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前三节练习题 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前三节练习题 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前三节练习题 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前三节练习题 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练习1

1.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例:

(1)远去的帆船总是____先消失,____后消失;

(2)走不到天涯海角;

(3)月食时被蚀部分总是成_____;

(4)葡萄牙航海家__ __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5)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____的星球。

2.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赤道__ __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为____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为____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____千米,仅差____%,赤道周长约为____千米。

3.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__ __、__ __、__ __。__ __和__ __(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地核可以分为__ __和__ __。__ __呈液态或熔融状态,__ __呈固态。

1.(3分)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历史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指南针的发明

2.(3分)下列各项中,不能完全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枙杆最后消失

3.(3分)下列有关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正球体 B.地球是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 C.地球是正方体 D.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4.(3分)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不同的,如:①天圆地方;②地球是个球体;③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上述①~③与人类认识发展相符合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5.(3分)2012年6月16日18时随着“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成功完成中国人第三次太空行走。当航天员行走时看到的地球形状是很圆的,是因为( )

A.地球本身是个球体 B.地球外面有大气层 C.过去测量的误差 D.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相差很小

6.(7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以下内容:赤道、赤道半径、两极半径。

A.__ __;B.__ __;C.__ __。

(2)比较三者长度的大小:A____B____C。(均填“>”或“<”)

(3)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因此可以推算出赤道的周长约为____千米,一架时速为

1 000千米的战斗机,绕赤道飞行1周,需要____小时

7.(3分)由外到内,地球可分为( )

A.岩石圈、地幔、地心 B.岩石圈、软流层、地核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核、地幔、地壳

8.(3分)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A.地壳 B.地幔顶部 C.地核 D.上地幔

9.(3分)岩石圈包括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A.地壳中岩石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10.(3分)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 B.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 C.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共同组成的

11.(6分)如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

A.__ __;B.__ __;C.__ __。

(2)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__ __。

(3)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____之中。

(4)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了__ __。

一、选择题(8×4分=32分)

12.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港口灯塔会( )

A.塔顶和塔身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B.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13.麦哲伦船队自西向东完成首次环球航行,此次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14.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卫星照片 C.月全食形成过程 D.大海中帆船在远处逐渐消失的过程

15.右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

16.如果你乘船在海上旅行遇到一座灯塔,你看到整座灯塔的过程是( )

A.从下到上依次出现在你视野中B.从上到下依次出现在你视野中C.塔顶和塔基同时出现在你视野中D.一直在你视野中存在

17.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然很不科学,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C.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

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18.现如今,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其表

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海洋。据此并结合图回答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

A.4.1亿平方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6.1亿平方千米 D.7.1亿平方千米

(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约占( )

A.49%,51% B.39%,61% C.29%,71% D.19%,18%

二、简答题(3分+5分+12分+8分=28分)

19.右图为地球结构示意图,请写出A、B、C代表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

A.__ __;B.__ __;C.__ __。

20.“神舟九号”在太空遨游13天并于2012年6月29日安全着陆。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描述

一下地球:

地球是一个_ ___稍扁、__ __略鼓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为__

__,两极方向的半径是____,平均半径为____。赤道半径比两极

方向半径____(填“长”或“短”)21千米。它的形状看上去是____,颜色是____的,这主要是因

为__ __,

还有一些白色的物质,这是____。

22.根据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看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____,再看到____;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____面。由此,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____体。

(2)请再举两个能说明地球形状的事例:

__、

__。

七上第三单元练习题2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____。

2.赤道:在__ __中间,与__ __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3.纬线:在地球仪上,与__ __平行、同____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A.经线 B.纬线 C.赤道 D.本初子午线

2.(2分)关于经线、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自成圆圈 B.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和纬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假想的线3.(2分)通过地球表面任意一点(两极除外)有经纬线( )

A.各一条 B.各两条 C.无数条 D.两条

4.(2分)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形状是( )

A.经线形状是半圆弧,纬线形状是圆圈 B.经线、纬线均是半圆弧

C.纬线形状是半圆弧,经线形状是圆圈 D.经线、纬线均是圆圈

5.(3分)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所有经线与纬线等长②相同纬度的纬线长度不相等③所有经线都为半圆弧④所有经线等长⑤赤道长度约等于任

意一条经线圈的长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6.(3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为了方便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我们在地球仪上建立了经纬网。关于纬线,小明同学有四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每条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C.每条纬线都是半圆 D.纬线有无数条

7.(3分)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沿任何一条纬线西行,最终都会来到赤道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8.(2分)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0°和180°经线 B.赤道 C.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 D.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

9.(3分)赤道把地球分为两半,赤道以北的半球叫__ __,以南的半球叫__ __,

我国位于其中的__ __。

10.(3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

A.度数增大 B.度数缩小 C.没有变化 D.变化无规律

11.(2分)经度的最大范围是( )

A.东、西经各90° B.东、西经各180° C.东、西经和90° D.东、西经和180°

12.(2分)读经纬网图,判断B点地理坐标为( )

A.23°26′ N、120° E B.23°26′ N、120° W

C.23°26′ S、120° E D.23°26′ S、120° W

13.(11分)阅读课本“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回答下列问题:

(1)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_ _;这条经线以东的经线叫做__

__,以西的经线叫做__ __。

(2)东经、西经的最大度数是____。

(3)赤道的纬度为____;赤道以北的纬线叫做__ __;以南的纬线叫做__ __。

(4)南北纬线各有____;北极的纬度是__ __,南极的纬度是__ __。

(5)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交的角度为____。

二、选择题(9×4分=36分)

14.关于我国首都北京经纬度位置(40° N、116° E)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15.A地位于23° N、114° E,B地位于20° N、经度0°,A地位于B地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16.毛泽东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地球上最适合的地点是( )

A.赤道 B.北纬10° C.北纬30° D.北纬40°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 B.赤道两边的同心圆周长都是纬线

C.连接南北极的线是子午线 D.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半球,向西为西半球

18.读图回答,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⑤低纬度⑥中纬度⑦高纬度

A.甲①④⑤、乙①④⑥

B.甲②③⑥、乙②③⑥

C.甲②④⑤、乙①④⑥

D.甲②③⑤、乙①④⑦

19.某日天气预报:“目前,台风中心已经移至15° N、135° E的位置……”此时台风在右图中相应

的位置是(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20.假设一个人在40° N和某条经线的交点向北出发沿着经线圈走一周,他的方向( )

A.一直不变 B.先向正北,后向正南,最后向正北

C.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D.先向正北,后向正南,再向正北,最后向正南

21.有人从某地出发,先向北行走3千米,再向西行走3千米,假如再走3千米,此人竟回到了原来的

出发点。请问:(1)此人的出发点是地球( )

A.中纬度 B.赤道 C.北极点 D.南极点

(2)某人从经度0°、纬度0°的A点出发,依次向北、东、南、西各行200千米,那么此人将回到( )

A.原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

二、简答题(5分+6分+13分=24分)

22.读图,回答问题。

(1)①点的经纬度是。

(2)②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 __半球,①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半球。

(3)①点位于②点的__ __方向。

(4)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__ 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3.1978年4月8日,我国的“团结号”海轮在33°49′ N、137°3′ E的海面上起火。它

马上发出呼救信号,并报告了该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的位置。救援船只马上驶往起火海域,使“团结号”及时得到救援。

(1)在茫茫的大海上,救援船只是怎样准确而迅速地找到“团结号”的呢?

(2)海轮此时位于____(填“东”或“西”)半球,位于____(填“南”或“北”)半球,位于____(填“高”“中”或“低”)纬度地区。

(3)在(60° N、136° E)海域有一小岛,此时海轮在海岛的__ __方向。

24.读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经度数,标出其他经线的度数:

(2)A点的位置是__ __(填经纬度),它位于B点的__ __方向上,位于D点的____方向上。

(3)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的长短关系是

_ _,经线AC与BD的长短关系是_ _。

七上第三单元练习题3

1、根据岩石成因把岩石分为、、三种类型。

2、岩浆岩是由岩浆或冷却凝固形成的,往往有明显的和,或结构。

3、沉积岩是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有明显的和。有些沉积岩内组成的碎屑物比较大,可以看到有明显的沙砾或砾石。

4、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变质岩常有结构。

5、花岗岩、玄武岩、砂岩、石灰岩、大理岩中属于岩浆岩的是,属于沉积岩的是,属于变质岩的是。

6、岩石的应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如,良好的工艺品材料,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各种。

7、下列关于岩浆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明显的气孔或柱状结构 B有明显的沙砾或砾石 C 有明显的片状结构 D 有明显的层次结构或化石

8、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在演讲作用下、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二形成的新岩石,下列属于变质岩的是()

A大理岩 B 花岗岩 C 玄武岩 D 砂岩

9、下列岩石遇到盐酸会产生气泡的是()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10、属于岩浆岩的一组岩石是()

A 玄武岩、石灰岩

B 大理岩、花岗岩

C 玄武岩、花岗岩

D 页岩、砾岩

11、下列鉴别岩石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是()

A闻岩石的气味 B 掂一掂岩石的重量 C 测一测岩石的密度 D 在显微镜下看岩石的成分和矿物晶体

12、下列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

A 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B 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C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 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七上科学第三单元练习1

1、船身、桅杆、弧形、麦哲伦、球体、

2、稍扁、略鼓、6378、6357、21、0.3

3、40000、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地幔顶部、内地核、外地核、外地核、内地核1B 2B 3D 4A 5D 6两极半径、赤道半径、赤道、A

21两极、赤道、6378、6357、6371、长、球体、蓝色、地球表面是海洋、云

练习2

1子午线、2南北两极、两极、3赤道、经线、4南北两极点、南北、本初子午线、赤道、东西5、0~30,30~60,60~90

1A 2D 3A 4A 5B 6D 7D 8C 9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10A 11B 12D

13、0度、东经、西经、180度、0度、北纬、南纬、90度、北纬90度、南纬90度、90度

14B 15C 16A 17D 18C 19A 20B 21D、D 22、90度西经,10度北纬、西、北、东北、相等

23救援船只根据“团结号”报告的经纬度位置,利用经纬网地图确定出“团结号”和自己船只的位置,然后确定航线火速营救。东、北、中、东南24东经10/40/70/100/130/160度

东经70度北纬60度、正西、西北、AS

练习3

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喷出地标、侵入地壳、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柱状

3地表碎屑物、层状结构特征、化石4成分和结构、片状5、花岗岩玄武岩、砂岩石灰岩、大理石

6大理石花岗岩、和田玉青田玉、矿物资产7A 8A 9C 10C 11D 12C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提纲【精排】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地球的形状 请举例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三、地球内部的结构(写出地壳其他部分的结构和特点) 3.2地球仪和地图 地球仪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4. 东半球包括: ;西半球包括: 5. 160° E 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20° W 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6. 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1)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2)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越 表示的范围越 ,描述的内容越 ; 比例尺越 表示的范围越 ,描述的内容越 。 七年级上3.3组成地壳的岩石学案 一. 岩石类型以及特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科学计数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感受大数,再次认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大 数进行描述,并能够利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它 是上一节课内容的继续,又是以后学习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基础,因此本小 节的重点是科学记数法的概念,难点是如何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较大的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0万有多 大等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 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感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 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 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认识了100万有多大.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呢?我们看下面几个数据. 出示投影片 (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 (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 (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 (4)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 (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电饭煲在煮饭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2、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3米/秒 B、1.3厘米/秒 C、13米/秒 D、1.3千米/秒 3、用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D、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5、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6、能引起我们听觉的声音频率在( ) A、20赫以下 B、20—20000赫之间 C、85--1100赫之间 D、20000赫以下 7、以下属于光源的是( ) A、白雪 B、月亮 C、平面镜 D、萤火虫 8、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 A、物体是光源 B、必须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9、“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1、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12、“神舟五号”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13、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14、下列感受器存在于皮肤上的是( ) A、味觉 B、冷觉 C、听觉 D、视觉 15、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跑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跑程长,长者为胜。对

2018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期中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测试试卷 七年级科学学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感受中,以神秘感最为美妙,这是一切真正艺术创作及科学发明的灵感源泉。”祝愿你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对 科学的神秘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并取得成功!接下来你可以尽情地发挥。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幼苗逐渐长高2.2009年11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衢州一工地上正在建设中的“名都” 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A.大楼 B.地面 C.观察者自己 D.彩云 3.小明以3米/秒的速度匀速骑自行车上学。关于3米/秒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3米/秒 B.每秒钟的速度是3米/秒(▲) C.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3米 D.每经过30米所用的时间是10秒 4.耳的结构中,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但反过来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D.之所以二力会发生平衡,是因为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 6.下列物体中,接近30N的是(▲) A.一个中学生 B.一个书包 C.一辆载重的汽车 D.一支钢笔 7.周末,小红和爸爸一起到公园里划船,船桨向后划,船向前进。推动船前进的物体是 A.水 B.人 C.桨 D.船(▲) 8.人的味觉形成的部位在(▲) A.舌 B.味蕾 C.大脑皮层 D.味觉神经 9.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 么它将做(▲) A.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 D.曲线运 动 10.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 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新课标第一网 11.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试卷

弟1页/(共6页) 弟2页/(共6页) 姓名: 班级: 考号: 考场: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判定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定参照物 B .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D .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 2.机械式闹钟要上发条,这实际上是使发条积蓄( ) A .动能 B .电能 C .势能 D .热能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发生摩擦 D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4.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B .汽车匀速转弯 C .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渐渐地停下来 D .列车沿平直轨道匀速出站 5.火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20米/秒,则( ) A .火车的速度大 B .汽车的速度大 C .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v 越大,通过的路程s 就越小 B .物体的运动速度v 越大,所用的时间t 就越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v 由s/t 决定,但与s 、t 的大小无关 D .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7.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 ) A .一定上升 B .一定下降 C .一定静止 D .无法确定 8.比较F 1和F 2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F 1>F 2 B .F 1

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总结填空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 (1)试管架:(2)试管: (3)停表:(4)酒精灯: (5)显微镜:(6)天平: (7)量筒:(8)刻度尺: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时另一端时,记下轮了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 X 圈数。例:操场的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一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起点处,逐步沿着曲线旋转,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的标记。拉直棉线量出标记到端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的直径。 6、体积是物体的大小。体积的主单位是:,较小的还有、 等。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和。 7、体积单位的换算: 1米3= 分米3= 厘米3,1分米3= 升= 毫升 1毫升= 厘米3= 升 8、体积的测量: (1)液体的体积:。 (2)规则的固体: (3)不规则的固体: 排液法(适用于沉且不吸水): 针压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 悬挂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 包裹法(适用于沉且吸水): 9、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量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 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 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 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 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B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D)。 A、没有变化 B、下降 C、有变化 D、上升 2、水的状态变化与(C )有关。 A、温度 B、气候 C、热量 D、环境 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 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B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D、斜视 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A )的水能凝固成(C )的冰,(C )的冰 能融化成(A )的水;(A )的水会蒸发成(E )的水蒸气,(E )的 水蒸气又会凝结成(A )的水。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静态 E、气态 F、变态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D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 B、摄尔休斯 C、阿尔伯特 D、伽利略 二、多项选择题。 1、水在自然界有(ACE )三种存在状态。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变态 E、气态 F、静态 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ABCD)

A、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B、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C、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D、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3、测量水温的方法:(BCDEF)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 B、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D、视线与温度计持平 E、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F、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三、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 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4、物体的冷热也总是在变化着:一杯热水会慢慢地变(冷),而电水壶里的水又在慢慢 地变 (热)。水冷到一定的程度会结成(冰),而电水壶里的水烧开了,又会变成(气) 冒出来。 5、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 )可以读为25摄氏度。 6、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8℃),(-8℃ )可以读为零下8摄氏度。 7、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0℃ ),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8、当环境温度高于(0℃ ),冰的温度升至(0℃ )时开始融化;并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主要位于() A.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大西洋板块 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3.我国首都北京(116°E、40°N)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B.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5.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地壳的凹陷B.板块的挤压C.板块的碰撞D.板块的张裂 6.下列现象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 C.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D.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 7.下列经度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20°E、0°、20°W、40°W B.160°E、180°、160°W、140°W C.120°E、100°E、80°E、60°E D.80°W、100°W、120°W、140°W 8.假如学校操场一周的周长为250米,现在,某七年级学生为它画了一张平面图,图中

操场的周长为25厘米,那这幅图的比例尺应为() A.1∶10 000 B.1∶1 000 C.1∶100 000 D.1∶100 9.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有() ①我们能观察到的地球以外的天体都是圆形的 ②离开港口的船只都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慢慢消失 ③人越往高处去,看见的地平圈越大 ④用哈勃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圆的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10.花岗岩、砂岩、大理石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1.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表现之一,其空间分布分散 B.富士山是死火山 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壳 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埋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 12.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应急要点,错误的是() A.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 B.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C.不要躲在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D.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13.如图所示的岩石分布状态图中,黑色代表的是岩浆从地下喷出的通道,甲、乙两处岩石可能分别为()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14.在如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评价等级优良 达标待达标在相应等级上划“√” 一、填一填:(2×20=40分)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 )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一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也不同。 * 2、运动的快慢需要用( )来判断,就是常说的 ( )。 3、物体运动的方式有:( )、( )、( )、( )。 4、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以上的运动方式。 5、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斜坡的()有关,斜坡越(),小车冲出去的距离越()。 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的大小有关,拉力越(),走得越(),拉力越(),走得越()。 二、连线:(2×5=10分)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拍皮球青蛙跳直线运动风车转动转动荡秋千摆动滑滑梯往复运动三、判断题:(2×10=20分) 1、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2、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 3、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4、在斜坡上滑行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5、运动形式只有一种。() 6、参照物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7、速度的大小与所用时间没有任何关系。 8、小车的运动只与路面有关。() 9、摆的快慢与摆的质量有关。() 10、公路上的汽车在运动。()四、简答:(4×5=20分) 1、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2、说出三种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有例子? 3、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月亮是在运动? 4、说一说人们是按照什么给物体的运动方式分类的? 五、动手做:(2×5=10分) 1、思考并填空: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旁小树,小树是。当我们站在地上看路旁小树,小树是。我明白了:。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资料复习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 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地球是圆形的证据: ①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②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 ③我们在地球上走不到“天涯海角” ④登高望远 2.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4.东半球包括:0°~160° E和0°~20° W;西半球包括:160° E~180° E和20° W~180° W 5.160° E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20° W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7.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1)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2)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描述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描述的内容越简略。 8.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植物的向光性、光合 作用和叶镶嵌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9.太阳是一颗气体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 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10.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 11.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12.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不能直接观察太阳,要加滤镜。 1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 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14.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和水 15.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1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17.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 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18.星等越小,表示越亮;6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小的星。 19.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 20.星空的方向: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1.北极星是北半球上最好的指北参照物。 22.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先找北斗七星;再把北斗七星斗口前两星连起来并朝斗口方向 延伸约5倍距离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23.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看到的星空不一样;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不一样 24.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朝向:春夏秋冬对应东南西北 25.著名的星座: 北极星——小熊座;北斗七星——大熊座; 牛郎星——天鹰座;织女星——天琴座;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 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①观察刻度尺:⑴零刻度线⑵最小刻度值⑶量程⑷单位 ②选正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尺。 ③放正确:有刻度的一遍紧靠被测物体。 ④看正确: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⑤读记正确: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 位组成。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其中③ 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减少误差的方法。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被测温度不得大于温度计的量程。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方法与刻度尺近似(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温度计可以拿出来读数的原因)。③外形是三棱形。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一些物质(食物、石油、煤等)中贮藏着能量,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 2、能量储存在燃料中而食物中没有能量。(×) 3、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4、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而电磁铁没有南极和北极。(×)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离不开能量的转化(√) 7、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8、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 9、电能只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10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二、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①) ①、回形针②、玻璃杯③、铝锅 2、改变(③)不会改变电磁铁的xx。

①、电池的正负极②、线圈绕线方向③、线圈的圈数 3、"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①) ①、两端②、中间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②)没有关。 ①、线圈圈数②、线圈的缠绕方向③、线圈中电流的强度 5、"可以改变小电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①) ①、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②、磁铁的数量③电池的数量 6、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②) ①、化学能②、机械能③、光能 7、电池是把(③)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①、声能②、热能③、化学能 8、煤所具有能量最初来源于(③) ①、植物②、动物③、xx 9、电灯也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它能把电能转化为(①) ①、光能②、机械能③、磁 10、"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②) ①、电磁铁有xx②、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三、我的探究(32分) 1、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1)我的假设: 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有:

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球体,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地球看起来是很圆的,这主要是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仅相差0.33%)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 差0.3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 3.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 那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答:(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实例)。(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从上往下出现)。这说明海面是曲面。(4)登高望远,站得越高看到的地平圈范围越大,说明大地也是曲面。(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6)天涯海角走不到边(7)探究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对照实验(方法) 5.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古至今的排列顺序 ② ① ④ ③ ①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②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③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④地球是个球体 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过了2个世纪,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 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7.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 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将地球比喻成鸡蛋的方法叫模型法。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厚 度:地核>地幔>地壳 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一.地球仪: 1. 纬线和纬度: (1) 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从半球看,长度不等。(不同纬度纬线长不相等,相同纬 度纬线长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 (3)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 度叫(南纬),用“S ”作代号。 (4) 北纬、南纬各有90°。南纬90°就是南极,北纬90°就是北极。 2. 经线和经度 (1) 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 经度: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即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 (3)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 ”作代号;以西的 180°属于(西经),用“W ”作代号。 (4)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0°经线和180°经线都只有一条) 3. 东西半球的划分 (1) 习惯上以(20 °w )和(160 °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 西经20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东经160°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3) 西半球(向西走):20°W —160°W ,180°—160°E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 30°—60° 60°—90°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1分) 1.指南针是用来的仪器,它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2. 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电池数目相同,线圈圈数多的电磁铁磁力。线圈圈数少的电磁铁磁力。 3.电磁铁也有两极,一级为极,一级为极。电磁铁的两极随的方向和连接电极的不同而变化。 4.蓄电池充电时是把能转化成了。 5.普通电池的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有和。 7.转向器的作用是电流,并电流方向。 8.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有关,电池少则磁力,电池多则磁力。 二、选择题(10分) 1.磁力大小和()有关系。 A变流B电压C电阻 2.摩托车要运动起来,需要使用汽油中的()。 A热能B机械能C化学能 3.下列属于机械能的是()。 A生能B光能C动能 4.电磁铁和磁铁相比,其优点是()。 A有磁力B有两级C两极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5.与电磁铁磁力大小无关的是()。 A使用的电池数量B线圈圈数C通电时间 三、判断题(5分) 1.切断电源后,电磁铁的磁性马上消失。() 2.各种能量的转化都需要一定的装置。() 3.石油天然气,煤是新能源。()

4.食物里面不能储存能量。() 5.电磁铁是一种将磁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四、连线题(4分) 把下列物品与其使用的能量形式连起来。 A电池1太阳能 B核电站2化学能 C风力发电机3原子能 D太阳能热水器4机械能 五、简答题(4+3+3=10分) 1、下图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什么? 2、列举生活中可以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强烈推荐】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9、侵蚀有什么危害?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三、问答题: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 9、侵蚀有什么危害? 侵蚀会让土地支离破碎,形成的山洪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植物的种子落进岩石缝隙中,生根发芽后,植物根系的膨胀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产生风化作用。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知识要点

第三章:探索宇宙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 1、 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现象是:远处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球的缺 损面是圆弧形。 2、 通过观察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我们知道:黄色的区域是陆地,白色的区域是白云,蓝 色的区域是海洋。 3、 通过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 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短21千米左右,为6357千米,仅差0.33%,因此赤道看上去是很圆的。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 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所有的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 地图 1、 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纸上的图 形。 2、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基本“语言”)为: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3、 比例尺:表示的是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 4、 地图方向的表示法有三种: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5、 图例:地图上用不同的图示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 一、太阳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1、太阳的有关数据:直径:140万千米(地球赤道直径:12742千米)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 表面温度:6000,中心温度达1500万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2、太阳表面的结构:从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太阳黑子(光球层) 3、太阳的活动:太阳表面的各种变化-------------------------- 耀斑(色球层) 日珥(色球层) 4、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许多黑色的斑点,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 气体斑块。它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 具有周期性,其周期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 少的那一年称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 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5、耀斑: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巨大能量。 6、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能干扰地磁场,对地球上的气候(降水 多)。 二、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 1、安放:使用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 2、用寻物镜对准目标星体:①先直接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②在寻物体镜内利用调节手柄做 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③发现目标后,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 3、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①调节目镜焦距使主镜内物象清晰②用调节手柄调节,找到主镜 内的目标星体③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更清晰。 三、月球 1、月球的有关数据:直径: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49 月地距离: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1/400 体积约为地球的/49 2、观察月球:月球的形状:球体 表面的明暗状况:明----山脉、高原暗---平原、低地寂静无声音 月球上的环行山:宇宙物体冲击月面形成的陨石坑。没有天气现象 4、月球上的特征:①引力小,物体变得很轻(重量),②没有水和大气---- 昼夜温差大 ③布满大大小小的陨石坑没有生命 第四节:观测太空 一、星座 1、国际上把天空划分味8个区域,命名外8个星座。 2、北天星空是假设人站在北极看到的星空,南天星空是假设人站在南极看到的星空 3、观察星空的方位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与地球上的方位东西方向刚好相反。 4、分别在下列空隙处按次序画出下列星座的图形: 5、北天星空的大熊座包含七颗星,其在天空呈斗状,其斗柄在不同的季节指向不同,春、 夏秋、冬分别指示东、南、西、北。 6、北极星的找法:先找到北斗七星,再把北斗七星斗口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 倍距离即可以找到北极星。 二、星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