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论文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电自0710班

学号:0703110304

姓名: 马银莎

内容摘要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支路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计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潮流计算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是数学上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一般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解算方法,制订计算流程,编制计算程序。

关键词

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变压器及非标准变比无功调节

高斯消去法潮流计算Mtlab

一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概述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随着用电负荷的变化和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网络中的损耗也将发生变化。要严格保证所有的用户在任何时刻都有额定的电压是不可能的,因此系统运行中个节点出现电压的偏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要进行潮流调节。

随着电力系统及在线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形成,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电力系统运行及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电压的幅值及相角、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等。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发展主要围绕这样几个方面:计算方法的收敛性、可靠性;计算速度的快速性;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要求以及计算的方便、灵活等。

常规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一般具有三种类型的节点:PQ 、PV 及平衡节点。一个节点有四个变量,即注入有功功率、注入无功功率,电压大小及相角。常规的潮流计算一般给定其中的二个变量:PQ 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PV 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电压的大小),平衡节点(电压的大小及相角)。 1、变量的分类:

负荷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1L P 、1L Q 、2L P 、2L Q 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1G P 、1G Q 、2G P 、2G Q 母线或节点的电压大小和相位——1U 、2U 、1δ、2δ

在这十二个变量中,负荷消耗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无法控制,因它们取决于用户,它们就称为不可控变量或是扰动变量。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是可以控制的自变量,因此它们就称为控制变量。母线或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角——是受控制变量控制的因变量。其中, 1U 、2U 主要受1G Q 、2G Q 的控制, 1δ、2δ主要受

1G P 、2G P 的控制。这四个变量就是简单系统的状态变量。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以下的约束条件:

对控制变量

max min max min ;Gi Gi Gi Gi Gi Gi Q Q Q P P P <<<<

对没有电源的节点则为

0;0==Gi Gi Q P

对状态变量i U 的约束条件则是

m a x

m i n i i i U U U <<

对某些状态变量i δ还有如下的约束条件 m a x

j i j i δδδδ-<-

2、节点的分类:

⑴ 第一类称PQ 节点。等值负荷功率Li P 、Li Q 和等值电源功率Gi P 、Gi Q 是给定的,从而注入功率i P 、i Q 是给定的,待求的则是节点电压的大小i U 和相位角i δ。属于这类节点的有按给定有功、无功率发电的发电厂母线和没有其他电源的变电所母线。

⑵ 第二类称PV 节点。等值负荷和等值电源的有功功率Li P 、Gi P 是给定的,从而注入有功功率i P 是给定的。等值负荷的无功功率Li Q 和节点电压的大小i U 也是给定的。待求的则是等值电源的无功功率Gi Q ,从而注入无功功率i Q 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i δ。有一定无功功率储备的发电厂和有一定无功功率电源的变电所母线都可以作为PV 节点;

⑶ 第三类平衡节点。潮流计算时一般只设一个平衡节点。等值负荷功率Ls P 、Ls Q 是给定的,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也是给定的。担负调整系统频率任务的发电厂母线往往被选作为平衡节点。

二.牛顿—拉夫逊法概要

1.首先对一般的牛顿—拉夫逊法作一简单的说明。 已知一个变量X 函数为:0)(=X f

到此方程时,由适当的近似值)

0(X

出发,根据:

,......)2,1()

()()()()

()

1(='-=+n X f X f X

X

n n n n 反复进行计算,当)

(n X 满足适当的收敛条件就是上面方程的根。这样的方法

就是所谓的牛顿—拉夫逊法。

这一方法还可以做下面的解释,设第n 次迭代得到的解语真值之差,即)

(n X 的

误差为ε时,则:

0)()(=+εn X f

把)()

(ε+n X

f 在)

(n X

附近对ε用泰勒级数展开

......)(!

2)()()()(2

)

()

()

(=+''+

'+=+n n n n X f X

f X f X f εεε

上式省略去2ε以后部分

0)()()()(≈'+n n X f X f ε

)

(n X 的误差可以近似由上式计算出来。

)

()

()()(n n X f X f '-

≈ε 比较两式,可以看出牛顿—拉夫逊法的休整量和)

(n X 的误差的一次项相等。

用同样的方法考虑,给出n 个变量的n 个方程:

??????

?===0

),,,(0),,,(0),,,(21212211n n n

n X X X f X X X f X X X f 对其近似解1X '得修正量1

X '?可以通过解下边的方程来确定: ??????

???

????????????????

????????????????????????????-=???????

?????????'''''''''n n n n n n n n n n n X X X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f X X X f X X X f

212

122212

121

1

1

21212211),,,(),,,(),,,( 式中等号右边的矩阵

n

n

x f ??都是对于n X X X ''',,,2

1 的值。这一矩阵称为雅可比(JACOBI )矩阵。按上述得到的修正向量n X X X '?'?'?,,,2

1 后,得到如下关系 n n n

X X X ?+'='' 这比n X X X ''',,,21 更接近真实值。这一步在收敛到希望的值以前重复进行,

一般要反复计算满足

{

}ε<---++++++1

1

1

2

1

2

1

1

1

1

,,,max n 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ε为预先规定的小正数,1+n n X 是第n 次迭代n X 的近似值 2.用牛顿法计算潮流时,有以下的步骤:

⑴输入线路,电气元件参数,形成节点导纳矩阵B Y 。 ⑵给这各节点电压初始值)0()0(,f e 。

⑶将以上电压初始值代入式(4—38a )~式(4—38c )或式(4—45c )、(4—45a ),求出修正方程式中的不平衡量)0(2

)

0()

0()(,i i i U Q P ???以及 。

⑷将各节点电压的初值代入式(4-41a )、式(4-41b )或式(4-49a )~式(4-49d ),求修正方程式的系数矩阵——雅克比矩阵的各个元素

()()()()()()

000000ij

ij ij ij ij ij S R L J N H 、以及、、、。 ⑸解修正方程式,求各节点电压的变化量,即修正量()()00i i f e ??、。 ⑹计算各节点电压的新值,即修正后值

()()()()()()001001;i i i i i i f f f e e e ?+=?+=

⑺运用各节点电压的新值自第三步开始进入下一次迭代。

⑻计算平衡节点功率和线路功率。 其中,平衡节点功率为

s s i si n i i s s jQ P U Y U S +=∑=*

*==?1

~

线路功率为

ji

ji i j j j j ji j ji ij ij j i i i i ij i ij jQ P U U y U U I U S jQ P U U y U U I U S +=-+==+=-+==?

?*??*??

?*??*?)([)]([0~0~

从而,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

ij ij ji ij ij Q j P S S S ?+?=+=?~

~

~

3.程序框图如下:

|ΔP(r),ΔQ(r)<ε

计算雅克比矩阵各元素

根据牛顿法,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如下:——————————————程——序————————————————%本程序的功能是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

function y

clear;

clc;

n=input('请输入节点数:n=');

nl=input('请输入支路数:nl=')

isb=input('请输入平衡母线节点号isb=')

pr=input('请输入误差精度pr=')

b=input('请输入由之路参数形成的矩阵B1=')

V=input('请输入各节点参数形成的矩阵B2=')

S=[0+0i;-3.7-1.3i;-2-1i;-1.6-0.8i;5];

%各节点的注入功率

%S=[0+0i;-3.7-1.3i;-7-5i;-1.6-0.8i;5];%各节点的注入功率

w1=zeros(2*n-2,1);

P=real(S);Q=imag(S);e=zeros(1,n);f=zeros(1,n);E=zeros(1,n);

Y=zeros(n);

for i=1:nl%导纳矩阵生成

p=b(i,1);q=b(i,2);

Y(p,q)=Y(p,q)-1./(b(i,3)*b(i,5));

Y(q,p)=Y(p,q);

Y(q,q)=Y(q,q)+1./b(i,3)+b(i,4)./2;

Y(p,p)=Y(p,p)+1./(b(i,3)*b(i,5)^2)+b(i,4)./2;

end

disp('导纳矩阵Y:')

disp(Y)

U=zeros(1,n);

G=real(Y);B=imag(Y);

for i=1:n

e(i)=real(V(i,1));f(i)=imag(V(i,1));

U(i)=V(i,3);B(i,i)=B(i,i)+V(i,3);

end

T=0;co=0;d=0;

while T==0

A=0;co=co+1;

for i=2:n %生成雅可比矩阵和功率修正量

for j=2:n

x=0;x1=0;

if V(i,2)==2

for r=1:n

x=x+(e(i)*(G(i,r)*e(r)-B(i,r)*f(r))+f(i)*(G(i,r)*f(r)+B(i,r)*e(r))); x1=x1+(f(i)*(G(i,r)*e(r)-B(i,r)*f(r))-e(i)*(G(i,r)*f(r)+B(i,r)*e(r)));

end

w(2*i-1)=P(i)-x;

w(2*i)=Q(i)-x1;

else if V(i,2)==3

for r=1:n

x=x+(e(i)*(G(i,r)*e(r)-B(i,r)*f(r))+f(i)*(G(i,r)*f(r)+B(i,r)*e(r)));

end

w(2*i-1)=P(i)-x;

w(2*i)=U(i)^2-(e(i)^2+f(i)^2);

end

end

h=0;h1=0;

if V(i,2)==2

if i==j

for r=1:n

if r==i

continue

end

h=h+(G(i,r)*f(r)+B(i,r)*e(r));

h1=h1+(G(i,r)*e(r)-B(i,r)*f(r));

end

J(2*i-1,2*j-1)=2*G(i,i)*f(i)+h;

J(2*i-1,2*j)=2*G(i,i)*e(i)+h1;

J(2*i,2*j-1)=-2*B(i,i)*f(i)+h1;

J(2*i,2*j)=-2*B(i,i)*e(i)-h;

else

J(2*i-1,2*j-1)=-B(i,j)*e(i)+G(i,j)*f(i);

J(2*i-1,2*j)=G(i,j)*e(i)+B(i,j)*f(i);

J(2*i,2*j-1)=-G(i,j)*e(i)-B(i,j)*f(i);

J(2*i,2*j)=-B(i,j)*e(i)+G(i,j)*f(i);

end

else if V(i,2)==3

if i==j

for r=1:n

if r==i

continue

end

h=h+(G(i,r)*f(r)+B(i,r)*e(r));

h1=h1+(G(i,r)*e(r)-B(i,r)*f(r));

end

J(2*i-1,2*j-1)=2*G(i,i)*f(i)+h;

J(2*i-1,2*j)=2*G(i,i)*e(i)+h1;

J(2*i,2*j-1)=2*f(i);

J(2*i,2*j)=2*e(i);

else

J(2*i-1,2*j-1)=-B(i,j)*e(i)+G(i,j)*f(i);

J(2*i-1,2*j)=G(i,j)*e(i)+B(i,j)*f(i);

J(2*i,2*j-1)=0;

J(2*i,2*j)=0;

end

end

end

end

end

%disp(J)

%disp(w)

for i=3:2*n%高斯消去法求电压修正量

for j=3:2*n

J1(i-2,j-2)=J(i,j);

end

end

for i=3:2*n

w1(i-2)=w(i);

end

u=zeros(2*n-2,1);

N=2*n-2;

for k=1:N

m=0;

for i=k+1:N

m=J1(i,k)./J1(k,k);

w1(i)=w1(i)-m*w1(k);

for j=k+1:N

J1(i,j)=J1(i,j)-m*J1(k,j);

end

end

end

u(N)=w1(N)./J1(N,N);

for i=N-1:-1:1

c=0;

for k=i+1:N

c=c+J1(i,k)*u(k);

u(i)=(w1(i)-c)./J1(i,i);

end

end

%disp(u)

for i=1:2*n-2

Jd=abs(u(i));

if Jd>pr

A=A+1;

end

end

bm(co)=A;

if A==0

T=1;

else

for i=1:n-1

f(i+1)=f(i+1)+u(2*i-1);

e(i+1)=e(i+1)+u(2*i);

end

d=d+1;

end

end

disp('迭代次数=')

disp(d)

disp('每次不满足个数=')

disp(bm)

for i=1:n

V1(i)=sqrt(e(i)^2+f(i)^2);

O(i)=atan(f(i)./e(i))*180./pi;

end

disp('各节点电压大小=')

disp(V1)

disp('各节点电压相角=')

disp(O)

E=complex(e,f);

disp('节点电压=')

disp(E)

for i=1:n%各节点功率

o1=0;

for j=1:n

o1=o1+conj(Y(i,j))*conj(E(j));

end

S1(i)=E(i)*o1;

end

disp('各节点功率=')

disp(S1)

for i=1:nl%各支路首末端功率

p=b(i,1);q=b(i,2);

if b(i,5)==1

S2(p,q)=E(p)*(conj(E(p))*conj(b(i,4)./2)+(conj(E(p))-conj(E(q)))*conj(1./b(i,

3)));

S2(q,p)=E(q)*(conj(E(q))*conj(b(i,4)./2)+(conj(E(q))-conj(E(p)))*conj(1./b(i,3)));

else

S2(q,p)=-E(q)*conj(((E(p)./b(i,5))-E(q))./b(i,3));

S2(p,q)=E(p)*conj((E(p)./b(i,5)-E(q))*(1./(b(i,5)*b(i,3)))); end end

disp('各支路首端功率=') for i=1:nl

p=b(i,1);q=b(i,2); disp(S2(p,q)) end

disp('各支路末端功率=') for i=1:nl

p=b(i,1);q=b(i,2); disp(S2(q,p)) end

disp('各支路功率损耗=') for i=1:nl%网络总损耗 p=b(i,1);q=b(i,2);

DS(p,q)=S2(p,q)+S2(q,p); disp(DS(p,q)) end

disp('网络总损耗=') D=0;

for i=1:n

D=D+S1(i); end

disp(D)

——————————————程——序————————————————

三 . 算例

1.题目所给条件及要求: 题目所给条件

①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10kv 10kv 10kv ;变电所负荷分别为:60Mw 50Mw 60Mw 60Mw 。功率因数85.0cos =φ,变电所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WV 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414KW,短路电压7.16%=k U 。 ②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是Ω17.0,单位长度的

电抗为Ω402.0,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78.2-?。

③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400MW ,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145MW 。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对给定的元件参数,画等值电路图。

②输入各支路数据,利用所给的程序,进行潮流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③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

以2%的比例上升;

④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 要求调整范围在10-10.7之间)

⑤轮流断开环网一回线,分析潮流的分布。

⑥利用DDRTS 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行结果的比较。

⑦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

2. 等值电路的计算过程

电压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标准之一。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将对人身及其用电设备产生重大的影响。保证用户的电压接近额定值是电力系统调度的基本任务之一。当系统的电压偏离允许值时,电力系统必须应用电压调节技术调节系统电压的大小,使其维持在允许值范围内。本文经过手算形成了等值电路图,并编写好了程序得出节点电压标幺值,使其满足所要求的调整范围。

⑴ 系统的等值电路图:

我们首先对给定的程序输入部分作了简要的分析,程序开始需要我们确定输入节点数、支路数、平衡母线号、支路参数矩阵、节点参数矩阵。

⑵为了保证整个系统潮流计算的完整性,我们把凡具有母线处均选作节点,这样,共有10条母线即选定10个节点,我们确定发电厂一母线为平衡节点,节点号为①,发电厂二母线为PV 节点,节点号为②,其余节点均为PQ 节点,节点号见等值电路图。

⑶ 确定完节点及编号后,各条支路也相应确定了,网络中总计有10条支路,我们对各支路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所给实际电路图和题中的已知条件,有以下公式计算各输电线路的阻抗和对地支路电容的标幺值和变压器的阻抗标幺值。选择电压基准值为

KV U

B

230= 和功率基准值

MVA S

B

100=,所以

S U S Y B

B

B B

B B S

U

Z 32

2

1089.1529-?==

Ω==, 。

⑷ 计算各线路参数: 支路阻抗

B

Z Z Z jX R Z L X L R =+===*,,,402.017.0

支路对地电容

B Y Y Y jB Y L B ==?=*-,,6

1078.2 ①②支路60km 输电线路:

Ω+=+=12.242.10j jX R Z

电变所1

变电所2

变电所3

变电所4

S j L j jB Y 4610668.11078.2--?=?==

0046.0019.0529

12.242.10j j Z Z Z B +=+==

* 044.0j Y Y

Y B

==

*

②③支路50km 输电线路:

074

.0,1039.1038.016.01.205.84

j Y S j Y j Z j Z =?=+=Ω+=*-*,

③①支路70km 输电线路:

102

.010946.1053.0022.04.289.114

j Y S j Y j Z j Z =?=+=Ω+=*-*,,

③④支路60km 同杆架设双回线:

176.010336.32023.00096.006.121.5)(2

1

4j Y S j jB Y j Z j jX R Z =?=?=+=Ω+=+=

*-*,,

④⑤支路70km 同杆架设双回线:

206

.010892.3027.0011.007.1495.54

=?=+=Ω+=*-*Y S j Y j Z j Z ,,

⑤⑥支路70km 铜杆架设双回线:

206

.010892.3027.0011.007.1495.54

=?=+=Ω+=*-*Y S j Y j Z j Z ,,

⑸ 计算各变器参数:

221000N N K T S U P R = N

N

K T S U U X 2

100%= T T T jX R Z += B T T Z Z Z =* 75MV A 的变压器: 2

2414100

0.00741000100075

K B T N P S R S *=

=?= %16.7100

0.22310010075

K B T N U S X S *=

=?=

两台变压器并联,得阻抗

*'

0.00740.2230.00370.111522T T

Z j Z j +===+

⑹ 假设我们所采用的变压器有5个抽头,电压调节范围为N U ±2*2.5%,

N U 对应的分接头开始时设变压器高压侧主分接头,设四个变电所变压器的非标

准变比 1.05k *=,降压变压器5个分接头的非标准变比*k 如下,以备调压时选用

的分接头

对应高压侧的分接头对应高压侧的分接头对应高压侧的分接头对应高压侧N N N N U k U k U k U k 95.0~1025.105.105.1975.0~07625.1025.105.1025.1~02375.1975.005.105.1~9975.095.005.15432=?==?==?==?=****

变压器非标准变比按照上面数据输入后到得到各个接点电压标幺值,具体检

验过程如下:

*

?==k U U U U k N

N 2121变压器二次侧实际电压变压器一次侧实际电压实

*

??=

k U U U U N N

1212

可得出变压器二次侧的实际电压:

*

*?=

k U U 10

2 形成节点参数矩阵时,还需要我们计算出各节点所接发电机功率G S ,节点负荷功率L S (可根据负荷有功功率,发电机有功功率及已知的功率因数计算)

变电所1 372.06.0j S L += 变电所2 310.05.0j S L += 变电所3 372.06.0j S L += 变电所4 372.06.0j S L +=

平衡节点为①节点,所设节点电压的初始值为005.1j +,给定值为1.05 PV 节点为⑥节点,给定电压值为1.05,45.1100

145

==

G P

四. 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与DDRTS 潮流计算比较

在进行潮流计算前先规定三个矩阵

① V 矩阵:各节点电压初始值、节点分类号('1'为平衡节点,'2'为PQ 节点,'3'为PV 节点)、节点电压给定值,节点所接的无功补偿设备容量 故其V 矩阵为

?????

???

???????

?????????????????=0 0 2 1.000 0 2 1.000 0

2 1.000 0 2 1.000 1.05

3 1.050 0 2 1.000 0 2 1.000 0 2 1.000 0 2 1.000 1.05 1

1.05V ② b 矩阵:支路始端号、支路末端号、支路阻抗、线路电容、支路变比

故b 矩阵为

?????

???

???????

?

????????????????++++++++++++++++= 1.0500 0 0.1115i 0.0037 5.0000 10.0000 1.0500 0 0.1115i 0.0037 4.0000 9.0000 1.0500 0 0.1115i 0.0037

3.0000 8.0000 1.0500 0 0.1115i 0.0037 2.0000 7.0000 1.0000 0.2060i 0 0.0270i 0.0110 6.0000 5.0000 1.0000 0.2060i 0 0.0270i 0.0110 5.0000

4.0000 1.0000 0.1760i 0 0.0230i 0.0096 4.0000 3.0000 1.0000 0.0740i 0 0.0380i 0.0160 3.0000 2.0000 1.0000 0.1020i 0 0.0530i 0.0220 3.0000 1.0000 1.0000 0.0880i 0 0.0460i 0.0190 2.0000 1.0000b

③ S 矩阵:节点的注入功率为正,输出功率为负 故S 矩阵为

1.对给定负荷的潮流计算分析(程序见附录) 取pr=0.00001等条件按要求输入后,可得到 迭代次数= 3

每次不满足个数=

17 18 13 0 各节点电压大小=

1.0500 1.0231 1.0229 1.0196 1.0284 1.0500 1.0251

1.0337 1.0213 1.0311

各节点电压相角=

0 -0.8624 -0.6357 -0.2351 0.9790 2.8982 -4.6241

-3.7439 -4.0241 -2.7416

节点电压=

Columns 1 through 8

1.0500 1.0229 - 0.0154i 1.0229 - 0.0113i 1.0196 - 0.0042i 1.0283 + 0.0176i 1.0487 + 0.0531i 1.0218 - 0.0826i 1.0315 - 0.0675i

Columns 9 through 10

1.0188 - 0.0717i 1.0299 - 0.0493i 各节点功率=

Columns 1 through 8 0.9002 + 0.6776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1.4500 + 0.1580i -0.6000 - 0.3700i -0.5000 - 0.3100i

Columns 9 through 10

-0.6000 - 0.3700i -0.6000 - 0.3700i

??

??????????????????????????????=0.3720i - 0.6000-0.3720i -0.6000-0.3100i -0.5000-0.3720i - 0.6000-1.450000000S

利用DDRTS比较结果:

U之结果分析:本题中要求,变电所的低压母线电压要求调整范围在 1.0-1.07

N 间。接下来根据当前的电压情况进行调整:因为四个节点电压都满足电压质量的要求,所以,在该种负荷下可以不用进行电压的调整。和DDRTS潮流计算的结果比较,电压相差也非常的小。

2.负荷按照一定比例变化的潮流计算分析

⑴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比例增大;

各节点电压大小=

1.0500 1.0221 1.0219 1.0184 1.0276 1.0500 1.0227 1.0312 1.0186 1.0288 各节点电压相角=

0 -0.9035 -0.6966 -0.3283 0.8594 2.7618 -4.7529 -3.8772 -4.2073 -2.9467

节点电压=

Columns 1 through 7

1.0500 1.0220 - 0.0161i 1.0218 - 0.0124i 1.0184 - 0.0058i 1.0275 + 0.0154i 1.0488 + 0.0506i 1.0192 - 0.0847i

Columns 8 through 10

1.0288 - 0.0697i 1.0158 - 0.0747i 1.0274 - 0.0529i

各节点功率=

Columns 1 through 7

0.9476 + 0.7009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1.4500 + 0.1892i -0.6120 - 0.3800i

Columns 8 through 10

-0.5100 - 0.3200i -0.6120 - 0.3800i -0.6120 - 0.3800i

结果分析:变电所的低压母线电压要求调整范围在1.0-1.07U

之间。接下来

N

据当前的电压情况进行调整:

7节点电压标么值为1.0227,

8节点电压标么值为1.0312,

9节点电压标么值为1.0186,

10节点电压标么值为1.0288;

与DDRTS比较:

因为四个节点电压都满足电压质量的要求,所以,在该种负荷下可以不用进行电压的调整。和DDRTS潮流计算的结果比较,电压相差也非常的小。

⑵四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各节点电压大小=

1.0500 1.0240 1.0240 1.0207 1.0292 1.0500 1.0276 1.0361 1.0240 1.0333

各节点电压相角=

0 -0.8213 -0.5748 -0.1422 1.0981 3.0339 -4.4960 -3.6113 -3.8419 -2.5376

结果分析:负荷按2%比例下降时,各母线电压变化不大,基本符合电压质量的要求。

与DDRTS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