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热考题型攻关十一含解析201905092208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热考题型攻关十一含解析201905092208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热考题型攻关十一含解析201905092208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热考题型攻关十一含解析201905092208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陌生图象题

新课标全国卷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知识的考查,往往根据工业生产实际,并结合陌生图象,分析投料比、转化率、产率的变化。该类题目信息量较大,综合性较强,能够充分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原理分析、规范描述的表达能力,该类题目在高考中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1.(2018·全国卷Ⅱ)CH 4-CO 2催化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H 2),在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 )

和速率(v )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K 积、K 消均增加

B .v 积减小、v 消增加

C .K 积减小、K 消增加

D .v 消增加的倍数比v 积增加的倍数大

(2)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 =k ·p (CH 4)·[p (CO 2)]-0.5(k 为速率常数)。在p (CH 4)一定时,不同p (CO 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 a (CO 2)、p b (CO 2)、p c (CO 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积碳反应中,由于催化剂X 的活化能比催化剂Y 的活化能要小,所以催化剂X 更有利于积碳反应的进行;而消碳反应中,催化剂X 的活化能大于催化剂Y ,所以催化剂Y 更有利于消碳反应的进行;综合分析,催化剂X 劣于催化剂Y 。由表格可知积碳反应、消碳反应都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右移,K 积、K 消均增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均增大,从图象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是减小的,所以v 消增加的倍数要比v 积增加的倍数大。

(2)由速率方程表达式v =k ·p (CH 4)·[p (CO 2)]

-0.5可知,v 与p (CO 2)成反比例关系,p (CO 2)越大,反应

速率越小,所以p c (CO 2)>p b (CO 2)>p a (CO 2)。

答案:(1)劣于 相对于催化剂X ,催化剂Y 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 AD

(2)p c (CO 2)、p b (CO 2)、p a (CO 2)

2. (2017·全国卷Ⅱ)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 4H 10)脱氢制1-丁烯(C 4H 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 4H 10(g)===C 4H 8(g)+H 2(g) ΔH 1

已知:②C 4H 10(g)+12

O 2(g)===C 4H 8(g)+H 2O(g) ΔH 2=-119 kJ·mol -1

③H 2(g)+12

O 2(g)===H 2O(g) ΔH 3=-242 kJ·mol -1 反应①的ΔH 1为__________kJ·mol -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 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标号)。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增大压强

D .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 (氢气)n (丁烷)

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①=②-③,则ΔH 1=ΔH 2-ΔH 3=-119 kJ·mol -1+242 kJ·mol

-1=123 kJ·mol -1。反应①为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在温度相同时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故

x <0.1。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A 项正确;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总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D 项正确。

(2)结合图(b)可看出随着n (氢气)n (丁烷)

增大,丁烯产率先升高后降低,这是因为氢气是生成物,当n (氢气)n (丁烷)

逐渐增大时,逆反应速率加快,故丁烯的产率逐渐降低。 (3)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丁烯产率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还能促使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高于590 ℃时,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导致丁烯产率快速降低。

答案:(1)123 小于 AD (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 (氢气)n (丁烷)

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解答该类题目要注意的步骤

第一步:识别图象类型。即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理清线和点(平台、折线、拐点等)的关系。 第二步:把握反应特点。即分析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观察物质的状态、气态物质分子数的变化(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还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热(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等。

第三步:联想平衡原理。联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特别是影响因素及使用前提条件等。 第四步:数形结合解答。图表与原理整合,逐项分析图表,重点看图表是否符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

1.大气中CO 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为减少其排放,需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 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

(1)CO 2与NH 3反应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 2)2],反应2NH 3(g)+CO 2(g)

CO(NH 2)2(l)+H 2O(g)在合成塔中进行。如图1中Ⅰ、Ⅱ、Ⅲ三条曲线为合成塔中按不同氨碳比[

n (NH 3)n (CO 2)]和水碳比[n (H 2O )n (CO 2)

]投料时二氧化碳转化率的情况。

①曲线Ⅰ、Ⅱ、Ⅲ水碳比的数值范围分别为0.6~0.7、1~1.1和1.5~1.61,则生产中应选用水碳比的数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②请推测生产中氨碳比控制在 4.0左右还是控制在 4.5左右比较适宜,并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 2与H 2也可用于合成甲醇:CO 2(g)+3H 2(g)CH 3OH(g)+H 2O(g)。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 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ΔS ______0,ΔH ______0(填“>”或“<”)。

③700 K 投料比[n (H 2)n (CO 2)

]=2时,H 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1)①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水碳比越小,CO 2的转化率越高,所以生产中应选用水碳比的数值范围为0.6~0.7。②氨碳比在4.0左右时CO 2的转化率与4.5时相差不大,所以生产中氨碳比控制在4.0左右比较适宜。氨碳比在4.5时,NH 3的量增大较多,而CO 2转化率增加不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2)①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g)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c (H 2O )·c (CH 3OH )c (CO 2)·c 3(H 2)

。②该反应正反应方向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反应的ΔS <0,由于该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所以ΔH <0。③由图象可知,700 K 投料比n (H 2)n (CO 2)

=2时,CO 2的转化率为30%。假设H 2和CO 2的起始投料分别为2 mol 和1 mol ,则CO 2的变化量为1 mol ×30%=0.3 mol ,由反应方程式CO 2(g)+3H 2(g)

CH 3OH(g)+H 2O(g)求出氢气的变化量为0.3 mol ×3=0.9 mol ,所以H 2的平衡转化率为0.9 mol 2 mol

×100%=45%。 答案:(1)①0.6~0.7 ②4.0比较适宜;氨碳比在4.5时,NH 3的量增大较多,而CO 2转化率增加不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2)①K =c (H 2O )·c (CH 3OH )c (CO 2)·c 3(H 2)

②< < ③45% 2.(2019·锦州模拟)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发展成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起始时以0.1 MPa ,n (H 2)∶n (CO 2)=3∶1的投料比充入反应器中,

发生反应:2CO 2(g)+6H 2(g)C 2H 4(g)+4H 2O(g) ΔH 。

(1)温度对CO 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2)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如图2所示:

b曲线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T1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解析:(1)设H2的物质的量为3n mol,则CO2的物质的量为n mol,由图知,M点时CO2的转化率为50%,则有:

6H2(g)+ 2CO2(g)C2H4(g)+4H2O(g)

n起始

/mol 3n n0 0

n变化

/mol 1.5n 0.5n 0.25n n

n M点

/mol 1.5n 0.5n 0.25n n

乙烯的体积分数为0.25

1.5+0.5+0.25+1

×100%=7.7%;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还有:增大压强、增大n(H2)∶n(CO2)的比值、将产物乙烯气体分离出来等。

(2)由图1可知,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图2表示的是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b曲线随温度的升高物质的量减小,则为生成物,且变化趋势大,应该是化学计量数大的H2O(g),即b曲线代表的物质是H2O(g);起始时以H2和CO2投料,T1时n(H2)=6 mol,n(H2O)=4 mol,生成4 mol H2O,需反应6 mol H2,则开始投料时n(H2)=6 mol+6 mol

=12 mol,转化率为6 mol

12 mol

×100%=50%。

答案:(1)7.7%(或0.077) 增大压强、提高H2和C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或将产物乙烯气体分离出来等) (2)H2O(g) 50%

3.(2019·攀枝花模拟)甲烷以天然气和可燃冰两种主要形式存在于地球上,储量巨大,充分利用甲烷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乙炔(CH≡C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甲烷裂解法制取乙炔,反应为:2CH4(g)C2H2(g)+3H2(g)。甲烷裂解时还发生副反应: 2CH4(g)C2H4(g)+2H2(g)。甲烷裂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的对数即lg P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1 725 ℃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H4,达到平衡时CH4生成C2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 725 ℃时,若图中H2的lg P=5,则反应2CH4(g)C2H2(g)+3H2(g)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用平衡分压Pa代替平衡浓度mol·L-1进行计算)。

③根据图判断,2CH4(g)C2H2(g)+3H2(g)ΔH________0(填“>”或“<”)。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过程中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产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得合成气(CO、H2),发生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ΔH>0

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的两条代表压强分别为1 MPa、2 MPa时甲烷含量曲线,其中表示1 MPa 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同时考虑实际生产,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由图可知,在1 725 ℃达到平衡时,CH4、C2H2、C2H4的平衡分压的对数分别为2、2、1,故其CH4、C2H2、C2H4的平衡分压分别为100 Pa、100 Pa、10 Pa,在同温同体积条件下,不同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CH4、C2H2、C2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0∶1,由C原子守恒可知,CH4生成C2H2

的平衡转化率为

10×210+10×2+1×2×100%=62.5%。②1 725 ℃时,若图中H 2的lgP =5,则反应2CH 4(g)C 2H 2(g)+3H 2(g)的平衡常数K p =100×(105)31002=1×1013。③根据图可知,C 2H 2的平衡分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反应2CH 4(g)

C 2H 2(g)+3H 2(g)为吸热反应,故其ΔH >0。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过程中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产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充入适量乙烯使2CH 4(g)

C 2H 4(g)+2H 2(g)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使用对甲烷转化为乙炔的选择性更高的催化剂等。

(2)CH 4(g)+H 2O(g)CO(g)+3H 2(g) ΔH >0,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平衡时甲烷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所以,图中a 、b 、c 、d 四条曲线中表示1 MPa 的是a 。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M 点而不是N 点对应的反应条件,类比工业上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可知,选择该反应条件的主要原因是与2 MPa 的压强相比,1 MPa 条件下CH 4的平衡转化率更高,对设备要求不高,有利于降低成本,虽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CH 4的平衡转化率,但700 ℃时CH 4的平衡转化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变化不大;700 ℃时催化剂活性高,反应的速度快。

答案:(1)①62.5% ②1×1013

③> 充入适量乙烯(或使用选择性更高的催化剂等)

(2)a 与2 MPa 的压强相比,1 MPa 条件下CH 4的平衡转化率更高,对设备要求不高,有利于降低成本;虽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CH 4的平衡转化率,但700 ℃时CH 4的平衡转化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变化不大;700 ℃时催化剂活性高,反应的速率快

4.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排出的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CaSO 4·2H 2O 。用不同的还原剂可以将CaSO 4还原,所得SO 2可用于工业生产硫酸。

(1)以CO 作还原剂,改变反应温度可得到不同的产物。不同温度下反应后所得固体成分的物质的量如图1所示。在低于800 ℃时主要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高于800 ℃时CaS 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以高硫煤为还原剂焙烧 2.5 h ,不同条件对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CaCl 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温度高于 1 200 ℃时,无论有无CaCl 2存在,CaSO 4的转化率趋于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C 作还原剂,向密闭容器中加入相同质量的几组不同C S

值(C 与CaSO 4的物质的量比)的混合物在1 100 ℃加热,结果如图3所示。当C S 值为0.5时,反应产物为CaO 、SO 2、CO 2;当C S

值大于0.7时,反应所得气体中SO 2的体积分数不升反降,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示可知,在低于800 ℃时,还原的主要产物为CaS ,在高于800 ℃ 时,得到的主要产物为CaO ,则此时是CaS 与CaSO 4反应生成CaO 。

(2)由图示可看出,在高于1 200 ℃时,加入CaCl 2与不加入CaCl 2时CaSO 4的转化率相同,但较低温度下加入CaCl 2时转化率高,故CaCl 2的作用为催化剂。

(3)当C S

值大于0.7时,原料中的还原剂C 的含量增加,则高温下过量的C 与CO 2发生反应CO 2+C=====高温2CO ,从而使得气体总体积增大。

答案:(1)CaS CaS +3CaSO 4=====高温

4CaO +4SO 2↑

(2)作催化剂 两种情况下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催化剂CaCl 2不改变平衡状态

(3)CO 2高温下与过量C 反应生成CO ,使气体总体积增大(或部分转化为其他含S 物质)

高考化学复习 易错点3:阿伏伽德罗常数NA

高考化学复习易错点三NA 瞄准高考 1.(2017课标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NH4Cl溶液中,的数量为0.1N 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 【答案】D 2.(2017课标Ⅲ)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中,含有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个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个P-Cl键 【答案】A 【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 11B含有6N 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 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答案选A。3.(2016课标Ⅰ)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答案】A

最新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常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 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 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 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错点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错点7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丙__________。 (2)写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Al HCl 杀菌消毒、强氧化剂、漂白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Al+2OH- +2H2O=2AlO2-+3H2↑ 【解析】 【分析】 金属A颜色反应为黄色证明A为金属Na,Na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说明B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气体甲是H2,H2和Cl2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为盐酸溶液,盐酸与金属C反应产生F溶液是金属氯化物,该氯化物与Cl2还可以反应产生G,G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为Fe(OH)3,则G为FeCl3,推断物质F为FeCl2;判断C为Fe,以此解答该题。【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B是Al,C为Fe,气体甲是H2,气体乙是Cl2,气体丙是HCl;D是NaOH,E是盐酸,F是FeCl2,G是FeCl3,H是Fe(OH)3。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B是Al,丙是HCl; (2)黄绿色气体乙是Cl2,该物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氧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也用于杀菌消毒或用于物质的漂白; (3)Fe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2+2NaOH=Fe(OH)2↓+2NaCl,Fe(OH)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固体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因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反应③是A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3H2↑。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 在历年高三高考备考的实践基础上,参考高三阶段的实际复习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或试题,整理出了关键知识点,以供学生自查、整理、纠错。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 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 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 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3 3 2 3 3 3 15.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16. 用 1molAl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共有 3mol 电子发生转移 17.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18. 在含有较高浓度的 Fe 3+的溶液中,SCN -、I -、AlO -、S 2-、CO 2-、HCO - 等不能大量共存 19. 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20. 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21. 在 FeBr 2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Cl 2 可得 FeBr 3、FeCl 2、Br 2 22. 由于 Fe 3+和 S 2- 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 Fe S 不存在 23.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24. 有 5.6g 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0.2N A 25.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26. 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27. CuCO 可由 Cu 2+溶液中加入 CO 2- 制得 28. 单质X 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 ,则单质X 与 Y 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29. H 2S 、HI 、FeCl 2、浓H 2SO 4、Na 2SO 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30. 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 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 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2020年上海高三化学·考前易错题分析

2020年上海高考·加三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3.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4.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5.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6.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 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7.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 该反应吗?) 8.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9.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0.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1.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12.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13.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14.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15.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1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 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1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18.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醋酸溶 液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19.某二元酸H 2B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则在0.1mol/L的Na2B溶液中 有c(B2-)+c(HB-)+c(H2B) =0.1mol/L 20.白磷分子P4和甲烷分子CH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均为109028′ 21.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铜质量减少32g 22.在恒温恒容下,0.5molN2和1.5molH2充分反应生成NH3放出热量为19.3kJ,则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生 成氨气放出热量为38.6kJ 23.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具有稳定的结构,不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是不稳定的 24.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6周期,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ⅠA 25.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绝对OK)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柯桥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林春辉2012.5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 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 =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 -6e-=Al2O3+6H+

【记忆】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氧化物?????? ? 按组成元素????? 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Na 2O 2、H 2O 2 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9)碱石灰:NaOH、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三、记“组成”,突破“物质组成”陷阱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物质X是某新型净水剂的中间体,它可以看成由AlCl3(在180℃升华)和一种盐A按物质的量之比1:2组成。在密闭容器中加热X使之完全分解,发生如下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 (2)将E混合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时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高温下,若在密闭容器中长时间煅烧X,产物中还有另外一种气体,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 【答案】AlCl3·2FeSO4 Al3++2H++6OH-=AlO2-+4H2O 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气,把一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若复燃,则说明是O2 【解析】 【分析】 固体氧化物B溶于稀盐酸后得到的溶液C中滴加KSCN溶液,混合液变血红色,说明B中含有Fe3+,则B为Fe2O3,C为FeCl3溶液,无色D气体能使品红褪色,则D为SO2,由元素守恒可知A中含有Fe、S、O元素,A加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则盐A为 FeSO4,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 3.2g 160g/mol =0.02mol,生成二氧化硫为 0.448L 22.4L/mol =0.02mol, 由Fe、S原子为1:1可知生成SO3为0.02mol,4.27g混合晶体E为AlCl3和SO3,AlCl3的物 质的量为4.27g-0.02mol80g/mol 133.5g/mol =0.02mol,X的组成为AlCl3?2FeSO4,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X的化学式为AlCl?2FeSO4; (2)将E混合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则硫酸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相等,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该过程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H++6OH-=AlO2-+4H2O; (3)若在高温下长时间煅烧X,生成的三氧化硫再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另一种气体分子式是O2,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气,把一条带火星的本条伸入其中,若复燃,则说明是O2。 2.某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下图所示:

(完整版)2019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1)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 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 6、误认为烯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如癸烯加入溴水中并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却能使其褪色。因为烃链越长越难溶于溴水中与溴接触。 7、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 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8、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快。 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9、误认为块状碳化钙与水反应可制乙炔,不需加热,可用启普发生器。 由于电石和水反应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产生的糊状物还可能堵塞球形漏斗与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故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10、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 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11、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12、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13、误认为石油分馏后得到的馏分为纯净物。 分馏产物是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因为混合物。 14、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直馏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的同系物;两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15、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16、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 苯酚是酚类。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 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 =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 -6e-=Al2O3+6H+ 29、已知2CO(g) CO2(g) + C(s),T=980K时,△H-T△S=0。当体系温度低于980K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分享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分享 高三的日子是苦的,有刚入高三时的迷茫和压抑,有成绩失意时的沉默不语,有晚上奋战到一两点的精神双重压力,也有在清晨凛冽的寒风中上学的艰苦经历。在奋笔疾书中得到知识的快高三化学知识点1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 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高三化学知识点2 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钡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高三化学知识点3 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附答案解析

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附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以辉铜矿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提高辉铜矿煅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填两种)。 (2)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气体的一种用途___。 (3)蒸氨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溶液E与Na2CO3溶液反应制取Cu2(OH)2C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5)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E与Na2CO3溶液加料顺序及加料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加料顺序及方式沉淀颜色沉淀品质产率/%序号 1溶液E一次加入Na2CO3溶液中并迅速搅拌浅蓝色品质较好87.8 2溶液E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暗蓝色品质好71.9 3Na2CO3溶液一次加入溶液E中并迅速搅拌浅绿色品质好96.7 4Na2CO3溶液一次加入溶液E中并不断搅拌浅蓝色品质较好102.7 由上表可知制取Cu2(OH)2CO3最佳加料顺序及加料方式是___(填序号)。 【答案】减小辉铜矿颗粒大小、适当提高煅烧温度、增大O2浓度等 SO2制备硫酸、漂白剂、防腐剂等 [Cu(NH3)4]Cl2+H2O CuO+2HCl↑+4NH3↑ 2Cu2++2CO32- +H2O=Cu2(OH)2CO3↓+CO2↑ 3 【解析】 【分析】 辉铜矿通入氧气充分煅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固体B主要为CuO、Fe2O3,加入盐酸得到含有Cu2+、Fe3+的溶液,加入过量氨水,可得到[Cu(NH3)4]2+和Fe(OH)3,[Cu(NH3)4]2+经加热可得到CuO,加入酸酸化得到Cu2+,经浓缩后在溶液中加入碳酸钠可得到碱式碳酸铜,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通过粉碎辉铜矿减小辉铜矿颗粒大小、适当提高煅烧温度、增大O2浓度等措施均可提高

高考化学40个易错点精析

高考化学40个易错点精析 易错点1 忽视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分析:在复习原子结构的有关概念时,一定要区别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等概念,如易忽视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同位素的质量数计算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不同,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质量数计算质子数或中子数。还有要区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在讨论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时,要分清对象是原子、还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避免因不看对象而出现错误。 易错点2 忽视概念形成过程导致理解概念错误 易错分析: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易混淆胶体与胶粒概念,误认为所有的胶体都能吸附离子,形成带电荷的胶粒。实际上,蛋白质、淀粉等有机大分子溶于水后形成的胶体不能形成带电荷的微粒,也不能发生电泳现象,原因是溶液中没有阳离子或阴离子(除水电离的微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外)。再者蛋白质胶体在重金属盐溶液中发生变性,在一些金属盐溶液中由于其溶解度的降低发生盐析。 易错点3 忽视物质成分与概念的关系 易错分析:如纯净物的原始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发展概念是“组成固定”的物质,扩展了纯净物的范围,如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固定。从同分异构体角度考虑,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此学习概念时要理解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概念的内涵。中学常见的“水”有重水、盐水、卤水、王水(浓盐酸、浓硝酸以体积之比为3:1混合,浓度不确定,组成不确定)溴水、氨水和氯水等。

易错点4 混合物质组成的几种表达方法 易错分析:复习物质组成的表达式,如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一要采用比较法找差异,如有机物结构式与无机物结构式差异,如无机物氮分子的结构式不是结构简式。二要掌握一些特殊例子,如书写次氯酸的结构式或电子式时氧原子应该在中间,而不是氯原子在中间。 易错点5 热化学基本概念与热化学方程式不能融合 易错分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看是否为表示“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限制可燃物为1 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也就是燃烧热对产物状态的限制。(2)化学计量数与燃烧热成正比例关系。(3)一般省略化学反应条件。(4)化学计量数特指“物质的量”,可以时分数。 易错点6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易错分析: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 :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易错点7 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易错分析: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一 常错点1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 ℃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 KW=1×10-14进行换算。 常错点2 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辨析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 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常错点3 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 1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 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 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常错点4 错误认为只 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 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 溶解度才能比较。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 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 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常错点6 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 二 1、羟基就是氢氧根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有机化学部分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有机化学部分 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 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 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 6、误认为烯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如癸烯加入溴水中并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却能使其褪色。因为烃链越长越难溶于溴水中与溴接触。 7、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 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8、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

快。 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9、误认为块状碳化钙与水反应可制乙炔,不需加热,可用启普发生器。 由于电石和水反应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产生的糊状物还可能堵塞球形漏斗与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故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10、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 (紫外线)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 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11、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12、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13、误认为石油分馏后得到的馏分为纯净物。 分馏产物是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因为混合物。 14、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直馏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的同系物;两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

【备战2014】高考化学 易错题分类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含解析)(教师版)

备战2014·高考化学分类错题本(教师版)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 衡计算 ?易错题查找 【易错题】(2012淮南一模)9.已知可逆反应X(g)+Y(g) Z(g)(未配平)。温度为T 0时,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υ(x)= υ(Y)= 2υ (Z) B.图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 C.T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3 D.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ΔH<0 【错因分析】①忽略了方程式没有配平;②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表达方式问题; ③转化率的表达式;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浓度关系与物质的量关系混淆。 ?查缺行动 【知识补缺】 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①速率计算表达式 v B Δc B Δt =Δn B V Δt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浓度的变化还是物质的量的变化,计算出来速率的单位。 ②速率与计量系数的关系 对于反应:n A +m B p C +q D ,有如下关系:v (A)∶v (B)∶v (C)∶v (D)=n :m :p :q ,可变形为v A n =v B m =v C p =v D q 。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快慢的问题,一般会给出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解题时只要比较 v A n 、v B m 、v C p 、v D q 的大小,如果为等式,把它换算成比例式判断,但要注意速率单位的统一。 2、转化率的计算 ω=n 已经反应n(总) ×100% ①同一反应中,如果反应物起始量等于计量系数之比,转化率相同; ②在反应中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量,本身转化率减小,另外一种物质的转化率增大。 3、平衡常数的计算 对于反应:n A(g)+m B(g)p C(g)+q D(g),K=c p (C) c q (D) c n (A) c m (B) 注意:①c 代表的是浓度,如果物质的量,均需要除以体积得到浓度; ②对于固体和纯液体而言,浓度均用1来表示; ③K 有单位,但一般不写单位,其单位与表达式有关; ④K 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 越大,进行的程度越大;其值只与温度有关,如正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 值减小。 【方法补缺】 ?及时补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