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北京卷高考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2012北京卷高考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2012北京卷高考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2012北京卷高考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 、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 ∈R|3x+2>0} B={x ∈R|(x +1)(x-3)>0} 则A ∩B=(D ) A (-∞,-1)B (-1,-23

) C (-

23

,3)D (3,+∞)

2 在复平面内,复数

103i 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 )

A (1 ,3)

B (3,1) C(-1,3) D (3 ,-1)

(3)设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

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D )

(A )4

π (B )22

π- (C )6π

(D )44

π-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 值为( C ) (A )2 (B )4 (C )8 (D )16

(5)函数f (x )=x

1

21x 2??

- ???

的零点个数为( B )

(A )0 (B )1(C )2 (D )3

(6)已知为等比数列,下面结论种正确的是( B ) (A )a 1+a 3≥2a 2(B )

(C )若a 1=a 3,则a 1=a 2(D )若a 3>a 1,则a 4>a 2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B )

(A )28+B )30+C )56+D )60+

(8)某棵果树前n 年的总产量S n 与n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 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m 的值为( C )

(A )5(B )7(C )9(D )11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直线y=x 被圆x 2+(y-2)2=4截得弦长为__________。

(10)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若a 1= ,S 2=a 3,则a 2=____________,

S n =_________________。2

2111,.44

n a S n n ==+

(11)在△ABC 中,若a=3,,___3

b A C π

=

=

=则 0

90

(12)已知函数f (x )=lgx ,若f (ab )=1,则f (a 2)+f (b 2)=_____________。2

(13)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是AB 边上的动点,则DE CB ?

的值为________ ,DE DC ?

的最大值是______。1,1

(14)已知f (x )=m (x-2m )(x +m +3),()22x

g x =-。若x R ?∈,f (x )<0或g (x )

<0,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4,0-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共13分) 已知函数()()sin cos sin 2sin x x x

f x x

-=

(1)求f (x )的定义域及最小正周期; (2)求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

()()()(

)()sin cos sin 2sin cos 2sin cos 1sin sin sin 2cos 2121,.

4322222

4

2

37,.

8

8

x x x

x x x x

f x x

x

x x x T k x k k x k k Z πππππππ

ππππ--=

=

?

?=--=--∴= ???+≤-

+∴+≤≤

+∈ 单调减区间为:

(16)(本小题共14分)

如图1,在Rt △ABC 中,∠C=90°,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点F 为线段CD 上的一点,

将△ADE 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A 1F ⊥CD ,如图2。

(1) 求证:DE ∥平面A 1CB ; (2) 求证:A 1F ⊥BE ;

(3) 线段A 1B 上是否存在点Q ,使A 1C ⊥平面DEQ ?说明理由。

()()()()1111111111111111,2D E A D C D E A F

A F C D A F BC D E A F BE 3Q A

B 2D E

A D C D E A C A C P D P Q P PQ A C PD A C A C PQ D A C PQ A C D E A C PQ E D E BC //⊥?⊥⊥∴⊥∴⊥⊥∴⊥⊥⊥∴⊥∴⊥⊥∴⊥ 由可得可先证:平面,平面,,

为的中点,又知,平面,,

取的中点,连结和,易证,,平面,,又,平面。

17(本小题共13分)

近年来,某市为了促进生活垃圾的风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和其他垃

圾三类,并分别设置了相应分垃圾箱,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现随机抽取了该市三类垃圾箱中总计1000吨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如下(单位:吨):

(Ⅰ)试估计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 (Ⅱ)试估计生活垃圾投放错误额概率;

(Ⅲ)假设厨余垃圾在“厨余垃圾”箱、“可回收物”箱、“其他垃圾”箱的投放量分别为a,b,c 其中a >0,a+b+c=600.当数据a,b,c 的方差s 2

最大时,写出a,b,c 的值(结论不要求证明),并求此时s 2

的值。

(注:

其中x 为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

()()()400831,23.600,08450

9

10,

p p a b c ===

===,方差为万。

(18)(本小题共13分)

已知函数f(x)=ax 2

+1(a>0),g(x)=x 3

+bx. (I ) 若曲线y=f(x)与曲线y=g(x)在它们的交点(1,c)处具有公共切线,求,a,b 的值; (II )

当a=3,b=-9时,若函数f(x)+g(x)在区间[k,2]上的最大值为28,求k 的取值范围。

()()()()()()()()()()()()()()[]/

/

3

2

/

212111123,113,

2391,3690

3,1,,31,3,1F 32823,f

g

a b f g c a b F x f

x g x x x x F

x x x x x x =

?=+==?===+=+-+?=+-=?=-=∴-∞-+∞-∴=-≤

和为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极大值。如果区间k ,包含极大值点则k -3.

19 (本小题共14分) 已知椭圆C :

22

x a

+

22

y b

=1(a >b >0)的一个顶点为A (2,0),

离心率为

2

, 直线y=k(x-1)

与椭圆C 交与不同的两点M,N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当△AMN

的面积为

3

时,求k 的值

(

)()()()()

()()

2

2

2222

2

2

2

2

2

2

22

121222

12122

12, 1.

2

4

2

12214240.24424,,442124*********

2

1.

221

3

AM N c x

y

a

e c b a

y k x k x k x k x y k

k x x x x k

k k k k S y y kx kx k k k ?==

=

?===

+

=?=-??+-+-=?+=??-+=

=

?=--+->++∴=??-=

-=

=?

=

?=±+

(20)(本小题共13分)

设A 是如下形式的2行3列的数表,

a+b+c+d+记r i (A )为A 的第i 行各数之和(i=1,2),C j (A )为第j 列各数之和(j=1,

2,3);记k (A )为

|r 1(A)|, |r 2(A)|, |c 1(A)|,|c 2(A)|,|c 3(A)|中的最小值。 (I )

对如下数表A ,求k (A )的值

(II )

设数表A 形如

其中-1≤d ≤0.求k (A )的最大值;

(Ⅲ)对所有满足性质P 的2行3列的数表A ,求k(A)的最大值

()()()()()()()()(){}[][](){}[][]()121231 1.2, 1.2, 1.1,0.7, 1.8

0.7.

2m in 1,21,12,12,

10,11,121,21220,1,120,1,m in 22,12,

11220,112120,1,12

11m i 2

r A r A c A c A c A k A k A d d d d d d d d d d k A d d d d d d d k A ==-===∴==-+-++-≤≤∴-≥-+≥+=+∈+∈∴=++-≤≤+∈+∈∴-≤≤= 当-

时,,=--且两者不同时为,当-时,{}[][](){}()()()()()[]()n 22,121,

10220,112120,1,

2

022121m in 22,121,

32A 1A 1,

A ,21,A 1d d

d d d d d d d k A d d k A k A x k A x x x ++<<≤+∈+∈=++∴=++==

>>∴-> 当-

时,,=+且当时,==,的最大值为由知,存在一个数表,使,假设存在一个数表,使由的定义知,中每一列两个数之和的绝对值都在区间中,中每一列的两个数都与列的和的符号相同。且均不小于x-1,(否则2x ()()()()()1A A A A 1211,133A x x r x x x k A k A ?><≤≥-∴≤--<∴x 2),

设中有g 列的和为正,有h 列的和为负,由对称性知,不妨设g h,则g 1,h 2.又由对称性不妨设中第一行的和为正,

这样考虑中的第一对行:由前知中的第一行有不超过个正数,和不小于个负数,每个正数的绝对值不超过,每个负数的绝对值不小于x-1,即每个负数均不超过1+2=x+x.即中的第一行的和的绝对值小于,与假设及的定义矛盾。的最1大值为。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1卷数学文科高考试题

2012年新课标1卷数学(文科)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 {|20}A x x x =--<,{|11}B x x =-<<,则( ) A .A B B .B A C .A B = D .A B φ= 2.复数32i z i -+= +的共轭复数是( ) A .2i + B .2i - C .1i -+ D .1i -- 3.在一组样本数据(1x ,1y ),(2x ,2y ),…,(n x ,n y )(2n ≥,1x ,2x ,…,n x 不全相等) 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i x ,i y )(i =1,2,…,n )都在直线1 12 y x =+上,则这组样本 数据的样本相关系数为( ) A .-1 B .0 C . 12 D .1 4.设1F 、2F 是椭圆E :2222x y a b +(0a b >>)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32a x =上一点, 21F PF ?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 A .12 B .2 3 C .34 D .45 5.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顶点A (1,1),B (1,3),顶 点C 在第一象限,若点(x ,y )在△ABC 内部, 则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B .(0,2) C .1,2) D .(0,1+ 6.若执行右边和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 (2N ≥)和 实数1a ,2a ,…,N a ,输出A ,B ,则( ) A .A B +为1a ,2a ,…,N a 的和 B .2 A B +为1a ,2a ,…,N a 的算术平均数 C .A 和B 分别是1a ,2a ,…,N a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分)(2012?江苏)已知集合A={1.2.4}.B={2.4.6}.则A∪B={1.2.4.6}. 考 点: 并集及其运算. 专 题: 集合. 分析:由题意.A.B两个集合的元素已经给出.故由并集的运算规则直接得到两个集合的 并集即可 解答:解:∵A={1.2.4}.B={2.4.6}.∴A∪B={1.2.4.6} 故答案为{1.2.4.6} 点 评: 本题考查并集运算.属于集合中的简单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的运算定义 2.(5分)(2012?江苏)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15名学生. 考 点: 分层抽样方法. 专 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根据三个年级的人数比.做出高二所占的比例.用要抽取得样本容量乘以高二所占 的比例.得到要抽取的高二的人数. 解答:解:∵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 ∴高二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是=.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要从高二抽取. 故答案为:15 点评:本题考查分层抽样方法.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三个年级中各个年级所占的比例. 这就是在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概率.本题是一个基础题. 3.(5分)(2012?江苏)设a.b∈R.a+bi=(i为虚数单位).则a+b的值为8.

考 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专 题: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由题意.可对复数代数式分子与分母都乘以1+2i.再由进行计算即可得到a+bi=5+3i. 再由复数相等的充分条件即可得到a.b的值.从而得到所求的答案解 答: 解:由题.a.b∈R.a+bi= 所以a=5.b=3.故a+b=8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共轭.复 数的四则运算是复数考查的重要内容.要熟练掌握.复数相等的充分条件是将复数运算转化为实数运算的桥梁.解题时要注意运用它进行转化. 4.(5分)(2012?江苏)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的值是5. 考 点: 循环结构. 专 题: 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利用程序框图计算表达式的值.判断是否循环.达到满足题目的条件.结束循环.得 到结果即可. 解答:解:1﹣5+4=0>0.不满足判断框.则k=2.22﹣10+4=﹣2>0.不满足判断框的条件.则k=3.32﹣15+4=﹣2>0.不成立.则k=4.42﹣20+4=0>0.不成立.则k=5.52﹣25+4=4 >0.成立. 所以结束循环. 输出k=5. 故答案为:5. 点 评: 本题考查循环框图的作用.考查计算能力.注意循环条件的判断.5.(5分)(2012?江苏)函数f(x)=的定义域为(0.].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分)已知集合A={1,2,4},B={2,4,6},则A∪B=_________. 2.(5分)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_名学生. 3.(5分)设a,b∈R,a+bi=(i为虚数单位),则a+b的值为_________. 4.(5分)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_. 5.(5分)函数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6.(5分)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 7.(5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cm,AA1=2cm,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_ cm3.

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m的值为_________. 9.(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则 的值是_________. 10.(5分)设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f(x)=其中a,b∈R.若=,则a+3b的值为_________. 11.(5分)设a为锐角,若cos(a+)=,则sin(2a+)的值为_________. 12.(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8x+15=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3.(5分)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c的解集为(m,m+6),则实数c的值为_________. 14.(5分)已知正数a,b,c满足:5c﹣3a≤b≤4c﹣a,clnb≥a+clnc,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4分)在△ABC中,已知.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求A的值.

2012年高考真题——文科数学(北京卷)解析版(2)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北京卷) 一 、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 ∈R|3x+2>0} B={x ∈R|(x+1)(x-3)>0} 则A ∩B= A .(-∞,-1) B .(-1,-23 ) C .(- 23 ,3) D . (3,+∞) 【解析】和往年一样,依然的集合(交集)运算,本次考查的是一次和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为3 2}023|{- >?>+∈=x x R x A ,利用二次不等式可得1|{-<=x x B 或}3>x 画出数 轴易得:}3|{>=x x B A .故选D . 【答案】D 2.在复平面内,复数 103i 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 . (1 ,3) B .(3,1) C .(-1,3) D .(3 ,-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复数除法的化简运算以及复平面,实部虚部的概念。 i i i i i i i i i i i 3110 301091030) 3)(3()3(103102 2 +=+= --= -+-= +,实部为1,虚部为3,对应复平面上 的点为(1,3),故选A . 【答案】A 3.设不等式组? ??≤≤≤≤20, 20y x ,表示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 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A )4 π (B )22 π- (C )6π (D )44 π- 【解析】题目中?? ?≤≤≤≤2 020y x 表示的区域如图正方形所示,而动点D 可以存在的位置为正方形面积减去四分之一圆的面积部分,因此 4 42 22 4 1222 ππ-= ??-?= P ,故选D 。 【答案】D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 值为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2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全国新课标卷II)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课标全国Ⅱ,理1)已知集合M ={x |(x -1)2 <4,x ∈R },N ={-1,0,1,2,3},则M ∩N =( ). A .{0,1,2} B .{-1,0,1,2} C .{-1,0,2,3} D .{0,1,2,3} 2.(2013课标全国Ⅱ,理2)设复数z 满足(1-i)z =2i ,则z =( ). A .-1+i B .-1-I C .1+i D .1-i 3.(2013课标全国Ⅱ,理3)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3=a 2+10a 1,a 5=9,则a 1=( ). A .13 B .13- C .19 D .1 9- 4.(2013课标全国Ⅱ,理4)已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 l β,则( ). A .α∥β且l ∥α B .α⊥β且l ⊥β 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 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5.(2013课标全国Ⅱ,理5)已知(1+ax )(1+x )5的展开式中x 2 的系数为5,则a =( ). A .-4 B .-3 C .-2 D .-1 6.(2013课标全国Ⅱ,理6)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10,那么输出的S =( ). A .1111+23 10+++ B .1111+2!3! 10!+++ C .1111+23 11+++ D .1111+2!3! 11!+++ 7.(2013课标全国Ⅱ,理7)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 (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 以zOx 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 ). 8.(2013课标全国Ⅱ,理8)设a =log 36,b =log 510,c =log 714,则( ). A .c >b >a B .b >c >a C .a >c >b D .a >b >c 9.(2013课标全国Ⅱ,理9)已知a >0,x ,y 满足约束条件1,3,3.x x y y a x ≥?? +≤??≥(-)? 若z =2x +y 的最小值为1,则 a =( ). A .14 B .1 2 C .1 D .2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 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 答案:A [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昭”与“着”,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4页,均为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参考公式: (1)样本数据x 1 ,x 2 ,…,x n 的方差s 2 =n i=11n ∑(x i -x )2,其中n i i=1 1x n ∑. (2)(2)直棱柱的侧面积S=ch ,其中c 为底面积,h 为高. (3)棱柱的体积V= Sh ,其中S 为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2,0,1{},4,2,2,1{-=-=B A 则_______,=?B A -1 2 2、函数)12(log )(5+=x x f 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_ 3、设复数i 满足i z i 23)1(+-=+(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是_________

4、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当输入b a ,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 的值是________ Read a ,b If a >b Then m ←a Else m ←b End If Print m 5、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取两个数,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的两倍的概率是______ 6、某老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信件数分别是10,6,8,5,6,则该组数据的方差___2=s 7、已知,2)4 tan(=+π x 则 x x 2tan tan 的值为__________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函数x x f 2)(=的图象交于P 、Q 两点,则线段PQ 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 9、函数??,,(),sin()(w A wx A x f +=是常数,)0,0>>w A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0(=f 3π 2

2012年北京市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2北京理科高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精校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胜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 ∈R |3x+2>0﹜,B={x ∈ R |(x+1)(x-3)>0﹜则A ∩B=( ) A .(﹣∞,﹣1) B.{21,3-- } C. ﹙2 ,33 -﹚ D.(3,+∝) 2. 设不等式组02 02x y ≤≤?? ≤≤?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 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A.4π B.22π- C.6 π D. 44π- 3.设,a b R ∈.“0a =”是‘复数a bi +是纯虚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2 B .4 C.8 D. 16 5.如图. ∟ACB=90o,CD ⊥AB 于点D ,以BD 为直径的圆与BC 交于点E.则( ) A. CE ·CB=AD ·DB B. CE ·CB=AD ·AB C. 2AD AB CD = D.2 CE EB CD = 6.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 24 B. 18 C. 12 D. 6 7.某三梭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梭锥的表面积是( ) A.28+ B. 30+ C.56+ D.60+ 8.某棵果树前n 前的总产量S 与看,前m

A.5 B.7 C.9 D.11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直线21x t y t =+?? =--? (t 为参数)与曲线3cos 3sin x y α α=??=? (α为参数)的交点个数为 10.已知{}n a 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若11 2 a =,23S a =,则2a = ,n S = 11.在△ABC 中,若2a =,7b c +=,1 cos 4 B =-,则b = 1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且与该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在x 轴上方,若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o.则OAF 的面积为 13.己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是AB 边上的动点.则DE CB 的值为 14.已知()(2)(3)f x m x m x m =-++,()22x g x =-,若同时满足条件:①x R ?∈,有()0f x <或 ()0g x <;②(,4)x ?∈-∞-,使得()()0f x g x <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公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共13分)已知函数(sin cos )sin 2()sin x x x f x x -= 。(1)求f (x )的定义域及最小正周期;(2) 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16. (本小题共14分) 如图1,在Rt △ABC 中,∟C=90°,BC=3,AC=6,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且DE ∠BC ,DE=2,将△ADE 沿DE 折起到△A1DE 的位置,使A1C ⊥CD,如图2. (1)求证:A1C ⊥平面BCDE ; (2)若M 是A1D 的中点,求CM 与平面A1BE 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平面A1DP 与平面A1BE 垂直? 说明理由 17.(本小题共13分) 近年来,某市为促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三类,并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垃圾箱,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先随机抽取了该市三类垃圾箱总计1000吨生活 图2 图1 A C C B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5分)(2010?北京)(北京卷理1)集合P={x∈Z|0≤x<3},M={x∈Z|x2<9},则P∩M=() A.{1,2} B.{0,1,2} C.{x|0≤x<3} D.{x|0≤x≤3}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集合. 【分析】由题意集合P={x∈Z|0≤x<3},M={x∈Z|x2<9},分别解出集合P,M,从而求出P∩M.【解答】解:∵集合P={x∈Z|0≤x<3}, ∴P={0,1,2}, ∵M={x∈Z|x2<9}, ∴M={﹣2,﹣1,0,1,2}, ∴P∩M={0,1,2},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集合的运算,集合在高考的考查是以基础题为主,题目比较容易,复习中我们应从基础出发. 2.(5分)(2010?北京)在复平面内,复数6+5i,﹣2+3i对应的点分别为A,B.若C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C对应的复数是() A.4+8i B.8+2i C.2+4i D.4+i 【考点】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几何意义.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根据两个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分别为A(6,5),B(﹣2,3),确定中点坐标为C (2,4)得到答案. 【解答】解:两个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分别为A(6,5),B(﹣2,3),则其中点的坐标为C(2,4), 故其对应的复数为2+4i.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复平面的基本知识及中点坐标公式.求解此类问题要能够灵活准确的对复平面内的点的坐标与复数进行相互转化. 3.(5分)(2010?北京)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b,则b>a的概率是() A.B.C.D. 【考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包含的所有事件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5×3种结果,而满足条件的事件是a=1,b=2;a=1,b=3;a=2,b=3共有3种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 ∵试验包含的所有事件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5×3种结果,

2012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

2012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复数131i i -+=+ (A )2i + (B )2i - (C )12i + (D )12i - (2 )已知集合{1A =,{1,}B m =,A B A = ,则m = (A )0 (B )0或3 (C )1 (D )1或3 (3)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4x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 )2211612x y += (B )221128x y += (C )22184x y += (D )22 1124 x y += (4)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 , 2AB = ,1CC =E 为1CC 的中点,则直线1AC 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 (B (C (D )1 (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55a =,515S =,则数列11{ }n n a a +的前100项和为 (A ) 100101 (B )99101 (C )99100 (D )101100 (6)ABC ?中,AB 边的高为CD ,若CB a = ,CA b = ,0a b ?= ,||1a = ,||2b = , 则AD = (A )1133a b - (B )2233a b - (C )3355a b - (D )4455 a b - (7)已知α 为第二象限角,sin cos αα+=,则cos 2α=

(A )3- (B )9- (C )9 (D )3 (8)已知1F 、2F 为双曲线22:2C 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12||2||PF PF =,则12cos F PF ∠= (A )14 (B )35 (C )34 (D )45 (9)已知ln x π=,5log 2y =,1 2z e -=,则 (A )x y z << (B )z x y << (C )z y x << (D )y z x << (10)已知函数33y x x c =-+的图像与x 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 (A )2-或2 (B )9-或3 (C )1-或1 (D )3-或1 (11)将字母,,,,,a a b b c c 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每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A )12种 (B )18种 (C )24种 (D )36种 (1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37 AE BF ==。动点P 从E 出发沿直线向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一次碰到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 )16 (B )14 (C )12 (D )10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填空题: 1.已知集合{124}A =,,,{246}B =,,,则A B = ▲ . 【答案】 {}6,4,2,1 【解析】根据集合的并集运算,两个集合的并集就是所有属于集合A 和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从所给的两个集合的元素可知,它们的元素是1 ,2,4,6,所以答案为{}6,4,2,1.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集合的运算.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审错题目,把并集运算看成交集运算.属于基本题,难度系数较小. 2. 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 ▲ 名学生. 【答案】15 【解析】根据分层抽样的方法步骤,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样本容量为50,那么根据题意得:从高三一共可以抽取人数为:1510 350=?人,答案 15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部分知识:抽样方法问题,分层抽样的具体实施步骤.分层抽样也叫做“按比例抽样”,也就是说,要根据每一层的个体数的多少抽取,这样才能够保证样本的科学性与普遍性,这样得到的数据才更有价值、才能够较精确地反映总体水平,本题属于容易题,也是高考热点问题,希望引起重视. 3. 设a b ∈R ,,117i i 12i a b -+= -(i 为虚数单位),则a b +的值为 ▲ . 【答案】8 【解析】据题i i i i i i i i bi a 355 1525)21)(21()21)(711(21711+=+=+-+-=--=+,所以 ,3,5==b a 从而 8=+b a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和复数相等的条件运用,属于基本题,一定要注意审题,对于复数的除法运算,要切实掌握其运算技巧和常规思路,再者,需要注意分母实数化的实质. 4. 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 的值是 ▲ .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数学Ⅰ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4页,均为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参考公式: 棱锥的体积13 V Sh =,其中S 为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 . 1. 已知集合{124}A =,,,{246}B =,,,则A B = ▲ . 答案:{}1246,,, 2. 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 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 ▲ 名学生. 答案:15 3. 设a b ∈R ,,117i i 12i a b -+= -(i 为虚数单位),则a b +的 值为 ▲ . 答案:8 4. 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 的值是 ▲ . (第4题)

答案:5 5. 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 . 答案:( 6. 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 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 的概率是 ▲ . 答案: 35 7. 如图,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3AB AD cm ==,12AA cm =,则四棱锥11A BB D D -的体积为 ▲ 3cm . 答案:6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 2 2 2 14 x y m m - =+的离 m 的值为 ▲ . 答案:2 9. 如图,在矩形A B C D 中,AB = 2BC =,点E 为B C 的中点,点F 在边C D 上, 若AB AF = AE BF 的值是 ▲ . 10.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 0111()201 x x ax f x bx x <+-??=+?? +?≤≤≤,, ,,其中a b ∈R ,.若1322f f ???? = ? ?????, 则3a b +的值为 ▲ . 答案:10- 11. 设α为锐角,若4cos 65απ??+ = ?? ?,则sin 212απ? ?+ ??? 的值为 ▲ . 答案: 50 E (第9题) (第7题)

2012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2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分)(2012?北京)已知集合A={x∈R|3x+2>0},B={x∈R|(x+1)(x﹣3)>0},则A∩B= ), } } 2.(5分)(2012?北京)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能求出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 =1+3i ∴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3.(5分)(2012?北京)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B =4 4.(5分)(2012?北京)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5.(5分)(2012?北京)函数f(x)=的零点个数为() ( 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 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 > 的零点个数为

,当且仅当 所以 , ,∴ 7.(5分)(2012?北京)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8+60+66+120+12 = ,

=10 =6 . 8.(5分)(2012?北京)某棵果树前n年的总产量S n与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则m的值为()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2012?北京)直线y=x被圆x2+(y﹣2)2=4截得的弦长为.

的距离为 2 故答案为: 10.(5分)(2012?北京)已知{a n}为等差数列,S n为其前n项和,若a1=,S2=a3,则a2= 1,S n=. = +=1 = 11.(5分)(2012?北京)在△ABC中,若a=3,b=,,则∠C的大小为. =,可求得∠ b=,

2012年北京市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详解

- 1 - 2 2 x y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 、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320}A x R x =∈+>,{|(1)(3)0}B x R x x =∈+->,则A B =I (A )(,1)-∞- (B )2(1,)3-- (C )2 (,3)3 - (D )(3,)+∞ 【解析】和往年一样,依然是集合(交集)运算,本次考察的是一次和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利用一次、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 {|}3 A x x =>-,{|13} B x x x =<->或并画出数轴图易得 答案:D 2.在复平面内,复数 103i 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 )(1,3) (B )(3,1) (C )(1,3)- (D )(3,1)- 【解析】考查的是复数除法的化简运算以及复平面,实部虚部的概念。 因为 10133i i i =++,实部为1,虚部为3,对应复平面上的点为(1,3) 答案:A 3.设不等式组02, 02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 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A ) 4π (B )22π- (C )6 π (D )44π- 【解析】一道微综合题,它涉及到的知识包括:线性规划,圆的概念和面积公式,几何概型。 题目中 表示的区域如右图正方形所示,而动点D 可以存在的位置为正方型面积减去四分之一圆的面积部分,因此所求概率是 44 π - ,答案:D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 )2 (B )4 (C )8 (D )16 【解析】考查程序框图,涉及到判断循环结束的时刻,以及简单整数指数幂的计算。当k=3时 ,循环结束,此时输出的S 为8,答案:C 5.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解析】表面上考查的是零点问题,实质上是函数图象问题(单调性)的变种,该题所涉及到的图像为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混合运算后的零点,即令()0f x = 。根据此题可得 1 2 1()2x x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幂函数1 2()f x x = 和指数函数 1()()2 x f x =的图 像,可得交点只有一个,所以零点只有一个,答案:B 。 6.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322a a a +≥ (B ) 222 132 2a a a +≥ (C )若13a a =,则12a a = (D )若31a a >,则42a a > 【解析】考查的是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其中还涉及到了均值不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卷2(含解析)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卷2(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注意事项: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该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没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复数-1+3i= 1+i A 2+I B 2-I C 1+2i D 1- 2i 2、已知集合A={1.3. m},B={1,m} ,AB=A, 则m= A 0或3 B 0或3 C 1或3 D 1或3

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 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x2y2x2y2A +=1 B +=1 1612128x2y2x2y2C +=1 D +=1 84124 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AB=2,CC1=22 E为CC1的中点,则直线AC1与平面BED的距离为 A 2 B 3 C 2 D 1 (5)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5=5,S5=15,则数列(A)的前100 项和为1009999101 (B) (C) (D) 101101100100 (6)△ABC中,AB边的高为CD,若a·b=0,|a|=1,|b|=2,则(A) (B)(C) (D) (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α+sinβ=3,则cos2α= 3 (A) -5555 (B)- (C) (D) 3993 (8)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2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 |PF1|=|2PF2|,则cos∠F1PF2= (A)1334 (B)(C) (D) 4545 (9)已知x=lnπ,y=log52,z=e,则(A)x<y<z (B)z<x<y (C)z<y<x (D)y<z<x 12 (10) 已知函数y=x2-3x+c的图像与x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A)-2或2 (B)-9或3 (C)-1或1 (D)-3或1 (11)将字母 a,a,b,b,c,c,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梅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2004年江苏高考数学卷(Word版)

2004年江苏高考数学卷(Word 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江苏卷) 一、选择题(5分×12=60分) 1.设集合P={1,2,3,4},Q={R x ≤,2},则 x∈ x P∩Q等于( ) (A){1,2} (B) {3,4} (C) {1} (D) {-2,-1,0,1,2} 2.函数y=2cos2x+1(x∈R)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π(B)π(C)π2 2 (D)π4 3.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4人参加某 个座谈会,若这4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 (A)140种(B)120种(C)35种(D)34种 4.一平面截一球得到直径是6cm的圆面,球 心到这个平面的距离是4cm,则该球的体 第 2 页共 13 页

第 3 页 共 13 页 积 是 ( ) (A)3 3 π 100cm (B) 33 π 208cm (C) 33 π 500cm (D) 3 3 π3416cm 5.若双曲线 182 2 2=-b y x 的一条准线与抛物线x y 82 =的

第 4 页 共 13 页 人数(人) 时间(小时) 20 10 5 15 (A)2 (B)22 (C) 4 (D)24 6.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用右侧的条形图表示. 根据条形图可得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 ) (A)0.6小时 (B)0.9小时 (C)1.0小时 (D)1.5小时

第 5 页 共 13 页 7. 4 )2(x x +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是 ( ) (A)6 (B)12 (C)24 (D)48 8.若函数)1,0)((log ≠>+=a a b x y a 的图象过两点(-1,0) 和(0,1),则 ( ) (A)a=2,b=2 (B)a= 2 ,b=2 (C)a=2,b=1 (D)a= 2 ,b= 2 9.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它是一种各面上分别标有点数1,2,3,4,5,6的正方体玩具)先后抛掷3次,至少出现一次6点向上和概率是 ( ) (A)5216 (B)25216

2012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文科)

绝密★使用完毕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 A x =∈R|320} x+>,{ B x =∈R|(1)(3)0} x x +->,则A B= I (A)(,1) -∞-(B) 2 (1,) 3 --(C) 2 (,3) 3 -(D)(3,) +∞ (2)在复平面内,复数10i 3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1,3)(B)(3,1)(C)(1,3) -(D)(3,1) - (3)设不等式组 2, 2 x y ?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 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A)π 4 (B) π2 2 - (C) π 6 (D) 4π 4 -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2 (B)4 (C)8 (D)16 数学(文)(北京卷)第 1 页(共10 页)

数学(文)(北京卷) 第 2 页(共 10 页) (5)函数()12 1()2 x f x x = -的零点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6)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3a a +≥22a (B )2213a a +≥222a (C )若13a a =,则12a a = (D )若31a a >,则42a a >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 表面积是 (A )28+ (B )30+(C )56+(D )60+ (8)某棵果树前n 年的总产量n S 与n 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 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m 的值为 (A )5 (B )7 (C )9 (D )11 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 俯视图 4 2 3 4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理科数学 注息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问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且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同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 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 【解析】选D 5,1,2,3,4x y ==,4,1,2,3x y ==,3,1,2x y ==,2,1x y ==共10个 (2)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 ()A 12种 ()B 10种 ()C 9种 ()D 8种 【解析】选A 甲地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12 2412C C =种 (3)下面是关于复数2 1z i = -+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 1:2p z = 22:2p z i = 3:p z 的共轭复数为1i + 4:p z 的虚部为1- ()A 23,p p ()B 12,p p ()C ,p p 24 ()D ,p p 34 【解析】选C 22(1) 11(1)(1) i z i i i i --= ==---+-+-- 1:p z =22:2p z i =,3:p z 的共轭复数为1i -+,4:p z 的虚部为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