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最新)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最新)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最新)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最新)

妇幼保健院通过创二级甲等保健院,加强了管理,健全和强化了规章制度,强化了医德医风建设,提高了全院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了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以供大家参考!

8月29日至31日,来自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办公室的10名评审专家对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现场评审工作。专家们分成9个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核、访谈提问及模拟演练等形式,对县妇幼保健院的等级创建工作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客观、严格、细致的现场检查。

评审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县妇幼保健院等级创建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工作亮点,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宝贵、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在汇报会上南充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光华、西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胡媛分别代表市卫计行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致辞,对评审组的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县妇幼保健院在评审组各位领导和专家精心指导下认真改进存在的不足,不断加强医院自身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我县妇幼健康事业进一步发展。

在反馈会上,赵学会院长在表态讲话中表示,会将这次评审中收获的宝贵财富转化为下一步保健院发展的方向,紧紧围绕“厚德精医、惠泽妇幼”的服务宗旨,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努力使县妇幼保健院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县妇幼保健院管理水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把县妇幼保健院建设成省内一流、市内领先的妇幼保健机构,更好地为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科张骁科长,希望县妇幼保健院全体干部职工以这次评审为契机,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主题,着力强化能力建设,努力提升综合实力,为全市妇幼健康发展事业和县域内妇女儿童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卫生计生局局长程芳在讲话中指出:作为主管局,一定要继续坚持国家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指导意见,全面整改,要转变观念,更加规范深入地理解标准要求,巩固成绩,努力提升妇幼保健和临床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全县妇幼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真正成为辐射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医、教、研中心。

近日,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一行10人对平昌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工作进行了评审。市卫生计生委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吴高

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志贤、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维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雪梅出席汇报会及反馈会。

汇报会上,副县长陈雪梅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致辞,对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说,实行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是国家加强妇幼保健院管理、提高妇幼保健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重要举措。此次专家组的检查和评审,既能推动我县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又能促进妇幼健康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随后,县妇幼保健院负责人就创建工作作了详细汇报。

评审期间,专家组在妇幼保健院老院区通过实地检查、查阅资料、访谈人员等方式,就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工作进行了评审检查。

反馈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县妇幼保健院在组织领导、妇幼工作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明显,并就进一步促进妇幼保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什邡市妇幼保健院

接受“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复查评审

8月7日—9日,由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办公室组织,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卫东任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武侯区妇幼保健院专家8人组成的评审小组,对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为期三天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复查现场评审工作。

复查评审汇报会

8月8日上午,什邡市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复查评审汇报会在宏达金桥大酒店举行。德阳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唐敏,什邡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向辉,什邡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及市妇幼保健院部分职工参加。会上,向辉向专家组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全体职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评审,虚心向专家学习,主动寻求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最终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从医院基本情况、妇幼健康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医院自评情况、医院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现场检查

汇报会后,专家组分为综合管理、医疗保健药事、护理院感3个小组,深入妇幼保健院各科室、病区,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随机访谈、文献佐证、现场抽问等多种形式,对医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综合考评。

专家深入科室

复查评审反馈会

8月9日上午,什邡市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复查评审反馈会在宏达金桥大酒店举行。反馈会上,评审专家组针对各自分工检查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客观的反馈,充分肯定了医院在建立健全院科两级管理体系、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患者安全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优质护理服务、院感控制风险把控、妇幼健康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的亮点,同时对评审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设性的整改意见和建议。

什邡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检查组反馈的意见,保健院将对标问题制订针对性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将把专家组反馈出来的问题和整改意见作为什邡市卫健局对保健院监督的重点,促进医院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文化,在巩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努力争创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

市政府相关领导向各位专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我市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全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今后市委、市政府也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妇幼保健工作的组织体系,从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软硬件实力,不断提高我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奋进的妇幼人

将以省内一流妇幼保健院为行业标杆

以创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为发展目标

推动什邡妇幼卫生事业实现新跨越

国家卫计委《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解读》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 解读 一、为什么要制定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在减少孕产妇死亡和儿童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0多年来,妇幼保健机构从“一张嘴,两条腿”的工作方式逐渐发展为功能齐全、服务规范、防治结合的专业机构;从实践中探索并确立了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3078家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35.1万人,床位数19.5万张,年诊疗2亿多人次,成为维护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力量。 1996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开展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工作,妇幼保健机构评审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在加强医疗保健服务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是原卫生部印发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已不符合妇幼保健机构发展需求,亟需修订。2015年,我委印发了《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明确了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落实功能任务,优化服务模式,加强工作保障,强化制度建设,指导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改革与发展,对于及时更新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我委

组织制定了三级、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评审标准是各地开展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实施细则是评审标准的配套文件,也是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参考工具。 二、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有什么特点?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是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医院评价经验,参考已颁布的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妇幼保健机构自身特点后组织制定的。和其他医院评价标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强调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功能定位。实践证明,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是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防治结合的有效模式。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强调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建设规模、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并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 (二)全面评价妇幼保健机构的职能任务。根据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妇幼保健机构一方面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满足妇女儿童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履行辖区业务管理职责。两方面职能的履行和评价是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的完整体现,缺一不可。在制订过程中,将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医疗保健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作为重点章节,根据对妇幼保健机构职能任务的要求,对其两方面职能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阐述。 (三)突出体现妇幼保健机构人性化服务理念和特色。妇幼保健机构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保健服务与健康管理。突出以妇女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 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一、为什么要制定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在减少孕产妇死亡和儿童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0多年来,妇幼保健机构从“一张嘴,两条腿”的工作方式逐渐发展为功能齐全、服务规范、防治结合的专业机构;从实践中探索并确立了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3078家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35.1万人,床位数19.5万张,年诊疗2亿多人次,成为维护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力量。 1996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开展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工作,妇幼保健机构评审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在加强医疗保健服务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是原卫生部印发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已不符合妇幼保健机构发展需求,亟需修订。2015年,我委印发了《关

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明确了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落实功能任务,优化服务模式,加强工作保障,强化制度建设,指导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改革与发展,对于及时更新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评审标准是各地开展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实施细则是评审标准的配套文件,也是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参考工具。 二、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有什么特点?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是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医院评价经验,参考已颁布的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妇幼保健机构自身特点后组织制定的。和其他医院评价标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强调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功能定位。实践证明,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是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防治结合的有效模式。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强调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

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

附件 1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评;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章68节,设置320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1节277条标准,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7节43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三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11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三)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四)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服务与管理。 二、建设规模、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 (一)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依据功能任务,确定本院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有科学的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三)本院建设和内部设置体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围绕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化配置内部资源,服务流程合理,科室设置规范。 (四)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在本省、全国同行业优势明显;服务能力和质量处于本省或全国前列。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版)

附件1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评;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章68节,设置320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1节277条标准,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7节43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三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11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三)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四)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服务与管理。 二、建设规模、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 (一)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依据功能任务,确定本院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有科学的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三)本院建设和内部设置体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围绕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化配置内部资源,服务流程合理,科室设置规范。 (四)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在本省、全国同行业优势明显;服务能力和质量处于本省或全国前列。 (五)有承担本辖区妇产科、儿科专业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能提供妇产科、儿科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服务。 (六)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本院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重点专业水平和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三、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 (一)将对口支援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本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二)承担政府分配的为基层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订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保障措施。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自查报告

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自查报告 根据《省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评审办法》,我们按照《省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评审实施细则》,逐条进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管理 1、依法执业:我院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一是按时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院内诊疗科目与襄樊市卫生局核准的科目一致。保健科室设有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和围产期保健科等三个一级科目;临床设有妇科、产科、儿科和外科;医技科室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手术室、功能科和放射科以及消毒供应科,各科配有相应的设备。我院目前开放床位120张。二是专业技术依法准入。我院依照《执业医师法》和《母婴保健法》等规定,严格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无超范围执业现象发生。此外,我院依法开展了THOCH和唐氏筛查、结扎手术及终止妊娠手术、助产技术服务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出生缺陷监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我院将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汇编成册,下发至每位职工,并经常组织职工进行培训,让广大职工熟知,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

2、组织机构管理: (1)合理设臵组织机构。我院建立了健全的职代会,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单位重大事项;健全了院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各项工作有院领导分管;独立设有医务科、保健部、护理部、信息科、健教科、人事科和后勤科,各科制定有明确的职责。 (2)实行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市卫生局每年对院长制定有目标责任制,实行院长负责制,明确了科主任(护士长)是各科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定期进行考核,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3)制定有中长期发展规划。我院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组织实施的措施和实施记录。 3、人力资源管理:我院制定有人力资源配臵方案、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和梯队建设制度、业务培训制度和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轮流进修制度,并有执行这些制度的记录。卫生技术人员配备合理,全部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和评聘分离制。 4、科研管理:院内制订了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计划,并有两项科研成果获枣阳市级科技进步奖。 5、医疗、医技、药事、输血管理: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病案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和输血管理等五个委员会,制订有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申请书

省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申请书 申请单位:临湘市妇幼保健院执业许可证号:06811G1001 申请单位地址:临湘市向阳路42号申请日期:2016.7.20 申请等级:二级甲等 联系人:中亮 联系及传真:

(机构公章) 填写说明 一、申请书各项容:实事,表达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宋体字打印。对填写不符合要求、资料不完备的申请书予以退回,重新填写申报。经审查,若填写容不真实,则取消申请资格。 二、本申请书有关数据的统计围:第一至第十项基本情况按照申请之日掌握的最新数据填写。第十一项“保健、医疗、护理等质量监测指标”的数据统计围为申报之日近两年的工作情况,群体保健指标来源于妇幼卫生年报表,院指标来源于院相关统计。 三、本申请书应附如下资料: 1、《医疗保健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3、编办对机构编制的批文; 4、医政部门等级评审取得等级的批文; 5、院卫生技术人员列表(含、所在科室、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执业围等)。 6、评审专家组评审报告及评分表。 四、本申请书与自查评审报告、自查评分结果整体装订成册,首页附材料目录,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一式3份,并以光盘形式提交电子版。

一、规模与建筑设施 (一)床位 编制总床位数300 ,实际开放120 。 (二)建筑设施 1、保健院占地面积2287.06 (m2)。 2、保健院建筑总面积24984.23 (m2)。 (1)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3304.23(m2),其中保健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643 (m2)。 ①门诊用房建筑面积1520.25 (m2)。 ②住院用房建筑面积10080 (m2)。 (2)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334.69 (m2)。 (3)生活用房建筑面积0 (m2)。 3、平均每床建筑面积83.28 (m2)。 4、每床净使用面积9.92 (m2)。 二、人员配置 (一)基本情况 1、全院职工总人数272 人。 2、专业技术人员数231 人。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225 人。 4、临床卫生技术人员数151 人, 其中:医师数49 人,护士数103 人。 5、护理总人数106 人。 6、保健卫生技术人员数67 人,其中:妇女保健人员39 人,儿童保健人员25 人。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附件2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 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 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核;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 章66 节,设置304 条标准与监测指标。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 节274 条标准,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6 节30 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

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 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 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11 版(刘爱民主编译)。

2017三甲妇幼保健院评审细则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进一步解读评审标准,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参考,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自我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特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范围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适用于三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本细则共设置6章68节320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1节277条566款细则,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在本说明的各章节中带“★”为“核心条款”,共41条。 第六章共7节43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二、细则的项目分类 (一)基本条款 适用于所有三级妇幼保健院。

(二)核心条款 为保证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正确、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对最基本、最常用、必须做到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妇幼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志。 (三)可选条款 主要是指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的限制,或是须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不是由妇幼保健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见表1。 表1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 三、评审结果表达的方式 (一)评审结果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

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动员大会讲话

开拓进取精诚团结争创“二级甲等”医院 尊敬的XX院长、各位同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XX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迎评动员大会,标志着我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工作正式进入迎评冲刺阶段,会议的目的是要动员大家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员参与、积极投入到创建“二甲”工作中去,进一步落实今年的迎评任务和工作目标,部署创建计划、签订各科室目标责任状,确保我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顺利通过。 近年来,我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党委政府的支持关心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医院从外部面貌、内在管理、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各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改变。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要深刻思考医院的发展之路,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更是这个发展之路上的必然选择。 自2016年起,我院就确立了创建“二甲”的发展目标,并在各级会议上进行了多次传达、动员。医院也已经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实施方案》,对此项工作也做了周密的部署,明确了迎评工作组织机构、目标

任务、实施步骤和要求。按照省厅的批复,我院将于2018年下半年进行“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验收,我们还剩半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全院上下要按照医院的统一部署,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心、扎实的作风、临战的状态,立即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等级医院创建工作中。 下面,我就创建迎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理解创建二甲医院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天,我们进行等级医院创建活动,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评审拿块牌子,更重要的是通过等级医院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促进医院的内涵建设,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引导医院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模式、更新服务理念、规范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当地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更好地造福全县人民,这对医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次创建工作,对我们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医院的重要意义。 创建“二甲”医院是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细则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细则( 第二周期 ) 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级别确定和等次评审。按照《江苏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和任务,我省妇幼保健机构按省、市、县(市)三级设置。省建妇幼卫生保健中心;省辖市妇幼保健机构都要发展成为妇幼保健院;各县(市)及撤县(市)设立的区建好一所妇幼保健所,有条件的也可建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机构实行等级评审制度。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可创建三级妇幼保健院;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可创建一、二级妇幼保健院或等级妇幼保健所;每级设甲、乙两个等次;等次依据评审得分的高低确定。 目录 一、妇幼保健院功能与任务(50) (一)保健服务(15) (二)医疗服务(15) (二)社区保健指导(20) 二、专业科室设置(30) (一)保健科室(10) (二)临床科室(10) (三)医技科室(10) 二、人才队伍建设(100) (一)人员配备(60) (二)人员培训(40) 四、妇幼保健院管理(120) (一)组织管理(20) (二)信息管理(15) (三)财务管理(20) (四)设备管理(20) (五)设施管理(25) (六)环境管理(20) 五、保健管理与技术水平(150)

(一)保健管理(70) (二)保健技术水平(80) 六、医疗管理与技术水平(310) (一)医疗管理(100) (二)护理管理(50) (三)医疗技术水平(160) 七、医疗保健服务质量(140) 八、各项统计指标(100) 附件一:《三级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室技术标准》 附件二:《三级妇幼保健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附件三:《三级妇幼保健院医技科室技术标准》 附件四:《急诊抢救室基本装备》 附件五:《综合ICU基本装备》 附件六:《满意度调查表》 附件七:《三级妇幼保健院有关指标计算公式》 附件八:《妇幼保健院(所)评审结论判定标准》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细则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申请书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 申请书申请单位: 法定代表人: 申请日期:

成都市卫生局 单位名称隶属关系 单位地址邮政编码 申请等级电话号码 联系人申报日期 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以下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填写: 是否符合评审条件: 是预定评审日期年月日 否不符合评审条件的原因: 1、资料不全 2、未达到“必备条件”所规定的要求 3、其它(写明):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签名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盖章资料审查日期

A、基本情况 一、规模与建筑设施 编制总床位数张 实际开放床位数张 占地面积(m2) 建筑总面积(m2) 业务用房建筑面积(m2) 门诊建筑面积(m2) 住院建筑面积(m2) 保健业务用房建筑面积(m2) 辅助用房建筑面积(m2) 生活用房建筑面积(m2) 平均每床建筑面积(m2) 平均每床净使用面积(m2) 二、人员编配 1、全院职工总人数人。 2、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4、临床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其中:医师数人。 护士数人。 5、护理总人数人。 6、保健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7、医技及其他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8、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8、.非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9、保健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情况: 医疗技术人员职称情况: 主任医师人;副主任医师人; 主治医师人;住院医师人。 护理人员职称情况: 护士人;护师人;主管护师人; 副主任护师人;主任护师人。 其他技术人员职称情况: 初级人;中级人;高级人。 10、床位与职工总人数之比 11、床位与医师之比 12、床位与护士总人数之比 三、教学任务:有(√)无(评审前三年)—————————————————————————————学校名称系人数 四、培训(评审前三年统计) 年份培训期数人数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与细则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细则(第二周期)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级别确定 和等次评审。按照《江苏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和任务,我省妇幼保健机构按省、市、县(市 )三级设置。省建妇幼卫生保健中心;省辖市妇幼保健机构都要发展成为妇幼保健院;各县(市 )及撤县 (市)设立的区建好一所妇幼保健所,有条件的也可建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机构实行等级评审制度。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可创建三级妇幼保健院;县(市 )级妇幼保健机构可创建一、二级妇幼保健院或等级妇幼保健所;每级设甲、乙两个等次;等 次依据评审得分的高低确定。 目录 一、妇幼保健院功能与任务(50) (一 ) 保健服务 (15) (二 )医疗服务 (15) (二 ) 社区保健指导 (20) 二、专业科室设置(30) (一 )保健科室 (10) (二 )临床科室 (10) (三 )医技科室 (10) 二、人才队伍建设 (100) (一 ) 人员配备 (60) (二)人员培训 (40) 四、妇幼保健院管理(120) (一 )组织管理 (20) (二 )信息管理 (15) (三 )财务管理 (20) (四 )设备管理 (20) (五)设施管理 (25) (六)环境管理 (20) 五、保健管理与技术水平(150)

(一 )保健管理 (70) (二 )保健技术水平(80) 六、医疗管理与技术水平(310) (一 )医疗管理 (100) (二 )护理管理 (50) (三 )医疗技术水平(160) 七、医疗保健服务质量(140) 八、各项统计指标(100) 附件一:《三级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室技术标准》 附件二:《三级妇幼保健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附件三:《三级妇幼保健院医技科室技术标准》 附件四:《急诊抢救室基本装备》 附件五:《综合 ICU 基本装备》 附件六:《满意度调查表》 附件七:《三级妇幼保健院有关指标计算公式》 附件八:《妇幼保健院 (所)评审结论判定标准》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细则 标准标准分评审要点 一、妇幼保健院功50 能与任务 (一 )保健服务15 1.提供全面、连续、5 1.提供高质量的保健服务。 高质量的妇女保健 2.提供全面的保健服务项目。 和儿童保健服务。 2.开展健康教育。4 1.健康教育有计划、有措施、 有总结。 2.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 健康教育处方、电化健康教 育室,宣传栏内容每季有更 评审方法扣分方法 抽查上一年保健缺一项扣 1 分,开展不服务技术项目开好扣 0.5分。 展情况。 查阅资料。有一项做不到扣 1 分。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

附件2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 为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进一步解读评审标准,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参考,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自我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提供帮助,特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围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适用于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本细则共设置6章66节304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节274条543款细则,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在本说明的各章节中带“★”为“核心条款”,共39条。 第六章共6节30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二、细则的项目分类 (一)基本条款

适用于所有二级妇幼保健院。 (二)核心条款 为保证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正确、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对最基本、最常用、必须做到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妇幼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志。 (三)可选条款 主要是指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的限制,或是须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不是由妇幼保健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见表1。 表1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 三、评审结果表达的方式 (一)评审结果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申请书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申请书

————————————————————————————————作者:————————————————————————————————日期:

一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复评 申请书 申请单位: 法定代表人: 申请日期:

单位名称隶属关系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申请等级电话号码 联系人申报日期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以下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填写: 是否符合评审条件: 是预定评审日期年月日 否不符合评审条件的原因: 1、资料不全 2、未达到“必备条件”所规定的要求 3、其它(写明):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签名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盖章资料审查日期

A、基本情况 一、规模与建筑设施 编制总床位数100 张 实际开放床位数30 张 占地面积2400 (m2) 建筑总面积(m2) 业务用房建筑面积(m2) 门诊建筑面积(m2) 住院建筑面积(m2) 保健业务用房建筑面积(m2) 辅助用房建筑面积(m2) 生活用房建筑面积(m2) 平均每床建筑面积(m2) 平均每床净使用面积(m2) 二、人员编配 1、全院职工总人数77 人。 2、专业技术人员数72 人。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4、临床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其中:医师数人。 ?护士数人。 5、护理总人数人。 6、保健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7、医技及其他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8、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8、.非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9、保健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情况: 医疗技术人员职称情况: 主任医师0 人;副主任医师 4 人; 主治医师10 人;住院医师10 人。 护理人员职称情况: 护士20 人;护师8 人;主管护师5人; 副主任护师 1 人;主任护师0 人。 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情况: 初级 6 人;中级 1 人; 高级0 人。 10、床位与职工总人数之比 11、床位与医师之比 12、床位与护士总人数之比 三、教学任务:有(√)无(评审前三年) 学校名称系人数 南充市卫生学校 四、培训(评审前三年统计) 年份培训期数人数

三年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细则优选稿

三年级妇幼保健院评审 标准及细则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细则(第二周期) 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级别确定和等次评审。按照《江苏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和任务,我省妇幼保健机构按省、市、县(市)三级设置。省建妇幼卫生保健中心;省辖市妇幼保健机构都要发展成为妇幼保健院;各县(市)及撤县(市)设立的区建好一所妇幼保健所,有条件的也可建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机构实行等级评审制度。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可创建三级妇幼保健院;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可创建一、二级妇幼保健院或等级妇幼保健所;每级设甲、乙两个等次;等次依据评审得分的高低确定。 目?录 一、妇幼保健院功能与任务(50) (一)保健服务(15) (二)医疗服务(15) (二)社区保健指导(20) 二、专业科室设置(30) (一)保健科室(10) (二)临床科室(10) (三)医技科室(10) 二、人才队伍建设(100) (一)人员配备(60) (二)人员培训(40) 四、妇幼保健院管理(120)

(一)组织管理(20) (二)信息管理(15) (三)财务管理(20) (四)设备管理(20) (五)设施管理(25) (六)环境管理(20) 五、保健管理与技术水平(150) (一)保健管理(70) (二)保健技术水平(80) 六、医疗管理与技术水平(310) (一)医疗管理(100) (二)护理管理(50) (三)医疗技术水平(160) 七、医疗保健服务质量(140) 八、各项统计指标(100) 附件一:《三级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室技术标准》附件二:《三级妇幼保健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附件三:《三级妇幼保健院医技科室技术标准》附件四:《急诊抢救室基本装备》 附件五:《综合ICU基本装备》 附件六:《满意度调查表》 附件七:《三级妇幼保健院有关指标计算公式》

江苏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

附件1 江苏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 本标准是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 年版)》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修订完善的。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评;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7章68节。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节276条标准,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现场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第六章共6节31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第七章附录共2节,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建筑指标和医疗设备提出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二级妇幼保健院。 1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三)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四)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服务与管理。 二、建设规模、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 (一)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依据功能任务,确定本院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有科学的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三)本院建设和内部设置体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围绕妇女全生命周期和儿童健康服务优化配置内部资源,服务流程合理,科室设置规范。 (四)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在本辖区同行业优势明显;服务能力和质量处于本辖区前列。 (五)有承担本辖区产科、新生儿科专业急危重症诊疗的设施 2

工作报告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 8月29日至31日,来自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办公室的10名评审专家对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现场评审工作。专家们分成9个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核、访谈提问及模拟演练等形式,对县妇幼保健院的等级创建工作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客观、严格、细致的现场检查。 评审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县妇幼保健院等级创建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工作亮点,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宝贵、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在汇报会上南充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光华、西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胡媛分别代表市卫计行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致辞,对评审组的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县妇幼保健院在评审组各位领导和专家精心指导下认真改进存在的不足,不断加强医院自身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我县妇幼健康事业进一步发展。 在反馈会上,赵学会院长在表态讲话中表示,会将这次评审中收获的宝贵财富转化为下一步保健院发展的方向,紧紧围绕"厚德精医、惠泽妇幼"的服务宗旨,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努力使县妇幼保健院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县妇幼保健院管理水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把县妇幼保健院建设成省内一流、市内领先的妇幼保健机构,更好地为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科张骁科长,希望县妇幼保健院全体

干部职工以这次评审为契机,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主题,着力强化能力建设,努力提升综合实力,为全市妇幼健康发展事业和县域内妇女儿童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卫生计生局局长程芳在讲话中指出:作为主管局,一定要继续坚持国家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指导意见,全面整改,要转变观念,更加规范深入地理解标准要求,巩固成绩,努力提升妇幼保健和临床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全县妇幼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真正成为辐射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医、教、研中心。"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 近日,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一行10人对平昌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工作进行了评审。市卫生计生委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吴高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志贤、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维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雪梅出席汇报会及反馈会。 汇报会上,副县长陈雪梅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致辞,对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说,实行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是国家加强妇幼保健院管理、提高妇幼保健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重要举措。此次专家组的检查和评审,既能推动我县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又能促进妇幼健康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随后,县妇幼保健院负责人就创建工作作了详细汇报。 评审期间,专家组在妇幼保健院老院区通过实地检查、查阅资料、访谈人员等方式,就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工作进行了评审检查。 反馈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县妇幼保健院在组织领导、妇幼工作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实用标准(2016年版)

附件2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核;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章66节,设置304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节274条标准,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6节30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

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11版(爱编译)。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三)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四)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服务与管理。 二、建设规模、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 (一)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依据功能任务,确定本院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有科学的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三)本院建设和部设置体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围绕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化配置部资源,服务流程合理,科室设置规。 (四)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在本辖区同行业优势明显;服务能力和质量处于本辖区前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