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 南京晓庄学院

计算机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 南京晓庄学院

计算机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 南京晓庄学院
计算机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 南京晓庄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授课时数: 44 学时,计 3 学分。

学习基础:基础英语(词汇,语法,阅读)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借助工具阅读计算机专业书籍,进行计算机专业英语

资料的翻译,流利地朗读专业文献,为更好地学习专

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专业词汇,专业文章的朗读,专业文章的翻译。

三、考试内容及考试目标

Unit 1 Hardware Ⅰ

考试知识点: the Processor and Primary Storage, Processor and Primary Storage,Moore’s Law, Multicore Processors,CISC and RISC, Computer Architectures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the Processor and Primary Storage

2.理解内容:Moore’s Law, Multicore Processors, CISC and RISC

3.了解内容:Computer Architectures

Unit 2 Hardware Ⅱ

考试知识点:,Optical Storage Media,Display devices, Smart cards ,RAID Technology ,The External Interface: USB and FireWire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High Density Storage

2.理解内容:Display devices, RAID Technology, USB and FireWire

3.了解内容:Smart cards

Unit 3 Programming

考试知识点: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Java ,Visual C++Features ,Web Programming Languages, Programmable Multifunction Timers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Java, C++

2.理解内容:JavaScript, Web Programming Languages

3.了解内容:Parallelism and Compiler, Programmable Multifunction Timers

Unit 4 Operating System

考试知识点:, OS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UNIX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Operating System

2.理解内容:UNIX

3.了解内容:Window Managers

Unit 5 Computer Networks

考试知识点:,Internet,An XML Tutorial, Web 2.0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Internet, Type of Connection

2.理解内容:Network Protocols

3.了解内容:Web 2.0

Unit 6 Network Communication

考试知识点: Network Communication,Carrier Frequencies and Multiplexing,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Gigabit Ethernet,Wireless Network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Network Communication

2.理解内容: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3.了解内容:Wireless Network

Unit 7 Database

考试知识点:,Database System ,SQL,Data Warehouse,Universal Data Access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Database

2.理解内容:SQL

3.了解内容:Universal Data Access

Unit 8 Multimedia

考试知识点: Audio ,Video ,Synchronization ,Desktop Conferencing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Audio, Video

2.理解内容:Synchronization

3.了解内容:Desktop Conferencing

Unit 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考试知识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ert System , Game AI ,Neural Networks ,Industrial Robotics (Reading Material)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理解内容:Expert System

3.了解内容:Neural Networks

Unit 10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考试知识点: Abstract Data Types and Algorithms ,Heterogeneous Linked

Lists ,Block Sorting Algorithms,Divide and Conquer, NP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Data Types and Algorithms

2.理解内容:Heterogeneous Linked Lists

3.了解内容:Divide and Conquer

Unit 11 Fundamentals of the Computing Sciences

考试知识点: Predicates ,Basic Concepts of Modern Algebra , Languages and Grammars ,Finite State Machines , Turing Machines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Basic Concepts of Modern Algebra

2.理解内容:Languages and Grammars

3.了解内容:Turing Machines

Unit 12 Computer Applications Ⅰ

考试知识点: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M , CIM ,MIS,GIS,GPS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CAM

2.理解内容:GPS

3.了解内容:CIM

Unit 13 Computer Applications Ⅱ

考试知识点: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Models , The Virtual Reality Responsive Workbench ,Office Automation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Electronic Business

2.理解内容:The Virtual Reality Responsive Workbench

3.了解内容:Office Automation

Unit 14 Software Development

考试知识点: Software Engineering , UML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Requirement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Methods and CASE Environments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s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Software Engineering, UML

2.理解内容: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3.了解内容: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s

Unit 15 Network Security

考试知识点: Viruses,Modern Cryptography Data Encryption ,Firewalls and Proxies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Viruses

2.理解内容:Firewalls and Proxies

3.了解内容:Modern Cryptography

Unit 16 Some Computer Systems

考试知识点: Embedded Systems,Distributed Systems

考试要求:

1.掌握内容:Distributed Systems

2.理解内容:Embedded Systems

四、大纲说明

1、考试大纲对概念,专业词汇、翻译等的认知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

2、考试教材:金志权.张幸儿.张景祥计算机专业英语教程(第4版)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04

3、试题类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翻译。

难度等级:试题的难度等级分为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大致的比例是40:45:15。

4、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5、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制(修)订单位:

制订人:胡晓璐执笔人:胡晓璐批准人:

制(修)定日期:2008-01-11

计算机导论实验六—可视化编程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 项目名称:实验六可视化编程基础 学院:**学院专业:******************** 报告人:某某某学号:201*******班级:***01 同组人:无 指导教师:王小民 实验时间:2016.12.6提交时间:2016.12.10 声明: 本次实验内容由报告人和同组人独立完成,所有涉及到他人的工作均已说明。报告人和同组人均同意教师及学校为教学活动而引用本实验的内容,且无需事先征得同意和特别说明。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算法设计和流程图的认识和理解 2.掌握算法设计工具Raptor的基本工作环境 3.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设计方法 4.掌握Raptor的子图和子程序设计方法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和实验环境 1.实验说明: 本实验以熟悉可视化编程工具Raptor为主,Raptor为程序和算法设计的基础课程 的教学提供了实验环境。使用Raptor设计的程序和算法可以直接转换为 C++/C#/Java等高级程序语言。 2.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PC 软件环境:Windows 10 中文企业版、Raptor4.0汉化版 三、实验分析设计 Raptor专门用于解决非可视化的环境的句法困难和缺点。Raptor允许我们用连接基本流程图符号来创建算法,然后可以在其环境下直接调试和运行算法,包括单步执行或连续执行的模式。该环境可以直观地显示当前执行符号所在的位置,以及所有变量的内容。 由于Raptor是一种基于流程图的可视化程序设计环境。而流程图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图形符号的集合,其中每个符号代表要执行的特定类型的指令。符号之间的连接决定了指令的执行顺序。由于流程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首先引入的与程序、算法表达有关的基础概念,所以一旦开始使用Raptor解决问题,这些原本抽象的理念将会变得更加清晰。 四、主要实验过程(或核心代码说明) 1.安装Raptor程序设计软件。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非常庞大,而且不具有存储功能。但它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1.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1.1.1计算机的分代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代历史: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9——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MSIC、SSIC);第四代:1971——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LSIC、VLSIC)。 1.1.1.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第一代:1971年推出第一台微机MCS-4,4位机(微处理器为4004)第二代:1972——1977年,8位机(8080) 第三代:1978——1984年,16位机(8086,80286) 第四代:1985——现在,32位机(80386,80486,Pentium, PentiumⅡ,PentiumⅢ等) 说明: ⑴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⑵微处理器(PC机的核心)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把运算器和控制 器制作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 ⑶微处理器于1971年研制成功。 ⑷到目前为止,各种计算机(巨、大、中、小、微)都满足冯·诺依 曼计算机模型,即: ①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类似人脑的五大功能部件); ②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③按“存储程序的原理”工作。 1.1.2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存储和逻辑判断能力; 4、自动完成各种操作和运算。 1.1.3计算机的用途 1.数值计算(也称科学计算) 它是指解决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其特点是计算量大、复杂,要求精确度高。 2.数据处理(也称信息处理) 数据处理的特点是计算公式比较简单,数据量大、但时间性强。 ⑴数据:指数字、符号、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 ⑵数据处理:指利用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合并、统计、 打印、存储等操作。 3.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计算机应用于各部门的生产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辅助教学(CAD、CAM、CAI) 5.人工智能和办公自动化(AI、OA) 6.计算机网络通讯 人们利用计算机网络,使不同地区的计算机之间实现软、硬件的资源共享。 1.1.4计算机与信息化社会 从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把人类带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1.2 计算机的数制 1.2.1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1、可行性; 2、可靠性; 3、简易性; 4、逻辑性 1.2.2不同进制数的特点 1.十进制数的特点 ⑴十个数码:0,1,2,…,9 ⑵加减法则:逢十进一,退一当十 ⑶表示通式(也称按权展开式): (D)10 =dndn-1…d0·d-1d-2…d-m

计算机导论重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重点总结 不足的的地方还有很多,大家需要的话打印下来用笔填写上去就可以了,OVER! 1. 计算机的产生:第一台计算机产生的时间、名称及发展。 略 2. 冯·诺伊曼型计算机的思想概述。 略 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运算器(Arithmetic Unit)、控制器(Control Unit)、存储器(Memory)、输入设备(Input Device)和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各部件的关系见图 1-1 4. 冯·诺伊曼计算机的两大特征。 “程序存储”(Program Storage)和“采用二进制”(Binary). 5. 十进制数的二进制数表示。 6. 进位制数及其相互转换。 表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特性

7. 二进制数的四则运算。 略,但大家要重点记忆。 8. 中央处理器(CPU):功能、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由计算机的运算器及控制器组成,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在微型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集成在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也称微处理器,简称CPU。 功能: ●实现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 ●实现异常处理及中断处理等。如电源故障、运算溢出错误等处 理。 9.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的存储器是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分为主存储器(Memory,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Auxiliary Storage,也称外存储器)两大类。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CPU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它与主存储器批量交换信息。目前,主存储器(主存)都由半导体存期组成。 主存的基本组成: (1)存储体(MB: Memory Bank.) (2)地址寄存器(MAR: Memory Address Register.) (3)地址译码和驱动器 (4)数据寄存器(MDR: Memory Data Register) (5)读/写放大器(Read/Write Amplifier) (6)读/写控制器(Read/Write Control Circuit)功能略,但大家查书后要重点记忆。 10. 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存储容量 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它可以按“字节数”、“字数”、或“二进制位数”表示。一般来说,存储器的容量越大,所能存放的程序和数据就越多,计算机的解题能力就越强。 (2)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 存取时间(Access Time)和存储周期(Memory Cycle)是表征存储器工作速度的两个技术指标。存取时间是指存储器从接受读命令到被读出信息稳定在数据寄存器(MDR)的输出端所需要的时间。存储时间是指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通常存储周期要比存取时间用时长 (3)存取速率 存取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主存与外部(如CPU)之间交换信息的总位数 C 。 (4)可靠性 存储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来描述,它可理解为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显然,MTBF越长,可靠性越高。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9845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项目名称Office软件简单运用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与班级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SS1-305 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2013年11月27 日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WORD文档的常用编辑与排版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编辑方法。 2、掌握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 3、掌握样式的使用。 4、掌握分栏格式的设置。 一、实验设备和软件 1、计算机。 2、Word2002或以上版本。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打开“《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文档 2、将标题居中。点击菜单“格式”宀“段落”,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然后点击【确定】。(或点击工具条中的【居中】按钮) 3、将标题设成二号黑体、加单线下划线、色字。点击菜单“格式” 宀“字体”,中文字体选择黑体,字号选择二号,字体颜色选择红色,下划线线型选择单线,然后点击【确定】。

8619计算机导论试题 答案

试卷代号:8619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80×1024 2、后进先出 3、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条件格式 5、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6、冗余压缩法(或无损压缩法/熵编码)熵压缩法(或有损压缩法) 7、实体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 8、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9、及格 10、最低的耦合度,即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弱模块的层次不能过深,一般应尽量控制在7层以内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 A 3、A 4、C 5、D 6、D 7、 D 8、A 9、C 10、 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RISC、CISC 答: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2、分时操作系统:所谓分时是指多个用户终端共享使用一台计算机,即把计算机系统的CPU时间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时间段(称其为一个时间片),从而将CPU的工作时间分别提供给各个用户终端。分时操作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对用户响应的及时性。它

一般适用于带有多个终端的小型机。 3、SQL: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词组的缩写,含义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它包括数据的定义、操纵、查询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功能,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 4、结构化方法:就是强调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的软件的结构的合理性。由此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答:1、数据传送类指令2、数据处理类指令3、程序控制类指令4、输入输出类指令5、硬件控制类指令 2、答案略。 3、答: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像素组成的,一般数据量都较大。而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也称矢量图。相对于位图的大数据量来说,它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4、答:电子商务的系统框架构成:Internet:将计算机联网;域名服务器:用来进行域名地址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电子商务服务器:提供网上产品目录管理、网上电子交易安全监控、网上订货、电子收款机、银行支付网关等功能;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提供供货链管理、网上市场、网上广告、网上零售、有偿服务、网上银行等功能;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组织、管理、查询、检索等功能;支付网关:银行和金融系统和Internet的接口;认证机构:负责确认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身份、信誉度的权威性机构;电子商务客户机:顾客使用的终端机。

计算机导论实验指导

实验一:键盘的使用方法与中/英文输入 【实验目的】 1. 熟悉键盘布局,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 2. 掌握Windows下汉字输入法的设置与使用、切换; 3. 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实验内容】 1. 熟悉键盘各区域,并区分它们功能的不同。 2. 用标准指法进行英文输入练习。 3. Windows软键盘的使用。 4. 使用Windows任务栏上语言指示器,进行输入法的切换。 5. 练习智能ABC输入法下的汉字输入。 【实验步骤】 1.熟悉键盘各区域,并区分它们功能的不同。 2.用标准指法进行英文输入练习。 请输入以下英文: We all stood there under the awning and just inside the door of the Wal-Mart. We waited, some patiently, others irritated because nature messed up their hurried day. I am always mesmerized by rainfall. I get lost in the sound and sight of the heavens washing away the dirt and dust of the world. Memories of running, splashing so carefree as a child come pouring in as a welcome reprieve from the worries of my day. 3. Windows软键盘的使用。 启动Microsoft Word,输入下列特殊字符: ①标点符号:。,、:…~〖【《『 ②数学符号:≈≠≤≮∷±÷∫∑∏ ③特殊符号:§№?○???◇◆※ ④Webdings: ⑤Wingdings:? ? ? ? ? ⑥特殊字符:? ? ?§ 提示:①~③通过软键盘输入,④~⑥通过“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输入。 4. 使用Windows任务栏上语言指示器,进行输入法的切换。 5. 练习智能ABC输入法下的汉字输入。 (1) 使用智能ABC汉字输入法输入汉字 第一步:开机,进入Windows 2000/xp桌面; 第二步:单击“开始”按钮,将鼠标指针指向“程序”选项,在级联菜单中,单击“Microsoft Word”选项,进入Word编辑窗口; 第三步:单击状态栏 En 按钮,选择“智能ABC输入法”,在屏幕上显示汉字输入状态窗口; 第四步:分别单击输入状态窗口各按钮,观察窗口显示有什么变化。观察完毕再次单击,返回初始状态。 请输入以下汉字: 长治因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尧舜时期,长治是“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商为黎国,韩建别都,秦置上党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时设潞安府,廓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之称由此而来。1946年

计算机导论

1.If the memory cell whose address is 5 contains the value 8,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riting the value 5 into cell number 6 and moving the contents of cell number 5 into cell number 6? 在第一种情况下,地址为6的存储单元结果包含值5;第二章情况下结果包含8 2.Suppose you want to interchange the values stored in memory cells 2 and 3.What is wrong with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 steps: * Step 1:Move the contents of cell number 2 to cell number 3. Step2:Move the contents of cell number 3 to cell number 2. Design a sequence of steps that correctly interchanges the contents of these cells. Answer: 2->1; 3->2; 1->3; 3.What advantage does a hard-disk system gain from the fact that its disks spin faster than those in a floppy-disk system? 有较快的数据检索速度和较高的传输速率。 4.In the ASCII code,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es for an uppercase letter and the same letter in lowercase? 除了从低端数第6位对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分别是0和1外,两个位模式是相同的。 5.Convert each of the following binary representations to its equivalen ten form: 将下列二进制(binary representations)表示转换为等价的十进制(ten form)形式 6.Convert each of the following base ten representations to its equivale binary form: 将下列十进制(ten representations)表示转换为等价的二进制(binary form)形式 7.Convert each of the following two's complement representations to its equivalent base ten form: 将下列二进制补码(two's complement representations)转换成等价的十进制 8. a. Suppose you XOR the first two bits of a string of bits and then continue down the string by successively XORing each result with the next bit in the string. How is your result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1s appearing in the string? b. How does this problem relate to determining what the appropriate parity bit should be when coding a message? Answer: a、如果该串包含偶数个1,那么最后结果是0,否则是1; b、结果是偶校验的校验位值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require real-time processing? a)Printing mailing labels b) b. Playing a computer game √ c) c. Displaying letters on a monitor screen as they are typed at the keyboard √ d) d. Executing a program that predicts the state of next year's economy 10.Identify examples of queues. In each case, indicate any situations that violate the FIFO structure. 实时处理是指一个程序的执行要与机器的环境里的活动相协调。 交互处理时指一个程序在其执行时人要与他交互。 成功的交互处理需要好的实时特征。’ 11.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ime-sharing and multitasking 分时是在单处理器的机器上实现多任务的技术。 12.List the components of a typical operating system and summarize the role of each in a single phrase. * (外壳):与机器的环境通信 (文件管理程序):协调机器大容量存储器的使用 (设备驱动程序):处理与机器外部设备的通信 (存储管理程序):协调机器主存储器的使用 调度程序:协调系统中的进程 调遣程序:协调各个进程的CPU时间的分配 13.Summar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gram and a process. * Program- a set of directions 指令的集合 Process-action of the following those directions 遵循这些指令的动作 14.In a time-sharing system, how can high-priority processes be allowed to run faster than others? Dispacher 赋其高优先级--------或给该进程长的时间片

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期末学习总结

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期末学习总结 摘要:光阴似箭,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我们也学习了一个学期了,对于这门课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本文是来自软工3班的一个五人小组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心得!由林嘉豪同学对第一章做出总结,曾金名同学对第二章做出总结,吴育好同学发表自己一学期的体验,吴限同学表达对老师的教学的喜爱,最后冯所梁同学对第五段的总结以及感想。 关键词:总结;感想;体会 一、计算机简介 ―,什么是计算机 1,从字面上理解,它是用来计算的工具。计算机大至由运算器,输入设备,存储器,输出设备,控制器组成。1,运算器:它是实现数据算术运算的部件。它主要包括算术逻辑单元,多路选择器,通用容存器组及标志容存器。 2,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器,语音输入设备,模数转换器,数码相机,触摸屏等。通过它可以向电脑输入数字,图片等各种数据。 3,存储器;存储器的种类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主储存器。它由储存体,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和驱动器,数据寄存器,读写放大电路,

读写控制电路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存放数据程序。 4,输出设备:有打印机,显示器等可以通过它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输出来 5,控制器:它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的动作。它组要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等组成。 二,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应该是算盘这样的简单计算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功能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教授。他对计算机概念的描述影响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使它最终发展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样子。越来越多样化,并逐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计算机在历史上经历4次改变。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它的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第二代是晶体管数字机。相较第一代它的体积有所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变强。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字机。它比前两代的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好。第四代则开创了微型计算机时代。 三,计算机在生活中的运用 1,办公自动化: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业务,商务和对办公业务的统计,分析。 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的管理,计划,分析统计,预测等。 情报检索。 2,在科技中的应用:如进行模拟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

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

题目: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姓名: 院系:计算机学院 班级: 学号: 2013年12月10日

报告正文 一、填空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与C语言完美结合的系统是。 2.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之父是——。 3.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 4.C语言之父是 5.计算机语言的分类、、 6.人工智能的诞生时间 7.计算机软件分为、 8.目标程序是 9.算法的3个特征、、 10.操作系统是一个软件 11.1kb表示的位数是 12.计算机中,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中间数据、最终结果和处理程序的是 13.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是 14.数据恢复的主要依据是、 15.写出一个块设备 答案: 1.Unix系统 2.图灵 3.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4.丹尼斯里奇 5.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6.1956 7.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8.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9.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 10.系统 11.2048 12.存储器

13.算法 14.备份副本、日志文件 15.磁盘 二、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提出了储存程序概念 C.设计了第一台计算机 D.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2.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板上,被称为()A.CPU B.主板 C.存储器 D.输入设备 3.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 A.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硬件和软件 C.键盘和打印机 D.以上都不是 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简称是() A. CAD B.CAM C.CAI D.CAF 5.硬盘属于微型计算机的() A.主存储器 B.输入设备 C.输出设备 D.辅助存储器 6.存储器ROM的功能是() A 可读可写数据 B.可写数据 C.只读数据 D.不可读写数据 7.下列各数最大的是() A.110B B.110O C.110H D.110D 8.32个汉字的机内码需要的字节数是() A.16 B.32 C.64 D.128 9.与批处理系统相比较,分时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 A.具有交互性 B.资源利用率高 C.吞吐量大

深圳大学计算机导论互联网与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互联网与网络安全 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2016. 10.20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6.12.9 教务处制

实验步骤: 一、浏览器使用,网页下载和保存、搜索引擎使用和信息检索方法。 (一)浏览器使用 浏览器是指可以显示网页服务器或者文件系统的HTML文件(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应用)内容,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交互的一种软件。 它用来显示在万维网或局域网等内的文字、图像及其他信息。这些文字或图像,可以是连接其他网址的超链接,用户可迅速及轻易地浏览各种信息。大部分网页为HTML格式。 一个网页中可以包括多个文档,每个文档都是分别从服务器获取的。大部分的浏览器本身支持除了HTML之外的广泛的格式,例如JPEG、PNG、GIF等图像格式,并且能够扩展支持众多的插件(plug-ins)。另外,许多浏览器还支持其他的URL类型及其相应的协议,如、HTTPS(HTTP协议的加密版本)。HTTP内容类型和URL协议规范允许网页设计者在网页中嵌入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流媒体等。 游览器使用: 1.单击【开始】菜单,在弹出的开始菜单中选择【Internet】命令,打开IE浏览器窗口。 2.也可以通过桌面双击IE浏览器的图标来打开IE浏览器、

3.新打开的IE浏览器窗口中不会显示任何内容。需要您指定网站地址才能够访问并显示内 容。 4.打开健康频道页面 在人民网首页的导航栏中单击【健康】超链接文本,打开健康频道页面。

5.打开详细页面 在高血压专题页面中单击某个文章标题,即可查看该标题下的内容。 6.在【健康】频道页面顶部的导航栏中单击【高血压】超链接文本,可以打开高血压专题页 面。 7.在详细页面中可以阅读打开的新闻内容。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导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的二个基本的目标和任务是认知与导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本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组成、工作原理、数制和编码、运算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等)、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整机结构、系统结构等)、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网络、数据库、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等)以及操作系统Windows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指南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了解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4.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掌握基本进制转换、数字编码转化计算 5.掌握简单算术、逻辑运算 6.了解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逻辑运算和逻辑电路知识(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理解CPU、存储系统(cache,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 理; 2.了解指令、指令系统、程序的概念;了解指令的格式;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 3.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 4.了解并行处理、CISC/RISC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1.掌握软件概念、软件分类 2.了解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基本概念,了解软件生命周期及模型3.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分类、组成、功能 4.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分类、掌握一些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

计算机导论第一章课后练习答案

1.1节 1. 上面的两个输入中有且只有一个必须为1,且最下面的输入必须为1。 2. 下面的输入1被NOT门取反为0,使得AND门的输出变为0。因此,OR门的2个输入均为0(记 住,触发器上面的输入保持为0),因此OR门的输出变成0。这就意味着,当触发器下面的输入变回0,AND门的输出仍将保持0。 3. 上面的OR门的输出将变为1,使得上面的NOT门得到一个输出0。这会使得下面的OR门得到 一个输出0,并使得下面的NOT门得到一个输出1。这个1被看作是触发器的输出,同时反馈给了上面的OR门,这时,它将该门的输出保持为1,即使在触发器的输入已经变回0。 4. 当时钟为0时,触发器将屏蔽掉电路的输入值。当时钟为1时,触发器将响应电路的输入值。 5. a. 整个电路等同于单个XOR门。 b. 这个电路也等同于单个XOR门。 6. a. 6AF2 b. E85517 c. 48 7. a. 01011111110110010111 b. 0110000100001010 c. 1010101111001101 d. 0000000100000000 1.2节 1. 在第一种情况下,地址为6的存储单元最后结果为值5。在第二种情况下,它的最后结果值为8。 2. 在步骤1当新值写入3号存储单元时,该单元的原始值被擦去了。因此,步骤2并没有将3号存 储单元中原始值存入2号存储单元中。结果是:两个存储单元最后的值都是最初2号存储单元中的值。正确的步骤如下: 步骤1,将2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1号存储单元。 步骤2,将3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2号存储单元。 步骤3,将1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3号存储单元。 3. 32768位。 1.3节 1. 有较快的数据检索速度以及较高的传输速率。 2. 这里要记住的一点是,与计算机内部运作速度相比较,机械动作的缓慢表明:我们应该把必 须移动读/写磁头的次数减到最少。如果我们要在写满磁盘的一面后再开始下一面,那么当我们在写满一个道时都必须移动一次读/写磁头。因此磁头移动的次数就大约等于磁盘两个盘面所有道的总和。不过,如果我们通过电子方式在磁盘表面之间切换读/写磁头,我们就只需要在每个柱面写满时才移动一次读/写磁头了。 3. 在这个应用中,必须从海量存储系统中随机地检索信息,而对于CD和DVD等设备中使用的螺 旋系统,这种方法是很耗时的。(而且,现在的技术还无法使CD和DVD设备中的某部分数据进行更新。) 4. 存储空间是以物理扇区为单元分配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扇区组为单元)。如果最 后一个物理扇区没有被写满,可以再填加新的文本,而不需要增加此文档的存储空间。如果最后一个物理扇区已经被写满,那么无论要给该文档填加什么内容,都需要分配额外的物理扇区。 5. 闪存驱动器不需要物理运动,因此所需要的响应时间比较短,而且不会有物理损耗。 6. 缓冲区是一个临时的数据存储区域,通常用作解决数据源与最终目的地不一致性的手段。1.4节

计算机导论报告

课程报告内容 本课程报告要介绍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其中包括了计算机的组成部件、数据的运算、计算机工作原理等等。 背景知识 一.计算机历史 微型化因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计算机微型化迅速。因为微型机可渗透到诸如仪表、家用电器、导弹弹头等中、小型机无法进入的领地,所以80年代以来发展异常迅速。预计性能指标将持续提高,而价格将持续下降。当前微型机的标志是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集成在一起,今后将逐步发展到对存储器、通道处理机、高速运算部件、图形卡、声卡的集成,进一步将系统的软件固化,达到整个微型机系统的集成。 网络化如今的计算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络计算机在即将到来的时代中将无处不在。网络化就是把各自独立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结起来,形成各计算机用户之间可以相互通讯并能使用公共资源的网络系统。网络化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宝贵资源并扩大计算机的使用范围,为用户提供方便、及时、可靠、广泛、灵活的信息服务。 但是有时你可能很难找到它们,尽管它们中的一些看上去像我们今天使用的膝上型电脑或者桌面电脑,但是多数网络计算机将藏在电视,电话和冰箱中。网络计算则在今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网络计算将数据,程序,以及计算能力分布在一个公司的Intranet或者Internet的各个节点上。 智能化智能化是指让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智能计算机具有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功能,知识处理和知识库管理的功能等等。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是通过智能接口,用文

字、声音、图像等与计算机进行自然对话。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硬件系统是组成计算机的电子的、机械的、电磁的、光学的各种元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 算机的物理基础。硬件系统又称为“裸机”,裸机只认识“0”和“1”组成的机器语言,这种没有软件系统的计算机几乎是没有用的,只有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有机结合,使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协同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它包括:1.运算器(Arithmetic Unit)2.控制器(Control Unit)3.存储器(Memory)4.输入设备(Input Device)5.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2.软件系统是为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总称。一个性能优 良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配置的软件是否完善和丰富。 软件不仅提高了机器的效率、扩展了硬件功能,也方便了用户使用。 它包括:1.软件系统的分类微型机的软件系统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2.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必备软件。用户在购置计算机时,一般都要根据需要及可能配备相应的系统软件。(1) 操作系统 (2) 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①机器语言②汇编语言③高级语言 (3)系统服务软件①诊断程序②调试程序③编辑程序 3.应用软件 常见的应用软件有以下几种: 各种信息管理软件; 办公自动化系统; 各种文字处理软件; 各种辅助设计软件以及辅助教学软件; 各种软件包,如数值计算程序库、图形软件包等。 三.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的能力 4.逻辑判断的能力 5.高度自动化与灵活性 知识点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及运算: 二进制数 计算机内信息的存储、运算等主要通过二进制。 二进制的特点:只有两个基本数字0和1;逢二进一位。 二进制的优点:因为它只有两个基本数字0和1,所以容易物理实现。所谓物理实现,指的是通过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不同的数字。如在计算机的内部,对于0和1可以通过高电平(电压稍高一点的电流)和低电平(电压稍低一点的电流)来表示。又如在软磁盘上存放一个0或1,可

计算机导论实验指导

实验0 SimpSim模拟器环境及Visual C++编译调试环境 【实验目的】 1了解自然语言到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 2 熟悉Simple Simulator模拟器环境,掌握使用Simple Simulator模拟程序的执行。 3 掌握SimpSim的单步运行方法,学会单步运行时对存储单元和各寄存器中值的进行 观察。 4 熟悉Visual C++编译调试环境,掌握C语言源程序的建立、编辑、修改、保存。 5 掌握C语言程序的编译和程序调试。 【实验准备】 (1)自然语言到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 任何计算机内部都是用0 和1的序列来表示的,这可以很容易地被计算机理解,但人们却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无论什么时候,在用像Visual C++ 这样高级语言编写程序的时候,我们使用了能被程序员所理解的一组指令或命令,但计算机却不容易理解。为了在人和机器之间搭建通信的桥梁,制定一个翻译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每台计算机只能理解它自己的语言(机器语言),所以最终必须将每个程序翻译为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等价程序,这样计算机就能够理解并执行程序所指定的指令。执行这个翻译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叫做翻译器,如图1.1 所示。翻译器通常对指定的语言进行工作。也就是说,C 程序的翻译器不能翻译Java语言程序,反之亦然。有两种特定类型的翻译器用来执行高级语言的转换过程: 编译器和解释器。 图1.1 翻译器的基本作用 编译器 翻译过程本身包含一系列对输入语言的转换。图1.2 显示了编译器的通用阶段。虽然对包含在每个阶段的行为的具体讨论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了解翻译过程的一些方面,以及如何与编写的程序进行联系,有利于对计算机程序编译调试过程的理解。 在将程序递交到任何翻译器前,需要使用编辑器或文字处理程序来创建源程序。大部分翻译器需要文件扩展名,将程序保存为特定的类型。例如C 编译器要求包含C程序的文件以“.C ”作为扩展名。如果提交给翻译器的程序没有这个程序没有这个扩展名,编译器就不会对它进行翻译。 一旦创建了程序,它就被递交给预处理程序。正如其名字所指明的一样,该程序在“处理器”或编译器之前进行工作。它可能是一个独立于编译器的程序,也可能是具有不同名称的相同的编译器。预处理程序执行这样的任务,例如将一个或多个文件的内容合并入程序中,并在整个程序中用一个字符串取代另一个字符串。预处理程序扫描整个源代码,寻找“预处

《计算机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Principle of Computer) 课程类别:必修编号:1841053 学时:72 编者姓名: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职称:助教 主审姓名: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职称:副教授 授课对象:本科生专业:计算机科学(师范)年级:一年级 编写日期:2000年9月 一、课程目的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各子系统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对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有重要作用。为今后学习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分布与并行处理等课程打下基础。二、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和虚拟机器的概念,理解以“存储程序”概念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的特点、组成框图及工作过程,熟悉衡量计算机性能的评价及主要技术指标(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它的应用领域。 2.了解系统总线在计算机硬件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系统总线及其分类、结构和总线控制逻辑。熟悉常用总线结构和总线标准。 3.掌握主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组成方式以及与其他部件(如CPU)的联系,掌握高速缓冲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等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具有运用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存储器构建具有层次结构的存储器的能力。 4.掌握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程序查询、中断和DMA及其相应的结构功能和组成,了解常用的I/O设备。对I/O系统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加深计算机整机工作的概念的理解。 5.掌握参与运算的各类数据(有符号数、无符号数、定点数和浮点数等)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算术运算方法,领会计算机在自动解题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流程,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及整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6.掌握机器指令系统的分类、常见的寻址方式、指令格式以及指令设计的优化方法,了解RISC 技术。深刻领会指令系统与机器主要功能以及与硬件结构之间的关联。 7.领会CPU在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CPU的功能和内部结构,熟悉机器完成一条指令的全过程,初步掌握并行性的基本概念以及实现时间重叠的技术途径:流水处理。领会中断技术在提高整机系统效能方面所起作用。

计算机类研讨课课程报告

计算机类研讨课课程报告 班级:计算机类1706班姓名:唐娜 学号:20178873

日期:2017/12/29 大一上学期将近接近尾声,感触颇深。对于计算机导论课,我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的运行原理,重要组成和发展历史,使我明白了互联网发展之迅速已是我们及时每时每刻学习也无法追上的,所以正如老师说的,我们只有努力掌握计算机最基础的东西,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不被时代落下,因为计算机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是不会变的。而这学期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课C++,对我来说比较有难度,因为这门学科对我们逻辑能力和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这些正是我所欠缺的。而这个学期的线性代数和高等数学我却学得一点也不好,因为我上课听着听着就会很想睡,原本为了抵抗这种不可抗力,我会通过玩手机来提神,可没想到我一拿起手机就不受控制,一直在玩,可以说是毫无办法,于是我就这样划水划了一个学期。 通过这一个学期不断地间歇性踌躇满志和持续性混吃等死,我总结了我无法学好的可能性原因:一、上了大学后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导致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学不进去,这可能是最大的原因。二、没有方法,这也是一大硬伤,我现在还没能完全意识到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还保持着高中时的学习方法,而其实大学与高中是不一样的。这是主要的两个原因,其他小原因比如抵挡不住诱惑就不说了。既然知道原因,就要对症下药,对于下个学期的学习,我有如下计划:一、努力认真听完每一节课,听课很重要,听课学习效率远远高于上完课后自学,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可以先学习其他东西,如记记单词之类的,一定不玩手机,一玩手机就控制不住自己了。二、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现在大学每天都会有许多零碎的事情需要做,这时就需要把要做的事情即在备忘录上,这样才能不落下任何一件事情,还能合理安排时间。三、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要为自己负责,不能再指望着会有人提醒我写作业或者好好学习,现在我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而如果我在大学浑浑噩噩的话,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接下来,谈谈我对未来的规划,其实上大学之前,是对大学怀着一种憧憬的,我想像的大学是那种能够教会我各种才艺和技能的地方,为了备战高考,我们无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