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感想

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感想

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感想
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感想

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感想

人们大都喜欢挤破头皮往前上,总对那些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但每每茶余饭后回首历史时,也会觉得受益匪浅,甚至对久久迷惑的某一问题恍然大悟。中国名臣魏徵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人尚知道借鉴前人,修正自己的行为,从历史的兴亡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

历史,是一个无人能解的谜团。古往今来,纵然已有无数人为之探索,想要看透历史的真相,但却永远隔着最后一层纱幔,那是指尖无法触及的尺度。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却永远处于依稀仿佛之间。历史,也就成为了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

也许真是因为这无法触及的遗憾,才使读史充满了更多的神秘与诱惑。就如同人们虽无法帮断臂的维纳斯恢复她原本的臂膀,她断臂的残缺之美却令人充满无限遐想。静下心来,捧起书本,神交古人,感觉很是不错。史书,如同浩瀚之海,其间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读史使人知兴衰,读史让人明耻辱,读史令人振奋,读史使人智慧。

中外教育史的第一次课上,胡老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渊博的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所读的中外教育史的书,大多断章取义,看重历史事件,对史实的认识只停留在点与点的分隔上,还不能形成线与线的交融。胡老师的课,贯穿史实前后,深挖其中的逻辑关心,使我们真正理解和领悟某一教育家及其教育实践的前因后果。教育史是一条线,每一个教育家的出现和教育实践的发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必然的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因素,都促进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教育家的观念和思想也就有了当时社会的局限性。比如夸美纽斯所推行的班级授课制,对于当时的捷克是有巨大的进步意义的。夸美纽斯究其国家受欺的原因,发现入侵者都是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因此推行班级授课制,使大批量的民众能够接受教育,能够使数量较多的人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因此,班级授课制的目的,在于使数量较多的人拥有学习的机会,其初

衷就不在于使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当今某些人对班级授课制的批评,斥责其压抑学生个性发展就未免有点不适。

看了张爱玲的一篇小随笔,知道几乎每个人都走过一些非走不可的弯路。回忆自己走过的短短二十年,也想像过假如当时听从长辈的意见,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在每次升学的关键时刻,亲朋好友都倍感关注,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我摸爬滚打的切肤之痛。而我,却总是在青春的任性中听从小路的呼唤,摔得头破血流之时,却眼睁睁看着不听劝的更年幼的孩子们再次迈出脚步。明白与否,有时候厚得好像隔层山,任别人怎么说,也不明白;有时候薄得像层纸,一点就破。读史,就类似于得到过来人的指点,恍然大悟后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学者克罗齐1917年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1947年1月,朱光潜先生在《克罗齐的历史学》论文中探究克罗齐的史学思想时,曾对这一命题做了如下阐发:“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

开学以来,听了两次学校为教育专业所办的名师名校长讲坛的讲座,虽未曾涉足教育,却感受到了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风味。一中的校长讲述了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时的带头作用,其中介绍了在实施中的方方面面。其实所谓的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等等,都可以在几千年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中找到身影,分组教学和爱的教育也曾被多个教育家提到过。举例来说,我国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理论决非空穴来风,它实际上与二千多年来人们所追求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是一脉相承的。翻开教育史著作,我们可以找出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线索。该理论最早由古希腊思想家提出,后由人文主义教育家继承和发扬,再由欧文奠定理论基础,最终由马克思发扬光大。学习教育史,就是要学习前人的思想,然后结合当今时

代特点加以运用。古为今用不应刻板直接,而应是改良修正过的精华。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历史是一个智慧背囊,囊括了无数人的智慧,在解决当今教育问题时,成为了后人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读教育史,方知教育事业的神圣。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热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神圣。”在古往今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无数热爱学生的教师,奉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而不悔。在中外教育史中,很多教育家为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付出一生,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奔走四方,不为富贵荣华,只为推行教育事业那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名师名校讲坛的讲座中,三中的优秀教师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是热爱教育的,他们不是把教师作为职业,而是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一切自觉的行为莫不“发乎心”,一切伟大的举动莫不“出于爱”。纵观教育史中的那众多的教育家,是他们心中对教育的无限热爱,推动着他们进行了一次次的教育实践;是他们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们对教育不断专研不断完善。

读教育史,感到人类教育的历史放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照亮我们的眼睛和心灵,辉映着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的征程。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 1.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D)。 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2.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A)办理。 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3.古代西方第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着作是(C)。 A.《理想国》 B.《法律篇》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政治学》 4.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D)。 A.科学性 B.民主性 C.平等性 D.宗教性 5.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C)学校。 A.等级性 B.贵族型 C.世俗性 D.宗教性 6.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A)的教育。 A.世俗封建主 B.教会封建主 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 7.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B)、天文、音乐等。 A.物理 B.几何 C.化学 D.生物 8.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C)的文化革命。 A.奴隶主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9.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人文主义者中,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C)。 A.拉伯雷 B.蒙旦 C.莫尔 D.维多里诺 10.斯图谟是宗教改革运动中(B)派的着名教育家。 A.天主教 B.路德 C.卡尔文 D.耶稣会 11.斯图谟创立的新型古典文科中学采用(A)教学制度。 A.分级 B.不分级 C.不分班 D.混合班级 12.路德派新教提倡的小学是以(D)子女为教育对象的。 A.贵族 B.上流社会 C.资产阶级 D.下层劳动人民 13.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A)为理论基础。 A.感觉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控制论 14.卢梭是反对(B)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 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5.赫尔巴特的教学代表作是(C)。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16.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C)。 A.《理想国》 B.《爱弥儿》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巨人转》 1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A)。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科学教育的源流)【圣才出品】

第8章科学教育的源流 8.1复习笔记 一、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 (一)兴起的根源 1.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是社会生产长期发展的结果 (1)到14、15世纪,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欧洲的农业和新兴手工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 (2)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上的运用又带来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加以理论上的说明。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欧洲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 (1)中世纪后期,罗盘和航海图的使用,推动了海外探险活动; (2)地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为自然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课题。 3.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近代科学得以兴起的文化思想环境 文艺复兴运动使受宗教禁锢的欧洲人得到思想的解放,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近代科学革命的勃兴 1.天文学领域的发展 (1)哥白尼的日心说 (2)伽利略的天文探究 (3)第谷与开普勒的天文探究 2.医学生理学领域的发展 (1)维萨里的人体学说

(2)塞尔维特的小循环理论 (3)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3.力学领域的发展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三)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 1.自然科学知识获得空前增长 2.科学研究方法取得突破性改进 3.科学理性精神得到树立,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 二、近代科学教育的萌芽 (一)近代科学教育号角的吹响 1.弗朗西斯·培根 (1)生平简介 ①首先吹响近代科学教育号角; ②在自己等著作中,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以及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归纳法,并极力提倡科学与社会生产的结合,大大推动了近代科学以及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2)教育思想 ①注重科学知识的实用性 ②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 ③构建新的科学知识体系 ④设想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乌托邦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答案、经验指南、笔记讲义、(汇总贴)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723中国文学史、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备考指南 723和936参考书目 723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 北师大文学类723笔记是依据北师大指定的参考书目,主要包括: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新中国文学史》张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参考书目 北师大文学类936笔记是依据北师大指定的参考书目,主要包括: 《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3版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匡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王向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建议同学们先将参考书浏览一遍到两遍,务必要做到对需要考察的内容有所了解,对整个参考书的框 架结构以及主要的观点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在看熟书之后,就可以看笔记了。结合笔记一定要再回到书中,把笔记和书融为一体,反复的理解并记忆,将知识点消化于自己的脑中。由于这份专业课笔记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各位仍然要拿起笔,在本笔记的基础上按个人需要作一些修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到冲刺阶段,笔者相信每位同学手中的资料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 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建议大家在对专业课比较熟悉的时候,才可以把真题 拿出来研究研究了。首先,要研究真题的考察范围、题目难度、试卷模式和出题趋势,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大致判断接下来的复习方向和思路。其次,要研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不是去背笔者给出的答案,而

外国教育史重点考点

外国教育史重点考点 1、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答:1、他受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热爱儿童,重视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他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民主和科学 思想,他关于普及教育和科学文化的主张预示了近代教育的方向。 3、他拟定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单轨学制,后来更发展 为一个系统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近代单轨学制及终身教育的先驱。 4、他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提出很多设想。 5、他努力探讨教学工作的规律,提出了改革旧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工作的原则 和方法,奠定了近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他被称为“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教 育史上的哥白尼” 2、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行政制度: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行政制度有两种类型: ①、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由学校掌管学校行政,由学生充任校长; ②、一种以巴黎大学为代表,学校行政由教师掌握,校长由教师担任。南方诸如意大利、西 班牙、葡萄牙以波隆那为例;北方诸如英国、德国、丹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 3、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A、相同点:雅典的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 教育。此外,两者均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军体训练。 B、不同点:(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以农立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 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 (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统治者对内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跻身政界和经营贸易,则竭力培养其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3)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为锻炼战士,由国家的7至18岁的男子设立兵营式的教练所,为18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士官团”(即“埃弗比”),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任人选择就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

外国教育史试题有答案

1、学校在国家出现之后产生,首先是适应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一)填空题 2、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____ 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3、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 《理想国》_________ 。 4、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柏拉图—提出的。 5、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 《政治学》_______ 。 6、昆体良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 《论演说家的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 。 7、古代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农民兼军人_______________ 。 8、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从组织上和思想上打破了教会____ 对教育的垄断局面。 9、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______ 的文化革命。 19. __________________ 夸美纽斯是—十七世纪捷克的教育家。 11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_______ 的教育代表作。 12、法国直到20世纪初仍存在着自然人轨学制。? 13、卢梭提出了培养—《爱弥儿》“自然教育” __ 的教育目的。 14、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15、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与葛笃德》_________ 。 16、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代表是—管理_________________ 。 17、赫尔巴特提出的儿童—自然教育—方法之一是惩罚性的威胁。 18、蒙台梭利是现代著名的—意大利________ (国)女教育家。 19、感官______ 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 20、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儿童_____ 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两个主要方面。 21、杜威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_____________ 。 (三)选择题 1、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d ________ 。 A.文雅教育 B ?职官教育 C ?书吏教育 D ?科学教育 2、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之外,还有—a_等。 A.寺庙学校 B ?教区学校 C ?文法学校 D ?修辞学校 3、“三艺”为____ b—所创设。 A.柏拉图B .智者派C .亚里士多德 4、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 c _____ 和角力 A.游泳B .射箭C .投标枪D .击剑 5、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 a ______ 办理。 A.私人B .企业C .国家D .私人和国家共同 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 _______ 。 A.智育B .美育C .劳动教育D .军事体育 7、“知识助产术”是____ c __________ 提出来的。 A.智者B .昆体良C .苏格拉底 8、苏格拉底法也称为____ c _____ 。 A.相互教学法B .发现法C .知识助产术 D .雄辩术 9、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____ a ______ 。

外国教育史笔记(重要学习资料)、、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 (一)巴比伦学校 1、泥板书舍、泥板书、楔形文字 2、寺庙学校:初级教育、高级教育 (二)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内容:主要是语言和书法 2、教学方法:师徒传授、常用体罚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一)古代埃及的学校的类型 1、宫廷学校 2、僧侣学校 3、职官学校 4、文士学校 (二)古代埃及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 1、宫廷学校—无法考证 2、僧侣学校—着重科学教育 3、职官学校— 4、文士学校—教授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一)波罗门教育 1、古代印度等级制 2、婆罗门的学校(古儒学校)家庭教育 3、教学内容:《吠陀》经 4、教学方法:背诵、体罚、导生制 (二)佛教教育 1、寺庙学校 2、教学内容:佛经 3、教学方法: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 (三)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 同: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 异:婆罗门教育史一种私立教育,而佛教教育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二)教育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及等级性 (三)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 (四)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 (五)教育方法简单,盛行体罚,实行个别施教 (六)知识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七)文化教育甚为古老,源远而流不长 第二章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一)巴斯达教育 1、教育为国家所控制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外国文学史答案

外国文学史答案 1 《失乐园》的艺术特点在于雄浑宏伟的风格。除全诗结构宏伟之外,作品中又充满了宏伟的图景。长诗的文字在朴素庄严之中体现出宏大壮丽的美。以无韵诗的体制,抑扬格五音步,铿锵洪亮,但不拘泥,其中多跨行的长句子,表现出雄伟的革命气势和革命激情。《失乐园》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巧妙隐蔽的讽喻。他在极端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把自己的满腔的革命热诚,在诗中向英国人民诉说。(外国文学史P117) 2 堂吉诃德是一位奇情异想的“骑士”。他身跨瘦马,全身披挂,带着一个侍从,几乎走遍了全世界。桑丘与堂吉诃德是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形象。一身村夫打扮,矮墩墩,胖乎乎,骑着灰驴的侍从跟堂吉诃德出外闯荡世界。主仆二人,一个是狂热的骑士,一个是冷静的村夫;一个耽于幻想,一个讲求实际;一个在虚幻中遨游,一个脚踏实际求生存。一主一仆,相反相成,相映成趣。(外国文学史 P86) 1思想意义:小说反映了作家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受压迫的下层人民的同情。艺术特色: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情节紧张,变幻莫测,戏剧性很强。(外国文学史P212) 2《神曲》分为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是人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诗人在诗中自叙他再人生的中途(35岁),在一片很暗的森林中迷了路,正想往一个秀美的山峰攀登时,忽然出现了三只野兽----豹狮狼拦住他的去路,在危机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阿特丽采之托前来救援但丁从另一条路走向光明,维吉尔引导但丁又离了地狱炼狱,最后由贝阿特丽采引导他游历天堂。 《神曲》中表现了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包含着不少神学和繁琐哲学的知识,神学色彩浓厚。但丁创作这部作品目的是为人类指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外国文学史P58) 选择题:DCCBB AABAD 11 ABC 12 ABC 13 C 14 D 15 B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西欧中世纪教育(主要特点是神学、宗教色彩)】 一、基督教教育——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是最重要的教会学校;(1)修道院学校,以神学和“七艺”构成了主要学习内容,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采用问答法,盛行体罚;(2)主教学校,又称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2.基督教的教育思想: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为《上帝之城》;(1)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2)托马斯·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包括①正反论辩式②开放调和式③启发诱导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1.宫廷学校:以“七艺”为主要内容,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2.骑士教育: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分为①家庭教育(出生到7、8岁)②侍童教育(7至14、15岁)③侍从教育三个阶段(14、15岁至21岁);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原因:(1)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兴起的需要;(2)疾病防治等的需要;(3)东方文化的影响;2.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波伦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大学”。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3.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及培养目标: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可选择其他三科,之后获得“博士”的学位;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5.中世纪大学的特点:世俗性、国际性、独立自主性等;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1.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他们组织起行会,组织办理城市学校;2. 城市学校的特点:(1)世俗性;(2)强调职业和技术的培训;(3)虽然宗教教育仍然是所有城市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起地位受到明显地削弱;4城市学校教学水平也比较低,基本都坚持以本国语言教学;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的宫廷学校。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办理。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 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5.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和角力。A.游泳B.射箭C.投标枪D.击剑 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 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C.雅典大学D.亚历山大大学 8.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 A.教堂 B.修道院 C.学院 D.学校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A.禁欲 B.苦行C.修行 D.行善 10.弗吉里奥是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其思想大大受益于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这位教育家是() A. 昆体良 B.奥古斯丁 C.西塞罗 D.格里诺11.教育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论天赋才能的培养》 12.17世纪初,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哲学家是() A.洛克 B.弥尔顿 C.培根 D.裴斯泰洛齐 13.16世纪之后,英国初等教育由()掌管。 A.天主教教堂B国家政府 C 罗马教堂 D 国教会 14.培根以提倡()和科学教育而著名。A.普及教育B.自然科学C.要素教育D.古典教育 15.裴斯泰洛齐认为初等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 ) A.道德教育 B.要素教育 C.自然教育 D.智育教育 16.教育史上,首创“没有书本的学校”,被人们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为()

外国教育史核心笔记

外国教育史核心笔记(三) 第四章古希腊的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青年时期,苏格拉底接受过初等教育,精通数学和天文学。成年期对政治感兴趣。他在政治上拥护贵族的奴隶主专制,反对奴隶主民主共和制。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传统、保守的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一)“自知其无知” 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二)“德即知识” “德即知识”(Virtue is Knowledge)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苏格拉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 苏格拉底这种“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强调道德中知识的重要性。 (三)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苏格拉底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出来。2.苏格拉底十分注重思考在一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这种方法的运用包括三个步骤: 1.讽刺。 2.定义。在前一个步骤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归纳,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3.助产术。在这个步骤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发现法的萌芽。 苏格拉底创立的“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也提出了教育者在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的“无知”态度。 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他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招生人数,录取比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备考-育明考研 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情况(育明考研)

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分析(育明教育) 育明杜老师解析: 1、教育史专业共设2个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报录比在10:1(竞争较激烈)(北师考研辅导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3、初试总分:100分政治+100分英语+300分教育学基础=500分 复试总分:笔试150分+外语口试50分+面试200分=复试总分400分。 笔试90分为及格分,外语+面试150分为及格分,复试240分为及格分,未达到以上及格线的,不予录取。 录取方式:初试总分+复试总分,分专业从高分往低分依次录取。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单独排序。 4、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150-200分之间。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要达到22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辅导第一品牌,育明考研开设的考研辅导课程包括:专业课小班课程·一对一课程·视频班·定向保录班·复试保过班。近年来北师教育学部的录取考生中,近1/3均出自育明教育的相关考研辅导课程。 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研分数线(育明教育) 2016年教育学部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5年教育学部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北师考研辅导咨询育明考研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复试总分:笔试150分+外语口试50分+面试200分=复试总分400分。

外国教育史复习重点

古代: 一、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是指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又称谈话法、讨论法、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①优点:这种方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并不直接将各种知识交待给学生,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从他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是正确的答案。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致,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为后世教学法所吸收。 ②局限:苏格拉底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成熟的教材、教科书和没有正规课堂教学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 近代: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 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 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特别是课程具有古典性质。 3.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强调受教育者的兴趣、要求、欲望和自由,重视探讨新的教育方法 以促进其天性的发展。 4.世俗性:其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具有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 5.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想消灭宗教,而是希望 以世俗和人文主义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三、试述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原则。 教学理论在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教学原则的论述则是他的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主要教学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遵循自然原则:首先,他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其次,夸美纽斯也十分强调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 ⑵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原则,把学校从“文字教学的绝境中引导到认识生活、认识周围世界的广阔道路上来”,抨击了经院主义教育。但也夸大直观性原则的弊端,不理解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⑶启发性原则::夸美纽斯反对呆读死记,反对强迫教学。 ⑷系统循序渐进性与原则: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当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⑸巩固性原则:他认为,练习和复习是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 ⑹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必须照顾儿童的年龄发展,应将儿童的年龄所能接受的材料交给儿童。 夸美纽斯依照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夸美纽斯的

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

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 1、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儒学的思想体系发展 1、春秋时期: 是儒学的初创时期。孔子初创了儒学体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孔子的主观愿望是通过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从而回到西周尊卑、长幼有序的奴隶制社会。他提出的“仁”是儒学思想的创新,奠定了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借由“礼”和“仁”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巩固窃位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 2、战国时期: 孟子沿着“性善论”的方向发展完善了以德治国的王道政治思想体系。基于“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致良知;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孟子建构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使孔子开创的儒学朝着系统化、伦理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与之并列的荀子沿着“性恶论”的方向发展完善了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基于“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教育内容上应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他的学说反映了儒法合流的趋势,丰富了儒家政治学说,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统治方法,也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3、汉代: 董仲舒倡导的“天人感应”的学说,为原始儒学提供了一层神秘化的外衣,并对原始伦理道德规范进行了概括提炼,提出了封建宗教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作为建立“法度”,化民为俗的根本,从而在文化政策上为后来以儒为宗的教育模式提供了蓝本。 4、北宋: 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为儒学寻找到了本体论的依据,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以儒家为主体,融合了佛、道的新儒学——理学思想体系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二、儒学的社会地位变化 二、儒学对教育的影响 1、不同朝代儒学的官定版本是这个朝代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着当时的教育内容。 每个朝代都有儒学官定的版本,如唐代的《五经正义》,宋代的《十三经正义》(王安石变法时颁布的《三经新义》)等。这意味着儒学的内容要适应不同朝代的统治需要作出调整,这也是儒学本身发展的表现。而不同朝代儒学的官定版本既强化了儒学的思想地位,同时规范了这个朝代对儒学内容方面的改造,直接使这个朝代的教育内容与其他朝代不同。 2、不同朝代儒学的地位确认影响着当时的文教政策。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3章 苏格拉底、柏拉

第1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1.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是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它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等。他们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①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力图证明教育乃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一种现象。他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 ②沛西·能认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

套引和推导出来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 2.史前教育的概况 (1)原始社会的分期及研究途径 ①原始社会的分期。有人根据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将原始社会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时代;也有人将其划分为蒙昧和野蛮两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我国史学界一般将原始社会划分为前氏族社会(血缘家族的原始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以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社会四个阶段。 ②研究途径。人们主要从三个途径了解原始社会的概况: 第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科研成果; 第二,民族学的资料; 第三,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记载。

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离线作业答案

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离线 作业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外国教育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__________的结果。 A.先天禀赋 B.后天教育 C.环境影响 D.上帝决定2、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_____经验论的巨子,着名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辨证 D.形而上学3、在俄国高等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应推1755年在____倡议下成立的莫斯科大学。 A.乌申斯基 B.巴甫洛夫 C.罗蒙诺索夫 D.柴可夫斯基 4、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教育带有浓厚的阶级性、等级性和____。 A.宗教性 B.世俗性 C.科学性 D.民族性5、基辅罗斯的学校教育产生于十一世纪,它是以___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A.体育馆 B.寺院 C.工场 D.剧院 6、乌申斯基是____国教育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A.英 B.法 C.俄 D.美 7、在俄国教育史上,基辅罗斯的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世纪。 A.9 B.10 C.11 D.12 8、洛克的《教育漫话》是论述_____的教育问题。 A.劳动人民 B.少年儿童 C.青年绅士 D.中小学生9、卢梭是____世纪法国教育思想家。 A.16 B.17 C.18 D.19 10、卢梭是反对____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 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11、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教学提纲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古代两河流域的教育 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考古家断定这一时期,苏美尔人已经发明了“泥板书”和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以后又演进为楔形文字。在巴比伦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苏美尔时期已经出现了学校。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泥板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重视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管理十分严格。 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已有两级: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 公元3世纪后,巴比伦作为古代文明的中心,逐渐衰落。后人了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主要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研究。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第二节、古代埃及的教育 与巴比伦一样,古埃及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天文学上能区分恒星和行星,还制作了天体图和太阳历;数学上,采用了10进位的计算法;医学上的木乃伊制作;建筑方面的金字塔的建造都是人类史上的杰作。一般认为古埃及建立的学校是人类最古老的学校。 1、历史背景 ①地处泥罗河流域,农业发达 天文学:观测天象,预测气侯及河水泛滥的同期建立科学几何学:丈量田亩、建造庙宇、房舍 水利学:灌溉 知识体系医学:制造木乃伊、医疗 地理学:对外贸易、军事远征 ②前3500年进入妈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法老)采取配置大小官吏,强化国家机器,实行对外侵略和宗教统治,这些知识要有专门的机构传授。 ③文字出现:图形文字→用字母、音符、词组组成的复合文字 2、学校类型: 最早建立的学校是宫廷学校:培养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学成后充任官吏,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 到了中王国时期,一些政府机关在机关内部附设职官学校,招收贵族及官员子弟,以政府办公处所为校址,官吏充任教师。 此外,还有寺庙学校。一些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同时又是传授高深科学知识的学府,吸引着要求深造的青年到寺庙里求学,重在学术知识的传授和探讨。 书吏学校:包括绘文书吏、书信书吏、军队书吏、国王书吏等,学习的内容

外国教育史重点整理

一、古典时代得教育(斯巴达、雅典):以斯巴达与雅典为代表得城邦时代 二、斯巴达得教育 (1)教育背景(军事化得农业国家;由严重对立得三个社会阶层构成得国家) (2)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3)实行严格得体检制度,以保证体质上得优越性。 (4)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得教育。7岁—18岁男子进入教育机构,主要学习“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并接受严酷得训练。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得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年满20岁得公民子弟在国家边境沿线驻扎,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5)重视女子教育。 (6)斯巴达人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而不关注文化知识得学习 (7)教育目得在于培养体格强壮得战士 三、雅典得教育 (1)民主化得商业社会 (2)高度重视教育,盛行私人办学 (3)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女孩继续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男孩则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13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游泳、舞蹈、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15、16岁,大多数公民子弟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与审美教育。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属于预备公民阶段。20岁,经过一定得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获得完全得政治权利。 (4)雅典教育得目得在于培养身心与谐发展得能履行公民职责得人. 请思考: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得差异表现为哪些方面? 四、西方三杰——-柏拉图得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国家管理(①国家控制教育,公养公育,培育人才. 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得长官. ③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与军人)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模拟试题

20*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教育史模拟题 一、选择题 1.英国在教育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D A 中央集权制 B 地方分权制 C 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 D 议会、国家教委和地方教育局相结合 2.下面哪个法案奠定了20 世纪英国的教育领导体制的基本形式:C A 福斯特法案 B 富尔法案 C 巴尔福法案 D 费舍法案 3.下列哪个法案不是关于初等教育的?D A 费舍法案 B 费里法案 C 福斯特法案 D 富尔法案 4.下列哪个法案或报告不是关于中等教育的?A A 雷沃休姆报告 B 巴特勒法案 C 史密斯-休斯法案 D 朗之万-瓦隆方案 5.在法国教育史上,《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有着重要地位。这部法案确立法国高等教育的三个基本办学原则,这三条原则是:A A 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 B 学术自由民主治校学科综合 C 自治自由综合 D 学术自由民主参与学科性结构 6.下列哪个法案或报告不是关于职业教育的?C A 哈比改革 B 阿斯蒂埃法案 C 费里法案 D 史密斯-休斯法案 7.下列哪个法案或报告不是关于高等教育的?A A 斯宾斯报告 B 雷沃休姆报告 C 国防教育法 D 罗宾斯原则 8. 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儿童的设想,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分流的主张。A A 哈多报告 B 福斯特法案 C 斯宾斯报告 D 富尔法案 9.《费里法案》的颁布大大促进了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正是《费里法案》奠定了法国初等教育的三项基本原则,即义务、免费和:C A 自由 B 民主 C 世俗化 D 职业化 10.下述哪个法案规定应为3-5 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校”:B A 费里法案 B 费舍法案 C 福斯特法案 D 巴特勒法案 11.德国曾长期施行教育上的双轨制,直到时期才被废止。A A 魏玛共和国 B 希特勒统治 C 二战后 D 20 世纪80 年代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二)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十七章(第三节) 第三节民主主义教育 民主主义是杜威的社会政治观。同时,杜威把教育看作实现其民主社会改理想的首要工具,认为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重要的和有机的联系,是实现民主主义的第一工具和最重要的工具。 一、对六种传统教育观的批判、“教育即准备”说“教育即准备”观点产生的不良后果有: ()使教育丧失动力。()延缓教育的进行。()用传统一般的期望和要求代替受教育者个人的特殊能力的标准,会使个人的特殊才能受到漠视。()它使人不得不极大地求助于利用外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动机进行教育。 、“教育即展开”说从逻辑上看,它是预备说的变种。它主要指教育是展开儿童天性的学说。 展开说也强调发展,但发展本身无意义,发展只是看作离开现在指导实现目标时才有意义。 、“教育即形式训练”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灵具有某些心理官能和能力,教育就是直接以训练这些能力为目的。 杜威指出,形式训练说的基本错误是它的二元论。 、“教育即塑造”说强调对发展智力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 杜威认为这个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忽视生物具有许多主动的改造材料的机能。 、“教育即复演”说向终极目标发展和从外进行塑造,这两种思想的结合产生了教育上的复演理论。 杜威认为,这种理论的基础是错误的。 、“教育即自然发展”说自然发展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卢梭。 杜威认为,自然发展说的主要缺陷在于,它在强调生长的内在条件的同时,忽视了外在条件。 从对这六种教育学说的批判,可以看出,杜威反对外在的、静止的、遥远的、强制性的教育,而强调一种内外结合、在每个阶段上都有进步的教育。 二、对历史上三个教育理论的考察、对古代柏拉图教育理论的考察杜威首先考察了柏拉图的教育理论。 ()积极见解。他认为,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教育思考有二。 ()局限性。但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在于他没有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活动的无限的多元性。 、对近代“个人主义教育理想”的考察近代的个人主义的理想,主要指世纪的“自然主义教育”的理想。 杜威认为,世纪的个人主义运动主要兴趣是注重个人进步。它是从反社会开始,要走向更广泛、更自由的社会,走向世界大同。 这种思想认为,自然的教育是确保这种更有社会精神的社会的第一步。 、对近代“国家教育和学校教育”理论的考察自然主义教育的弱点: ()否定教育的意义;()忽视组织的作用。 德国国家主义教育出现的原因:第一,德国是法国的战败国,国家需要复兴;第二,教育是复兴国家、统一国家的最好手段;第三,这种教育应适应公共教育的制度。 三、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民主与教育的关系民主主义教育的特点第一,民主的教育应当是所有人的教育。第二,民主社会教育是与强制的、权威的教育相对立的;第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