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2平方根》讲解与例题(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2平方根》讲解与例题(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2平方根》讲解与例题(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2平方根》讲解与例题(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2 平方根》讲解与例题

1.平方根

(1)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

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32=9,所以3是9的平方根.(-3)2

=9,所以-3也是9的平方根,所以9的平方根是3和-3.

(2)平方根的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可记作“±a ”,读作“正、负根号a ”.“ ”读作“根号”,“a ”是被开方数.例如:2的平方根可表示为± 2.

(3)平方根的性质:若x 2=a ,则有(-x )2

=a ,即-x 也是a 的平方根,因此正数a 的平

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只有02

=0,故0的平方根为0;由于同号的两个数相乘得正,因此任何数的平方都不会是负数,故负数没有平方根.综合上述: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如:4的平方根有两个:2和-2,-4没有平方根.

我明白了,一个数a 的平方根可以表示成±a . 你可要小心哦!(1)不是任何数都有平方根,负数可没有平方根,(2)式子a 只有当a ≥0时才有意义,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

【例1-1】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81;(2)(-7)2

;(3)11549

.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可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的运算,更具体地说,就是找出平方后等于a 的数.

解:(1)∵(±9)2

=81,

∴81的平方根是±9,即±81=±9.

(2)∵(-7)2=72

=49,

∴(-7)2

的平方根是±7,即±49=±7.

(3)∵11549=6449,又? ????±872=6449,

∴11549的平方根是±87

, 即±

1

1549=±8

7

. 【例1-2】 下列各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求出它的平方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1)94;(2)0;(3)-9;(4)|-0.81|;(5)-22. 分析:

序号 存在情况 原因 (1) 有2个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

(4) 有2个

(3) 无

负数没有平方根

(5) 无 (2) 有1个 0的平方根是它本身

解:(1)∵94是正数,∴9

4

有两个平方根.

又∵? ????±322=9

4

,∴94的平方根是±32.

(2)0只有一个平方根,是它本身. (3)∵-9是负数,∴-9没有平方根.

(4)∵|-0.81|=(±0.9)2

,是正数, ∴|-0.81|的平方根是±0.9.

(5)∵-22

=-4,是负数,

∴-22

没有平方根. 2.算术平方根

(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2)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读作“根号a ”. (3)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一个正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当然也没有算术平方根.

淡重点 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1)只有正数和0(即非负数)才有算术平方根,且算术平方根也是非负数;

(2)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就是它的算术平方根.如果知道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就可以写出它的负的平方根.

【例2】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0.09;(2)121

169

.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求一个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首先要找出平方等于a 的数,写出平方式;从平方式中确定a 的算术平方根的值.

解:(1)∵0.32

=0.09,

∴0.09的算术平方根是0.3, 即0.09=0.3;

(2)∵? ????11132=

121169, ∴121169的算术平方根是1113

. 析规律 如何确定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类似,先找到一个平方等于所求数的数,再求算术平方根,应特别注意数的符号.

3.开平方

求一个数a (a ≥0)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开平方运算是已知指数和幂求底数.

(1)因为平方和开平方互逆,故可通过平方来寻找一个数的平方根,也可以利用平方验算所求平方根是否正确.

(2)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正数、负数、0可以进行“平方”运算,且“平方”的结果只有一个;但“开平方”只有正数和0才可以,负数不能开平方,且正数开平方时有两个结果.

(3)对于生活和生产中的已知面积求长度的问题,一般可用开平方加以解决.

【例3】 小明家计划用80块正方形的地板砖铺设面积是20 m 2

的客厅,试问小明家需要购买边长是多少的地板砖?

解:设正方形的地板砖的边长为x m ,由题意,得80x 2=20,则x 2

=0.25.故x =±0.5. ∵地板砖的边长不能为负数,∴x =0.5. ∴小明家应购买边长为0.5 m 的地板砖.

4.a 2与(a )2

的关系

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依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a )2=a (a ≥0).a 2表示a 2的算术

平方根,依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若a ≥0,则a 2的算术平方根为a ;若a <0,则a 2

的算术

平方根为-a ,即a 2

=|a |=?????

a ,a ≥0,-a ,a <0.

(1)区别:①意义不同:(a )2表示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a 2

表示实数a 的平

方的算术平方根.②取值范围不同:(a )2中的a 为非负数,即a ≥0;a 2

中的a 为任意数.③

运算顺序不同:(a )2是先求a 的算术平方根,再求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a 2

是先求a

的平方,再求平方后的算术平方根.④写法不同.在(a )2

中,幂指数2在根号的外面;而

在a 2中,幂指数2在根号的里面.⑤运算结果不同:(a )2=a ;a 2

=|a |=?

????

a ,a ≥0,-a ,a <0.

(2)联系:①在运算时,都有平方和开平方的运算.②两式运算的结果都是非负数,即(a )2≥0,a 2≥0.③仅当a ≥0时,有(a )2=a 2

.

点技巧 巧用(a )2

=a

将(a )2=a 反过来就是a =(a )2

,利用此式可使某些运算更为简便.

【例4】 化简:(6)2=__________;(-7)2

=__________.

解析:(-7)2

=|-7|=7. 答案:6 7

5.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关系 (1)区别: ①概念不同

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 ,那么这个数x 叫做a 的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②表示方法不同

平方根:正数a

的平方根用符号±a 表示.

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用符号a 表示,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a 可以看成是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③读法不同

a 读作“根号a ”;±a 读作“正、负根号a ”. ④结果和个数不同

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一定为正数,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一正一负且互为相反数.

(2)联系:

①平方根中包含了算术平方根,就是说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的一个,即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一正一负两个,其中正的那一个就是它的算术平方根,这样要求一个正数a 的平方根,只要先求出这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a ,就可以直接写出这个正数的平方根±a 了.

②在平方根±a 和算术平方根a 中,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即a ≥0.严格地讲,正数和0既有平方根,又有算术平方根,负数既没有平方根,又没有算术平方根.

③0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是0.

【例5-1】 (1)求(-3)2

的平方根; (2)计算144;

(3)求(π-3.142)2

的算术平方根; (4)求16的平方根.

错解 (1)因为(-3)2=9,故(-3)2

的平方根是-3;

(2)因为(±12)2

=144,所以144=±12;

(3)(π-3.142)2的算术平方根是(π-3.142)2=π-3.142;〔或±(π-

3.142)〕

(4)16的平方根是±4.

剖析

(1)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而这里(-3)2

的平方根只有一个数,只表明两个平方根中的一个负的平方根,漏掉了一个正的平方根;

(2)混淆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144表示144的算术平方根,它是一个非负数,错解中出现了增解-12;

(3)错在忽视了π<3.142,即π-3.142<0;或混淆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4)这里错误地将16的平方根当成16的平方根,其实这里是求16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根,该题将两个相近概念“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含在一个小题中.

正解 (1)±(-3)2

=±9=±3; (2)144=12;

(3)(π-3.142)2

=-(π-3.142)=3.142-π; (4)16=4,它的平方根是±2. (1)±81;(2)-16;(3)925

;(4)(-4)2

.

分析:±81表示81的平方根,故其结果是一对相反数;-16表示16的负平方根,

故其结果是负数;

925表示925

的算术平方根,故其结果是正数;(-4)2表示(-4)2

的算术平方根,故其结果必为正数.

解:(1)∵92

=81,∴±81=±9.

(2)∵42

=16,∴-16=-4.

(3)∵? ????352=9

25,∴925=35.

(4)∵42

=(-4)2

,∴(-4)2

=4.

释疑点 与平方根相关的三种符号

弄清与平方根有关的三种符号±a ,a ,-a 的意义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a 表示非负数a 的平方根,a 表示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a 表示非负数a 的负平方根.注意a ≠±a .在具体解题时,“ ”的前面是什么符号,其计算结果就是什么符号,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多添.

6.巧用算术平方根的两个“非负性”

众所周知,算术平方根a 具有双重非负性: (1)被开方数具有非负性,即a ≥0.

(2)a 本身具有非负性,即a ≥0.这两个非负性形象、全面地反映了算术平方根的本质属性.在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时,若能仔细观察、认真地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并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这两个非负性,就可避免用常规方法造成的繁杂运算或误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初中阶段学习的非负数有三类,即一个数的绝对值,一个数的平方(偶次方)和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关于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数的非负性相关的求值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它们的和等于0的形式.此类问题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1)算术平方根、平方数、绝对值三种中的任意两种组成一题〔| |+( )2

=0,| |

+ =0,( )2+ =0〕,甚至同一道题目中同时出现这三个内容〔| |+( )2

+ =0〕.

(2)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平方数,而是需要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题目中的某些内容进行变形,然后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进行计算.

【例6-1】 若-x 2

+y =6,则x =__________,y =__________.

解析:由-x 2

有意义得x =0,故y =6. 答案:0 6

【例6-2】 若|m -1|+n -5=0,则m =__________,n =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得m -1=0,n -5=0,所以m =1,n =5. 答案:1 5

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数都为0.

【例6-3】 如果y =x 2-4+4-x 2x +2

+2 013成立,求x 2

+y -3的值.

分析:由算术平方根被开方数的非负性知,x 2-4≥0,4-x 2

≥0,

因此,x 2

-4=0,即x =±2; 又x +2≠0,即x ≠-2,

所以x =2,y =2 013,于是得解.

解:由题可知x2-4≥0,且4-x2≥0,∴x2-4=0,

即x=±2.

又∵x+2≠0,

即x≠-2,

∴x=2.

将x=2代入y=x2-4+4-x2

x+2

+2 013,

可得y=2 013.

∴x2+y-3=22+2 013-3=2 014.

点评:解答这类问题时,先确定题目中非负数的类型,然后根据类型“对症下药”.不要误认为x=±2.

最新新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圆 圆概念总结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r =1 2 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或者,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11.圆的周长公式:C圆=πd =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 d=c÷π(圆直径=周长÷圆周率) r=c÷π÷2(圆半径=圆周长÷圆周率÷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 =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d÷2)2或者S=π(C÷π÷2)2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πR2-πr2或S=π(R2-r2)。 (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或πr2 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

训练内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17.5 - 25=53.3 - 41=22.5 - 15=4.83 - 21=6.93 - 33=10.24 - 32= 93.6 - 52= 24.64 - 77= 13.64 - 62=37.8 - 18= 12.96 - 54= 1.82 - 14=21.16 - 92= 9.38 - 67= 1.92 - 12= 2.88 - 18= 19.32 - 92= 6.75 - 27=23.94 - 57= 19.14 - 87=490 - 70=9.89 - 43= 10.92 - 91 = 7.28 - 28= 1764 - 21=664 - 96=525 - 65=825 - 73=264 - 88=311 - 23=118 - 43= 682 - 31 = 432 - 16=804 - 41 = 3315 - 39= 726 -49=476 - 41 = 704 -16= 283 -29=809 - 67=292 - 19=1056 - 88=148 - 37=120 - 28=261 - 19=380 - 18=654

41 - 39= 2 训练内容:小数末尾添上0 继续除 12.3 - 2=20.7 - 5=36.3 - 3=13.6 - 8=15.9 - 15 =0.72 - 8=30 - 4= 32 - 5 = 0.63 - 9=45.9 - 6= 4-25 = 7.79 - 95 =42 - 8= 35 - 56= 43.8 - 12=26 - 4=18 - 24= 7.98 - 8=18.9 - 6= 3.6 - 2= 19.3 - 2=12.6 - 12= 15.87 - 20= 4.95 - 11 = 3 训练内容: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32 - 0.08=0.63 - 0.7=27.9 - 4.5= 5.28 - 0.03=8.4 - 0.56=11.7 - 0.9 = 0.12 - 0.25= 1.68 - 2.1 = 0.78 - 0.2=6.3 - 0.42=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Unit 1 Lifestyles Warm-up Tapescript 1 Football player: Being famous isn’t easy, you know. I travel a lot – I have match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But my job is exciting, very exciting! I love the matches, the people cheering, know what I mean? 2 Student: My dad says these are the best days of my life –but I’m not so sure! You know, I’ve got lots of work to do and there’s not much time really. I also play football for the school team and we have to do training three nights a week. 3 Shepherd: I love the animals and I love nature. It’s peaceful, and there’s no one to tell me what to do. But it’s not so good when the weather’s bad! 4 Business manager: I’m very busy, and I don’t have time to see my husband and children. Mmmm and my life is very stressful, I suppose. I mean, I have to deal with lots of money. But I find it really exciting. 1 A Perfect Day? A Couch Potato Forty-three-year-old Brian Blakey from Birmingham is sitting on his sofa and telling me about his perfect day.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 一、倍数与因数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注意:我们现在研究的都是0除外的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没有最大和最小的整 数。 自然数一定是整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即整数包括自然数) 3、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如:4×5=20,就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 判断题或填空题易出。如:4×5=20,4是因数,20是倍数,这是错误的。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地找就不会重复和遗漏。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1的因数只有1个,就是1。如:36的因数:1,36,2,18,3,12,4,9,6 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地找。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它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例:一个数最大的因数与最小的倍数是18,这个数是( 18 )。 6、2,3,5的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最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_详细版

一、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快乐的家园玩具小猫钓鱼文具 二、比较 动物乐园高矮较重 三、加减法(一) 有几枝铅笔有几辆车摘果子小猫吃鱼猜数游戏跳绳可爱的企鹅分苹果操场上乘车整理与复习(一)大家来锻炼迎新年 四、分类 整理房间整理书包 五、位置与顺序 前后上下左右教室 六、认识物体 物体分类你说我摆 七、加减法(二) 捆小棒搭积木有几瓶牛奶有几棵树买铅笔跳伞表演美丽田园整理与复习(二)八、认识钟表 小明的一天小芳的上午 九、统计 最喜欢的水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一、生活中的数 数铅笔数豆子动物餐厅小小养殖场 二、观察与测量 观察物体桌子有多长去游乐园估一估量一量 三、加与减(一) 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害虫拔萝卜回收废品我和小树一起长 四、有趣的图形 认识图形动手做(一)动手做(二)动手做(三) 五、加与减(二) 图书馆发新书小小图书馆跳绳小小运动会 六、购物 买文具买衣服小小商店 七、加与减(二) 套圈游戏乘船乘车今天我当家 八、统计 组织比赛买气球

一、除法 数一数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 二、乘法口诀(一) 数松果摘桃子做家务需要几个轮子可爱的小青蛙小熊请客回家路上 三、观察物体 看一看(一)看一看(二)节日广场 四、分一分与除法 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分香蕉飞行表演小熊开店运动会快乐的动物文具店花园整理与复习(一) 五、方向与位置 东南西北看望老人 六、时、分、秒 我们赢了一分钟能干什么作息时间表月球旅行 七、乘法口诀(二) 有多少“粘贴画” 一个星期有几天买球整理与复习 八、除法 长颈鹿和小鸟小兔安家游乐场 九、统计与猜测 生日买书抛硬币趣味运动会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一、除法 分苹果分橘子分草莓租船派车 二、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买鲜花过河 三、方向与路线 辩认方向认识路线 四、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拔一拔比一比练习五 五、测量 铅笔有多长一千米有多长练习六整理与复习一走进乡村 六、加与减(一) 买电器回收废电池小小图书馆练习七 七、认识图形 认识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欣赏与设计 八、加与减(二) 捐书活动运白菜买洗衣机美丽的植物园 九、统计 读统计图表

2017新北师大版4四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新版】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三单元乘法 整理与复习 第四单元运算律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六单元除法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可能性 总复习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单元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四、单元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五、教学建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小方块的过程,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8Lesson1-知识点及习题

1.adventure vt. 大胆进行;拿……冒风险 n. 冒险行动,冒险 adventure 所指的冒险一般只是刺激性强,并无多大危险,用作复数时,意为“冒险故事”。 venture 多指冒生命危险或重大的经济风险。 (1)An Antarctic expedition was once an adventure. 2.desert n. 沙漠 v. 离弃;抛弃;背弃;遗弃不顾 adj. 荒凉的;无人居 住的 (1)Many people deserted their houses for another place during the food shortage. (2)Travelling alone in the desert is very dangerous. (3)The old man has lived on the desert island for 30 years. 3.dream vi. 做梦,梦见,常与of 或about 连用 vt. 做梦,梦见,常跟同源宾语 n. 梦;梦想 have dreams of doing sth. 4.take off 起飞;脱掉;突然上升;大受欢迎 (1)Sales of home cars have taken off in recent years. 5.major adj. 较大的;主要的;严重的 vi. 主修,专修(大学的某一科目) n.少校;成年人;大学主修科目;主修专业 major in (美国口语)攻读,专修,主修 majority n. (pl. majorities)大部分,多数; minority n. 少数 in the/ a majority 占大多数 a/the majority of 大多数的,大半的 6.experience n.(U)经验;(C)经历,阅历 vt. 经历,体验 experienced adj. 有经验的;熟练的 7.extra adv. 特别地;非常 adj.特别的;额外的 extraordinary adj. 非常的;离奇的;使人惊奇的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 册全册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第一节精打细算 [教学内容]精打细算(第2-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5 ÷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学生可能会将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一、面的旋转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 (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πdh;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πrh 4、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d表示底面直径,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 S表=S侧+2S底或S表=πdh+2π(d/2)2或S表=2πrh+2πr2 5、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

V=Sh。 3、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1)计算圆柱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了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V=Sh。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πr2h; (3)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π(d÷2)2h; (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π(C÷π÷2)2h; 4、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5、圆柱形容器公式的应用与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计算方法相同。 四、圆锥的体积 1. 圆锥只有一条高。 2.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则字母公式为:V=1/3Sh 3. 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1)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直接运用V=1/3Sh (2)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半径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1/3πr2h (3)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直径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1/3π(d÷2)2h (4)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1/3π(C÷π÷2)2h 第二单元、比例 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4、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1)求比值; (2)化简比; (3)比例的基本性质 5、解比例的方法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的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形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XX县XX镇XXX学校备课簿 班别五年(2)班 科目数学科 任课老师X X X 2010 至 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2)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3)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4)第六单元“百分数”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 2)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 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大的专题性的综合应用,即“数学与生活” “数学与购物” ,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教学目标 (1)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箅;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情境,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能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 乐趣。 (5)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点,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各单元主要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各单元主要知识点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数的世界 知识点: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2、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3、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1、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补充知识点: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1、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补充知识点:

1、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找因数 知识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找质数 知识点: 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数的奇偶性 知识点: 1、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

2018-2019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全集(完整版103页)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目录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

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 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第六单元“确定位臵”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臵;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职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不太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完整版)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

3.66-1.25=1.5-0.5=0.36+0.64=2.1+0.6=0.96-9.7=1-0.9=1-0.56=5- 0,42=1.9+8.1=4.3+2.31=0.7+0.23=0.75+0.25=0.17+0.33=0.2×0.4= 0.01×10=0.01×50=0.01×100=0.01×1000=0.09×10=0.09×100=0.09×1000= 53.8×10=53.8×100=53.8×1000=1.414×10=0.1×1000=36.9÷10=3.14×100= 0.618×100=18.1×10=9.87÷10=1.4×100=0.01÷1000=43.21÷1000=0.3×0.2=4×3=4×0.3=0.4×0.3=13×3=0.13×2=0.13×0.2=36×24= 3.6×2.4=36×2.4=3.6×24=0.36×2.4=0.6×0.7=0.9×0.1=0.8×5= 1.1×0.4=0.02×7=0.3×1.3=0.3×0.2=0.5×1.8=1.5×1.8=7×2= 0.7×2=0.7×0.2=3×6=0.3×6=0.3×0.6=15×2=1.5×2= 1.5×0.2=3.8×4= 2.5×4=20×0.5=4.8÷1.6=1.5×5=10-4.5= 0.39÷3= 二、竖式计算 45.2-33.5= 15.4+2.97= 3.8+3.54= 1.36×0.8= 9.8×1.3= 0.12×50= 4.8×1.3=7.2÷4= 38-33.4= 5.94+10.7= 3.05-2.9=

0.78×0.04= 654×0.9= 2.6×0.5= 4.8×0.9=6÷5= 8.25+1.55=7.3-2.25=10-2.45=3.7+2.36=10.2-8.75= 11.65-7.39=10-3.14=11.7+40.3=3.15-2=8-7.23=85-34.7=0.7×7.8=1.3×0.25=1.44×3.98=1.44×3.98= 4.8×0.25=4.8×1.2=0.32×0.8=0.32×1.2=9.8×0.5= 2.42×1.1= 3.14×1.5=2.6×0.8=2.15×2.1=2.1×60= 1.2×60= 2.13×4=4.8×0.3=1.3×2.2=9.6×0.8= 3.25×1.8= 9.34×1.4=0.7×9.32=1.87×2.3=0.15×0.63=1.8×0.85= 13.3×0.95=12.3×1.5=9÷3.6=4.2×3.2=1.8×5.5=(保留二位小数) 8.09×6.7= 三、计算并验算 4.2×3.2= 四、脱在计算 9.43-(8.65+0.40) 4.28+0.53-3.37 4.02-3.5+0.98 2.5×2.8×4 10―0.34―0.66600÷8.09=1.79×1.2=4.48×3.5=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一)——归纳推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这种基本的分析问题法,认识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去。 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称为推理。 见书上的三个推理案例,回答几个推理各有什么特点?都是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但是推理的结构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可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二、新课讲解: 1、 蛇是用肺呼吸的,鳄鱼是用肺呼吸的,海龟是用肺呼吸的,蜥蜴是用肺呼吸的。 蛇,鳄鱼,海龟,蜥蜴都是爬行动物,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由此我们猜想:凸边形的内角和是 3、,由此我们猜想:(均为正实数) 这种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栝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⑴ 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整理; ⑵ 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 ⑶ 检验猜想。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试通过计算的值,推测出的值。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结果预测如下) (1) 180?360?540?(2)180n -??221222221,,,331332333+++<<<+++ a a m b b m +<+,,a b m {}n a 2 1()(1)n a n N n +=∈+12()(1)(1)(1)n f n a a a =--???-(1),(2),(3)f f f ()f n 113(1)1144 f a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单元学习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整数、小数或整数除以小数。认识循环小数。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 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并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单元学习重点: 商小数点的定位。商小数点的定位。 单元学习难点: 除数是小数的情形,应用商不变规律。 单元课时安排: 11课时 第1课时 学习内容:精打细算课本P2-3,练一练第1-4题。 学习目标: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学习难点: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

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不太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 培养很重视。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 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 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 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 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 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 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 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 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 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 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 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 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小数的意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2017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整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整合 册别单 元 内 容 版 块 标题课题摘要 一年级上册 前言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 一 单 元 生 活 中 的 数 数 与 代 数 1、可爱的校园10以内的个数有什么,有多少,数一数 2、快乐的家园数的意义1、2、 3、4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3、玩具5以内的数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 4、小猫钓鱼0的认识生活中用到0的地方 5、文具6—10的认识数一数,写一写,6—10分别可以 表示什么。 第 二 单 元 比 较 统 计 与 概 率 1、动物乐园比多少知道符号>,=,<的意义;会读,会写 2、高矮比高矮谁高谁矮,比一比 3、轻重比轻重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第 三 单 元 加 减 法 ( 一 ) 数 与 代 数 1、有几支铅笔什么是加法认识加号,理解加号的意义,会读 加法算式。 2、有几辆车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 3、摘果子什么是减法认识减号,理解减号的意义,会读 减法算式。 4、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依次减,直到减到0为止。 练习一5以内的加减法 5、猜数游戏做加法想减法,做减法想加法 6、跳绳8和9的加减法数一数,算一算 7、可爱的企鹅8、9的应用题 练习二9以内的加减法 8、分苹果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9、操场上求谁多谁少的应用题甲比乙多4→乙比甲少4 10、乘车一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从前往后,依次计算 练习三10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一)0—10加减法表 11、大家来锻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 四 单 元 分 类 统 计 与 概 率 1、整理房间大分类怎样整理,分类依据 2、整理书包小分类怎样整理,分类依据 第 五 单 元 位 置 与 顺 序 空 间 与 图 形 1、前后森林运动会,看图说一说 2、上下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3、左右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另一只手是? 4、教室前后左右上下说一说教室里面有什么,是怎样摆 放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