)岩石分类

备注:白垩纪二叠纪震旦纪早晚世其它都为早中晚世

岩石分类:最常用的岩石分类方案就是: 火成岩(岩浆岩)——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由岩浆形成的岩石,指由地球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内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 沉积岩——顾名思义,就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分类比较复杂,一般可按沉积物质分为母岩风化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和生物遗体沉积。 变质岩——顾名思义,就是经历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指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是可以通过各种成岩作用相互转化的,这也就形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 岩石可分三大类:1,岩浆岩{喷出岩}.2,沉积岩.3,变质岩. 1、岩浆岩主要有:花岗岩,安山岩,闪长岩,流纹岩,玄武岩辉长岩等等. 2、沉积岩主要有:石英砂岩,石灰砾岩,泥铁岩,白云岩,泥岩,石膏等. 3、变质岩主要有:片麻岩,绿泥石片岩,千枚岩,大理岩,云母片岩等等 岩石硬度划分: Ⅰ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 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f=20) Ⅱ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 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 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 矿,不坚固的花岗岩。(f=8) 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 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f=5) 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 石。(f=4) 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 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 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 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 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f=1.5) 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f=1) 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f=0.8) 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f=0.6)

地质构造概念与地质图的读图方法

地质构造概念与地质图的读图方法 1.地质构造的主要形式及其基本概念 (1)单斜构造:在一定范围内岩层或矿体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构造形态。 (2)褶皱构造:岩层或矿体受水平挤压后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的构造形态。 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是岩层的一个弯曲。褶皱构造分为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层面凸起的弯曲。向斜:岩层层面凹下的弯曲。 (3)断裂构造:岩层或矿体受力后产生断裂,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断裂面两侧岩层或矿体没有明显位移的叫裂隙,断裂面两侧岩层或矿体发生明显位移的叫断层。 断层的要素有: 断层面和断层线:断层面指岩层沿之断裂的面;断层画上面的岩体(称为断盘)叫上断层面下面的断盘叫下盘。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断层线。交面线:指断层面与矿体或煤层的交线。 断距与落差: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距离为断距。垂直断距称落差。 断层的其他参数还包括: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断层的分类: 按断层上下盘相对移动的方向分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一致或垂直关系分走向断层、倾向断层和斜交断层。

2.地质构造对采矿系统及巷道布置的影响 (1)断层的影响 断层将原完整的矿床、矿体分为若干断块,给矿井施工中的掘进、运输、巷道维护等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井田内存在大断层,必然增加岩石巷道的工程量;我国许多矿井常以大断层为井田边界;中小型断层往往限制采区或盘区的划分,影响巷道布置,影响机械化设备的发挥;断层两侧往往要保留矿柱,增加了矿体损失;断层附近岩石一般较破碎,支护往往困难:含水层水和地表水易通过断层涌入井下,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大和突水危险。 (2)褶曲的影响 褶曲轴部顶板压力常有增大现象,巷道容易变形,难于维护;煤矿向斜轴部是煤矿瓦 斯突出的危险区域;褶曲使沿层布置的巷道发生弯曲。 3.地质图(矿图)及其读图方法 (1)矿图投影基本原理 矿图采用正投影和标高投影方法,将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之间,分别用工程测量的基本要素就是一组平行投射线垂直于三个投影面,就得到反映物体全部形状和大小的三个方向的正投影图,这种投影方法称为正投影方法。 (2)标高投影,矿图坐标和坐标网格 标高投影:我国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为零点高程,空间一点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标高。在水平投影图上,在各投影点位置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洛种规格,即先看图名、比例尺和图例。还应具备地形图和地图有关知识。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度、面积大小和地质体大小及反映详略程度;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究史。 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首先要熟悉图幅所使用的各种地质符号,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读图例时,最好与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结合起来读,了解地层时代顺序和它们之间接的触关系(整合或不整合)。 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在比例尺较大(如大于1:50000)的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点。在中小比例尺(1:10万-1:50万)地质图上,一般无等高线,可根据水系分布、山峰标高的分布变化,认识地形的特点。 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地区各方面地质情况。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共相互关系。对于分析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或先后顺序;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及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等。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在地面和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在沟谷处界线呈“尖牙”状,其尖端指向上游,在孤立的山丘上,界线呈封闭的曲线;在岩层未发生倒转饰情况下,老岩层出露在地形的低处,新岩层分布在高处;岩层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当地面坡度一致时,岩层厚度大的,露头宽度也宽;当厚度相同时,坡度陡处,露头宽度窄,在陡崖处,水平岩层顶、底界线投影重合成一线,造成地质图上岩层发生“尖灭”的假象。 三、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1、基本原理: (1)、同一岩层面上不同高程的走向线相互平行; (2)、在两走向线的垂线上,低等高线的方向为倾向; (3)、倾角是岩层面和水平面的夹角。 2、求解步骤: (1)、在同一岩层面上找到两个同一高程的点,并将其连接起来,即为这一高程的走向线。(2)、在该层面上再找到相邻高程的一个点,通过该点平行上述走向线作一条直线,即为这一高程的走向线。 (3)、在两条走向线之间做一垂线,低等高线的方向为倾向。 (4)、在高等高线上截取一线段等于两条走向线的高差,将两线段作为两条边做一三角形。(5)、用量角器量出低等高线出的锐角,即得出岩层倾角。 四、分析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倾斜岩层在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表现出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成不同交截关系,在山脊和沟谷处弯曲成“V”字形,而有一定规律,即所谓“V”字形法则。通过读图应用这一规律,掌握岩层产状与地形及其相互关系对岩层界线形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同时也注意岩层露头宽度的变化与岩层厚度、产状和地形的关系。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 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1、褶皱描述 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 “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

金山镇的地质报告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地层和构造 (2) 第三章地质发展简史 (3) 第五章结束语 (4) 附件: 1、金山镇地区联合地质剖面图 2、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

第一章引言 当代地球科学的发展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性一遍的越来越重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地质科学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地质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领域广阔,是关于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各层圈的相互作用和其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根据研究内容和任务不同,以及生产要求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地质学又分为许多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学科。综合地质学课程主要包含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岩石学主要阐述了岩石圈中三大岩类的性质特征、分类及形成环境等,而构造地质学主要从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沥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现象(构造)。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组合型式、形成机制和演化进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方式和性质。通过对金山镇地区地质图的综合读图分析,可以基本了解金山镇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貌起伏、构造类型、构造地层、形成时期等。在这些方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温习阅读地质图的基本步骤。加强了对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在把岩层展绘在构造纲要图和地质剖面图方面,特别强调空间想象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岩层整合关系、岩浆侵入关系、褶皱几何关系、断层几何关系和倒转几何关系,这要求我们合理把握平面和立体思维的转换,培养地质兴趣和思考方式。 我们的分析基于《金山镇地质图》。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图上1厘米相当于自然界1公里。该地质图长18.5厘米,实际长度18.5公里,宽14厘米,实际长度14公里,覆盖实际面积259平方公里。整个地区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位于700米-1800米的范围内,北部以渚岭最高,达1800米,南部以安村最低,接近750米。在沿NW-SE方向上,该地区地貌有三次大的起伏,伏牛山,雨峰,孤峰所在山脉位于起伏瞰点。 基于《金山镇地区地质图》,我们编制了同比例尺的《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和《金山镇地区A-B剖面图》,这给我们分析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提供不同的视角,带来极大的帮助。 由于金山镇地质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而且没有等高线,这就加大了此次综合作业的难度,我们只能先找出河流和峡谷,对照各个标高点高度,粗略地确定剖面图对应的高度,因而此剖面图要求我们从海平面以下1000米开始,这样才能使剖面图更完整些。从地质图的图例上我们可以了解图区初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和接触关系,然后浏览一下地质图,概略地认识图区新老地层的分布和延展情况,了解其地貌特征,并结合比例尺分析地形对地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