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训教师如何备课教研

培训教师如何备课教研

培训教师如何备课教研
培训教师如何备课教研

一课前的准备

“这孩子真笨,怎么教也教不会。”“我都讲了几遍了,你还不明白呀!”“这类型的题,咱们不是讲过吗?怎么这么多人错了呀?”在学校里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是的,过去我们也曾经这样抱怨过,可是,你是否想过,你上的每一节课是否都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你在讲课的过程中是否抓住了教材的重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难点,是否时刻在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常言道: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的学生掌握你所教的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我认为我校的做法很值的提倡。那就是:功在课前,重在课上,轻在课后。其中最关键的“功在课前”。也就是课前一定要备好课。那么如何才能备好课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课程管理和新的评价观的出现,要求教师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充分的课前准备。

实际上,所谓备课,也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教出什么效果。

加涅在他的《教学设计原理》中把备课界定为:备课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

充分而有针对性的课前准备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备课包括备大纲、教材,备教法、学法,备学生,备教具、学具,备教学过程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要求,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学习风格。了解学生比了解教材难,教材是固定的,而学生的思想情绪、兴趣乃至表现是不断变化的。

了解学生有利和学生处好关系。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知识根基,才能理解学生的言行,才能让自己的爱心找到落脚点,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从而让师生达到互相理解、互相交融。另外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这是教师研究学生最直接的。

学生要怎样的知识,喜欢怎样的方法。

只有研究了学生才会知道。

(一)了解研究学生的内容

三个方面的:

一是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性结构,也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二是学生个体已有的能力性结构主要是学习能力民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班集体中共同讨论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

三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信心、毅力、意志、习惯、品质。

(一)研究学生群体的特点规律

思维的独立性,思想的可塑性、习惯的群体性、情绪的逆反性与生活的活跃性,同

时地域的不同,学校的氛围不同。

(二)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

选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天然借鉴,对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快乐性的研究很有用。

(三)研究学生的家庭背景

(四)研究学生的学习经历。

学生的学习经历潜藏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等重要信息,研究这些,有助于学生搞好学法指导,因势利导地引导其学习

二、了解学生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一)学生实际和目标的关系。

基础差的学生要实行低起点,慢步走,多复现快反馈。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会做基础题,发展基本能力;

对中等的学生要求在熟悉熟练上下功夫,发展综合能力,逐步转化为优生;

对优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启迪思维,培养创造力。

(二)学生实际与教学思想的关系。

让知识在学生的实际中发挥作用。学生的实际是教学的重点。

(三)学生的实际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学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更要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和非知识性素质的提高。教学内容应与实际同化。即把教学的新知识分解为学生已知的知识、半知的知识、末知的知识进行教学。已知的知识由教师提出学生回答,半知的知识则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得出结论,未知的知识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发现而获得,注意要把问题的解决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

(四)学生实际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求学生的角度去探求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本质是学法,其核心是强调学生主体是一个主要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在这里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学习习惯的督促者,学习动机的启迪者,学习方法的指挥者,学习兴趣的培养者,学习动机的开发者,学习水平的诊断者。

三了解学生的方法

(一)观察法

注意学生的表情、精神状态,为断调整自己教学策略。如学和生疲惫时,教师就要有点幽默,给一些兴奋,让学生精神振奋起来;当学生表现出喜悦时,就要趁机拓展知识,让学生多接受一些。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就要送去一些鼓励,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激发克服困难的信心。

1全局观察法

把握学生的总体情况。教育者要总揽全局,善于在短时间里把学生分为若干部分或方面进行观察,然后将观察所得的各部分的主要特点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

要了解一个学生,可以分析他的相貌,他的装束,他的言谈举止,他的表情动作。然后分析后,概括出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2细微观察法

就是教育者对学生做近距离的、精细的观察。这种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学生个性,发现别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3比较观察法

比较观察法就是教育者将两个以上的学生或同一学生自身的几个方面加以比较,从而观察其性格异同的一种方法。

两种形式,即横向比较观察和纵向比较观察。

横向比较观察是对不同的学生之间的比较,这种比较,可以发现每个人在性格上的相似和差异。纵向比较观察就是一个人其行为、言谈、装束上前与后的比较,这种比较可以发现一个人前后性格的不同变化,从而全面了解一个学生性格的发展。

4多角度观察法

可在生活、学习、学校中多方面地观察求全面了解。

5抽样观察法。包括时间、场合和阶段抽样观察法。

如在校内选下课时间、午休时间和下午课余时间进行观察,统计和记录这些抽样时间内教室里作业的人数,从而做出分析判断。

6实验观察法。如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上“奋斗”一类的字眼。观察学生进教室后的反映。

(二)问卷法

(三)谈话法教师只有善于与学生谈话,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谈话法往往和观察法结合使用,以便更主动更意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情况、道德观念、理想、追求和性格特长。这种方法一般在课下进行。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多方面情况,发现学生进步的主导因素。有无意谈话,和有意谈话。

谈话的方式有:

(1)渐进式谈话,是教师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安排谈话的方式。此法较适合于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

(2)商讨式谈话,以尊重、平等、亲切的态度,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学生谈话。(3)谈心式谈话,是师生间毫无拘束、气氛良好、态度诚恳,亲密无间地倒出内心真实思想的谈话试。

(四)自我介绍法。

(五)总结法

把学生前一段时间实习作业、测验等情况进行系统总结,了解学生整体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模式。

四、了解研究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学会和学生沟通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内心世界、精神世界的交流。沟通应包含真诚、尊重、理解三个要素。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

的关系。

五、了解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深入了解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千方百计的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因”的意思是根据的意思,“材”的意思是指人,“施”的意思实施、根据,“教”是教育、教诲。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形成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

第一、注重差距,因成绩而施教。

学生产生差异的原因有三个: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但学校教育往往起重要的作用。对成绩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二,注意男女生差异,因性别而施教。

第三,注重个性的差异,长善救失。

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作业时认真细致;

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的学生要着重锻炼他们的思维敏捷性,逐步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速度;

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检查提问,随时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

对思维能力强的,学习勤奋的学生,多给予难度大的题,要求他们勤于思考、精益求精;

对语言表达没有条理的学生,要着重训练他们逻辑性,并要求他们想好了再说。

对信心不足、缺乏毅力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同时,要求他们克服困难、持之以恒;

对成绩优良、智力水平高、品质优秀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较多、较难的学习材料,鼓励他们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参加学科的课外活动小组和有关竞赛活动,为他们开辟创造性学习途径。

对智力超常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兴趣或才能的学生,要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积极引导给予培养提高。

案例小张听了魏书生的课之后踌躇满志,决定跟着魏书生老师的作法去做他自动承担了三个班的语文教学,并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为了确保成功他按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制订了教学计划,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主要通过自觉完成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任务。可三个班的成绩却在学期末下降了。

小张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小张老师的学生和魏书生老师的学生相比,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欠缺,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学生无法适应,成绩自然下滑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

第二节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

认真研读教材时要注意的几点:(1)教材内容是否达到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需

的,还需要补充什么?哪些内容要渗透思想方法?哪些更利于应用于生活?(2)教学从哪里开始,教材中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3)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立场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教师只有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采用有效的策略。诸如调整教学顺序,提供现实背景,挖掘思想方法,改变呈现方式。甚至重组教材的内容等,使教材内容更易于学生接受。

一、钻研理解教材的内容

1钻“点”

文章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从整体中抓局部,从局部中悟整体,这种钻“点”才是康庄大道。应善于抓住一发动全身的“牛鼻子”,以一滴水去透太阳,钻研反映整体的字、词、句段。

2钻“线”

(1)主旨线

(2)结构线

(3)情感线

3钻“面”

要整体把握课文。不仅要抓理解每段具体内容,还要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上应将大的框架明确才能更好地讲授本课内容。

4钻“体”

了解文本后的内容和写作背景,补充有关资料。这样钻研,利于课内外结合,利于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利于信息技术的整合。

二、钻研教材的方法。

(一)整体把握法

真研究、熟悉教学大纲。

(二)单元教学法

掌握单元教学的重点;单元内类型、任务及其教学重点;单元内各个板块在内容上的大致比较;单篇教材各自的主要特点;编者将此单元内容各部分编在一起的意图。

(三)单篇钻研法

(四)教例收集法

教例收集法也叫资料汇集法。是一种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兼容的钻研教材的方式。用这种方法,间接吸取别人的见解和经验,对自己的钻研所得进行印证、补充、深化。

目录储存法、资料、剪贴法、读书笔记法、卡片分类及专辑收藏法

三、钻研教材的具体操作

第一抓重点、关键

使教学目的明确、知识脉络清楚,以利于学生的成长。重点,就是贯穿全局、带动全面的知识点。对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或有广泛的应用的内容;就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智力价值的知识。重点的确定是有相对性的,事

实上,每册教材都有其重点。

第二,突破难点。

分散法,各个击破,逐步渡过难关;加强有目的、有梯度、有层次的训练,在运用中逐步内化、理解和掌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注重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就会逐步内化难点,降低难点的程度,为有效教学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即学生不易接受的知识。难点处理的不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难点要通过教师做习题、了解学生、阅读资料,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等方式来确定。确定了难点,教师要认真制定方案,予以突破。新概念,特别是学生不能接受的新概念,要抓住实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条理清楚的来说。

第三、找出规律

首先要掌握教材全局的知识体系结构,尤其是把握知识结构中的基本理论和其中蕴含着的基本思想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理清体系、分出主次、抓住本质、突出重点。钻研教材,应挖掘和总结教材中知识上、方法上的规律性。

第四、关注习题

1明确习题的目的、功能。教师在做题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各类习题的目的作用和具体要求、解题思路和难度,估计学生可能遇到障碍,准备必要的提示启导,分析各类习题的教育功能和智力价值,明确哪些习题利于达到教学目的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合理使用习题,使教学与学生练习融为一体。

2明确习题的解答要求。根据亲自演算习题情况,教师要充分明确对学生解答习题的具体要求;有的可以简答;有的要认真做、独立完成、工整书写;有的需要提示等。

3确定习题的解答方式。解答方式一般有口答、板演、书面作业、思考、讨论等。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题目特点以及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好各题的解答方式,发挥习题的应有的功能。

4安排恰当的习题份量和难度。习题的份量和难度直接关系着学生训练的质量,必须认真对待、恰当安排。一般来说,留给学生独立作业的习题,应以中等难度的,也要有基本题和适当数量的较难题。当然,由于学生水平不一、程度不齐,因而布置作业,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在习题的难度和份量上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使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三节细备,按计划编写教案

一编写教案的必要性

一,教案是实现教材及大纲要求,向课堂教学过渡的必经环节,它上承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是其必然发展的结果;下接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因此它也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二、编写教案的原则和一般格式

(一)编写教案的原则

1编写教案的基本原则

(1)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第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

(2)教案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等同于讲稿。教学大纲是对课程的总体要求,而教案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讲稿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这些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合同。

(3)教案编写好后,只要教学大纲没有修订,现用教材不变,学生基本情况不变,教案编写得也比较适当,并不需要每学期都重新编写,教师只需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安排作相应的调整;而讲稿则要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学期任课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2编写教案的一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学法的指导,教学流程等,应当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并不是课改了,就可以随意安

排,忽略了文体等,特别是违背了学科特点,也就违背了它的科

学性。

(2)创新性原则。

(3)差异性原则:

(4)操作性原则:

(二)教案一般格式为:

1课时主题。

2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3课时内容:特别注明重难点,也指明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补和省略,做到既依托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4教学进程:(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重点难点内容的特殊教学方法;典型例题或实例的选用;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方法。

(2)重要段落的板书设计:重要段落的板书设计是指重要的内容或结论,需要较长时间保留的公式、要重复的板书内容应如何排列、写在何处等。

(3)教具、图表或教学软件目录及其使用:列出以便于课前准备,防止遗漏。(4)教学时间的安排:注明在教学内容的旁边,合理把握教学节奏,以便控制教学进度,避免教学过程中前松后紧,重点教学内容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5)教学内容和小结。

(6)布置作业和课后思考题,对后续课时的预习要求,必读或建议学生课后阅读的参考资料,在本次课堂教学结束后,若有什么改进的设想,要以扼要记录在本次教案之末,供下次教学或改写教案参考。

三、写好教案的基本要求与教案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要求

1每一单元的环节完整。包括:依据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课的类型、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作业、课后小结。

2教案要注明授课的班级、教案的序号。

3每一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讲清原理、知识点及知识要求层次。

4教案要条理清楚、字迹工整、书写美观、适当用彩笔突出重点。

5每一节课要有实施教学目的的方法、教学手段、精选例题、板书设计。

6青年教师要有详案,除有完整的环节外,教学内容应包括新课导入、内容分析、提问、小结。

7实验课、活动课教案(不分年级)都必须写明目的、意义、原理、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和结果。

8试卷分析课教案要写出每题的正确率,对出错较多题目写明原因并写明具体纠错方案。

9习题课教案要以课后记的形式,写出学生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及如何通过习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内容

课题、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教程、作业和板书设计。

四、写好教案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

教师要有一桶水必须要求教师通读教材,部分关键内容要精读,重点内容要背熟,并且要不断扩充和钻研与本学科有关的其他课程的内容,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目前发展的新动向。

(二)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教师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要融会贯通,不能分家更不能分得过细。只有在熟悉和了解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把各章节讲好。教案编写既要注重整体又要注重细节。

(三)深和浅的关系

教师的课要讲得好的话就要深入浅出。要实现这个目标的话对学生容易接受的浅的内容要深讲,要有机联系,要举一反三;对学生不易领会的深的内容要浅讲,要步步深入,要循序渐进。

当然,讲课是一门艺术,除了弄清以上几个关系外,要得到学生的好评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举例要恰当,要花功夫去推敲,没有准备的例子不能举,不能空讲,不得含糊。

(2)语言要精炼,不能罗唆,不讲费话,尽可能用短句而不用长句,就话要停顿,不能滔滔不绝,要击中要害,要一语道破,要设身处地的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要讲到学生心里去。

(3)对所用的教具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不能粗心大意出差错。比如电教设备是否都可用?插头和仪器型号是不是吻合等,免得慌了手脚。

五、注意事项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体现三维目标

(二)教案必须在四备的基础上。

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三)处理好教案与教材的关系

教案不是对教材简单的重复或编写,也不是抄写教学参考书。教材是教材编著者的知识和成果,而教案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消化以后,把教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按自己教学组织的顺序编制而成,教案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教案是教师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反映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教师在编写时要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和艺术。

(四)处理好教案的“繁和简”的关系。

过简的教案,往往会使教学内容讲解分析不透,使授课内容干瘪而空洞。一般来讲,教案的繁简可因人而异,新教师可详些。

(五)教案的编写应有定量的参考

(六)课后要对教案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

教案是课前一种教学设想的方案,能否行之有效,还得经受课堂教学的检验,因此每教完一次课应及时回顾小结,检查教学效果

从授课时学生的表情,

课后学生的反映

学生的作业

及时地写出本教案实施的得失体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改进教法,以便“推陈出新”,使教案不断完善。

补充的几点: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用案例的形式,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教材是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教师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当教师遇到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要充分利用它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想方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具体说来,就是要先“入教材”,研究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出教材”,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

文本解读要“善假于物”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一提到备课,我们就立即想到了《教师教学用书》,不错,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进行备课、组织教学的重要的辅助书籍,是教师案头的必备工具。下面着重谈谈一线教师如何借用《教师教学用书》来进行备课。

以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为例,在主体阅读部分,体例安排为四个部分:课文研讨、练习说明、教学建议、有关资料。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尼采提出精神有三变:

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成为婴儿。骆驼意味着接受训练,听从知道,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文化。狮子则变得唯我独尊,自己做决定,对自己负责。婴儿象

征着“完美的开始”,婴儿态让人的精神重新回到了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原点。其

实,理想的备课过程,就应该经历这样的“精神三变”。这个过程,是一次上下

求索的“教学苦旅”,是超越自我的真实写照,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教学重生。在

一次次的涅槃之后,让我们的思想更显辉煌,行为更加缜密。艺术更加完美。

备教学反思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促进更好地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己的知识体系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今后要修补。

2、学生的得与失。

3、对新课标的理解是否有偏差。

4、对教材的理解及本节课设计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是否恰当。

5、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不合理应怎样修正。

6、本节课有哪些闪光点今后应汲取。

7、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效果如何等等,反思后对自

己的备课进行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再超越,再升华,每一次循环都会有新的感悟,每一次感悟都有新的提高。

除了以上我所讲的这些之外,备课时的知识要点、环节设计都要体现出来,教学过程要有具体内容。(四大板块)

作业要有选择性

在备课时,我们教师对每一节课的作业布置要深思熟虑,不能盲目,布置作业自己必须先做一遍,做到胸中有数,可适当进行增、删、调整。

教师团队的“研修课”

三次备课,是对教师个人备一节课的一般要求。在新课程校本研修活动中,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往往经历多次反复。如,“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堂跟踪—→反思提升”的集体备课程序。

在校本研修中,不少地方高度重视教师间的合作和反思,开展“研修课”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说课或无生上课)——观课议课(献课)——反思修改(课后备课)。(1)集体备课,经历“初备”和“再备”。

初备,针对本学科教师在教学新课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确定研究的问题,通过研讨形成共识,并指定教师围绕研究的问题设计教学,上研修课。

再备,教课者将教学设计提供出来,并进行说课(或无生上课)。组内教师针对教学设计和说课(或无生上课),展开研讨,为教课者提出修改意见。

(2)献课——观课——议课

教课者研修课后,学科组或教研组要及时组织组内教师或学校组织观课者议课,本着利于共同提高的目的,组织观课者展开研讨,进行教学诊断(议课)。

(3)反思修改

课者在听取观课者的研讨中,参与对话研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之后,教课者撰写教学反思,进行小结,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课后备课),形成校本研修课案

简答题

1了解学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简要叙述钻研理解教材的方法。

3编写教案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简答

(一)研究学生群体的特点规律

思维的独立性,思想的可塑性、习惯的群体性、情绪的逆反性与生活的活跃性,同时地域的不同,学校的氛围不同。

(二)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

选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天然借鉴,对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快乐性的研究很有用。

(三)研究学生的家庭背景

(四)研究学生的学习经历。

学生的学习经历潜藏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等重要信息,研究这些,有助于学生搞好学法指导,因势利导地引导其学习。

2三钻研教材的方法。

(五)整体把握法

认真研究、熟悉教学大纲。

(六)单元教学法

掌握单元教学的重点;单元内类型、任务及其教学重点;单元内各个板块在

内容上的大致比较;四是单篇教材各自的主要特点;编者将此单元内容各部分

编在一起的意图。

(七)单篇钻研法

(八)教例收集法

教例收集法也叫资料汇集法。是一种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兼容的钻研教材的方式。用这种方法,间接吸取别人的见解和经验,对自己的钻研所得进行印证、补

充、深化。

目录储存法资料剪贴法读书笔记法卡片分类及专辑收藏法

五注意事项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体现三维目标

(四)教案必须在四备的基础上。

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三)处理好教案与教材的关系

教案不是对教材简单的重复或编写,也不是抄写教学参考书。教材是教材编著者的知识和成果,而教案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消化以后,把教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主,按自己教学组织的顺序编制而成,教案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教案是教师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反映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教师在编写时要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和艺术。

(七)处理好教案的“繁和简”的关系

过简的教案,往往会使教学内容讲解分析不透,使授课内容干瘪而空洞。般来讲,教案的繁简可因人而异,新教师可详些。

(八)教案的编写应有定量的参考

(九)课后要对教案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

教案是课前一种教学设想的方案,能否行之有效,还得经受课堂教学的检

验,因此每教完一次课应及时回顾小结,检查教学效果

从授课时学生的表情,

课后学生的反映

学生的作业

及时地写出本教案实施的得失体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改进教法,以

便“推陈出新”,使教案不断完善。

以数学为例,数学知识逻辑性强,联系紧密,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既可以复习巩固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旧知识来讲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呼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以情境导入新课

杜威曾经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情境导入就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主

动参与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刺激和思维碰撞条件,可以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导入中应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情境气氛,“面山则情满于山,面海则意溢于海”,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导入,教师都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尽快进入课堂。

(三)导入新课的注意事项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以因人、因课而异。但无论怎样导入新课,都要达到同一目的,即尽快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力,使他们一开始上课就进入最佳心理状态。为此,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3导入要尽量少占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三分钟,以免喧宾夺主。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新课的讲授

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教师要注意抓好两点:第一是说明本节课主要内容及学好本节课的意义;第二是用科学方法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使学生掌握并能运用。讲授新课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外,要上好课,在课堂上教师自己必须充满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精力集中、兴趣盎然地听课,使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一)讲授新课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1注意语言表达技巧

课堂语言,也称为教学语言,是教师用以传授知识最常用最基本的工具,属于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专门性的工作语言。课堂语言是口语表达的高级形式,是教

师开启学生心灵门扉的钥匙。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该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炼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如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及,难以消化,语速太慢、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消极的影响。总之,教师语速要与学生的思维始终协调合拍。为了增加讲课时的亲和力,应尽量用口语化、通俗化语言讲解,等学生已经理解后再回头来用书面和专业的语言表达重要概念和理论。这样就相当于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归纳和总结,既让学生抓住了要点,又让学生明白如何简洁、精确地表达概念;此外,教师要适当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课,效果更佳。风趣幽默的语言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加强理解记忆知识要点。

2讲授新课的板书工整,结构要合理

板书是教师上好课的有力辅助手段,一般课程的讲解离不开书写,要根据授课的内容认真设计,保持与讲授内容大体一致。对中学生不必将某些概念、定理等原封不动地抄写在黑板上,应突出重点,提纲挈领,书写主要内容。教师的板书分为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两部分。主体板书在黑板右边,约占黑板的3分之2,主要把标题、重点、难点、内容要点和结论书写出来,包括公式、性质、例题一、二、三……循序出现。辅助板书约占黑板的1/3,主要说明疑点,凡是讲新课带有旧知识或疑难字、解释字都写在黑板左边,可以随时擦去。

3讲授新课应注意理论与举例相结合

理论与举例相结合,既是讲清讲透知识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一剂兴奋剂。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备课培训资料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备 课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备课 ◆备课的必要性: 备课、写教案,是我们老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老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 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涉及的教学对象、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充分的研究分析,才能使教育教学活动有章可循,并能有效的解决课堂上随时出现的意外情况,从而加强教育者自身的教育机智。对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备课到底备什么,到底如何写出一份教案?下面通过我们的课例《7的加法》从四大方面阐释解析,并得出教育心得与大家分享: ◆教师备课的思路 一、备教学对象 教育以人为本,所以各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要重视的便是教育教学对象。而我们面对的幼儿,因其特有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更是需要我们全面分析、认真对待,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的幼儿,重点要明确的是幼儿的已知水平,即已具备的学习经验及能力,否则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幼儿茫然不懂,过浅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从而导致活动没有办法开展,在案例《7的加法》我们安排的口编应用题这一环节,幼儿已有的经验就是已经知道编加法应用题的模式“一共”……,以

前已经编了3的6的了,所以这次活动肯定能顺利进行。所以设计活动要充分了解把握幼儿的已知水平,不能10还不会写就教10的分解。另外,我们大班上学期曾经开展过一节《自制饮料》的科学活动,就是让孩子自己制作饮料,制作完后再给饮料起名字,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就让家长带着孩子通过看电视广告,去超市观察等方法熟悉各种饮料的名字这就是对幼儿学习经验的铺垫,不然孩子一点经验都没有是取不出名字来的,如果不考虑幼儿的已知经验,那么对于这个环节的安排可能就是一处败笔。 此外在备课中还要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具体准确的了解,这也是为了达成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目标,并恰好切合了大班与小学衔接教育的特点,这两方面在幼儿未来长期的学习阶段中是极为重要不可忽视的,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比如,我们在讲“7的加法时”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针对刚学完的“7的加法”进行**作练习,我们就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了四种材料,有“看图填空“看图列式”“直接填空”“看分解式列算式”等。每种材料都提供备份,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让每个孩子都体验了成功感。 二、备教材 在充分了解和分析了教育教学对象之后,其次要注意的就是我们的教材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我们的米就是教材,这是教一个活动的基础,我们的教材“教师参考用书和幼儿画册”。它不但是《纲要》的充实和展开,而且是纲要指引下大方向的可**作的版本,备教材不可照本宣科,一定要融入个体理解与钻研,将个人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渗透进入,将共同的教材变成“我的教材”。备教材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熟悉教材要求,要通读教师参考用书的“序”部分,熟悉其全部内容,包括编者意图、组织结构,二是还要从教材体系上把握当前所要进行教学内容,弄清前后关系;本

教师如何备好课 备课指导

教师如何备好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使学生在40分钟时间里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既掌握方法,又提高能力。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保证。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备课不单单的指编写教案,它包括钻研教材、了解情况、准备教具、设计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备课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只有备得深,才能讲得透,析得准,练得精。那么,备一堂好课,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树立备课新理念 1、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 2、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理念 3、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4、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5、要体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达到备课新要求 1.高度的准确性 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

2.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极强的针对性 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周密的计划性 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准确的预见性 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 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探求备课新方法

青年教师应如何备课、上课

辅导青年教师材料 青年教师应如何备课、上课 主讲人:吕学安 颍上县江店孜镇培蕾小学 2012年9月

青年教师应如何备课、上课 主讲人:吕学安 一、备课 备课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讲授的效果,有直接的意义。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准备一次教学设计(教案)用几年,或者不同对象只用固定的教学设计,都是不妥当的。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不断发展,教学对象(学生)也有所不同,教学的难点、重点及讲授方法、手段也可能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因此,教师每次上课都应重新认真备课。 备课是连续性的细致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必须准备足够的时间并付出足够的精力。对于中青年教师,一般情况下,讲授一次课(两节)内容应准备12至14小时作为备课时间。 在实际备课活动中,建议青年教师分“六步走”。这些步骤往往是同步或交叉进行的,但每一个步骤教师应掌握关键要领。 第一步:总体安排 接受教学任务关键要明确任务性质,总学时、周学时安排,考核方式,教学对象(学生)的基本情况,年级等。关键是了解学生群体的基础情况(如个人、学风、班风、学习态度、习惯、水平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二步:阅读教学文件 首先阅读专业教学计划即专业设计,了解所讲授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所讲授课程的结构体系,知识点之间内在关系,初步了解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法上的要求。 第三步:钻研教材 对于新任课的教师,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前期基本工作。先略读,再细读,最后精读。通过钻研教材要把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准确、透彻;重要公式、推导过程要清楚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找准教材的难点;掌握

学校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精)

实验学校如何开展教研活动 1.重视岗位练兵,扎实开展科组开放周 重视岗位练兵,是我校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的一以贯之的做法。每学期我校都会充分发挥校内优质师资资源,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我们还积极开展科组开放周活动。每学年每科组都进行一次科组开放周,公开课课前要求先进行集体备课,公开课后由科组长组织本科组老师进行评课、议课,科组在科组长的精心组织下,有目的、有次序地开展活动,有效地加强了教学探讨,在实践中提高教师钻研教材、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 2.开好校级公开课活动 我校按照“立足岗位、全员参与、互评互议、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每学期都扎实有序地开展“校级公开课”活动。每学期开学初,我校教研室就根据各学科选拔出的优秀教师,确定好授课教师,然后有计划的每周安排一位教师上校级公开课,校级公开课过后,教研室还组织教师及时的评议,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使校级公开课很好的发挥它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学校对每一位教师的听评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也保存记录,存档备查,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3.抓好集体备课活动 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发挥集体力量的优势,开展集体备课,不断加强学科备课组的活动,始终坚持做到“四定”、“四点”、“四统一”。“四定”:定时、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四点”:重点、难点、突破点、考点;“四统一”:统一授课内容,统一练习、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内容。通过备课组活动,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一改过去单打独战、各自为阵的局面,取长补短,开辟了教学的新气象,从而有效地营造了课内课外的教研气氛。 4. 落实好“青蓝工程”

我校坚持培青和骨干教师培养相并重,充分发挥校内优质师资资源,开展传帮带活动,以老带新,以优促弱,采用“一导一”或“二导一”的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使培青落到实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校级骨干教师,精挑苗子,采取了教研组和学校共同培养的方式,给培优对象定目标、压担子,提供培训的机会等,帮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多年来,“青蓝工程”让我们学校一批批年青教师从稚嫩走向成熟,培养了一批批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5. 开展好课题实验 要求全体教师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从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并结合学科特点把问题整合上升为课题,我校近几年来加大了课题研究力度,除了做好省、市、县市级课题外,学校教还要求各科组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勤探索。以课题研讨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6. 开好讲座活动: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我校每学期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性学习,有专人负责,有专题内容,如:师德、安全、法规、教育思想、教学技能。并逐渐形成系列。目前,学校已开设校长讲座,学科带头人讲座,各职能部门针对性讲座。 7.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学习与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推行外出学习汇报制,学校努力为教师争取外派培训的机会,亲聆教育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对新教材教法的阐析,并把所得向广大教师汇报,让先进经验惠及更多教师。在做好学校层面的培训安排下,我校还要求各科组根据专业的不同,自主安排与学科专业相关的专业培训,每个科组至少两次以上,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 8. 加强教研活动的交流 一是组织教师参加市、县教研室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二是加强校际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三是充分利用各类评比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竞技比

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新教师的备课和上课 1.课程改革的背景 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所有学校全面开始实践“二期课改”新课程。刚进入我区教育系统的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将从起始年级开始,和新课程新教材以及学校的新生同步成长。有一些老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教材和教学方式,让其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还需要做很多努力,他们在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抱怨的情绪、抵触的心态,如果用这样的心态来带教新分配到学校的大学生,会使他们错误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意义。所以在新教师刚进入学校之初,让他们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里,我主要讲了两点:一是明确影响当今各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时代背景;二是让新教师体会课程的内涵,感悟教师的责任。 2.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在业务上“入门”的第一步。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这对新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和新教师谈备课: ⑴坚持“六备”要求: 1)备标准:按课程标准要求做到深浅适当。 & 2)备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练习内容。 3)备教法和学法:掌握授课的技能技巧,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4)备学生: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 5)备教具:要通过教具演示,使深奥的、复杂的变为直观的知识教给学生。 6)备练习:要精心选择与设计练习,练习要有坡度,有利于学生理解与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作业,不搞“题海战术”。 ⑵争取做到五个“突出”: 1)突出知识要点。 2)突出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过程。 < 3)突出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能力。 4)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 5)突出本节课的特点。 ⑶努力做到四个“体现”: 1)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教学设计的展示。

如何开展新教师培训

学校如何有效开展新教师培训 新教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这部分教师的特点大都是工作热情高,有激情,理论水平高,但是实际教学能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他们适应教学,并且尽快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必须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必要的。 一、加大教师基本功训练 一是进行以电脑、多媒体使用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使用能力的培训。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多媒体等现代化电教设施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二是进行说课培训。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本课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自己的教学设计,说学生怎样学,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三是进行评课培训。听课后的评课是学校的常规工作,但是效果却大相径庭。就评课来说,评课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理念。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进行课堂教学培训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很有必要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培训。就课堂教学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教无定法”的说法,但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高效是关键所在。 三、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只会教书而不会教研的教师就是教死书,做不到与时俱进。教育科研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依据之一。而学校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不宜过于高深,而应该着手于学校的实际,研讨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问题研究”,通过小问题的征集、研讨和付诸实施来进行。 四、进行薄弱学科教师培训 相当一部分学校,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都存在一科或数科比较薄弱,这些薄弱学科也影响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成为学校质量提高的瓶颈。因此学校要把加强薄弱学科队伍建设,提高薄弱学科师资水平,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要按照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努力解决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二是要指导学校科学设岗,合理配置师资,切实纠正非统考学科教师严重缺编的现象;三是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完善“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培训机制,省、市、县分别负责本级骨干教师和培训者培训,学校以校本培训的形式完成全员培训;四是要改革培训模式,积极推进现代远程培训。

谈新教师如何备课和上课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即使是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也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因而,作为一名新教师不能不研究如何备课。这就好比你要出门旅游,出发前要了解目的地的气候,风土人情等,准备好相机、个人日用品否则就会劳累而达不到放松的作用,教学工作更是如此。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备课。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初次登上讲台,总是忐忑不安,怎样才能备好课,如何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这些都是新教师忐忑不安的原因。我们都有过做新教师的经历,可以说新教师的第一节课既是甜蜜的也是苦涩的。归纳起来新教师在课堂上最容易发生的情形有这么几种问题。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总觉得自己讲得不够详细,害怕学生没听懂,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因为老师讲得太多了,当发现效果不好时再来炒夹生饭口味就难改了。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特别在文科教学中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知识一点不落地讲完,划字词谈中心,看上去老师功夫下的不少,但这种上法却失去了上课的意义,效果肯定很差。第三种问题是不能很好地分配时间与内容的关系。由于教材的系统性不熟悉,对章、节、单元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难以准确把握重难点,往往出现一节课下来该讲的还没讲。下面我就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校为备课设计了专用备课本,包含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计划中有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计划安排、计划调整说明四块内容。学情分析要求教师在开学一周内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填写;教材分析则要在备课前通读教材,对知识的难点重点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前后知识做系统性备课,防止备一课上一课;学期计划安排是由年级组教师集体讨论确定;计划调整说明一般用于初三年级组根据学生情况和实际教学作部分改动。教学设计如下表 第二,要求教师备课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备教材备课前应通览全册教材,阅读教学参考,注意其章、节、单元内部的系统性、因果性、关联性,同时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而进行单元、章、节的备课,帮助自己对本学科知识的体系有个大致的了解,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自己对某些知识点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有所认识,确定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现实的结合,把握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切入点,找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的“知识链”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设计学科综合教学活动,进而帮助自己确定现在的教学目标。善于发现教材设计与教学流程上的冲突问题.新教材中经常会提出一些小问题(数学上的“思考”,化学上的“观察与思考”,物理上的“思考与讨论”等)有些问题是起到承上启下引出新问题的作用。 二、备目标知识点的讲解,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教学目标。当教材所提供的素材还不能完全达到目标要求时,要考虑是否补充材料和重新整合。(如政治、地理学科都出现了看似内容较浅,实则是重要内容,但学生与之相联系的信息太少的现象)。在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要明确三维目标,加强统整,确定学生学习的主线索。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检测性。并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指导青年教师怎样备课

校本培训中指导青年教师怎样备课 许多人认为教学环节中上课一项很重要,事实的确如此,但作为一名教研员,我的体会是:备课更重要!因为无论多么有经验的、优秀的老师,没有课前充分的准备,即使课堂上表现的再精彩,也没有能力将学生应该学到和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展示,何况是经验并不丰富的青年教师,“打无准备之仗”是最忌讳的,也是最不负责的。因此,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潜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备好课。在校本培训中指导教师在帮助青年教师整体把关的前提下提醒他们掌握备课的常规知识: 一、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计划制定得科学、系统、具体,符合教情、学情,可操作性强。 二、备课:要备知识、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 1、备知识是确立要讲的知识在本章节中乃至教材中的位置、地位、应起的作用,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以及教学计划的要求,明确知识本身的正确性、准确性以及应用性。 2、备学生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现状、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情况,做好本课的教学设计。 3、备教法和学法是根据课标、教材对本节课的要求和学生情况,设计科学、有效的教法和学法,以便达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写好教案: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要备详案。 1、要写清、写全各个栏目,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等。 2、在教学过程一栏中要尽量详尽地设计好整个过程,将教学知识、时间、导课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语言进行科学设计,还要设计和预设好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案中一定要体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具运用合理,还要预设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生成的知识或教学情境。 3、教学板书要精心设计,知识点全、重点突出、赋有个性、印象深刻,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者要勤于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以上是本人在研训过程中的一点见解,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如何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如何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一、明确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效为目的。通过实施全员岗位培训,使广大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提高培训对象的师德修养和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校本培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良好的师德修养。通过理论学习、榜样示范、吸收内化,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2.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对新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研究、分析、锤炼及反思,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执教能力。 3.一定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导师的理论引领、教学资料收集和运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研究能力。 4.引领校本培训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策划、组织及活动等途径,进一步提升引领校本培训能力。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二、在培训内容上,要着重提升师德素养和课堂实践能力 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一)加强科研理论抢占观念更新的阵地,开学初对教师进行备课、上课、批改的培训,每周五培训好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二)利用周二集体备课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和科技教育知识,或组织教师观看素质教育及科技教育录象带,感受外界教育形成的发展变化。 (三)有计划派教师省内、外出学习及时了解教科研动态,开阔教师的眼界,带回最新的教育信息,为深入进行科技教育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坚持对各学科的培训,着眼未来教师素质要求,大力提倡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同时根据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对不同学科有目的培训。 (五)坚持研培结合,充分发挥教研带培,科研促培的优势。在科研,教研中培训教师队伍锻炼,锻炼教师队伍,坚持在课题上培训,在研究中提高。 (六)坚持网上培训,为了提高教师前瞻性,每位教师坚持

教研组长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新)

教研组长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 一、教研组长在校本教研中的重要地位。 教研组长是各学科教研的带头人,在本组教研活动中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承担着提升本组教学研修水平,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任务,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主力军。 二、教研活动研什么 校本教研应从研究教学的行为,解决教学的问题人手: 1.抓理论学习。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为此,我们定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 2.抓集体备课。在教师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再组织同年级段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开展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有中心发言人,有准备具体内容。中心发言人预先做好充分准备,与同组教师共同分析教材,明确各章节各课时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等。 3.抓教材培训。教材是教师赖以施教的依据,而对于新教材,很多

教师还不懂怎么教,这就急需进行教材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吃透教材,用好教材。 4.抓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其操作程序大致为:(1)选择课题。应以问题为中心,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把教学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2)围绕课题搜集材料,选择、整理材料。(3)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专家指导等相结合。(4)课题研究结题。教师要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今后进一步进行探讨。 5.抓专题研讨。专题研讨是一种由教师自愿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讨论会。在这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教师不拘形式地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通过讨论、争论,各种观点互相碰撞,使自己在不同的见解中提高认识,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6.抓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7.抓教学反思。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为此,我们强调教师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及时记录教学过程成功、失败之处,记

新教师如何备课与上课

新教师如何备课与上课 如何备好一堂课呢? 一、认真编制一学期的学科教学进度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根据学校和教研组对一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来进行编制。 分布合理,不仅要把本学期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全部容下,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并把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分配尽量充分些 二、教师备课的“源”在于认真钻研教材 能够迷住我的学生的心是什么 我的学生需要什么? 对我的学生来说什么重要? 哪些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 哪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哪些方面会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 三、备课时,“重点”要找、“难点”必寻、“关键”不能被遗漏 1.必须抓住本节课的重点 2.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寻找本节课的“难点” 3.在此基础上,去认真地确定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突破口“关键” ?2、在了解的途径和方法上有: (1)从学生的档案中了解学生,或者直接深入到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谈话来互相间进行了解; (2)可以听取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该班学生思想、纪律、学习等情况的介绍以达到了解; ( 3)利用召开有各方面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上的意见和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等。 四、“了解学生”是教师备好课的又一重要条件 (1)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达到“心中有学生”; (2)还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一般情况,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 (3)根据每一课教材的备课情况,研究学生会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作出较为正确的预见等。 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准备和计划教学的手段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以引导 探究为主的方法) ?4、每一节课具体教材内容不一样,要求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的教学方法,其中“启发式”是它的核心 六、备教学流程 ?开课(展示目标、任务)----自主学习---有效互动---魅力精讲---当堂过手(记忆、练习、拓展 运用)---生成创新---结课---课外作业的布置; ?“三三制”教学方式,即每一堂课教学时间尽可能做到三个三分之一,教师讲授、学生自主

新教师培训材料教案资料

新教师如何备课 如何能让一名新教师少走一些弯路,使教学效果获得更佳,在这里向大家谈一些见解。 一、初上讲台时要注意的问题 初上讲台的老师会出现一些雷同的问题。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新老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昏昏沉沉的,一点要领都没有,这叫“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 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效果就不必说了,这叫“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第三种问题更为普遍,那就是不会掌握一堂课的时间。有时候40 分钟不到就没内容讲了,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 总之,初上讲台的老师,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当场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面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新教师该如何尽量避免呢?首先,新教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把学生集中在教室里,而不把教科书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学就行了。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引导学生较快地领会新的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因此,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有一个怎么样的备课。 二、好的备课标准是什么要讲一门课,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是现买现卖。有的老师不是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都吃透后上讲台的,而是明天要讲什么内容他就去熟悉什么内容,准备多少就讲多少。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会对以后的课程起到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讲课,非但达不到前后贯通的效果,就连老师自己也可能讲到后面忘了前面。因此,老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对这本教材的全部内容融会贯通,最好还要搞清楚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老师准备的内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课教给学生的只有一杯水,这样的备课才是充分的。 新教师在熟悉全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阅读有关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这样才可以确定每个章节的学时数。一堂课该讲多少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在熟悉教材全部内容并按教学大纲确定了章节学时后,便可以开始准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 新教师如何备课显然,备课就是去熟悉准备讲的内容,但是只熟悉内容不够,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是一般理解的??这一系列问题,在备课时就必须很清醒,并且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去领会它。对于重点、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重视呢?在备课时要提醒自己在讲这些问题时,除了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外,还可利用板书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的重视。如果在引出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时,能有意识地带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理解难点和重点了。 四. 板书问题

教研员如何帮助教师备好教学研讨课

教研员如何帮助教师备好教学研讨课 徐亚平 踏上教研员工作岗位后,我先后组织了多次县级生命学科研讨课。根据参与研讨活动老师们的实际感受,我对这些研讨课实践过程作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感到研讨课能否成功,与教研员如何参与备课过程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一、指导前的充分准备 (一)理解研讨课的好课标准 “研讨课”首先是“课”,应该符合一般的“好课标准”。我赞赏顾志跃先生的“两看”观点,即“看这堂课的有效性”和“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其次它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探讨课”,故应该还有其“好 课”的特殊标准。好的研讨课可能不是一堂完美的课,但它一定是一节值得研讨的课。具体地说,我认为有“四看”,一看参与活动的老师对所要研讨问题的把握程度。即每个参与者对本节课究竟要讨论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和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现状是什么是否有清晰的认识。二看本节课所呈现的相关课堂资源的可研讨价值。包括这一问题在本节课中是如何得到解决的,解决的程度如何?如果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那么其所犯错误的典型性如何?三看本节课所创造的具体经验的可迁移性。即这一经验对于其他不同教学情境(学习内容、学生、教师)的可运用程度有多大?四是看本节课研讨的学术生命性。即本节课研讨引发出了哪些更有价值或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如果用上述“六看”再反审这些年所开的教学研讨课,深深感觉到其中某些课存在一定程度上 的“研讨”味不足问题。即比较侧重于一般“好课”标准意义上的研讨,缺乏鲜明的问题探讨与解决意识。这可能与我们长期以来缺乏对“研讨课好课”标准的学习与思考有关。在我看来,只有构建起并读懂研讨课的好课标准,才能牢牢地把握住指导教师备课的基本方向。 (二)把握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关键性问题 从研讨课责任主体和研讨的层级看,教研员参与的研讨课至少有三个级别:一是邀请教研员介入的教师个体的自我研讨;二是邀请教研员介入的教研组的校本研讨;三是由教研员组织策划,选择执教人员实施

新教师如何提高备课能力

新教师如何提高备课能力 对于新教师来说,提高备课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分析了新教师备课的步骤,并提出了提升新教师备课能力的建议,希望新教师能够重视备课工作,有效的提升备课能力,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 1 前言 在教师教学过程之中,最重要的便是课堂教学环节,不管是教师采用何种方法,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均要求应当确保前期准备工作做充分,即要求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尤其是对于新教师而言,由于教学经验非常少,对于教学流程以及教学内容不太熟悉,若是不能做好备课工作,将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取得理想效果。所以,对于新教师来说,更应当最好备课工作,这是确保课程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2 新教师备课的步骤 2.1 学期备课 新教师在获得相应的教学任务之后,要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做好总体的准备,也就是应当对教学大纲进行全面研读,细致分析学生目前现状,最后制定整体的课堂教学规划。整体教学规划应当包含有课堂教学具体目标、教学重点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等。另外,还应当全面的分析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做好教辅资料以及教学工具的准备工作。 2.2 单元备课 在教师进行某个单元教学前,要针对该单元制定相应计划,这便是单元备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新教师应当对教材加以全面的了解与熟悉,明确单元教学工作具体目标,对课堂教学的步骤以及课时进行合理安排,依照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明确单元教学过程中主次顺序。 2.3 课时备课 由于教学工作是由每一个课时教学所实现的,所以,要求在课时讲解之前,新教师还应当针对该课时讲解的内容完成备课工作。在课时备课之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教案编写,并且明确课时教学具体目标,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手段与方法,还要大致设计课堂板书布局。 2.4 课前备课 由于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所以对于新教师来说,不仅要全面熟悉课堂教学所用教材以及讲稿,同时也应当分析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方法,另外,对于新教师

教师培训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 ——“磨”你千遍不厌倦 略阳县教研室杨红波 听过一个画家的故事:年轻的画家向老画家请教:“自己一天功夫画的画儿,为什么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卖出去”老画家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淡淡的对他说:“如果你能花一年的时间画一幅画,那你一天就能把它卖出去!”(一人家贫,卖画以度日,一日作画,一年无人问津。问师,师曰:“试倒之,一年作画,空一日可售。”)其实画画和卖画的关系就如同备课和上课。我们备课花的时间越长,备得越充分,上课时,就容易吸引学生,效果就越好。 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今天我的讲座就从以下两个方面和大家交流探讨: 备: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眼里有学生手中有材料备教更备学 写: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二次备课。 一、备(隐性备课):

1、心中有课标:虽然新课改在我县中小学推行近十年,但根据了解,大部分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材上,而对课标的关注少之又少。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素材,备课时我们不能把教材当课标来解读。特别是目前“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教师们做到“心中有课标”尤为重要。 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也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还向教师提出了实施教学和评价的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与课程标准开展认真而又深入的对话,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反复阅读,做到逐字逐句,深钻细研。不仅要清楚本学科的总体目标,还要清楚各个学段的目标,更要清楚每个年段、每个部分或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任课教师只有全面把握、深入了解本学科的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及其逻辑顺序,了解、熟悉本学科各年级课程目标之间的联系,以及本学科课程目标与其它学科课程目标之间的联系,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懂本学科本年级的课程目标和任务,了解、熟悉课程标准中各单元对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举例:(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或识字教学(2)朗读防止矫情做作 2、脑中有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教师在备教材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教材,清楚每册书、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能具体说出某一知识都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具体到某一课时,教师要钻研教材,作到彻底理解;其次是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

教师如何备课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学习如何备课,若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最终弄懂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即教案。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 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二、教师备课备什么 新的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备课的内容也有所变革。那么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呢? (一)备教材——吃透潜在点 广义的教材泛指教学所用的一切材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亦称课本)、练习册、课外习题集、课外读物以及教学挂图、卡片、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狭义的教材即指教科书。我们所指的“教材”都是狭义而言的。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明确教材地位、作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练习和作业(包括随堂和课后)。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该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把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要点用准确生动的文字加以系统的阐述,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一般包括目录、课文、习题、插图。实验、注释等部分,课文是其中最基本的部分。教材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检查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如果教师对教材不熟悉,或对教材中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吃透,上起课来必然穷于应付,教学效果不可能好。所以说,钻研教材是备课的主体部分。

怎样搞好教研活动

怎样搞好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搞好教学研究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长期坚持搞教研活动,有利于及时地传递新的教学信息,推广教学经验,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这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形式新,效益高的教研活动,更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 如何才能搞好我们的教研活动呢? 一、转变观念,实现三大转变 1、改变“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状况 在一些学校,领导口头上说:“要把教研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教育研究的积极作用”,“教育要改革,教研要先行”等等,但实际上不能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些学校只顾追求升学率,而把教研活动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要想真正把教研工作搞上去,领导必须明确教研与教改、教学的关系,带头参与,自觉遵守、依靠教研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彻底改变“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现状。 2、改变教研是教研员和教研组长等少数人的事的状况 确立教师全面参与教研工作的观念,走出“教学研究是少数人的事,一般教师高不可攀”的认知误区。教师中蕴藏着巨大的替能,开发教师潜能的重要途径是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业务指导等方法把教师扶上马,多送几程后再放手,引导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 3、改变“教好课,就可以了,没必要搞教研活动”的状况 教研活动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它体现了集体智慧,是对个人研究的补充,因此它有助于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上好课。 二、怎样组织教研组活动。 教研活动的组织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确立主题。教研活动的目的是立足于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探索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因此,要事先根据形势以及教师实际确立中心议题,最好每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并围绕中心议题拟好专题稿。第二,准备研究课。为了让参与活动的教师真正有所获,每次活动最好都围绕中心议题落实一个具体教学内容,组织者要与承担课的教师一起备课——试教——修改教案——再进行公开教学,以引起参与者深入思考一些问题。第三,展开讨论。组织者与参与者评课(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位中心发言人)。讨论时,提倡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第四,综合总结。组织者全面总结每次活动,并向教师们介绍一些最新的教改动态,提出具体的教育教学建议。这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