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科大通信导师团队介绍

电子科大通信导师团队介绍

电子科大通信导师团队介绍
电子科大通信导师团队介绍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划分

1、光纤技术与光电子器件研究室

饶云江教授(yjrao@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冉曾令副教授(ranzl@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光电子器件

2、光通信技术研究室

邱昆教授(kqiu@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陈福深教授(fschen@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许渤副教授(xubo@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武保剑副教授(bjwu@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周东副教授(zhoudo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易兴文副教授(xwyi@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新型光通信理论与技术、光接入网技术、军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

3、宽带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室

团队1:宽带通信网研究组

李乐民院士(lml@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王晟教授(wsh_keylab@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许都副教授(xudu@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虞红芳副教授(yuhf2004@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徐世中副教授(xsz.uestc@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廖丹副教授(liaodan@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章小宁副教授(xnzha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宽带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宽带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宽带无线网络技术

团队2:网络行为学与网络安全课题组

胡光岷教授(hgm@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姚兴苗副教授(yxm@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网络行为学研究、网络安全研究

团队3:现代通信网技术及应用

李兴明教授(xingminl@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现代通信网理论、网络的优化设计技术.、电信网络管理、高速信息传输技术

团队4:光互联网及移动信息网络研究中心

隆克平教授(lkp@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阳小龙教授(yxl@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邝育军教授(kyj@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彭云峰副教授(yfpe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光互联网络、移动信息网络

团队5:网络技术研究团队

雷维礼教授(wllei@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毛玉明教授(ymmao@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冷甦鹏副教授(sple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马立香副教授(lixiangma@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蒋体纲副研究员(jiangtiga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宽带无线信息网络

4、通信电路设计与信号处理研究室

团队1:多媒体通信团队

李晓峰教授(xfli@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傅志中副教授(fuzz@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周宁副教授(zhouni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张敏副教授(zhangminya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无线)多媒体通信与终端、图像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多媒体信号处理与信息处

理、视频图像压缩、跟踪与模式识别

团队2:无线通信与RF集成电路团队

文光俊教授(wgj@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蔡竟业教授(jycai@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朱学勇副教授(xyzhu@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刘镰斧副教授(lfliu@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RF集成电路设计、通信中的信号处理技术、频谱检测与估计

团队3:DSP研究团队

彭启琮教授(qpe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李玉柏教授(ybli@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邵怀宗副教授(hzshao@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管庆副教授(qguan@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林静然副教授(jingranlin@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DSP技术

团队4:电子科技大学-飞思卡尔无线通信与嵌入式系统联合实验室

李广军教授(gjli@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李强教授(qli@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林水生教授(sslin@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阎波副教授(yanboyu@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通信信号处理及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与无线传感器网络、ASIC设计与IC设计方法学

通信抗干扰实验室团队划分

1、移动通信研究团队

李少谦教授(lsp@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唐友喜教授(tangyx@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刘皓副教授(liuhao@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唐万斌副教授(wbta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武刚副教授(wugang99@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何旭副教授(hexu@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主要面向信号处理方向,偏向程序、算法、仿真,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MIMO,OFDM等

2、通信信号处理与专用集成电路研究团队

胡剑浩教授(jhhu@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凌翔副教授(xiangli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主要面向硬件,FPGA,芯片设计等

3、无线网络技术团队

郭伟教授(guowei@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冯刚教授(fenggang@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余敬东副教授(yujd@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网络层,Ad-hoc

4、编码技术研究团队

周亮教授(lzhou@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张忠培教授(zhangzp@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文红副教授(sunlike@https://www.doczj.com/doc/8f3912932.html,)

研究方向:编码技术、密码学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资料讲解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A 卷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考试形式: 一页纸开卷 考试日期: 20 14 年 1 月 11 日 考试时长:_120__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10 %, 期末 70 % 本试卷试题由_____部分构成,共_____页。 一、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 、B 、C 和D 组成,这4个符号是相互独立的。每秒钟内A 、B 、C 、D 出现的次数分别为500、 125、125、250,求信源的符号速率和信息速率。(共10分) 解:信源的符号速率为()5001251252501000/s R symbol s =+++= (4分)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111,,,2884P A P B P C P D = === (2分) 信源熵2111113 ()log 13321/28844M i i i H X P P bit symbol ==-=?+?+?++?=∑ (2分) 信源的信息速率为7 ()10001750/4b s R R H X bit s ==?= (2分) 二、对模拟信号()2cos(2000)4cos(4000)m t t t ππ=+进行线性PCM 传输,量化器设计范围为[-10,10],PCM 码字字长为16 位。求:(共10分) 1.无失真恢复()m t 允许的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多少?(5分) 2.量化信噪比是多少?(5分) 解: 1.()m t 的带宽2000B Hz = ,最小采样频率min 24000s f B Hz == 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max min 1/0.00025s s T f s == (5分) 2.()m t 的功率416 1022m P =+= (2分) 均匀量化信噪比 22106.02 4.7710log 6.02 4.7710log 106.0216 4.7710(12)91.09q S n D n N dB ??=++=++ ? ??=?++-= (3分) 三、 已知某模拟基带信号m (t )的带宽为5kHz ,发送端发送功率为P t ,接收功率比发送功率低50dB 。信道中加性高斯白噪声 的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 0 =10-10W/Hz ,如果要求系统输出信噪比不低于30dB 。试求:(共10分)

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学院导师介绍微波工程系

——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一)团队名称电磁辐射与散射 研究领域/方向 天线理论与技术、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计算电磁学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瞬态电磁理论及应用、宽带电磁探测 负责人聂在平 团队成员 正高 聂在平、潘锦、杨峰、杨仕文、胡俊 赵延文、夏明耀、赵志钦 副高阙肖峰、屈世伟、宗显政、孙向阳、杨德强、欧阳骏中级及以下雷霖、刘贤峰、孟敏、管国云、杨鹏、何十全、颜溯团队名称电磁学与应用团队 研究领域/方向 计算电磁学、天线与传播 电磁材料、生物电磁学、纳米电磁学 负责人李乐伟 团队成员 正高李乐伟、康凯 副高唐红艳、陈涌频、班永灵中级及以下李金艳 团队名称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多芯片组件(MCM)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微波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HMIC)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电路(WSBD&C)和太赫兹技术 负责人徐锐敏 团队成员 正高徐锐敏、张勇、延波、冯林 副高谢小强、王志刚、国云川、谢俊 中级及以下孔斌、胡江、詹铭周、夏雷、王磊、徐跃杭、杨涛团队名称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应用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与系统、固态THz电路与系统 负责人樊勇 团队成员 正高樊勇、张永鸿 副高何宗锐、宋开军、林先其、敬守钊、程钰间中级及以下陈其科、赵明华、张波

——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二)团队名称微波技术与天线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设备、天线系统 电子系统工程、微波测量、微波器部件 负责人韩周安 团队成员 正高唐璞、王建 副高韩周安、陈波、冯梅 中级及以下庞晓凤、方宙奇、何子远、骆无穷、杨红团队名称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微波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负责人唐小宏 团队成员 正高唐小宏 副高王玲、肖飞中级及以下吴涛 团队名称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研究领域/方向电磁兼容技术负责人胡皓全 团队成员 正高胡皓全 副高杨显清、王志敏、王园中级及以下包永芳 团队名称微波测试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材料测试及系统、微波器件测试及系统负责人李恩 团队成员 正高李恩 副高郭高凤、陶冰洁中级及以下高源慈、郑虎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导师分组情况(绝密)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电子工程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SAR/ISAR成像、毫米波无源成像空间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 负责人杨建宇 团队成员 正高 杨建宇、杨晓波、皮亦鸣、王建国、 张晓玲、孔令讲、熊金涛副高曹宗杰、范录宏、李良超、师君、黄钰林中级及以下刘喆、闵锐、李晋 团队名称相控阵与自适应处理 研究领域/方向MIMO雷达、阵列信号处理负责人何子述 团队成员 正高何子述、韩春林 副高胡进峰、李会勇、李朝海、夏威、程婷、何茜中级及以下李军、严济鸿 团队名称雷达系统与数字化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毫米波系统 复杂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雷达系统等 负责人汪学刚 团队成员 正高汪学刚、贺知明、陈祝明、吕幼新 副高江朝抒、于雪莲、姒强、周云、王洪 中级及以下王洪、钱璐、邹林、崔明雷、张忠敏、段锐团队名称雷达与定位 研究领域/方向 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系统仿真 基于FPGA数字系统设计、稀疏信号处理、目标定位 负责人沈晓峰 团队成员 正高杨万麟、万群 副高沈晓峰、窦衡、周代英、梁菁、黄际彦、郭贤生、张瑛中级及以下冯健、廖阔、况凌、陈章鑫、殷吉昊、邬震宇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科 2012-4-24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集成电路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射频无线通信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 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鲍景富、唐宗熙 团队成员 正高鲍景富、唐宗熙 副高宋亚梅 中级及以下尹世荣、张彪、吴韵秋团队名称集成前端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负责人杨涛 团队成员 正高杨涛 副高杨自强 中级及以下刘宇 团队名称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方向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计算神经科学、物联网负责人张洪斌 团队 成员 副高张洪斌、张红雨、王刚团队名称电子信息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遥测遥控系统、功率电子系统、雷达系统 图像处理、量子物理 负责人钟洪声 团队成员 正高钟洪声 副高唐广 中级及以下李廷军、王宏、陈会、吴义华、王明珍、汪玲团队名称数字射频混合集成电路 研究领域/方向 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 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何松柏 团队成员 正高何松柏 副高张徐亮、陈客松 中级及以下张雅丽、游飞、万里冰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科大-电子工程学院-微波工程系导师信息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电磁辐射与散射 研究领域/方向 天线理论与技术、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计算电磁学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瞬态电磁理论及应用、宽带电磁探测 负责人聂在平 团队成员 正高 聂在平、潘锦、杨峰、杨仕文 赵志钦、胡俊、赵延文、夏明耀副高阙肖峰,屈世伟 中级及以下 杨德强、雷霖、刘贤峰、孟敏、宗显政 管国云、孙向阳、欧阳骏、杨鹏 团队名称电磁学与应用团队 研究领域/方向 计算电磁学、天线与传播 电磁材料、生物电磁学、纳米电磁学 负责人李乐伟 团队成员 正高李乐伟、康凯 副高唐红艳、班永灵 中级及以下李金艳 团队名称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多芯片组件(MCM)、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微波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HMIC)、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电路(WSBD&C)和太赫兹技术 负责人徐锐敏 团队成员 正高徐锐敏、延波 副高张勇、谢小强、国云川 中级及以下 孔斌、胡江、王志刚、詹铭周 夏雷、王磊、徐跃杭、冉速中团队名称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应用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与系统、固态THz电路与系统 负责人樊勇 团队成员 正高樊勇、张永鸿 副高何宗锐、宋开军、林先其、敬守钊中级及以下陈其科、赵明华、张波、程钰间

团队名称微波技术与天线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设备、天线系统 电子系统工程、微波测量、微波器部件 负责人韩周安、唐璞 团队成员 正高唐璞,王建 副高唐璞,杨红,冯梅 中级及以下庞晓凤,方宙奇,陈波,何子远,骆无穷团队名称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材料测试及系统、微波器件测试及系统负责人张其劭、李恩 团队成员 正高张其劭、李恩 副高崔红玲、郭高凤 中级及以下王玉兰、高源慈、陶冰洁、陈骏莲团队名称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微波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负责人唐小宏 团队成员 正高唐小宏 副高王玲、肖飞中级及以下吴涛 团队名称电磁兼容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电磁兼容技术负责人胡皓全 团队成员 正高胡皓全 副高杨显清、王园中级及以下包永芳、王志敏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科

电子科技大学_通信原理答案_CH5

习题 1. 已知某2ASK 系统的码元速率为1000波特,所用载波信号为()6 cos 410A t π?。 (1) 假定比特序列为{0110010},试画出相应的2ASK 信号波形示意图; (2) 求2ASK 信号第一零点带宽。 解:由1000b s R R bps ==,6 210c f Hz =?, 6 2 102000 1000 b c c b T f T R ?=== (1)一个码元周期内有2000个正弦周 期: 1 1 1 {} n a () 2ASK s t 0 (2)022000b B R Hz ==

2. (mooc) 某2ASK 系统的速率为 2b R =Mbps ,接收机输入信号的振幅40μV A =,AWGN 信道的单边功率谱密 度为18 0510N -=?W/Hz ,试求传输信号的带宽与系统的接收误码率。 解:传输信号的带宽24T b B R MHz ==, 平均码元能量:24 b b A T E =。 ()()22 2 10010 2cos 21cos 422 ,0,2 b b T T b b c c b b b b A T A E A f t dt f t dt E E E E ππ==+=+== ??()2 62 2 618000401040444210510 b b b E A T A N N R N --?====???? 系统的接收误码率: (1) 若是非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 误码率公式,

222 2 00222BPF n b A A A R N B N σ===γ //2 4092( 5.11221 5.11.0306102 ) b E N e P e e e - ---=≈==?γ4表 (2) 若是相干解调:由相干解调误 码率公式得(最佳), 100 1.269810 40b e E P Q Q N -??===? ? ? ? ? 也是MF 接收机的结果。 3. 某2FSK 发送“1”码时,信号为()()111sin s t A t ωθ=+,0s t T ≤≤;发送“0”码时,信号为()()000sin s t A t ωθ=+,

电子科大光电学院导师

导师姓名:吴志明 出生年月:1964年01月 特称: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 属性:专职 学术经历: 1983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 1988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 1993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系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 2008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3年以来在电子科技大学任教至今。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红外与传感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电子薄膜与集成技术等,负责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省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已通过部、省级鉴定(或验收)10项。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家“863计划”网评专家。近年来在其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主要有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成都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EI检索70余篇次。 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 080300光学工程080300光学工程 02方向:激光与光电工程03方向:红外与传感技术09方向:光电能源技术10方向:传感网技术02方向:激光与光电工程03方向:红外与传感技术09方向:光电能源技术10方向:传感网技术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5方向:SOC/SIP系统芯片技术07方向: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01方向: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06方向:纳米电子材料 07方向:敏感与智能材料 导师代码:11269 导师姓名:李世彬

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5级通信工程大类-简版

通信工程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名称:网络工程专业 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专业 二、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大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扎实的通信、网络、信息感知与处理基础理论,宽厚系统的工程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国际视野。同时,将各层次学生活动、科技活动、创新计划和课程体系融合,形成训练体系,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工程应用技能,具有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和创新能力。 1、通信工程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现代通信技术的高级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职业工作或研究生继续深造提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在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工程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通信设备和网络系统以及相关模拟与数字电路、软件与硬件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科学研究、管理和教育等工作,能持续学习与发展,并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具体分为4个方面: ●具备通信工程与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工程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 识,掌握某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与技能; ●在本领域适当的工程应用中,能运用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发现与研究问题,设计合理 的解决方案; ●在通信工程与相关领域的职业工作或研究生学习中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能有效进行 科技交流与合作,胜任团队的领导或成员角色;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有能力持续学习与发展,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2、网络工程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现代网络技术的高级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职业工作或研究生继续深造提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在网络工程与电子信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工程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网络设备和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数据通信、协议与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网络建设、运维与管理、性能评估、科学研究和教育等工作,能持续学习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期末考题2009期末通信原理A卷及解答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 零九 至二零一零 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通信原理 课程考试题 A 卷 ( 120 分钟) 考试形式: 一页纸开卷 考试日期 2010 年 1 月 12 日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5分 分, 期中 10 分, 实验 5 分, 期末 70 分 一、 填空题(共20分,共 20空,每空1分) 1、在线性PCM 系统中,编码位数每增加1比特,量化信噪比提高 6dB 。 2、PCM 编码过程包括___抽样_____、____量化_____和____编码____三个步骤。 3、对于MSK 信号,其调制指数h 为 0.5 ,其相位在一个码元周期内的变化量为 2π ± ,在码元的分界点 上其相位变化特点是 相位连续 的。 4、对于QPSK 信号,其每个符号所传输的比特数是为 2比特 。 5、对于给定的数字通信系统,信道噪声功率谱密度越大,则系统误码率越 大 ,眼图张开度越 小 。 6、0、1等概的双极性二进制NRZ 信号,若接收机抽样判决器输入端的信号峰值为10v ,则该判决器的最佳判决门限为 0 。 7、同等情况下,8PAM 信号比2PAM 抗干扰能力 差 ,8PAM 信号比2PAM 传输效率 高 。 8、在2ASK 、2PSK 、2FSK 三种信号中,有离散载波分量的是 2ASK 、2FSK 。 9、设数据速率是 1000bps ,二进制单极性 RZ 信号、双极性 NRZ 信号、2DPSK 信号及QPSK 信号 的第一零点带宽分别为 2000Hz , 1000Hz , 2000Hz , 1000Hz 。 10、 信道复用的三种基本方法是 频分复用, 时分 复用和码分复用。 二、 对于A 律PCM 系统,求(10分) 1、 当输入信号归一化抽样值为0.56-时的输出二进制码组;) 2、 将30路话音信号按时分复用的方式复合成一个数据序列,求该数据序列的比特率。 (提示:A 律13折线主要参数见下表)

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研究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研究方向 1、移动通信研究团队 李少谦教授、唐友喜教授、刘皓副教授、唐万斌副教授、武刚副教授、何旭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面向信号处理方向,偏向程序、算法、仿真,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MIMO,OFDM等 2、通信信号处理与专用集成电路研究团队 胡剑浩教授、凌翔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面向硬件,FPGA,芯片设计等 3、无线网络技术团队 郭伟教授、冯刚教授、余敬东副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层,Ad-hoc 4、网络技术研究团队(严格来讲,雷维礼教授、、马立香副教授是宽带实验室,而非抗干扰) 雷维礼教授、毛玉明教授、冷苏鹏副教授、马立香副教授 研究方向: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宽带无线信息网络5、编码技术研究团队 周亮教授、张忠培教授、文红副教授 研究方向:编码技术、密码学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划分 1、光纤技术与光电子器件研究室 饶云江教授 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光电子器件 2、光通信技术研究室 邱昆教授、陈福深教授、许渤副教授、武保剑副教授、周东副教授 研究方向:、新型光通信理论与技术、光接入网技术、军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3、宽带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室 团队1:宽带通信网研究组 李乐民院士、王晟教授、许都副教授、虞红芳副教授、徐世中副教授 研究方向:宽带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宽带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宽带无线网络技术 团队2:网络行为学与网络安全课题组 胡光岷教授、姚兴苗副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行为学研究、网络安全研究 团队3:现代通信网技术及应用 李兴明教授 研究方向:现代通信网理论、网络的优化设计技术.、电信网络管理、高速信息

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理论基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研究各种信息传输、存储、交换、处理、监测与显示等技术和系统,研究近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与各种媒体处理的人才。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通信领域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分析和运行管理等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宽带通信网、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技术、接入网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ASIC 技术、EDA 技术等。 2.网络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网络工程理论与现代通信理论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研究网络规划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及网络维护的人才。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2.务面广。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的规划和组网规划、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安全防护和性能分析等网络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管理和教育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TCP/IP 协议、软件技术基础宽带通信网、网络互联与路由技术、网络设备原理与技术、网络系统工程、网络规划与网络管理等。 3.物联网。。。资料暂缺 电子工程学院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宽口径电子系统专业,是各发达国家中的热门专业之一,是四川省品牌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内高级技术人才。 有以下四个各具特色的培养方向: 电子工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的一般方法,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信息工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系统中图像和语音信息的采集、存贮、处理、控制、识别等技术。 遥测遥控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制导与控制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测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检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集成电路方向: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1-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A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考试形式:一页纸开卷考试日期:2015年1月10日考试时长:120分钟课程成绩构成:平时10 %,期中10 %,实验10 %,期末70 % 本试卷试题由七部分构成,共 5 页。 一、选择题(共30分,共10题,每题3 分) 1、通信系统中按照不同频率段划分信道的系统称之为( a )。 (a)FDM系统(b)TDM系统(c)CDM系统(d)TDD系统 2、系统误码率是数字通信系统的( b )指标。 (a)有效性(b)可靠性(c)适用性(d)可实现性 3、模拟信号下限频率为1000 Hz,上限频率为3000 Hz,则该信号无频谱重叠的最低采样频率为(d )。 (a)1000 Hz (b)2000 Hz (c)4000 Hz (d)6000 Hz 4、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二进制数字传输与多进制数字传输,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 a )。 (a)二进制传输占用的带宽比多进制传输更大,抗噪声的能力也更强 (b)多进制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都比二进制传输更好 (c)二进制与多进制传输仅仅是制式不同而已,它们具有相同的带宽和抗干扰能力 (d)多进制传输的带宽利用率虽然不如二进制传输高,但传输速率却比二进制高 5、载波频率为2 MHz,数字码率为30 kbps的MSK信号,其零零点带宽为( c )。 (a)2 MHz (b)30 kHz (c)45 kHz (d)60 kHz 6、匹配滤波器用于数字接收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c )。---该题做得差---基础 (a)限制传输带宽(b)匹配传输阻抗(c)提高抗噪能力(d)提取载频信号 7、通信信道容量的上限值由( c )确定。 (a)误码率公式(b)AM调制指数公式(c)香农公式(d)卡森公式 β=的AM信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该题做得差---灵活运用问题8、对于调制指数为 1.5 (a)只能用包络检波器解调(b)只能用相干解调器解调 (c)包络检波器与相干解调器都能解调(d)包络检波器与相干解调器都不能解调 9、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d )。 (a)信源编码的主要功能是降低消息的冗余度 (b)信道编码的功能之一是降低信号传输误码率 (c)信道编码的功能之一是提高数字序列的纠错能力 (d)信源编码的目标之一是用多进制信号传输二进制信息 10、全球性通信系统频率指配与技术标准的制定由( a )负责。 (a)国际电信联盟(ITU)(b)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给研究生的36条建议

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给研究生的36条建议 1. 研究生真经:尽量完美的做好一件事,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有种自我感觉,其他人同时来做这件事时,起码得有三个人的绩效才能达到我现在的水平。 2. 关于毕业答辩前需达到的水平,是以下三个指标的和: (1) 不少于一篇学术论文。该论文应尽量是正规的期刊,或国内不收费的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不是为发论文而组织的会议或期刊上的论文(原则由指导教师定义)。 (2) 至少完成一项高质量的科研任务。 (3) 至少完成一项高质量的专利申请。 3. 关于学分:一定量的学分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也就是说没有修满足够的学分不能硕士毕业答辩。但是,学分的相对重要性是次要的:修某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研究,出研究成果,也就是说,修学分是一个相对基础的学习过程,修学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 4. 关于科研任务:当有了某个研究目标、或研究兴趣时,科研任务是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因为研究生毕业后给人的感觉是靠科研过程来驱动升华的。科研任务的重要性起码高于修学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指导教师所研究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是通过科研的驱动来进行的,是为用而学的。 5. 关于指导教师对你本科、中学学习成绩的看法:除非你一直是你所在班上的第一名,否者,只要你通过了考研要求的分数,以后指导教师不会再考虑你本科或中学的学习成绩多么好或多么差。如你一直是你所在班上的第一名的话,这方面指导教师对你可能还有一点或不超过一点的印象:你掌握了一种会考试的技能(这也是一种成功模式)。 6. 关于马太效应与成功模式:所谓马太效应,意思是指在过去及现在的社会中,对某一个人来说,如果他是通过自己奋斗致富的,则这位富人会越来越富有;与之对应的是穷人越来越穷。指导教师认为,之所以富人会越来越富,是因为某位富人掌握了一种致富或做事的成功模式,该富人只需拷贝其成功模式,就会越来越富有;而所有的穷人之所以穷,因为他一直没有找到一种致富或做事成功的经验。作为硕士研究生,他在读研期间,应该至少体会到一种做事成功的经验;高一点的要求是,在读研期间,掌握一种成功模式,以便毕业之后在社会上复制其成功模式。 7. 关于爱心:起码有一次爱心经历,发自内心的经历,自己一人把所在的宿舍卫生彻底的扫一遍。起码有一次爱心经历,发自内心的经历,把所在的办公室卫生彻底的扫一遍,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2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 最佳接收机(匹配滤波器) 实验报告 班级 学生 学号 教师任通菊

最佳接收机(匹配滤波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运用MATLAB软件工具,仿真随机数字信号在经过高斯白噪声污染后最佳的恢复的方法。 2、熟悉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3、研究相关解调的原理与过程。 4、理解高斯白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5、了解如何衡量接收机的性能及匹配滤波器参数设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于二进制数字信号,根据它们的时域表达式及波形可以直接得到相应的解调方法。在加性白高斯噪声的干扰下,这些解调方法是否是最佳的,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数字传输系统的传输对象是二进制信息。分析数字信号的接收过程可知,在接收端对波形的检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背景噪声下正确的判断所携带的信息是哪一种。因此,最有利于作出正确判断的接收一定是最佳接收。 从最佳接收的意义上来说,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可以看作一个判决装置,该装置由一个线性滤波器和一个判决电路构成,如图1所示。线性滤波器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输出某个物理量提供给判决电路,以便判决电路对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发送信息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决,或者说作出错误尽可能小的判决。 图1 简化的接收设备 假设有这样一种滤波器,当不为零的信号通过它时,滤波器的输出能在某瞬间形成信号的峰值,而同时噪声受到抑制,也就是能在某瞬间得到最大的峰值信号功率与平均噪声功率之比。在相应的时刻去判决这种滤波器的输出,一定能得到最小的差错率。 匹配滤波器是一种在最大化信号的同时使噪声的影响最小的线性滤波器设计技术。注意:该滤波器并不保持输入信号波形,其目的在于使输入信号波形失 t输出信号值相对于均方根(输出)噪声值达到真并滤除噪声,使得在采样时刻 最大。

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学院导师介绍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一)团队名称电子对抗 研究领域/方向 电子侦察与干扰、信号分析识别谱估计与阵列信号处理、无源定位 负责人魏平、李立萍 团队成员 正高魏平、李立萍 副高任春辉、彭晓燕、甘露、唐续中级及以下张花国、李万春、廖红舒 团队名称电子对抗与雷达抗干扰 研究领域/方向 电子对抗技术与系统 雷达抗干扰技术、测控与通信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唐斌 团队成员 正高唐斌 副高王军、熊英中级及以下皇晓辉 团队名称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 研究领域/方向 图像处理、信息处理 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负责人解梅 团队成员 正高解梅 副高漆进、罗俊海 中级及以下祝崇今、王忠荣团队名称智能识别与视觉感知 研究领域/方向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 智能视频监控、多源遥感信息融合与智能挖掘机器学习、数字高清技术、视频编解码、图像传输 负责人程建 团队成员 副高程建 中级及以下肖忠、王章静、蒲恬、张萍

——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二)团队名称智能视觉信息处理与通信 研究领域/方向图像/视频处理、视频编码、模式识别、多媒体通信负责人李宏亮 团队成员 正高李宏亮 副高刘光辉 中级及以下王正宁、曾辽原、许林峰团队名称数据通信与视频处理 研究领域/方向数字视频、宽带传输、嵌入式系统负责人陈伟 团队成员 副高樊丰、伍瑞卿 中级及以下陈伟、顾庆水 团队名称数字音像研究实验室 研究领域/方向数字音视频及数字广播负责人黄晓革 团队成员 副高黄晓革、甘涛、周南 中级及以下范满平、黄俊、陈新宇、兰刚团队名称抗干扰信号处理与测控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现代通信信号处理 负责人张扬 团队成员 正高张扬 副高吕明、胡永忠、徐政五中级及以下王晓阳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第1学期期 末 考试 A 卷 求:(共10分) 1. 无失真恢复m (t )允许的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多少? (5分) 2 ?量化信噪比是多少? (5分) 解: 1. m (t )的带宽 B 2000Hz ,最小采样频率 f smin 2B 4000Hz 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T smax 1/ f smin 0.00025s (5分) 4 16 2. m (t )的功率 P m 2 J 10 均匀量化信噪比 5kHz ,发送端发送功率为P t ,接收功率比发送功率低50dB 。信道中加性高斯白噪声的 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 0=1O -10 W/Hz ,如果要求系统输出信噪比不低于 30dB o 试求:(共10分)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考试形式: 一页纸开卷 考试日期:20 14年1月11日 考试时长:120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10 %, 期末 70 % 本试卷试题由 .部分构成,共 、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 、B 、 C 和D 组成,这4个符号是相互独立的。 每秒钟内 A 、B 、C 、D 出现的次数分别为500、125、 125、250,求信源的符号速率和信息速率。 (共10分) 解:信源的符号速率为R s 500 125 125 250 1000symbol/ S (4分)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 rP (2分) 信源熵H (X ) M Plog z P i 1 2 1^it/symbol (2分) 信源的信息速率为 R b R s H (X ) 1000 1750bit /s (2分) 、对模拟信号m (t ) 2cos (2000 t ) 4cos (4000 t )进行线性PCM 传输,量化器设计范围为[-10,10] ,PCM 码字字长为16位。 (2分) S 6.02n 4.77 10log D 2 N q 6.02 16 4.77 10(1 2) 6.02n 4.77 10log 马 102 91.09dB (3分) 已知某模拟基带信号m (t )的带宽为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团队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团队介绍 目录 物电学院“超宽带电子学及应用”团队介绍 (2) 物理电子学院“大功率毫米波行波管研究”团队介绍 (3) 物理电子学院“高功率毫米波”团队介绍 (4) 物理电子学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团队介绍 (5) 物理电子学院“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团队介绍 (6) 物理电子学院“理论物理”团队介绍 (8) 物理电子学院“理论与计算机模拟”团队介绍 (8) 物理电子学院“强辐射实验室”团队介绍 (10) 物理电子学院“太赫兹”团队介绍 (10) 物理电子学院“微波仿真”团队介绍 (12) 物理电子学院“微纳光学研究”团队介绍 (12) 物理电子学院“先进材料制备及其物理性质研究”团队介绍 (13) 物理电子学院“真空微电子及微波能应用研究”团队介绍 (15) 注:团队排列先后按照团队名称首字母。

物电学院“超宽带电子学及应用”团队介绍 一、团队简介 超宽带电子学及应用现有教师机工程技术人员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工程技术人员1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50-60岁教师2名,40-50岁教师3名,30-40岁教师2名。 超宽带电子学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新型光控光电导器件 研究激光与半导体相互作用理论与技术,新型光控光电导器件工作机理、研制工艺及应用。 (2) 电波传输与天线 研究瞬态电磁脉冲传输理论与技术,超宽带天线理论与技术。 (3) 生物电磁学 研究肿瘤电穿孔疗法的机理及应用,电穿孔效应在污水治理等领域的应用。(4) 微波电路与系统 研究高功率微波电路与系统在冲击雷达、探地雷达等领域中的应用。 二、团队导师介绍 三、毕业学生就业去向 团队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较好,主要去向包括国内一些研究所(如南京14所、成都29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和一些知名公司、企业(贝尔、华为、中兴等)。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方向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方向介绍

——电子工程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SAR/ISAR成像、毫米波无源成像空间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 负责人杨建宇 团队成员 正高 杨建宇、杨晓波、皮亦鸣、王建国、 张晓玲、孔令讲、熊金涛副高曹宗杰、范录宏、李良超、师君、黄钰林中级及以下刘喆、闵锐、李晋 团队名称相控阵与自适应处理 研究领域/方向MIMO雷达、阵列信号处理负责人何子述 团队成员 正高何子述、韩春林 副高胡进峰、李会勇、李朝海、夏威、程婷、何茜中级及以下李军、严济鸿 团队名称雷达系统与数字化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毫米波系统 复杂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雷达系统等 负责人汪学刚 团队成员 正高汪学刚、贺知明、陈祝明、吕幼新 副高江朝抒、于雪莲、姒强、周云、王洪 中级及以下王洪、钱璐、邹林、崔明雷、张忠敏、段锐团队名称雷达与定位 研究领域/方向 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系统仿真 基于FPGA数字系统设计、稀疏信号处理、目标定位 负责人沈晓峰 团队成员 正高杨万麟、万群 副高沈晓峰、窦衡、周代英、梁菁、黄际彦、郭贤生、张瑛中级及以下冯健、廖阔、况凌、陈章鑫、殷吉昊、邬震宇

——集成电路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射频无线通信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 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鲍景富、唐宗熙 团队成员 正高鲍景富、唐宗熙 副高宋亚梅 中级及以下尹世荣、张彪、吴韵秋团队名称集成前端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负责人杨涛 团队成员 正高杨涛 副高杨自强 中级及以下刘宇 团队名称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方向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计算神经科学、物联网负责人张洪斌 团队 成员 副高张洪斌、张红雨、王刚团队名称电子信息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遥测遥控系统、功率电子系统、雷达系统图像处理、量子物理 负责人钟洪声 团队成员 正高钟洪声 副高唐广 中级及以下李廷军、王宏、陈会、吴义华、王明珍、汪玲团队名称数字射频混合集成电路 研究领域/方向 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 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何松柏 团队成员 正高何松柏 副高张徐亮、陈客松 中级及以下张雅丽、游飞、万里冰

电子科大抗干扰实验室移动通信团队导师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导师姓名:李少谦 出生年月:1957年01月 职称:教授 属性:专职 学术经历:1984-1994,电子科大信息所任讲师、副教授 1994-至今,电子科大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教授、教授、博导现任国务院学 位委员会通信学科评审组成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 个人简介: 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 06方向: 通信抗干扰技术 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扰技术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导师姓名:唐友喜 出生年月:1964年08月 职称:教授 属性:专职 学术经历:2004年,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 05方向:卫星通信技术 11方向:通信RFIC及SOC技术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 05方向:卫星与空间通信技术08方向:通信专用IC技术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导师姓名:刘皓 出生年月:1969年04月 职称:研究员 属性:专职 学术经历: 个人简介: 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 10方向:现代通信中的信号处理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导师姓名:唐万斌 出生年月:1973年06月 职称:研究员 属性:专职 学术经历:1998年于电子科技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于重庆邮电大学从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工作;1998年4 月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工作;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 金委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从事车载无 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个人简介:1993年和1998年于电子科技大学分获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抗干扰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无线和移动通信中的 信号处理等。1998年至今,已在 Elsevier Physical Communication、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信号处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发 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2项。 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1方向: 通信网络技术 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扰技术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导师姓名:武刚 出生年月:1975年06月 职称:副教授 属性:专职

最新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自测题

通信原理自测题一 一.填空题 1.调制速率又称_______速率或(信号)码元传输速率。 2.数字信源是指产生________的信源。 3.如果8位并行传输的数据码流其每线速率为2400bit/s,则串行传输的数据传信速率为_____。 4.数字键盘上有数字0,1,2……7,发送任一数字的概率都相同。则以______/s 的速度发送数字,才能达到2比特/秒的信息速率。 5.如果某电传打字机信道带宽为300赫兹,信噪比(SNR)为30dB,则信道的容量为______。 6.有两种类型的PAM信号:__________产生的PAM信号和________产生的 PAM信号。 7.在PCM过程中,模拟信号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转变成PCM 信号。 8.线路码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一个二进制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0.1μs,在传输过程中平均 2.5秒产生一个错码,则其平均误码率近似为( ) A. 5×10-6 B.2×10-8 C.2×10-7 D.4×10-8 2.已知一个8进制信号的符号速率为4800波特,则其对应的信息速率是( ) A.4800bit/s B.2400bit/s C.9600bit/s D.14400bit/s 3.某均匀量化器的量化级数为64,且归一化有效值D=1/2,则其量化信噪比(S/D)(均匀)为( ) A.近似30dB B.近似29dB C.近似34dB D.近似40dB 4.PAM中,如果模拟信号的带宽为(1000Hz-2500Hz),则其抽样信号的最低频率为

A.4000Hz B.2500Hz C.5000Hz D.1500Hz 三.作图题 1.已知二进制数据序列为01011010,以矩形脉冲为例,画出单极性归零信号的波形图(占空比为50%)。 2.画出PCM系统示意图。并详细说明各部分功能。 四.简答题 1.解释什么是量化噪声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2.单边带调制和双边带调制的区别是什么,并简述两种调制过程。(需要画图说明) 五.计算 1..若仅存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的信道容量为64kbit/s,其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为100,试问此模拟信道限定的带宽为多少? 2.已知输入信号电平为-5dB和-38dB,设非均匀量化器采用A律压缩特性,试求此时的非均匀量化信噪比改善量Q。 答案 一. 1.符号或波特率或信号 2.有限个消息符号 3.19.2kbit/s 4.2/3 5.1036 bit/s 6.自然抽样瞬时抽样(平顶抽样) 7.抽样量化编码 8.归零码非归零码

电子科技大学831导师团队

10013马争(教授副校长)10031黄炜(教授)10619贾宇明(副院长)(教授) 10623何春(副研究员) 10863 花欣(高级工程师56年) 11082 刘洪盛(副教授66年) 11084 武畅(副教授79年) 11098 谢普珍(副教授65年) 11234 郭志勇(副教授75年) 11239杨海芬(副教授77年)不详 A宽带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室 团队1宽带通信网研究组 10001李乐民10009王冕(教授) 10021许都10028胡明10036虞红芳10035徐世中10860廖丹10862章小宁11080王雄(副) 团队2 网络行为与通信网络安全课题组 10003胡光岷10043姚兴苗(教授) 11081鲁才11241于富才 团队3线代通信网技术与应用 10004李兴明(教授) 团队4光互联网及移动信息网络研究中心 10008隆克平10014阳小龙10023邝育军(教授) 11237徐杰 团队5网络技术研究团队 10646毛玉明(教授) 10655冷埂鹏10026马立香10668蒋体纲11079李龙江 团队6 网络交换与存储技术研究团队 10022涂晓东10029谢军(副教授) B光纤与光电子器件研究室 10002饶云江(教授) C光纤通信技术研究室 10020胡钢 10038 许渤11083李永刚 D通信电路设计与信号处理研究室(4个团队) 团队1多媒体通信团队 10011李晓峰10827李强 10027傅志中10025周宁10042张敏 团队2无线通信与RF集成电路团队 10005文光俊 10033陈伟建11235金海焱11240杨拥军 团队3DSP研究团队 10012李玉柏(教授) 10034邵怀宗10861林静然 团队4电子科技大学-飞思卡尔无线通信与嵌入式联合系统实验室 10007李广军10016林水生(教授) 10040闫波 团队5 微波毫米波团队 10669邵振海(教授 10032朱学勇10024刘镰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