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象。

2、基因表达:是指生命过程中,储存在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蛋白质或酶分子,形成生物体特定性状的过程。

3、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

4、基因诊断:利用DNA 重组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人类遗传病的基因缺陷以诊断疾病。

5、不规则显性:是指带有显性基因的杂合体由于某种原因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因此在系谱中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

6、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7、错义突变:是指DNA中单个碱基置换后,其所在的三联体遗传密码子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导致多肽中相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8、近婚系数:指近亲婚配的两个个体可能从共同祖先得到同一基因,婚后又把同一基因传给他们的子女的概率。

9、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当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或其附近某一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构成一大的染色体,而其短臂构成一个小的染色体,这种易位即为罗伯逊易位。

10、联会:在减数分裂前期I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互相靠拢,在各相同的位点上准确地配对,这个现象称为联会。

11、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2、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生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发生的成熟期。

13、遗传性酶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蛋白缺失或酶活性异常所引起的遗传性代谢紊乱,称为遗传性酶病。

14、携带者: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称为携带者。

15、基因:是特定的DNA片段,带有遗传信息,可通过控制细胞内RNA和蛋白质(酶)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

16、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族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

17、基因治疗:是指运用DNA重组技术修复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8、断裂基因:指编码序列不连续,被非编码序列分隔成嵌合排列的断裂形式的基因。

19、交叉遗传:X连锁遗传中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将来只能传给女儿,不存在男性向男性的传递,称为交叉遗传。

20、细胞周期:即细胞增值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21、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相应表现型的百分率。

22、假二倍体:在染色体畸变时,有时核型中某些号染色体数目偏离正常,其中有的增加,有的减少,而增加和减少的染色体数目相等,或某些染色体的结构存在异常,这样,染色体的总数虽为二倍体,但这不是正常的二倍体,则称为假二倍体。

23、孟德尔群体: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够相互交配并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的许多同种个体,称为孟德尔群体。

24、亲缘系数:指近亲的两个个体在一定基因座位上具有共同祖先的同一等位基因的概率,又称血缘系数。

25、基因频率: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座位上某特定基因出现的数目与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二.填空题(25道)

1.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核仁_形成有关,称为核仁组织区。

2.Xq27代表X染色体长臂2区7带。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末端缺失。

3.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结构(质)或数量(量)变化。

4.人类基因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成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

5.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和染色体丢失。

6.地中海贫血是因α珠蛋白基因异常或缺失,使α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7.在基因的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嘧啶与嘧啶、嘌呤与嘌呤)的替换称为转换;不同类型碱基(嘧啶与嘌呤)间的替换称为颠换。8.人类非显带核型分析中,主要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和着丝粒的位置进行染色体配对,分组排列。

9.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彼此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10.在血红蛋白病中,由于珠蛋白结构异常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链合成量异常异常引起的是地中海贫血。11.多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与家庭中患者人数以及病情呈正相关。

12.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是受一对相同的基因控制,则对这种性状而言,该个体为纯合体(子),如控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相对基因,则该个体称为杂合体(子)

13.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基因组。14.一个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称为表现型;与此性状相关的遗传组成称为基因型。

15.染色体畸变分为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两大类。

16.群体的遗传结构是指群体内的基因和基因型的种类及频率。

17.基因诊断的最基本工具包括探针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8.DNA 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19.性状变异在群体中呈不连续分布的称为质量性状,呈连续分布的称为数量性状。

20.45,X和47,XXX的女性个体的间期细胞核中具有0 个和2 个X染色质。

21.染色体数目畸变包括整倍性改变和非整倍性改变两类。

22.由核小体串连成的念珠状纤维进行螺旋盘绕,形成一条中空的螺线管为染色质的二级结构。

23.一个白化病(AR)患者与一基因型正常的人婚配,后代是患者的概率为0,后代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100% 。

24.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是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互换定律。

25.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75道)

1.人类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3个()D.二分体

2.MN基因座位上,M出现的概率为0.38,指的是()B.基因频率

3.人类最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属于()D.F组

4.常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中()C.螺旋化程度低,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5.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称()C.外显子

6.家族史是指患者()E.父系及母系所有家庭成员患同一种病的情况

7.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完全表现出来叫()E.共显性遗传

8.真核细胞中的RNA来源于()D.DNA转录

9.如果在某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可形成()B.三体型

10.100个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C.200个精细胞

11.一个体与他的姑表妹属于()C.三级亲属

12.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D.第一次成熟分裂期

13.关于X连锁隐性遗传,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双亲无病时,子女均不会患病

14.基因型为β0/βA的个体表现为()C.轻型β地中海贫血

15.在X连锁隐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基因型是()D.X a Y

16.遗传平衡定律适合于()E.A+B+C

17.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D.智力低下伴长脸、大耳朵、大下颌、大睾丸

18.运转氨基酸的分子是()D.tRNA

19.医学遗传学通常将几代内有共同祖先的一些个体称为近亲()C.3~4

20.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患者缺失α珠蛋白基因的数目是()E.4

21.舅表兄妹婚配X连锁基因的近婚系数是()B.l/8

22.核小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A.DNA和组蛋白

23.在蛋白质合成中,mRNA的功能是()B.合成模板

24.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D.0.80

25.人类成人期红细胞中的主要血红蛋白是HbA,其分子组成是()C.α2β2

26.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C.磷酸二酯键

27.真核细胞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E.DNA、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28.基因表达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和主要过程是()D.DNA→mRNA→蛋白质

29.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实遗传物质是()D.DNA

30.真核生物的DNA复制主要发生在() B.细胞核

31.DNA的半保留复制发生在()B.间期

32.通常用来表示遗传密码表中的遗传密码的核苷酸三联体为()D.mRNA

33.DNA分子中碱基配对原则是指()A.A配T,G配C

34.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发生在()A.前期Ⅰ

35.某基因表达的多肽中,发现一个氨基酸异常,该基因突变的方式是()E.错义突变

36.染色体上作为界标的带()E.可以是深带或浅带

37.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的是()C.患者都是纯合体发病,杂合体为携带者

38.正常人和重型β地贫患者结婚,生出轻型地贫患者的可能性是()E.1

39.通常表示遗传负荷的方式是()D.群体中每个个体携带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数目

40.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相距较远,则()E.群体发病率低

41.下列碱基置换中,属于转换的是()C.T→C

42.某男孩是红绿色盲,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是通过()A.外祖母→母亲→男孩43.染色质和染色体是()D.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44.Down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A.三体型数目畸变

45.曾生育过一个或几个遗传病患儿,再生育该病患儿的概率,称为()A.再发风

4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同点是()C.都有DNA复制

47.血友病A的遗传方式属于()E.X连锁隐性遗传

48.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E.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49.46,XY,t(2;5)(q21;q31)表示()B.一男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

50.性染色质检查可以对下列哪种疾病进行辅助诊断()A.Turner综合征

51.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内含子两端的结构特征为()D.5’GT...AG3’

52.人类第五号染色体属于()B.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53.一对夫妇表现正常,生有一个半乳糖血症(AR)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儿子是携带者的概率为()C.2/3

54.根据ISCN,人类的X染色体属于核型中()C.C组

55.应用Edward公式估计多基因遗传病复发风险,要求群体发病率为()E.0.1%~1%

56.减数分裂前期I的顺序是()D.细线期一偶线期一粗线期一双线期一终变期

57.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为()D.0.7 58.染色体不分离()E.可以是姊妹染色单体不分离或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59.下列不属于RNA成分的碱基为()D.胸腺嘧啶

60.引起镰形细胞贫血症的 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是()B.错义突变

61.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与HbH病患者结婚,生出HbH病患者的可能性是()C.1/4

62.转录过程中,mRNA的合成方向是()D.5’→3’

63.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减少一条则形成()C.单体型

64.下列不是DNA的成分的碱基为()E.尿嘧啶

65.用染色体局部显带技术使染色体着丝粒等区深染,形成的带纹称为()C.C带

66.已知Y、y与R、r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基因型YyRr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是()D.YR,Yr,yR,yr

67.复等位基因是指()D.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有三种以上的基因

68.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基因诊断,错误的是()D.不知道待测基因的核苷酸顺序

69.人类精子发生的过程中,如果第一次减数分裂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

体的不分离现象,而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形成异常性细胞()D.四个

70.羊膜穿刺的最佳时期是()C.孕16-20周

71.一个O型血的男人与一个AB型血的女人婚配,后代血型是()A.A型或B型

72.遗传漂变指的是()D.基因频率在小群体中的随机增减

73.在多基因遗传中,两个极端变异的个体杂交后()E.子一代都是中间类型,但也存在一定范围的变异

74.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AR)的儿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Aa和Aa

75.基因中插入或丢失一或两个碱基会导致()C.变化点及其以后的密码子改变

四、简答题

1.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儿,可能有一个色盲的父亲吗?可能有色盲的母亲吗?一个色盲的

女儿可能有色觉正常的父亲吗?可能有色觉正常的母亲吗?

答: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儿,可能有一个色盲的父亲,也可能有色盲的母亲;一个色盲的女儿,不可能有色觉正常的父亲,可能有色觉正常但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母亲。

2.研究医学群体遗传学有何意义?

答:通过医学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遗传病的传递方式、致病基因频率及其变化规律,为认识某些遗传病的产生原因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为遗传病的预防、监测以及治疗提供必要的资料。所以医学群体遗传学研究对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降低遗传病的群体发病率,提高人类的遗传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一个大群体中A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4和0.6,则该群体中基因型的频率是多少?

答: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AA)p2=0.16

(Aa)2pq=2×0.4×0.6=0.48

(aa)q2=0.36

4.某医院同日生下四个孩子,其血型分别是O、A、B和AB,这四孩子的双亲的血型是O与O;AB与O;A与B;B与B。请判断这四个孩子的父母的血型。

答:O血型的孩子,其父母是O与O;

A血型的孩子其父母是AB与O;

B血型的孩子其父母是B和B;

AB型的孩子其父母是A和B。

5.简述遗传性酶病的发病机理。

答:人体正常代谢是由许多代谢反应交织成网而形成的平衡体系,每步反应需要酶的调节。如果酶基因缺陷会引起酶缺乏或活性异常,进而影响相应的生化过程,引发连锁反应,打破正常的平衡,造成代谢紊乱而致病。

酶基因缺陷具体可引起下列代谢异常:①代谢终产物缺乏;②代谢中间产物积累;③代谢底物积累;④代谢副产物积累;⑤代谢产物增加;⑥反馈抑制减弱等等。当这些代谢紊乱严重时,便表现为疾病。

6.何谓基因突变?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称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有:置换突变、移码突变、整码突变、片段突变。

7.什么是遗传咨询?简述遗传咨询的程序。

遗传咨询又称遗传商谈,是指医生或从事医学遗传学工作者用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对咨询者提出的有关遗传学问题予以解答、商谈,如确定某病是否为遗传病、该病的发病原因、遗传方式、诊断、防治、预后以及复发风险等并提出建议、进行指导。

遗传咨询的程序包括:①确诊②家系调查③告知④商谈⑤随访。

8.短指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请问(1)病人(Aa)与正常人婚配生下短指症的比例是多少?(2)如果两个短指症的病人(Aa)结婚,

他们的子女患短指症的比例是多少?

答:(1)1/2;(2)3/4。

9.判断下列系谱符合哪种遗传方式?写出先证者及其双亲的基因型。

答:从系谱特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若以A表示显性致病基因,先证者基因型为:Aa;先证者父亲基因型为:Aa;先证者母亲基因型为:aa。

10.基因有哪些生物学功能?

答:基因主要有三大功能:①遗传信息的储存。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储存着极为丰富的遗传信息。基因的编码序列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构成一个三联体遗传密码,决定多肽上的一个氨基酸;②遗传信息的复制。基因及其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伴随着DNA的复制而复制。复制后,遗传信息随着细胞的分裂传递给子细胞;③遗传信息的表达。基因中储存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后者通过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各种性状。

五、问答题

1、判断该系谱符合哪种遗传方式?根据是什么?写出患者及其双亲的基因型。

答:该系谱的遗传方式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XR)。判断依据为:系谱中全是男性患者,双亲无病时,儿子可发病,女儿不发病,儿子的致病基因由其母亲交叉传递而来。若以a表示隐性致病基因,则患者基因型全为XaY,患者双亲基因型父全为XAY,母全为XAXa。2.请写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病机理和主要异常核型。

答: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又称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或称Turner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女性表型,身材较矮小、智力一般正常、后发际低、肘外翻、50%的患者有颈蹼;患者具有女性的生殖系统,但发育不完善,卵巢条索状,原发闭经;子宫发育不全,外生殖器幼稚;第二性征不发育,胸宽而平,乳腺、乳头发育较差,乳间距宽。阴毛稀少、无腋毛,无生育能力。

其发病机理一般是由于双亲中任一方在生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了性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致使某一配子中仅含有22条染色体,其中所缺少的是一条性染色体;还有一些是在受精卵早期的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丢失,从而形成了45,X0/46,XX、45,X0/47,XXX、45,X0/46,XX/47,XXX等嵌合体。本病患者的主要核型为45,X0。

3.请写出先天愚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异常核型的类型。

答:先天愚型即21三体综合征,又叫Down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伴特殊面容,包括眼距宽、外眼角上斜、内眦赘皮、鼻粱低平、口常半开、流涎、舌大并常外伸、又称为“伸舌样痴呆”;常合并重要脏器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十二

指肠闭锁等;男性患者可有隐睾,女性患者通常无月经来潮;通贯掌出现频率较高,且第五指只有一条指褶纹。

本病异常核型可分为三类:①完全型21三体,简称21三体型。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完整的21号染色体,其核型为47,XX(XY),+21。②易位型21三体,患儿的核型最常见的为46,XX(XY),-14,+t(14q21q)。③嵌合型21三体,即在某一个体体内同时含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和异常的21三体型细胞,核型通常为46,XX(XY)/47,XX(XY),+21)。

4.什么是嵌合体?试述其发生机理。

答:一个个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的细胞系称为嵌合体。嵌合体是在受精卵早期卵裂时,某一细胞中染色体发生畸变而形成的。如果在卵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丢失或不分离即可形成数目异常的子细胞而形成嵌合体。若在第一次卵裂时发生不分离,则在一个个体内产生超二倍体和亚二倍体两个细胞系,若在第二次卵裂之后不分离,则可能在一个个体内出现二倍体、亚二倍体和超二倍体三个细胞系;如果发生染色体丢失,可使一个个体内同时出现二倍体和亚二倍体的细胞。除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外,如卵裂早期发生染色体结构畸变,还可形成染色体结构畸变嵌合体,或染色体数目、结构都有异常的嵌合体。

5.请写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核型及其性染色质检查结果。

答: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又称作Klinefelter综合征或XXY综合征。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男性不育、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并呈女性化发展以及身材高大等。在青春期之前,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青春期以后,逐渐发现患者隐睾或睾丸小而硬、阴茎发育不良、性欲及性机能减退、男性第二性征发育不良、体毛稀少、无须、无喉结、音调较高、乳房发育女性化、皮下脂肪发达、皮肤细腻、易肥胖等。部分病人表现出轻度到重度的智力障碍及精神障碍。可伴随发生先天性心脏病。

核型可有多种改变,其中以47,XXY最典型;其性染色质检查结果为间期细胞核内有X小体和Y小体各一。

6.试述DNA的半保留复制。

答:DNA的半保留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DNA合成期)。首先,解旋酶松弛DNA超螺旋结构,解链酶解开DNA双链,然后每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在引物酶的催化下,按碱基互补原则(A—T、C—G),以游离的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为原料,在复制起始部位结合上互补的RNA引物,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下,在引物3’端后逐步合成出新的DNA互补链,其延伸方向为5’→3’,随后RNA引物被核酸酶切掉,DNA新链向5’端延伸并补上缺口,最终新合成的两条互补链分别与各自的模板链并列盘绕,形成稳定的DNA双螺旋结构。上述过程中,两个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DNA核苷酸序列完全一样。每个子代DNA双链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故称为半保留复制。

7.试述苯丙酮尿症的分子机理及其主要临床特征。

答: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缺陷,引起苯丙氨酸羟化酶遗传性缺乏所致。该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PAH基因缺陷,致肝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苯丙氨酸不能变成酪氨酸而在血清中积累。积累过量的苯丙氨酸进入旁路代谢,经转氨酶催化生成苯丙酮酸,再经氧化、脱羧产生苯乳酸、苯乙酸等旁路副产物。这些有机酸副产物有特殊臭味,由尿、汗排出,致使患儿尿液、汗液呈腐臭味;(旁路副产物还可抑制脑组织内有关酶,进而影响大脑发育及功能,导致患儿智力低下;(旁路副产物可抑制酪氨酸酶,使黑色素合成减少,故患儿呈呈白化现象。

8.下面是一个糖原沉积I型的系谱,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多少?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l00,问III3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概率是多少?

答:根据系谱特点可以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如果以a表示隐性致病基因,则先证者的基因型为aa;先证者父母都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其基因型均为Aa;系谱中患者的正常同胞Ⅲ3、Ⅲ4是携带者的概率均为2/3;Ⅲ3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可能性为:2/3×l/100×l/4=1/600。

9、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系谱图是一个高度近视的家系,请问Ⅲ1和Ⅲ2结婚后生出患儿的风险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Ⅱ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也是2/3,

所以Ⅲ1是携带者的概率:2/3×1/2=1/3

Ⅲ2是携带者的概率:2/3×1/2=1/3

Ⅲ1和Ⅲ2结婚后生出患儿的概率为:

1/3×1/3×1/4=1/36

10.减数分裂前期I分为哪几个小期?联会和交叉现象各发生在哪个小期?联会与交叉现

象有何遗传学意义?

答:减数分裂前期1分为五个小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互相靠拢,在各相同的位点上准确地配对,这种现象即为联会,它是同源染色体单体之间发生交换的必要条件。在粗线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有时可看到交叉现象,表明在它们之间已发生对应片段的交换,这是遗传物质互换或重组的基础。

专升本医学遗传学练习题(A)

专升本《医学遗传学》练习题(A)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 最常见的染色体三体综合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8号三体 B. 13号三体 C. 9号三体 D. 21号三体 2. 200个初级母细胞最终形成的卵子数是___________; A. 800; B. 600; C. 400; D. 200; 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系中,患者双亲__________; A.都是携带者;B. 都是患者; C. 有一个患者; D. 没有患者; 4. 镰状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β链第6位谷氨酸被____________所取代; A. 胱氨酸; B. 缬氨酸; C. 亮氨酸; D. 赖氨酸; 5. 下面__________疾病不属于多基因疾病; A. 高血压; B. 糖尿病; C. 先天性幽门狭窄; D. 毛细管扩张性共济失调; 6. 嵌合型克氏综合征的核型为_____________; A. 46, XY/47, XXY; B. 46, XX/47, XXX; C. 46, XY/47, XYY; D. 46, XX/47, XYY; 7. 如果一种多基因病,其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则其后代复发风险是 A. 男性高于女性; B. 男女相同; C. 女性高于男性; D. 与双亲发病无关; 8. 一患者核型为难47,XXY, 在细胞分裂间期,其性染色质组成为:_______ A. 1个X染色质,1个Y染色质; B. 2个X染色质,1个Y染色质; C. 1个X染色质, 无Y染色质; D. 2个X染色质,1个Y染色质; 10. 一个个体核型为: 46,XY,-14,+t(14q21q), 该个体是___________; A. 正常人; B. 先天愚型患者; C. 平衡易位携带者 D. 以上都不对; 11. 下列疾病除______________外都是多基因病. A. 原发性高血压; B. 精神分裂症; C. 强直性脊柱炎; D. 血友病. 12. 一对夫妇已生出两个苯酮尿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这对夫妇再生育 时,生出不患病婴儿的概率是:_______ A. 0; B. 25%; C. 100%; D. 75%;

本科医学遗传学复习题答案复习课程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遗传病: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核型:一个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 染色体显带:通过现带染色等处理,分辨出染色体更微细的特征,如带的位置、宽度和深浅等技术,常见有G带、Q带、C带和N带。 基因突变:指基因内的碱基组成或顺序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并且常能导致表型的改变。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约100bp左右,是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使转录开始的DNA 序列。 系谱:指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等资料,将调查的资料按一定的格式绘制成的简图。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 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交叉遗传:男想X染色体(及其连锁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并且必定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的这种遗传方式。 染色体畸变: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 嵌合体: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体组成的细胞系的个体。 易患性:一个个体在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患某种多基因病的风险。 遗传度:人体性状或者疾病由基因决定程度,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二、问题 1. 遗传病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类?对人类有何危害? 答:遗传病一般具有先天性、家族性、垂直传递等特点,在家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比例;部分遗传病也可能因感染而发生。①先天性:许多遗传病的病症是生来就有的,如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刚出生时就表现有“白化”症状;②家族性:许多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Hutington舞蹈病患者往往具有阳性家族史。③垂直传递:具有亲代向子代垂直传递的特点,但不是所有遗传病的家系中都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有的患者是家系中的首例,还有些遗传病患者未活到生育年龄或未育。 分类:单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危害:①遗传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约40%是由遗传病和先天畸形所致,遗传病已经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病死率最高之一,而且有些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也属于遗传病。 ②遗传病总数占人类疾病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很多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一部分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都与遗传病有关。 ③遗传病不仅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和生存,同时也给家庭及其他成员带来许多精神和经济负担,既影响家庭幸福,又给社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并且还直接影响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2. 简述基因概念的沿革,基因的现代概念。 答:①.19世纪:生物性状——遗传因子 ②.20世纪初:染色体学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功能单位、突变单位、交换单位 ③.20世纪中:基因是有遗传功能单位的DNA片段,由“一个基因,一种酶”发展到“一

医学遗传学期末试题单选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 A. 家族性 B. 先天性 C. 终身性 D. 遗传物质的改变 E. 染色体畸变 2.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发生中作用不同,对疾病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D.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作用同等 E. 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3.揭示生物性状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科学家是 A.Mendel B. Morgan C.Garrod D.Hardy.Wenberg E.Watson,Crick 4.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单基因病所累B.人群中约有0.5%~1%的人受染色体病所累C.人群中约有15%~20%的人受多基因病所累 D. 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 E. 女性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5% *5.研究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及其与遗传效应关系的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称为:A.细胞遗传学B.体细胞遗传学 C. 细胞病理学D.细胞形态学E.细胞生理学6.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 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 A. 人类细胞遗传学B.人类生化遗传学 C. 医学分子生物学 D. 医学分子遗传学E.医学生物化学 7.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8.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9.1902年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10.1949年首先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Paullng E.Boveri,Sutton *11.1956年首次证明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的学者是: A. Feulgen B.Morgan C.蒋有兴(JH.Tjio)和Levan D.Avery E.Garrod 12.1966年编撰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的“圣经”--《人类盂德尔遗传》一书的学者是:A.McKusick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13.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4.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成员罹患的疾病一般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C先天畸形 D.家族性疾病 E.后天性疾病 15.婴儿出生时正常,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6. 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7.遗传病特指: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三)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医学遗传学》 1. DNA 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有哪些? 答:(1)光复活修复又称光逆转。这是在可见光(波长3000~6000 埃)照射下由光复活酶识别并作用于二聚体,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使 环丁酰环打开而完成的修复过程。 (2)切除修复。在 D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损伤处相对应的互补 链为模板合成新的 DNA 单链片断进行修复。 (3)重组修复。在重组蛋白的作用下母链和子链发生重组,重组后 原来母链中的缺口可以通过DNA 多聚酶的作用,以对侧子链为模板合 成单链DNA 片断来填补进行修复。 (4)SOS 修复。DNA 受到损伤或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受阻时的一种 诱导反应。 2. 下图为某个遗传病的系谱,根据系谱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先证者的基因型。 答: 此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证者的基因型为aa 。 2)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多少? 答: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2/3。 Ⅰ Ⅱ Ⅲ

3)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问Ⅲ4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 概率为多少? 答: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问Ⅲ4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概率为1/100*1/2*2/3*1/2=1/600。 3.简述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和遗传特点。 答:(1)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 ①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也是基因,但是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②不同对基因之间没有显性隐形之分,都是共显性; ③每对基因对性状所起的左右都很微小,但是具有累加效应; ④数量性状的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作用。 (2)多基因遗传特点: ①两个极端变异个体杂交后,子1代都是中间类型,也有一定变异范围;②两个子1代个体杂交后,子2代大部分也是中间类型,将形成更广范围的变异③在随机杂交群体中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中间类型,极端变异个体很少。 4.请写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核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答:(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又称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其核型为45,XO。 (2)主要临床表现:表型为女性,身材较矮小,智力正常或稍低,原发闭经,后发际低,患者有颈蹼;二,患者具有女性的生殖系统,

《医学遗传学》作业

西南医科大学成教《医学遗传学》作业姓名年级专业层次 学号成绩: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遗传病 二、简答题 1.简述遗传性疾病的特征和类型。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多基因家族 2.假基因 二、简答题 1.基因突变的特征是什么?简述其分类及特点。 第三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一、名词解释 1.Lyon假说 一、简答题 1.简述人类的正常核型(Denver体制)的主要特点。 2.命名以下带型:1q21;Xp22;10p12.1;10p12.11 第四章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 一、名词解释 1. 相互易位和罗伯逊易位 2.嵌合体 二、简答题 1.简述染色体畸变的主要类型及发生机理。 2.Down综合征的核型有哪些?主要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单基因遗传病 一、名词解释 1.不完全显性和不规则显性 2.交叉遗传 3.遗传异质性 4.基因组印记迹 5.遗传早现 二、简答题 1.请简述AD、AR、XD及XR遗传病的系谱特征。 第六章多基因遗传病 一、名词解释 1.易患性和阈值

2.遗传率 二、简答题 1.多基因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估计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时,应综合考虑哪几方面的情况? 第七章线粒体遗传病 一、名词解释 1.mtDNA的半自主性 2.母系遗传 二、简答题 1.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征有哪些? 第八章遗传病诊断

一、名词解释 1.基因诊断 二、简答题 1.基因诊断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与传统的疾病诊断方法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第九章遗传病治疗 一、名词解释 1.基因治疗 二、简答题 1.简述基因治疗的主要策略和途径。 2.简述基因治疗的主要步骤。 第十章遗传病预防 一、名词解释

04期末卷医学遗传学

新乡医学院04级临床等专业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医学遗传学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30分) 1.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两个X染色质且Y染色质阳性,其性染色体组成是: A.XXXB.XXYYC.XXYD.XXXYE.XXXXY 2.关于先天愚型患者的体征,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特殊痴呆面容B.生长发育迟缓C.特异性皮肤纹理异常、小指弯曲D.皮肤略厚,似黏液水肿E.智力发育障碍 3.下列哪个核型不是先天愚型患者的核型? A.45,XX,—14,—21,+t(14q21q)B.47,XY,+21 —14,+t(14q21q)E.46,XY,—G,+t(GqGq) 4.下列哪个核型不是Turner综合症的核型?

A.46,X,del(Xp)B.46,X,del(Xp)C.45,XC.46,XY/47,XY,+21D.46, D.45,X/46,XX/47,XXX E.45,XX,—21 5.白化病是由于细胞中缺乏下列哪一种酶? A.色氨酸羟化酶B.酪氨酸羟化酶C.苯丙氨酸羟化酶D.脯氨酸羟化酶E.酪氨酸转位酶6.一个并指(AD)的人与一表型正常的人结婚,生出了一个手指正常的白化病(AR)患儿,他A.1/2B.1/4C.3/4D.1/8E.3/8 7.先天性聋哑为一种AR病,当父母全为先天性聋哑时,其孩子并不聋哑,其可能的原因是: A.遗传异质性B.外显不全C.完全显性遗传D.表现度不一致 E.基因的多效性 8.高度近视是一种AR病,某人视力正常,但其父为高度近视,其爱人视力正常,其岳母为高度A.1/4B.1/2C.1/8D.1/16E.1/32 9.某人的同父异母弟弟患先天性聋哑(AR),她与其姨表兄(弟)结婚,所生子女为先天性聋哑A.1/16B.1/24C.1/36D.1/48E.1/64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题包括答案.docx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不规则显性:P582.分子病: P94 3.移码突变:P18 4 .近婚系数: P86 5.罗伯逊易位:P436.遗传咨询: P127 7 .交叉遗传:P63 8.非整倍体:P47 9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P23 10.易患性: P100 11.亲缘系数: P86 12.遗传性酶病: P1OO13.核型:P31 14.断裂基因: P13 15.遗传异质性: P63 16.遗传率: P63 17.嵌合体: P47 18.外显率和表现度:P63 ( 以上均为学习指导的页码) 二、填空题 1. 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2.具有 XY的男性个体,其Y 染色体上没有与 X 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则该男性个体称为半合子。 3.凡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若干对等位基因,彼此间互相连锁,构成一个连锁群。 4.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5.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彼此互称为姐妹染色体。 6.血红蛋白病中,由于珠蛋白结构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链合成量异常引起的是地中海贫血。 7.“中心法则”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或流动规律。 8.染色体畸变包括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两大类。 9.群体的遗传结构是指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种类及频率。 10.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1.苯丙酮尿症患者肝细胞的苯丙氨酸羟化酶( PAH)遗传性缺陷,该病的遗传方式为染色体隐性遗传。12.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可有单体型和多体型两种类型。 13.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基因组。 14.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类。 15.分子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蛋白质异常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6.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17.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是受一对相同的基因控制,则对这种性状而言,该个体为单基因遗传。如控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相对基因,则该个体称为多基因遗传。18 .基因频率等于相应重合基因型的频率加上 1/2 杂合基因型的频率。 19.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人类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粗线期中,每个二价体具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20.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胎儿出生前诊断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叫做产前诊断。 21. 45, X 和 47, XXX的女性个体的间期细胞核 中具有 0 个和 2 个 X 染色质。 22.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称为携带者。他可以将这一有害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23.倒位染色体的携带者在进行减数分裂联会时,其体内的倒位染色体通常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即倒位环。 24.一个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称为显性遗传,与此性状相关的遗传组成称为显性基因。 25.在早期卵裂过程中若发生染色体丢失或染色体不分离,可造成嵌合体。26 .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7.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称为核仁形成区。 28.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亲缘系数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近婚系数表示。29.血红蛋白病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30. Xq27 代表 X 染色体长臂 2 区 7 带。核型为46, XX, del ( 2)( q35 )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 了缺失 31.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结构或数量变化。 32.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的带纹,称为高分辨带 33.染色体数目畸变包括整倍和非整倍的变化。 34. a 地中海贫血是因 a 珠蛋白基因异常或缺失,使 a 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5.在基因的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嘧啶与嘧啶、嘌呤与嘌呤)的替换称为转换。不同类型碱基(嘧啶与嘌呤) 间的替换称为颠换。 36.如果一条X 染色体 Xq27-Xq28 之间呈细丝样结构,并使其所连接的长臂末端形似随体,则这条 体被称为脆性染色体 37.多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与家庭中患者人数以及病情呈正相关。 X 染色三、选择题 1.下列碱基中不是胸腺嘧啶DNA成分的为(E)。 A E 尿嘧啶 腺嘌呤 B 鸟嘌呤 C 胞嘧啶D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2.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1)。 A 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 B 患者尿液有苯丙酮酸 C 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 D 患者智力发育低下 E 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 3.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一个复制周期,制片后经特殊染色的中期染色体()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均深染 4.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5.HbH病患者的可能基因型是(5)。 A ――/―― B -a/-a C ――/aa D -a/aa E aacs/―― 6.下列不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的是(4)。 A.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 C.患者的双亲往往是携带者 D.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的发病率均等 E.患者的同胞中,是患者的概率为1/4,正常个体的概率约为3/4 7.人类a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5)。 A 11p13 B 11p15 C 11q15 D 16q15 E 16p13 8.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3)。

A 双雄受精 B 双雌受精 C 核内复制 D 不等交换 E 部分重复9.在蛋白质合成中,mRNA的功能是(3)。 A 串联核糖体 B 激活tRNA C 合成模板 D 识别氨基酸 E 延伸肽链10.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4)。 A B C D E 11.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种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3)。 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三倍体 E 三体型 12.某基因表达的多肽中,发现一个氨基酸异常,该基因突变的方式是(5)。 A 移码突变 B 整码突变 C 无义突变 D 同义突变 E 错义突变13.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相距越近(1)。 A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也越高 B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也越低 C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 D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迅速降低 E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4)。

医学遗传学期末选择题资料

遗传精选选择题 绪论、基因突变 1、下列不属于遗传病的特征的是 A、家族性 B、先天性 C、传播方式为“水平方式” D、不累及非血缘关系者 E、患者与正常成员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2、遗传病特指: A、先天性疾病 B、家庭性疾病 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 E、既是先天的,也是家庭性的疾病 3、Down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4、Leber视神经病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5、高血压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24、不改变氨基酸编码的基因突变为 A、同义突变 B、错义突变 C、无义突变 D、终止密码突变 E、移码突变 25、可以通过分子构象改变而导致与不同碱基配对的化学物质为 A、羟胺 B、亚硝酸 C、烷化剂 D、5-溴尿嘧啶 E、焦宁类 26、属于转换的碱基替换为 A、A和C B、A和T C、T和C D、G和T E、G和C 27、属于颠换的碱基替换为 A、G和T B、A和G C、T和C D、C和U E、T和U 28、同类碱基之间发生替换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29、基因突变的特点不包括 A、不可逆性 B、多向性 C、可重复性 D、有害性 E、稀有性 30、片段突变不包括 A、重复 B、缺失 C、碱基替换 D、重组 E、重排 31、能将紫外线诱导的突变进行稀释的DNA修复方式为 A、错配修复 B、光修复 C、切除修复 D、重组修复 E、快修复 32、不同类碱基之间发生替换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33、 DNA复制是指 A. 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B.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C. 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D.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E.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34、遗传病最主要的特点是: A.先天性 B.不治之症 C.家族性 D.罕见性 E.遗传物质改变 35、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

医学遗传学试题A答案

滨州医学院 《医学遗传学》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80分)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请将答案填到后面对应的表格中,未填入者不得分 1、下列哪些疾病不属于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 A Bloom综合征 B Fanconi贫血症 C 着色性干皮病 D 先天性巨结肠病 2、下列哪个基因属于肿瘤抑制基因,并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存在的变异占据第一位。( A ) A P53基因 B Rb基因 C WT1基因 D MTS1基因 3、下列核型是先天愚型患者核型的是( C )。 A 47,XX(XY),+13 B 47,XX(XY),+18 C 47, XX(XY), +21 D 46,XX(XY),del(5)(p15) 4、下列核型是猫叫综合征患者核型的是( D )。 A 47,XX(XY),+13 B 47,XX(XY),+18 C 47, XX(XY), +21 D 46,XX(XY),del(5)(p15) 5、下列属于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核型的是( D )。 A 47,XYY B 47,XXX C 45,X D 47,XXY 6、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 A 。 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6 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5.4% 7、( B )不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A.群体的大小 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8、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 D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 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 9、对于一种相对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男性发病率为q, A 。 A.女性发病率为q2 B.女性发病率是p2 C.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两倍 D.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两倍 10、下面哪种疾病属于线粒体遗传病( A )。 A、KSS B、Friedreich C、Fanconi贫血症 D、Bloom综合症 11、线粒体DNA无内含子,唯一的非编码区是约1000bp的( C )。 A 复制起始点 B 转录起始点 C D-环 D 蓬松区 12、每个二倍体细胞内α基因和β基因数量之比是( B ) 。 A 1:1 B 2:1 C 3:1 D 4: 13、α地中海贫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A ) A 基因缺失 B 点突变 C 融合基因 D 单个碱基的置换 14、血友病A是由于血浆中缺乏( C )所致。 A 葡萄糖-6-磷酸酶 B 凝血因子IX C 凝血因子Ⅷ D 凝血因子XI

Ecxrpi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中央电大徐甸 (2004年12月07日) 一、名词解释 1.不规则显性: 2.分子病: 3.移码突变: 4.近婚系数: 5.罗伯逊易位: 6.遗传咨询: 7.交叉遗传: 8.非整倍体: 9.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10.易患性: 11.亲缘系数: 12.遗传性酶病: 13.核型: 14.断裂基因: 15.遗传异质性: 16.遗传率:

17.嵌合体: 18.外显率和表现度: 二、填空题 1.DNA的组成单位是。 2.具有XY的男性个体,其Y染色体上没有与X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则该男性个体称为。3.凡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若干对等位基因,彼此间互相连锁,构成一个。 4.基因表达包括和两个过程。 5.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构成,彼此互称 为。 6.血红蛋白病中,由于珠蛋白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 异常引起的是地中海贫血。 7.“中心法则”表示生物体内的传递或流动规律。 8.染色体畸变包括和两大类。 9.群体的遗传结构是指群体中的和种类及频率。 10.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和的双重影响。 11.苯丙酮尿症患者肝细胞的酶(PAH)遗传性缺陷,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 12.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可有型和型两种类型。 13.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 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 14.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类。 15.分子病是指由于造成的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医学遗传学期末试题单选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就是: A、家族性 B、先天性 C、终身性 D、遗传物质的改变 E、染色体畸变 2.根据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发生中作用不同,对疾病分类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B.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C.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 D.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发病作用同等E、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3.揭示生物性状的分离律与自由组合律的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科学家就是 A.Mendel B、Morgan C.Garrod D.Hardy.Wenberg E.Watson,Crick 4、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哪个说法就是错误的? A、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单基因病所累 B.人群中约有0、5%~1%的人受染色体病所累 C.人群中约有15%~20%的人受多基因病所累D、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E、女性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5% *5.研究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及其与遗传效应关系的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称为: A.细胞遗传学 B.体细胞遗传学C、细胞病理学 D.细胞形态学 E.细胞生理学 6.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 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 A、人类细胞遗传学 B.人类生化遗传学C、医学分子生物学 D、医学分子遗传学 E.医学生物化学 7.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就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8.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就是遗传物质的学者就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9.1902年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学者就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10.1949年首先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就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Paullng E.Boveri,Sutton *11.1956年首次证明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的学者就是: A、Feulgen B.Morgan C.蒋有兴(JH、Tjio)与Levan D.Avery E.Garrod 12.1966年编撰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的“圣经”--《人类盂德尔遗传》一书的学者就是: A.McKusick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13.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C、先天畸形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 *14.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成员罹患的疾病一般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C先天畸形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 15.婴儿出生时正常,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C、先天畸形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 16、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C、先天畸形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 *17.遗传病特指: A.先天性疾病 B.家族性疾病 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医学遗传学简答题

精心整理 第一章 1、遗传病可以分成哪几类?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三大类。基因病又可以分为单基因和多基因病。染色体2系? 3系? 4、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策略有哪些? 功能克隆,位置克隆,连锁分析。 5、多基因一窜并的研究策略有哪些? 患病同胞对法,患者家系成员法,数量性状位点分析,生物统计模型拟合。 6、试述遗传病的主要特点? 遗传病一般具有垂直传递,先天性,家族性等主要特点,在家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比例:部分遗传病也可能因感染而发生。 2、DNA 分子和RNA 分子不同之处?①碱基组成不同②戊糖不同③分子结构不同 3、试述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①反向平行双股螺旋②磷酸和脱氧核酸

位于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位于内侧,以氢键相连③嘌呤=嘧啶,A与T配对G与C配对。 4、人类基因组中的功能序列可以分为哪几类? 5、 性。 6 1 2 学因素:直接改变DNA结构的诱变剂,碱基类似物,与DNA结合的诱变剂,③生物因素:主要是各种病毒。 3、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简述其分子机制①静态突变:又包含碱基置换突变和移码突变。碱基置换突变,DNA链中剪辑之间相互替换,从而使替换部位的三联体密码意义发生改变称碱基替换,包括转换和颠换,转换是一种嘌呤-嘧啶被另 移 有哪些?超快修复,快修复,慢修复。 6、突变蛋白质产生的途径有哪些? ①基因突变改变了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使蛋白质失去正常功能,这成为原发性损害,②基因突变不直接影响某一

多肽链,而是通过干扰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翻译后修饰以或蛋白质的辅助因子的结合而间接地使某一蛋白质失去正常的生物活性而引起疾病。 7、基因突变通过哪些方式影响蛋白质的 1 了 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从而其正常功能丧失,即所谓的原发性损害。②突变并不直接影响或改变某一条多肽链正常的氨基酸组成顺序,而是通过干扰该多肽链的翻译合成过程,或翻译后的修饰、加工,甚至通过对蛋白质各种辅助因子的影响,间接的导致某一蛋白质功能的失常。称为继发性损害。 2、请简述代谢病和分子病的关系。代谢病和分子病,只是根据相应蛋白质的主 ①酶的功能活性完全丧失,②尚具有一定的功能活性,但其稳定性降低,因此,极易被降解而失去活性,③酶与其作用底物的亲和性降低,以致不能迅速有效的与底物结合,造成代谢反应的迟滞,

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象。 2、基因表达:是指生命过程中,储存在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蛋白质或酶分子,形成生物体特定性状的过程。 3、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 4、基因诊断:利用DNA 重组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人类遗传病的基因缺陷以诊断疾病。 5、不规则显性:是指带有显性基因的杂合体由于某种原因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因此在系谱中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 6、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7、错义突变:是指DNA中单个碱基置换后,其所在的三联体遗传密码子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导致多肽中相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8、近婚系数:指近亲婚配的两个个体可能从共同祖先得到同一基因,婚后又把同一基因传给他们的子女的概率。 9、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当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或其附近某一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构成一大的染色体,而其短臂构成一个小的染色体,这种易位即为罗伯逊易位。 10、联会:在减数分裂前期I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互相靠拢,在各相同的位点上准确地配对,这个现象称为联会。 11、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2、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生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发生的成熟期。 13、遗传性酶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蛋白缺失或酶活性异常所引起的遗传性代谢紊乱,称为遗传性酶病。 14、携带者: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称为携带者。 15、基因:是特定的DNA片段,带有遗传信息,可通过控制细胞内RNA和蛋白质(酶)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 16、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族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 17、基因治疗:是指运用DNA重组技术修复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8、断裂基因:指编码序列不连续,被非编码序列分隔成嵌合排列的断裂形式的基因。 19、交叉遗传:X连锁遗传中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将来只能传给女儿,不存在男性向男性的传递,称为交叉遗传。 20、细胞周期:即细胞增值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21、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相应表现型的百分率。 22、假二倍体:在染色体畸变时,有时核型中某些号染色体数目偏离正常,其中有的增加,有的减少,而增加和减少的染色体数目相等,或某些染色体的结构存在异常,这样,染色体的总数虽为二倍体,但这不是正常的二倍体,则称为假二倍体。 23、孟德尔群体: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够相互交配并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的许多同种个体,称为孟德尔群体。 24、亲缘系数:指近亲的两个个体在一定基因座位上具有共同祖先的同一等位基因的概率,又称血缘系数。 25、基因频率: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座位上某特定基因出现的数目与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二.填空题(25道) 1.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核仁_形成有关,称为核仁组织区。 2.Xq27代表X染色体长臂2区7带。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末端缺失。 3.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结构(质)或数量(量)变化。

医学遗传学简答题汇总整编

,. 第一章 1、遗传病可以分成哪几类?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三大类。基因病又可以分为单基因和多基因病。染色体病又可分为结构畸变和数目畸变导致的遗传病。 2、简述先天性疾病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遗传性疾病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指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 3、简述遗传性疾病与家族性疾病的关系?遗传性疾病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家族性疾病指表现出有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 4、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策略有哪些? 功能克隆,位置克隆,连锁分析。 5、多基因一窜并的研究策略有哪些? 患病同胞对法,患者家系成员法,数量性状位点分析,生物统计模型拟合。 6、试述遗传病的主要特点? 遗传病一般具有垂直传递,先天性,家族性等主要特点,在家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比例:部分遗传病也可能因感染而发生。7、试述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①完全有遗传因素决定发病;②基本上有遗传决定,但需要环境中一定诱因的作用;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在不同的疾病中,在遗传度各不相同;④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与遗传基本上无关。第二章 1、基因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①以自身为模板准确的复制出遗传信息;②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表达各种遗传性状。 2、DNA分子和RNA分子不同之处?①碱基组成不同②戊糖不同③分子结构不同 3、试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①反向平行双股螺旋②磷酸和脱氧核酸位于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位于内侧,以氢键相连③嘌呤=嘧啶,A与T配对G与C配对。 4、人类基因组中的功能序列可以分为哪几类? 可以分为四类:单一基因,基因家族,假基

中央电大《医学遗传学》期末试题

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医学遗传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通常用来表示遗传密码表中的遗传密码的核苷酸三联体为( )。 A.DNA B.RNA C.tRNA D.mRNA E.rRNA 2.DNA分子中碱基配对原则是指( )。 A.A配T,G配C B。A配G,C配T C.A配U,G配C D.A配C,G配T E.A配T,C配U 3.人类最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属于( )。 A.E组 B.C组 C.G组D.F组 E.D组 4.人类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3个( )。 A.单倍体 B.二价体 C.单分体D.二分体 E.四分体 5.应进行染色体检查的疾病为( )。 A.先天愚型 B.a地中海贫血 C.苯丙酮尿症 D.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E.白化病 6.-对夫妇表现正常,生有一个半乳糖血症(AR)的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儿子是携带者 的概率为( )。 A. 1/9 B.1/4 C.2/3 D.3/4 E.1 7.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 )。A.0. 64 B.0.16 C.0. 90 D.0.80 E.0. 36 8.一个体和他的外祖父母属于( )。 A. -级亲属B.二级亲属 C.三级亲属 D.四级亲属 E.无亲缘关系 9.通常表示遗传负荷的方式是( )。 A.群体中有害基因的多少 B.-个个体携带的有害基因的数目 C.群体中有害基因的总数

D.群体中每个个体携带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数目 E.群体中有害基因的平均频率 10.遗传漂变指的是( )。 A.基因频率的增加 B.基因频率的降低 C.基因由A变为a或由a变为A D.基因频率在小群体中的随机增减 E.基因在群体间的迁移 11.静止型ct地中海贫血患者与HbH病患者结婚,生出HbH病患者的可能性是( A.O B.1/8 C.1/4 D.1/2 E.1 12.白化病工型有关的异常代谢结果是( )。 A.代谢终产物缺乏 B.代谢中间产物积累 C.代谢底物积累 D.代谢产物增加 E.代谢副产物积累 13.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异常增高的物质是( )。 A.酪氨酸 B.5一羟色胺 C.7一氨基丁酸 D.黑色素 E.苯丙酮酸 14.人类胎儿期红细胞中的主要血红蛋白是HbF,其分子组成是( A. a2p2 B.a2Y2 C.a2£2 D.c282 E.j:2 e2 15.家族史即指患者( )。 A.父系所有家庭成员患同一种病的情况 B.母系所有家庭成员患同一种病的情况 C.父系及母系所有家庭成员患病的情况 D.同胞患同一种病的情况 E.父系及母系所有家庭成员患同一种病的情况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A 2.D 3.E 4.D 5.B 6.C 7.C 8.E 9.A10.B 11.D 12.E 13.A 14.E 15.C 1.DNA分子中碱基配对原则是指( )。 A.A配T,G配C B.A配G,C配T C A配U,G配C D.A配C,G配T E.A配T,C配U 2.真核细胞中的RNA来源于( )。 A.DNA复制 B.DNA裂解 C DNA转化D.DNA转录

医学遗传学简答题

医学遗传学简答题 1.群体筛查法的目的是什么? ①了解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基因频率; ②筛查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对象; ③筛查携带者。 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是什么? ①多向性;②可逆性;③有害性;④稀有性;⑤随机性;⑥可 重复性;⑦突变热点;⑧不同基因突变类型不一。 3.简述基因突变的原因。 ⑴自发突变:环境中低水平的辐射或其他致病突变物,或机体代谢产物产生的有致突变效应的中间代谢产物,或DNA复制、修复损伤等过程中碱基配对错误所引起的。 ⑵诱发突变: ①物理因素:辐射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盐 ③生物因素:病毒感染细菌真菌产生的毒素 4.简述遗传病的类型。 ①单基因遗传病:由一个主要基因引起的疾病。 ②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微效基因和环境引起的疾病。 ③染色体病:由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异常引起的疾病。 ④体细胞遗传病:由体细胞遗传物质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⑤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

5.简述单基因病的分类。 ①常染色体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X伴性遗传:X伴性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③Y连锁遗传:限于男性。 6.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的特征是什么? ①男女患病的机会相等。 ②连续传递::连续几代都有患病 ③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有病。 ④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为患者,但绝大多数为杂合子,患者的同胞中约有1/2的可能性也为患者。 7.简述X连锁显性遗传特点。 ①连续传递现象 ②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名是该病的患者 ③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都是患者,儿子全部都为正常的。 ④女性患者(杂合子)的子女中各有50%的可能性是该病的患者。 ⑤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 8.简述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②如果女性是患者,其父亲一定也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 ③男性的兄弟等都有可能是患者。 ④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会患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发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