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2)

二、专业建设基础 (5)

(一)专业基本情况 (5)

(二)专业优势与特色 (6)

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9)

(一)专业发展目标 (9)

(二)人才培养目标 (12)

四、建设思路与内容 (13)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13)

(二)师资队伍建设 (14)

(三)实验实训条件、实训基地建设 (17)

(四)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建设 (18)

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经费预算 (19)

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建设进度 (20)

七、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24)

八、预期绩效 (27)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1.行业背景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手段。

南昌的装备制造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将成为工业经济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南昌早就提出要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如今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95%以上。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都在南昌诞生。南昌有着厚重的制造业基础,汽车、电子信息、现代中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新材料等30多个行业,构筑了南昌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机电制造产业是南昌的传统优势产业。南昌先后引进了印度马恒达、台湾东元电机、德国格特拉克、瑞士ABB等国际机电制造业巨头,同时南昌本土的机电制造企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以江西东元电机、泰豪科技、凯马机电工业园等企业为龙头的动力机械制造业集群雏形。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产业集群。要以装备制造、汽车、船舶、有色金属、钢铁、纺织建材等行业为重点,根据不同地区大力发展机械电子、竹木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通讯终端和机械制造等产业。其中南昌市要重点发展汽车、航空、家电、电子信息、优质钢材、食品加工、光电等产业。国家和江西省“十二五规划”都明确要发展装备制造业,将为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江西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江西计划做强做大泰豪科技、江西东元电机、凯马机电工业园、南昌凯马柴油机、江西变压器等龙头企业,延伸动力机械制造业、大型输变电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加快形成机电制造产业集群,将南昌建设成全国乃至全球有较大影响的机电制造产业基地。

为了满足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江西省需要大批的机电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江西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的需要,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调整职业学校的教育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工业园区的对接,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技能型人才,打通在机电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匮乏的“瓶颈”。

2.专业人才需求

通过对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江西变压器集团以及珠三角、长三角一带二十余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

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生的要求是“基础扎实,会操作新设备,维修能力强,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具备一定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调查结果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适应的职业岗位有:设备操作员、设备维修员、质量管理员、工艺员、设计辅助员、产线调度员、产品营销员等。大多数企业要求毕业生具备熟练的设备操作能力,熟悉设备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机电设备的机电联调,掌握设备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具有生产管理知识,有一定实际经验,知识面广,能独立完成设备元器件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精度优化,具有设备的设计改造能力;要求毕业生掌握设备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机电设备接口技术、PLC技术、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设备操作、机械和电气系统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当前是企业极需人才,待遇较高。既懂技术又懂生产、管理的复合型机电一体化人才最受中小企业欢迎。

3.项目简要说明

本项目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机电专业群的发展。机电专业群还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护专业。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

实施本项目建设,总计划投入资金6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投入305万元,学院自筹资金279万元,行业企业投入资金26万元。资金用途如下: 112万元用于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147万元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351万元用于实

验实训条件建设。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基本情况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江西省机械职工大学”。于1978年成立,是我省机械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1988年,为适应江西制造业发展需求,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本专业依托我校制造类专业的师资优势和原机械厅下属国有企业强大的实训场所,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学生,这些学生活跃在江西工业的各条战线上,不少人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江西制造业的崛起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1992年开始,学校分别与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进行联合办学,进行机电一体化普通专科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的人才培养教育。学校依托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的品牌优势,充分利用两校的教育资源,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习实验设置得到进一步的改善。2004年江西省机械科研所并入我院,促使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师资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为学院实施“立足培养制造业技能型人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特色办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人才需求度,专业口径宽度适当,我们的培养目标准确、质量高,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较高评价,近三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0.2%,年底就业率为95%,新生平均报到率94.83%,现有在校生889人。

2008年12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获“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称号。2009年我院数控技术实训中心获国家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称号。

(二)专业优势与特色

1.师资条件

机电一体技术专业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占58.2%;研究生9人,在读博士1人,占教师的31.2%,;双师型教师17人,占53%;外聘教师1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37.5%。

本专业具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人。

2.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具备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的功能,本专业建有国家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各类机床、仿真软件、仪器设备总价值930多万元。与之配套的建有数控加工实训中心,CAD/CAM 仿真实训室,机电液气实训室、机加工实训室、PLC 控制实训室、电工电子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训室、模具拆装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场所,功能齐备,软、硬件配套,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这些实验实训场所可以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外协加工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等产学研活动,可满足本专业的学生接受机电操作技术的基本技能、仿真训练和实战训练,可开出26个技术领先的实验、实训项目;我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开展10项技能鉴定培训和考证项目。

本专业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依托行业办学的优势,广开渠道,加大与省内外企业的合作力度,开展“订单”培养计划,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证。现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南昌凯马有限公司、江西江铃集团车桥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江重机床有限公司、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等10个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本着互助共赢的原则,在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技术服务与研发等多方面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需要,保证了学生实践教学的良好效果。每年大约有100~150名学生前往这些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和岗位培训。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以“应用为主线,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让课程结构更具职业针对性和市场针对性。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课程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准则,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引进课堂,大胆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

(2)加强重点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从2005 年以来,本专业以《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重点建设课程为龙头,带动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推动了

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在重点课程的引领下,本专业的课程建设有了较快的进展。《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工与电子技术》两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目前,本专业正在开展新一轮的重点课程建设,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

(3)注重教学方法改革

本专业教师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综合训练法等方法,将本专业的知识、技能按模块化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业分为基本作业和扩展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对学习好的学生严格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鼓励,动态掌握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对学生的要求。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

4.社会服务能力

本专业通过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协作生产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与相互提高,实施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利用自身的教学、科研优势以及设备资源,积极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拓展服务渠道,为企业和社会开展产品开发、技术合作以及职工技能培训等服务。

发挥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科技攻关服务,积极为合作企业承接了科研技术攻关、产品协作等任务。其中,省级课题“智

能化球墨铸铁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对提高我国球墨铸铁件的质量,提升球铁行业的产品档次和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省科技攻关课题“基于欧Ⅲ标准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蜂窝陶瓷挤压模具研制”项目完成,为我国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

学院与南昌卷烟厂和兴国卷烟厂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培训协议,两年来为两个企业的职工开展了11轮次机电技能的培训,累计700多人次,我院现己成为江西中烟公司指定的机电操作技能培训和比赛基地。本专业通过开展科技服务和各类培训,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增加了学院的知名度,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发展目标

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纲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构建基于产教一体、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强化专业质量内涵建设;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为原则,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做合一、项目驱动的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考核标准及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搭建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提升辐射能力。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重点做好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围绕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需求,构建基于岗位目标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带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执行双证融通制度,开展双证融通的课程建设,突出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能,不断进行课程整合和优化,加大对实验、实训教材、讲义、指导书的编写工作,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与教材配套的助教助学用的多媒体课件。至2013年申报省级教改课题3项,院级教改课题5项,开发建设5门优质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特色教材3本,建设5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

2.教师队伍建设

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定期选派中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短期进修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双师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和科研项目,在教学研究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继续增量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至2013年培养专业带头人2~3名,培养骨干教师4~6人,引进企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各1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达75%,企业兼职教师达45%以上。

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国家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

基地建设为契机,完善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机加工实训室、CAD/CAM 仿真实训室、PLC控制实训室和机电液气实训室。建设机械零部件测绘及设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机械制造基础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和机电产品电气控制一体化实训室。

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继续完善“订单式”培养模式,不断拓展实训功能,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满足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共同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满足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技能要求。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学院现有师资、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年的作用,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对口支援,为企业、社会和职业院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将办学优势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为江西制造业的崛起服务,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效力。

5.专业群建设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建设,实现教学团队、专业平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并促进整个专业群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具有扎实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在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调试、维修、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岗位能力要求是: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和使用CAD/CAM软件运用能力;具有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管理机电设备与生产线的能力;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的能力;具有编制和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机电设备与生产线销售和服务的能力。

要求学生获得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工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绘图中级证书。在原有98%以上学生获得双证书,要求达到95%学生获得2个以上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

四、建设思路与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基础能力培养+工学结合实习+综合能力培养+顶岗实习”的4阶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1~3学期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并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操、仿真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制图、设备操作技能等专业基本技能;第4学期学生去企业实习,第5学期学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综合技能;第6学期再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该阶段培养学生的岗位能

力、创新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素质。

创建“基础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工学结合实习+顶岗实习”的3阶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1~4学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操、仿真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制图、设备操作技能等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第5学期后半学期去企业实习,第6学期再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该阶段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创新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素质。

2.课程体系建设

在职业岗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重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弱化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采用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开发建设5门优质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工作岗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5门核心课程为:机械制造技术及训练、液压与气动技术及应用训练、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控制、CAD/CAM技术及训练等。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4~6门院级精品课程,力争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开发特色教材3册,建成重点教学资源库1个。

3.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调研、进行专家访谈,总结出企业对机电技术方面技能型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组

织上打破按学科体系确定课程内容的传统做法,按职业岗位能力、工作任务以及知识需求来组织教学。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项目的选取上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注重结合企业实例,突出实用性。加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机电行业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补充到教学内容当中来。

4、大力推进和实施“双证制”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多证书”教育,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紧密衔接。

(二)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实施双师培养工程,以“内培、外引与外聘”等方式,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培养

选拔2~3名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列入学院“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计划,通过到国内外著名职业院校进修访学、到企业挂职等形式等途径,学习先进的职教理论、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理念,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教学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的最新动态,在行业企业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引领教学团队、能够承担专业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工作;能够主持省级以上研究项目或担任省级以上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本专业科研成果鉴定,主编教材,推动本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

在教学团队中选拔4~6名骨干教师,列入学院“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计划,通过在国内知名院校培训、进修,使其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主持或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开发工作,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主持或参与课程团队建设工作。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通过承担科研课题、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科技开发与服务等多种等形式,培养一支在机电控制、机械制造等领域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

计划引进硕士研究生2名,力争引进企业技术专家1名,充实专业骨干教师队伍。

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在项目建设期内,开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将安排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试,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同时安排专业教师根据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到对口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生产技术状况,增加其企业生产经验,最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力军,使专业教师中的“双师素质”比例达75%以上。同时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本专业还将在校内定期举办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班,邀请专业带头人或教育专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以此来促进全部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4.兼职教师队伍及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

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现有12名兼职教师的基础上,计划聘请1名企业专家做兼职专业带头人,主要承担专业建设及重点课程教学及课程改革工作;聘请20名专业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或顶岗实习指导教学工作,组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制定兼职教师骋任、管理等制度,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本专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开展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经两年建设使兼职教师比例达到45%以上。

5.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专业及课程建设的需要,做好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历进修、技能培训、挂职锻炼、参加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等形式,促使团队成员在理论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以课程建设项目、生产科研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培养为重点,专兼结合为特色”的结构合理,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三)实验实训条件、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以建设国家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契机,完善和扩大机加工实训中心。建设机械零部件测绘及设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机械制造基础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提高学生机械设计、维修和操作的能力。建设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建立自动控制生产线,构造生产车间型基地,提高学生对现场控制过程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

及应用能力。建设机电产品电气控制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机床电气维修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及维修能力。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专业群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突出的岗位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依托江西机械学会等行业学会,与行业内著名企业如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洪都集团等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达12家,合作企业15家。保证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

(四)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建设

1.科技服务

将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与江西、南昌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先进制造业和制造业服务中的高新技术应用上,重点项目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利用机械科研所的科研辐射作用,每年开发专利1个以上、纵向与横向课题与项目到帐资金达100万以上。

加强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形成一批专利成果,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一定的经济

效益;面向南昌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深入开展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活动。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

2.教育培训服务

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的优势,依托我院国家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我院职业技能鉴定所优质培训资源,大力开展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维修电工、数控操作工等培训或鉴定。开展技术服务和对口支援,将办学优势与江西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3.资源共享服务

建设资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提供远程自主学习平台,带动专业群教学质量提高。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带动高职相关专业群教学质量提高。

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万元)

中央财政投入行业企业院校自筹合计2012 2013

2012 2013

2012 2013

小计

总计(万元)158 147 305 6 20 26 96 183 279 610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1.课程体系构建及课

程标准研究

10 7 17 5 5 10 27 2.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建设

12 15 27 5 5 32 3.特色教材建设 6 9 15 2 8 10 25

革4.专业教学资源库建

6 11 1

7 4 7 11 28

师资队伍建设1.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工程

12 11 23 7 2 9 32 2.专业带头人培养工

10 4 14 5 5 10 24 3.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6 10 16 7 6 13 29 4.兼职教师建设 3 5 8 2 5 7 2 5 7 22 5.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6 14 20 10 10 20 40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机械零部件测绘

及设计理实一体化实

训室

12 3 15 7 13 20 35

2.机械制造基础理

实一体化实训室

20 6 26 15 35 50 76 3.自动化生产线实训

30 30 0 5 5 10 20 30 65 4.机电产品电气控制

一体化实训室

20 6 26 12 37 49 75 5.数控机床装调维修

实训室

36 36 5 5 25 25 66 6.校企合作建设实训

5 10 15 4 5 9 5 5 10 34

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建设进度

建设内容2012年8月2013年8月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课程体

系构建及

课程标准

研究

目标:围绕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形

成以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课程体

系及课程标准。

要点:制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各

课程标准,并用于教学实践。

目标:围绕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

以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及课

程标准。

要点:修订并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及

各课程标准。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及各课程标准。完成所有课程及技

能训练项目的教学文件编写工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一、素质结构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岗敬业,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心灵,较强的文字表达与语言沟通能力、坚强的意志与坦荡的性格,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知识结构要求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复合度高的特点,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图的识图、绘图知识;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机电产品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电气维修和PLC控制的基本知识;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的基础知识;数控原理、编程和数控机床结构与操作的基本知识等。 三、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结构 1、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1)机电设备维护、修理企业 (2)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科技开发公司 (3)各种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的工厂、企业 (4)与机电有关的各种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企业 (5)机电产品营销及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关的其他单位 2、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 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见表1

表1 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 3、能力结构及要求 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可考取绘图员、数控设备操作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PLC设计师等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1) 具有较强的机械识图与绘图能力; (2)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运用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工程图,并获得绘图员中级以上操作证; (3) 具有较强的电工操作能力和维修能力,并获得维修电工操作证书; (4) 具有一般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计算能力; (5) 具有阅读本专业相关的一般英语资料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检测及故障排除能力 (7)具有较强的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操作能力; (8)具有机电产品营销和一般的企业管理能力;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见表2。

最新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试题春季高考模拟考试

春季高考模拟考试 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 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 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应做的是 A 、打120急救 B 、打110报警 C 、切断电源 D 、做人工呼吸 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工频交流电是由发电厂的发电机生产的,发电机中形成电流的是 A 、自由电子 B 、正电荷 C 、正、负离子 D 、电子-空穴对 3、如图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路有4个结点,5条支路,6个回路,4个网孔 B .该电路有3个结点。4条支路,5个回路,4个网孔 c .该电路有3个结点,5条支路,6个回路,3个网孔 D .该电路有3个结点,4条支路,5个回路,3个网孔 4、如图所示,当R=6Ω时,a 、b 两端的等效电阻是 A 、1Ω B 、3Ω C 、1.5Ω D 、6Ω 5、如图所示,a 点的点位Va 是 A 、2V B 、1V C 、-1V D 、-2V 6、给一电容器充电,电压从2V 充到4V ,则 A 、电容量增加一倍 B 、电容量减少一半 C 、电荷量增加一倍 D 、电荷量减少一半 7、下列电器中利用涡流工作的是 A 、热继电器 B 、白炽灯 C 、电烙铁 D 、电磁炉 8、电感线圈产生的电动势,总是与线圈的电流 A 、方向相同 B 、变化趋势相反 C 、方向相反 D 、变化趋势相同 9、R-L 串联电路中若频率增加,则阻抗角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加 D 、先小后大 10、某电路两端的电压u=220√2sin (100πt+45°)V ,i=2√2sin100πtA ,则该电路的有功功率是 A 、880W B 、220W C 、311W D 、440W 1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 A 、频率、最大值、初相 B 、频率、平均值、相位 C 、周期、有效值、平均值 D 、周期、频率、时间常数 12、感性负载并联适当的电容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功率因数角增大 B 、有功功率不变 C 、功率因数提高 D 、总电流减小 13、下列不是高压输电等级的是 A 、500KV B 、10KV C 、220KV D 、110KV 14、对于变压器而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铜损耗随负载变化而变化 B 、有无负载都有铁损耗 C 、单相变压器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 D 、输入功率小于输出功率 15、关于自耦变压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降压 B 、可升压 C 、原副绕组有电的联系 D 、可作为安全电源 16、下列电器中不用温度传感器的是 A 、空调 B 、冰箱 C 、数码相机 D 、热水器 17、具有失压欠压保护的电器是 A 、交流接触器 B 、热继电器 C 、熔断器 D 、闸刀开关 18、单相电容起动式异步电动机,电容的作用是 A 、耦合 B 、产生振荡 C 、分相 D 、提高功率因数 19、电路如图所示,导通的二极管是( )。 20、适用于电子焊接的电烙铁功率是( )。 A 、25W B 、50W C 、75W D 、100W 21、YB1605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衰减倍数为()。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请 不 要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测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CAD实训、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实训、机床电器控制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液压与气动实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掌握必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掌握机械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AutoCAD等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各种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能熟练地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操作普通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数控机床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的能力。具备工科大学生所需的分析计算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以及较好的外语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就业岗位群大,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改造以及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待遇也高。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江西高校名单与总人数

1.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现有在校生30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硕士研 究生近400名(含学术型、专业型、在职型和联合培养型),普通本科生14000余人(含留学生),独立学院(理工学院)本科生3000余人,专科(高职)生8000余人,另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成人本专科生5000余人。 2.江西农业大学: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含独立学院)。 3.景德镇陶瓷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 4.南昌大学: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是校本部,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74058人(其中校 本部本科生54205人),各类研究生9830人(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592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910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3000人),留学生327人。 所以,本部教师4671人+校本部本科生54205人+各类研究生9830人+留学生327人=69033人,就是大概有7万人。 5、江西理工大学:目前各类在校生3.6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 2万余人,全日制高职生近6000人。 6、华东交通大学:在校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正副教授450余人。 7、江西财经大学:现有在校生人数22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 55人、研究生422人,成人教育学生7500余人,高职生1000人。已形成以本科层次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专科层次为补充的普教与成教并举的办学格局。 8、江西师范大学:学校本部现有本科专业63个,全日制本专科生4万余人,各类研究生近 2800人。 9、东华理工大学:在校学生29000人(含留学生) 10、南昌航空大学:20000余人 11、南昌工程学院: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12、南昌理工学院:现有在校生近3万人 13、江西中医学院:全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5万人 14、赣南医学院:全校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5096人,专科生1090人, 成人教育在籍学生3604人,外国留学生215人。 15、上饶师范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405人,各类成教学生1561人。 16、赣南师范学院:在校普通班全日制学生6000余人,夜大函授生2000余 17、井冈山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7万余人 18、江西蓝天学院:现有在校生5万余人 19、九江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6万余人。 20、宜春学院: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8000余 21、新余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 22、江西警察学院: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5900余人 23、江西服装学院:现有在校生10300人, 24、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 25、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全日制学生5000余人, 26、萍乡高等专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660人, 27、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11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学生9000 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余人, 28、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高职生13500余人。 29、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校学生5000余人 30、九江职业大学:学校现有在校生12000余人, 31、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学生1万余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总结经验扩大优势 一、发挥区位优势,促进校企合作 学院隶属宁波市领导,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超过460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这为加大对学院的投入奠定了基础。根据宁波市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宁波将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浙江省重化工基地,进一步确立在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十一五”期间,宁波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仪器仪表、装备制造及机械基础件、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模具、新材料、新能源、文具、家用电器等十大产业。宁波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技能人才。根据《宁波市2006——2007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未来几年,宁波每年需要10万名技能型人才,这给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学院地处北仑新区,合作发展基础良好。北仑区东接深水良港——北仑港,北临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区内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和中信公司独家开发的大榭开发区,有1000多家外(合)资企业,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35家。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935元。至2005年,宁波十大百亿工程中有七项落户在北仑新区。目前北仑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核心区,成为宁波市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强区和利用外资的龙头,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形象窗口,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最好的开发区之一。 区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校企双方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双赢合作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推行“三三”模式,深化工学结合 学院几年来探索和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院建校以来,坚持“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探索了特色鲜明的“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其中《“学工交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案例》作为9个典型模式之一收入由教育部高教司、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主编的银领工程丛书《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

单招考试面试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单招考试面试必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1、专业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电、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检测技术集成的综合应用技术,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技术。机电一体化人才被列为国家最急需的专业人才,是就业领域最宽的专业。我院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于1991 年,已建成为省级高职院校示范专业,主要培养能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初步具有设计开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可发展能力,实施工学结合,以岗定教,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好。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省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省级教学团队、 2 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名师,学生多次在省级大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奖。 2、培养目标:面向现代化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机电产品及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和管理的应用技术和工作技能,具有高级职业技术资格以及分析、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能力,适应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专业主干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机与交直流调速系统、变频器技术、数控技术等。 4、就业方向及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现代化企业及通用机电行业,从事各类机电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和运行维护工作,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和技术支持工作,生产现场的工艺实施、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工作。本专业与山东玲珑集团、鸿福泰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更好的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要。多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在98%以上。 能力测试主要测试考生对报考专业的了解、兴趣及专业基本知识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 1、培养方向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运用机械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主干课程 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电工与电子技术、公差与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应用、液压气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应用、机电设备维修、模块化柔性加工系统及应用。 3、职业能力拓展

江西专科学校排名

江西专科学校排名 江西专科学校排榜江西专科学校排名学校名称类别 1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3 南昌职业学院综合4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财经5 九江职业大学综合6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7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理工8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理工9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经10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医药11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财经12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理工13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财经14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法15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16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17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农林18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理工19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20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1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综合22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理工23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综合24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理工25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农林26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农林27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8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9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综合30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31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理工32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艺术33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综合34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理工35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理工36 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理工37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38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39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综合40 江西冶金

职业技术学院理工41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2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3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理工44 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综合45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理工46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47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理工48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49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综合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发展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60401 学校名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 12741 学校举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学校所在地广东省(省份)广州(地市) 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9 日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十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珠三角地区创造战略目标的实施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劲东风,继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我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建筑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专业建设基础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开办于2001年,是我院的重点专业之一, 2006年该专业被省教育厅评审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尤其是在09年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当中,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在专业内涵方面下苦功,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取了显著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10年该专业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示范性专业验收工作,正式成为了“省级示范性专业”称号。 1、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等手段引进专业团队人才,通过国内外访学、参与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培训、参与项目研发或企业兼职等途径锻炼培养人才,本专业目前已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在本行业技术领域内有较高影响力的专业骨干队伍。专业带头人具有副教授职称,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思想素质好,团队意识强,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拥有一批来自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沃华消防公司、广东建业工程技术公司、广东海富建设有限公司消防技术服务分公司、广州珠江监理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的兼职教师。 2、课程建设成果显著 我们在课程改革方面以点带面,以课程等级建设推进课程整体改革,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先后有《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获省级精品课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获全国土建类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建筑构造与识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

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精品

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案、意见、情况、方法、条件、动力、文件、模式、增长、计划、监控、监测、传统、问题、系统、有效、主动、充分、现代、和谐、健康、快速、合作、发展、建设、建立、提出、掌握、了解、研究、措施、特点、突出、关键、安全、稳定、意识、力量、根本、精神、基础、需要、权利、素质、政策、工程、途径、重点、体系、能力、需求、制度、方式、渠道、特色、标准、结构、水平、任务、关系、设置、分析、激发、拓宽、制约、树立、满足、开展、管理、监督、保证、贯彻、维护、确保、服务、指导、帮助、支持、教育、解决、调整、加快、方向、促进、加强、创新、改革、适应、实现、提高、转变、协调、实施、新知识、中心、针对性、实践性 摘要:乡镇煤矿人才缺乏制约了煤矿的安全发展和科技进步。文章针对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对服务于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为职业院校加快煤炭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报考煤炭类专业考生逐年减少,加上江西省乡镇煤矿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煤矿数量和产量都得到长足发展,而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发展。地市、县、乡镇煤矿企业陆续改制,从国家、集体所有制煤矿企业转变为私有制煤矿企业,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这是煤矿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开展对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加快培养服务于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才迫在眉睫。文章以江西省为例,探讨

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数量与结构分析 据XX年底对全省736个乡镇煤矿的调查显示,矿长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许多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具有煤炭院校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20%。具体情况如下: 1、数量。截至XX年12月30日,江西省乡镇煤矿共有736个,乡镇煤矿主要管理人员共计2132人,按地市分布,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学历层次如表2所示。 表2 江西省乡镇煤矿主要管理人员 学历情况 3、年龄结构如表3所示。 表3 江西省乡镇煤矿主要管理人员 年龄结构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总量较少,层次偏低。由于煤炭类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偏少,主要集中在几个煤炭集团公司和省属煤矿,其次是各级煤炭主管部门,在乡镇煤矿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严重不足。从学历层次看,煤炭中专以上学历只有20%,明显偏低。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58020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580201)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1.行业状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机电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其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特别是我国成为全球“机械制造”大国的形势下,各个工业领域迫切需要大量的机电工程技术方面人才,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迎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目前整个工业行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阶段,在推广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车、铣和加工中心等机床的开发和应用技术,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工业产业过程中,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机电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深远意义。 2.就业岗位分析 毕业的就业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制造企业; (2)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应用企业; (3)机电产品及设备的维修企业; (4)机电产品及设备的营销、安装、调试企业; (5)CAD/CAM技术的应用企业; (6)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与部门。 对应的岗位群有: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营销、机械CAD/CAM 技术、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等。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电一体化的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要求:思想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适应现代机电产品制造、修理的需要,具有机电结合的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能掌握机电设备、数控装置、机电产品的技术管理、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及实验、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 (3)掌握机电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包括电工、电子理论,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4)掌握现代化机电设备的操作技能。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能力分析与分解 1.基本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辨证的思维方式;健康的心理素质。掌握本专业文化知识基础理论,具有应用数学、专业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有健全的体魄、

通过备案的2018年江西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名单(初级675人)

通过备案的2018年江西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名单 (初级675人) 1、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6人) 彭志芬、赵法兴、王凡、艾瑛、黄智燕、聂羚 2、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人) 陈书敏、黄智军、蒋莹、刘媛洁、宋春、吴坚、吴剑、徐嘉、徐杨超、杨金鸽杨群、余裕宇、占明 3、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6人) 黄美玲、温浩湉、刘泽群、范小慧、杨艳莉、张敏芳 4、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9人) 段高华、田凯先、聂高胜、史启平、张默青、朱高兴、左斌华、张节兰、李光华、李梁李小兰、吕贵锋、王勇红、吴慧、杨文福、余勍、吕益贤、吴江、姚静、孟庆云蒋燕、饶军辉、计芸、陈静、徐有明、顾海滨、郭震冬、鄢名飞、李媛、朱锐龙段伟政、夏莹、黄华荣、王慧敏、曹笑雨、邓婷、何勇、李文琦、王茜 5、九江职业技术学院(65人) 鲍海琴、毕强、蔡晟、曾木兰、曾艳、曾昭献、陈奕、陈雨露、程芸、董明明付浩、华有斌、霍松林、江帆、江洋、姜文卿、李林、李圣良、李卫升、连树清廖志恒、刘恒章、刘慧宇、刘利群、刘瑞娟、刘涛、刘玉峰、刘宗涛、陆青、罗惠罗雯雯、梅秀军、倪丽、倪志莲、裴南平、彭凡林、彭海涛、佘丹丹、沈阳、石巍孙坚、孙园、万建、汪卉、汪晶、汪涛、汪一鸣、王城华、王兴、夏志平肖金平、肖启艳、熊振林、严春平、杨荔贤、姚丽玫、应巧雅、袁莹、张乐、张培张怡典、周红雨、周桔蓉、周丽华、左家伟

6、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人) 廖宗珩、王华、谢素鑫、唐磊、熊琪、周少玲 7、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1人) 王春芳 8、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33人) 陈学云、孔维丽、赖旭华、肖雪莲、沈晓凡、辛建平、陈勇、张春香、钱丽丹、占红云魏政、何薇、郭燕、曲龙、袁建华、凌桂连、帅利平、王成、陈晓萍、程剑珊丁怡、何丽娜、胡钶、刘亮、刘璇、刘土英、余薇、曾凤娟、龚国平、胡素娟朱华、龙全圣、阮刚毅 9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4人) 徐燕燕、戴姣丽、赵霞、刘平、徐明、章南、王春艳、应明、龙俞文、楼章华管菊花、邓艳菲、徐姗、余瀚欣 10、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8人) 黄毅能、王桂武、钟勤、余筱勤、吴兵、李映曦、王美丽、江仔珍 11、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50人) 王婷婷、吴美美、周远林、敖勇平、肖文、蔡燕、曾景峰、陈华、陈凌佳、何婧黄时惠、徐孝明、姜英、邵新蓓、赖艳艳、李铁锋、李秀敏、梁根琴、刘晓飞、罗长根饶宇、吕昌武、欧阳淼娃、孙玉琴、万梅芬、潘瑾菁、彭丽、邱江明、邱哲彦、施玉佳汤绍春、涂瑛辉、丁奕之、汪葵、王福荣、王凯、叶子、王莹、温常青、钟莉华肖存、谢姝君、徐志刚、衣德萍、翟学昌、张婧、周丽娜、张小元、朱淑华、邹能松12、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7人) 宁赛飞、黄启亮、付克影、谢冬莉、谭斐、李丹妮、刘玉燕 13、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4人) 唐亮、廖丽、周德虎、谭洋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一、学院概况与建设基础 (一)学院概况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南宁市政府为适应南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于1999年创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其前身南宁职业大学创建于1984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广西最早面向市场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学校。目前,学院总占地面积为2215.26亩,教职工 65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70.8% ,开设45个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在校生9100多人。学院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南宁,面向广西,服务东盟,以培养民族地区高技能人才为己任,走产学合作教育的之路,初步探索出适应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2001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2年的办学积累,使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国色天香”(国家品质、特色办学、天之骄子、桃李生香)的教育品牌影响逐步扩大,社会声誉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鲜明教育特色。 (二)建设基础 1.面向市场的“六化”开放办学理念先进 学院根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低起点基础上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坚持“立足南宁、面向广西、服务东盟”的服务宗旨,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市场化、管理企业化、资源社会化、产品精品化、手段现代化、服务高效化”的“六化”先进办学理念,并将之贯彻于整个办学过程中。 办学市场化:把学院办学活动纳入市场的大框架,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做到办学机制适应市场、专业建设围绕市场、课程改革跟踪市场、学生就业服务市场、学校发展依托市场。近年来,学院根据东盟国际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新形势,以及产

2020年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2020年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开好班会的基础是()。 A、精心准备 B、确定主题 C、具体实施 D、效果深化 【答案】B 2、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出版的。 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卡普杰列夫 【答案】D 3、“我国幼儿教育之父”指的是一一()。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张宗磷 【答案】C 4、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答案】C 5、精力充沛,社交积极性高,但社交技能差的幼儿,大都属于()。 A、受欢迎型

B、被拒绝型 C、被忽略型 D、逃避型 【答案】B 6、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言语过程 D、交流活动 【答案】B 7、“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答案】B 8、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9、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 A、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B、教学就是上课 C、教学就是智育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答案】D 10、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答案】B 11、《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照教师法第1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他将()。 A、3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题库

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题库(277题)(注*的不适于中、初级职称)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2、什么是机械设计技术? 机械设计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主功能和构造功能,往往是以机械技术为主实现的。 3、什么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信息的输入、识别、变换、运算、存储和输出技术,它们大都倚靠计算机来进行,因此,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是密且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主要用工业控制机(包括PLC,单片机等)进行信息处理。机电一体化产品中,计算机和信息处理装置指挥整个产品的运行。 4、什么是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就是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规律运行。自动控制技术的范围很广,包括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设计、系统仿真、现场调试、可靠运行等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个过程。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最优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在实际运用中越来越多地与计算机控制技术联系在一起,成为机电一体化中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 5、什么是传感与检测技术? 传感与检测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他将所测得的各种参数如:位移、位置、速度、加速度、力、温度等和其他形式的信号等转换为统一规格的电信号输入到信息处理系统中,并由此产生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决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形式和动作幅度。传感器检测的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机电一体化的性能。 6、什么是执行与驱动技术? 执行与驱动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执行元件及其驱动装置。执行元件分为电动、气动、液压等多种类型,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多采用电动执行元件;驱动装置主要指各种电动机的驱动电源电路,目前多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及集成化的功能电路构成。 执行原件一方面通过电器接口与微型机相连,以接收微型机的控制指令;另一方面又通过机械接口与机械传动和执行机构相连,以实现规定的动作。因此,执行与驱动技术是直接执行操作的技术,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动态性能,稳态精度、控制质量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7、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总体设计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是一种从整体目标出发,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将系统总体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继续分解,直至找到可实现的技术方案,然后再把功能和技术方案组合成总体设计方案,形成经过分析、评价和优选的综合应用技术。 系统总体设计技术包含内容很多,其中接口技术是重要内容之一。接口技术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各个部分有机连成一体。 8、什么是温度传感器?分为几类? 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装置,用于测量温度和热量,也叫做热电式传感器。一般分为两大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9、什么是光栅?常见的光栅有几种? 光栅是一种高精度的直线位移传感器,光栅是通过在玻璃或金属基体上均匀刻划很多等节距的线纹而制成的。常见的光栅种类有透射光栅、反射光栅和定向光栅。 10、什么是电阻应变计? 电阻式应变计是根据应变——电阻效应,将被测件的应变量转换成电阻变化量的敏感元件,除直接作为应力、应变测量传感器外,还可以与弹性元件组合构成力、压力、称重、位移、扭矩、振动、加速度等多种专用式传感器。 1

南昌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基本要求

南昌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审批 设立基本要求 一、管理人员 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管理能力、熟悉职业教育的学校领导。校长有三年以上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校长及教学副校长须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其他校级领导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身体健康,能主持学校日常工作,年龄不超过70周岁。 二、师资队伍。有与学校办学规模、开设专业相适应,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且专任教师学科、年龄、职称、性别等结构合理,切实满足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专任教师不少于60人,师生比不低于1︰20,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专业教师数不少于专任教师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 三、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 1.有独立的校园、校舍,具有有效的产权证,建筑质量检测合格。

2.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40000㎡(约60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不少于24000㎡,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在20㎡以上。 3.有200m以上环形跑道的田径场,有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的其他设施和场地。 4.有与专业设置相匹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仪器和设备;有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习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 5.生均图书30册以上,学校报刊种类5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分别不低于教职工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 6.现代教育技术及校园信息化设备应包括能满足各类教学需要的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络和校园广播电视系统等。每个普通教室都应设置网络接口,学生用网络终端除计算机教室集中设置外,教师办公室应配有足够的网络终端和计算机设备并接入教育专网或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配备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满足学生多种网络学习活动、教师备课和研究活动以及学校现代化网络办公需要。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教学科研管理专用计算机配备标准为每2名教师配备1台计算机,教学用多媒体投影机不少于6套。 7.申办学校的专业对办学条件有其他特殊要求的,要满足专业要求的条件。

机电一体化基础知识考试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装置和电子设备适当地组合起来,构成机械产品或机电一体与机信一体的新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把机械学和电子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更加优越技术的一种技术。 ●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使产品具有多功能、高效率、高智能、高可靠性,同时又能节省材料、省能源,使产品向轻、薄、细、小、巧的方向发展,以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要求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机电一体化基本结构要素:

1.机械本体包括机身、框架机械联接等在内的产品支持结构属于基础部分,实现产品的构造功能。 2.动力源向系统提供能量,并将输入的能量转换成需要的形式,实现动力功能。 3.检测与传感装置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路,用于对产品运行时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进行检测,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实现计测功能。4.控制与信息处理装置主要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应硬、软件所构成的控制系统。 5.执行机构包括机械传动与操作机构,在控制信息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 机电一体化产品可划分为功能附加型、功能替代型和机电融合型三类。1.功能附加型产品:主要特征是在原有机械产品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使产品功能增加和增强,性能得到适当的提高。经济型数控机床、电子秤、数显量具、全自动洗衣机等都属于这一类机电一体化产品。 2.功能替代型产品: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技术及装置取代原产品中的机械控制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或主功能,使产品结构简化,性能提高。柔性增加,如电子缝纫机、自动照相机等用微电于装置取代了原来复杂的机械控制机构;线切割加工机床、激光手术器等则用因微电子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新功能,取代了原来机械的主功能。

江西职业学校名单

全省职业学校名单 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职学校中专部名单 1、江西省新闻出版学校 2、南昌市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3、江西英赛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4、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 5、南昌市卫生学校 6、江西省南昌城市建设学校 7、江西省信息科技学校 8、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 9、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 10、南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11、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12、江西省民政学校 13、江西机电学校 14、南昌汽车机电学校 15、南昌保险学校 16、南昌市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17、江西省税务学校 18、江西省邮电学校 19、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 20、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21、江西广播电视学校 22、江西省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23、江西中山舞蹈学校 24、江西省医药学校

25、江西省建筑工业学校 26、南昌工业学校 27、江西泛美艺术中等专业学校 28、江西省商务学校 29、南昌市人民警察学校 30、江西省建设工程学校 31、江西工程学校 32、江西省景德镇市卫生学校 33、景德镇市体育运动学校 34、萍乡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35、江西省萍乡市卫生学校 36、江西九江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37、九江市卫生学校 38、江西省财务会计学校 39、江西庐山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40、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41、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 42、江西华宇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43、江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44、江西赣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45、江西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 46、江西鹰潭应用工程学校 47、江西省赣州农业学校 48、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49、赣南文艺学校 50、井冈山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XX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XX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为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促进学院主动适应经 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 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 职成厅〔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 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 函〔2015〕168号)《XX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 进工作方案》(X教高﹝2016)9号),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教职成[2015]9号)《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苏发[2010]11号)等文件精神,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 工作方针,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 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质量保 证诊断与改进机制,为实现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技术技能积累多、 服务社会声誉好”的办学目标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诊断与改进机制,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诊改工作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

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与各系统的工作融为一体,相关部门及人员均为诊改主体,充分体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可控性原则:遵行SMART原则(准确、可测、可达、相关、时限),系统设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质量目标和标准。 (3)科学性原则:诊改工作针对不同层面(主体)确定科学合理的诊改内容、周期和方法。 (4)客观性原则:诊改工作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开展诊改。 (5)持续性原则:建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诊改运行机制有效且可持续。 三、思路与目标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知识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理论,以考核性诊断为抓手,以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形成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保证机制,树立“以生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培育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 以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一系列目标为依据,确立质量目标和标准,建立“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管理流程,形成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内部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构建体系 (一)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