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5.7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5.7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5.7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5.7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周练试题(5.7)

一、选择题

1.某历史学家说:“唐人考试,本分经义与诗赋两项,然明经出身远不如进士。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该历史学家意在说明唐代

A. 科举注重真才实学反对死记硬背

B. 诗文的繁荣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

C. 儒学并没有获得特殊尊崇的地位

D. 科举考试内容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2.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曾说:“19世纪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让物质世界的内在力量成为智慧所控制,成为文明人的驯服工具。”下列各项,与此观点相吻合的是A.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B.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C.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D. 阿克莱特制成水力纺纱机

3.“中世纪的西欧人认为,这些由习惯限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农奴占有土地的权利,都具有法律效力……当佃户的权利受到领主侵犯而又不能得到法庭保护时,自由身份的佃户可以越过庄园法庭向王室法庭申述冤情。……在许多情况下,在佃户的集体压力下,地租不仅难以浮动,还出现一再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西欧

A. 中世纪收取固定地租的原因

B. 价格革命对农民有利

C. 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D. 封建制度已完全解体

4.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

A. 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

B. 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C. 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

D. 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

5.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B. 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C. 1789年的法国革命:民主、法治、和平

D. 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6.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D.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7.《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滥保举人及滥奏贬人者,黜为农”“凡天下诸官……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讲圣书,有敢怠慢者,黜为农”“官或违反十款天条及逆命令受贿弄弊者……黜为农”。这些内容突出表明《天朝田亩制度》

A. 对官员管理赏罚分明

B. 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C. 包含着对农民的歧视

D. 存在不切实际的一面

8.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 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B. 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 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D. 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9.读1952年与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数据对比图,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的推动

C. 产业结构的优化

D. 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10.1933年,由红军学校与苏维埃大学军事政治部合并组成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B. 日本侵略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C.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1.对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对“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

B. 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C. 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

D. 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12.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甲午慘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认识不断提高

B. 革命派的大力宣传

C. 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D. 清政府威信的降低

13.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概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机构的变动

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从1957年到1978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

食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

D. 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

15.抗战以前,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只占全国总数的的6.03%,资本与工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04%和7.34%;到l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是

A. 改变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现象

B. 改变地方经济分割的现象

C. 改变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D. 建立起独立的西部工业体系

16.祝大椿原为英国怡和洋行买办,后投资实业,他的公益纱厂“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他因兴办实业,由清政府赏给二品顶戴。张謇是甲午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创办大生纱厂,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由此可知

A. 清政府实现了从重农抑商到重商主义的转变

B. 外国资本主义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政府政策在民族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1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

A. 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 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C. 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 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

18.1782年,英国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下面评论正确的是

A.此时国王行政权力仍然很大 B.小皮特破坏了民主化的进程

C.行政权扩张打破了议会制约 D.是责任内阁制下的正当行为

19.1982年,中央下发通知,以“投机倒把罪”抓了一批走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的人。在个体私营经济发源地温州,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等八人受到关押或其它处罚,被称为“八大王”事件。该事件的发生说明

A.良好地规范经济秩序 B.合理进行了宏观调控

C.所有制改革需要推进 D.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

20.下面表格是日本统计的在某一战场中的日军伤亡数字。以下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表明中国抗战减轻盟军压力 B.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C.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结果 D.中共持久抗战日军伤亡巨大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中国的城市化是在半殖民地化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端的,处处打上了侵略的络印。……在城市建设方面,清政府官员落后无为。历届反动政府与帝国主义一道视城市经济为其钱袋,(垄断和控制资源),暴敛勒索,城中贫民窟、棚铺区随处可见。……(外资控制下),民资萎缩,始终没能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到194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为79.9亿元,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7%,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0.6%,中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摘编自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中国近代城市化概况(组编自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l)根据材料一,指出英法两国城市化程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核心驱动力,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成因。

2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卡尔·本茨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卡尔斯鲁厄的一个普通家庭。从中学时期,他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60年,16岁的本茨进入卡尔斯鲁厄综合科技学校学习机械工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1872年,本茨与他人合作组建了“奔驰铁器铸造公司和机械工厂”,专门生产建筑材料,不久便因行业不景气和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本茨决定研制发动机以摆脱困境,最终发明了二冲程内燃机。1885年制成第一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1886年获得德意志帝国专利局颁发的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并在1888年的慕尼黑产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1890年,奔驰发动机厂改组为奔驰汽车厂,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名扬四海的奔驰汽车。1893年他又研制出性能先进、走高端路线的“维多利亚”牌四轮汽车,1895年开发出外形更小、价格相对亲民的“维洛”牌四轮汽车,并批量生产。之后,又开发出第一辆公共汽车。

——摘编自《奔驰车之父》

(1)根据材料,概括卡尔·本茨创办实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尔·本茨事业发展能够取得成功的有利社会因素。

参考答案

1.C

【解析】“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说明唐代诗歌文学等的地位超过了儒学,而“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这说明老子的思想和地位也远在儒学之上,据此可以得出C符合题意;AB只能分别说明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概括整个材料,故排除;D与材料原意不符,故排除。

点睛:“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被题目中的某个信息所左右,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正确选项,但很有可能这只说到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殊不知,看全题干所反映的信息在对照答案进行比对,完全与材料原意相符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

所以做选择题时,一定注意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尊重材料的原意,而不是先入为主。

2.A

【解析】由材料“19世纪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而西门子制成发电机作为实用技术,其理论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故选A;BD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其发明成果主要来自工人和技师,科学技术没有紧密结合,排除。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是19世纪中期,进化论不过是是一种假说,没有应用于实用技术,排除。3.A

【解析】由材料“农奴占有土地的权利,都具有法律效力……当佃户的权利受到领主侵犯而又不能得到法庭保护时,自由身份的佃户可以越过庄园法庭向王室法庭申述冤情”可知材料是揭示中世纪收取固定地租的原因。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价格革命”的信息,排除B;封建制度完全解体是后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结果,故D项错误;“商业革命”“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4.A

【解析】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得农村贫困人口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从而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不抑兼并”不是宋朝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故B项排除;“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加重,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是负面的影响,而不是“正面影响”,故C项排除;宋朝仍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未促使新的生产方式萌芽,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于明清时期,故D项排除。

点晴:紧扣“不抑兼并”的历史影响,再结合“正面影响”,综合分析即可。

5.D

【解析】光荣革命是1688年英国议会以和平方式发动的政变,此后颁布的《权利法案》明确限制国

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因而光荣革命没有象征性的口号。故A项错误。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直接源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法令。受英国议会传统的影响,北美人民认为征税必须经过议会表决通过,且人民有权选举议员表达自己的意见,因而北美人民提出了“没有代表,不纳税”的口号。故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深受美国独立战争和启蒙思想的影响,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号召人们参加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17年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广大人民要求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宣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此时,列宁及其支持者以“和平、土地、面包”为口号,获得了士兵、工人和农民的广泛支持,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为十月革命。故D项正确。

6.D

【解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当时中国并没有完成军队的西式改革,排除A项;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他们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收到较大成效,故选D。B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7.C

【解析】从材料看出,多种行为的惩罚措施都是“黜为农”,说明《天朝田亩制度》存在对农民的歧视,故C正确;材料并非都是针对官员,措施全为惩罚措施,无法体现“对官员管理赏罚分明”,排除A;B选项不能全面涵盖材料,排除B;D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

8.A

【解析】“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不允许人们不能违背宗教、神明的思想,不能够拥有自己的见解,说明言论自由不能得到保障,故A正确;材料说明人们不能违背宗教、神明的思想,而不是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排除B;材料反应的是法律规定,不是伯利克里个人观点,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排除D。

【名师点睛】

紧扣材料“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即可。9.B

【解析】1951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无法反映1957年农业经济主要数据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排除A;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促进农业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为农业经济主要数据,无法体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排除C;材料与市场需求无关,排除D。

【名师点睛】

根据“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数据”排除CD;根据时间1952—1957年,判断出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数据变化原因应从1952—1957年时间段内查找。

10.B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是1931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1949年。AD两项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C项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无关。大学名称的改变是1933年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逐渐壮大、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产物,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工业化。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重要原因,即强调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政府干预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才有的措施,选项A错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资本积累和投资依赖政府而非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18世纪后半期英国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而非微乎其微,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其实任何历史试题都会提供相应的时间信息,

只不过有的题目给出的时间信息明确,有的则不明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以“时间”为突破口,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1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辫是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剪辫行动其实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政治统治”威信的降低而造成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人们认识不断提高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革命派的大力宣传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也不是主要原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剪辫行动其实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政治统治”威信的降低而造成的而非崇洋媚外造成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3.A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收入最高、居中、最低三个工种”的变化趋势可得出工业方面的工种的收入最高,而原本的一些传统行业收入偏低,说明工业革命促使了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①正确;据表格中收入状况是以是否使用机器为分类的标准,②正确;据“1838年”可判断出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③正确;表格中体现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影响,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无关,④错误。故A项正确。

点晴:解题时紧扣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及表格中的手分类进行综合判断,由时间信息可知是工业革命时期,由收入高低可判断出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相关,据此分析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14.A

【解析】1979年,农村已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正确;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错;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错;2006年取消农业税,D错。

【名师点睛】

根据“1979年”,判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推行,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5.A

【解析】从材料工矿企业数量、资本与工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数据看出,到l944年,西南地区工业落后的面貌有明显改善,改变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现象,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B;材料无从体现“中国工业结构”,排除C;D与材料无关。

【名师点睛】

本题容易误选C。抗战时期工业企业西迁,改变了以前东南沿海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的布局,工业结构常指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三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改变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16.C

【解析】A不符合史实,排除;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根据“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的垄断权”可知,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政策,排除D。

17.B

【解析】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A错;“贵贱分明”“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子孝父慈”符合儒家重视礼、维护等级制度、讲求孝道,故B正确,秦始皇的做法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故C错误;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18.D

【解析】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故A错;根据英国责任内阁制,首相可以请求国王解散了议会,重新选举,B错误,D正确;C表述错误。

【名师点睛】

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党议会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时,内阁首相必须辞职,内阁解散,或内阁首相请求国王解散了议会,重新选举。

19.C

【解析】材料反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的影响,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不属于规范经济秩序,不是合理进行了宏观调控,说明所有制改革需要推进,排除AB,C正确;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名师点睛】

注意“1982年”关键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是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在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改革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这是解答本题必须清楚地社会背景。

20.B

【解析】194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A时间不符合题意;从战役时间、地点信息看,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故B正确;1937年抗战中我国处于防御阶段,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共持久抗战”,排除D。

21.(1)差异: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法国。法国的城市人口占比低于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与英国有较大的差距。

原因: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大量失地的自由劳动力进入工业和城市,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保证。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大量农业人口转型为城市人口,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转型。法国由于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革命起步晚、完成滞后,影响了农业人口转型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2)

驱动力:工业化(或近代化)

主要特点:伴随着近代半殖民地化而出现,打上了列强侵略和外资惊夺的烙印(外资在中国近代城市化中占据优势份额);城市化波及到了企业规模、城区面积、人口数量、生产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城市扩张发展的同时,农村与城市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农村功能和生产生活方式向工业化、城市化靠拢;城市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沿海沿江地区和交通枢纽、工贸中心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中国近代城市化在外敌人侵、社会动荡中并没有完全停滞,始终在艰难前行;中国近代城市化水平始终处于初级的低水平阶段。(概括出3点即可)

成因分析:

促进的因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外资和外资企业进入,促进了通商口岸和沿海沿江地区的城市化;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带动了企业所在地的城市化;以“实业教国”为旗号的民族企业兴起,并借甲午战后和一战契机以及南京政府重视实业,获得短暂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概括出其中2条即可)

阻碍的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排挤民族资本主义,掠夺城乡资源,造成城乡贫困和落后,阻碍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外资和官僚资本控扼能源、金融和交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帝封的夹逢中求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见,英国的城市化快于法国的城市化。材料表明:

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法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英国通过野蛮的圈地运动,大量失地的自由劳动力进入工业和城市。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量农业人口转型为城市人口。而法国由于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革命起步晚、完成滞后,影响了农业人口转型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2)由材料“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和“民资萎缩,始终没能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可见近代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驱动力。第二小问,中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要结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分析。由于列强侵略,带来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中国近代

城市化也畸形起步,可以从空间分布、发展程度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积极因素有列强侵略,外商企业促进了通商口岸和沿海沿江地区的城市化;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和部分时期的政府鼓励,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阻碍的因素有:三座大山的压迫,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22.

(1)特点:依靠自主创业,坚持不懈地努力;注重技术创新与发明;既注重维护品牌形象,又注意产品结构调整;注重市场,关注利润。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注重科技创新;德国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社会稳定;政府鼓励政策;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消费迅猛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得出。第(2)问,“社会因素”结合时代背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统一、政府政策以及社会消费等角度回答。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世界近代史人物·卡尔·本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