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科院社会学考研真题

社科院社会学考研真题

社科院社会学考研真题
社科院社会学考研真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2001-2004考研试题

转载自:https://www.doczj.com/doc/8e13173913.html,/viewthread.php?tid=52142

2004年硕士生入学“专业”试题

社会变迁与流动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化资本

2.阶级

3.韦伯

4.社会流动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分层或社会分化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2.简单阐述什么是中产阶级?当前中国社会是否存在中产阶级?为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请比较经济改革前后中国社会分层体系有哪些变化,并解释为什么产生这些变化?

2.社会分层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理论流派,请介绍你所知道的几种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8分,共32分)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职业声望

4.地位实现(获得)模型

二.简述题:(任选两题,每题16分,共32分)

1.简述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2.简述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3、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三.论述题:(36分)

试从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的农民工现象

家庭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主干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核心化

家庭危机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家庭性别分工的变迁。

2.简述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家庭变革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离婚的现代社会性因素。

2.试述现代家庭消费生活方式的转变。

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社会保障

2、基尼系数

3、社会排斥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登记失业人员”?什么是“下岗职工”?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建于哪一年?创建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3、什么是贫困?什么是绝对贫困?什么是相对贫困?

三、问答题(任选一题,50分)

1、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制度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怎样才能相互耦合成为一个整体?请举例说明之?

2、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低保制度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明之?

社会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权威主义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2、角色扮演(Role-playing)

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4、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5、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阿希(Asch,S.E.)关于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的实验研究。

2、简述费斯廷格(Festinger,L.)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述评米德(Mead,G.H.)的社会心理学思想。

2、试论文化差异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2004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回归分析

简单随机抽样

中位数

条件概率

访谈法

二、简述题,从下列中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

什么是定类、定序和定距变量,列举若干个与之对应的用于单变量集中和离散趋势描述的统计量

试述抽样方案设计的一般程序与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试论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及如何减少调查误差。

试述什么是定性研究及如何设计一个定性研究。

2004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概念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失序

2、理性选择

3、虚拟世界

4、文明冲突论

5、消费主义

二、简答题,从下列中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社会网络结构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Granovetter语)及其对企业组织行为的影响。

2、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

3、城乡二元结构

4、布劳的交换理论

三、论述题,从下列中任选两题(每题35分,共70分)

1、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情况,谈谈全球化过程中的普遍化与特殊化相互交错的发展趋势。

2、卡尔·马克思与M·韦伯是从何种视角研究分析他们所处的社会的,这种分析视角导致他们对权利问题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3、试从两种不同分类角度对社会学理论进行分类。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8e13173913.html,

2003年硕士生入学“专业”试题

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 “多数人的暴政”(De Tocqueville)

2. 除魅(M. Weber)

3. 分类图式(E. Durkheim)

4. 《启蒙辩证法》

5. 治理术(governmentality, M. Foucault)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请说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在马克思社会理论中的涵义。

2. 请指出韦伯的社会理论中“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 请具体指出涂尔干社会理论中的“教育”与马克思社会理论中的“劳动”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涵,并加以比较。

2. 试比较米歇尔·福柯与法兰克福学派在“权力”分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理论路径。

城市社会学

一、概念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城市

2、城市化

3、社区

4、公共领域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请解释城市管理中官本位与民本位的实质差别?

2、什么叫滞后城市化?如何解决滞后城市化的问题?

3、什么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论述题(50分)

试论社区民主自治的必要性和社会意义。

社会心理学

一、概念题(每题6分,共30分)

1. 服从(Obedience)

2. 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

3. 价值观(Values)

4. 镜像自我(Looking glass self)

5. 群体思维(Group thinking)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测量社会态度(Attitute)的几种方法

2. 简述海德(F. Heider)的人际关系认知平衡理论

3. 简述现场研究(Field study)在社会心理学中的特殊地位

4. 简述流言(Rumour)形成的基本条件

5. 简述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三、论述题(以下三题中任选两题,每题35分,共70分)

1. 简述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2. 试论中国人自我概念的主要特征

3. 怎样研究社会变迁中的个人现代性(Individual modernity)的改变?请简要地提出一个研究框架(framework)

农村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乡村建设运动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农民道义经济(Moral Economy)理论

4、农村税费改革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单叙述索罗金(Sorokin)城乡连续谱(Rural-Urban Continuum)的概念;

2.简单阐述费孝通“差序格局”格局的概念,并分析其对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作用。3.什么是城市化,分析其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第一、二题每题30分,任选一题,第三题40分)

1.用你所学过的社会学理论分析近20年来村庄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30分)

2.论述市场经济对农村原有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市场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30分)

3.阅读下面的文章,并用你熟悉的社会学理论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40分)(提示,可以分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土地调整方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三村土地调整情况

我们所调查的三个村:迁城、迁口和迁营,都属于迁县Q乡,具有相似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政策背景。迁县Q乡是山区,人均土地不到一亩,很多村只有三分,主要种植玉米,用来换面粉或大米作为主食。迁县以栗树著名,90年代以来,栗子价格飚升,6—12元不等,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从而也成了利益争夺、矛盾纠纷的凝聚点。栗树承包与耕地不同,它不是根据面积而是根据产量承包。栗树每棵的产量都不同,所以承包采取的是按产量分树,按人口分产量,按户分段。如果一家4口人,应分得80斤栗子,按这个产量看看能分几棵树,树大产量多则少分几棵,树小产量低则多分几棵。迁县在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1991年进行了重新承包,承包合同规定承包期10年,2000年再进行调整。但是为了防止短期经营和控制人口增长,1995年中央颁布新的政策,土地继续延包30年。政策到达迁县并形成基层政府文件是在1998年,迁县政府规定,已经打乱重分的村保留现状,没有重分的村延期30年,除非特殊情况,不得再进行大调。

迁城村——没有任何调整

迁城村,村里有236户,855口人。李、艾、刘是大姓,古、彭、于等是小姓。前几年邻乡产金矿,很多人都去打工,赚了一笔钱。现在用人少;再者,迁城村周围的山上,蕴藏着极易开采的铁矿石,个人开采后运到铁选厂,经过十几年的开采,容易开采的矿点减少,近几年,没矿了,又也出去,死守着地树,越来越不景气,都没钱花。迁城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经过初始发展之后,进入了停滞时期。

迁城村的土地、尤其是果树,没有进行调整。各队还是在执行1990年土地时的承包合同。迁城村矛盾比较大:除了地树调整,还有围山转,四队和五队也有矛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大调,但是即使大调也可能引起其他矛盾,从而使乡村干部守着这个潘多拉之盒,不敢也不愿意调动土地。国家政策规定延包30年,正好给不调动土地一个充分的理由:不能违反国家政策。如果村民还要要求调整土地,干部会增加调地条件:除非全村人都同意,否则不能调整,甚至有一个人不愿意调也不行。所以,迁城虽然矛盾重重,但是土地还是没有调整。

对迁城村来说,小调不管用,大调政策不许可,村干部均衡各方面情况,选择了拖着不调整的策略。因为政策不鼓励调地,至今没有作任何调整,拖延至今,村民意见最大,几十名村民联合上访,而且,几乎是全村拒交统筹提留。

迁口村——微调

迁口村200多户,700多口人。迁口只有一处比较成形的矿体,与贾庄相联。资源分布不占优势。但是村里板栗品种多,村干部就在这上面下功夫,现在采用了栗子嫁接新技术,提高了产量。现在老百姓各有各的收入途径:经商、上班、开出租、加工、修理部……主要是板

栗,一口人平均100斤,最多的200斤。

迁口村进行了微调。微调是指不打破队界,保留原来各队土地,只是在进出人口的农户之间进行调整,以出人口的户的地来补进人口的地;拖欠的部分,用村里的荒地或原来保留地的机动地等进行补偿。

迁口村在2000年进行了微调,只在进出人口的农户之间进行调整。进出人口地农户先自己协商调换,协商未成的由村进行调换。进出人口之间的差额由公共土地或每年补贴50斤栗子解决。迁口矛盾较小,没有出现上访事件,大部分农户都交了提留统筹。

迁营——大调

迁营村有251户,850多口人。迁营村人均地不到一亩,主要种植玉米、黄豆、高梁;每年栗子收入约百十斤。栗子是主要收入,栗树纠纷也多,栗子产量多少不均。村里有两户养牛的,由于迁营村是乡政府住地,30%的农户经商、搞修理,这明显比其他两个村多。

在我们调查的三个村中,只有迁营村的土地在1991年调整后进行了第二次调整,而且是“打破队界”的“大调”。大调是指在一个村(行政村)中,打破队界,所有原生产队的土地合在一起,按人均重分。

迁营村在95年提前进行了大调,打破队界,在村内重新均摊土地和栗树,但是在这种调整中,出现了要求树木补偿纠纷,甚至是砍伐果木的新问题;有些农民不满,找到乡里要求解决,但没有出现集体上访,只有30%的农户交了提留统筹。

2003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试题

一、概念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拟合优度

2、方差

3、非抽样误差

4、民族志方法

5、概念抽样

二、简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在某一社会调查中使用了如下的职业分类:

1.干部

2.教师

3.工人

4.专业人士

5.白领阶层

请说出这种分类违背了变量设计的哪些原则并提出你的修改方案。

2、某项研究试图研究青少年的IQ状况,分别在三年级、六年级和初三对同一群学生的IQ 进行了测验,每次测验采用了不同题器(scale item)的IQ量表,IQ的高低是以全部量表的总和得分来表示的。已知这三次IQ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r12 = .56 r23 = .65 r13 = .52

请问IQ测量的信度系数是多少?并简要说明原理。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论述PPS抽样(Proportional to Population Size Sampling)的优缺点和操作步骤。

2、答题:见下表

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和教育水平的交互表

文化程度(人数)%(同类人群中参与体育活动者比率)

研究生36 0.5

大学303 36.6

中专754 30.0

初中482 18.4

小学265 12.4

文盲101 4.6

根据该表的统计数据能否得出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和教育水平有直接关系的结论?是否有与教育水平有关的其他更直接的因素影响群众参与体育活动?试申述你的理由和检验方法(用文字表述)?

2003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诠释概念(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化

2、实质理性(M.Weber)

3、集体良知(E.Durkheim)

4、文化帝国主义

5、批判理论

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简单介绍世界体系论的内容

2、简答吉登斯的反思性(reflexivity)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剖析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消费主义

2、众所周知,从社会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对现代性的起点及其发展脉络的讨论,经典社会理论的不同流派都持有不同的见解,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它们理论进路的不同,请说明涂尔干以法团(corperation)概念为核心的对现代团结所做的基本解释,与韦伯围绕着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价值的基本论述之间有何差别,反映在方法论上又有何差别?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8e13173913.html,

2002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工作”试题一、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人权

2、终极价值

3、社会服务

4、社会排斥

5、职业福利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什么是危机?结合儿童救助谈谈危机介入的方法和技巧。

2、简述社会行政的内容,并说明评估对社会行政的意义。

3、试根据社区发展的理论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路和成果。

4、试比较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关系。

5、试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分析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2002年硕士生入学“农村社会经济”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超级村庄

2.社区发展

3.村庄共同体

4.草根制度

5.传统农村社会网络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分)

1.简要介绍和评论“农民道义经济”的理论;

2.简论我国“城中村”产生的社会结构背景。

3.简论当前我国村民对村庄公共权力的需求和参与情况。

三、论述题(选择两题回答,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影响。

2.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其对我国农村发展和农民行为产生的影响。

3.分析当前我国农民负担问题以及农民的反应。

2002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20分)

1、路径分析法

2、回归分析法

3、内容分析法

4、离散趋势及其度量

二、计算题(任选一题,30分)

1、假定华南地区某大学的男生的身高总体的平均值为μ=169厘米,标准差=10.2厘米。如果我们从中抽取一个n=100的男生的随机样本,那么样本均值在μ±2厘米的可能为多少?

2、为了评价某个电视栏目的改革效果,我们在电视栏目改革前从一个居民点抽取了5个居民。经调查得知,他们对栏目的评分分别为:65、70、85、80和75。在改革后,我们在另一居民点抽取了6个居民,调查了他们对改革后的电视栏目的评价,他们给栏目的打分分别为:70、75、80、85、85和85。在两个居民点的评分的方差相同的假设下,计算两个居民点对该电视栏目的均值差(μ1-μ2)的95%的置信区间。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社会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2、论述社会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关系。

(社会统计)

一、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测量误差

2 探索性研究

3 概率抽样

4 参与观察法

二、研究设计(20分)

我们将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下列问题:

1 家庭背景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 消费观念与个人社会地位

3 夫妻收入与夫妻家务劳动分担

4 社会关系网络与再就业职工的职业选择

请选择其中一个你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在作研究设计时除列出整个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每一步的实施要点外,还必须(1)对研究涉及的概念作出明确的理论定义;(2)将理论定义操作化,设计出相应的测量指标;(3)根据设计的指标,设计问卷调查中相应的问题和答案;(4)阐明研究要检验的假设。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随机化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

2.试述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试述测量的信度和效度的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002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20分)

1、全球化(globalization)

2、集体表象(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3、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

4、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提出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理论对我们研究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或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有什么启发意义?

2、什么是帕森斯(Parsons)的模式变量?列举其五种主要形式。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加入WTO后可能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在古典社会理论家们看来,价值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研究现代社会的核心理论,请根据马克思以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确立的价值理论,以及韦伯有关价值与理性之关系的讨论,谈一谈现代社会在价值领域中所面临的两难处境,并说明这两位社会理论家在理论出发点上的差别?

2002年硕士生入学“社会保障研究”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社会保障

2、社会保险

3、贝佛里奇报告

4、社区服务

5、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保险制度在世界范围的起源与发展

2、什么是“老龄化”?目前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如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框架如何?目前面临那些挑战?

2、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社区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举例说明之。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8e13173913.html,

2001年硕士生入学“社会组织与制度变迁”试题

一、概念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组织的“制度化”

2、非正式组织

3、“搭便车”

4、法团主义(Corporatism)

二、简述题(共30分,每题15分)

1、简要说明“经济存在于整体社会中”(或“经济嵌入社会关系结构”)所表述的社会学意义。

2、以企业为例,简述组织、制度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共50分,每题25分)

1、以“合作制”为例,论述“纵向一体化”组织方式与“横向一体化”组织方式之间的异同,及其各自的发展趋势。

2、试述曼瑟尔.奥尔森(Mancur)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所阐述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悖论,并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两个形象事例,对传统集体行动理论和奥氏的理论加以比较。

2001年硕士生入学“文化人类学”试题

一、简述题(共25分,每题5分)

1、习俗:

2、信仰:

3、嗜好:

4、无意识:

5、符号:

二、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处画圈,共20分,每题4分)

1、“差序格局”是由(吴文藻、费孝通、李亦园、林耀华)

提出。

2、“一般交换”和“限定交换”这一对概念是由(莫斯、道格拉斯、萨林斯、列维-斯特劳斯)提出。

3、马林诺夫斯基对他以后的人类学发展影响较长的是(功能主义、宗教学、神学、方法论)。

4、“深描”的作者是(狄尔泰、布迪厄、格尔兹、舒茨)。

5、“文化批评”强调的是(理解之理解、研究者自身的反思与成长、读者与作者的知识性再生产、文化反哺)。

三、简述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共30分,每题10分)

1、“家庭”与“宗族”(用人类学常用的符号图表示亦可)。

2、“人情”与“关系”(特指中国人)。

3、“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主义”。

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5分)

1、从“田野工作”看对社会的感受能力。

2、从“人为的事实”论人的思辨能力。

3、归纳“文化”与“文明”。

2001年硕士生入学“劳动社会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共20分,每题4分)

1、劳动者

2、职业生涯

3、人力资本

4、下岗

5、暗含契约

二、简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西方社会学在劳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什么?主要研究过哪些问题?

2、“队生产”下会出现哪些行为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

3、工会领导人的品格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哪些特点?

三、从下列题中任选两题,详细回答,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共50分,每题25分)

1、劳动中的一般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说出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

2、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的“嵌入理论”包括哪些内容?他是怎样用这一概念解释劳动力市场运作的?

3、华尔德(A.G.Walder)所揭示的中国国有企业内“上下间施恩回报关系”包括哪些内容?这种关系类型为什么会产生?

2001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概念题(共20分,每题4分,)

1. 从众(conformity)

2. 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

3. 态度测量中的社会赞许反应倾向(response bias of social desirability)

4. 镜像自我(looking glass self)

5. 内群体(ingroup)

二、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1. 简述社会态度测量的几种方法。

2. 简述海德(F. Heider)的人际关系认知平衡理论。

3. 简述现场研究(field study)在社会心理学中的特殊地位。

4. 简述刻板印象的利与弊。

5. 简述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三、论述题(以下三题中任选两题,共50分,每题25分)

1. 试述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的区别与联系。

2. 试论中国人自我概念的主要特征。

3. 西方社会心理学在解释中国人社会心理时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试举例说明。

2001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

1、简单随机

2、概率分布

3、标准差

4、置信区间

5、口述史

6、残差

二、简述题(共20分,每题10分)

1、简述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的关系。

2、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三、设计与计算题(共50分,每题25分)

1、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实证研究题目,简要写出你的研究方案。

2、下面是一位研究人员关于某中学应届毕业班学生数学成绩的调查,请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次数)回答下列问题:

男生女生

数学成绩文科理科文科理科

优等25 25 20 5

劣等25 25 5 20

总数50 50 25 25

①从表中显示的情况看,男生分表的Lambda(λ)系数最接近于多少?

(8分)

A.0.00

B.0.25

C.0.50

D.1.00

②从表中数据看,哪种性别的学生数学成绩更好一些?(8分)

A.男生

B.女生

C.没有区别

D.无法判断

③将上述条件次数表改制成条件百分表。(9分)

2001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社会学理论)

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5分)

1、社会学家李景汉1933年出版的《》,是中国早期社会学首次以县为单位的关于华北农村的实地调查研究,对早期社会学发展曾起过重要影响。

2、费孝通先生在《》一书中,用“”概念,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做了高度概括。

3、社会学史上,曾有许多思想家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持“传统/现代”的二分法,但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概念或范畴从不同的方面把握特征的,例如,涂尔干用“/ ”、梅因用“/ ”、滕尼斯用“/ ”、韦伯用“/ ”。

4、科尔曼的《》一书,可视为理性选择理论的标本。

二、简答题(共30分,每题15分)

1、卡尔·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曾明确指出,“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请结合你自己的思考,简单谈谈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之处?对研究现代社会(即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2、实证社会理论与非实证社会理论的根本区别。

三、论述题(共50分,每题25分)

1、从社会学的角度,试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

2、众所周知,“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概念是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请简单谈谈当代社会学提出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概念对社会关系研究的发展具有何种特殊意义。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8e13173913.html,

2000年硕士生入学“社会问题研究”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s)

2、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ur)

3、社会解组(social disorganization)

4、越轨行为(deviant behaviour)

5、亚文化(subculture)

茁生规范理论(emergent norm theory)

二、简要回答(20分)

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理论主要有那些(至少指出5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斯梅尔瑟(N.J.Smelser)是如何分析“集体行为”形成的机制的?

2、芝加哥学派对越轨行为的研究有何特点和建树?

2000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30分)

1、抽样框

2、概率抽样

3、检定力

4、正态分布

5、观察法

口述史(oral history)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变量的四种不同量度层次。

列举三种检验两个变量是否相关的社会统计学方法,并略加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概述多变量分析的详析模式。

2、试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社会统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量表

2、中介变量

3、分析单位

4、研究构架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比较分析的一般原则及优缺点。

2、简述因果分析的特点与局限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某些社会学家认为“婚后居处”受传统观念影响。根据表中不同年代的数据,我们能否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不断减弱”的结论?为什麽?

不同时期的婚后居处

49年前50-58年59-65年66-76年77-83年

住婆家住娘家独立门户两地分居

其他75.00

0.71 22.14 2.14

0.00 37.27

4.35 47.20 6.83

4.35 20.59

7.35 47.06 22.06 2.94

23.14

6.61

56.20

12.40

1.65

31.52

7.88

55.76

3.64

1.21

N(人)=

140

161

63

121

165

2、一项调查要研究“影响妇女就业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请提出研究假设并将其具体化和操作化。

2000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概念(任选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现代性

2、社会化

3、失范

4、身份群体(status group )

5、形式社会学(formal sociology)

6、理性选择

已整理植物学考研题试题库_重要

名词解释 种子休眠有些植物的种子形成后,即使在适宜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种子休眠。 上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并子叶相连的短轴称为胚轴,子叶以上的胚轴称为上胚轴。 下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并子叶相连的短轴称为胚轴,子叶以下的胚轴称为下胚轴。 有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由于养分主要储存在胚乳中,这类种子的子叶相对较薄。例如:蓖麻、小麦等。 无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仅有种皮、胚二部分,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子叶中。例如:豆类植物。 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迅速伸长而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如:大豆、花生、油菜等。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并不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到养料耗尽死亡。如:豌豆、玉米、大麦等。 细胞器细胞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原生质是指细胞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指细胞中细胞壁以各种结构的总称,它是细胞各类代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胞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和M期。 纹孔植物细胞壁上的结构单位,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的时候,有一些不为不沉积壁物质,因此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胞间连丝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称胞间连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是细胞间物质、信息传输的通道。 后含物是植物细胞在代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和新代废弃物,如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细胞分化同源细胞逐渐变成形态、结构、功能不相同的几类细胞群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生物体,每个生活的体细胞都具有像胚性细胞那样,经过诱导能分化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并且具有母体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组织是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以输导为主的复合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或加上形成层共同构成的束状结构。 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复合组织。 维管系统植物体各器官中的由维管束构成的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主要行使输导水分、矿质和同化产物的功能。包括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木质部和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初生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 熟的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 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次生生长在植物体初生生长结束后,发生了次生分生组织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分裂、分化形成各种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生长。次生生长的结果是使根茎等器官加粗。 次生结构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 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起源侧根起源于根尖成熟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这种起源于组织部的方式称为起源。 根瘤豆科植物根上,常形成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是根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所形成的共生体。具有固氮的功能。 菌根有些植物根常与土壤中的真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真菌与根的共生体,称为菌根。 定根发生位置固定的根。包括主根和侧根。 不定根发生位置不固定的根,如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不定部位上产生的根。 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根的皮层细胞处于初生 状态时,其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木栓质的带状增厚。对根水分吸收和运输具有控制作用。这种带状结构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因而称为凯氏带。 外起源茎上的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层或第二、三层细胞,这种起源于组织表面的方式称为外起源。 树皮树皮是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维管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包括了木栓层和它外方的死组织(统称外树皮或硬树皮或落皮层),以及木栓形成层、栓层、韧皮部(统称树皮或软树皮)。 年轮年轮是由于维管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季节的影 响的生长轮。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所现出的若干同心轮纹。每一轮代表着一年中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由春材(早材)和秋材(晚材)组成。 髓射线茎的初生结构中,由薄壁组织构成的中心部分称为髓。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称为髓射线,也称初生射线,连接皮层和髓,具有横向运输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维管射线在次生维管组织中,还能分别地产生新的维管射线,它是次生维管组织的横向运输系统。维管射线为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在木质部的称木射线;在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 叶痕叶子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 叶迹是指由茎进入叶的维管束痕迹,从茎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的这一部分。 定芽生在枝顶或叶腋的芽。 不定芽不是生在枝顶或叶腋的芽。 鳞芽在外面有芽鳞包被的芽。芽鳞具有保护芽的作用。如:等的芽。 裸芽在外面没有芽鳞,只被幼叶包着的芽。如:棉、油菜、枫等 边材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是近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色泽较淡,具有输导和贮藏的作用,边材可以逐年向转变为心材,因此,心材可逐年增加,而边材的厚度却相对比较稳定。 心材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层,近中心部分,颜色较深,导管和管胞已失去输导的功能,但管腔充填了物质,使其支持能力加强。 春材春夏季形成层活动旺盛,细胞分裂快,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大,管壁较薄木纤维数目少,细胞排列疏松,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 秋材夏末秋初气候条件渐不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活动减弱,细胞分裂慢,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较小且数量少,木纤维和管胞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

最新中科院-植物学(621)考研真题(个人整理版)

1998-2013年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真题 (621)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8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9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 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0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 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 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1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学考研试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8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9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 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0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 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1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那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四、简述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进化方向。 五、试以海带为例,说明褐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六、请写出下列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其所在的科名。Vitex stipa eucalypms syringe carex poa quercus ligustcum camellia pinus

中科院621植物学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621植物学真题汇总 (整理:JZ)2016年中科院621植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3’*10=30’) 1.实生苗 2.种子的生活力 3.趋同进化 4.年轮 5.物候期 6.单系类群 7.假果 8.系统发育 9.生态位 10.表型可塑性 二、填空(1’*40=40’) 1.地衣是()和()复合体,分为(),(),()三个纲。 2.蓝藻中能够固氮的是()属和()属。 3.营养组织分为(),(),(),()和()。维管组织分为()和()。 4.国际上植物命名法是(),由()和()构成,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提出的。 5.根尖从前往后依次是(),(),()和()。 6.植物的繁殖方式(),(),()。 7.核酸存在于(),()和()等细胞器中。 8.胚乳有(),()和()型,胚乳是从()来的,且它的染色体数为()。 三、简答题(6’*8=48’) 1.列举植物激素,至少6种。 2.举例说明性状与性状状态的联系(至少三例)。 3.简述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植物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4.简述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及其在植物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5.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6.写出拉丁学名和果实类型:大白杨,拟南芥,番茄,大豆,棉花,水稻 7. 8. 四、论述题(10’*2=20’) 1.与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有哪些更适合陆地环境的特征。 2.自然进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五、分析题(12’) 已知物种A的变异基因w有特定的表型特征,其近缘物种B的w基因有三个等位基因x.y.z,分别位于三条不同的染色体上,A与B均为二倍体生物。给出分析研究方案,x.y.z中哪个基因是w的直系同源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

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生理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1、水分进出细胞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单个水分子通过_______扩散进出细胞;另一种是以水集流方式通过质膜上_______进出细胞。 2、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形成_______和_______,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形成_______,光能转化成了稳定的化学能。 3细胞完成有氧呼吸需经历三个连续的过程,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 C3植物的蒸腾系数比C4植物_______。 5 1摩尔丙酮酸完全氧化时,净得_______摩尔ATP。 6 1926年,日本科学家黑泽在研究_______时发现了_______。 7细胞内能进行能量代谢的细胞器是_______和 _______。 8扦插时枝条不能倒插,这是_______现象在生产上的应用。 9植物体内光受体有光合色素、_______色素、_______受体、_______受体等。10使木本植物枝条休眠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破坏茎的负向地性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 1、第二信使 2、衬质势 3、光能利用率 4、交替氧化酶 5、生理干旱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计40分,注意:多选不给分) 1 叶片中产生的生长素对叶片脱落(). A.抑制作用B.促进作用C.作用甚微D.没有关系 2氧化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是()。 A.放能过程 B.贮能过程 C.既有放能过程也有贮能过程 D.不一定3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转移与运输的方向是()。 A.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移动,而不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移B.既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移,也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运输 C.长距离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移,短距离运输也可逆浓度方向进行D只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移动,而不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移 4不可以作为植物信号转导的胞间化学信号物质是()。 A.水杨酸 B.乙烯 C.脱落酸 D.丙酮酸 5 施肥促使增产的原因()作用。 A.完全是直接的B.完全是间接的C.主要是直接的D.主要是间接的 6哪个反应场所是正确的()。 A.C02 十H20 → (CH20) 十 02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4Fe3+十2H2O → 4Fe2+十 4H+十 O2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 C.PEP 十 HC03- → OAA 十 Pi反应发生在叶绿体中

新版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混迹于人群之中,跟大多数的人一样,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一切都井井有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只是随众而已,虽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我的人生目标一直以来都比较混乱。 但是后来,对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忽而发现,自己真的不过是这浩渺宇宙中的苍茫一粟,而我自身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自己来把握。认识到个体的渺小之后,忽然有了争夺自己命运主导权的想法。所以走到这个阶段,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不过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稳妥且便捷的道路。 而事到如今,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隔一年之久,我终于涅槃重生得到了自己心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自此之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方向,终于不再浑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而这一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懒惰、闲散的人来讲实在是太漫长、太难熬了。这期间我甚至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活着。可是最终,我内心对于自身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我庆幸自己居然会有这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二十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一年来的心酸泪水供大家闲来翻阅,当然最重要的是,干货满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方法,复习资料,面试经验等等。所以篇幅会比较长,还望大家耐心读完,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希望会对各位有所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1)化学(含无机、有机) (802)植物生理生化 参考书目为: 1.《生物化学》王镜岩、朱圣庚、许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植物生理学》(第五版),潘瑞炽主编(华南师大),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华中农大),高等教育出版史 4.《植物生理学》,武维华主编(中国农大),科学出版社 5.《有机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孙景琦 6《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汪小兰 7.《木糖英语真题手译》2021版 先说英语吧。 词汇量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跟我英语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比我高出一大截。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一些熟词僻义,往往一个单词决定你一道阅读能否做对。所以,一旦你准备学习考研英语,词汇一定是陪伴你从头至尾的一项工作。 考研到底背多少个单词足够?按照大纲的要求,大概是5500多个。实际上,核心单词及其熟词僻义才是考研的重点。单词如何背?在英语复习的前期一定不要着急开始做真题,因为在单词和句子的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做真题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刚开始复习英语的第一个月,背单词的策略是大量接触。前半月每天两个list,大概150个单词左右,平均速度大概1分钟看1个,2个半小时可以完成一天的内容。前一个月可以把单词过两遍。

【精选资料】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学考研真题1

1998年植物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1999年植物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C3 和C4 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2000年植物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 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2001年植物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那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四、简述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进化方向。 五、试以海带为例,说明褐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六、请写出下列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其所在的科名。 Vitex stipa eucalypms syringe carex poa quercus ligustcum camellia pinus 2002年植物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伴胞;衬质势;初生分生组织;担子;高等植物;基因突变;心皮;维管束;有限花序;生物圈。 二、何谓植物的细胞周期,请简要说明其基本的过程。 三、以地钱为例,说明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四、简述禾本科C4植物叶的形态解剖特点及其生态意义。 五、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主要在哪里?简述其重要的进化特征。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所在属的拉丁文(写出属名即可),并指出其所在的科。

安徽师范大学历年植物学考研真题

植物学 2000年考题 一、名词解释:(30%) 合法名称四分体孢粉学生物多样性双悬果 表型生殖隔离植物区系聚伞花系残遗种 二、简述经典分类学(模式分类学)、细胞分类学、数量分类学。你对它们有何 评述?(15%) 三、写出下列各科的花程式并用检索表的形式将它们区分开: 石竹科、毛茛科、杨柳科、桑科、大戟科、 报春花科、杜鹃花科、菊科、唇形科、玄参科(25%) 四、何谓附生植物、腐生植物、寄生植物、水生植物和自养植物,各举1例(写 出中文名)以说明之。(15%) 五、试论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关系;合瓣花植物与离瓣花植物的关系。 (15%) 2001年考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系统学(Systematics)、同源器官、孢子植物、保留名、主模式标本、平行演化、雌雄同株、合蕊柱、脉序、孤雌生殖。 二、简述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的主要阶段和意义。(20分) 三、编制豆目3个科(含羞草科、云实科和蝶形花科)的检索表。(20分) 四、简述表型学派(数量分类学)、分支学派和进化学派的主要观点,你认为哪 一种更合理?(20分) 五、恩格勒和克朗奎斯特的分类系统有何不同?各自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0 分) 2002年考题 一、名词解释(10%) 1、新组合 2、壳斗 3、特立中央胎座 4、双名法 5、毛茛学派 二、为什么木兰科被许多系统植物学家认为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之一?(10%) 三、简述蔷薇科的主要特征及四亚科的区别(以检索表的形式)。(10%) 四、菊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科,为什么属种数跃居现今被子植物之冠?(10%) 五、简述百合科的主要特征。它有哪些重要的经济植物?(10%) 六、简述唇形科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10%) 七、试编写壳斗科水青冈属(Fagus)、栗属(Castanea)、栲属(Castanopsis)、 石栎属(Lithocarp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和栎属(Quercus)的分类检索表。(10%) 八、如何确定植物种以及种级之下亚种、变种和变型的分类等级?(10%) 九、克朗奎斯特(A.Cronguist)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把被子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试题616植物学(2015~2017年)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植物学 616 适用专业: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 种、种子科学与技术、作物信息科学、烟草学、 草学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每小题2分) 1、细胞周期 2、栅栏组织 3、初生生长 4、合轴分枝 5、蒴果 6、有限花序 7、亚种 8、二强雄蕊 9、高等植物 10、花程式 二、填空题(共计30分,每空1分) 1、细胞是有机体和的单位。 2、一个完整的种子由、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3、在茎的次生维管组织中有一些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群,分别称为和,统称为。 4、居间分生组织是某些器官保留下来的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使其所在部位进行生长。 5、植物落叶是由于在叶柄的基部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区,该区是由 和两层组成。 6、种子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一般有和两种类型。 7、叶在茎上有规律排列方式称为,它有、和三种基本类型。 8、构成雌蕊的单位称,是具生殖作用的。 9、胚珠由、和等组成,着生于的壁上,形成的肉质的突起称为。 10、苔藓植物在其生活史上是以发达,劣势,寄生在上为显著特征的。 11、地衣是和的共生体。

三、选择题(将选择出的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的位 置,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没有DNA分子的细胞器。 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内质网 2、非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称。 A合成作用B矿化作用C发酵作用D呼吸作用 3、植物的根系不包含。 A主根B不定根C气生根D侧根 4、不属于变态茎的是。 A马铃薯B生姜C莲藕D甜菜 5、“双受精”现象存在于。 A马尾松B水杉C银杏D樟树 6、以下哪种细胞是活细胞。 A.石细胞 B.纤维 C.导管 D.筛管 7、水稻的花序为。 A穗状花序B复穗状花序C葇荑花序D圆锥花序8、减数分裂发生在的过程中 A花粉母细胞—→小孢子B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C孢原细胞—→造孢细胞D造孢细胞—→小孢子 9、草莓的果实属于。 A聚合果B聚花果C浆果D梨果 10、被子植物中配子体与孢子体的关系是。 A共生B寄生C竞争D各自独立生活四、填图题(共计10分,每空1分) 图1 陆地棉根中柱图2禾本科植物叶片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考研真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考研真题 植物学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具缘纹孔 2.程序化细胞死亡 3.异株克生现象 4.凯氏带 5.皮孔 6.假二叉分枝 7.侵填体 8.卵式生殖 9.单雌蕊 10.自花不孕 11.多胚现象 12.聚花果 13.双受精作用 14.原植体植物 15.双名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以下哪种细胞器既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又在遗传上具有半自主性┈┈┈()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2. 以下哪类细胞的细胞壁中具有强烈增厚的次生壁┈┈┈┈┈┈┈┈┈┈┈┈┈┈() A. 茎尖分生组织细胞 B.传递细胞 C.木栓形成层细胞 D.成熟的导管分子 3. 分生组织按照位置划分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以及居间分生组织,以下属于侧生分生组织的是┈┈┈┈┈┈┈┈┈┈┈┈┈┈┈┈┈┈┈┈┈┈┈┈┈() A. 原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C.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D. 形成层和周皮 4. 一般来说,一个生活的细胞内具有一个细胞核,以下哪种细胞成熟后仍是生活的细胞但

不具细胞核┈┈┈┈┈┈┈┈┈┈┈┈┈┈┈┈┈┈┈┈┈┈┈┈┈┈┈┈┈() A. 导管分子 B. 筛管分子 C. 管胞分子 D. 伴胞分子 5. 下列不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是┈┈┈┈┈┈┈┈┈┈┈┈┈┈┈┈┈┈┈┈┈() A. 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 B. 贮水组织发达 C. 机械组织衰退 D. 叶肉胞间隙发达 6. 种子萌发要经过胚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绝大多数植物的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 胚根 B. 胚芽 C. 子叶 D. 真叶 7. 下列属于直根系的植物是┈┈┈┈┈┈┈┈┈┈┈┈┈┈┈┈┈┈┈┈┈┈┈┈() A. 萝卜和胡萝卜 B. 水稻和小麦 C. 高粱和玉米 D. 狗尾草和杨树 8. 组成以下结构的细胞具明显细胞间隙的有┈┈┈┈┈┈┈┈┈┈┈┈┈┈┈┈┈() A. 皮层细胞 B. 茎尖分生组织细胞 C. 表皮细胞 D. 形成层细胞 9. 根的初生维管组织中心,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二者各自成束,中间有薄壁组织相隔,呈┈┈┈┈┈┈┈┈┈┈┈┈┈┈┈┈┈┈┈┈┈┈┈┈┈┈┈┈┈() A. 相对排列 B.相间排列 C. 连续排列 D. 随机排列 10. 以下属于次生结构的是┈┈┈┈┈┈┈┈┈┈┈┈┈┈┈┈┈┈┈┈┈┈┈┈() A. 韧皮部 B.木质部 C. 髓射线 D. 周皮 11. 水杉的分枝方式属于┈┈┈┈┈┈┈┈┈┈┈┈┈┈┈┈┈┈┈┈┈┈() A 单轴分枝 B 合轴分枝 C 假二叉分枝 D 二叉分枝 12. 下列植物哪种具有散生维管束┈┈┈┈┈┈┈┈┈┈┈┈┈┈┈┈┈┈┈() A. 毛竹 B. 水杉 C. 大豆 D. 香樟 13. 一个年轮包括┈┈┈┈┈┈┈┈┈┈┈┈┈┈┈┈┈┈┈┈┈┈┈┈┈┈┈() A 心材和边材 B 早材和晚材 C 散孔材和环孔材 D 硬材和软材 14. 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就来源和功能而言,可分为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是┈┈┈┈┈┈┈┈┈┈┈┈┈┈┈┈() A. 竹鞭和木薯块根 B. 蒜瓣和洋葱鳞茎 C. 捕虫叶和葡萄茎卷须 D. 玉米不定根和刺槐的托叶刺 15. 大多数被子植物属于以下哪种胚珠类型┈┈┈┈┈┈┈┈┈┈┈┈┈┈┈┈┈() A. 直生胚珠 B.横生胚珠 C.倒生胚珠 D.弯生胚珠 16. 以下属于虫媒植物的是┈┈┈┈┈┈┈┈┈┈┈┈┈┈┈┈┈┈┈()

中科院植物学考研真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科院硕士研究生植物学试题(1998-20XX年)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8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七、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9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0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 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 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XX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简述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进化方向。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五、试以海带为例,说明褐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六、请写出下列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其所在的科名。 Vitex stipa eucalypms syringe carex poa quercus ligustcum camellia pinu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XX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1999年植物学 问答题 1.试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它们各自有什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个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同一母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有性生殖中,两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减数分裂的第一个生物学意义。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2.试说明根中的“凯氏带”与通道细胞及该类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有着障碍或限制作用的结构。凯氏带形成后,内皮层的质膜与凯氏带之间有极强的联系,水分和离子必须经过这个质膜,才能进入维管柱,这里也就有着选择。在单子叶植物中,内皮层进一步发展,不仅径向壁和横向壁因沉积木质和栓质显著增厚,而且在内切向壁(向维管柱一面)上,也同样地因为木质化和栓质化而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然保持薄壁。增厚的内切向壁上有孔存在,以便通过质膜中的细胞质某些溶质,能穿越增厚的内皮层。另外,少数位于木质部束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的,称为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3.说明双子叶植物的增粗生长。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茎的维管形成层包括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两部分。束中形成层是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发育而来的。束间形成层是在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中,相当于形成层部位的一些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来。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衔接起来成为完整的一环,称为形成层。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分化成为新的次生结构,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2)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形成层的活动使茎不断加粗。不久表皮便为内部生长所产生的压力所挤破,失去保护作用。与此同时,茎内近外方某一部位的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另一个分生组织,即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分裂、分化所形成的木栓,代替了表皮的保护作用,它以平周分裂为主,向内外形成木栓和栓内层,组成周皮。当一个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停止后,接着它的内方又可再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形成新的周皮。以后不断地推陈出新,依次向内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这样,发生的位置也就逐渐内移,愈来愈深,在老的树干内往往可深达次生韧皮部。 4.试从叶的解剖结构上说明:(1)竹叶干枯后向内卷起。(2)针叶的抗旱特点。 (1)在上表皮的相邻两叶脉之间,有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叫做泡状细胞。在横切面上,泡状细胞排成扇形,中间的细胞较大,两侧的较小,其长轴与叶脉平行,细胞内含有大的液泡。一般认为泡状细胞在天气干旱时,失去水分,体积收缩,因而使叶片向上卷曲以减少水分蒸腾;水分充足时,泡状细胞吸水膨胀,叶片伸展,故又称运动细胞。叶片的伸展、卷缩主要与表皮、叶肉的收缩有关。 (2)松针结构特点: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表皮下具多层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气孔内陷。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内陷形成许多褶壁,叶绿体沿褶壁分布,使细胞扩大了光合面积。叶内具树脂道,在叶肉内方具明显内皮层,内皮层上也有凯氏带,维管束有一束的也有两束的,内皮层和维管束之间为转输组织,由薄壁细胞、蛋白细胞和管胞状细胞组成。适应干旱的结构特点:叶小,表皮细胞壁厚,具下皮,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向内折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在叶的中心部分。 5.试述被子植物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他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是最进化的形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2000年植物学 名词解释 1.高尔基体:一种由管网结构和多个膜囊组成的极性细胞器,主要功能是对ER转运来的脂分子及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以及分选。 2.组织: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自然分类系统:根据植物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分类原则,按照生物进化的观点,植物间的形态、结构、习性等的相似是由于来自共同的祖先而具有相似的遗传性所致,即类型的统一说明来源的统一。 4.细胞凋亡: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 填空与选择(略) 问答题 1.以发育阶段文字说明,简述裸子植物生活史(以松属为例)见笔记 2.试述被子植物的特点。 (1)最显著的特点是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特有的生殖器官——花,所以又叫有花植物。 (2)胚珠包被在子房里,不裸露,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而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包被在果实内。这对于保护胚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并使后代的繁殖和传播得到可靠的保证。 (3)被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不形成颈卵器,而进一步简化成由助细胞和卵细胞组成的卵器。 (4)在受精过程中出现了特殊的双受精现象。胚和胚乳均具有父母本的遗传性,因此加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完成了它们的遗传基础。 (5)植物体在构造上也较其它类型植物更为发达完善,表现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植物学一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植物学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具缘纹孔 2.程序化细胞死亡 3.异株克生现象 4.凯氏带 5.皮孔 6.假二叉分枝 7.侵填体 8.卵式生殖 9.单雌蕊 10.自花不孕 11.多胚现象 12.聚花果 13.双受精作用 14.原植体植物 15.双名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以下哪种细胞器既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又在遗传上具有半自主性┈┈┈()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2. 以下哪类细胞的细胞壁中具有强烈增厚的次生壁┈┈┈┈┈┈┈┈┈┈┈┈┈┈() A. 茎尖分生组织细胞 B.传递细胞 C.木栓形成层细胞 D.成熟的导管分子

3. 分生组织按照位置划分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以及居间分生组织,以下属于侧生分生组织的是┈┈┈┈┈┈┈┈┈┈┈┈┈┈┈┈┈┈┈┈┈┈┈┈┈()A. 原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C.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D. 形成层和周皮 4. 一般来说,一个生活的细胞内具有一个细胞核,以下哪种细胞成熟后仍是生活的细胞但不具细胞核┈┈┈┈┈┈┈┈┈┈┈┈┈┈┈┈┈┈┈┈┈┈┈┈┈┈┈┈┈() A. 导管分子 B. 筛管分子 C. 管胞分子 D. 伴胞分子 5. 下列不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是┈┈┈┈┈┈┈┈┈┈┈┈┈┈┈┈┈┈┈┈┈() A. 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 B. 贮水组织发达 C. 机械组织衰退 D. 叶肉胞间隙发达 6. 种子萌发要经过胚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绝大多数植物的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 胚根 B. 胚芽 C. 子叶 D. 真叶 7. 下列属于直根系的植物是┈┈┈┈┈┈┈┈┈┈┈┈┈┈┈┈┈┈┈┈┈┈┈┈() A. 萝卜和胡萝卜 B. 水稻和小麦 C. 高粱和玉米 D. 狗尾草和杨树 8. 组成以下结构的细胞具明显细胞间隙的有┈┈┈┈┈┈┈┈┈┈┈┈┈┈┈┈┈() A. 皮层细胞 B. 茎尖分生组织细胞 C. 表皮细胞 D. 形成层细胞 9. 根的初生维管组织中心,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二者各自成束,中间有薄壁组织相隔,呈┈┈┈┈┈┈┈┈┈┈┈┈┈┈┈┈┈┈┈┈┈┈┈┈┈┈┈┈┈() A. 相对排列 B.相间排列 C. 连续排列 D. 随机排列 10. 以下属于次生结构的是┈┈┈┈┈┈┈┈┈┈┈┈┈┈┈┈┈┈┈┈┈┈┈┈() A. 韧皮部 B.木质部 C. 髓射线 D. 周皮 11. 水杉的分枝方式属于┈┈┈┈┈┈┈┈┈┈┈┈┈┈┈┈┈┈┈┈┈┈() A 单轴分枝 B 合轴分枝 C 假二叉分枝 D 二叉分枝 12. 下列植物哪种具有散生维管束┈┈┈┈┈┈┈┈┈┈┈┈┈┈┈┈┈┈┈() A. 毛竹 B. 水杉 C. 大豆 D. 香樟 13. 一个年轮包括┈┈┈┈┈┈┈┈┈┈┈┈┈┈┈┈┈┈┈┈┈┈┈┈┈┈┈() A 心材和边材 B 早材和晚材 C 散孔材和环孔材 D 硬材和软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