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元曲内容

7、元曲内容

7、元曲内容
7、元曲内容

(一)

【原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音】

踌躇(chóuchú)

阙(què)

了(le)

【注释】

①山坡羊——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④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⑤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⑥伤心——令人伤心的是,形容词作动词

⑦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6-25)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⑧宫阙——宫殿。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译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二)

【原文】

正宫·端正好·长亭送别

作者: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译文】

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三)

【原文】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作者: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四)

【原文】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作者: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⑶,淮山数点青如淀⑷。

江帆几片疾如箭⑸,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⑹,新月初学扇⑺。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释】

⑴塞鸿秋:曲牌名。塞鸿,塞外飞来的大雁。即景:写眼前的景物。

⑵浔(xún)阳:江西省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别称。

⑶练:白绢,白色的绸子。

⑷淮山:在安徽省境内,这里泛指淮水流域的远山。淀:同“靛(diàn)”,即靛青,一种青蓝色染料。

⑸江帆:江面上的船。

⑹晚云都变露:意思是说傍晚的彩霞,都变成了朵朵白云。露,这里是“白”的意思。

⑺初学扇:意思是新月的形状像展开的扇子。

【译文】

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绸缎伸向远方,淮河两岸青翠的远山连绵起伏。江上的片片帆船急速地行驶着,如同离弦的箭;山上的清泉从高耸陡峭的悬崖上飞奔而下,仿佛迅捷的闪电。道道晚霞都变成了白白的云朵,一弯新月宛若刚刚展开的扇子。从塞外归来的大雁在高高的天上一字排开,宛如一条细细的银线。

(五)

【原文】

卖花声·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释】

⑴阿房(旧读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⑵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⑶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⑷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⑸“美人”句:言楚汉相争时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围困。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边自刎而死。这里说美人自刎乌江,是这个典故的活用。

⑹“战火”句:言三国时曹操惨败于赤壁。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

⑺“将军”句:言东汉班超垂老思归。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见《后汉书〃班超传》。

⑻秦汉:泛指历朝历代。

⑼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译文】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六)

【原文】

作品原文

【双调】燕引雏

奉寄小山先辈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注释】

⑴燕引雏:曲牌名,即“殿前欢”。

⑵小山:张可久,字小山。

⑶气横秋:形容张可久气概豪迈,才华横溢。

⑷八表:八方之外,泛指天地之间。

⑸独占鳌头:旧称状元及第。此谓其冠绝当时。鳌头,皇帝殿前居中石阶上所镌龙头及巨鳌。

⑹“诗成”两句:杜甫《草书歌行》:“时时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⑺南国:南方。

⑻中州:即中原。泛指北方。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导读:元曲四大家,一般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另有五种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

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郑光祖: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元曲基础知识大全

元曲基础知识大全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立在中国文学史上一座艺术丰碑。小编整理了元曲基础知识大全,欢迎欣赏与借鉴。 〔般涉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般涉拾掇坑堑。” 〔哨遍〕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亦入〔中吕〕,与宋词、诸宫调略同。有〔么篇〕换头,散套用否均可,剧套不用。首末句与始调不同,余同诗调。此曲诗调定格14句,定格字句:六、七、六、七、六、三、五、五、五、七、七、六、六、七、(/五、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四、四、四)计81字,〔么篇〕换头,定格13句,定格字句:四、七、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七,计69字,全曲共150字。 {:请大家注意核查此曲牌真正的格式!} 〔耍孩儿〕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又名〔魔合罗〕。南北曲中都有。北曲多用在〔正宫〕、〔中吕〕、〔双调〕大套曲后。也有开首即用此曲,后面加煞曲七八支,作为一套的,即〔耍孩儿〕—〔煞〕(数量不定)—〔尾声〕。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诸宫调同,〔南曲〕不同。 〔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9句,定格字句:七、

七、七、四、七、七、五、四、四,共52字。 〔黄钟〕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六宫十一调”“黄钟宫富贵缠绵。” 〔醉花阴〕曲牌名,套数首牌。古近二体。古体5句,宋词牌小异。近体七句,前五句同古体,北曲多用之,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六、五、四、五、五、七,共39字。 〔人月圆〕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全同宋词。北宋人王诜(shēn)词中有“人月圆时”,故名。又叫〔青衫湿〕。金元时北人喜欢唱它,随入散曲。定格11句。定格字句:七、五、四、四、四;〔幺篇换头〕四、四、四、四、四、四、,共48字。 〔正宫〕 元曲宫调之一,又作“正黄钟宫”。周德清《中原音韵》:“正宫惆怅雄壮。” 〔端正好〕曲牌名,属北曲。套数首牌。与《仙吕》同,与宋词略异,定格工5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五,公25字。 〔叨叨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前四句多作对句,五、六两句叠,“也么哥”是定格。通体都是去声叶韵。有叠字体,叠字须有平声。定格共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

元代杂剧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 杂剧最初流行于北方,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遍布河南、河北。受方言的影响,它有不同的声腔流派,魏良辅《南词引正》说杂剧声腔有中州调、冀州调和小冀州调。这种北方声腔的剧种,很快流行于全国。 元人夏庭芝撰著的《青楼集》记述了元代140多个著名戏曲演员(其中男演员30多人)的活动事迹。这些演员或是“名重京师”、“京师唱社中之巨擘”;或是“驰名金陵”;或是“独步江浙”;或是“淮浙驰名”;或是“驰名江湘间”。还有“山东名姝”、“维扬名妓”、“湖州角妓”等等。《青楼集》成书于至正十五年(1355),后又有增订,其时距元亡不远。它的记述说明元代的杂剧演出由北方发展到南方,遍布各地。 【产生条件】 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有多种条件和因素:前代各种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杂剧形式上的各种借鉴,众多文人参预戏剧活动促进了剧本创作的繁荣,很多著名演员的出现也有助于杂剧的兴盛。当时戏剧演出的广泛,上自宫廷,下至平民社会,观赏戏剧演出成为一种娱乐习惯,演出的商业化带来的竞争性,也是杂剧兴盛的原因之一。而从文学剧本方面说,主要的一个因素是涌现了一些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作家。他们有的是“书会才人”,有的是“职业演员”,更多的是怀才不遇或充任下级官吏的文人。这种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也决定了作品的艺术成就的普遍提高。【发展与演变】 发展阶段 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期: 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 中期,自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至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三年(1295—1332)。 晚期,元顺帝帖睦尔统治时期(1333—1368)。 初、中、晚三期,杂剧创作在地域上的变化,在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各自的特点。 元代杂剧创作主体的分析。对元杂剧创作影响最大的两类作家。关汉卿,元代浪子文人的代表 历史演变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杂剧最初流行于北方,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遍布河南、河北。受方言的影响,它有不同的声腔流派,魏良辅《南词引正》说杂剧声腔有中州调、冀州调和小冀州调。这种北方声腔的剧种,很快流行于全国。元人夏庭芝撰著的《青楼集》记述了元代140多个著名戏曲演员(其中男演员30多人)的活动事迹。《青楼集》成书于至正十五年(1355),后又有增订,其时距元亡不远。它的记述说明元代的杂剧演出由北方发展到南方,遍布各地。成书于元文宗至顺元年的钟嗣成《录鬼簿》中记载的元代后期剧作家也大多活动于南方,这都说明杂剧最后发展成了全国性的剧种。杂剧开始南移当是在南宋王朝灭亡、元王朝统一全国以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八年,即宋亡以后的11年左右,当时在江南溧阳作官的元淮就有诗咏及马致远《汉宫秋》和白朴《梧桐雨》等剧本,这时距元贞元年只有四、五年,而到元贞、大德年间,杂剧已是“举世行”,关汉卿、白朴等人的作品也已是“天下流行”了。 元杂剧繁荣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作家和作品。在元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中,杂剧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最为广泛。在元代各类文学作品中,也只有杂剧作品取得的成就最高。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较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扩充和提高了宋代话本在这方面开拓的新领域。元杂剧的很多作品抨击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僚、豪绅以及他们的帮凶、爪牙对普通人民的迫害和剥削,同时歌颂普通人民对封建统治集团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反抗。其中杰出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受冤屈的窦娥形象控诉被认为是世界的主宰——皇天后土:“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更是表达了十分强烈的反抗精神。

考试必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文学常识大全

42.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文学常识大全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西岳 2. 中国四大发现: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炸药 3. 中医四诊:看闻问切 4. 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尽: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 泰山四大异景:朝阳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 /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6. 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 商丘应天府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0. 宋复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2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后汉书 2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班昭 25. 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27. 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2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2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 旧书塾应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33. 郑板桥(郑燮)的三尽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4.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徘徊》 《故事新编》 3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37. 世界作品中三大小气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饥馑》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11. 四大谴责小说: 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 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老残游记(刘鄂)

元曲介绍

元曲介绍 元中有[越调、双调、中吕、南吕、黄钟、正宫、仙吕、般涉调、商调]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元曲共十二宫调335个曲调。十二个宫调是: (1)黄钟(2)正宫(3)大石调(4)小石调 (5)仙吕(6)中吕(7)南吕(8)双调 (9)越调(10)商调(11)商角调(12)般涉调 元曲最常用的是正宫、仙吕、中吕、南吕和双调;其次是越调和商调,再次是大石和黄钟。小石、商角和般涉三调最罕见。七种常用宫调的曲牌是: 1.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塞鸿秋、倘秀才、脱布衫、小梁州、醉太平、芙蓉花、菩萨蛮、月照庭、六么遍(柳梢青)、甘草子、三煞、煞尾; 2.仙吕:端正好、赏花时、八声甘州、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后庭花、寄生草、那吒令、鹊踏枝、醉中天、忆王孙、一半儿、瑞鹤仙、六么令、四季花、双雁子、太常引、柳外楼、赚煞尾; 3.中吕:粉蝶儿、醉春风、石榴花、斗鹌鹑、上小楼、迎仙客、普天乐、喜春来(阳春曲)、满庭芳、快活三、尧民歌、朝天子(谒金门)、四边静、齐天乐、苏武持节(山坡羊)、卖花声(升平乐)、摊破喜春来、煞尾; 4.南吕:一枝花、梁州第七、牧羊关、玄鹤鸣(哭皇天)、乌夜啼、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楚江秋)、贺新郎、梧桐树、红芍药、四块玉、草池春、鹌鹑儿、玉交枝、黄钟尾; 5.双调:新水令、驻马听、沉醉东风、夜行船、银汉浮槎(乔木查)、庆宣和、庆东原、风入松、雁儿落(平沙落雁)、得胜令(阵阵赢、凯歌回)、水仙子(凌波仙、湘妃怨)、滴滴金(甜水令)、折桂令(秋风第一枝、天香引、蟾宫引、步蟾宫)、乔牌儿、步步娇、沽美酒、梅花酒、收江南、清江引、牡丹春、汉江秋、庆丰年、小阳关、捣练子(胡捣练)、太平令、快活年、行香子、锦上花、碧玉箫、楚天遥、天仙令、大喜人心、醉东风、减字木兰花、青玉案、鱼游春水、离亭燕带歇指煞、离亭燕煞; 6.越调:斗鹌鹑、紫花儿序、金蕉叶、小桃红、天净沙、调笑令(含笑花)、秃厮儿(小沙门)、圣药王、麻郎儿、络丝娘、东原乐、绵搭絮、拙鲁速、雪里梅、古竹马、寨儿令(柳营曲)、三台印(鬼三台)、梅花引、南乡子、唐多令、雪中梅、煞、尾声; 7.商调:集贤宾、逍遥乐、挂金索、上京马、梧叶儿(知秋令)、醋葫芦、浪里来、金菊

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 (一)诗歌 一条线索,两大传统: 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 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故又称“诗三百”“诗”。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 篇。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代表作家、作品: 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扬雄:《长扬赋》《羽猎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 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 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诗歌以五、七言为主,间以杂言。诗题有“歌、行、引、曲、吟”。同时,有诗就有歌,在当时都有曲谱可以传唱。一直到唐代,诗与歌才算真正分开,撇开音乐注重社会内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变乐府为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木兰诗》选自宋·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这两首诗被人们称为“乐府双璧”。大家熟悉的《敕勒歌》《陌上桑》等也都是乐府名篇。 汉魏六朝诗:这一时代诗歌以曹氏父子为代表。名篇有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词,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马篇》等。曹操,字孟德,是三国时期著

元曲四大家的故事

元曲四大家的故事 元曲四大家,他们在元代杂剧和散曲创作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分别代表了元曲不同的风格特征。关汉卿风格质朴自然,为本色派之首;马致远风格典雅清丽;王实甫风格清俊典雅,为文采派之始;郑光祖工于雅正;白朴豪放俊逸。 元曲四大家的故事 元杂剧《窦娥冤》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是关汉卿(纪50)的代表作,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剧情是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发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关汉卿 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一说解州(今山西运城市)人,一说大都(今北京)人。 他的杂剧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纪君祥从《左传》、《史记·赵世家》等史籍取材而创作的一部壮烈悲

剧。剧情是春秋时晋国(今山西翼城县东南)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诬陷,全家300余口被杀,门客程婴救出一个不到半岁的婴儿,并用自己的亲生儿子替代赵氏孤儿而被屠岸贾杀死。屠岸贾收程婴为门客,将其子(赵氏孤儿)当作义子,教他武功。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将赵家冤案始末绘成图卷,对 他讲说了往事,赵氏孤儿悲愤交加,决意报仇。他向晋悼公申诉己族之惨祸。由上卿魏绛传令,将屠岸贾灭族,赵氏孤儿恢复赵姓,改名赵武。 郑光祖 生卒年不详,元曲四大家之一,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今浙江杭州)为吏,因而南居,卒于杭州,葬于西湖灵芝寺。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可考者18种。除杂剧外,亦写散曲,有小 令6首、散套2套流传。 元杂剧《墙头马上》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诗,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是白朴的作品。剧情是尚书裴行检儿子少俊,奉唐高宗命前往洛阳承宣驰驿(今河南 洛阳市)买花苗,巧遇洛阳总管李世杰之女在花园倚墙而立, 便写诗投入。李千金写了答诗,约他当夜后园相见。少俊果然从墙头跳入,被李千金乳母发现,令二人悄悄离去。少俊携李千金回到长安家中,将她藏在后花园。两人共同生活了七年,生一双儿女。但为裴行检所不容,命少俊写休书赶李千金回家,却留下了两个小孩。李千金回到洛阳家中,因父母已亡,在家守节。后少俊中进士,任洛阳令,并将父母迎至任所,他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怨恨他执意不肯。这时裴行检才知李千金是他旧交李世杰之女,以前也曾为儿女议婚。一番说明与求情之后,李千金这才原谅了他们,夫妇二人破镜重圆。

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1.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诗经》 2.《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 《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离骚》,作者屈原 4.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 6.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几部?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 7.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哪一部?《左传》 8.《汉书》、《左传》、《论语》和《国语》,哪个属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 9.《战国策》这部历史著作采用的是什么体例?国别体 10.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谏逐客书》 11.《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门客 1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共叔段 13.“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 14.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史记》,作者司马迁 1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 16.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 《乐府诗

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 17.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 汉末文人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18.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什么特色? 多写五言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19.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是谁?陶渊明 20.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指哪一位?王维 21.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文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七言诗22.“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人创造的。 23.“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属于什么体的小说,作者是谁? 笔记体小说,作者是刘义庆 24.“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是什么?《世说新语》 25.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有哪几部?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 26.清人王闿运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人是哪一位,“孤篇”是指哪一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7.李颀的《古从军行》属于什么内容的诗?边塞诗 28.李商隐的《隋宫》属于什么诗体?七言律诗 29.被称为“诗鬼”的唐代诗人是哪一位?李贺 30.在现存唐诗中,哪三位诗人创作存量最高? 白居易,有2888首诗杜甫,有1465首诗李白,有1045首诗

常识积累:元曲四大悲剧

常识积累:元曲四大悲剧 一、《窦娥冤》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关汉卿的代表作。 简介: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二、《汉宫秋》 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马致远的杂剧代表作。 简介:该剧讲述汉元帝派毛延寿去民间挑选宫女,毛延寿借机收受贿赂,中饱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寿行贿,被毛延寿画丑,因而被打入冷宫。后汉元帝巡视后宫偶然得见王昭君,遂加以宠爱,并封为明妃。毛延寿自知罪责难逃,投奔匈奴,并献昭君美图于呼韩邪单于,致使呼韩邪单于向元帝索要昭君为妻,不从则兵戎相见。汉朝文武百官畏惧匈奴,劝元帝忍痛割爱,以美人换取和平。元帝无奈,只得让昭君出塞,并亲自到灞桥送别。汉元帝回宫后,心情无比悲痛。而昭君不舍故国,在汉蕃交界的黑龙江投水而死。 三、《梧桐雨》

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朴的杂剧代表作。 简介:该剧讲述唐明皇宠幸杨贵妃,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在长生殿乞巧盟誓,又在沉香亭观赏《霓裳羽衣舞》。忽报安禄山叛乱,明皇、杨妃仓皇出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逼明皇赐杨妃缢死。乱后,明皇退为太上皇,日日哭祭杨妃画像。一夕梦与杨妃团聚,被夜雨惊醒。雨打梧桐,更添明皇郁闷。 四、《赵氏孤儿》 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或《赵氏孤儿大报仇》,纪君祥的代表作。 简介:该剧主要讲述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为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赵氏孤儿赵武。赵家门客程婴与老臣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为救护赵武,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献出生命。二十年后,赵武由程婴抚养长大,尽知冤情,禀明国君,亲自拿住屠岸贾并处以极刑,终于为全家报仇。

文学常识大全

文学常识大全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 三代:夏商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 三教:儒释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竹梅 3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元曲

第四单元:聆听元散曲教案 执笔:徐东梅审核:高二语文组时间:2008年5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元曲的构成、元散曲与元杂剧的不同以及元曲与宋词的区别 3、了解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4、学会鉴赏元曲 5、了解近两年与元曲有关的高考动向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体味元散曲用词的精练与准确生动、传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时代背景,领悟元散曲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 1、了解元曲的特点、体制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元曲的构成、元散曲与元杂剧的不同以及元曲与宋词的区别 3、了解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4、学会鉴赏元曲 【学习难点】鉴赏元曲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元曲的基本知识 (一)元曲的产生 中国元代蒙古族的统治者入主中原后,社会形态出现了变化。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因科举废行而入士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介入,以及戏剧自身的发展,促成了元杂剧在短时间走向繁荣。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河北籍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开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新时代,也造就了河北文化的辉煌时期。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元杂剧,一是元散曲。元散曲是诗歌,散曲包括套数(套曲、散套)、带过曲和小令(清曲、叶儿)。套数由同一个曲调的若干曲子组成。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元杂剧是一种把歌曲、说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二)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

中国古文学史元明清及近代部分试题与答案(五)

中国古文学史:元明清及近代部分试 题与答案(五) 选择题 1.元代出现了一大批杂剧的优秀作家,《析律志》说:"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的作家是( )。 ①王实甫②关汉卿③马致远④高明 2.在众多著名元曲作家中,有一位天资很高,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①马致远②张养浩③张可久④乔吉 3.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创作丰富,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是( )。 ①张养浩②张可久③乔吉④睢景臣 4.借用昭君出塞,而又一反传统故事,塑造了一位在国家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表现了勇于牺牲以息刀兵的可贵精神的人物形象的作品是( )。 ①《琵琶记》②《梧桐雨》③《赵氏孤儿》④《汉宫秋》 5.元代前期工诗文、善书画,因仕元为当时遗民所轻,故在诗中常流露露忏悔自负之情,写过《岳鄂王墓》的诗人是( )。 ①刘因②赵孟③虞集④杨载 6.元代后期,有一位学晚唐体而以乐府诗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是( )。 ①杨载②萨都剌③虞集④王冕 7.元代杂剧作家中有以写水浒戏最为著称的两名剧作家是( )。 ①康进之②白朴③乔吉④高文秀 8.元代后期,还涌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诗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 ①杨之作②萨都剌③耶律楚材④范椁 9.被称为元曲四大悲剧的作品。①窦娥冤②梧桐雨③汉宫秋④赵氏孤儿与其作者 A.白朴② B.纪君祥④ C.关汉卿① D.马致远③ 10.将下列人物①王瑞兰②谭记儿③李千金④赵盼儿与其所在的作品 A.《望江亭》② B.《救风尘》④ C.《拜月亭》① D.《墙头马上》③配伍。 1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 ①列国志传②东西汉通俗演义③三国志演义④两宋志传 12.在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史上,标志着从说话艺术的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这一伟大转变的作品是( ? )。 ①冯梦龙的"三言" ②凌蒙初的"二拍" ③洪的《清平山堂话本》④抱瓮老人的《今古奇观》。13.明中叶后的长篇小说创作从题材的划分看有四大主潮,其中作品数量最多,影响较大,历代都有拟作的,要算( ? )。 ①世情小说②神魔小说③历史演义④英雄传奇 14.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称下列三人为《三国演义》"三绝" ( ④)。 ①刘备、关云长、张飞②刘备、诸葛亮、关云长③曹操、关云长、张飞④诸葛亮、关云长、曹操 15.《水浒传》版本中写宋江在受招安后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直到被害的全过程是(②)。 ①100回繁本②120回简本③70回本 16.在下列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表现对爱情婚姻自主要求的肯定和对封建礼教门第观

元明清文学常识汇总doc资料

元明清文学常识汇总

元明清文学常识汇总 1、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2、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历史剧。 3、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4、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民间传说的结合。 6、《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金圣叹。 7、明中期三大传奇是《宝剑记》、《浣纱记》和《鸣凤记》。 8、明中期戏曲两大派是“临川派”和“吴江派”。 *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 9、“临川四梦”指《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 10、李玉后期的代表作品是《清忠谱》。 11、元杂剧角色:旦、末、净、杂。 12、《救风尘》的作者是关汉卿。 13、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写的。 14、《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最优香的章回体历史小说。 15、《水浒传》(七十回本)系金圣叹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 16、冯梦龙的“三言”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 17、《风筝误》的作者是李渔。 18、朱权的戏曲理论著作是《太和正音谱》。 19、《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20、鲁迅说“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聊斋志异》最突出的艺术特点。

21、关汉卿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古老故事“东海孝妇”创作了《窦娥冤》。 22、王实甫今保留的全本杂剧作品除《西厢记》、《丽春堂》外,还有《破窑记》。 23、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 24、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和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等。 25、现知最早的《西游记》刊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26、清康熙年间对《金瓶梅》点评颇有见解的是张竹坡。 *有《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 27、《桃花扇》是一部借用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 28、《司文郎》是一篇讽刺科举制度的绝妙佳作。 29、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鄂印行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这是《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世称“程甲本”。 *第二年修订的称“程乙本”。 30、杜少卿是《儒林外史》里的正面人物。 31、明代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32、清代学者章学诚评价《三国演义》说:“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33、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展示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 34、有“曲状元”之称的是马致远。 35、《三国演义》在语言上的特点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元曲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元曲基础知识

元曲基础知识 “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统称。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辞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融歌唱、说白、舞蹈为一体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读到的元杂剧其实就是供元倡优舞台演出的剧本。 在结构上,杂剧剧本通常由四折一楔子组成。折,首先是剧本剧情的一个自然段落,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楔子,只唱一二支曲子,篇幅比折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人物、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加强前后剧情的联系,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一楔子的形式。有的将一本分为五折或六折,还有用两个楔子的。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长的戏,可写多本。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里唱词前面都标明宫调与曲牌的名称,如[正宫·端正好]、[商调·集贤宾],“正宫”、“商调”是宫调名称,“端正好”、“集贤宾”是曲牌。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在角色分类上,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旦、末、净、杂四类。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外末、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 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 杂是杂角,是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如驾(皇帝)、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洁郎(和尚)等。

元曲常识介绍

元曲常识介绍 ?? 元曲概述 ??曲源 ??曲律 ??声情 ??小令专用曲牌 ??小令套数兼用曲牌 ??小令杂剧兼用曲牌 ??带过曲所用曲牌 ??定格句 ?小令作法 ?散套作法 ?杂剧体制 ?著名元曲 ? 元曲概述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这是人们对元曲的体式感到陌生缘故,我们在此对其予以简略介绍。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

元杂剧四大悲剧 剧情 介绍

元杂剧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 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剧情 一、《窦娥冤》的 主要人物是楚州地方一个贫苦女子窦娥。窦娥从 小死了母亲,她父亲窦天章还不起债,又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费,把她卖 给孤苦的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到蔡家没两年,丈夫就害病死了,只剩了窦娥 和她婆婆两人相依为命地过日子。 楚州有个流氓叫张驴儿,欺负蔡家婆媳无依无靠,跟他父亲张老儿一起, 赖在蔡家,逼迫蔡婆婆嫁给张老儿。蔡婆婆软弱怕事,勉强答应了。张驴儿 又胁迫窦娥跟他成亲,窦娥坚决拒绝,还把张驴儿痛骂了一顿。 张驴儿怀恨在心。过几天,蔡婆婆害病,要窦娥做羊肚汤给她吃。张驴儿 偷偷地在汤里下了毒药,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窦娥成亲。窦娥把羊肚汤端 给蔡婆婆喝。蔡婆婆接过碗,忽然要呕吐,不想喝,让给张老儿喝了。张老 儿中了毒,在地上翻滚了几下,就咽了气。 张驴儿毒死了自己父亲,把杀人的罪名,栽到窦娥身上,告到楚州衙门。 楚州知府桃杌(音wù)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背地里被张驴儿用钱买通

了,把窦娥抓到公堂讯问,逼她招认是她下的毒。窦娥受尽了百般拷打,痛 得死去活来,还是不肯承认。 桃杌知道窦娥待她婆婆很孝顺,就当着窦娥的面要拷打蔡婆婆。窦娥想到 婆婆年纪老,受不起这个酷刑,只好含冤招了供。 贪官桃杌把窦娥屈打成招,定了死罪,把她押到刑场去处死。窦娥眼看没 有申冤的地方,她满腔悲愤地咒骂天地: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1你错勘贤愚枉为天!”在临刑的时候,她又向天发出三桩誓愿: 一要刀过头 落,一腔热血全溅在白练上;二要天降大雪,遮盖她的尸体;三要让楚州大 旱三年。窦娥的誓愿居然感动了天地。那时候,正是六月大伏天气,窦娥被 杀之后,一霎时天昏地暗,大雪纷飞;接下来,楚州地方大旱了三年。后来, 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做官,窦娥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杀人凶手张驴儿 被处死刑,贪官桃杌也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个戏剧所写的未必是真人真事,六月飞雪,更是一种神话式的想象。但 是它反映了在封建统治下,无数含冤受苦的百姓申冤报仇的强烈愿望。所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