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3C telnet配置

H3C telnet配置

H3C telnet配置
H3C telnet配置

仅供交流参考作者:张峰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H3C]vlan 10

[H3C-vlan10]port enther

[H3C-vlan10]port eth

[H3C-vlan10]port Ethernet 1/0/1

[H3C-vlan10]

%Jan 1 01:08:41:138 2010 H3C IFNET/3/LINK_UPDOWN: Vlan-interface1 link status is DOWN.

%Jan 1 01:08:41:255 2010 H3C IFNET/5/LINEPROTO_UPDOWN: Line protocol on the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 is DOWN.

[H3C-vlan10]int vlan-interface 10

[H3C-Vlan-interface10]

%Jan 1 01:09:07:735 2010 H3C IFNET/3/LINK_UPDOWN: Vlan-interface10 link status is UP.

%Jan 1 01:09:07:874 2010 H3C IFNET/5/LINEPROTO_UPDOWN: Line protocol on the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0 is UP.

[H3C-Vlan-interface10]idd

[H3C-Vlan-interface10]ip add

[H3C-Vlan-interface1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H3C-Vlan-interface10] dis current-configuration

#

version 5.20, Release 2101

#

sysname H3C

#

irf mac-address persistent timer

irf auto-update enable

undo irf link-delay

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

#

telnet server enable

#

vlan 1

#

vlan 10

#

radius scheme system

server-type extended

primary authentication 127.0.0.1 1645

primary accounting 127.0.0.1 1646

user-name-format without-domain

#

[H3C-Vlan-interface10]dis curr

[H3C-Vlan-interface10]dis current-configuration #

version 5.20, Release 2101

#

sysname H3C

#

irf mac-address persistent timer

irf auto-update enable

undo irf link-delay

#

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

#

telnet server enable

vlan 1

#

vlan 10

#

radius scheme system

server-type extended

primary authentication 127.0.0.1 1645

primary accounting 127.0.0.1 1646

user-name-format without-domain

#

domain system

access-limit disable

state active

idle-cut disable

self-service-url disable

#

user-group system

group-attribute allow-guest

#

interface NULL0

#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

ip address dhcp-alloc

#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interface Ethernet1/0/1

port link-mode bridge

port access vlan 10 #

interface Ethernet1/0/2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3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4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5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6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7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8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9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10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11

#

interface Ethernet1/0/12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13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14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15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16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17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18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19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20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21

#

interface Ethernet1/0/22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Ethernet1/0/23

port link-mode bridge

interface Ethernet1/0/24

port link-mode bridge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25

port link-mode bridge

[H3C-Vlan-interface10]tlenet ser

[H3C-Vlan-interface10]telnet server enable

[H3C]user-interface vty ?

INTEGER<0-15> First user terminal interface number to be configured

[H3C]user-interface vty 0 15

[H3C-ui-vty0-15]auther

[H3C-ui-vty0-15]authen

[H3C-ui-vty0-15]authentication-mode none

[H3C-ui-vty0-15]

#Jan 1 01:14:06:645 2010 H3C SHELL/4/LOGIN:

Trap 1.3.6.1.4.1.25506.2.2.1.1.3.0.1: login from VTY

%Jan 1 01:14:06:786 2010 H3C SHELL/5/SHELL_LOGIN: VTY logged in from 192.168.1.2.

[H3C-ui-vty0-15]set auth

[H3C-ui-vty0-15]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

cipher Set the password with cipher text

simple Set the password with plain text

[H3C-ui-vty0-15]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H3C-ui-vty0-15]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123

[H3C-ui-vty0-15]

#Jan 1 01:19:11:712 2010 H3C SHELL/4/LOGOUT:

Trap 1.3.6.1.4.1.25506.2.2.1.1.3.0.2: logout from VTY

%Jan 1 01:19:11:852 2010 H3C SHELL/5/SHELL_LOGOUT: VTY logged out from 192.168.1.2.

#Jan 1 01:19:16:506 2010 H3C SHELL/4/LOGIN:

Trap 1.3.6.1.4.1.25506.2.2.1.1.3.0.1: login from VTY

%Jan 1 01:19:16:647 2010 H3C SHELL/5/SHELL_LOGIN: VTY logged in from 192.168.1.2.

(之后没有演示simple,命令和cipher格式一样: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123)

[H3C-ui-vty0-15]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H3C-ui-vty0-15]quit

[H3C]local-user h3c

New local user added.

[H3C-luser-h3c]password cipher 321

[H3C-luser-h3c]ser

[H3C-luser-h3c]service-type telnet

(之后没有演示simple,命令和cipher格式一样:第一步 password simple 321 第二步service-type telnet)

[H3C-luser-h3c]

#Jan 1 01:20:37:047 2010 H3C SHELL/4/LOGOUT:

Trap 1.3.6.1.4.1.25506.2.2.1.1.3.0.2: logout from VTY

%Jan 1 01:20:37:198 2010 H3C SHELL/5/SHELL_LOGOUT: VTY logged out from 192.168.1.2.

#Jan 1 01:20:44:197 2010 H3C SHELL/4/LOGIN:

Trap 1.3.6.1.4.1.25506.2.2.1.1.3.0.1:h3c login from VTY

%Jan 1 01:20:44:337 2010 H3C SHELL/5/SHELL_LOGIN: h3c logged in from 192.168.1.2.

#Jan 1 01:20:46:200 2010 H3C SHELL/4/LOGOUT:

Trap 1.3.6.1.4.1.25506.2.2.1.1.3.0.2:h3c logout from VTY

%Jan 1 01:20:46:341 2010 H3C SHELL/5/SHELL_LOGOUT: h3c logged out from 192.168.1.2.

Solution Manager管理配置手册

模 块:Solution Manager 范 围:BASIS 实施地点:三全 日期:2011/12/27 16:09:00 作者:贾培星 状态: 三全Solution Manager系统 配置手册 V1.0 2011-10-12

模 块:Solution Manager 范 围:BASIS 实施地点:三全 日期:2011/12/27 16:09:00 作者:贾培星 状态: 目录 一、初始配置 (3) 1.1登录配置页面 (3) 1.2 System Preparation (3) 1.3 Basic Configuration (27) 二、ERP 升级STACK文件生成 (50) 2.1注册卫星系统SLD (50) 2.2 Maintenance Optimizer配置 (52) 2.3生成ECC升级XML文件 (52)

模 块:Solution Manager 范 围:BASIS 实施地点:三全 日期:2011/12/27 16:09:00 作者:贾培星 状态: 一、 初始配置 1.1 登录配置页面 登录Solution Manager 开发系统,运行T-CODE :solman_setup ,然后会跳转到IE 页面(如下图),接着就可以开始初始与基本配置。 1.2System Preparation:

模 块:Solution Manager 范 围:BASIS 实施地点:三全 日期:2011/12/27 16:09:00 作者:贾培星 状态: Next

模 块:Solution Manager 范 围:BASIS 实施地点:三全 日期:2011/12/27 16:09:00 作者:贾培星 状态: Next

曙光作业管理-调度系统安装配置手册

Torque + Maui配置手册之抛砖引玉篇 本文将以应用于实际案例(南航理学院、复旦大学物理系、宁波气象局)中的作业调度系统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免费开源又好用的Torque+Maui如何在曙光服务器上进行安装和配置,以及针对用户特定需求的常用调度策略的设定情况,以便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关注MAUI这个功能强大的集群调度器(后期将推出SGE+MAUI版本)。本文中的涉及的软件版本Torque 版本:2.1.7 maui版本:3.2.6p17。 1. 集群资源管理器Torque 1.1.从源代码安装Torque 其中pbs_server安装在node33上,TORQUE有两个主要的可执行文件,一个是主节点上的pbs_server,一个是计算节点上的pbs_mom,机群中每一个计算节点(node1~node16)都有一个pbs_mom负责与pbs_server通信,告诉pbs_server该节点上的可用资源数以及作业的状态。机群的NFS共享存储位置为/home,所有用户目录都在该目录下。 1.1.1.解压源文件包 在共享目录下解压缩torque # tar -zxf torque-2.1.17.tar.gz 假设解压的文件夹名字为: /home/dawning/torque-2.1.7 1.1. 2.编译设置 #./configure --enable-docs --with-scp --enable-syslog 其中, 默认情况下,TORQUE将可执行文件安装在/usr/local/bin和/usr/local/sbin下。其余的配置文件将安装在/var/spool/torque下 默认情况下,TORQUE不安装管理员手册,这里指定要安装。 默认情况下,TORQUE使用rcp来copy数据文件,官方强烈推荐使用scp,所以这里设定--with-scp. 默认情况下,TORQUE不允许使用syslog,我们这里使用syslog。 1.1.3.编译安装 # make # make install Server端安装设置: 在torque的安装源文件根目录中,执行 #./torque.setup root 以root作为torque的管理员账号创建作业队列。 计算节点(Client端)的安装: 由于计算节点节点系统相同,因而可以用如下SHELL script (脚本名字为torque.install.sh)在

配置管理系统

配置管理系统(北大软件 010 - 61137666) 配置管理系统,采用基于构件等先进思想和技术,支持软件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管理需求,确保软件工作产品的完整性、可追溯性。 配置管理系统支持对软件的配置标识、变更控制、状态纪实、配置审核、产品发布管理等功能,实现核心知识产权的积累和开发成果的复用。 1.1.1 组成结构(北大软件 010 - 61137666) 配置管理系统支持建立和维护三库: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 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策略设定分级控制方式,支持建立多级库,并建立相关控制关系;每级可设置若干个库;配置库可集中部署或分布式部署,即多库可以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单独的多个服务器上。 1. 典型的三库管理,支持独立设置产品库、受控库、开发库,如下图所示。 图表1三库结构 2. 典型的四库管理,支持独立设置部门开发库、部门受控库、所级受控库、所级产品库等,如下图所示。

图表2四级库结构配置管理各库功能描述如下:

以“三库”结构为例,系统覆盖配置管理计划、配置标识、基线建立、入库、产品交付、配置变更、配置审核等环节,其演进及控制关系如下图。 图表3 配置管理工作流程 1.1.2主要特点(北大软件010 - 61137666) 3.独立灵活的多级库配置 支持国军标要求的独立设置产品库、受控库、开发库的要求,满足对配置资源的分级控制要求,支持软件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三库的独立管理,实现对受控库和产品库的入库、出库、变更控制和版本管理。

系统具有三库无限级联合与分布部署特性,可根据企业管理策略建立多控制级别的配置库,设定每级配置库的数量和上下级库间的控制关系,并支持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的统一管理。 4.产品生存全过程管理 支持软件配置管理全研发过程的活动和产品控制,即支持“用户严格按照配置管理计划实施配置管理—基于配置库的实际状况客观报告配置状态”的全过程的活动。 5.灵活的流程定制 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定制流程及表单。 6.支持线上线下审批方式 支持配置控制表单的网上在线审批(网上流转审批)和网下脱机审批两种工作模式,两种模式可以在同一项目中由配置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7.文档管理功能 实现软件文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创建、审签、归档、发布、打印、作废等,能够按照项目策划的软件文档清单和归档计划实施自动检查,并产生定期报表。 8.丰富的统计查询功能,支持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支持相关人员对配置管理状态的查询和追溯。能够为领导层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一致的决策支持信息,包括配置项和基线提交偏差情况、基线状态、一致性关系、产品出入库状况、变更状况、问题追踪、配置记实、配置审核的等重要信息; 9.配置库资源的安全控制 1)系统采用三员管理机制,分权管理系统的用户管理、权限分配、系统操 作日志管理。 2)系统基于角色的授权机制,支持权限最小化的策略; 3)系统可采用多种数据备份机制,提高系统的数据的抗毁性。 10.支持并行开发 系统采用文件共享锁机制实现多人对相同配置资源的并行开发控制。在系统共享文件修改控制机制的基础上,采用三种配置资源锁以实现对并行开发的

ISO20000管理手册

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 IT 服务管理手册 版本编号:V1.0 变更履历

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 IT 服务管理手册 版本编号:V1.0 目录

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 IT 服务管理手册 版本编号:V1.0 01 颁布令 随着公司全新领域的开拓,为满足顾客有关信息技术服务的相关要求,提高公司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水平,防止由于信息技术服务的不及时等导致的公司和客户的损失。公司开展贯彻ISO/IEC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国际标准工作,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文件化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制定了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IT服务管理手册》。 《IT 服务管理手册》是企业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企业建立并实施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用于贯彻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方针、目标,实现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体现企业对社会的承诺。 《IT 服务管理手册》符合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及ISO/IEC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现正式批准发布,自2012年8月15日起实施。企业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照《IT 服务管理手册》的要求,自觉遵循信息技术服管管理方针,贯彻实施本手册的各项要求,努力实现公司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方针和目标。 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二○一二年八月一日

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 IT 服务管理手册 版本编号:V1.0 02 管理者代表授权书 为贯彻执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满足ISO/IEC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标准的要求,加强领导,特任命马红岩为我公司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者代表。授权代表有如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ISO/IEC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相关资源,识别、建立、实施和保持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不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性、适宜性和符合性。 2、根据服务管理的策略和目标,给与权利和责任,以保证服务管理过程的设计,提升和改进。 3、确保服务管理流程与SMS 的其它组件进行了整合。 4、确保资产,包括许可证,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合同义务,被用于管理交付服务。 5、向公司最高管理者报告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的业绩,如:服务方针和服务目标的业绩、客户满意度状况、各项服务活动及改进的要求和结果等。 6、组织ISO/IEC 20000 体系的管理评审,主持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推动内部审核活动。 7、推动公司各部门领导,积极组织全体员工,通过工作实践、教育培训、业务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对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以及为达到公司服务管理目标所应做出的贡献。 8、负责与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有关的协调和联络工作。 本授权书自任命日起生效执行。 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示例 计划名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项目名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 项目委托单位代表签名年月日 项目承办单位北京麦秸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代表签名年月日 1 引言 1.1 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配置管理条款,以保证所交付的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能够满足项目委托书中规定的各种原则需求,能够满足本项目总体组制定的且经领导小组批准的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软件开发单位在开发本项目所属的各子系统(其中包括为本项目研制或选用的各种支持软件)时,都应该执行本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但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本计划作适当的剪裁,以满足特定的配置管理需求。剪裁后的计划必须经总体组批准。 1.2 定义 本计划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 和GB/T 12504。 1.3 参考资料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5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2 管理 2.1 机构 在本软件系统整个开发期间,必须成立软件配置管理小组负责配置管理工作。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属项目总体组领导,由总体组代表、软件工程小组代表、项目的专职配置管理人员、项目的专职质量保证人员以及各个子系统软件配置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人员组成,由总体组代表任组长。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在业务上受软件配置管理小组领导,在行政上受子系统负责人领导。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和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必须检查和督促本计划的实施。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有权直接向软件配置管理小组报告子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情况。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对子项目的具体要求,制订必要的规程和规定,以确保完全遵守本计划规定的所有要求。 2.2 任务

配置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配置管理规范

目录 1 概述 (3) 1.1.目的 (3) 1.2.范围 (3) 1.3.术语 (3) 1.4.角色与职责 (3) 2 配置管理范围 (4) 3 项目配置库建立与使用 (4) 3.1项目配置库建立 (4) 3.2项目配置库使用 (4) 4 权限变更 (5) 5 配置库安全 (5) 6 配置库使用规范 (6) 附录一:配置项命名规则 (7) 附录二:配置库目录结构管理规定 (8) 附录三:基线库产品清单 (9)

1 概述 1.1.目的 为了保证XXXX研发项目文件的安全性、机密性;保证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有效性及可追溯性,以及加强研发项目的协同能力,特制订本制度。 1.2.范围 适用于本行所有信息系统。 1.3.术语 1.4.角色与职责

2 配置管理范围 研发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文档,包括:研发项目管理文档、研发设计及技术文档、源代码、可执行程序,工具及相关资料等。 ◆项目文档主要:立项书、项目计划、例会会议记录及项目过程中管理类文档等。 ◆设计及技术文档主要:需求,需求分析报告、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表结构、 测试文档、使用说明书、技术说明书等。 ◆工具及其相关资料:开发或测试过程中的工具,以及其使用文档等,如觉得有必要也纳入配置库的 管理。 3 项目配置库建立与使用 3.1 项目配置库建立 1.项目立项时,由项目经理申请建立项目配置库(附录二X《配置库申请单》) 2.配置管理员与项目经理根据《配置管理的流程》确定《配置管理计划》。 3.配置项:项目经理与配置管理员共同确认研发项目的配置库目录结构,并建立配置库目录结构;所建配 置库目录结构必需按本文规定目录结构执行(目录结构参考附录二)。 4.项目小组:项目经理提供项目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配置库权限清单(内容应包括员工姓名、目录 权限等) 5.权限分配:配置管理员为相关人员的设置配置权限。配置库权限设置完成之后,由配置管理员将配置库 名称、访问路径、访问权限等信息以邮件方式通知各相关人员;配置库使用人员以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访问配置库。 6.配置库密码只能在服务器上设置,如配置库使用人员密码遗忘或需要修改,可以与配置管理员取得联系, 进行修改密码。 3.2 项目配置库使用 1.配置库目录说明 配置库基本结构如“附录二”所示,以项目名称作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包括:devlib、testlib、PMlib、

(完整版)上网行为管理AC-1200实际配置管理手册

附件五上网行为管理AC-1200配置管理文档 1. 设备名称 本系统上网行为管理设备采用深信服公司生产的AC-1200。 2.设备功能 根据用户提出的应用需求,AC-1200在本系统中的设计功能是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对内部工作人员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以及对防火墙的功能进行必要的补充。 3.设备硬件信息 3.1 AC-1200产品外形 AC-1200产品外形和接口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AC-1200产品外形和接口信息 网络连接与管理方式 AC-1200的ETH0(LAN)口通过透明网桥的方式与核心交换机CISCO4506的GE3/1连接,加入本地局域网络。ETH2(WAN1)口与路由器CISCO2821,与Internet连接。ETH1(DMZ)端口作为WEB管理端口连接到核心交换机的G3/30。 设备端口IP地址分配见表1。 本设备只提供WEB管理方式。通过网络连接到WEB管理端口,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https://192.168.5.41 ,进入管理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即可进入管理界面,如图2所示。

表1设备端口IP地址分配表 接口IP地址描述 ETH0 (LAN) 透明模式与核心交换G3/1连接 ETH1 (DMZ) 192.168.5.41 与VLAN5某端口连接(WEB管理)ETH2 (WAN1) 192.168.1.6 与路由器G0/0/0连接 图2WEB登录页面 4. 配置管理 4.1 WEBUI界面 登录后看到的是WEB管理的首页,包含左侧的功能菜单栏和右侧的状态信息显示。如图3所示。

图3 WEB用户管理界面 4.2 系统配置 系统配置部分包含系统信息、管理员帐户、系统时钟等信息。 4.2.1 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包含系统内的序列号和license信息,如图4所示。 图4系统信息

VNX初始化配置工具VIA介绍和配置指南

VNX初始化配置工具VIA介绍和配置指南 VIA工具是VNX Installation Assist的简写,顾名思义就是VNX的安装配置工具,用来完成对VNX Block或者Unified存储系统进行初始化配置或者升级安装。 VIA是一个运行在笔记本上的Jave编写的图形化工具,主要用途有: ●VNX系统安装完毕后,配置Control station,Data Movers和存储系统 ●支持从Block系统升级Unified存储系统的安装 ●激活License enabler,如CIFS,NFS,Replicator,File Level Retention和SnapSure 等 对于Unified存储系统的配置安装一定要使用VIA工具,如果是单独的Block系统安装配置,可以不使用VIA工具。 对于一套完整的Unified存储系统,在完成连线和加电后,一般使用VIA,可以完成如下的配置工作。 ●设置网络参数(CS和SP有不同的网络参数设置) ●修改缺省的密码等 ●设置Data Mover ●配置远程支持,也就是ESRS,这个在中国客户这里一般很少使用 ●激活各种license ●系统的健康检查 下面是一个利用VIA进行存储系统配置的step by step例子,供大家学习使用。 1.在笔记本桌面启动VIA, 连接VIA和Control station,并配置CS网络和笔记本在同 一子网内。VIA自动搜索没有配置的VNX系统。如下图所示:

2.搜索到没有配置的VNX系统,开始配置File部分,如下图所示,配置Control station 的网络部分。 3.正确配置完毕CS后,系统给出成功提示,如下图所示:

ESi虚拟化配置管理手册

xxxxxxxxxxxxx ESXi5.5虚拟化实施报告xxxxxxxxxxxxx 二○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目录........................................................... 1 ESXi部署 .................................................... 1.1 安装前提............................................... 1.2 安装步骤............................................... 1.3................................................ 配置过程 1.3.1 控制台界面....................................... 1.3.2 网络配置......................................... 2管理ESXI主机 ................................................ 2.3...................................... v Sphere Client安装 2.2 登录ESXi主机.......................................... 2.3...................................... v Sphere Client管理 2.4.............................................. 新建虚拟机 1 ESXi部署 1.1 安装前提 ●服务器支持虚拟化。 ●服务器提前设置RAID。 ●在BIOS中开启CPU的虚拟化功能。 ●关闭CPU 省电功能(视情况而定)。 1.2 安装步骤 到官方网站下载ESXi5.5。刻录成光盘之后放入CD/DVD驱动器,按下开机开始引导安

Alteon简要配置管理手册

Alteon简要配置管理手册

目录 1网络拓扑 (2) 2登录设备 (3) 2.1使用console连接设备 (3) 2.2远程telnet (3) 3设备配置及说明 (3) 3.1系统配置 (3) 3.2二层配置 (4) 3.3三层配置 (5) 3.4VRRP配置 (6) 3.5Server LB配置 (7) 4Alten四层交换机的维护 (10) 4.1检查设备运行的状态的方法. (10) 4.2检查设备硬件是否有故障或是否起作用的方法. (11) 4.3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流程. (12)

1 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图如下:(标准架构) 整个网络由防火墙、路由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和两台负载均衡交换机组成。路由交换机连接防火墙的DMZ区,负载均衡交换机通过二层交换机连接路由交换机。Alteon交换机划分两个Vlan,分别连接服务器和交换机。 两台alteon交换机工作于主备模式,平时一台设备为active状态,另一台为backup状态,当active 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backup设备会变为active状态。

2 登录设备 2.1 使用console连接设备 按照如下连接参数配置ternimal终端: Baud rate = 9600 Data bits = 8 Parity = none Stop bits = 1 Flow control = none 输入密码就可以登录管理界面 默认的密码是admin 2.2 远程telnet telnet <设备ip地址> 输入密码,就可以登录管理界面 3 设备配置及说明 Alteon交换机的管理分为命令行和图形界面两种方式,图形界面需要EMS软件或者Optivity网管软件实现,命令行则可以通过超级终端、telnet等方式,最常用的就是超级终端的方式本说明主要针对命令行的方式来说明实现对Alteon交换机的管理维护,命令行方式是推荐的使用方式。 Alteon交换机的命令分为全局命令和目录命令,全局命令可以在任何一级目录下使用,常用的有ping、traceroute、apply、save、diff等;目录命令则是按照对交换机的管理功能角度划分,分为sys目录、info目录、cfg目录、oper目录、boot、stats目录等;在这些目录当中又包含若干子目录,最常用的目录及就是sys、info和cfg,sys目录主要是针对对交换机的管理方面,比如是否允许telnet、snmp、管理端口的属性等进行设置;info目录则是对交换机的各种信息进行查看的目录,就类似于其他交换机的show命令;cfg目录是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的目录,包含端口、二层、三层、负载均衡等。 Alteon应用交换机的命令书写方很像Dos命令,/代表回到根目录,..代表回到上一级目录。 3.1 系统配置 Alteon设备允许telnet和交换机名称修改 /c/sys/access tnet ena /c/sys hprompt ena /c/sys/access/user/uid 1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

Q/GDW XXXXX—XXXX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1) 5 总则 (2) 6 配置工具技术要求 (2) 7 一致性测试 (4) 附录 A 配置工具测试用例(规范性附录) (6) A.1 系统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6) A.2 IED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8) A.3 装置测试用例 (9) 附录 B 测试用例步骤(资料性附录) (10) B.1 SCD文件导入测试 (10) I

前言 本标准规范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的功能,同时给出了配置工具一致性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便于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调试、运行和维护。本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依据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Q/GDW 1396《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等标准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内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设计、配置、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工程经验与相关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VMware vSphere 配置管理指导手册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概述 ------------------------------------------------------------------------------------------------------------------ 3 1.1主要概念介绍 ------------------------------------------------------------------------------------------------- 3 2创建虚拟机 --------------------------------------------------------------------------------------------------------- 3 2.1安装vSphere Client ------------------------------------------------------------------------------------------ 3 2.2通过网络引导方式安装虚拟机 ---------------------------------------------------------------------------- 3 2.3通过本地ISO镜像文件方式安装虚拟机--------------------------------------------------------------- 17 3配置主机/虚拟机参数 ------------------------------------------------------------------------------------------ 19 3.1配置用户密码 ----------------------------------------------------------------------------------------------- 19 3.2配置IP地址 -------------------------------------------------------------------------------------------------- 20 3.3配置处理器 -------------------------------------------------------------------------------------------------- 21 3.4配置内存 ----------------------------------------------------------------------------------------------------- 22 3.5配置存储器 -------------------------------------------------------------------------------------------------- 23 3.5.1创建VMFS数据存储 ---------------------------------------------------------------------------------- 23 3.5.2基于网络文件系统创建数据存储 ------------------------------------------------------------------ 25 3.6配置网络 ----------------------------------------------------------------------------------------------------- 27 3.6.1配置vSphere标准交换机和端口组 ---------------------------------------------------------------- 27 3.7系统时间配置 ----------------------------------------------------------------------------------------------- 31 3.8许可证配置 -------------------------------------------------------------------------------------------------- 32 3.9虚拟机属性配置 -------------------------------------------------------------------------------------------- 33 4删除/移除虚拟机 ------------------------------------------------------------------------------------------------ 36 4.1从清单中移除 ----------------------------------------------------------------------------------------------- 36 4.2从磁盘删除 -------------------------------------------------------------------------------------------------- 36 5OVF模板 ---------------------------------------------------------------------------------------------------------- 37 5.1OVF模板功能 ----------------------------------------------------------------------------------------------- 37 5.1.1将虚拟机导出为OVF模板 --------------------------------------------------------------------------- 37 5.1.2通过OVF模板部署虚拟机 --------------------------------------------------------------------------- 38 6vCenter管理------------------------------------------------------------------------------------------------------ 42 6.1vCenter Server的安装 ------------------------------------------------------------------------------------ 43 6.1.1下载vCenter Server应用程序 ---------------------------------------------------------------------- 43 6.2ESXi主机管理----------------------------------------------------------------------------------------------- 47 6.2.1创建数据中心 ------------------------------------------------------------------------------------------ 47 6.2.2添加主机 ------------------------------------------------------------------------------------------------ 47 6.3模板使用 ----------------------------------------------------------------------------------------------------- 51 6.3.1将虚拟机克隆为模板 --------------------------------------------------------------------------------- 51 6.3.2将现有模板克隆为模板 ------------------------------------------------------------------------------ 51 6.3.3将虚拟机转换为模板 --------------------------------------------------------------------------------- 51 6.3.4将模板转换成虚拟机 --------------------------------------------------------------------------------- 52

CRM企业配置管理员操作手册

C R M 系统配置手册 2013-06 目录 第一章:CRM配置管理简述 配置管理员登录信息: 登录页面:serverip:8080/cc-crm/ 企业标识:企业的标识 用户名:conf 密码:默认cinteam123,新版crm建立的企业默认cinconf123 企业配置管理员登陆后首页: CRM系统管理角色共分三个:运营级管理员、企业配置管理员、企业管理员,crm平台的设计模式 是基于呼叫中心的架构,多企业独立运行的模式,整个平台只有一个运营级管理员,由运营级管理 员来建立若干个企业,每个企业分别有其配置管理员和企业管理员2个管理角色; 企业配置管理员级主要配置和管理下面2块的工作: 1、数据管理 注册和管理当前企业的数据对象,一条数据对象对应生成crm数据库中的一张表,数据对象类 型包括:工单数据、基础数据、客户数据、质检数据、操作日志; 无论做呼入还是呼出业务,一般一个企业至少需要配置一个工单数据对象和一个客户资料数据 对象,供坐席界面在弹屏界面时调用; 质检数据对象是指在企业需要质检功能时配置,配置后,质检员可以对坐席保存的工单进行质 检评分; 操作日志类型的数据对象是用于配合工单使用的,即工单页面可以调用操作日志的数据对象; 基础数据类型的数据对象一般是存放一些基本数据,配合业务需求使用的情况下配置。 具体的配置请参见第二章内容:数据管理部分介绍。 2、查询管理 注册和管理当前企业所有的查询器,查询器即是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展现到页面,可以 对话单、工单等相关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 一般分2块,一是导入一些做好的标准查询器模版,例如:呼叫历史、坐席统计等;二是具体 业务需求定制的,如工单明细、相关统计等; 具体的配置请参见第三章内容:查询管理部分介绍。 第二章:数据管理 数据对象:一条数据对象对应生成crm数据库中的一张表,常用数据对象类型包括客户资料和工单 2种,一般一个企业至少要创建客户资料和工单数据对象,供弹屏页面调用。 1、数据对象注册 --基本信息-- 选项卡:

PASS系统设置工具用户手册

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 TM)(PASS嵌入版系统设置工具) 用 户 手 册

目录 第一节使用系统设置工具 (2) 第二节系统参数设置 (4) 一、审查项目及审查级别 (5) 二、审查结果窗口显示方式 (9) 三、其它 (11) 第三节帐户管理 (16) 一、新增管理用户 (17) 二、删除管理用户 (17) 三、更改口令 (18)

系统简介 为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PASS3.0系统被设计为具有高伸缩性和极强定制能力的应用系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PASS3.0应用方案的定制能力。 系统设置模块为用户提供了对PASS3.0应用方案进行自定义的功能。利有系统设置,用户可对PASS3.0的审查项目、审查级别以及审查结果窗口显示方式等选项进行设置。 就应用范围讲,应用方案分为“用户方案”和“全院方案”。“用户方案”应用于某一个相关用户,而“全院方案”是应用全院范围的PASS3.0应用方案,具有强制性。一旦启用了“全院方案”,各用户的相关项目设置只能按“全院方案”统一执行。“用户方案”可在PASS3.0系统客户端中进行设置,“全院方案”则必须使用系统设置工具进行定制。 第一节使用系统设置工具 在安装PASS3.0客户端过程中,选中“安装系统参数设置工具”选项,安装完成后,系统设置工具将被安装到本台工作站上。用户可以通过Windows的“开始→程序→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程序组中的“系统参数设置”菜单项启动系统设置工具。程序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系统设置工具) 系统设置工具的运行是工作站无关的,它可以运行在任何能与PASS服务器正确连接的工作站上。 系统设置工具是PASS应用方案中“全院方案”设置的专用工具,所以本工具只能用于具有管理权限的用户。系统提供缺省的管理帐户“Administrator”,系统默认登录密码为“sa”。以该内置帐户登录,用户可以新增或删除其它管理帐户。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包括“Administrator”帐户在内的所有管理帐户所定制、修改的“全院方案”是共同的、唯一的。也即是,“全院方案”的确定,是以最后一个管理用户的最后一次修改为准。 若没有任何管理用户登录到系统工具,那工具中对系统参数的设置功能是被禁止的。所以,运行系统设置工具后的第一步操作应是以管理帐户登录系统。 点击主菜单项“系统”,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登录”,弹出登录窗口。下图为系统工具的登录界面。

办公电脑配置管理制度

办公电脑配置管理制度 (一)目的 1.1为规范公司的电脑配置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 度。 (二)适用范围 2.1公司所属管理人员及办公职员。 (三)基本原则 3.1责任人管理原则:员工对自己所使用的电脑负有管理责任, 为该电脑的管理责任人。 3.2安全使用原则:员工对电脑及外设负有保管和日常维护的责 任,应安全使用、定期查毒、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发现故障 应及时通知总裁办检修。 3.3保密原则:每台电脑都必须设置密码,当员工离开座位时应 将电脑锁定,下班时应将电脑关机,防止秘密信息泄露。 3.4电脑中的所有文件资料、工作成果归公司所有。 (四)电脑配备 4.1按公司信息安全要求,所有员工均配备台式电脑 ThinkCentre网络隔离机,配备价值为(5000~7000)元/台。 4.2副总裁级(含副总裁)以上统一配备Thinkpad笔记本电脑, 配备价值为(6000~8000)元/台。 4.3副总裁级以下不配备笔记本电脑,公司总裁办统一购置一定

数量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价值为(4000~6000)元/台。 因工作的需要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员工,按《办公设备使用与 维护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办理。 4.4因工作的特殊性需要配置笔记本电脑的(如研发、销售、培 训、招聘、采购等),需经申请批准后,根据工作需求,按需 配置笔记本电脑,配备价值为(4000~6000)元/台。 4.5部门总经理级以上如使用笔记本电脑因工作需要可将笔记本 电脑带出办公场所出差;部门总经理级以下需将笔记本带出, 必须经过部门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带出。 4.6配备及维修维护费用:公司根据工作需要为员工配备的电脑, 由总裁办负责安装,费用由公司承担。总裁办负责电脑的维 护与维修,日常维护及非人为损坏所产生的维修费用由公司 承担。 4.7配备电脑的申请:公司根据工作需要为员工配备电脑,员工 需向公司申请购买电脑,填写《设备购置申请单》,由部门总 经理审核,分管副总裁批准后提交总裁办,总裁办主任审批 后,由总裁办负责采购。 4.8公司电脑的所有权归公司所有。 (五)电脑使用 5.1员工在使用电脑时必须严格遵守电脑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 人身、设备安全。 5.2员工不得私自在电脑和网络设备上安装或拆卸硬件,如必须

系统配置器使用说明书

系统配置器使用说明书

系统配置器使用说明书 编 制: 胡广林 校 核: 孔维龙 审 定: 邓俊波

版本信息

目录 1.概述 (1) 2. 配置文件及配置流程 (1) 2.1配置文件 (1) 2.2 配置流程 (2) 3.创建工程 (2) 3.1 新建工程 (3) 3.2 增加电压等级 (4) 3.3 增加间隔 (5) 3.3.1 增加新间隔 (5) 3.3.2 间隔复制 (5) 3.4增加装置 (7) 3.4.1 增加保护装置 (7) 3.4.2 增加智能终端 (10) 4.GOOSE设置 (10) 4.1 通讯GOOSE配置 (10) 4.2 GOOSE配置信息查看 (11) 5.虚端子设置 (13) 6.增加iedName于GSE的appID (15) 7.合并ConnectedAP (16) 8.将实时库信息写入SCD (17) 9.数据 (18) 9.1 生产商设置 (18) 9.2 装置类型设置 (19) 9.3 四遥点数据库 (19) 9.4 定值数据库 (20) 9.5 属性数据库 (21) 9.5.1 查看属性数据库 (22) 9.5.2 导入属性数据库 (22) 9.5.3 导入到属性数据库 (23) 10. 文件导出 (24) 10.1生成CID文件 (24)

10.2 导出虚端子配置 (25) 10.3 导出远动配置 (26) 10.4 导出配置文件 (27) 10.5 生成主IED (27) 11. 文件检查 (28) 11.1 G1.ini文件 (28) 11.1.1 388CSC平台导出的G1.ini文件 (28) 11.1.2 非388CSC平台导出的G1.ini文件 (29) 11.2 S1.cid文件 (30) 12. XML编辑功能 (31) 12.1 打开工程 (31) 12.2 保存与另存为 (31) 12.3 复制与粘贴 (32) 12.4 增加与删除 (32) 12.5 重命名 (32) 12.6 验证 (32) 12.7查看 (33) 12.8窗口 (33) 13.新增功能使用说明: (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