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d10176321.html,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作者:戈顺懿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9年第11期

路径梳理

基于《上海市中小學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在“课程实施”部分的要求:“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加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或主题之间的整合,注意各章节或单元中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分解、传递和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一环,是统整单元内所有课时目标、各个教学环节的主要手段,是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的抓手。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应聚焦单元主题或学科知识训练,以此统筹学习内容的选择、教材教法的分析、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评价方案的编制和教学资源的设计的环节。

但在实践当前的单元活动中,我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读和写的能力不能相辅相成。当前学生被鼓励多阅读、多识字,学生往往具备长篇阅读的能力,但到落笔环节就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不会将阅读中的写作思路和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二是阅读和写作教学分离。当前小学语文单元活动设计,教师往往只注重对课文阅读的教学,写作教学常常无从下手;教学安排上也是习作随意地穿插在阅读教学进度安排中,导致阅读和写作教学分离。三是只注重阅读教学,忽视语文综合活动。《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对学生的语文综合活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但由于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编排的紧凑,教师往往对学生语文综合活动的教学有所忽视,不能将其融入到教学安排中。

根据以上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我在单元设计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划。一是以写作方法作为抓手,统筹单元教学内容。将习作教学要求作为单元教学的目标,以此选择和统筹教学内容。将习作要求融合于阅读教学中,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指导。将书本中的课文作为“例文”或“范文”,引发学生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不再割裂。二是融合语文综合活动,完善单元教学内容。构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综合活动”三位一体的阅读写作体系,注重以“精读课文”为载体,“学得”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读写思考的路径与方法;以“略读课文”为载体,巩固精读课所学;以“语文综合活动”为载体迁移运用课内所学方法,辅之作业训练、评价检测,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单元设计路径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注重课文的编排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一般一个单元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语文综合活动。精读课文重在教师“教”为主,因此可选具有教学价值的文章作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语文综合活动以学生“练”为主,可选难度较低的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