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集团IPRAN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电信集团IPRAN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电信集团IPRAN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电信集团IPRAN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附件1

IP RAN网络建设指引

(2013v1版)

二〇一三年五月

— 4 —

目录

一. 前言 (6)

二. IP RAN综述 (6)

2.1 技术及特点 (6)

2.2 网络架构 (7)

三. 承载业务需求分析 (8)

3.1 3G基站回传承载需求 (8)

3.2 LTE承载需求分析 (8)

四. IP RAN组网方案 (9)

4.1 建设模式 (9)

4.2 组网要求 (9)

4.2.1 节点设置 (9)

4.2.2 A类设备‐B类设备组网 (10)

4.2.3 B类设备‐ B类设备组网 (11)

4.2.4 B类设备‐RAN ER的组网 (11)

4.2.5 RAN ER与BSC的对接 (11)

4.2.6 RAN ER与L TE EPC对接 (12)

4.3 设备要求 (13)

4.4 基站回传逻辑组网方案 (14)

4.4.1 PW + L3 MPLS VPN方案 (14)

4.4.2 CE+L3 MPLS VPN方案 (15)

4.4.3 方案建议 (16)

4.5 与接入光缆的协同 (16)

4.6 网管 (16)

五. 时钟同步 (17)

六. MSTP 投资保护 (17)

附录:名词解释 (18)

— 5 —

一.前言

随着3G无线数据流量增长和LTE即将发牌,传统的MSTP网络由于业务承载扩展性差、不支持流量统计复用、承载效率低,无法有效承载LTE大突发流量及基站间多点到多点业务。IP RAN网络具有承载效率高,支持点到多点间通信,扩展性好等优点,可纳入城域网网管统一管理,适合作为3G及LTE基站的回传网络。

中国电信从2009年开始试点部署IP RAN,并于2011年后进行了规模试商用,IP RAN大规模组网的能力在现网得到了验证。

为更好地指导各省建设IP RAN网络,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组织编制本建设指引,对IP RAN的网络架构、业务承载需求、建设方案和MSTP 利旧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供各省公司在网络建设中参考。

本建设指引以满足3G与LTE承载的需求为目标,重点描述基站回传的承载方案,后续再逐步考虑其他业务的承载。未能详尽描述之处将在下一版本中说明。

二.IP RAN综述

2.1 技术及特点

IP RAN是指以IP/MPLS协议及关键技术为基础,满足基站回传承载需求的一种二层三层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案。由于其基于标准、开放的IP/MPLS协议族,也可以用于政企客户VPN、互联网专线等多种基于IP 化的业务承载。

IP RAN针对无线接入承载的需求,增加了时钟同步功能,增强了OAM 能力。IP RAN网络具有如下特点:

1、IP RAN网络支持流量统计复用,承载效率较高,能满足大带宽业务的承载需求;

2、能提供端到端的QoS策略服务,保障关键业务、自营业务的服务质量,并可提供面向政企客户的差异化服务;

3、能满足点到点、点到多点及多点到多点的灵活组网互访需求,具

— 6 —

— 7 —

备良好的扩展性;

4、能提供时钟同步(包括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满足3G 和LTE 基站的时钟同步需求。

5、能提供基于MPLS 和以太网的OAM,提升了故障定位的精确度和故障恢复能力。

2.2 网络架构

IP RAN 分为核心层、汇聚层与接入层三层。核心层直接与BSC 或IP 骨干网相连,一般采用大容量路由器构建,具备高密度端口和大流量汇聚能力(暂命名为RAN ER );汇聚层由B 类设备(IP RAN 汇聚路由器)组成,用于接入汇聚A 类设备;接入层由连接基站的A 类设备(IP RAN

接入路由器)组成。

图2-1 IP RAN 的网络架构

— 8 —

三.承载业务需求分析

3.1 3G 基站回传承载需求

IP 化改造前,3G 基站语音与数据业务均通过1~18个2M 接入BSC ;IP 化改造后,基站语音与数据业务通过1~2个FE 接入BSC 。

3.2 L TE 承载需求分析

在LTE 阶段,单基站/单载扇的无线数据峰值速率预计达到3G 基站的10倍以上。同时,除了传统的纵向(3G 阶段的BSC 到BTS ,LTE 阶段的MME/S-GW/P-GW )通信需求以外,还需满足eNodeB 和EPC 之间(S1-MME 和S1-U 接口),以及eNodeB 之间(X2接口)的通信需求。

图 3-1 E-UTRAN (eNode B 接入网)系统结构

根据3GPP 相关LTE 标准,E-UTRAN 对承载网的需求如下: LTE

速率 150M ~200M

时延 S1:5~10ms; X2<20ms

同步

要求 LTE FDD:频率同步50ppb ,时间同步4us(MBMS SFN 场景) LTE TDD:频率同步50ppb ,时间同步3us

通信

点到点(S1接口),点到多点(X2,S1多归属)需求

S1接口:eNodeB和EPC核心网的逻辑接口,主要承载用户业务流量,占空口总流量的90%以上;

X2接口: eNodeB间的接口,主要传送切换信息,占空口流量的3%~5%。

四.IP RAN组网方案

4.1建设模式

各省在建设IP RAN网络,逐步替代现有MSTP承载基站回传的过程中,根据IP RAN的部署规模,可选择全区模式和片区模式两种建设模式。

1、全区模式是指在市区(含县城)建立一张全覆盖的IP RAN网络,一次性将基站回传由MSTP网络割接至IP RAN。全区模式主要适用于大规模IP化改造3G基站或LTE规模部署的本地网。

2、片区模式是指在市/县区的一个区域新建IP RAN网络,将本区域内的基站回传由MSTP网络割接至IP RAN。片区模式主要适用于LTE 部署前MSTP扩容压力较大,基站IP化改造规模不大的本地网。

4.2 组网要求

4.2.1 节点设置

对于宏基站,A类设备与基站一一对应,即一台A类设备接入一个宏基站,一个宏基站的1X、DO、动环监控,及后续的LTE业务均接入同一台A类设备;对于室内分布系统,当同一站址有多套室分系统信源/BBU 时,可接入一套A类设备。

B类设备一般在核心或一般机楼成对设置,在光纤条件具备的区域,一对B类设备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机房。在选择同一机房布放时,建议优

— 9 —

— 10 — 选具备不同出局光缆路由的机房。

核心路由器(RAN ER)一般与BSC 同机房设置。

4.2.2 A 类设备‐B 类设备组网

对于A/B 类基站(分类见《2011年中国电信CDMA 基站考核办法》),承载基站的A 类设备应采用环形或双归接入一对B 类设备。

对于C/D 类基站,根据光纤资源情况,A 类设备可灵活采用环型、双归或链式组网方式上联B

类设备。

图4-1 A 类设备与B 类设备连接拓扑

一对B 类设备建议接入20-50台A 类设备,现网实际部署时,各省可根据光缆网分布、资源情况及基站带宽情况适当调整。

若干台A 类设备与一对B 类设备组成多个接入环,实现基站回传的双路由保护,同时节省光纤:

1、每对B 类设备一般覆盖3-10个接入环。

2、3G 阶段,每个接入环上基站一般不超过8个(含该环所带链状接入基站);

3、LTE 阶段,繁忙区域单个接入环上基站数量不超过6个(含该环所带链状接入基站),非繁忙区域单个接入环上基站不超过8个(含该环所带链状接入基站);

4、链式接入时,级联层数原则上不超过2级。

A 类设备与

B 类设备间的带宽按以下原则考虑:

1、A 类设备双归接入一对B 类设备时,估算LTE 基站流量为200M ,A 类设备可采用GE 链路接入B 类设备;

2、A类设备组环接入一对B类设备时,估算繁忙区域一个环覆盖6个基站,考虑复用情况,建设初期采用单GE环组网,LTE阶段根据流量情况,可扩容至2GE环。

3、链式组网时,A类设备采用GE链路上联。

4.2.3 B类设备‐ B类设备组网

B类设备间链路主要在故障时提供备用路径。

1、正常情况下,B类设备间无流量;B与ER间发生故障时,B类设备承载的基站流量经另一台B类设备转发;

2、B类设备间带宽预留为B类设备上联至ER间带宽的50%,建议初期互联采用10GE接口。

4.2.4 B类设备‐RAN ER的组网

新建一对或多对RAN ER汇聚来自B类设备的流量并接入BSC。

1、RAN ER节点部署

原则上RAN ER与BSC同局址部署。根据不同本地网B类设备的规模,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大省省会等超大型本地网ER数量不超过6台,大省发达城市、中小型省省会等大型本地网ER数量不超过4台,其他中、小型本地网ER数量不超过2台。

IP RAN建设初期,ER端口配置按1:6收敛比考虑,即ER上行带宽配置为汇聚的B设备带宽的1/6。

超大、大型本地网可根据传输网络建设现状,综合分析IP、传输建设成本,可考虑建设汇聚ER;中、小型本地网汇聚作用不大,建议B 设备直连ER。

2、RAN ER与B类设备对接

每一对B类设备口字型接入一对RAN ER。一对B类设备接入50个基站时,建议B类设备与RAN ER间采用10GE上行。

当B类设备与RAN ER间流量超过链路带宽的60%进行扩容。4.2.5 RAN ER与BSC的对接

3G阶段,RAN ER将来自B类设备的流量汇聚到本地网的BSC。BSC同机房设置一对BSC CE汇聚BSC端口,在现网MCE或RAN CE (3G建网时,ALU BSC侧已配置一对RAN CE)资源满足的情况下,可利旧MCE/RAN CE与BSC CE合设。网元设置及业务流向如图4-2所

— 11 —

示。

4.2.6 RAN ER与L TE EPC对接

LTE阶段,EPC在省会集中设置。省会EPC同机房设置新建一对MCE接入CN2,在现网MCE资源具备且满足IPv6承载要求的情况下,可利旧现网MCE。

省会RAN ER与MCE直接互联,将来自B类设备的流量汇聚到EPC 实现业务互通;非省会城市的RAN ER通过10GE以口字型接入本地CN2 PE,通过CN2骨干网将流量汇聚到省会EPC。网元设置及业务流向如图4-2所示。

图4-2 ER与BSC/EPC互联

具体CN2 VPN逻辑组网方案在集团网运部另行下发的实施与维护指引中明确。

— 12 —

4.3 设备要求

1.、A类设备,用于接入基站,业务侧以GE/FE接口为主,网络侧

现阶段以GE接口为主。

1)设备分类:A设备分为A1和A2两类,其中A1设备典型配置为

4GE+4GE/FE(自适应)+2FE; A2设备典型配置为2×10GE+8GE;3G

及LTE阶段A1即可满足业务需求。LTE ADV ANCE阶段可采用A2设备

组网。

2)业务侧端口:LTE采用一个GE接入,动环监控用1个FE接入,

1X/DO业务采用1个或2个FE(根据基站的接口数量定)接入,业务侧

总端口需求为1GE+(2~3)FE;

3)网络侧端口:若组建GE环网,配置2GE,若组建2GE环,配

置4GE;

4)备份端口:1GE+1FE

5)总端口需求:一个A类设备承载一个3G基站和一个LTE基站时,端口需求为6GE+4FE;一个A类设备承载多个基站(假设为n个

3G基站,N个LTE基站)时,端口需求=5GE+2FE+N*GE+n*(1~2)FE。

2、B类设备,用于汇接来自于接入设备的流量至RAN ER。业务

侧接口以GE为主,网络侧接口以GE和10GE为主。B类设备可分成

B1和B2两类。其中B1类路由器可配置端口容量为60G,B2类路由器

可配置端口容量为120G。现阶段优先采用B1类路由器组网;LTE Advance阶段,可考虑B2类路由器组网。

A类

A1 A2 每槽带宽要求4G 10G

业务槽位数>=2

端口可配置端口

容量4GE+4GE/FE(自适应)

+2FE

2×10GE+8GE/FE(自适应)

FIB 2K 2K

网络端口 1.以太网接口:GE 1.以太网接口:10GE

业务端口以太网接口:FE、GE 以太口:FE、GE

表4-1 A类设备设备能力表

— 13 —

B类

B1 B2 每槽带宽要求>=10G >=20G

业务槽位数>=3 >=5

单向可配置端口

60G 120G 容量

FIB 128K 256K 网络端口 1.以太网接口:、GE、10GE 1.以太网接口:GE、10GE

业务端口以太网接口:FE、GE、10GE.以太口:FE、GE、10GE

表4-2 B类设备设备能力表

3、ER路由器,用于汇接来自于汇聚路由器的流量至BSC或LTE EPC。小型本地网(基站数量在750个及以下)可以采用B2路由器作为ER。对于超大型、大型、中型本地网,ER路由器应选用支持10GE端口、整机可配置端口容量为800G、单槽容量大于或等于100G的路由器设备。

4、设备详细技术指标要求见《中国电信IP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接入路由器》。

4.4基站回传逻辑组网方案

4.4.1 PW + L3 MPLS VPN方案

LTE基站业务采用PW+L3VPN方式进行承载,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4-3 PW+L3 MPLS VPN方案

— 14 —

— 15 —

其中PW 网关收敛有N:1和1:1两种方式,具体如下所示: B B A L3VPN on L3VE dot1q子接口PW on L2VE子接口

PW on L2VE子接口

PW on L2VE子接口L3VPN on L3VE dot1q子接口

PW on L2VE子接口PW on L2VE子接口

PW on L2VE子接口A A B

B

图4-4 PW 网关收敛N:1方式 B B A L3VPN on L3VE dot1q子接口PW on L2VE子接口

PW on L2VE子接口PW on L2VE子接口L3VPN on L3VE dot1q子接口PW on L2VE子接口PW on L2VE子接口

PW on L2VE子接口A A B B L3VPN on L3VE dot1q子接口L3VPN on L3VE dot1q子接口

L3VPN on L3VE dot1q子接口

L3VPN on L3VE dot1q子接口

图4-5 PW 网关收敛1:1方式

N:1方式中,相同业务PW 接入终结到B 设备上同一个L3网关:LTE 接入在B 设备上按/26地址进行分配,采用一个L3网关; 1x/Do 同接口接入采用一个网关,按/26地址分配; 1x/Do 不同接口接入,分别采用独立网关,各分配/26地址。

1:1方式中,为每PW 分配一个/30的基站业务地址段。

建议优先按N:1方式部署。

4.4.2 CE+L3 MPLS VPN 方案

承载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4-6 CE+L3 MPLS VPN 方案

该方案中,A 类设备通过native IP 接入B 类设备,B 类设备与RAN ER 建立L3 MPLS VPN (基站回传VPN )。

4.4.3 方案建议

综合考虑多业务承载的需求,及对组网规范化部署及可维护性要求,推荐优先采用PW+L3 VPN作为IP RAN部署方案。

如本地网采用双归结构组网,且A类设备未进行级联的场景下,可选择native IP+L3 VPN方案。

4.5与接入光缆的协同

IP RAN设备组网要尽量与接入光缆网的物理结构匹配,兼顾建设成本和组网安全,做好两者的协同规划。原则如下:

1、成对设置的B类设备应该尽量放置在光纤资源丰富、路由方向多的机楼和光缆汇聚点。B类设备之间的纤芯需求根据所带的接入环的数量而定,一般在10-20芯左右。

2、初期A类设备占用1对光纤组环。组环的A类设备应尽量不跨接接入主干光缆环,并应使用环上的公共纤,避免使用独占纤。

3、对于不具备光缆组环条件的非重要基站,A类设备可以采用链型单归,就近接入另一台A类设备,但应严格控制设备级联级数。

4、对于现有接入光缆网纤芯容量、结构不满足IP RAN组网需求的,应结合IP RAN的部署立即开展扩容改造工作,并在后续规划中,结合LTE、IP RAN、宽带网、政企客户接入等组网需求统筹规划、建设接入光缆网。

4.6网管

IP RAN网络及业务管理统一纳入IP城域网综合网管架构,具体实现可基于IP城域网网管扩容或新建子系统。除基础的网元监控、管理、配置功能外,近期应重点实现A设备的即插即管理和基站业务配置。对于城域网网管系统能力较弱、暂不具备条件管理IP RAN设备的省公司,为了确保IP RAN工程实施及业务及时上线,初期可以先采用IP RAN专用网管进行管理,同时应加快推进网管系统向目标架构演进。

— 16 —

五.时钟同步

为了保证FDD和TDD两种制式的LTE基站在满足同步指标要求的情况下正常工作,需要从外界获得同步信号以保持跟踪状态。根据3GPP 的规定,对于不同制式对于同步的性能要求有所不同,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无线制式 频率同步精度 时间同步精度

LTE TDD 0.05ppm

小于等于3μs(相邻基站之

间)

小于等于±1.5μs(以共同的参考源为基准)

LTE FDD 0.05ppm /

eMBMS (可基于LTE)

0.05ppm 小于等于±1μs(以共同的参

考源为基准)

在LTE部署时,从稳定和安全因素考虑,基站可从位于站址的GPS 或北斗直接接入同步信号,同时也需要承载网传送备份同步信号,因此要求RAN ER、B和A设备具备支持1588v2和以太同步的功能。具体时钟组网传送方案将在下一版指引中明确。

六.MSTP 投资保护

对于IP RAN网络部署后替换的MSTP设备,应考虑利旧调配用于政企接入或未部署IP RAN区域/本地网使用。原则上已部署IP RAN的省份,不再购买MSTP整机设备。

— 17 —

附录:名词解释

1.IP RAN网络:IP RAN网络是指为满足基站回传等承载需求而建设的基

于IP协议的接入网。

2.IP RAN接入设备:也叫A类设备,面向基站等业务接入的路由器,是

IP RAN网络的接入点。

3. IP RAN汇聚路由器:也叫B类设备,汇聚A类设备流量到RAN ER。

4. RAN ER:IP RAN核心路由器,用于将来自B类设备的流量汇聚到

BSC或LTE EPC。

5.PW:Pseudo Wire的简写,是在边缘路由器对之间建立的一个二层的点

对点的连接。

— 18 —

附件2

中国电信XX省2013-2014年IP RAN

网络专项规划

中国电信XX省电信有限公司

完成日期: 2013 年月

— 19 —

目录

XX本地网 (21)

一、网络现状 (21)

1.1本地接入光缆网现状 (21)

1.2本地基站承载网现状 (21)

二、IP RAN网络发展思路与策略 (22)

三、IP RAN网络规划方案中国电信直团〔2013〕2号 (22)

3.1基站承载需求 (22)

3.2基站接入光缆改造方案 (22)

3.3IP RAN网络建设方案 (23)

3.4IP城域网配套建设方案 (23)

3.5建设项目表 (23)

3.6MSTP利旧方案 (24)

XX本地网 (24)

— 20 —

xx本地网(规划文本以本地网为单位编制,以省为单位汇总为1册上报,规划附表以省为单位汇总填写)

一、网络现状

1.1本地接入光缆网现状

描述该本地网主城区、县城(含县、县级市、县(市)改区)接入光缆网现状,包括说明基站接入光缆网独立建设还是与政企、FTTx混用,分接入主干、配线、引入光缆等各层面描述光缆网结构、光缆规模等。分析现有接入光缆网的节点布局、纤芯数量、配纤方式及光缆结构对于承载IP RAN网络上存在的问题。

填写表1.1-1 基站接入光缆现状表。

1.2本地基站承载网现状

描述该本地网主城区、县城(含县、县级市、县(市)改区)基站承载网现状,包括基站情况(包括室外宏站、微基站、分布式基站、室内DO信源数量),采用的承载网技术(包括MSTP、MSAP、PON、IP RAN、PTN等),各类型承载设备现状(包扩各设备套数、部署区域、网络结构、系统速率等),说明基站承载设备独立建设还是与政企混用。

填写表1.2-1 基站承载网现状表。

对于已部署IP RAN试点区域的本地网,提供已部署区域组网情况。提供试点区域网络物理拓扑。

— 21 —

图1.2-1 IP RAN网络现状拓扑图(若内容较多可单独附图)。

填写表1.2-2 IP RAN网络现状表。

二、IP RAN网络发展思路与策略

当前本地网政企客户专线和基站回传、软交换等自营关键业务承载以MSTP方式为主,基于传统SDH电路交换方式的MSTP技术由于承载效率低下以及对于三层功能支持的缺失,逐步会被基于包交换的IP RAN取代。

IP RAN引入需统筹规划。为满足基站接入、基站IP化改造及LTE规模部署等承载需求,需对重点本地网的基站承载网络进行改造、替换,引入IP RAN技术。

说明该本地网规划期内MSTP、IP RAN发展思路和策略,IPRAN引入的区域和原因、业务发展需求,IP化改造进程、规划期目标等。

三、IP RAN网络规划方案

3.1基站承载需求

说明到2013年底前3G基站承载需求,分市区、县城城区(含县、县级市、县改区)描述3G基站承载现状、IP化改造现状、2013年新增3G基站情况、IP化改造需求等。

填写表3.1-1 3G基站承载需求表。

3.2基站接入光缆改造方案

说明该本地网为IP RAN网络建设需进行基站接入光缆建设方案,重点说明纤芯不足、划转/租用光缆改自建(北方)、环上节点过多、微波接入改光缆、单路由改造等情况引起的城区(含县城)接入主干光缆的建设、城区(含县城)接入配线光缆、城区(含县城)接入配线光缆的建设。

填写表3.2-1 基站接入光缆建设情况表。

提供基站接入光缆建设投资估算。

— 22 —

3.3IP RAN网络建设方案

说明该本地网2013-2014年IP RAN网络建设规划方案,重点说明基站接入环/数/链网络结构、B类路由器的部署方案,BSC设置情况、RAN ER路由器部署方案(局点、设备容量配置计算方法等)、B类路由器与RAN ER路由器对接方案、RAN ER 路由器与BSC CE对接方案,IP RAN网络与核心网对接方案等,提供各层级网络物理拓扑图。

对于北方本地网,仅需考虑BSC设置情况、RAN ER路由器部署方案(局点、设备容量配置计算方法等)、B类路由器与RAN ER路由器对接方案、RAN ER路由器与BSC CE对接方案,IP RAN网络与核心网对接方案等。

图3.3-1 IP RAN网络规划拓扑图(若内容较多可单独附图)。

填写表3.3-2 IP RAN网络建设情况表。

根据业务需求情况合理选择设备类型,并根据集团集采价格建议进行投资估算,对于已部署IP RAN试点的本地网,说明该本地网采用扩容/新建方式建设IP RAN网络。

填写表3.3-3 IP RAN网络投资估算表。

3.4本地WDM/OTN配套建设方案

说明该本地网为IP RAN网络建设需进行的本地WDM/OTN配套网络建设方案,B 类路由器与RAN ER路由器对接可根据中继光缆/管道资源、传输距离等因素选择裸光纤承载或WDM/OTN承载,重点说明采用承载方案选择的原则、裸光纤承载或WDM/OTN分别承载的电路数量,WDM/OTN建设/扩容的规模。

填写表3.4-1 B类路由器上联需求表。

填写表3.4-2 本地WDM/OTN配套情况表。

填写表3.4-3 本地WDM/OTN投资估算表。

3.5建设项目表

填写表3.5-1 IP RAN网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表。

— 23 —

规程总册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

中国电信CDMA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试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8年9月V1.0版本

编写说明: 为顺利承接CDMA网络维护工作,保证CDMA网络平稳过渡和运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织了移动网络有关维护标准、规范的编写工作,包括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维护规程、网优管理办法等内容。本册为维护规程,包含以下文档: 《维护规程总册》 《分册1-网络设备维护指标和作业计划分册》 《分册1-1无线网设备》 《分册1-2 室内及小区分布系统》 《分册1-3 基站配套设备》 《分册1-4 核心网设备(电路域)》 《分册1-5 核心网设备(分组域)》 《分册1-6 增值业务平台》 《分册1-7 信令网设备》 《分册1-8 网管及支撑系统》 《分册2 移动应急通信设备管理分册》 《分册3 基站设备代维管理分册》 《分册4 CP/SP/AP维护支撑管理分册》 本次维护规程的编写总体思路是以继承为主,在原联通的移动网运行维护规程(2005年修订版)基础上,修订了与中国电信现行维护体制不相适应

的内容,并根据中国电信实践经验补充了部分维护管理有关内容。有关中国电信CDMA网络运营和维护组织主要参考《关于中国电信全业务经营下组织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电信[2008]458号)和《关于做好移动网络维护准备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电信[2008]534号)。本次修订的维护规程版本编号为2008年9月V1.0,主要用于指导CDMA网络交割过渡期内的运行维护工作。 本维护规程各分册之间以及本规程和本次编写的其他CDMA网络维护标准、规范的衔接关系如下: 维护规程总册和分册关系:总册规定原则和共性内容,分册根据各类设备特性规定维护技术指标、维护作业、特定的维护管理要求等具体内容;总册是组织维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分册是实施维护工作的具体参考。 维护规程与指标体系、考核管理办法之间关系:维护规程明确维护目标、原则、工作内容以及开展各项维护工作应遵守的标准和流程;指标体系规定网络运行质量的具体指标定义,统一衡量网络运行和服务质量的标准;考核办法则根据不同时期网络维护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每年进行修订发布,规定具体考核实施的办法。 维护规程与网优管理办法的关系: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规程里规定了网络优化工作的目标和主要要求,而;网优管理办法则规定网络优化工作实施的具体要求。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swot状况分析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SWOT状况分析 版权所有:cnpow 原作 cndata综合信息 中国电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创造了辉煌的战绩,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电信将不仅面临国内其他运营企业的挑战,还将与狼共舞。在新世纪里,中国电信将何去何从,事关其生存与发展。中国电信只有“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才能“掌握主动,加快发展”,真正实现中国电信的战略目标。 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电信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短短10年,中国电信业就在网络规模上超过日本直逼美国(我国电话用户和手机用户均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而且预计两到三年以后将超过美国)。1980年,我国电信总收入11亿元多,全国电话用户300万左右,到1990年,电信总收入达到102亿元,用户达到1000万户左右,而到1999年,收入达到2200亿元,用户超过1亿。由此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电信就像坐上火箭,快速蹿升,10年收入增长20倍,用户增长14倍,这样的速度不仅超过国内所有行业,也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纪录。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于2000年5月17日正式揭牌,是在原中国邮电系统实行政企分开、邮电分营,并且将寻呼、移动、卫星等业务从原中国电信中分离出去后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主体电信企业,中国电信始终以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速度,不断加大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成了我国网络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高速发展的固定电话网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从而拥有数量庞大,增长迅速的电信消费群体,推动了中国电信不断向前发展。 一、s—中国电信的优势所在 1、中国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电信目前已建成了覆盖全国,以光缆为主辅之卫星和数字微波的高速率、大容量,具有一定规模,技术较先进的基础传输网,并且建成了两个全国性大网,即163网和169

中国电信详解发展策略

(人民邮电报)中国电信详解C D M A发展策略打造全新的高质量移动通信网 本报讯10月24日,中国电信在北京召开媒体恳谈会,集团公司15个大部门负责人向30余家媒体记者详细解答了公司CDMA发展策略,表示将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加强内部协同,全力打造全新的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网络。公司还将陆续推出“C+W”、CDMA国际漫游等新业务,满足客户综合信息服务需求。 未来3年,中国电信计划投资800亿元用于升级、改造和优化CDMA网络,以加强网络信号覆盖;积极开展移动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同时强化CDMA网络在数据应用上的领先优势。目前,全国44个重点城市的网络优化已经开始,年底前将完成340多个城市的CDMA网络建设工作,满足82个无线城市的无线上网需求。在市场发展策略上,升级后的CDMA目标人群将聚焦于政企客户、家庭客户以及个人用户。公司开发的一大批新的移动业务也将陆续推出,这些业务既涵盖了三大客户群的不同应用需求,体现了差异化的服务内容。“C+W”业务融合了CDMA和WIFI两种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试商用。中国电信还平稳承接了原中国联通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家CDMA网络漫游伙伴关系,即将实施国际漫游新的转接合作。中国电信还将融合移动与固网的全业务优势,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手机服务。 中国电信各部门负责人对CDMA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认为,中国电信拥有一支强大的网络运行维护队伍,在总部设立了网络优化中心,建立了最先进的网络优化平台,为落实CDMA网络优化目标奠定了基础。为迎接全业务经营,中国电信已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将加快收购CDMA网络后的企业文化融合,加大创新力度,与产业链各方开展多角度合作,面向各行各业以及家庭、个人信息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便用户享受信息新生活作出新贡献。 解读中国电信CDMA发展关键词 聚焦客户融合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电信网络运行分析方法-WIFI网络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CT 201X XX-XXX 中国电信网络运行分析方法-WiFi网 China Telecom Network Operation Analysis Method –WiFi Network (报批稿)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目次 目次.................................................................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2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3综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4指标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5W I F I性能统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网络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WiFi质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WiFi连接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会话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业务量指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I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电信基本情况及业务知识点整理(1)

中国电信企业知识 1.中国电信的企业使命是什么?【答案】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2.中国电信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答案】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3.中国电信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答案】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共创价值 4.中国电信的经营理念是什么?【答案】追求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5.中国电信的服务理念是什么?【答案】用户至上,用心服务 6.中国电信的企业形象口号是什么?【答案】世界触手可及 7.移动业务“三性一化”特征指什么?【答案】竞争性、全网性、实时性和服务个人化。 8.中国电信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关健所在是什么?【答案】执行 9.中国电信战略目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作用:(1)统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整合内外资源,使企业朝既定目标前进;(2)明确努力方向,鼓舞和激励员工为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 10.“世界级”企业是中国电信不断追求的目标,“世界级”企业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答案】做优价值。 11.“全面创新”对中国电信员工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案】持续学习,高效工作。 1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分别是什么? 【答案】分别是: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21.中国电信维护骨干分为哪几个级别?【答案】集团级、省级、本地网级,共分三个级别。 22.3G的含义是什么?【答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23.全球主流的3G制式有几种【答案】全球主流的3G制式有三种,分别为WCDMA、CDMA2000、TD-SCDMA。 24.189邮箱的短信接入号是多少?【答案】10659189。 25.CP/SP短信信息费一般分为哪两种?【答案】点播信息费、包月信息费 26.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对推动党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深入反腐倡廉工作、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7.中国电信廉洁文化理念是什么?【答案】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行为规范、勤勉务实 28.中国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的目标是什么?【答案】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 29.中国电信转型新阶段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案】深入推进聚焦客户信息化创新战略,实施聚焦中高端的移动业务有效益、差异化、规模发展策略。 30.中国电信目前推出的客户品牌有哪些?口号分别是什么? 【答案】面向企业的客户品牌是“商务领航”,口号是“远见成就价值”;

关于公司网络运行情况的分析报告

关于公司网络运行情况的分析报告 公司在运行OA 办公系统以来,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公司OA 平台在柞水基地使用过程中,访问OA 系统办公平台过慢,给办公带来很大的不便;为调查清楚原因,特进行了为其1周的调查。 一、公司网络拓扑图如下: 营销中心:网络为4M 电信光纤专线,带宽为:512Kb/s ;作为信息化平台中心,负责提供内部行政人员的日常办公及远端用户OA 办公。 生产基地:有两条宽带(新\老厂区给一条),总线带宽为50M ,给公司分配有56个用户点,且每个用户(电脑)都独享10M 的网速,使用时互不影响,每个用户实测带宽为:1MB/s 。 终端市场:主要是终端市场人员的使用,使用网络环境多元化,有在公共场所使用(网吧)、住宅使用、其他单位网络等,平均2M 的宽带。 二、监测数据截图: 1.柞水生产基地 本次测速采用中国电信(西安)带宽测试系统进行测试,网址:http://61.150.4.238/frame.aspx 。以下截图为基地沈丹每天不定时测得数据。

通过一周的使用和监控,基地网速现在稳定性得到保障;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部门办公室存在用一个账号登陆adsl猫连接后,通过交换机分接3-4台电脑现象,这样存在网络访问速度过慢的问题;二、计算机配置相对过低,通过与沈丹的沟通,上次与电信工作人员解决问题后,网速好,访问OA速度相对稳定。 2.西安营销中心 营销中心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P2P终结者和深信服VPN两款软件结合测得,相见以下截图:

a.

通过数据分析:公司网络每天上行带宽平均值为:200kb/s(其中03.23日出现一次上行高峰值550kb/s),下行带宽平均值为:250kb/s(当下载东西时,下行高峰值550kb/s)。一、营销中心网络带宽相对较小,当外部同时访问量过大,数据交流相对集中时,出现网络拥堵现象。二、营销中心内部办公占用部分带宽(主要可能:内部员工下载东西占用带宽过大),外部用户在访问OA 系统时出现网络拥堵,从而导致使用缓慢现象。 3.QQ文件传输监测数据 今天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进行了相互文件传输测试,数据见以下截图:西安-西安(铁通宽带2M):登陆OA系统缓慢,在下载专区下载文件测得下载速度分别为70.26kb/s、188.65kb/s;网速不稳定,结果不太理想化。

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电信行业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可以大大地加速信息的流动,缩短空间距离,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电信行业具有服务性、网络性、技术密集性等特点。电信网络是电信业所拥有的特殊资源,电信业务的运营也有其独特的规律,管理人员必须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实现对电信行业和电信企业的有效管理。特别是近年来,电信技术发展迅速,电信新业务层出不穷,电信行业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信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经营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全球的电信企业转型的浪潮始于2001年左右。当时,由于对信息化理想的狂热追求,以及对3G前景的过度美化,部分运营商大量铺设光缆,造成过度投资,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2004年~2005年,运营商通过降低成本使行业复苏,但业务收入增长依然乏力。2006年以后互联网、移动业务对传统固网语音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普遍出现增量不增收的局面[1]。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电信业普遍面临着过度投资带来的压力、互联网的冲击、行业利润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各大运营商纷纷调整经营战略,向综合信息服务领域扩展。 中国电信行业转型的现状分析 1.中国电信业务现状分析 随着3月31日中国联通财报的发布,国内三大运营商2008年财报已全部出来了,而且是没有太多太大悬念地出来了。中国移动依然牛气冲天——收入增长超过15%,“日进3亿”;中国电信依然步履艰辛——收入增长4%,“年入200亿”;中国联通依然处境艰难——收入“下降0.8%”[2]。如果移动之好,足以让我们为之喝彩为之骄傲的话。那么电信、联通之难,也更值得我们为之理解为之尊敬。我们敬佩中国电信咬牙转型的“坚定”。我们欣喜中国电信转型取得的成果——非话收入占固网收入比重达46%(注意:2007年这个数字是36%),承接CDMA后净增用户272万,核心经营业务保持“坚实”稳定[2]。在全球电信业尤其是固网营收普遍负增长甚至亏损的情形下,中国电信的业绩已经很“了不起”了。很显然,没有坚定就没有坚实。 2003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达到4610亿,比上年增长13.9%。2002年,中国电信业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网的跨越,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用户总数4.21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跃居世界第二位。达5000多万户。长途运输、本地交换、移动通信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列行列。2003年,固定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7.04部/百人提高到21.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1.07部/百人提高到20.92部/百人[3]。 总体来说,近年来中国电信的产品结构有明显改善,数据业务收入比重稳步提升,话音业务收入逐渐下降,但经营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受移动业务分流的影响,固网语音业务持续下滑,PHS语音业务趋向饱和;受竞争激烈及缺少有效应用等因素的影响,宽带用户ARPU值偏低,宽带接入新增用户发展趋缓;增值业务尤其是互联网增值业务规模仍然较小。因此,中国电信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改变增长模式,争取全业务经营,加

中国电信家庭网关产品介绍

中国电信--家庭网关产品介绍 无线宽带猫--中国电信定制无线家庭网关产品大全 e8-B篇 01、华为 Echolife HG522-a HG522-a似乎是华为交给电信的第一批e8-B产品,同其它e8-B产品一样,具有以下几个显着且与e8-A不同的特征:使用分级管理帐号,只有使用超级帐号登陆后才能设置PPPoE等高级功能;至少具备一个USB接口,能接U盘下载上传配置文件;默认都可以在接电话线的状态下,被电信远程管理,如远程下发配置文件,修改设备参数等等;具备4台限制,即无论以PPPoE或BRIDGE方式,通过E8设备一起上网的台式机、笔记本、带WIFI功能的手机甚至是ITV机顶盒加在一起的数量不能超过4台;可以把特定PVC绑定到一个指定的有线或无线通道中,这样对开启路

由器后看ITV非常有利。 HG522-a采用的是CX94610 + RTL8306SD的解决方案,FLASH是16M,内存为32M(16X2),操作系统为LINUX。国内外使用这CX94610方案的设备极少,大部分的

都是电信定制的,目前没有任何人成功给HG522-a刷上第三方固件。 不过最为严重的问题是,HG522-a的硬件设计有缺陷,要去掉两个电容才能正常工作。而且部分版本的HG522-a开启PPPoE后,无论是手动指定DNS或在自动分配DNS,部分网页都无法解析。 02、华为 Echolife HG522-c

HG522-c有个绰号叫“相框猫”,因为它的A面可以夹一张照片,这样当它竖着放时看看照片还是蛮有意思的。 HG522-c的硬件组成跟HG522-a完全一样,表面上看把天线改为内置是为了节省成本,但打开一看,整个PCB布局进行了翻天覆地的设计,因此不得不联想到HG522-a的硬件设计有缺陷。外观上,HG522-c采用了新的外壳模具,这样再也没有人会把HG522错看成HG520了(HG522-a外壳跟HG520一样)。功能上两款HG522

中国电信发展现状

中国电信发展现状 中国电信市场改革开放情况 中国电信业务市场的改革开放是从1993年开始的,至今已是第十个年头了, 回顾中国电信业务市场的改革开放历程, 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3年8月3日国务院颁布国发〔1993〕55号文件,向社会放开经营无线寻呼、800MHz集群电话、450MHz无线移动通信、国内VSAT通信、电话信息服务等9项电信业务, 吹响了中国电信业务市场改革开放的号角, 也标志着中国电信业务市场开始孕育与逐渐形成。 第二阶段是1994年至1998年, 打破垄断, 扩大电信市场准入, 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加强了电信市场管制。这期间, 中国有条件的开放部分基础电信业务, 中国联通公司于1994年7月19日正式成立, 并获准经营移动通信业务, 改变了中国电信是中国惟一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历史。与此同时, 1998年3月, 原邮电部与电子部合并成立了信息产业部, 代表政府行使对全国电信市场的管理, 独立成为政府的管制机构。同时中国电信脱离了原邮电部, 成立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实现了政企分开。 第三阶段是1999年至2001年12月, 中国电信被“一分为四”。原属中国电信的寻呼业被划给了联通公司, 原属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脱离后独立为现在的中国移动, 卫星公司也同时从中国电信分离出来。至此, 中国电信的业务缩减为市话、长途和数据通信。这样, 中

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星、吉通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网通、铁通成为中国七大电信运营商, 并在一定范围内展开了竞争。 第四阶段是从2001年底起, 以中国电信再次分拆和固定电信企业重组整合为标志, 电信市场新的竞争格局形成。中国电信拆分与重组完成以后,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将形成"四足鼎力"的局势, 并在有关业务领城内展开全面竞争。经过重组后的中国电信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铁通公司和中国卫星为主要经营主体的新竞争格局, 即所谓“5+1”竞争格局。 中国电信市场各个业务领域的竞争态势 1、本地固定电话业务领域 固定电信企业完成重组整合后,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成为两家实力相当的固定电信主体运营企业,双方在所属地区有完整的本地电话网,具备平等接入、比较竞争的基础条件。 中国联通从1998年8月开始陆续在天津、重庆和成都个三城市开展市内电话业务的试点, 目前电话用户数约20万户。 新组建的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铁通公司)在全国拥有300余个本地电话网, 覆盖全国29省(市、区), 交换机容量达1300万门, 具有全路全网的优势, 只要铁路能延伸到的地方, 就有铁通公司的固定电话网络。目前铁通公司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通本地固定电话业务, 电话用户达300余万户。 我国本地固定电话业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截止到2002年6

中国电信网络支撑能力分析

中国电信网络支撑能力分析 云南省电信有限公司昆明市分公司 2007年9月

目录 1、中国电信网络支撑能力分析............................................................................................ 2 1.1中国电信网络规模概述 ..................................................................................................... 21.2中国电信传输网及业务 ..................................................................................................... 5 1.2.1 光缆干线...................................................................................................................... 5 1.2.2 骨干传输网.................................................................................................................. 6 1.2.3 数字电路业务.............................................................................................................. 71.3中国电信数据网及业务 ................................................................................................. 10 1.3.1 中国电信ATM/FR网现状...................................................................................... 10 1.3.2 帧中继数据业务...................................................................................................... 10 1.3.3 ATM数据业务.......................................................................................................... 11 1.3.4中国电信的ATM/FR网主要业务特点 ................................................................ 121.4中国电信互联网及业务 ................................................................................................. 141.5本地传输及接入网......................................................................................................... 16 1.5.1 本地传输网.............................................................................................................. 16 1.5.2 本地接入网.............................................................................................................. 171.6应急通信能力................................................................................................................. 20

中国电信企业运营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信运营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内容摘要 (11) 第一章行业概述 (33) 第一节基本概念 (33) 一、电信与电信业务 (33) 二、我国电信业务分类 (33) 1、基础电信业务 (44) 2、增值电信业务 (55) 第二节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历程 (55) 一、1979年—1993年:放松价格管制阶段 (66) 二、1994年—1998年:初步导入竞争阶段 (66) 三、1999年—2003年: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阶段 (66) 第三节电信业在我国的地位与作用 (77) 一、电信业是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之一 (77) 二、电信业增长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88) 三、电信业拉动投资与消费需求增长 (88) 第四节我国电信运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99) 一、规模与成就 (99) 二、问题与危机 (1111) 三、发展特征综述 (1212) 四、发展趋势展望 (1414)

第五节我国电信业在世界电信业的地位 (1515) 一、国外电信运营市场发展综述 (1515) 1、全球电信运营市场规模及结构 (1515) 2、国外电信运营市场特征 (1818) 二、中国在全球电信市场的地位 (1818) 1、历史和现状比较 (1818) 2、未来规模与普及率比较 (2020) 3、未来发展速度比较 (2525) 第二章影响电信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2727) 第一节国际电信业环境 (2727) 一、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2727) 二、全球电信市场将逐步回暖 (2727) 三、移动化、宽带化、数据化特征并存 (2727) 四、国外电信运营商发展战略出现新迹象 (2828) 第二节我国电信行业监管政策 (2929) 一、国外电信行业监管政策概述 (2929) 1、资费管制政策 (2929) 2、普遍服务政策 (3030) 3、网间互联互通政策 (3131) 4、市场准入政策 (3333) 二、国外电信行业监管历程与现状 (3434) 三、我国电信行业监管现状 (3535) 1、电信监管部门 (3535) 2、监管法规 (3535)

中国电信光纤宽带业务介绍

中国电信光纤宽带业务介绍 宽带有着窄带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电信的宽带业务在家庭办公、视频点播、网上教育等方面广泛应用,并且提供ADSL、LAN、WLAN等多种各具特色的接入方式以便用户选择,且用户在申请安装及具体使用上均十分便利,若有疑问,用户还可以随时拨打当地中国电信客服热线1000查询。 拥有美好发展前景的数据业务成为中国电信拓展新业务的首选,中国电信“宽带梦”随之浮出水面,饱受通信带宽“塞车”之苦的用户也终于有了盼头。中国电信宽带充分满足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网络骨干节点之间以千兆带宽互联,全网采用最先进的宽带IP网络技术,为各种基于IP的数据业务和网络应用提供灵活高效的支持,为用户提供包括FTTX+LAN10M/100M接入、ADSL接入等在内的各种类型接入手段,一次性解决了全网及用户端的网络带宽瓶颈。什么是宽带? 宽带是指在同一传输介质上,使用特殊的技术或者设备,可以利用不同的频道进行多重(并行)传输,并且速率在256Kbps以上的接入方式,与传统的互联网接入技术相比,宽带接入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带宽速率远远超过56Kbps的拨号速率。 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因特网在信息社会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近年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提供的娱乐服务等增值业务使因特网数据流量大增,上网靠调制解调器拨号接入,已经无法满足巨大的数据流的需求。因此,改善目前的状况,除了增加因特网骨干传输通路的带宽、网上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以及路由器的速度以外,瓶颈还在于用户接入网部分,宽带也就应运而生。中国电信宽带业务有什么特点? 一、高速上网 宽带有着窄带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接入速度快,是窄带接入的100倍以上。如果通过窄带上网下载一个文件需要几个小时,那么通过宽带上网,下载该文件仅需要几分钟即可。 二、独享带宽 用户独享带宽,速度是保障型、非共享型的,在用户数增多或上网高峰期,不会因上网人数的增加而使上网速率降低,每个用户的速率和带宽保持不变。 三、费用低 一方面高速的连接节约了大量网上等待时间,使上网费用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宽带接入技术都不通过传统的电话网络交换机,不存在占用电话线的问题,无需交纳电话费,进一步减少了用户的上网费用。 四、信息安全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中国电信业在由国家垄断逐渐转向多家电信运营商共同竞争的有效竞争过程中,出现了对消费者、同行业企业利益的侵占,破坏电信市场的有序竞争及阻碍整个行业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电信业在今后走向有效竞争的发展中,应当从价格规制、法律政策规制及非对称管制等方面对电信业发展进行调整,以促进中国电信业整体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电信业;价格规制;非对称管制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5)06-0012-02 一、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 在1994年以前,原邮电部独家垄断经营电信网的运营与网上服务,这时的中国电信业,是国家垄断的。1994年之后,中国电信业进入了垄断优势企业阶段,即行业中一家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剩下的若干小企业分割了剩余市场份额的市场格局。随后的时间里,政府对原国家主体电信企业进行了多次的拆分与重组,并且成立了新的电信运营商让其参与竞争,这些标志着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2008―2009年间,中国电信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动。首先

是在运营网络上被拆分的中国联通。被拆分的CDMA网并入中国电信,而GSM网吸纳中国网通成立新联通;其次中国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与铁通合并,组成至今为止未曾太大变动的中移动;而中国电信为了在规模和技术上与上述两家重组后的电信企业相抗衡,则联手重组基础电信业务后的中国卫通,组成了新电信。由此,重组后形成新电信、新联通、新移动电信全业务竞争格局。2013年12月26日,工信部正式向11家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通过虚拟运营商,消费者将能够获得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以外的电信服务。 虽然在上世纪末期,为了减少社会的质疑与政府的问询,邮电部放松了手中的权力审批,在基础电信和增值电信服务领域允许了企业的进入,但刚进入的企业在企业规模管理能力方面与邮电部相比相差甚远,很难让其参与到与邮电部竞争乃至相抗衡的地步。21世纪初期,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得电信市场竞争性有所改观,但这一时期的市场差距仍然比较明显,中国电信在固定电话市场具有绝对垄断地位,中国移动在移动电话市场具有绝对优势地位。2010年后,引入的虚拟运营商,一方面能够督促基础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改善现有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虚拟运营商加入电信市场,深化了整个电信市场的自由竞争,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行维护现状分析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行维护现状分析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行维护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中国电信行业将面对国际化的市场,面临更 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和环境,引进了竞争机制,提升中国电信行业综合实力,在近几年里,各大运营商持续实行了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电信行业已经呈 现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家运营商竞争的格局。正视国际和国内严峻的竞争态势,最好的选择就是加快改革步伐,增强综合竞争实力。2007年全球手机用户总量已达33亿户,相当于全球66亿总人口的50%,而我国移动用户总数手机用户53144.7万户,占中国13亿人口的40%,因此,这 几年全球各大运营商均在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维护体制”,本章对国内外各大 运营商进行分析,学习国外那些已经完成维护体制改革运营商的经验,正视国内 所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大力推行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科学高效 的作业流程,减员增效,降低运行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打造竞争实力。 3.1国外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行维护现状总结 3.1.1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特点分析 1.公司简介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是一家美国电信公司,创建于1877年,曾长期垄断美国长途和本地电话市场。AT&T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雇员总数达三

十一万人。1999年的营业收入62,391.0百万美元。以年营业额计算位居世界前十 大工业公司之列。AT&T的全球智能通信网每天将一亿五千万条语音、数据、传真、 图像信息通过卫星、海底光缆送至二百七十个国家和地区。 2.AT&T公司集中化管理现状 (1)机构设置 1997年,AT&T网络就己经实现了全国集中一级管理,网管组织结构分为四层。第一层是全国网管中心(NOC):第二层是区域网络控制中心(RNCC),也是国家级的 网管中心;第三层是传输服务中心、交换技术控制中心、网络管理中心、网络业务 管理中心,是区域网络控制中心的四大职能部门;第四层是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中心。 AT&T的全国网管中心(NOC)设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贝德明斯特市。两个区域网络控制中心(RNCC)一个设在美国东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坷尼尔斯,另一个设在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它们互为备用。当其中任何一个中心发生故障时,另一个可以担负起包括东部、西部在内的全部网络管理职能。AT&T的两个区域网 络控制中心也是国家级网管中心,它们与全国网管中心(NOC)处于同一个管理层,都具有对全网进行集中管理、集中维护和统一指挥调度的功能。所以AT&T把这3 个网管中心都称为国家级中心,把全网维护管理称为高度集中的一级管理。(3)运营操作系统

中国电信运营商4G发展现状及趋势策略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商4G发展现状及趋势策略研究 简介 截止到2014底,中国移动4G用户超过9000万户,4G基站开通数达到70万个,联通和电信的4G用户总数约为722万户。 2015年2月,工信部向电信和联通发放LTE FDD牌照。移动拥有TD-LTE单牌照,联通和电信拥有TD-LTE和LTEFDD双牌照,中国电信运营商4G竞争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中国移动有着4G发展的先发优势,不管在客户的数量上、市场占有率上以及4G网络的应用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已形成规模效应。中国电信4G发展优势就是固网宽带资源,其拥有全国最大的骨干网出口带宽。中国联通在拥有4G两大主流牌照同时,也运营着世界最主流的3G网络,拥有着终端和漫游的优势。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技术路线和历史积累各不相同,对4G发展也有各自不同的竞争策略。 本报告首先介绍了国内4G发展概况以及运营商4G建设现状,其次对海外可借鉴运营商4G发展现况进行总结分析;并系统地对运营商4G发展的资费策略、终端策略、营销等策略上的布局进行梳理研究,是您了解整个国内4G市场以及把握运营商4G动向的参考工具。 目录 第一章中国4G产业发展现状 1.1 中国4G产业发展概况 1.2 中国4G产业发展特点 1.3 中国4G技术演变 1.4 中国4G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中国运营商4G产业综合分析 2.1 4G政策支持 2.2 运营商4G建设推进 2.2.1 基站建设情况 2.2.2 网络覆盖分析 2.2.3 4G发展目标 2.3 运营商4G用户发展 2.3.1 用户规模 2.3.2 用户分布

2.4 4G频谱分配现状 第三章海外运营商4G发展现状及策略借鉴分析 3.1 Verizon 3.1.1 网络部署策略 3.1.2 业务发展现状 3.1.3 4G用户发展 3.2 AT&T 3.2.1 网络部署策略 3.2.2 业务发展现状 3.2.3 4G用户发展 3.3 韩国SKT 3.3.1 网络部署策略 3.3.2 业务发展现状 3.3.3 4G用户发展 3.4 韩国KT 3.4.1 网络部署策略 3.4.2 业务发展现状 3.4.3 4G用户发展 3.5 韩国LG U+ 3.5.1 网络部署策略 3.5.2 业务发展现状 3.5.3 4G用户发展 第四章三大电信运营商4G竞争策略分析 4.1 4G竞争战略对比 4.2 资费策略 4.2.1 4G套餐体系概述 4.2.2 手机套餐资费对比分析 4.3 渠道策略 4.4 宣传策略 4.5 终端策略 4.6 主要电子平台的布局策略分析 4.6.1 网上营业厅 4.6.2 手机营业厅 4.6.3 微信营业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