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刚经现代汉语译文(真谛译本)

金刚经现代汉语译文(真谛译本)

金刚经真谛译本现代汉语译文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我是这样听佛祖说法的:

某一个时期,佛祖住在舍卫国祗陀树林给孤独园中,跟随他的还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位出家受了具足戒的佛弟子。那个时候,有一天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手持钵盂,到舍卫国大城中乞讨食物。他按一家一户的顺序依次序到城中乞讨,然后回到给孤独园中吃饭。吃完饭已经过了中午,如来收拾好衣服和钵盂,洗完脚,像往常一样结跏跗安坐在铺好的座位上。佛祖端身而住,正念现前。此时所有的佛弟子一一来到佛祖所在的地方,他们纷纷跪到佛祖面前,双手伏地,用头顶着佛祖的脚,围着佛祖右绕三圈后,退到一边坐下。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那个时候,以清净之心为生命的须菩提尊者正坐在大众之中。此时须菩提从座位上起身,袒着右肩跪到佛祖面前,双手伏地,用头顶着佛祖的脚,右膝跪地,然后双手合掌恭敬地对佛祖说:“世所罕见的世尊,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您善于护念众菩萨摩诃萨,因为无上的利益众生的愿望;您善于嘱咐众菩萨摩诃萨,因为无上的教导众生的愿望。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愿无上正等正觉,行菩萨道,应该怎样使心安住?怎样修行?怎样发起觉有情之心?”

须菩提问完了话,此时世尊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很好!很好!是的,须菩提,如你所说。如来善于护念众菩萨摩诃萨,因为无上的利益众生的愿望;善于嘱咐众菩萨摩诃萨,因为无上的教导众生的愿望。须菩提,所以你现在一心一意仔细听,恭敬地好好思考。我现在为你说法。如果菩萨发正觉心,行觉有情之行,应该这样使心安住,这样修行,这样发心。”须菩提说:“谨听教诲,世尊!”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祖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发心正觉、行觉有情之行的善男子善女人,应该这样发心:所有一切的众生,无论是卵生、胎生、依水而生还是化生的众生,无论是有身体还是没有身体的众生,无论是有思想、没有思想,还是既不是有思想也不是没有思想的众生,乃至众生界中一切有名称的存在,我都安置他们于终极的解脱境界。这样救渡了无法计量的众生,却并不认为有众生被救渡了。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有‘众生’这种概念,就不应该称呼他为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所有一切的菩萨心中都没有‘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种种的区分。”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另外,须菩提。菩萨应该不执著于对象是人而做布施,不执著自己所有之物的多寡而做布施,不执著于物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感受、道理而做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心无执着地做布施。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无执着地做布施,所生长的福德是不可以计算和测量的。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东方虚空的大小可以计算和测量吗?”

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

佛祖说:“是的,须菩提。南、西、北方四方上下十方(加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一共是十方)虚空的大小可以计算和测量吗?”

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

佛祖说:“是的,须菩提。如果菩萨心无执着地做布施,所产生的福德也是这样的不可以计算和测量。”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可以通过观察身体外貌见到如来吗?”

“不可以,世尊。不可以通过观察身体外貌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身体外貌是不可以执着的。”

“须菩提,为什么呢?但凡肉眼所见的外貌,都是虚妄不真实的。只有把肉眼所见的如来外貌看作虚妄的,才真正见到了如来。”佛祖这样告诉须菩提。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此时,以清净之心为生命的须菩提禀告佛祖说:“世尊!在现在和未来世,大量众生听见了这样言说的经文章句,会真信吗?”

佛祖对须菩提说:“不要这么说:在现在和未来世,大量众生听见了这样言说的经文章句,会相信吗?须菩提,在未来世确实有这样的众生,听见了这样言说的经文章句能够真信。另外,须菩提,在未来五百年后正法时代结束以后,有很多觉有情的大修行者持戒修福,拥有智慧。这些大菩萨不只是供养承事了一尊佛,不只是在一尊佛处种下了善根,而是已经供养承事了成百上千无数无量的众佛,在成百上千无数无量的众佛处种下了许多的善根。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见了这样言说的经文章句,哪怕只是产生了一念的净信,如来都知道、都见到了这些人。须菩提,这些善男子善女人由此生长无量的福德。为什么呢?这些菩萨不再执着于‘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这些概念。这些菩萨不认为有‘法’,也不认为没有‘法’。没有执着。为什么呢?这些菩萨如果心中有‘法’的概念,就是执着于‘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所以须菩提,菩萨不应该执着于有‘法’,也不应该执着于没有‘法’。因为这个缘故,你们看待如来所说经应该理解成是在用渡河用的船筏作比喻(渡河之后就应该舍弃),‘法’这个概念尚且应该舍弃,何况执着于没有‘法’。”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佛祖对以清净之心为生命的须菩提说:“此外,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法可以说吗?”

须菩提说:“根据我所理解的佛说的义理,如来没有得到称作无上正等正觉的法,也没有法可以说。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不可以执着的,也是不能够用语言表达的。不是真有法,也不是没有法。为什么呢?一切佛教的圣者,都是因为无为真如的显现而成为圣者。”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能装满一个大千世界的七种宝物做布施,此人以此布施生长的福德多吗?”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此善男子善女人以此布施生长的福德非常多。为什么呢?世尊!福德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福德。”

佛祖说:“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装满一个大千世界的七种宝物做布施;另外如果有人从本经典中领受四句偈子,给他人正确地讲解其中的义理,此人以此因缘所生长的福德就超过了前者无量

无数。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依本经典而成就的。一切众佛都是依本经典而产生的。须菩提,所谓的佛法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佛法。”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须陀洹能够这么想吗:‘我得到了须陀洹(入流)的果位’?”

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世尊,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到达‘入流’,姑且称之为‘须陀洹’。乃至于物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感受、道理也都不可以‘入流’,姑且叫做须陀洹。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来’,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到达‘一往来’,姑且称之为斯陀含。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到达‘不来’,姑且称之为阿那含。”

佛祖说:“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阿罗汉能够这么想吗:‘我得到了阿罗汉的果位’?”

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称作‘阿罗汉’的。世尊!如果阿罗汉这么想:‘我得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就是执着于‘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种种的概念。世尊、如来、应供、正等觉者,您称赞我安住于无烦恼的正定,在众弟子中位列第一。世尊,我现在已经得到阿罗汉的果位,绝离了三界的各种欲想。世尊,我不这么想:‘我是阿罗汉’。世尊,我如果这么想:‘我得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如来就不应该给我授记说:善男子须菩提安住于无烦恼的正定,在众弟子中位列第一。(须菩提)真的没有安住于什么,姑且称作安住于无烦恼的正定。”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佛祖问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从前在燃灯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处,如来有法所得吗?”

须菩提说:“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处无法所得。”

佛祖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如果有菩萨这么说:‘我应该修饰、加强佛土的宏伟精妙。’这位菩萨就是在说虚妄之言。为什么呢?须菩提,宏伟精妙的佛土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宏伟精妙的佛土。须菩提,所以菩萨应该这样生起无执着的心,不因物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感受、道理而起执着,应该无所执着而生心。须菩提,比如有人,身体有须弥山那么大。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这个身体大吗?”

须菩提说:“非常大,世尊!为什么呢?如来说并不是真的存在的这样一个身体,姑且说有这个身体。”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佛祖对须菩提说:“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果有恒河中所有的沙那样数量的恒河,全部恒河中沙的数量多吗?”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只那样数量的恒河就是无数的,何况其中沙的数量。”

佛祖说:“须菩提!我现在告诉你实话: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能够装满那些沙数量的大千世界的七种宝物来布施如来、应供、正等觉者,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此人以此因缘所生长的福德多吗?”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此人以此因缘生长的福德非常多。”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能够装满那些沙数量的大千世界的七种宝物来布施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另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对本经典哪怕只是其中四句偈子恭敬地领受在心而持久不忘,并给他人正确地讲解经典含义,此人所生长的福德就超过了前者无量无数。”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另外,须菩提,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有人能够读诵本经典,哪怕只是其中四句偈子,你应该知道,这个地方就如同佛的塔、庙一样,一切世界的天神、人、阿修罗都应该对它恭敬。更何况有人尽其所能对本经典领受在心而持久不忘、读诵讲解本经典。你应该知道这个人就与无上正等正觉共相应。本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佛或者是尊敬的佛弟子所在的地方。”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佛祖说到这里,此时,以清净之心为生命的须菩提禀告佛祖说:“世尊!这部经典的名号是什么?我们如何奉持它?”

佛祖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典名号叫做‘到达智慧的彼岸’,你们应该以这个名字来奉持它。为什么呢?须菩提,‘到达智慧的彼岸’法是不可以执着的。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法可以说吗?”

须菩提回答:“没有,世尊!如来没有法可以说。”

佛祖对须菩提说:“一个大千世界中所有的微尘数量多吗?”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为什么呢?世尊!这些世界中的微尘,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微尘。这些世界,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世界。”

佛祖对须菩提说:“你是怎么认为的?可以通过三十二种超绝稀有的容貌特征观察如来吗?”

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此三十二种超绝稀有的容貌特征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三十二种超绝稀有的容貌特征。”

佛祖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如果有恒河中所有沙那样数量的善男子善女人,终其一生每天不停地做布施;另外如果有一个善男子善女人对本经典哪怕只是其中四句偈子恭敬地领受在心而持久不忘,给他人正确地讲解经典的含义,那么后者生长的福德就超过了前者无量无数。”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那个时候,以清净之心为生命的须菩提,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意义和旨趣,痛哭流涕,他止住眼泪对佛祖说:“世所罕见的世尊!世所罕见的善逝!如来所说的这部经典,我自从过去生中有智慧以来,未曾听到过这样的经典。为什么呢?世尊!‘到达智慧的彼岸’法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到达智慧的彼岸’法。世尊!应该知道,听闻此经时能够‘真信’,此人则与无上正等正觉共相应。世尊!这里所谓的‘真信’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真信’。世尊!我现在听了这样的经典能够相信理解,这并不困难,如果在未来世,末法时代中,有众生听到了本经典,也能够恭敬地领受在心而持久不忘,给他人讲解经典的含义,应该知道此人就真的与无上正等正觉共相应。世尊!此人没有‘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种种的区分。为什么呢?‘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这些概念都是不可以执着的。为什么呢?众佛世尊解脱了对一切概念的执着。”

须菩提说到这里,佛祖对须菩提说:“是的,须菩提。是的,你应该知道此人与无上正等正觉共相

应,此人听到本经典后不惊恐,不害怕,不畏惧。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到达智慧的彼岸’法是最重要的到彼岸之法。此法如来是这么说的,无量的众佛也是这么说的,所以说是最重要的到彼岸之法。”

“此外,须菩提,如来说的‘到达忍辱的彼岸’之法也是不执着。为什么呢?须菩提,我在过去生中被迦陵伽王即使截断身体骨肉断碎,我那个时候也没有‘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种种的区分。为什么呢?须菩提,我那个时候如果有‘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种种的区分,就应该产生嗔恨的心理。须菩提,又回忆我在过去五百世时是一个叫做‘忍’的大仙人,那时的我同样没有‘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种种的区分。所以须菩提,菩萨应该远离一切的执着,发愿无上正觉,不因眼见物体而起执着,不因耳听声音、鼻嗅气味、舌尝味道、触觉感受、思考道理而起执着。不应执着于有‘法’,不应执着于没有‘法’,不应有任何的执着。为什么呢?如果心有执着,就是执着于虚妄。如来说‘菩萨应该心无执着地做布施’。此外,须菩提,菩萨为了利益一切的众生,应该这样做布施。此处说的众生是不可以执着的,同样所有一切的众生如来说也是不可以执着的。为什么呢?众佛世尊远离了对一切概念的执着。须菩提,如来说的是真话、实话、原原本本的话,不说谎话。此外,须菩提,如来所觉悟、所说的法并非真实也非虚妄。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执着于法而去做布施,就如同一个人走进了暗室,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菩萨心无执着地做布施,就如同一个人在阳光下,眼睛能够看见各种各样的事物。此外,须菩提。在未来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对本经典领受在心而持久不忘,读诵本经典,修行本经典,给他人正确地讲解经典的含义,如来都能知道、见到这些人,这些人都会生长无量的福德。”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

“此外,须菩提,如果有恒河中全部沙那样数量的善男子善女人终其生命,从日出时开始做布施,到了日中时还在做布施,到了日落时仍然在做布施,这样经历了无量百千万亿劫仍然有那样数量的善男子善女人终其生命地做布施;另外如果有人听到了本经典不作诋毁,后者以此因缘所生长的福德就超过了前者无数无量。更何况有人能书写、读诵本经典,对本经典领受于心而持久不忘,教人修习本经典,与人广为宣说本经典。此外,须菩提,本经典是无法想象、无法衡量、无与对等的经典,如来只为怜悯利益能够行无上乘和行无等乘的人说。如果在未来世有人能够对本经典领受在心而持久不忘,读诵本经典,教他人修习本经典,正确地宣说本经典,如来都能知道、看到这些人,这些人与无数无量、不可思议、无与对等的福德共相应。这样的人如同我的分身,能够荷担无上正等正觉法。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是乐于下等修行愿望的人,以及心中怀有‘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种种区分的人,这样的人听到本经典后不会领受于心,不会去修习,不会去读诵,也不能给别人正确地讲解经典的含义。此外,须菩提,无论在什么地方宣说本经典,一切世界的天神、人、阿修罗都应该对它礼敬供养,应当知道这个地方就如同佛的塔、庙一般。”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将本经典领受于心而持久不忘,读诵本经典,教他人修行本经典,正确地宣说本经典;如果遭他人鄙视侮辱,这是他过去世中造下的恶业所带来的果报,由于在今世中遭他人鄙视侮辱,他在过去世中所造的恶业因此消亡,应当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回忆过去无数无量超过算数可以表示的大劫前,在供养燃灯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前,已经承事供养了八万四千百千亿众佛如来究竟成佛,没有漏过供养一尊佛。如果在未来五百年后末法时代中,有人能够将本经典领受于心而持久不忘,读诵本经典,教他人修行本经典,正确地宣说本经典,此人所生长的福德,用我承事供养众佛如来的功德和此功德相比较,还及不上它的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乃至无法用算术和比喻来说明。须菩提,如果在未来末法时代中,有善男子善女人将本经典领受于心而持久不忘,读诵本经典,所得到的功德,我如果都说出来,也许其中有人听了会心中迷乱,甚至会疑惑癫狂。此外,须菩提。本经典的义理是不可以通过思考和议论知道的,如果有人修行本经典,所得到的果报也是不可以通过思考和议论知道的。”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此时,须菩提对佛祖说:“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愿无上正等正觉,行菩萨道,怎样使心安住?怎样修行?怎样发起觉有情之心?”

佛祖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愿无上正等正觉,应该这样想:我应该度脱一切的众生至于终极的解脱境界。这样度脱了无量的众生,但是并没有一个众生被我度脱了。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有‘众生’这个概念,就不应该称呼他为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真的没有什么能够称作菩萨的。”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在燃灯佛处,如来有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法?”

须菩提说:“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佛处,没有得到叫作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佛祖说:“是的,须菩提。如来在燃灯佛处,没有得到叫作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须菩提,如来在燃灯佛处,假若得到了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燃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说:‘婆罗门,你在未来世中会成佛,称号是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觉者。’须菩提,因为如来真的没有得到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法,所以燃灯佛给我授记说:‘婆罗门,你在未来世中会成佛,称号是释迦牟尼如来、应共、正等诀者。’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是真如的别名。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法’。这个人没有说真话。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真的没有得到叫作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须菩提,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法,并不是真实的,也不是虚妄的。所以如来说:‘一切的法都是佛法’。须菩提,一切法是不可以执着的,如来姑且称之为一切法。须菩提,比如一个人的身体又长又大。”

须菩提说:“世尊!如来所说的身体又长又大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又长又大。”

佛祖说:“是的,须菩提。是的,须菩提。如果菩萨这么说:‘我应当去度脱一切众生’,就不应该称呼他为菩萨。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有没有什么能够称作菩萨的?”

须菩提说:“没有,世尊!”

佛祖说:“所以须菩提,如来说一切法中没有‘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种种概念的区分。须菩提,如果菩萨这么说:‘我应当修饰、加强佛土的宏伟精妙’,这位菩萨就是在说假话。为什么呢?须菩提,宏伟精妙的佛土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宏伟精妙的佛土。须菩提,如果菩萨深信、理解了诸法无我的道理,如来、应供、正等觉者说他是真正的菩萨。”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肉身之眼吗?”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如来有肉身之眼。”

佛祖说:“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天趣之眼吗?”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如来有天趣之眼。”

佛祖说:“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智慧之眼吗?”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如来有智慧之眼。”

佛祖说:“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法门之眼吗?”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如来有法门之眼。”

佛祖说:“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觉者之眼吗?”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如来有觉者之眼。”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果有恒河中所有沙那样数量的恒河,佛世界的数量如同所有恒河中的沙的数量那样,佛世界的数量多吗?”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佛世界的数量非常多。”

佛祖说:“须菩提,这些佛世界中所有的众生,他们各种各样的心念相续状态,我都知道。为什么呢?须菩提,心念相续的状态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为什么呢?须菩提,过去的心念找不回,现在的心念留不住,未来的心念抓不到。”

第十九品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装满一个大千世界的七种宝物来做布施,此人以此因缘得到的福德多吗?”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

佛祖说:“是的,须菩提。这些善男子善女人以此因缘得到的福德非常多。”

佛祖说:“这些福德是不可以执着的。(如果执着),如来就不会说有福德。”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可以通过极好的佛肉身辨识如来吗?”

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不能依靠极好的佛肉身辨识如来。为什么呢?极好的佛肉身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极好的佛肉身。”

佛祖说:“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可以通过极好的佛外貌辨识如来吗?”

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不可以通过极好的佛外貌辨识如来。为什么呢?极好的佛外貌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极好的佛外貌。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佛祖说:“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这种想法吗:‘我有法可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法可说’。你应该知道,此人由于执着而起邪见,是在诽谤我。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法,但所说的法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说法。”

此时,须菩提对佛祖说:“世尊!未来世的大量众生,听到了这样言说的经文章句,会相信吗?”

佛祖说:“不是真有众生,也不是没有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众生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众生。”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没有得到叫作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须菩提说:“没有,世尊!如来没有得到叫作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佛祖说:“是的,须菩提,如来甚至于没有得到任何法,所以说无上正等正觉法是平等的法。”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此外,须菩提,众佛的觉知没有差别,所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此外,须菩提,此法是平等的法,没有高下之分,所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此外,须菩提,由于此法没有‘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种种的区分,此法平等,所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此外,须菩提,修行一切修善果之法具足圆满,就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所说的修善果之法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修善果之法。”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七种宝物堆积成如同一个大千世界中所有的须弥山那么大的宝山,用这些宝物来做布施;另外如果有人将此《到达智慧的彼岸》经典,乃至于其中四句偈子领受于心而持久不忘,读诵本经典,给他人正确地讲解经典的含义,那么前者所获的福德还及不上后者的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乃至无法用算术和比喻来说明。”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这种想法吗:‘我应当度脱众生’?须菩提,你不应该这么想。为什么呢?真的没有被如来度脱的众生。须菩提,如果认为有被如来度脱的众生,就是执着于

‘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这些概念。须菩提,如来说这些概念是不可以执着的,只是孩童、凡夫、众生执着于这些概念。须菩提,所谓的孩童、凡夫、众生,如来说也是不可以执着的。”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可以通过具足的容貌特征辨识如来吗?”

须菩提说:“根据我所理解的佛祖所说的义理,不能通过具足的容貌特征辨识如来。”

佛祖说:“是的,须菩提。不能通过具足的容貌特征辨识如来。为什么呢?如果通过具足的容貌特征辨识如来,那么转轮圣王就是如来。”

此时世尊因而说了一个偈子:

如果想通过观察身体外貌见到我,

想通过通过听闻我的声音见到我,

此人是在走邪路,不能见到我。

由佛法才能见到佛,佛法才是佛的身体。

佛法不是认识界的事物,佛法的本质深奥难见。

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因为有具足的外貌特征,所以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吗?须菩提,你现在不应该这样想:如来因为有具足的外貌特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不是因为有具足的外貌特征才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或许有这种念头:如来说行菩萨道的人,认为法是不存在的。须菩提,不要这么想。为什么呢?如来说行菩萨道的人,不应该认为法是不存在的。”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装满恒河中所有沙数量世界的七种宝物来做布施;另外如果有菩萨知道一切法无生无灭的道理而不起执着之心,那么后者以此因缘所得到的福德就超过了前者。须菩提,行大乘道的人不应该对福德起贪着之心。”

须菩提说:“此福德会积累增长吗?”

佛祖说:“须菩提,此福德会积累增长但是不可以贪着,所以说福德会积累增长。”

第二十九品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时走着有时站着有时坐着有时卧着。此人没有理解我所说的义理。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不是从何处而来,也没有地方要去,姑且叫做如来、应供、正等觉者。”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如果一个大千世界全部破碎成微尘,烧成灰末,然后合到一起,那么全部的微尘数量多吗?”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微尘真的存在,世尊就不会说微尘多。为什么呢?世尊说微尘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微尘。如来说大千世界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大千世界。为什么呢?如果世界是真实的存在,那么就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如来说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一个整体。”

佛祖世尊说:“须菩提,这一个整体只是就世间语言而说,其实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孩童、凡夫偏要说有,偏要执着于这一个整体。”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认为有‘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各自不同的知见。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此人的说法正确吗?”

须菩提说:“不正确,世尊!不正确,善逝!为什么呢?如来说‘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各自不同的知见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我’、‘众生’、‘有寿命者’,‘有觉知者’各自不同的知见。”

“须菩提,如果有人行菩萨道,对一切法,应该这样认识,这样判断,这样修行,不产生‘法’的概念。须菩提,所说的法是不可以执着的,姑且称之为法。”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如果有觉有情的大修行者用装满无数无量的世界的七种宝物来做布施;另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将本经典乃至其中四句偈子领受于心而持久不忘,读诵本经典,教他人修行本经典,与他人广泛地宣说本经典,那么后者以此因缘所生长的福德就超过了前者无量无数。怎样宣说本经典呢?心无执着,就像什么也没说一样。常在不动,正确地宣说:

有为法应该视作影子、白翳、灯火、幻像、露珠、水泡、梦境、闪电、云朵一般。

此时佛祖说完了本经典,大德须菩提心中生起无比的喜悦,所有的和尚、尼姑、在家奉佛的男子和女子、一切世界的天神、人、阿修罗也都欢喜踊跃,接受佛祖的教诲,虔诚奉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