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城市道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及盲道(设计图)施工技术指南

北京市城市道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及盲道(设计图)施工技术指南

北京市城市道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及盲道(设计图)施工技术指南
北京市城市道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及盲道(设计图)施工技术指南

1

XX 市XX

城市道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及盲道

设置规范编制说明书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Codes for Design on

Accessibility of Urban Roads and Buildings)(JGJ50-2001;J114-2001)。

2、北京市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实施细则

(DBJO1-603-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05.01)。

《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2004.04)。

二、编制原则

本指南以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为依据,通过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具体情况对现有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明确、分解、对应和落实,在促进城市道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及盲道设置标准化、规范化及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充分保证城市道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及盲道布置安全、实用、经济性及设施布置的完整性,并以方便指导施工为原则进行编制。

三、适用范围

北京市公联公司组织建设的城市道路及结构工程。

四、编制说明

本次施工技术指南的编制,主要是在满足相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下,结合城市道路及结构工程中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及盲道所涉及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图纸的绘制。

本指南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城市道路及结构工程中人行道的无障碍坡道;

第二部分:城市道路及结构工程中人行道的盲道;

第三部分:配合城市道路及结构工程中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对材料的选用、构件预制及拼装等方式进行确定。

4-1第一部分:城市道路及结构工程中人行道的无障碍坡道

主要内容及相关图纸有:

1.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坡道施工做法大样图(一)、(二)(PD-01,02)

本图适用于两相交规划路中,转弯半径较大(一般大于10米)及人行道宽度较宽(一

般大于3.5米)的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处。

2.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坡道施工做法大样图(三)(PD-03)

本图适用于两相交规划路中,转弯缘石半径较小(一般小于10米)及人行道宽度较窄(一般小于3.5米)的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处。

3.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坡道施工做法大样图(四)(PD-04)

本图适用于规划路与非规划的胡同路或街坊路相交路口处。

4.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坡道施工做法大样图(五)、(七)(PD-05,07)

本图适用于路段人行过街时,人行道宽度较窄处(一般小于3米)。

5.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坡道施工做法大样图(六)(PD-06)

本图适用于路段人行过街时,人行道较宽处(一般宽度大于3.5米)。

6.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坡道施工做法大样图(八)、(九)(PD-08,09)

本图适用于转弯缘石半径较大(一般大于10米)且人行道内侧设置连续绿化带的路口。

7.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坡道施工做法大样图(十)(PD-10)

本图适用于规划路与街坊路或人行道相交处。

8.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坡道施工做法大样图(十一)(PD-11)

本图适用于道路设置两侧隔离带,且道路沿线公交车站设置在两侧隔离带处时公交车站站台处人行道无障碍坡道的施工做法。

9.人行道无障碍设施:过街天桥无障碍设置大样图(PD-12)

本图适用于路段中设置过街天桥时,过街天桥上人行道范围内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要求及型式。

10.人行道无障碍设施:过街通道无障碍设置大样图(PD-13)

本图适用于路段中设置过街通道时,过街通道上人行道范围内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要求及型式。

4-2第二部分:城市道路及结构工程中人行道的盲道

具体内容及相关图纸有:

1.人行道盲道:一般平面布置大样图(一)(MD-01)

本图为城市道路路段中人行道范围内盲道设置及盲道交叉时的一般铺砌方法。

2.人行道盲道:一般平面布置大样图(二)(MD-02)

2

3

本图为人行道中盲道遇障碍物或各市政管线检查井时的一般处理方法。 3.人行道盲道:十字路口处平面布置大样图(MD-03)

本图为规划路相交十字路口处,路缘石半径较大(一般大于10米),人行道宽度较宽(一般大于3.5米)时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4.人行道盲道:丁字路口处平面布置大样图(MD-04) 本图为规划路相交丁字路口处,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5.人行道盲道:单位门口、胡同口处平面布置大样图(MD-05)

本图为道路两侧较大型单位开口、小胡同路口处及路缘石半径较小的情况下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6.人行道盲道:路段中人行过街横道处平面布置大样图(MD-06) 本图为路段中间设有人行横道时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7.人行道盲道:公交车停靠站站台处平面布置大样图(一)(MD-07)

本图为公交车停靠站站台位于人行道侧,公交站台范围内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8.人行道盲道:公交车停靠站站台处平面布置大样图(二)(MD-08)

本图为公交车停靠站站台位于道路两侧隔离带处时,公交站台范围内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9.人行道盲道:人行道内公用设施处布置大样图(MD-09)

本图为路段中人行道内设置公用设施(一般为公用电话亭)时,公用设施周边人行道内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10.人行道盲道:人行过街天桥及通道口处平面布置大样图(MD-10) 本图为人行过街天桥及通道坡道口处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11.人行道盲道:路侧建筑门前平面布置大样图(MD-11)

本图为道路沿线大型建筑门口与人行道相接时,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砌方法。 12.人行道盲道:立交区平面布置大样图(一)(MD-12) 本图为互通式立交区内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13.人行道盲道:立交区平面布置大样图(二)(MD-13) 本图为菱形立交区桥下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14.人行道盲道:立交区平面布置大样图(三)(MD-14) 本图为跨线式立交桥下人行道中盲道的一般铺砌方法。

15.人行道盲道:盲道节点处布置大样图(MD-15) 本图为盲道交叉时节点处的一般铺砌方法。

16.人行道盲道:过街天桥或通道平面布置大样图(MD-16) 本图为人行过街天桥及通道中盲道的一般设置形式。

4-3 第三部分:配合城市道路及结构工程中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明确相关构件布置形式、预制、拼装及材料选用的要求

具体内容及相关图纸有:

1.无障碍坡道及盲道:盲道砖大样图(GJ-01)

本图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所采用的人行道中盲道砖大样进行确认。 2.无障碍坡道及盲道:异型缘石大样图(GJ-02)

本图为配合各种无障碍坡道实施时确定不同规格的异型缘石预制大样图。 3.无障碍坡道及盲道:异型缘石拼装大样图(一)、(二)(GJ-03,GJ-04) 本图为配合各种无障碍坡道实施时指导各种异型缘石的拼装作法。

4.无障碍坡道及盲道:过街天桥、通道无障碍设施构件大样图(GJ-05) 本图为路段中人行过街天桥及通道范围内各无障碍设施的细部处理形式。 五、

施工注意事项

1

.本指南中部分图纸的选用与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有较大的相关性,因此,在无障碍设施及盲道施工时应向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单位明确各路口的过街方式与要求。

2.本指南中给出的各种无障碍坡道与盲道的布置与作法均为一般标准形式,图中所示坡道

与盲道的设置非一一对应,施工中可在设计单位与监理的指导下根据要求选择相对应的坡道型式与盲道布置组合。

3.部分坡道设置会导致人行道外侧立缘石或平缘石外露高度增加,施工中标准构件无法满足要求,施工前应根据本指南中相关图纸要求另行预制。

4.人行道内公交车站台或公用设施周边盲道施工前应与相关单位落实后进行,以免造成浪费。

5.道路沿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过街通道中采用材料规格应在尺寸上满足本指南要求,材料技术指标应满足相当规范要求。

6.本指南对人行道设置内隐蔽型检查井仅提供了一个相关的思路,其具体做法经研究试验

后另行确定,目前暂不实施。

7.各路侧开口及规划路开口处,无障碍坡道的设置应根据现况实际条件选用,盲道设置应对称。特别是路侧开口处坡道及盲道范围均应施画人行横道线,以保证使用者安全。

8.盲文标志牌的设置位置及其指示内容应按本指南中要求处理,其具体规格尺寸根据指示内容的字数多少确定,并与扶手尺寸相协调,其材料型式的选用应结合扶手的材料并能方便安装。

9.过街天桥梯道及坡道下净空小于2米三角区域内应加设防护设施(天桥设计单位应对其进行详细设计,如未进行设计,施工中应及时提出,并结合工程具体位置及甲方要求设置,一般为钢网栅栏),以保障无障碍通行安全。

10.人行道无障碍坡道施工中各坡道折点处宜设置为弧形。

11.人行道中盲道铺设前应对路段内的通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后再行确定盲道的位置和走向,应充分的保证盲道的顺直以方便视残人员的使用。

12.盲道砖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高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

13.盲道砖及缘石应符合《混凝土路面砖》(JC/T446-2000)、《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砖》(DB11/T152-2003)、《混凝土路缘石》(JC899-2002)等要求同时应符合公联公司有关技术要求(如采用石材亦应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14.人行道内有树池及其它障碍物时,盲道外侧距树池及其它障碍物间距一般应大于0.5米,以保障安全。

15.人行道为弧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16.盲道砖一般宜采用25cm×25cm、30cm×30cm、50cm×50cm三种。当采用25cm×25cm 及50cm×50cm盲道砖时,盲道宽度宜采用0.5m,当采用30cm×30cm盲道砖时,盲道宽度宜采用0.3m。(本图册主要根据人行道采用25cm×25cm盲道砖的情况绘制。)

17.本指南仅给出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及盲道设置的一般做法,施工中如发生不确定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及有关部门联系。

18.盲道基层结构与人行道同详见道路设计图纸。

19.坡道坡度施工中一般按图示施做,如条件限制,其坡道坡度不得小于12%。

20.施工中遇盲道异形砖时不准现场制作,应采用成品砖机切加工。

21.过街天桥与人行过街通道梯道台阶端部色条(与台阶之间有色差)的做法与设置形式另行研究确定。

22.施工中如遇与本指南中各图纸采用条件不同的特殊情况时,应提请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对无障碍设计内容(坡道、盲道、设施等)另行设计。

六、编制单位

1、受北京市公联公司委托,本指南由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2、本指南由北京市公联公司、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附:

本指南为试行稿,实施中将随着具体要求或需要进一步对其完善、补充和修改,并请各相关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提出宝贵意见。

4

新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新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 范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 )-1 总则 [ Date: -3-2 15:35:11 | 作者: land-mad ] 1.0.1 为建设城市的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社会生活质量,确保行动不便者能方便、安全使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用以进行道路和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小区,以及有残疾人生活与工作场所的无障碍设计。 1.0.3 供人们行走和使用的道路、交通与建筑物的相应设施,应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用助行器者的通行与使用要求。 1.0.4 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用途和目的,无障碍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 )-2 术语 [ Date: -3-2 15:37:39 | 作者: land-mad ] 2.0.1 缘石坡道curb ramp 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 2.0.2 盲道sidewalk foe the blind 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

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2.0.3 行进盲道go-ahead blind sidewalk 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经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2.0.4 提示盲道目warning blind sidewalk 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2.0.5 人行通道passage 在城市广场、公园、景点和建筑基地范围内供人行走的道路。 2.0.6 无障碍入口barrier-free entrance 不设台阶的建筑入口。 2.0.7 轮椅坡道ramp for wheelchair 在坡度和宽度上以及地面、扶手、高度等方面符合乘轮椅者通行的坡道。 2.0.8 入口平台entrance platform 在台阶或坡道与建筑入口之间的水平地面。 2.0.9 无障碍电梯barrier- freelift 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电梯。 2.0.10 无障碍厕位barrier-free toilet cubical 公共厕所内设置的、乘轮椅残疾人可进入和使用的带坐便器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7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建筑入口 7.1.1 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图。 7.1.2 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就符合表的规定。 表 7.1.4 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 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符合表的规定 (图图 表7.1.5 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 坡道 7.2.1 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或折返型,不宜设计弧型 (图图。 7.2.2 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 mm的坡道安全挡台 (图。 7.2.4 不同位置的坡道,其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不同位置的坡度和宽度

7.2.5 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符合表的规定(图。 表7.2.5 不同坡度高度和水平长度 1:10~1:8坡道应只限用于受场地限制改建的建筑物和室外通路。 7.2.7 坡道面应平整,不应光滑。 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图。 通路、走道和地面 7.3.1 乘轮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图。 表7.3.1 轮椅通行最小宽度 7.3.2 人行通路和室内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松动不积水。 使用不同材料铺装的地面应相互取平;如有高差时不应大于15 mm,并应以斜面过度。人行通路和建筑入口的雨水箅子不得高出地面,其孔洞不得大于15mm×15mm。 门扇向走道开启时应设凹室,凹室面积不应小于× (图。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实用基础】 1.1 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 2 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并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3 缘石坡道可分为单面缘石坡道和三面缘石坡道; 4 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5 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 mm。 1.2 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 2 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图4.1.2-1,图4.1.2-2,图4.1.2-3);

3 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 m(图4.1.2-4);

4 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0 m (图4.1.2-5); 5 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1.3 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图4.1.3);

2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图4.1.3)。 2 盲道 2.1 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2 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图4.2.1-1);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图4.2.1-2); 3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图4.2.1-3);

4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5 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6 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2.2 行进盲道的位置选择应按下列顺序,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0.25~0.50 m处(图4.2.2-1); 2 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25~0.5 m处; 3 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 m; 4 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30~0.60 m,可根据道路宽度选择低限或高限; 5 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6 行进盲道触感条规格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图4.2.2-3)。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中的块石挡土墙设计注意事项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中的块石挡土墙设计注意事项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中的块石挡土墙设计注意事项 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 本设计注意事项是经多年收集整理而成,宗旨是借鉴质量管理工作中,单位在制定持续改进的措施时,其中有两种措施,一种是制定纠正措施,就是已知发生了问题后,采取措施(制定制度、召开会议等),保证今后不再发生;另一种是制定预防措施,就是本单位虽然没有发生此类问题,但预估今后会发生,或其它单位已有发生,在本单位采取措施(制定制度、召开会议等),保证今后不再发生。希望<?xml:namespace prefix="o"> </?xml:namespace> 本汇编能起到纠正和预防在你单位块石挡土墙设计中要发生的问题,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中的块石挡土墙设计注意事项

microsoft-com:office:word"><?xml:namespace prefix="w"></?xml:namespace></?xml:namespace>挡土墙背后填土至压顶顶面时,压顶下的块石墙宽度50c m,不能作为挡土墙顶宽来计算,如面坡为1:0.1,背坡为1:0.4,则挡土墙计算顶宽,只能为40cm,应根据所采用的面坡、背坡来确定,不然计算尺寸大于施工尺寸,设计不安全</?xml:namespace> 图注挡土墙面坡倾斜度10:1、背坡倾斜度3:1、墙底倾斜度1:10,不符合《道路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实用基础】 1、1 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行道得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 2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得范围内,并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3 缘石坡道可分为单面缘石坡道与三面缘石坡道; 4 缘石坡道得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5 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得地面不得大于20 mm. 1、2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 2 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得宽度相对应(图4.1.2-1,图4、1、2—2,图4、1、2-3); ? 3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图4.1。2—4);

4 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0m(图4.1.2—5); 5单面坡缘石坡道得坡度不应大于1:20. 1、3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三面坡缘石坡道得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图4.1.3); 2三面坡缘石坡道得正面及侧面得坡度不应大于1:12(图4.1.3)。 2盲道 2、1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行道设置得盲道位置与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与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2 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得盲道应为条形得行进盲道(图4。2。1-1);在行进盲道得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得提示盲道(图4、2、1-2); 3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得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图4。2.1-3); 4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5 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6盲道得颜色宜为中黄色。 2、2 行进盲道得位置选择应按下列顺序,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0、25~0.50m处(图4.2。2-1); 2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25~0.5 m处;

无障碍设施_图文

附件:部分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 一、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 1、缘石坡道: 2、坡道与梯道: 3、盲道、提示盲道。

4、人行横道街音响信号装置。 二、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 1.2.1行政办公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 行政办公建筑无障碍设施实施的范围包括:各级政府办公建筑、各级司法、工商、财税等部门建筑、企事业办公建筑、各类科研建筑,其他招商、办公、社区服务建筑、为残疾人服务的各类办公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必须设无障碍入口,方便轮椅进出; 2、室内必须设无障碍通道,即走道两旁设扶手、房间与走道有坡道;

3、有楼层的政府办公建筑与司法、工商、财税等部门建筑、社区服务建筑和为残疾人服务的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 4、政府机关与司法、工商、财税等部门建筑、社区服务建筑和为残疾人服务的建筑,必须设置无障碍专用厕位; 5、接待用房(一般接待室、贵宾接待室)和公共用房(会议室、报告厅、审判厅等)应无障碍化; 6、服务台、公共电话、饮水器等设施应方便残疾人使用; 7、无障碍入口、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专用厕位前应铺设提示盲道; 8、应设残疾人的停车泊位。 1.1.1 商业服务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 商业服务建筑无障碍设施实施的范围包括:大型百货商店、综合商场建筑、大型自选超市、菜市场类建筑、大型餐馆、饮食店和食品店建筑、金融、邮电建筑、宾馆、饭店、中高级旅馆建筑、中高级招待所、大型培训中心建筑、大型洗浴、美容美发建筑、殡仪馆建筑等。商业服务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必须设无障碍入口; 2、室内必须设无障碍通道;。

3、有楼层的商业服务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 4、设有公共厕所的商业服务建筑,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位; 5、宾馆、中高级旅馆和设有客房的饭店应设无障碍客房; (1)100间以下,应设1~2间无障碍客房 (2)100~400间,应设2~4间无障碍客房 (3)400间以上,应设4~6间无障碍客房 6、饮食厅、游乐用房、顾客休息与服务用房应方便残疾人使用; 7、大型自选超市、菜市场类建筑必须设置轮椅结算通道; 8、总服务台、业务台、公用电话、饮水器等应方便残疾人使用; 9、大型商业服务建筑的无障碍入口、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专用厕位前应铺设提示盲道; 10、金融、邮电建筑的对外接待柜台应有一处是方便残疾人特别是乘坐轮椅残疾人使用; 11、有停车场的商业服务建筑必须设有残疾人停车泊位。 城市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4.1.1 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 2 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 并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3 缘石坡道可分为单面缘石坡道和三面缘石坡道; 4 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5 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 mm。 4.1.2 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 2 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 (图4.1.2-1,图4.1.2-2,图4.1.2-3);

3 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 m(图4.1.2-4); 4 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0 m (图4.1.2-5);

5 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4.1.3 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图4.1.3); 2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图4.1.3)。 4.2 盲道

4.2.1 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2 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图4.2.1-1);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图4.2.1-2); 3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图4.2.1-3); 4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5 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6 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4.2.2 行进盲道的位置选择应按下列顺序,并符合下列规定: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规范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大中修工程中的以及使用过程中新增的人行道设施的设置。 本规范规定了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的总则、一般要求、位置、密度和尺寸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9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 17733 地名标志 GB/T 1909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 50688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 CJJ 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YZ/T 0067 信筒 DBJ440100/T 160 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市政规划篇) 广州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城市道路 urban road 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3.2 人行道设施 facilities on sidewalks 设置于城市道路中人行道范围内的设施,包括公益性设施和公共服务性设施。 3.3 人行道 sidewalk 城市规划道路红线至车行道边缘的空间,包含通行带、设施带。参见附录A。 3.4 通行带 area for pedestrian 人行道上供行人通行的区域。参见附录A。 3.5 设施带 public facilities area 人行道上可设置公共设施的区域。参见附录A。 3.6 路口人行带 sidewalks around the crossing 道路交叉口圆角控制范围内的人行道。参见附录B。 3.7 人行护栏 guardrail 防止行人跌落或使行人与车辆隔离而设置的保障行人安全的设施。 3.8 车止石 car stop stone

无障碍设施规范及《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差异分析

以下正体字均摘自《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斜体字部分摘自《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8.2 办公、科研、司法建筑 8.2.1办公、科研、司法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包括:政府办公建筑、司法办公建筑、企事业办公建筑、各类科研建筑、社区办公及其他办公建筑等。 8.2.2为公众办理业务与信访接待的办公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 2、建筑出入口大厅、休息厅、贵宾休息室、疏散大厅等人员聚集场所有高差或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宜提供休息座椅和可以放置轮椅的无障碍休息区; 3、公众通行的室内走道应为无障碍通道,走道长度大于60.00m时,宜设休息区,休息区应避开行走路线; 4、供公众使用的楼梯宜为无障碍楼梯; 5、供公众使用的男、女公共厕所均应满足本规范第3.9.1条的有关规定或在男、女公共厕所附近设置1个无障碍厕所,且建筑内至少应设置1个无障碍厕所,内部办公人员使用的男、女公共厕所至少应各有1个满足本规范第3.9.1条的有关规定或在男、女公共厕所附近设置1个无障碍厕所; 6、法庭、审判庭及为公众服务的会议及报告厅等的公众坐席座位数为300座及以下时应至少设置1个轮椅席位,300座以上时不应少于0.2%且不少于2个轮椅坐席。 8.2.3 其他办公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至少应有1处为无障碍出入口,且宜位于主要出入口处; 2男、女公共厕所至少各有1处应满足本规范第3.9.1条或第3.9.2条的有关规定; 3多功能厅、报告厅等至少应设置1个轮椅坐席。

注:1.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宜设无障碍入口。 2.设有公共厕所的大型商业与服务建筑,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 3.有楼层的大型商业与服务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 8.8 商业服务建筑 8.8.1 商业服务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包括各类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专业店、餐饮建筑、旅馆等商业建筑,银行、证券等金融服务建筑,邮局、电信局等邮电建筑,娱乐建筑等。 8.8.2 商业服务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至少应有1处为无障碍出入口,且宜位于主要出入口处; 2、公众通行的室内走道应为无障碍通道; 3、供公众使用的男、女公共厕所每层至少有1处应满足本规范第3.9.1条的有关规定或在男、女公共厕所附近设置1个无障碍厕所,大型商业建筑宜在男、女公共厕所满足本规范第3.9.1条的有关规定的同时且在附近设置1个无障碍厕所; 4、供公众使用的主要楼梯应为无障碍楼梯。 8.8.3 旅馆等商业服务建筑应设置无障碍客房,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100间以下,应设1间~2间无障碍客房; 2、100~400间,应设2间~4间无障碍客房; 3、400间以上,应至少设4间无障碍客房。 8.8.4 设有无障碍客房的旅馆建筑,宜配备方便导盲犬休息的设施。 5.1.3文化、纪念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8.7 文化建筑 8.7.1 文化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包括文化馆、活动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纪念塔、纪念碑、宗教建筑、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艺术馆、美术馆、会展中心、剧场、音乐厅、电影院、会堂、演艺中心等。 8.7.2 文化类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至少应有1处为无障碍出入口,且宜位于主要出入口处; 2、建筑出入口大厅、休息厅(贵宾休息厅)、疏散大厅等主要人员聚集场所有高差或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宜设置休息座椅和可以放置轮椅的无障碍休息区; 3、公众通行的室内走道及检票口应为无障碍通道,走道长度大于60.00m,宜设休息区,休息区应避开行走路线; 4、供公众使用的主要楼梯宜为无障碍楼梯; 5、供公众使用的男、女公共厕所每层至少有1处应满足本规范第3.9.1条的有关规定或在男、女公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实用基础】 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 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并应与人 行横道相对应; 缘石坡道可分为单面缘石坡道和三面缘石坡道; 缘石坡道的坡 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 20 mm 。 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 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 1:20 。 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1.2m 2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 1:12 (图 4.1. 3 )。 2 盲道 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 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 ( 图 4.1.2-1, 图图; 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 1.50 m 图 4.1.2-4 ); 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 2.00 m ( 图 4.1.2-5) ; 图 4.1.3 );

施位置; 2 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图4.2.1-1 );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图;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图4.2.1-3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行进盲道的位置选择应按下列顺序,并符合下列规定: 1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 ~0.50 m 处( 图4.2.2-1) ; 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5 m 处;人行道没有树池, 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 m ;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60 m ,可根据道路宽度选择低限或高限;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无障碍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特制订本设计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主要针对下肢残疾者和视力残疾者的需要制订。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新建、扩建和改建设计。各地可根据各自条件依照本规范编制必要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第1.0.4条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道路和建筑物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城市道路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的城市道路设施的设计内容应符合表2.1.1的规定。 城市道路设施设计内容表2.1.1

第2.1.2条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的城市道路设施系以手摇三轮车为主要出行工具,并考虑轮椅者、拄拐杖者、视力残疾者的不同要求,其基础参数应符合附录一的规定。 第二节非机动车车行道 第2.2.1条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桥梁和立体交叉的纵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最大纵坡度应符合表2.2.1-1的规定; 最大坡度表2.2.1-1 二、纵坡长度应小于表2.2.1-2的规定。 纵坡坡长限制表2.2.1-2

第2.2.2条非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不得2.50m。 第三节人行道 第2.3.1条人行道和通行纵坡应符合表2.2.1-1和2.2.1-2的规定。宽度不行2.50m。 第2.3.2条人行道应设置缘石坡道的类型、适用条件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三面坡型式缘石坡道 适用无设施或绿化带处的人行道,如图2.3.2-1。 1. 正面坡中的缘石外露高度不得而大于20mm; 2. 正面坡的坡度不得大于1:12; 3. 两侧面坡的坡度不得大于1:12; 4. 正面坡的宽度不得小于1.20m。 二、单面坡型式缘石坡道人行道与缘石间有绿化带或设施带时,可设单面坡缘石坡道,如图2.3.2-2。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实用基础】 1.1 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 2 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并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3 缘石坡道可分为单面缘石坡道和三面缘石坡道; 4 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5 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 mm。 1.2 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 2 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 (图,图,图; 3 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 m(图; 4 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0 m (图; 5 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1.3 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图; 2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图 2 盲道 2.1 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2 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图;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图; 3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图;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 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6 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2.2 行进盲道的位置选择应按下列顺序,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0.25~0.50 m处 (图; 2 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25~0.5 m处; 3 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 m; 4 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30~0.60 m,可根据道路宽度选择低限或高限; 5 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6 行进盲道触感条规格应符合表 表盲道触感条规格 2.3 提示盲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图;

关于市政道路中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

关于市政道路中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 摘要:人行道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出行活动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人行道的建设,不仅满足市政道路行人通行要求,人行道建设水平和标准更能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因此,实施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既可以美化市容,塑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人行道建设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行道建设必须从使用功能和景观效果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结合城市风格和周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 一、人行道设计的基本原则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满足行人步行交通的需要。人行道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行人的舒适、安全,因此,在人行道设计中,应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许多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因人行横道设置的不合理而造成了行人通行的很多不便,并成为行人违规穿行道路的重要因素,甚至于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每一个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如何设置去保护行人、改善汽车路线,避免人车混杂,以保证安全和畅通,需要很用心的设计,应该因地制宜而非一致抄袭。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一是,人行横道要尽量与车行道垂直,使行人横过车道的距离最短,以缩短行人横过车行道的时间。二是人行横道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否则将导致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外横过车行道,对交通安全不利。三是人行横道应尽量靠近交叉口,以缩小交叉区域,减少车辆通过时间。四是公交停靠站沿着人行道布置时,乘客站在人行道上等候车辆.乘客占用了人行道,使人行道的净宽值减小.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就会降低,可能导致人行道不通畅,根据等车的乘客数量及以公交站点的类型,确定公交停靠站对人行道的影响,考虑公交站点对人行道的影响宽度。 二、人行道建设的具体规划 2.1 人行道的宽度设计 在城市道路的设置中如果人行道过窄,拥挤的行人必然会挤占非机动车道乃至机动车道,从而造成交通混乱,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反之,如果人行道过宽,则会占用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造成浪费。 人行道的宽度设计标准如下: (1)大城市人行道宽度的设计标准:各级道路不得小于3米;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店或大型文化机构集中路段不得小于5米;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不得小于5米;长途汽车站不得小于4米。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 总则 [ Date: 2006-3-2 15:35:11 | 作者: land-mad ] 1.0.1 为建设城市的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社会生活质量,确保行动不便者能方便、安全使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用以进行道路和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小区,以及有残疾人生活与工作场所的无障碍设计。 1.0.3 供人们行走和使用的道路、交通与建筑物的相应设施,应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用助行器者的通行与使用要求。 1.0.4 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用途和目的,无障碍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2 术语 [ Date: 2006-3-2 15:37:39 | 作者: land-mad ] 2.0.1 缘石坡道curb ramp 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 2.0.2 盲道sidewalk foe the blind 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2.0.3 行进盲道go-ahead blind sidewalk 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2.0.4 提示盲道目warning blind sidewalk 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2.0.5 人行通道passage 在城市广场、公园、景点和建筑基地范围内供人行走的道路。 2.0.6 无障碍入口barrier-free entrance 不设台阶的建筑入口。 2.0.7 轮椅坡道ramp for wheelchair 在坡度和宽度上以及地面、扶手、高度等方面符合乘轮椅者通行的坡道。 2.0.8 入口平台entrance platform 在台阶或坡道与建筑入口之间的水平地面。 2.0.9 无障碍电梯barrier- freelift 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电梯。 2.0.10 无障碍厕位barrier-free toilet cubical 公共厕所内设置的、乘轮椅残疾人可进入和使用的带坐便器及安全抓杆的隔离厕所。 2.0.11 无障碍厕所barrier-free lavatory 供残疾人、老年人及妇幼使用的无障碍设施齐全的小型厕所。 2.0.12 无障碍盆浴barrier-free bath room 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使用盆浴间。 2.0.13 无障碍淋浴间barrier-free shower room 方便乘轮椅者进入淋浴间。

浅谈市政道路之人行道

浅谈市政道路之人行道 摘要:介绍目前国内市政道路人行道铺装常用的各种面砖的特点,并进行多方面比较,同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市政道路设计的心得,对面砖的选用和人行道设计的细节提出建议和意见,供建设者及设计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人行道;面砖类型;设计细节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domestic municipal road pavement shop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nly used brick, and many mor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uthor for years engaged in municipal road design experiences of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brick pavement put forward the details of the proposals and Suggestions for builders and design colleagues reference.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Sidewalk; Brick type; Design details 1 城市的衣裳——人行道面砖 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骨架网格,市政道路的人行道铺装是这座城市的“衣裳”,衣装展示着一座城市、一个片区的品味。现如今全国多数城市的广场、街道、停车场、小区的人行道面砖色泽黯淡无光、路面坑洼不平、破碎不堪,和城市高楼大厦的繁华形象形成很大的反差。很欣慰,笔者几年来接触的市政建设管理者对道路的形象有了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并且为此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整片新开发的厦门新站片区(面积约6km2)、晋江滨江商务区(面积约10km2)的建设业主都对道路景观、人行道铺装等非常重视,专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专项规划,用于指导市政道路建设。笔者作为片区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几年来的参建经历,对人行道铺装设计有些心得,希望能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探讨。 2 常用人行道面砖类型及优缺点 目前常用的人行道面砖主要有:混凝土高强彩砖、天然石材、透水砖以及条纹步道石等四种类型。另外还有采用陶瓷小地砖和粘土烧制的亚光红砖等材质面砖,但是由于陶瓷小地砖的陶瓷与基层的收缩比不同,车辆一压或冬夏温度的变化,铺设的面层往往会出现脱落;用粘土烧制的亚光红砖,这种砖色泽鲜艳,古朴大方,具有欧美风格,但烧制成本高且浪费土地资源,故不宜发展和在市政工程中大量应用。下面就上述常用的四种类型面砖的特点进行简要的介绍。 2.1 混凝土高强彩砖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1 总则 为建设城市的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社会生活质量,确保行动不便者能方便、安全使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用以进行道路和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小区,以及有残疾人生活与工作场所的无障碍设计。 供人们行走和使用的道路、交通与建筑物的相应设施,应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用助行器者的通行与使用要求。 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用途和目的,无障碍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缘石坡道 curb ramp 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 盲道 sidewalk foe the blind

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行进盲道 go-ahead blind sidewalk 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提示盲道目 warning blind sidewalk 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人行通道 passage 在城市广场、公园、景点和建筑基地范围内供人行走的道路。无障碍入口 barrier-free entrance 不设台阶的建筑入口。 3城市道路无障碍实施范围 道路与桥梁 城市道路与桥梁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城市道路与桥梁无障碍设计的范围 城市道路道路类别·城市市区道路·城市广场·卫星城道路、广场·经济开发区道路·旅游景点道路等设计部位 1 人行道 2 人行横道 3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 4 公交车站 5 桥梁、隧道 6 立体交叉 人行道路

市政道路的人行道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道路的人行道建筑 施工技术要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市政道路的人行道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人行道施工是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社会群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强对人行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促进人行道施工质量的提升,促进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人行道;施工技术 人行道是指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等相关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是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市政道路的人行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我国市政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市政道路的人行道施工标准 人行道是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过程中对行人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栅栏和绿篱等物理方式来实现对人行道与车行道的分离。通常情况下,人行道设置于车行道的左右两侧,并且具有一定的宽度。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人行道进行规范化处理,进行合理的排水设计,在人行道的路面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人行道的实际特殊性,结合人流量的实际情况来对人行道的宽度和高度进行设计,针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地区气候特点和地势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人行道路侧的高度进行明确,以确保人行道设计的科学性和标准化,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保持人行道整洁。

2 人行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原材料的选择 原材料是质量的基础,没有好材料,施工质量的提高无从谈起,所以要挑选质量好的原材料,挑选满足施工质量的材料而且原材料的来源、数量和供应计划都要做到细致。一般来说,人行道都是水泥制造的。多用的人行道(也供自行车使用)往往铺有柏油等软于水泥的材料。此外还有碎石、木头、橡胶和其它材料制的专供行人使用的道路,不过这些材料制一般不被称为人行道。砖头和石头也是常用的材料。一般人行道的地基同马路那么坚固,有的就建在原有的石路或者泥路之上。而且人行道的承受压力不如机动车道,对材料挑选注重平滑度和行人行走的舒适性更加重要。 2.2施工队伍的挑选 不同施工队能力差异:不同施工经验的队伍能处理的施工对象差别很大,所以最好挑选资格优良而且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每个施工队伍对人员安排的差异:不同各种搭配施工,同一工种人员数量搭配,一专多能人员的使用往往有差别。同时注意负责人的管理水平:既能有效调动人员积极性,也要有好的施工技术,综合考虑,选择有适合的施工队伍。 2.3对图纸做好会审工作 在工程开展之前,必须要做好对图纸的研究工作,把施工图纸的每一部分仔细领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需及时提出并且解决,对图纸上的错误要及时更正,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增加施工难度和加大成

人行道调研报告

人行道调研报告

目录 1.引言 0 2.人行道结构层与组合设计 0 人行道面层材料 0 人行道面层材料的要求 0 人行道面层材料分类 0 3.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 (6) 普通人行道铺装结构 (6) 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7) 4.人行道铺装材料优缺点 (8) 5.站石 (10) 站石高度的确定 (10) 站石材料分类 (11) 6.盲道的材料种类 (11) 7.结语 (12)

武汉市城市道路人行道结构材料调研报告 1.引言 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使用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人行道结构层组合设计 人行道结构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面层、找平层(根据面层材料选定)、基层(含底基层)、垫层(根据情况选定)。 人行道面层材料 人行道面层材料的要求 人行道设计要有整体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的比较,对人行道面层材料色彩、材质、形式、风格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谐性、相容性要做充分的论证,不仅要集色彩化、美观化、高档次为一体,更要对人行道面层材料的抗滑性、渗透性、耐久性都有明确的要求。近几年,人行道面层材料越来越高级,一些人行道由普通地砖换成了彩色大理石或彩色釉面花砖拼出各种图案,增加了城市的色彩,看上去很美观,但一旦遇上有雨、雪天气就会变得很滑,行人走在上面,不得不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摔跤。路面需要美观,更需要安全。为了给人们创造良好的出行条件,达到防滑要求,更要考虑人行道面层材料的摩擦力,选用具有一定粗糙表面的面层材料。 人行道面层材料分类 常见的人行道铺装材料可分为三大类:石材类、铺砖类、混凝土类。 普通人行道铺装材料 1.石材类 是相对高档的铺装材料,成本比较高。价格从100元到几百元每平米.进口

无障碍设施自查自纠报告

“创建文明城市”期间 无障碍设施建设自查情况报告 无障碍设施是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元素。搞好城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管理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安区市政所在区建设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的理念,根据国家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的有关要求,加强城市人行道盲道和缘石坡等城市无障碍设施改造和管理,切实使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社会特殊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根据通知精神,我们积极组织、精心安排、起访调查、现场察看,进行计算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根据《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标准》及国家建设部、民政部、残联、老龄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的通知》(建标[2007]261号)的相关要求,专门制定了无障碍建设实施方案文件,并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日常的管理维护工作中,使全所干部职工树立无障碍城市意识。 (二)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无障碍设施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全社会都要强化无障碍意识,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内部管理信息等形式,不断宣传无障碍的理念和常识,让市民知道什么是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建设的意义,教育引导他们自觉爱护无障碍设施,积极关心、支持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自查情况 按照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标准要求,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截止目前,区主要街道共铺设了28.5公里的步行盲道,占城市道路总长度的45%;主干道坡化路口160余个;2008年改造了64个坡化路口,并对路口进行了防滑处理。2008年-2011年,我区借“创建文明城市”的东风,新建、改造了人行道盲道3.5公里。目前我所管辖范围内城市主干道共计30555米。满足无障碍要求的缘石坡道实际数量163个,盲道43264米。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努力,我区无障碍设施建社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市内其他兄弟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无障碍环境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什么是无障碍,也有一部分人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无障碍设施设计和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努力实现思想上的无障碍。二是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盲道破损和被占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现象十分严重。三是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的投入还不够。由于受地形限制,资金投入量也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